新疆吉木萨尔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一颗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18 一棵小桃树学习目标1.搜集与贾平凹相关的资料,熟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查字典解决课后读读写写的字音词义。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品析重点语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借小桃树所抒写的感情,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字词注音。

伫.立( ) 孱.头( ) 马嵬.坡( )懊丧..( ) 执着.( ) 矜.持( )忏悔.( ) 一撂.( ) 幼稚.( )赤裸.( ) 恍.惚.( ) 涩.褪( )猥.琐( ) 颤.抖( ) 灼.灼其华(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忏悔:②伫立:③孱头:④矜持:⑤猥琐:⑥灼灼:⑦垂垂暮老:⑧祸不单行:⑨血气方刚:二、作家作品早知道1.《一棵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写的一篇的散文。

本文通过描写的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并采用的手法,由及,表达了作者虽历经磨难,但坚信的坚定信念。

2.贾平凹,原名,当代(称谓)。

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他曾多次荣获文学奖,如、等。

三、整体感知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概括小桃树的生长历程。

四、内容研读1.在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2.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小桃树?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3.文章除了我与小桃树外,还写了哪些人与物?有什么作用?五、赏析品味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①第2自然段。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②第8自然段。

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③第13自然段。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沉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一颗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1)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一颗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1)

18、《一颗小桃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文中的字词“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以及作者作品简介。

2、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3、感知课文内容,抓关键句段,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课堂自主学习等方法,学习字词知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梳理文章的线索教学方法:反复朗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环节:(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和作品、写作背景。

2、梳理并学习文中字词知识。

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3、反复读课文,感受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4、完成《课时练》中“自主学习”的练习。

(二)导入新课: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三)预习检测:1、听写字词知识。

2、口头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写作背景——1976年。

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写作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学会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一颗小桃树》是一篇以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为线索的记叙文。它通过描述小桃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表达主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小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面对困难的态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茁壮、庇护、期满”等,以便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记叙文结构,包括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高潮和结局,明确文章的写作特色和逻辑关系。
-体会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作者使用的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感悟其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18* 一棵小桃树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细致描绘,及借所写之物表达理性、情志的写作方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对幸福的执着追求的道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评法。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春风的吹拂下,桃花像火焰一般地迎风绽放,嫣然含笑。

看到桃花盛开的样子,老师想到了《诗经》中的一句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看看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又有着怎样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2)理解词义①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②矜持:拘谨,拘束。

③服侍:伺候,照料。

④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⑤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⑥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⑦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体态。

⑧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生,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一格。

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

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秦腔》等。

3.背景探寻整体感知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伫立:长久地站立。

生灵:生命。

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楚楚:娇弱柔美。

服侍:伺候,照料。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恍然: 忽然醒悟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

含贬义。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赤裸: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祸,灾难。

新课导入贾平凹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从小孤苦伶仃,生活贫苦,然而他始终没有自暴自弃。

本文中的小桃树象征了什么?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本课文。

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读全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①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表现了它的弱小。

②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感悟精彩句子】赏析下列句子。

(1)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这几句表明“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2)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详尽地描述了小桃树被无情的风雨肆意折磨过后的“可怜”相。

【探究写作技巧】文章第8、9两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有什么作用?作者写这篇散文是为了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透露自己所受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慨叹、理想和情志。

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主旨】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倒叙写法,结构巧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18一棵小桃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导语设计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1)识记下列汉字。

伫孱嵬懊丧执著矜持(2)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孱踏青垂垂暮老楚楚2. 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导学目标】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课时计划】1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聆听着细切的心语与倾诉,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灵的搏动,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朵在冰天雪地的严冬中冻僵了的心灵之花的复苏与绽放。

它虽然不免让人感到几缕辛酸,但它同时却更多地让人感到惊喜与欣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这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如何呢?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伫(zhù) 嵬(wéi) 懊丧(ào sànɡ) 矜持(jīn chí)忏悔(chàn huǐ) 撂(liào) 褪(tuì)(2)词义伫立:长久地站立。

生灵:生命。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楚楚:软弱柔美。

2.作者名片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一颗小桃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一颗小桃树

