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北师大版_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北师大版_一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课方案示例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认识8 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课要点、难点:学认 8 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卡、字卡教课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今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从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
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
有一天清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边的一座山上去砍柴,但是如何告诉还在酣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方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
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处。
正午,妹妹要去河畔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绘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曲折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
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畔去果真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快乐了。
此后此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为此刻的字。
汉字多存心思呀!先人多聪慧啊!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请同学们把字与画比较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像,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了然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好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2.学生猜字。
3.料中后谈谈自己是如何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1.出示图卡:2.启迪: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3.读字。
4.学生议论对照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歇息——找朋友8 人举图片, 8 人拿字卡,大家一同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宏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察看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着一个,增添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width=434 bgColor=#ffffff>山水月火田石日土>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学认 9-15 个汉字,持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精打细算》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115元买了5箱牛奶,小红在另一家商 场用126元买了6箱牛奶,两种牛奶品牌质量一样,谁买的便宜?你能帮 淘气算一算吗?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小组合作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精 打 细 算》板书11.5÷5=2.3(元)
12.6÷6=2.1(元)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让学生明 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日常生活的数 字计算提供简便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 计算方法。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 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 精打细算 》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结合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1节数一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节数一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分辨数的大小以及练习1~100的数的读、写和用数码表示法表达。
2.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3.学生能够通过数量比较法比较不同数量的数的大小,并掌握“多”、“少”、“相等”的概念。
4.学生能够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解决物品数量、时间、长度、面积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认识数的大小及读、写、用数码表示法表达1~100的数。
2.数量比较法,认识多、少、相等。
3.数量问题、长度问题、面积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分辨数的大小及用数码表示法表达1~100的数。
2.掌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3.使用数量比较法比较不同数量的数的大小。
3.2 教学难点1.学生根据题目信息理解数量及其关系。
2.学生能够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解决物品数量、时间、长度、面积等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概念和示例进行教学。
2.提问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图示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4.游戏法:通过游戏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通过图片或小视频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数量及意义的认识。
2.提问:小明手里拿了一根铅笔,小红手里拿了三根铅笔,谁手里的铅笔多?(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量及其大小关系)5.2 新课讲解1.给学生出示1~10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写、用数码表示法表达数字。
2.简单介绍数的大小关系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3.引导学生使用数量比较法比较不同数量的数的大小,并掌握“多”、“少”、“相等”的概念。
5.3 练习1.让学生自行组合1~100的数字卡片,练习数字的读、写和用数码表示法表达。
2.布置作业:在家中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较它们数量的多少,记录于活动本中。
5.4 游戏巩固1.游戏1:“数字拍拍手”:教师快速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按照数字大小关系依次拍手。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数一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数一数》板书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 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 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 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 引出 “十万” 的 计数单位。
2、 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 ,1 0 个一万就是“十万” 。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 0 个十万是多少万?1 0 个百万是多少万?
6. 从个位起,第( )位是百万位,第( )位是亿位,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 )位,左边一位是( )位。
7.十万十万地数,六十万、( )、( )、( )、( )。
【参考答案】: 1. 10 10 10 10 2. 一百万 一千万 一亿 10 3. 数位 数级 计数单位 10 4. 100 1000 5. 4 个级 万级 亿级 6. 七 九 千 十万 7.七十万 八十万 九十万 一百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这一课时,我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主要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页至第3页,涉及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圆的模型、直尺、圆规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记录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自行车轮、地球仪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圆形的特点。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利用PPT展示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并通过圆的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3. 周长计算:我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即C=2πr,同时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4. 面积计算:我接着讲解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即A=πr²,同样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5.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包括了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写下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感受生活中数的意义,认识数0~10,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数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简单的数数阶段,对于数的大小关系、数的组成等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0~10,能够比较数的大小,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0~10,能够比较数的大小,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数的组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10的数字,并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如2个苹果可以组成3个苹果。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数数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 圆的认识(一))》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为掌握新 的知识点提供了认知基础,督促学生认真清晰学习本课内容, “圆的认 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较经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并准确地明白它与“圆的周 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
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 教的原则,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同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 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
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 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 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 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3)圆心 半径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圆的认识(一)》板书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引 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感悟圆的本质特征。“套圈游戏的公平性”“车轮为什 么是圆的”这些问题的探讨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 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 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能培养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 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学生熟 悉的“套圈”游戏引入,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游戏怎样才公 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初步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实例、问题、练习等内容。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数据,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平均水平?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学习如何求平均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平均数的方法求解。
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三册(2019版)Unit1_Lesson1_教学设计(1)
Unit1 Lesson1 教学设计(1)
本节课是高中英语必修1第一单元Life Choices的第一课Lifestyles,课型是阅读课,介绍了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两名新高中生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高中新生活,如何表达个人感受以及如何用英语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1.语言能力
(1)能够正确运用以下单词和短语addict, drag oneself away, definitely, target, attentive, achieve, revise, a wide range of, it’s so convenient to do sth...
