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戏说--第三章

合集下载

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内容

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内容

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内容为: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才智出现了,才有克服阴谋诡计的必要;当家庭、家族发生纠纷时,才能显示出孝子和慈惠;国家陷于混乱时,才能显出忠臣。

个人理解:
首先从治理天下的角度来谈论:“大道废,有仁义”,此处所说的“大道”,老子用来指的是“天之道”,即自然无为。

如果帝王能本着“无为”的原则治理天下,则不需仁义教化。

因为,天之道是任物之自然,人只须加以保护而不须加以扰费。

但是天下大乱之后,仁义便出来了。

仁义是扰民之政,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强迫百姓必须接受的。

如果百姓不接受,则统治者便要动用暴力镇压。

这样,仁义便成了统治者压迫百姓的工具。

其次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谈论:“智慧出,有大伪”,老子认为“大道”是虚无清静的,虚无清静则不需要智慧。

智慧是扰乱人的清静心,使人迷惑困扰的东西。

一个人若拥有了智慧,便可以伪装自己,使人看不出他的真实面目。

这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

人若受到约束和规范,便会失去自由。

因此,“智慧出”便是“有大伪”。

总之,“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一章通过论述大道被废弃后,仁义、智慧产生的社会根源,说明当时社会政治的弊端已十分严重。

主张复归到清静无为、虚无自然的状态中去。

老子认为只有复归到朴素的自然本性去,去掉人为的私欲和机心,才能与天地并列,称得上“天德”了。

以上就是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内容和我的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老子<道德经> 第三章学习笔记(2008-03-17 17:47:11)转载▼分类:学习笔记标签:文化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原文的理解:不要树立榜样,这样民众就不会把精力放到争当先进上面去了;不要过于看重稀有的财物,民众就不会为此而去偷盗;把能引起民众欲望的东西收藏起来,这样民心才不会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民众心里的欲望越少越好,但是要让他的肚子能吃饱饭;不要让民众有什么雄心大志,但是要使他们身体健康。

只要做到了不让民众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有不该有的欲望,即便是那些有点聪明的人也不敢轻举妄为。

如此这般,看似无所作为,却可以达到无所不治的效果。

对字的理解:不贵难得之货:贵,以为贵,重视的意思。

对本章的体会:在管理天下方面,老子认为关键在于民众的管理者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于是老子讲了这段劝导为政者的话。

乍看起来,这段话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

因为老子清醒地知道:人的认识能力是有不同的。

不尚贤,本身就说明贤者是有的,任何一个人,通过对“道”的不断修炼和体验,都是可以达到贤者的境界的。

但对于认识能力有限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会看到表面现象,如果一味尊崇贤能,他们就会争相效法其表,而忽略了背后的实际意义;在争夺名利的过程中还会引起许多争端。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偷盗的方法去获得难得之物,但用适当的方法去避免总是有意义的。

把容易引起人的欲望而又不可能均享的东西适当收藏起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愚民政策,是消极的,其实不然。

适当地树立一些榜样,对广大民众是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我们以前经常倡导人们向某些英雄人物学习,这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不尚贤”,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和依赖榜样的作用,要引导人们学习榜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表面的具体做法。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何。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的财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能引起贪欲的东西,使人们的心性不被扰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使人民的心思空寂,使人民腹中充实,使人民的意志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

经常使他们处于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妄为,行无所作为之道,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依照老子的想法,人是平等的,物也是平等的,何必要人为的区别对待呢?但这种区别的直接后果就可能是彻底的溃败或者消亡,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自以为是的学生,将好的学习技巧,学习方法,等隐藏起来据为己有,生怕怕别人知道了这种天才的方法后超越自己。

世间万物,包括你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本来就是存在的,何必那么小气。

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心情豁然开朗,成绩自然节节高升。

那么在商场中。

内部控制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制度,倘若企业管理者疏忽了这一点,则会得不偿失,比如2005年年初,发生在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巨额现金神秘消失”案。

