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针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作者:李季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2019年第12期李季[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行政体制;政府治理体系[中图分类号] D63[文献标识码]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必将带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
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
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会提出的完善国家行政体制,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政治力量领导下的现代化。
这个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不仅不能动摇党的领导,而且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要“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作者:刘亚飞0990202035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定义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提高行政效率,对其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调整和优化的过程.(摘自《“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从制度变迁视阈看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方堃、杨毅2006年9月)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经济体制改革逻辑,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路径大致可以划分为调试、转型和创新三个阶段。
调试阶段为1952年、1958年和1960年三次.转型阶段为1982年、1988年和1993年三次。
创新阶段是1998年开始的最大一次改革,被称为“第七次革命”。
(摘自《“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从制度变迁视阈看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方堃、杨毅2006年9月)2、从建国到现在, 已经过去了的机构改革有六次,加上现在正在进行的一共七次.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从1998 年开始, 舆论称之为“第七次革命"。
总起来看, 以前的六次行政机构改革尽管力度各不相同,裁员、缩编和机构撤并情况不大一样, 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那些改革不是旨在通过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来达到调整行政机构整体功能和职能的过程,而仅仅停留在对机构和人员数量的简单减少上, 人们称之为“机械式”改革。
因为没有改革政府运行机制和职能, 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和“越精简越膨胀”的逆向恶性循环现象。
(摘自《“第七次革命":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态势及问题》作者:张湛彬2000年7月)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1、第一,目标明确。
改革瞄准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二,重点突出.强调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第三,程序规范.融入依法治国理念,制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文件。
论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论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从实质上而言,是行政职能、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三者之间的结构配置。
而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地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实践中使三者达到均衡的状态。
现今世界的行政体制改革实践大多受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思潮,最主要的则是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
中国政府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改革实践,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仍然有新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任重而道远。
标签: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一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不言而喻。
同样是模仿西方的模式,东亚的日本能崛起,而同一起跑线上的加纳却愈差愈远。
虽然差异是由诸多因素不同结构的影响结果,然而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主导性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只要政府存在,就必定会有行政体制的改革,因为每一时期存在的问题都需要改革来解决,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推进,新的问题又会引发后续的改革,所以说,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促使中国社会真正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是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不仅是经济上的发展和国力上的强大,从实质上而言,是文明的一种飞跃。
文明的飞跃包括公民精神、文明程度、文化思想等等,但本文里主要讲的是国家权力的运行和使用。
政府将国家权力划入到理性、可控且高效的轨道之中,使行政体制朝着公众利益为核心的进程发展,这就是文明飞跃的一种体现。
我们可以看到,行政体制实质上而言是行政职能、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的结构配置。
行政职能是行政主体存在的根源,行政权力是行政体制的核心,行政责任是对行政主体的约束,是行政体制的保障。
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一般而言应该平衡相称,这是合理的行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要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走极端必然导致短板效应,所以至少是一个平衡摆,摆动的幅度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既然行政实践中三者并非一如既往的均衡配置,故而行政体制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在此。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基于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国家治理模式。
这一模式基于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协调和互动,旨在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民主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涵盖了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公共管理等方面,同时也包括了作为运行平台与载体的信息化建设。
第二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现代化理论与治理理论的相互作用。