(2)能掌握动词不定式在句中能作的成分,如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2.文化意识
(1)了解英语交际中如何根据对方的话语作出恰当的反应;
(2)了解英语国家中教育的大致情况,通过对比思考我国中学教育。
3.思维品质
比较评价两者的生活方式,并给出合理性的建议。
4.学习能力
(1)学生能够借助关键词,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出段落主题句,完成读前问题;
(2)用所学的词汇和语言对课文进行复述。
1.重点
(1)如何使用地道的英语介绍自己高中新生活方式;
(2)正确理解并运用动词不定式在句中的成分;
(3)礼貌进行日常对话
2. 难点
(1)能用得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个人情感和未来期望;
(2)能正确识别动词不定式在句中的成分并准确使用。
《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字与画北师大版
授课教师:
2023-12-24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组织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 • 家校合作与沟通策略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教学内容适切性
评价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 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价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否恰当,是否能够帮助学 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
学生表现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 、发言、合作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准确 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练习与巩固环节
字的书写练习
布置适量的书写练习任务,让学 生反复练习本课所学的汉字,加 深对汉字书写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
画的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 创作方法,自主完成一幅与本课 主题相关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堂互动与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 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家长可以协助学生完成一些需要家庭支持和配合的 课堂任务,如观察、调查、实践等。
家长参与课堂评价和反馈
家长可以参与学生的课堂评价和反馈,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支 持。
家校沟通渠道拓展及优化
定期举行家长会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教育教 学情况以及学生在校表现等,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的是1~10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1~5,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第二部分“试一试”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并扩展到6~10各数的认识。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所以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中蕴含了丰富的数量信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的“抽象”过程,教科书提供了多个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的实际背景,鼓励学生数出共同的个数,再用数来表示。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还设计了给出一个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物体数量的实例,以促进学生对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教学重点:能数出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教学过程:师:我的家乡风景如画。
树木苍翠,鲜花盛开。
同学们,你们想去我美丽的家乡看看吗?出示情境图: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1. 认识数字“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来%源^#*:中教师表扬细心观察、表达流畅的学生。
师小结:从图中我们找到1个萝卜、1座房子、1个太阳、1只小狗等,1可以表示这些单个的个体,当然这些个体可以是很大的,如太阳,也可以是很小的,如1粒芝麻;1还可以表示1个集合或1个群体,如1筐萝卜、1群小朋友等。
师: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用“1”来表示?2.认识数字“2、3、4、5”师: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2、3、4、5”?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小结:2只小鸟可以用数字2表示、3朵白云可以用数字3 表示、4朵花可以用数字4表示、5只鸭子可以用数字5表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第1课时 数一数 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学习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观察以及分析能力。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十万以内数的认识。
难点: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学习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又有哪些引以为傲的建筑呢?现在老师想利用几组数据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组数据。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1370000000人。
2.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平方米。
3.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学生说出一些关于大数的事例,并由此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数一数二、提出问题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正方体模具。
师:请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生:有1000个小正方体。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连续呈现其他的小正方体模具。
师: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生:2283个。
二、提出问题(续) 3.取出计数器,拨一拨。
(1)学生说数字,教师拨珠。
(2)学生说出各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100个正方体模具。
师:你能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生1:有100个一千。
生2:有10个一万。
生3:有十万个一。
师:我们认识的最高数位是万位,现在万位不够了,怎么办?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和学习更大的数。
三、获取新知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下图。
师:谁知道这个图表达的意思?请说给大家听。
生: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Unit1RelationshipsLesson1Teachers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英语北师大版选择
课时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主题是Relationships,本节课主要介绍人际关系之师生关系。
【What】本节课是本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包含两篇记叙文的阅读。
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对彼此的印象,回忆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第一篇是学生Graham 介绍了自己初识教师时的学习状况——lazy, boring, lack confidence, didn’t want to know,生动描述了Mr. Jenkins 独特的教学风格——interesting, let me pour, ask me to give a presentation, 使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
第二篇是Mr. Jenkins 回忆了对学生Graham 的初始印象和与其相处的点点滴滴,并阐述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教师职业虽有压力却值得用心付出的事业。
【Why】语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两篇文章,对比Graham 前后的变化,由之前的懒惰,不爱学习,对科学毫无兴趣,到后来的充满自信,热爱科学,通过分析推断学生成功的原因源于教师,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体会到对教师的感恩,并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How】本文从一师一生两个视角记叙了一段过往师生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呈现了一位好教师和好的教育方法对一名学生的重要性。
两篇文章均配有说明性的图片,并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增加了语言的真实性,让学生有很强的带入感。