就是一起典型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大案。

“虚其心实其腹”,稳定压倒一切。

再坚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

作为企业来讲,创造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有效的杜绝“内患”变成了当务之急。

此处的“贤”字,非“圣贤”之“贤”,是自夸之“贤”。

人人不自夸、不自能、不自美,而民自然无争,社会也随之安泰。

崇尚贤才,是自然而然的。

若有意标榜,人工树立,必使人们争名逐利而不务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贡献。

贤名则会被投机者所用,必失其真,流于虚名,贻误国家,危害社会。

这一章中,老子告诫人们,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其心,无思无欲,无执无偏,恬然无为。

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治国,必可无所不至,无所不达。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文字分享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篇是现在流行讲的平台思维利他和利己是一对阴阳一切因公,其中有私;一切因私,其中有公,公私互转,是阴阳的互转,可惜的是我们经常是私也不私,公也不公元神当家,识神退位。

不尚贤是不要有分别心,恬淡自然,好不好都一样,美与丑都一样,居于中间的空无状态,后天意识心淡化,虚灵活泼之神常静不乱。

没有分别心,没有向外之心,心内空空,好像纯净的天空,清澈的水。

心是沉静不动的,如果有任何心思,就是在大脑皮层忙活,心灵的空间就阴云密布,一盆浑水,动荡不安。

这是入道的第一关,后天意识有一丝一毫,这个门就不给你开。

换句话说,就是甘愿为愚,一愚解千愁,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民争,争什么?有难得之货,即会有盗和机巧觊觎心、攀缘心此起彼伏,个业造成共业,共业影响个业治己如亨大国五蕴衍化,哪一个又不是因见而生识神?弱其志,强其骨:婴儿是不是很弱,但是把自己练得如婴儿般至柔,虽然至柔,如天地的大元气,却可以至强至刚,浩浩荡荡,包天地而入日月。

无知无欲,是说无“识”,无停止。

欲,看似是贪婪,却也容易懈怠。

吕动宾说的:世之财物,人人爱底,一见即欲;不见可欲,人之心就乱了。

我无见,我就无欲——这个“见”。

很有意思,如果是远离,也只算是出世躲避;但如果是:见而不现,便是内心的功夫,着尘而不染;入色而不熏,自在。

无为这个词曾经被误导误读。

我理解其实无为是,能放得下,有所不为。

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

无为这个词也曾经被误导误读。

我理解其实无为是,能放得下——不为所为。

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执一、贞一、守一的。

最后说一句,贪眼见之物——人性的矢然。

马斯洛的定义有个很细微的地方,五层需求求索中,人,一定是在满足其一层后,且一定会向上一层伸手。

道德经第三章竟然是“老子”对未来的预言

道德经第三章竟然是“老子”对未来的预言

道德经第三章竟然是“老子”对未来的预言《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知(zhì)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第三章,用“圣人之治”的憧憬,展现出一副完美的社会景象。

在“老子”描述的未来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相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人再为身份争斗(人人平等思想)“不尙贤,使民不争”。

未来社会物资充裕,人人可以得到公平价值体系供给的物质,人们不再有偷盗的想法“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没有显耀的事物可以迷惑人心,每个人都非常重视心理修养,轻物质享受,每个人身体强健,没有侵占,争斗的野心,正直无私。

人们想法单纯,没有私欲,一直保持安居乐业的状态“常使民无知无欲”,不需要谁去引导,也会自然而然的走向长治久安“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道德经中,美,侧重于审美;善,侧重于方法;贤,侧重于功用。

都是讲世间美好的事物。

贤,古体为賢。

这个字由三个部分组成:臣,又,贝。

臣指屈从之意,事君者为臣,走到哪里就被君王牵引到哪里,生怕跟丢了。

又,一只手的意思。

贝,金钱的意思。

这三个字组起来,用一只手牢牢紧握着金钱,生怕弄丢了。

古人造字,真的很形象。

所以贤的本意,就是多财。

此句中,贤为其本意,指多财。

尚字的本义,有重度过度的意思。

尚贤,则是说,过度追求太多的财富。

争字,本意指两只手互相拉扯东西。

在道德经中,道不与万物争;圣人为有道之人,所以圣人也不与百姓争。

道德经给国家治理者圣人提出的建议是,让百姓不要太追逐财富,这样他们就不争了。

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淡泊名利。

整句话就是说,使人们不过度的追求过多的财富,这样他们就不会互相争名夺利。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盗,同盜。