现代化理论主要强调市场、科技、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其中市场基础地位的提升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治理理论则主要强调政府的角色和行动方案,指出政府应扮演促进发展、保障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角色。
第三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如政府组织运作、制度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等。
其中,政府组织运作方面的实践研究关注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设等。
制度建设方面的实践研究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度建设、法治化进程等。
在公共服务方面,实践研究聚焦于公共服务效率与效果的提高,以及社区自治等方面的创新。
社会组织方面的实践研究则探索社会组织发展与参与国家治理的方式。
第四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联网化趋势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互联网化趋势下,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更为紧密、便捷,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透明化与互动性得到加强,同时也为政府权力调整与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五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思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思维,要求政府以新理念、新观念、新思路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大数据思维、跨界融合思维、系统思维、服务思维和开放思维等。
这些思维在实践中贯穿各个领域,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对当今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当今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摘要: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原有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利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现象,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只要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利、决策高度集中,法制不健全等现象,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路,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体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得到政府政策允许和指导,比如汉代中央政府采取的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所以当时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商业却不时受到打击。
政府属于上层建筑,负责制定治国的大政方针(包括经济政策),而产业部门属于经济基础,其行为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必须改变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此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在当今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必要性,决定于两大方面因素:一是以经济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迫切地提出了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党对管理体制和政治运行系统的要求;二是以政治民主化为方向的政治发展自身的矛盾,内在地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
我国的制度创新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现状与对策政府制度创新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意识到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欧美国家在制度创新上面早已经跑在我们前面。
近年来联合国一直致力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至今已经召开了多届”全球政府创新论坛”,其主旨在于通过强化国家能力和改善治理水平,来推动联合国新千年目标的实现。
为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新环境和信息技术的革命,为迎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许多国家的政府都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探索。
西方从理论界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到以英、美、日等国为代表的政府管理创新实践,如撒切尔政府的”私有化运动”、布莱尔政府的”政府现代化运动”、克林顿政府的”政府流程再造”和日本政府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都彰显着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和必要。
一、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的现状分析(一)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在我国,政府制度创新是直接通过政府官员的改革行为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领导个人决定,因而实现政府制度创新最直接的动因是政府领导的责任感与改革精神,这是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条件。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改变,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直接要求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否则就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要求。
第二,政府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逻辑要求,官员想获得升迁就篇二:中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分析中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分析摘要政府制度创新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径作了理性思考,指出政府制度创新对我国行政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指明效率、民主与公正的价值诉求是政府制度创新的价值诉求、政府制度创新为我国公共行政的未来发展显示出光明的前景。
关键字:行政改革,制度创新,政府制度创新中国政府如何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政府改革的发展路向,关键在于创新。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和质量 ; 有助于 增强 政府监 管 力度 ,有 效维护 市场 经济秩
序。
首先 , 需要从理论上厘清 “ 行政” 和“ 体 制”的各 自含义。从狭义上定义 “ 行政”概
念, 从 国家机关划分及其相应职能角度 ,国 家机关分 为立法 、司法 以外 的一类 国家 职 能, 如美 国 《 社会科学大辞典 》将行政解释 为 “ 国家事务的管理 ” 。对 于 “ 体制 ” , 《 辞 海》 给 出的定义是 :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 在机构设置 、 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
各 种社会 主体共 同参与的公共 服务新格局 ,
以 “ 企业化”的精神对政府改革 ,是在 新公共管理理论 的指导下提出的 , 新公共管
理 管理理论 试图取代 传统公 共行 政学 的管 理理论 , 也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 。新公