第一篇以学生视角叙述,语言简单,为学生所熟悉,易于理解;第二篇以教师视角叙述,谈及教育理念语言相对较难理解。
但本篇记叙文的文体,情节生动,选词地道,逻辑性强,总体上适合高二学生的水平。
Teaching Presentation forLesson 1 Unit 1 Teachers望江中学方玲Ⅰ.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1.Guiding theory2.general introduction3.teaching procedures4.teaching reflectionⅡ. Explanations1. Guiding theory: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English keypetence and Bloom’s taxonomy.2. General introduction: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student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 teachingapproaches and learning methods.Ш.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1.The thematic context:human and society.2.The big idea: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3.The small ide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4. Features: interlinked, conneted to people’s life and inform ative.5. Purpose:Students will gain the ability to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people after learning it.The analysis of the textWhat The topic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Passage1 aims to emphasize Mr. Jenkins’ great influence onGraham.Passage 2 mainly talks about Mr. Jenkins’ beliefs in tea ching. Why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interpersonal munication.How This text is narration which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a goodteacher and good teaching methods to a student by contrasting anddescribing.Analysis of the students1.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acquire detailed information by skimmingand scanning. They also have mastered some vocabulary.2. Students are weak in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logicalreasoning;students lack profound cognition of the influence of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n individuals.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heoretical base: the core petences of English subjectnguage ability: to summarize the reading details about theGraham’s change and Mr Jenkins’ impression of Graham as well ashis beliefs in teaching.2.Thinking capacity: students’logical reasoning, summarizing ability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will be improved.3.Cultural awareness: to understand teachers’ great influence on studentand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and fortablerelationship with their teachers.4.Learning abi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ooperative learningability and inquiry based learning ability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Among the four teaching objectives, No.1 and No.2 are teaching focus;No.3 and No.4 are teaching difficulties.Teaching approaches and learning methodsThe teaching approaches: PWP approach, Activitybased approach andmunicative language approach.The learning methods: Activity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inquiry language learning.Teaching procedure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mentioned above, theteaching procedure is divided into 5 steps.Step 1 Leadin1.play a guessing game with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 topic2.show students some photos to describe a good teacher’s persona lities.The purpose is to activate students’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makeconnections between existing and new knowledge.Step 2 PrereadingFollowed by the question in the leadin part, the same question is given to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text. “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think Mr Jenkins is ?”Purpose:To develop students’predictive skills and arouse students’great interest in reading the passages.Step 3 WhilereadingActivity3 Skim & checkStudents skim the passages, check their prediction and figure out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as well as the 6 elements of a narrative.Purpose:Get to know the genre of the article and s tudents’ ability of fast reading could be enhanced.Activity4 Scan & acquire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nd one group read one passage to acquir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what was Graham like before and after attending Mr Jenkins’class ; students exchange to read the other passage and add more information for each other.Purpose: To acqui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Activity 5 Explore & understandExplore why and how Graham has changed and conclude that Mr.Jenkin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beliefs and teaching attitudes mainly contribute to Graham’s succ ess.Purpose: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text ; students’logical reasoning and summarizing ability could be enhanced.Step 4 PostreadingActivity 6 Explore & ThinkStudents learn to summarize the main features of a narrative and think about one more question: what’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a narrative. Students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and figure out the answerto express a character’s feeling and personality. And then I follow up on the question: what feelings have been expressed in the text?Purpose: To get to know the purpose of writing a narrative and get closer to the theme of the story.Activity 7 Express & TalkStudents have a group work to share a story about their beloved teacher and express their love for the teacher. the other students to make a group evaluation for the storyteller to evaluate what they learned in class. Purpose: students can consolidate and internalize what they learned in class and transfer reading to speaking and talking.