盜字,上面部分的那个字,同欲。

下面则是一个皿。

难得之货,和金钱还不一样,之所以难得,就是太稀罕了,有钱未必买得到。

3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3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题: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自己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主张:
一不尚贤,二不贵难得之货,三不见可欲;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为。

最终,为无为,做到“无不治”。

原文和今绎: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推崇有才干的人,免得百姓之间相互竞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重视稀有的物品,使百姓不偷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接触能引起欲望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是以圣人之治,因此圣人治国之策就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化百姓之心,充实百姓之腹,弱志、强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永远使百姓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使自作聪明的人不敢胡作非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按照无为的原则处事,一切都能治理好。

《道德经》第三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三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三章给我们的启发【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如果全社会把各行各业都平等看待,不把其中的某些行业拿来尊为高贵、把某些行业鄙视为卑贱行业的话,人民就不会为名誉而纷争。

如果全社会都不把玩物珍宝当成贵重之货的话,就没有人会起盗心生邪念。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没有非分之想,那么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人心就会平静不会浮躁了。

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是:要使人民都虚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没有野心,使人民身体强健,全民都形成了谦虚谨慎不出风头、安居乐业不欲壑难填的风尚,即使其中有个别的“聪明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采用这种自己“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无为而制的治理方法,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

现代启发老子在本章里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雏形。

老子说:“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意思是全社会都应该把各行各业都平等看待,不把其中的某些行业拿来尊为高贵、把某些行业鄙视为卑贱行业,这样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会以自己的工作为荣。

如果全社会都不把某些东西视为贵重、某些东西视为低贱,人们就没有攀比之心了。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没有非分之想,那么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人心就会平静不会浮躁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全社会都做到了像老子所说的那样的话,人人热爱自己的工作;人人都没有攀比心,对自己的生活都很满意;人人都心态平和,安居乐业,如此的场景距离和谐社会还有多远?老子在这段的论述,很容易被人误解。

单看老子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段话仿佛老子的意图就是使人民愚昧无知的愚民统治。

要是整篇联系起来看呢?情况截然相反,这是一段典型的“无为而制”的经典论述。

汉高祖刘邦进入秦国都城咸阳以后,废除了秦国的残酷法律,仅约法三章作为临时法律。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建议收藏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建议收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第三章里面提出了四大社会的乱源,叫做名利欲知,所以他首先就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百姓争的是什么?不就是那个名吗?考了进士才能当官,那就拼命的去考进士,你说你要有才有德才能够被重用,那么他就拼命的去追求才德,所以才造成历代都有忠臣不忠,贤臣不贤的现象。

表面上看他是忠臣,最后才发现他是个大奸臣,表面上看他大公无私,最后才知道他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人。

历朝历代,这种事儿太多了,所以老子是一针见血。

他说你整个社会如果崇尚贤能,崇尚有才德的名,就会造成很多虚有其名,无才无德之人,要装得有才有德来谋取位置,这样整个社会就朝那个方向去竞争,适合不适合的都去追逐那个位置。

明明这个岗位需要一个刚正不阿,真正有贤德的人来,结果来了一个卑鄙小人,能做好的不在位,在位的又做不好,尸位素餐,这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

其实,老子这句话我们好好的感悟,名可名,非常名,是让我们不要崇上任何的名号,就不会盲目的、不顾一切的、不择手段的去竞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现在为什么会有小偷?为什么有强盗?就是因为有难得的东西,有宝贵的东西,有大家公认的奇珍异宝,他才会动歪脑筋。

要是大家都不认为这个东西值钱,偷盗回来又有什么用呢?一个石头可以称为艺术品,一个古董价值连城。

这就是,贵难得之货,你看这个东西觉得它很贵重,然后把它的价钱炒得很高。

本来没有什么,马上就变成奇货可居,马上就变成大家不顾一切抢夺的对象。

正常的手段,拿不到就去抢,就去偷就去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其实就是金刚石,成分是碳元素,在地球上储量巨大。

他本来就是一个石头,却被商人炒作成难得的珍稀植物,还和爱情挂上了钩,宣扬说这个东西代表永恒、幸福、甜蜜的爱情,最后这么一小块石头,居然价值上万。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