监管 为服务 ,变强制为利导 。充分发挥政府 在公共领域 和提供公共产 品的职能作用 ,加
3 促 进我 国政 府行 政体 制 改革 的措
拖 3 . 1 强化行政改革的程序化、法制 化 在 现代公共生活 中,以程序控制群里的 肆 意与专 横 , 已被视为实现 “ 有节度的 自由、 有 组织 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 、有制约 的权 威、有进取 的保守”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的最 重要的基石和平衡机制 。 我 国的行政体制改 革, 应 当超越政策型的行政改革模 式 , 建立 行政体 制改革法制化 的工作机制 ,即实现行 政 改革程 序化的法制化 。 在行政改革程序方 面, 西方 国际有一套 比较成熟的做 法。也有学者在行政改革程序 法制化 上坐出一 定的探索 , 认为我 国行政体
过程 中要严格 、公正、文 明;行政执法体制 要权责 明确 、行为规范、监督有效 、保障有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多选题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多选题1、十八大重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2、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 ACD ) A、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B、进出口贸易额倍增C、外汇储备量倍增D、城乡居民收入倍增3、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新要求是(ABCD )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C、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4、十八大强调,在当代中国,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AB ) A、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B、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C、以科技创新发展为支撑 D、以教育发展为基础5、十八大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要求主要是(ABD ) A、互利共赢B、多元平衡C、以质取胜D、安全高效6、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B)A、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B、调动人民积极性C、维持团结稳定D、保证共产党长期执政7、十八大提出,完善基层民主的重点是(ABCD)A、扩大有序参与B、推进信息公开C、加强议事协商D、强化权力监督 8、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各民族(ABC)A、和睦相处B、和衷共济C、和谐发展D、和平共处 9、在中国特色行政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是(ABCD )C、廉洁高效D、人民满意 A、职能科学 B、结构优化10、十八大要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强调指出,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是保障人民的(ABCD )A、知情权B、参与权C、表达权D、监督权11、十八大提出,党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CD )A、民族平等B、发展经济C、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D、共同繁荣发展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要内容是(ABCD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D、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3、十八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国家和公民个人层面来说分别是(AC)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倡导忠孝、仁勇、俭让、节义 14、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以行政体制改革引领现代化国家建设—以行政问责的制度化探索为个案
【 章 编 号】 0 3 7 6 (O 9 O 一1 8 O 文 10 — 4 2 2 O )6 【 4 一 5 O
一
、
关 系与 问题
从 学术研 究 的一 般 理路 而言 , 研究 民族 与 国家建 设通 常分 为 民族 建设 、 国家 建设 和 公 民建 设 等
相互交 织 的三个 面 向。 国家建 设是其 中最 为重 要 的组成 部分 , 川 其原 因有 二 : 对于 “ 国家带 回到社 把
迈 向成 熟 稳 健 的轨 道 , 但在 灵 活 的政 策 条 例 、 体 的制 度 法律 运 行 与基 本 的制 度 体 系之 间存 在 严 重 脱 钩 现 具 象 不 仅 是 我 国 国 家建 设 处 于 现代 化 和 全 球 化 的 双 重 背景 使 然 . . 这 也是 6 年 国 家 建设 历 程 的 基 本 特征 。 O 由
职务私 有 化倾 向 , 旧囿于 传统 意 义上 “ 土建 国” 依 封 的政 治体 制 , 果必 然导 致 整个 国家 建设 的失 败 。 结 在 这个 意义 上 ,行 政管 理体 制 改革 成 功 与否 是统 治者 能否 成 功抵 制 地 方 官 职私 有 化倾 向 的一 个 标 志, 也是 韦伯 区分传 统 社会 与 现代 社会 的关 键一 环 。所 以 , 政 管理 体 制 改革 是 现 代 国家 建设 的 引 行
直接 推动力 。
不仅 如此 , 现代 国家 建设 的成 功与否 有 赖于 行政 管理 体制 的效率 。 因为 统 治者无 法 直 接管 理 所 有行 政事务 , 不能完 全依 赖其 私人 的 臣仆 ,必 须代 之 以建构 一种更 为 广泛 的行 政管理 体 系 。创 建 又 “ 这样 一种 组织 要 求社会 中各 团体之 间的合作 。 求 团体 拥有 的 资源必 然 有 利 于 国家基 础结 构 , 要 即行 政 管理 与财政 的扩 张 , 利于 军事 开 支 、 有 现金 交 易 以及 与上 流 社会 地 位相 关联 的个 人权 威 ” 。 地
十七届二中全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023年《行政管理改革》总目录
积金与养老金协同改革研究
闫志刚 从信用监管迈向信用治理:机制、类型与边界
·90·
2023・12 总目录
张欣亮 王鹏 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数字政府]
[社会治理]
李玉红 大数据驱动下政府环境治理模式的演变
朱瑞 刘静 我国市域社会治理发展的特征、挑战与 吴合庆 陈桂生 数字乡村共同体建设困境及其进路
2024年展望
[政府管理创新]
王文姬 李勇坚 电商平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机理与
马宝成 任群委 新时代我国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理与 对策建议
防范对策
朱红梅 王小虎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蒲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逻辑
——以H省为例
与实践进路
[政府管理创新]
赵艺绚 林鸿潮 迈向第三方风险规制:安全生产责任 刘淑春 金洁 市场主体监管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比较与研究]
张克 刘馨岳 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与重点任务
张新平 周艺晨等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新加坡政府经 [数字治理]
验及其启示
蓝志勇 吴件 大数据赋能条件下“无缝隙安全监管”
机制探究
2023年第4期
[本刊专稿]
张怡然 宋国恺 迈向技术融合的智慧治理 [政府管理创新]
魏礼群 新时代十年我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 韩强 吴涛 论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制度基础
2023年第9期
[ 本期关注 枫桥经验 ]
政武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力实现六大转型
宋世明 程荃 新时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城乡比较
[养老服务]
——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
杜鹏 吴赐霖 推动老龄事业与养老产业协调发展
中国政府的治理理论与实践