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moral value can be enhanced.Activity 8 Appreciate & FeelShow students some impressive pictures to realize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teachers and valuing education. Besides, make a short video with the photos of all students to show love. Then students can feel love and recognize love is what keeps a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going.Purpos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heme of this lesson,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good quality.Step 5 AssignmentThe assignment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 required, which is to pave way for next period and the other is optional but meaningful.Purpose: To transfer and innovate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class. Students can feel the friendship and cherish the time with teachers. Also, the assignment can arouse students’ desire to study hard and gratitude to teachers.Blackboard designThe blackboard design is the production of whole lesson. It looks like a pyramid, which shows what makes a s tudent’s success and what makes a good teacher . It also shows a good relationship is the foundation of a person’s success .Purpose: Students can deeply and vividly understand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Teaching reflection1.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is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tudents. In class,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easily empathize with each other.2.The objectives have been attained and students are fully involved. But one period is not enough to read the text more intensively. How to improve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in a mo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way of teaching will be explored.。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认识数字0、1、2、3、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数字0、1、2、3、4,理解数字的意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字0、1、2、3、4,理解数字的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挂图、小动物玩具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数字0、1、2、3、4,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数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挂图、数字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0、1、2、3、4。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字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字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字抢答”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数数、识数,提高学生的数感。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彩笔在练习本上写出数字0、1、2、3、4,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教学内容】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5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2.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3.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4、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二、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5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1.同学们,你能认真地看图,说说2、3、4、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有了前面的“1表示什么”做基础,这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对于能独立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小结:2可以表示2只小鸟、2个人;3可以表示3朵白云、3个苹果;4可以表示4朵野花;5可以表示5只鸭子。
这里的每一个数我们都可以像画图形表示1一样,画出自己喜欢的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板书:2、3、4、5。
)2.同学们刚才看图回答问题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好好想想: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事物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呢?用数字来表示一下我们身边的事物吧!小组交流汇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1扇门、2个凳子、5张桌子、3个小朋友等。
3.同学们,抛开情境图,照着刚才那样,谁能说说6、7、8、9、10在我们的生活中各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6只小熊、7朵鲜花、8棵树、9只小鸟、10只蝴蝶……只要合理就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
(板书:6、7、8、9、10。
)小结:用图形表示数字的时候,我们可以数一个画一个,也可以数完后一次画完。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珍爱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珍爱生命》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部分学生可能曾经历过一些生命安全的困扰,对生命安全有一定的关注。
但总体来说,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认识生命的可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脆弱性,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在面临生命安全威胁时的应对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生命,培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考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脆弱性,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在面对生命安全威胁时的应对能力和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脆弱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反思法: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反思自己在珍爱生命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脆弱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珍爱生命,以及他们在面临生命安全威胁时的应对方式。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单元第1课诗经二首《采薇》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单元第1课诗经二首《采薇》教学设计第一篇: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单元第1课诗经二首《采薇》教学设计《采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幻灯片展示)1、知识目标:了解诗文内容,加强朗读与背诵,把握诗中人物,体会作品主题。
2、能力目标:了解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提高对《诗经》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复杂的情感及诗中所透露出的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热情。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几分钟欣赏费玉清的歌曲--《梦驼铃》。