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

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

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

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

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贤,犹能也。

尚者,嘉之名也。

贵者,隆之称也。

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

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

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弱其志,强其骨。

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

常使民无知无欲,守其真也。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知者谓知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尚賢,則民恥於不若而至於爭。

貴難得之貨,則民病於無有而至於盜。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解读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解读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古人誉为“至圣经”。

其中的第三章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深刻探讨了道德修养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内涵。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为政,虚心待人,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使人们内心柔和,骨骼坚实。

让人民不追求知识与欲望,让智者不敢行己之私。

如果为了无为而去做事,就没有一件事情不能得到解决。

【解读】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们摆脱欲望,舍弃私欲,使心灵得以纯净、内敛,从而实现心无杂念。

在古代的社会中,贪欲、争斗、频繁盗窃等问题屡见不鲜,孙子故曰:“望人自重,身心克己”,即要让人们自觉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不过分崇拜贤者。

在古代社会中,贤者一般指的是有才华、有地位、有权势、备受尊崇的人。

但是《道德经》告诉我们,过分追求贤者的赞誉和颂扬,容易让其他人产生嫉妒之心,导致争斗的产生。

要适度崇拜贤者,让人们相互平等相待,避免因为权力、地位的差异而引发社会矛盾。

不过度重视珍贵之物。

这里的珍贵之物可以指金银财宝,也可以指稀有物品。

如果一个社会过分追求财富物质,必然会造成人们的欲望无度,导致人心的贪婪和盗窃的行为。

要适度看重物质财富,珍惜已有的生活资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平静。

不让人看到引起欲望的事物。

人的欲望有时源自于外部物质的诱惑,如果容易被这些引起欲望的事物所触动,很容易让心神不宁,无法保持清静。

《道德经》告诉我们要克制自己,不被外部事物左右,培养内心的坚韧和自控能力。

圣人治理社会时要虚心待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使人们无知无欲。

使得智者不敢妄为,为无为而为,从而达到无不治的效果。

这种治国之道,强调不以政府的权威压迫人民,而是以自我节制、内心清静为基础,达到人民安宁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道德经苐三章专业主讲

道德经苐三章专业主讲

道德经苐三章专业主讲”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过分推崇尚贤良,才能使人们不去争夺名利。

不推崇物质的攀比,才能使人们不盗窃。

不彰显各种欲望,才能不扰乱人们的心智。

所以明道的人治理社会是要人们切合实际,放弃空想;生产生活物质,解决生存问题;削弱争夺名利的野心;竖立自己的务实信念,不受诱惑。

只有常使民众厌恶投机的智谋之知和贪欲,才能使那些争夺名利的智者不敢作为。

只有顺应对立统一,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自然规律社会才能有序存在。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生产力从刀耕火种向铁器工具使用和用牛耕地的变革,生产关系从奴隶制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变革,行政治理从封闭的诸侯小国向扩大交往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变革的动荡时代。

生产力的进步使产品丰富起来,不但为统治者"贵难得之货”攀比物质的侈靡提供了条件,也更需要一个打破诸侯国封闭的开放流通的统一环境,但此时周王朝十分衰弱,已经无力也无意承担这个社会变革,只是死抱着延续了几百年的仁义道德,礼仪教化不变。

这就促使因率先顺应些变革而强大的诸侯国们,开始尝试打破各诸侯国间的封闭状态的霸权行为产生,这必然会引起各诸侯国的霸权争夺和反霸权的竞争。

各个诸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必须打破过去的家族血统限制,向社会开放网罗开拓或者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材,并且给于高官厚禄和优厚待遇,这突如其来的机会扰乱了古来沉寂有序的社会的平静,催生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尤其是那些"夫智者”们的名利野心欲望和智谋之知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于是许多人开始放弃农耕武备,创立和学习治世争霸之学,一时百家争鸣。

奔走于各诸侯间献计献策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甚至连鸡鸣狗盗之徒也得到重用,出现了”食无魚”“毛遂自荐”和“滥竽充数”等许久典故。