1996 年版 。 [5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译 《: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
评述》,宋世明等译 , 北京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8 年 版。
[ 6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1989) . Rediscovering In2
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 New York :
政府的形式与行为历来就是政治学和行政学学者关注的中心 ,但长时期内 ,无人怀疑过他们
治 理
观察问题的视角是否确当 。因此 ,当有人在“政府”( GOV ERNM EN T) 或“统治”( GOV ERN IN G) 与 “治理”( GOV ERNANCE) 之间作出截然的区分时 ,人们吃惊地发现 ,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可能引发一
权和分权 ,将非政府组织 、非盈利组织 、民营的市场组 织和公民自主组织等多中心的组织制度安排 ,引入到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之中 ,使这些与政 府组织共同承担起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 。政府组
织将更有效地履行那些它应该履行的职责 ,以更经济 的和正确的方式实现其“掌舵”“、引导”的管理职能 。
令型行政体制显然与这些的新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变化
不相适应 ,政府管治方式和手段的改变意味着对这种 变化的回应 。在计划经济时代 ,人们耻于言利 ,人们的 权利意识 、自主意识淹没在一种“泛道德主义”和绝对
平均主义的空谈和假像中 。市场经济促进了人们的利
益分化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使社会上出现了众多利益 差别和利益竞争的行动主体 ,全民所有制 、个体 、私营 、 集体 、三资等各类经济实体成为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
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改革 ,促进了国家与社会 、政治与经 济之间结构的分化 ,一个相对独立的 、提供资源和机会 的民间社会开始形成 ,过去那种建立在政治 、经济 、社 会一体化基本上的全能型政府的职能和结构是已难以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导读:本文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文章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仍在于提高效率。
行政民主是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取向,不能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相混同;改革要兼顾机构改革与政治职能两个方面,使二者协同发展;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形成良性互动,行政体制本身的改革并不配套和适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阻力。
对此,文章提出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对策,并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协同进行。
【关键词】政府/权力/行政体制/行政改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是我国政治学和行政学自本世纪80年代初恢复重建以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也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
当然,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应当说在政治学和行政学恢复重建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历来并不局限在政治学或行政学界,虽然那时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尚比较有限,而且由于处在改革开放之前,有关研究也不可能明确上升到“体制改革”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后,在广大政治学、行政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实践的呼唤下,学术界对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内容也相当丰富,为构建我国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应当看到,由于我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底子薄,基础理论较为肤浅,有关研究又深受现实政治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理论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系统观点,学术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同一水平上的重复研究比较多,富有理论创新的成果还不多见。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迫切要求学术界在体制改革理论上进行创新和超越。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课题关于唐海县城政府职能的调查报告姓名刘彦彬教育层次开放教育本科学号 77 分校唐山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行政管理本科教学点唐海电大指导教师日期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关于唐海县城政府职能的调查报告现时的中国行政体制仍处于官僚制不足阶段,补足官僚制这一课, 努力建构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现代官僚制, 理应成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主题。
只有建立法制化的理性管理方式,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措施才能得到落实, 才能有效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 最终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因此,2010年8月1-25日我对滦县古马乡政府职能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一些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人进行了思考,下面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唐海县政府的基本状况1.基本情况十农场场区面积73583亩,共有人口11581人,职工3309人;共有耕地面积33646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971亩,旱田种植面积2675亩;有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果树种植面积955亩;设施农业园区一个,占地面积260亩;畜牧园区一个,占地面积达70亩。
农场下属12个农业村队,4个农业生产单位,4个场直事业单位,其他场属单位3家,各类私营企业家。
2.经济发展特色农场土地面积48平方公里,引滦主渠三用干及淡水流量充足的双龙河、戟门河横亘于农场边界,境内河渠交错,林带纵横,其自然条件有益于大农业发展。
农场有耕地面积33646亩,年产水稻2000吨,棉花350吨,玉米33001吨;有淡水精养鱼池、虾池2000亩,年产各类水产品3400吨。
有设施农业园区1个,年产西红柿144吨,产芹菜48吨;畜牧园区1个,年出栏肉猪7000头。
3.特色产业及产品农场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建成了以服装、印染、建材、食品、机械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论文___浅谈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浅谈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论文关键词]政府部门对策建议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及对经济的贡献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非常重要的标准。