教学设计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6、《一颗小桃树》(一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圈点勾画出过渡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概述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圈点勾画出过渡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概述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编号:一、导语设计《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作者贾平凹想借一颗小桃树表达什么呢?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查1、作家作品2、字音词义(PPT出示)师生活动:生展示预习成果并相互补充。

三、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勾画重点过渡句子,文章全文共14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耐人寻味第二部分(2—14段)明写小桃树的经历,暗写作者本人的经历。

请把第二部分划分为三个层次生默读,勾画概括。

师提醒:第一层(第2段):眼前情景第二层(3--8段):插叙,回忆过去。

第三层(9--14段):眼前情景。

2、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四、探究主旨1、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桃树的成长经历。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需掌握《一棵小桃树》的情节,理解作者对小桃树成长过程的描述,感受作者通过小桃树所传达的生命力和希望的主题。
举例:分析课文中小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理解其象征意义。
(2)词汇与句型运用:学生要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举例:掌握“顽强”、“茁壮”等形容词,运用“虽然……但是……”的句型进行描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桃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场景描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举例:讨论小桃树成长过程中,面对困境的态度,比较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仿写、口语表达,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举例: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场景描述或情感表达,提高写作和口语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把握课文的主旨,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一些细节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设置更多的问题和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表现积极,但部分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的环节,以提高学生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新疆吉木萨尔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新疆吉木萨尔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新疆吉木萨尔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疆吉木萨尔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疆吉木萨尔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8、《一颗小桃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积累文中的字词“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以及作者作品简介.2、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3、感知课文内容,抓关键句段,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课堂自主学习等方法,学习字词知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梳理文章的线索教学方法:反复朗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环节:(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和作品、写作背景.2、梳理并学习文中字词知识。

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3、反复读课文,感受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4、完成《课时练》中“自主学习”的练习。

(二)导入新课: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三)预习检测:1、听写字词知识。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课题:《一颗小桃树》【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一颗小桃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着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2、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3、教学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

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矜持、执着、猥琐、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词语。

2.找准文章的线索、结构。

3.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写法,领会小桃树蕴含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构建动场由歌词引出文章的内容,童年、梦想、风雨人生。

带领学生尽快进入文章的主题,为理解文章的托物言志做好铺垫。

(师深情朗诵)“有过多少明亮的夜晚,理想就化作满天星辰,清光照耀着童年的梦,心中却唱起未来的歌……“孩提时,我们就对美好的未来有着朦胧的向往,可是人在旅途,难免经历风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文——《一棵小桃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设计

《一棵小桃树》教案[学情分析]《一棵小桃树》是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本课借一棵具有曲折成长历程的小桃树抒发了作者的情志——面对生活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上一单元学生已经掌握略读课文的方法,在整体感知中我想让他们学以致用,跳读课文,明确小桃树曲折的成长经历。

细读课文环节中,我想教会学生通过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抓关键词等方法鉴赏语言,用美读的方法走入课文情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我想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作者与小桃树的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情志,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梳理文章“小桃树”的成长历程;2.品析语言,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比较阅读,理解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情志,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品析语言,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学习难点]比较阅读,领会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情志,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品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然总能给人智慧的启迪。

宗璞从一树流淌的紫藤萝花中平复了烦躁的心绪,加快前进的脚步;史铁生从秋天开的烂漫的菊花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重拾了生的勇气。

一棵在风雨中挣扎、顽强生长的小桃树,会寄托贾平凹怎样的情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他的《一棵小桃树》去找寻答案吧。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以一颗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为线索,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篇文章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力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对小桃树的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及它如何启发我们积极面对困难。
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教学难点讲解,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调整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清晰度和逻辑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我也将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调整讨论主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课程内容包括:
1.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

18 《我的小桃树》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2.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插叙的叙述方式,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

4. 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难点: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自己喜欢的花草等导入。

二、出示教学目标1. 学生齐读。

2. 教师解读。

三、预习查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

生于陕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兼写作。

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

代表作《腊月.正月》《浮躁》《商州》等。

作品多次被翻译成英、法、日、韩及港台版本。

3.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读一读:淅淅沥沥轰轰烈烈瘦弱安葬后悔支撑时隐时现花骨朵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用心读每一句话,尽可能区读懂课文的内容。