突然出现的一步登天,摆脱贫困的投机机会,扰乱了人们的求真务实的心智,软化了人们自尊的骨气,催生了人们的投机心理,激发出无数的阴谋诡计,逼出了残忍和很毒。

《道德经》第三章释义

《道德经》第三章释义

《道德经》第三章释义《道德经》第三章释义道德【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义】不尚贤,使民不争:贤,心中之贤也。

民,心中之民也。

佛家云自性众生,老子云心中之欲,心中之民。

尚,崇尚也,崇拜也。

圣人之学,不许尚贤,不许着相,即使释迦、老子、孔子,也统统放下。

把自心放得空空荡荡,如老子所说“虚其心”,如孔子所说“坦荡荡”。

如释迦所说“无所得”。

放下一切,不着一切,是名不尚。

若人统统放下,令自心犹如虚空,则自心中的民,则自心中的众生,则自然不争,则自然不乱。

佛家所谓“息下狂心,顿证菩提”。

圣贤之学,圣亦不可尚,贤亦不可着,统统放下,即使这个“放下”也放下。

统统放下时,心若虚空,则自性之民,自然不乱,则自性众生,自然不颠倒。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即不着相,不记挂。

譬如,不贵某物,就是不记挂某物,就是执着某物。

难得之货,人之习气所尚之物,人之习气所求之物。

民,心中之民,心中之习气,佛家所谓自性众生。

盗,欲也,着也,非肢体之盗取也。

肢体之盗取,法规管辖之范畴也,心中之着欲,道学管辖之范畴也。

若心不贪欲,若心不粘着,虽赏之而不盗。

若心不贪欲,若心不粘着,自然能当取则取,当予则予,自然取予自然,取予无碍。

若心不着,若心离相,则或取或予,皆不为盗。

若心中之欲不消,心中之着不离,虽不见不闻,亦盗也。

触物遇缘,空心以应之,莫在意,莫记挂,莫作所缘之物的奴隶,识得根本,事中超然,便是不贵难得之货。

譬如,见金银财宝之物,犹如明镜现相,虽现而不染,虽见而不贵。

若能如此,则自心之民,自然不乱,则自心之众生,自然不动。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自性习气所向之物,自心之民所取之物,即是“可欲”之物。

不见可欲之物,便是不要落在可欲之物上,不要做了可欲之物的奴隶。

落在了可欲之物上,围着这个可欲之物而团团转,便是心乱,佛家云轮回。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
心不乱。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总让人们对其内涵深深吸引。

它表达的“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一种实现和谐世界的智慧要义。

首先,“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指不要让社会上出现太多高位、太
多职位,只要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权力就不会出现分歧,民众也
就没有争斗的必要。

尊重每一个人,保证每个人过着平等和谐的生活,也就可以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融融。

其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说社会上不要出现太多无
法买得起的贵重物品,这样才能保证民众的生活不会太艰辛,也不会
出现太多的违法行为。

有人贪慕虚荣,想要占有贵重之物甚至去从事
盗窃等偷窃行为,这在追求合理的社会中是可以避免的。

最后,“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指人们不要总拼命追求万般精
致的物品以及无止境的奢华,而是应该安心于自己目前的生活,只要
满足当下的需求就可以了,也不用焦虑太多,这样才能使心境保持平静,让自己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总之,《道德经》的第三章原文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创造一个和谐平衡
的、安宁宁静的社会环境。

我们都应该遵循其中的要义,不断为社会和谐和繁荣而努力,共同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道德经第三章,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三章,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三章,无为而治展开全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社会治理不要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贤能之名);不重视难得的货物,使人民(因为难得之货)去当强盗;不能显示出欲望(圣人的嗜好),使民心不乱(为逢迎圣人嗜好)。

圣人治理天下,对于人民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使人民没有见识、没有欲望,使所谓智者不敢乱来。

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天下),那么就能够无不治。

解释:道德经的治国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学著作,提出以道治国的社会治理方案,就是要依照客观规律治理国家,以民为本、“无为而治”。

国家由人民组成,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国家治理的客观基础和客观规律,以民为本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实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的人为始祖黄帝,长期为中国文明接受。

中国文化反对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等战功显赫、穷兵黩武的帝王,而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和平时期大加歌颂。

其实,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建设长城,隋炀帝建设大运河,都对中国开疆拓土、国家建设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国家可以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治理,更应该按照自然规律,以民为本进行治理。