中国行政部门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其中对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是提高我国行政效率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国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结合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新模式,探讨其理论与实践,推动我国政府部门人事管理体制及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我国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存在着管理观念滞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方向,是走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路子。
创新研究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公共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课题,应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效率观念不强。
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用效益观念来衡量公务员的配置使用,必然导致公务人力资源配置使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
(二)法治观念淡薄。
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公务员制度,但受传统封建专制和集权主义影响依然很大。
(三)公务员队伍人员素质不高,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习惯于利用传统思维和传统手段对待变化了的新形势,缺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开拓创新精神。
(四)政府公务员价值趋向有失偏颇,“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跳跃式发展起来的,还非常不完善,经济的不平衡使“官本位”趋向在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居主导地位。
(五)优胜劣汰的效应有限。
首先,公务员的评价机制不科学,一些地方公务员晋级升职还主要取决于个人学历、资历及领导的评价,没有真正形成与工作实绩相统一并相应晋级、升级的科学管理机制。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政府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时,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治理压力和治理成本。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着力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
一、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意义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行政体制的改革方案,旨在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些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政府管理机构的职能、结构、体制再造以及政务公开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优化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能、提升治理能力、增强治理公信力,从而为社会大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首先,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职能转型。
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可以将政府业务范围和职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起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为企业提供具有良好竞争环境的市场供给者的角色,提高政府效率,增加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其次,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对建立法治国家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法治政府,倡导文明、理性和理性化思考,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构建深度参与公共决策的平台和广泛的社会治理合作机制,加强行政机关之间的合作,实现政府职能有序合理的运转和有力的服务与监管,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一步加强法治的支配。
第三,通过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可以构建良好的治理环境。
中国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放管服”改革,推动管控“最多跑一次”,大力推动政务公开,优化社会监督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规范性和透明性,构建了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的立体化和多元化,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行政体制改革所涉及的五大例子1.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策略探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策略探究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将四个现代化增加为五个现代化,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同时提升改革策略。
本文主要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涵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当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在现代化视角下行政体制改革的策略探讨,希望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策略探究引言:国家在现代化视角下,通过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质,简化行政程序,建设透明公开的政府等方式,帮助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有效发展,避免制度改革和发展偏离轨道导致消极影响。
最终,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并且完善我国行政体制,让人民更相信政府。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涵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源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份决定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必要趋势,我国对于现代化的探究和发展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我们首先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这四个主要的现代化建设,这“四化”一直延续了五十多年,成为我国五十多年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就有理论学者提出,可以在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这“四化”的基础上,加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四化增加为五化,一方面使得国家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更加稳固;另一方面,比起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这四个硬件实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软实力,帮助我国现代化发展更加完善可靠[1]。