(以歌曲导入新课渲染课前氛围)。
费玉清-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
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
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
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
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
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师:“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
“乡关在何方”? 多少个夜晚的思念,多少次......多少个夜晚梦回家乡。
寒冬夜晚,彤云密布,雨雪霏霏。
一位解甲归田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他无数次地望着回乡的路,希望早点踏进家门。
此刻,边关渐远,乡关渐近,他却抚今追昔,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这是为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采薇》,一起去感受那个遥远时代的战争场景,去聆听戍边战斗英雄内心的声音。
接着(幻灯片展示图片及课题题目,然后明确:“薇”,即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野豌豆菜。
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二、整体感知(幻灯片展示)1、检测预习(1)字音猃狁(xiǎnyǔn)不遑(huáng)孔疚(jiù)靡盬(mígǔ)四牡(mǔ)骙骙(kuí)小人所腓(féi)象弭(mǐ)雨(yù)雪霏(fēi)霏载(zài)渴载饥维常之华(huā)(2)通假字岁亦莫止莫——暮mù玁狁孔棘棘——急jí(备注:莫,本义就是“暮”意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电子教案)1
快乐的家园
1,2,3,4,5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第三课时 玩 具(3)
教学目标:
1.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说一说。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是怎样数的?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三、实践体验
学生“分铅笔“
1.观察。
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2.汇报。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归纳。
教师按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看到的物品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设计游戏:
1.找一找自己身上,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2)集体反馈交流。(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二次备课
四、小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教 案
集体备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
单元学习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单元学习难点:采用多种算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第一课时买铅笔(001)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
8+7= 4+9= 16-5= 8+8= 5+9=
3.填一填
9+()=13 ()+9=1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
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
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2)把15分成5和4
三、巩固算法
1.完成算一算。
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4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10-9= 11-9= 16-9= 13-9=
18-9= 19-9= 12-9= 15-9= 生独立完成,师订正结果。
四、发展练习(3页第5题)
投影主题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补充课题: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练习课(002)
一、练习
1、准备题
9+( )=11 9+( )=14
9+( )=15 9+( )=17
2、想一想做一做
15-9=□想:9加( )得15。
17-9=□想:9加( )得17。
18-9=□想:9加( )得18。
3、做一做
9+( )=13 9+( )=16 13-9=( ) 16-9=( )
11-9= 14-9= 17-9= 12-9= 15-9=
18-9=
4、解决问题
1.大汽车里面坐9人,小汽车里面坐4人。
两辆车一共坐多少人?
2.有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
二、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捉迷藏(003)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
学习目标: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
二、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
13-8=5(人)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2)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10-5=5
(3)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
三、巩固算法
1.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
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5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
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
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
四、发展练习(3页第3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展示学生结果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补充课题: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练习课(004)
一、巩固练习
1. 判断题
(1) 16-7=9 ( ) (2) 14-8=7 ( )
2. 填空
5+( )=14 4+( )=12 3+( )=12
14-5=( ) 12-4=( ) 12-3=( )
3、在()里填上正确的数,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13-9=3+( ) 11-8=1+( )
15-9=5+( ) 15-8=5+( ) 12-9=2+( )
14-8=4+( ) 17-9=7+()
13-8=3+( ) 16-9=6+( ) 17-8=7+( )
二、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
第三课时快乐的小鸭(005)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2.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7、减6的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1.谈话导入。
在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圈可爱的小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给我们到来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
出示两幅图,在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
)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草地上还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么解决?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2-7=5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解题策略
1. 12-7=5的5要怎么算出来的。
(1)教师示范
先摆了12个圆片,然后拿走7个,剩下5个
(2)学生说说教师刚才做的过程。
(3)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拿走7。
(4)学生尝试其他方法来算一算,小组内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又对。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①因为7+5=12,所以12-7=5。
(师:看到减法,就马上联想到加法。
)
②因为12=10+2可以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
③因为7=2+5可以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
……
(6)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以上方法。
三、试一试,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幻灯片:14-7=,12-6=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
(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
四、巩固练习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