好大喜功、炫耀财富、贪图享受,偏离了以民为本的客观规律,为社会治理带来困难。

政府所提倡的,往往会得到社会的过分相应。

提倡仁义,儒生成群;提倡宗教,遍地先知;政府补贴、骗子大量出现;提倡科技,科技园区到处设立。

这样的事情,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现代国家治理提倡民主、自由,就是要减少政府对人民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干扰,是无为而治的现代表达。

政府无为,人民民主、自由。

虽然,使民无知,是愚民政策的体现,不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观念。

道德经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道德经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道德经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不见可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之治天下也,与其有为,不如无为,尤不知有为而无为。

其化民成俗也,与其能感,不如能化,尤不如相安于无事之为得。

是以尧舜恭己垂裳,而四方悉昭风动,此如何之化理哉,不过上无心而民自静,上无好而民自正,上无欲而民自定耳。

否则,纷纷扰扰,自以为与民兴利除弊,而不知其扰民也实甚。

故曰:民本无争也,而上争夺之。

民本无贪也,而上贪婪之,民本无思无欲也,而上以奇技、淫巧、鲜衣、美食先导之。

欲其不争不贪无嗜无好也得乎,苟能修其身,正其心,恬然淡然,毫无事事,不以贤能相尚,则民自安靖而不争矣,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则民重廉耻,而不为盗矣。

且声色货利之场不一,属于目则无见无欲,己与民各适其自在之天,而虚灵活泼之神,自常应常静而不乱矣。

此事岂异人任哉,惟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其心。

心空则炼丹有本。

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

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所谓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而且专气致柔,如婴儿之力弱,不能持物然。

虽至柔也,而动则刚。

观其浩浩渊渊,兀兀腾腾,真可包天地有余。

一切知觉之心,嗜欲之性,不知消归何有,圣人以此修身。

即以此治世,在己无知无欲——不但愚者混混沌沌,上合于穆之天,即聪明才智之儒,平日矜能恃智,惟恐以不逞为忧。

至此已淡恬无事,自志其知识之私,一归浑朴。

此能为而不为,非不能也,实不敢也。

虽然,人生天地间不能逃虚空而独超物外,必有人伦日用之道,又乌得不为哉,然顺其自然,行所无事,虽有为,仍无为也——亦犹天不言而自化,四时代宣其教矣,帝无为而自治,百官代理其政矣。

为者其迹,不为者其神。

是以南面端拱,天下悉庆平成,猗欤盛哉,道本平常,不矜新颖,不尚奇异。

如国家尊贤,原是美事,若以此相夸相尚,则贤者固贤,而不肖者亦将饰为贤。

《道德经》- 第三章感悟

《道德经》- 第三章感悟

《道德经》
第三章感悟
第三章主要强调了无为而治和无私无欲的原则。

无欲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有欲望,而是说我们要放下私利的驱使,不让个人欲望影响我们的行为。

无为则是指不做无谓的事情,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平衡。

这一章还强调了尽忠的重要性,即我们应该尽力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私利。

尽忠并不是指对某个人或团体的忠诚,而是对整个大局和天地之道的忠诚。

最后,这一章提到了无名的概念。

无名表示不追求虚荣和名利,不追逐外界的认可。

追求名利只会让人困于无尽的欲望和痛苦之中,真正的智慧和幸福在于追求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总的来说,《道德经》第三章告诉我们,要追求无私无欲、无为而治、尽忠和无名,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实现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道德经》第三章不要竖立楷模

《道德经》第三章不要竖立楷模

《道德经》第三章不要竖立楷模《道德经》第三章第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个“尚”是高尚的“尚”。

老子告诉圣人不要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高尚行为和德行的这种导向,如果你这么做,那么大家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为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执。

你不提倡、不宣称自己有这种崇尚贤德的取向的话,老百姓就不会为了这个虚名而去争。

首先,老子认为员工的行为和上司的行为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上司的一举一动和喜好,会直接影响整个单位员工的喜好。

上司和员工之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非常密切,这是老子的一个观点。

在《道德经》里,老子一直在运用这种观点来阐释他的理论。

为什么圣人不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道德标准,这种贤德,不天天讲这个,大家就不争了呢?老子认为,我们所宣称的一些美德都是相对的,这世界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换一个角度可能完全变了。