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一)重视服务型职能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比起曾经管理型的政府,服务型政府需要以公民利益为主,在能够帮助公民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政府的出发点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从结构_功能主义视角看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 5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况。这种制度 设计 不仅使 人大 代表 和人 大常 委会 委员 无法专心于从事信息收集与 传输工作, 更无法专 心于政 策咨询、 政策 制定 与政 策裁 决等 工作。从 法 理上 看, 政 策制定是人大的首要功能, 而人 大代表 和人大常 委会委 员的非专职化明显不利于人大发挥政策制定功能。 第二, 人大附 设的 其他 机构 编制 较少, 影 响其 功能 的发挥。相对而 言, 全 国人 大附 设的 办事 机 构、 研 究机 构、 信访机构 等比 较完 备, 编 制也 相对 充足。 但越 到基 层, 地方人大的附设机构 越不完备, 编制也 越少。例如, 1996年湖北省襄樊 市区 级人大 机关专 职工 作人员 编制 仅占当地党政群机关编制总数的 2%
[ 6]
。
功能 主义视 角下研 究中 国政 府机 构改
功 能主 义理
论, 并根据中国国情及政府本身 特点对 其进行了 一定修
。 政策咨询 是指一
定的主体对 于决 策所 需的 备选 方案进 行设 计、 论 证等。 政策裁决是指一定的主体依 照法律、 法 规和其他 政治规 范对一定客体进行监督、 裁定是否违规等。 第四, 确 定评 价 中 国 政府 机 构 改革 效 果 的 主要 标 准。借鉴结构 功能主义的政 治发展 评价标准, 本文把 政府机构设置 的合 理性 与政 府功能 的完 善作 为评 价中 国政府机构改革效果的主 要标准。具 体地说, 实 现政府 机构设 置的 合 理 性 ( 或 称 之 为 政 府 机 构 设 置 的合 理 化 ! )主要通过以 下途 径实现: 一是政 府机 构的增 设、 裁 撤、 重 组、 合并、 扩 大、 缩小; 二 是政 府 机构 间 关 系 的重 构。政府功能的完善主要是 指政府信 息采集 与传输、 政 策咨 询、 政 策制 定、 政策 执 行、 政 策 裁决 5 项功 能 的完 善。可以认为, 政府功能的完善 是政府 机构改革 的主要 目标之一, 而政府机构改革是完 善政府 功能的主 要手段 之一。 二、 中国政府机构设置与功能完善程度评价 结合机构设 置的 合理 性与 政府 功能 的完 善程 度两 个维度考察, 可以发现当前中国 政府机 构设置与 功能完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官僚制理论是指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强调权力集中、等级分明、规范化、专业化、正式化和稳定性等特征。
与此相对照的是市场化模式,强调竞争、自由、创新和灵活性等特征。
在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中,这两种模式往往存在相对的优劣势,并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背景而得出不同的选择。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在行政管理方面也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国情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官僚制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和评价。
一、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比较1.权力集中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权力应该由上级向下级层层集中,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也以权力的集中为特点。
在中国,政府及其下辖机构的权力之大,可以媲美于历史上的皇权。
政府机构根据自己的职权与任务,对社会和市场进行重点干预,也会出现类似于官僚制度中的“官僚瓶颈”等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
2.等级分明官僚制理论要求每个公务员都要清晰自己的职责范围及等级关系,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类似的组织结构和职级制度。
在中国,行政机构分工明确,各部门层级分明,从而使得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更为规范。
但这也导致了职权之分、管理层级繁杂等问题。
3.规范化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的运作应该高度规范化。
这种规范化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内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在中国,政府机构的管理方式、机构设置、法规等均十分规范,实施的行政程序也相对规范,但是这也存在着堵塞流程、繁琐手续的问题。
4.专业化官僚制理论强调的专业化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的专业技能要求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担任公务员的人应该具有丰富的技能和经验,并且应该通过专业的考试和培训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这种要求在我国得到了充分认同,因此在公务员招聘、选拔和推进职业化等方面,重视政府公务员的专业化培养。
5.正式化官僚制理论要求组织中的一切职位、权力、财务等行为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操作,而这种要求也在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得到了体现。
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精选多篇)
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精选多篇) 第一篇: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编者按:近年来,各地在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深圳、厦门、哈尔滨、宜宾、黄石等市和单位的做法,在中组部最近于青岛召开的“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被收入经验汇编材料之中。
现特刊登他们的做法,以飨读者。
实现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三化”中共福建省厦门市委组织部一、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努力实现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层次化。
市委于1997年3月下发了《厦门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暂行办法》,根据资产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和对经济发展所起作用大小等实际情况,形成了市委、资产运营主体和基层企业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
市委管理的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由市委组织部提出人选,报市委审批;资产营运主体的副职及运营主体投资、控股的国有企业正职,由运营主体党组织或主管部门的党组织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党组织提出人选,报党委组织部门审批;基层企业的党组织副书记、纪委书记及监事会副主席,由基层企业提出人选,运营主体党组织或主管部门党组织审批。
以上三层次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均按《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办理任免手续。
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人才选任的市场化。
一是抓好企业经营者素质和业绩考核。
依托考试中心,研制了对经营者显质和潜质进行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应用软件,推行了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证制度。
二是构建三个层次的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