2. 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称作是“我的小桃树”?)3. 理清课文层次。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一(1):写眼前情景,“今天下雨”,小桃树被风雨摧残。

二(2-7):回忆过去,插叙“好多年前”“我”栽种小桃树的经历。

三(8-10):又回到眼前的情景上来,描述看到风雨中树顶上一个欲绽的花苞的情景,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五、精读理解(一)作者笔下的小桃树是怎样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作者写小桃树的外形有什么作用?1. 枝条被风雨摇晃着,花一片片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转。

2. 它长得很委曲,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学案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学案新人教版(new)

《一棵小桃树》学案【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了解小桃树的成长过程。

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3。

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1.给下边加点字注音.忏.悔()伫.立( )纤.细()褪.尽()矜.持( )恍.然()惹.人( )猥.琐()渺.小( )魂魄.()2。

词义理解矜持:猥琐:垂垂暮老:祸不单行:灼灼:3.填空.本文选自《》,作者 ,原名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被誉为“鬼才”。

代表作有《》《高兴》《心迹》《爱的踪迹》《》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4。

整体探究.(1)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2)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参考答案1、 chàn zhù xiān tuì jīn huǎng rě wǎi miǎo pò2、矜持:庄重,严肃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

文中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3、平凹散文贾平凹贾平娃秦腔废都4、(1)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2)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是破土而出的。

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

它历经风雨的摧残。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颗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3. 写作练习法: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例如,在讲解课文《一颗小桃树》时,可以展示小桃树的成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九.板书设计
1. 课文标题:《一颗小桃树》
2. 课文作者及背景简介
3. 小桃树的成长过程:种子发芽 - 植株生长 - 开花结果
4. 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态度:赞美、热爱、敬畏
5. 小桃树的象征意义:坚韧、生命力、希望
6. 实际生活与小桃树的联系:环保意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7. 课后作业:观察自然、创作诗歌、开展环保活动
风雨中,它傲然挺立,
阳光下,它笑得更甜。
它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激励我们追逐梦想,勇往直前。
八、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一颗小桃树》的课,通过讲解课文、分析案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对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讲解课文和分析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对小桃树的赞美和热爱。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对富有情感和生动故事的课文更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词汇进行创作。在学习风格上,个别学生更偏好 visual 型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和视频辅助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 auditory 型学习,对听觉和口语表达更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一颗小桃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积累文中的字词“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以及作者作品简介。

2、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3、感知课文内容,抓关键句段,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课堂自主学习等方法,学习字词知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梳理文章的线索
教学方法:反复朗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和作品、写作背景。

2、梳理并学习文中字词知识。

忏悔、哆嗦、矜持、猥琐、渺小、颤抖、灼灼、血气方刚、祸不单行
3、反复读课文,感受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4、完成《课时练》中“自主学习”的练习。

(二)导入新课:
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三)预习检测:
1、听写字词知识。

2、口头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写作背景——1976年。

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四)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
1、请同学们用舒缓、深情的语调朗读全文,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在文中共有9次写道“我的小桃树”,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并圈划,边读边初步体会这其中包含的深情。

2、用简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小桃树是怎样的?
二、“后教”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
1、概括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内容?并依此梳理课文脉络。

课文主要写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 1 — 2段 ) 写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 ( 3 — 8段 ) 对桃树的回忆。

第三部分 ( 9 — 13段 ) 接写眼前桃树的情景。

第四部分 ( 第14段 ) 希望中的桃树。

其中3——8段的内容是“插叙”。

2、说说小桃树的形象。

要求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3、小桃树和我有怎样的联系?
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的化身。

说小桃树长的不是地方,就暗示作者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是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暗示我国十年之
久的文化大革命”危害青年的成长;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嫩红的花苞,那花是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来的,这就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作者借一颗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趣,小桃树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就是作者自己的遭遇
三、“提升”环节:
梳理课文的线索。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土生土长,生活贫苦。

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在极左路线的重压下,遭受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
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环境经历现状
小桃树:(明线)角落里遭遇花苞欲绽
我:(暗线)偏僻小山村磨难安慰追求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