作为上司不要推崇某标准,这是不恰当的。

如果上司认为某种行为就是贤德,推举出位员工作为一个楷模标兵。

这等于肯定了一个人,否定了大多数人。

有可能其他员工会产生逆反心理。

甚至为了争抢这个名额,会出现各种阴谋诡计和算计,让单位陷于不和谐和危险中。

比如说小时候,学校里某位老师喜欢某个孩子,班级里她就喜欢这个孩子。

这孩子就是特入她眼,认为孩子乖巧、懂礼貌、又特别聪明。

连这孩子说话她都特别喜欢听。

于是一开会就夸这孩子,一上课就夸他。

您认为全班同学都能跟这孩子学吗?一开始估计想努力学,但是其他孩子努力,老师每次还是夸那孩子,其他孩子得不到表扬。

于是孩子们朝逆反的方向发展,跟老师作对,经常捉弄那个孩子我们看那孩子,班级也越来越难管理。

因为她肯定了一位孩子,否认了大多数孩子。

别的孩子如果时常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就会走向反面。

当时班级有些孩子跟坏孩子接近,慢慢行为越来越出格。

这跟老师的单一标准有关,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各有他们的特点,每一个人都值得肯定。

所以,老子后面会讲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用,没有弃才——“物无弃才”。

《道德经》?第三章安民

《道德经》?第三章安民

《道德经》第三章安民
第三章 | 安民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今译】
不标榜贤明,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珍惜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盗心;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

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里所说的无为而治是空想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里所说的无为而治是空想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里所说的无为而治是空想还是人类发展
的必然
传承经典,领悟国学,萃取精华,启示生活。

开篇第一句就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炫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

愚以为这句是不符合人类社会人的本性的,因为人类是需要有信仰的,信仰就是信奉贤德之人,是他们创立了:“仁义礼智信”才使人类社会有序发展,否则就像无圈无人看管的羊,各行其是,散乱无章,社会也会停滞不前,甚至走向灭亡;不珍爱财务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我们的星球很多物质本来就是极其的稀缺,是不够均摊到每一个人的头上的;有些时候不是炫耀别人才看到,而是实体不看见也难,所以这一句自古至今应该没有那个社会能做到呢。

第二节:“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无為,则无不治”。

意思是:“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这一句也似乎是愚民之策,也似乎不符合人性的。

总之《道德经》这一章我是绝对的不认同,我觉得这就是空想,不切实际的,也许我们人类还没有达到那样的智慧程度吧,亦或是老子的境界在几千年前就看到了万年后的人类也亦未可知,但愿我们人类的未来能有个好的归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不尚賢。使①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 民不為盜。不見可慾。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 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②。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③智者不敢為也。為④無 為。則無不治。 《註解》 ①使:命令、叫。 ②志:知識、見識、意志。 ③夫:(代詞)這個、那個。 11 老子道德經戲說 ④為:(一)做。(二)通「偽」。 戲說 唱人人平等,目的是使民不爭。「不尚 賢,使民不爭。」說寶貝和垃圾同樣是身外之 物,不派用場,搶來何用?「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禁黃、賭、毒,這是黃色小 說,那是糜糜之音,全都禁掉。「不見可慾, 使民心不亂。」 所以聖人管治百姓的方法是「務虛」洗 腦,結合「務實」,肚皮要吃飽。民以食為 天。「虛其心,實其腹。」經常教育百姓,說 虛是好的,弱是好的。削弱他們的意志,「弱 其志。」但是身體需強壯,「強其骨。」可為 君服務。治理百姓的方法是使他們無知識,沒 有慾望。「常使民無知無慾。」治知識分子, 靠嚇最有效。智者明哲保身,知識分子膽小怕 事,經不起嚇。叫他們不許亂說亂動。「使夫 智者不敢為也。」威嚇之下老實做人,不敢作 12 老子道德經戲說 偽也。 「為無為」「為」是針對無知者而言,叫 他做。「無為」是針對智者而言,不許他花樣 百出,弄虛作假。智者愚者統統可治,「則無 不治。」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