从1998年10月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共同筹建了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第一层次是市场管委会,作为市场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任职资格评鉴中心,负责对人才公司推荐给企业的人才进行资质认定和其他人才公司正式营运的资格把关;第三层次是人才公司,具体负责人才市场的经营运作。
为了避免独家垄断,第三层次的人才公司准备实行多家经营,鼓励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文章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仍在于提高效率。
行政民主是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取向,不能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相混同;改革要兼顾机构改革与政治职能两个方面,使二者协同发展;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形成良性互动,行政体制本身的改革并不配套和适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阻力。
对此,文章提出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对策,并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协同进行。
【关键词】政府/权力/行政体制/行政改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是我国政治学和行政学自本世纪80年代初恢复重建以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也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
当然,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应当说在政治学和行政学恢复重建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历来并不局限在政治学或行政学界,虽然那时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尚比较有限,而且由于处在改革开放之前,有关研究也不可能明确上升到“体制改革”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后,在广大政治学、行政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实践的呼唤下,学术界对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内容也相当丰富,为构建我国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应当看到,由于我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的底子薄,基础理论较为肤浅,有关研究又深受现实政治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理论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系统观点,学术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同一水平上的重复研究比较多,富有理论创新的成果还不多见。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迫切要求学术界在体制改革理论上进行创新和超越。
在此情况下,总结和分析建国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的进展,对于切实推进21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繁荣中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等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关于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战略中的地位问题,国内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主流观点认为行政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
一般认为,中国改革战略系统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上下两个结构。
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循于经济主导模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副产品,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注:参见胡伟等:《论政治――中国发展的政治学思考》,第329-35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由于既有的改革基本上是遵循经济体制改革驱动政治体制改革,形成经济体制改革先导,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发展序列,这就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时间落差和进度落差,这两大落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拉大,政治体制的不适应性矛盾日渐积累,引发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上的双重困境,并且相互激化。
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
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很难有实质性突破,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未能彻底解决。
在政治体制改革进退维谷而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行政体制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
行政体制改革提出的目的就在于及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并进而带动政治体制改革。
由于中国政府传统行政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影响,以及政府及其成员本身的权力利益关系,政府缺乏自我改革的内在动力。
在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应是克服各种改革阻力,通过结构性的职能转换,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三大体制改革的思路。
其中行政体制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先导,既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客观要求,又是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直接动力。
有的学者指出:“当行政体制改革的诉求被提出后,它就同时承担起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双重任务: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克服旧体制下形成的某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通过改革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某些弊端,巩固新的经济基础。
”(注: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第1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行政体制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实际启动的共同要求,处于中国体制改革逻辑发展全程的结合部。
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有的学者指出:政治体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各种政治组织(政党、政治团体)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二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政体;三是政府(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即行政体制。
(注:参见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第194-20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但在政治体制改革在总体上难以推进的情况下,行政体制改革便从政治体制改革当中脱颖而出并进而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对此,学术界予以相当的关注,从不同角度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予以论证。
例如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从法理上讲,中国“议行合一”的国家政权体制决定了行政机关只是立法机关的执行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府发挥着非常活跃的国家统治和管理力量的功能,在所有国家机器(人大与“一府两院”)中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实际承担着大量行政立法、决策和执行事务。
(注:张国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光明日报》,1993年2月21日。
)因此,将行政体制改革从政治体制改革中单列出来,一方面有利于推进行政领域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迁,带动政治体制的变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五六十年代后的政治发展经验,特别是亚洲“四小龙”行政体制改革先导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提供了取同的对象。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行政体制改革优先模式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优先模式并不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
由于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涉及政府功能的定位、政府组织结构的设置、行政权力的运行、行政法制的建设以及行政人员的管理等,可以广泛借鉴外国政府管理的经验,故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
(注:参见汪玉凯:《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工人日报》,1998年10月14日。
)从根本上说,行政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从政治体制改革当中剥离出来并取得重要地位,是由中国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根据政治―行政“两分法”的基本理论假设看,政治体制改革导向权力利益再分配和公平与民主诉求,行政体制改革导向责任和效率,行政体制改革能以改善政府成本―效益关系(紧缩编制、转换职能、澄清吏治、提高效率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避免积极政治体制改革所可能造成的超前政治参与等“转型问题”。
(注: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中指出,“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性”,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并不是落后的产物,而是转型的特有问题,包括大规模的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之间的矛盾等等。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行政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执行,政府的效能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行政领导,政治与行政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交织关系。
(注:参见安德森;《公共决策》,第47-49页,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这决定了行政活动对于政治的重要影响,行政体制改革可以有效促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地位基本达成了一致性认识,包括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完全认同这一定位,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部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在研究企业改革时,必然要研究下放权力、政企分开、转变职能等问题,在研究行政机构改革时,也必然要研究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下放权力等问题的原因”。
(注:鲍静:《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家麟同志》,《中国行政管理》,1996年第4期。
)在政府制定和贯彻的国家改革政策中,也基本体制了这种厘定行政体制改革自有范畴与三大体制改革相互联系的关系,把行政体制改革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适度分离的发展模式,保证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两个方面兼顾。
总之,行政体制改革“上下结合部”的战略定位,使其在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改革进程中扮演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行政体制改革既是适应和驱动相关改革领域的手段,又能达到理顺行政系统内外关系、重构政府权力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政体制改革的这一“结合部”地位的同时,对于上述“三大体制改革”的先后序列、以及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驱动与制约关系的理论与现实,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上下结合部”地位,确立了中国体制改革“经济――行政――政治”式的基本序列,即先经济体制改革后行政体制改革再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
(注:张国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再思考》,《光明日报》,1993年6月23日。
)于是,在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关系上,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及其载体――行政机构提出了改革要求,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只能是一种适应性改革,基本方向就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政府内外部有碍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有碍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弊端。
有的学者进一步从学理上对此进行了阐发。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行政生态论,即认为中国的行政体制及其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行政生态环境之中,“行政生态环境是与行政系统有关的各种条件之总和”。
(注: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第3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有学者指出,由于行政体制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着不断的“输入――转换――输出”的交互作用,行政体制的发展始终处于与外部社会环境“适应――不适应――变革――又适应”的螺旋式前进的状态之中,行政体制与整个社会体制也因此显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关系格局。
(注:池如龙:《改革:行政管理的永恒主题》,《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还有学者明确指出,“行政体制改革就是行政主体自觉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由于社会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行政系统必须周期性地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