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

合集下载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权威资料]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权威资料]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摘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设高效课堂,需要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

它将学习的问题(内容)、学习活动和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教师、交互式学习方式等七个要素,宜分十个步骤进行。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交互式学习G632.4 A 1009-010X(2016)06-0021-04目前,很多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课堂、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核心是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目的是要建设“自主、活力、高效”课堂。

在此前提下,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都需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而且必须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定义关于教学设计,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fsystematicl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梅瑞尔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获取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技术。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综上所述,所谓教学设计,其实质就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概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学方式,它把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放在首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者置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向发展,促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高效、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式。

1. 个性化教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创新思维1.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内容单一,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

教改聚焦2014-05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那么这次教育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

根据这两大理论,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是什么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学校美景图,这是我校最经典的图片,点击量有几十万次,而且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都喜欢用它作为背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呢,因为它很美,美在桃红柳绿,生动活泼。

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姚明成为姚明,让孙杨成为孙杨,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飘飘,学生要多元评价。

再请大家看两节公开课图片,一节是宁波市的,一节是我校2007年的数学公开课,听课教师的关注对象不一,有的在看任课教师,有的在看手中的资料,有的不知在看什么。

教师就在学生身边,但没有一位教师在观察课堂里的“学生”。

于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但也有“似听非听”。

于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也辛苦。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学生是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所以课堂教学要让“教学”走向“学教”,让“教室”变为“学室”,让学生在问学中增长学问,让学校成为学习者的乐园。

于是我们认为课革的方向应该是“从以教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转变。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有没有模式呢?二、“三环六学”模式搞课改学教方式改革怎么改?有没有模式,我们借鉴了昆铜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自己的实践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的课堂变了。

我有一组学生上课照片,看我们的学生讨论多热烈,实验多积极啊,他们天生是会自己学习的———让学生做。

学生说得可能没有老师好,但他很像老师———让学生说。

在和一些年轻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明显感到老师对新教法的向往。

学为中心

学为中心

“学为中心”学习有感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即强调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知识传授任务、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开展,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教学条件等,从教师的导入、传授、讲解、组织等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教学内容被传授的可能方式、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给教的活动提供的可能等,进行教学设计。

尽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也对学生的学有一定的考虑,但其中心是教,而不是学。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出现冲突时,则会主要依据教师的教进行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对于纯粹的陈述性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效果,但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却收效甚微。

那么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关于学为中心的概念的厘定:先学后教:顺序(问题:教什么?) ;以学定教:程序(问题:怎么教?) ;以生为本:角色(问题:为何教?) ;学为中心:课程。

关于什么是以“学”为中心,浙江省教研室张丰老师是这样界定的,其曰:学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蔡少军老师针对这一界定进一步进行了挖掘,认为以“学”定教之“学”为“学习”,而不是笼统的“学生”,以学定教是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并不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整堂课都是学生在活动,老师少说话或者不说话,就是以“学”定教了。

学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学习的本质就是自学。

我觉得应该把所有学习任务交给孩子,让学习成为筛选问题的过程。

如果通过教师提示、启发,全班还是没人能解决的话,教师应该宣布放弃。

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不存在教,教师只需要引导、点拨、评价孩子。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数学教学方面,一直以来就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单纯的重视考试分数、重视记忆而不重视理解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效。

“以学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将学生成长和发展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把学生的需求和利益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以及思维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自主和积极。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例如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加活跃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究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讨论的方式来探索问题,并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理论和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突出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不是单纯的算法和公式,它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突出数学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如温度变化、汽车的加速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

四、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它是指在数学思维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演绎等技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掌握这些技能。

例如,可以引入形式化推导、归纳法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体而言,如果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教学环境。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是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强调的是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首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一堂英语课上,如果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音乐中的英文歌曲、音乐视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英语,实现知识的融合。

其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一个小组合作的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激发学生正能量。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例如,在一个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温暖,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注重评价与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及时纠错,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成功和发展为导向,以鼓励和支持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我认知,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数学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以内容为中心,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下降,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目的。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单一角色,而是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的美妙和奥妙。

在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探究型教学法探究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情境的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索、讨论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涵,还能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三、合作学习法四、互联网教学法互联网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课程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完成数学学习和探究。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情感层面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这也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探究精神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以学为中心”。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围绕“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而学生则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而且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和学习为核心,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为了有效地实施“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地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为了有效地实施“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

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

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这一改革旨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和决策者,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项目研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都有所不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充分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发展和进步。

那么,如何实施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呢?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和学习设计者。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和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推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摘要:一、引言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理念1.学生主体性2.教师引导作用3.课堂活动设计三、课堂构建改进实践1.教学目标明确2.课堂互动增强3.教学方法多样化4.学生参与度提高四、改进成果与反思1.学生学习成效提升2.教师教学能力增强3.课堂氛围优化4.持续改进与完善正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已经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

这种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一所实验中学,教师们积极探索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教学目标明确,教师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实际发展为出发点,确保教学目标的可达性。

其次,课堂互动增强,教师们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们运用讲授、对话、实践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

而教师们在课堂改进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取得了明显成果。

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断提升,课堂氛围更加和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然而,教育改革永无止境,教师们仍需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1. 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作业练习等方式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和消极态度,使得学生无法真正领会数学的乐趣和美妙之处。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活动主体,教师则成为引导和监督学生学习的角色。

以下是关于初中数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3.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并自主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考和探索问题,来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解题思路。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3.3 促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已经成为教育界共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改进情况。

一、引言教育是国之根本,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强调将课堂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

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理念1.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指导者、引导者和伙伴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3.课堂互动性:课堂互动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跃度。

三、课堂构建改进措施1.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增强课堂互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吸引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四、改进成果与反思1.学生学习成效提升: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课堂互动的增多,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共4篇)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共4篇)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心得体会(共4篇)资料,深入探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认识到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要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让教师成为研究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探究、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教育。

二、实践中的探索与尝试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研究,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也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心得与感悟通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新课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教育。

同时,我们也必须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落实新课标教学精神,推动教学改革,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需要阅读新观点、新理念的书籍,收集有关XXX等改革成功学校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认真解读新的课程标准。

通过这些准备,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以学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类型。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学”,顺应学生的“学”,从而完善学生的“学”。

其中,“以学为主”的“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研究主体——学生,是教学思想上的“目中有人(学生)”的要求。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让位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学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以学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综合2014·6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一轮课程的实施,新一轮的课改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不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上。

几年来,我校紧紧抓住“以学为本”这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课堂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改革,下面浅谈一下我们的粗浅做法。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想要新课程得以顺利推进,首先要把更新教师理念,转变角色作为课改的首要任务。

一是印发相关资料,通过各种会议进行专题培训;二是固定时间,自我学习;三是专门开展了“以学为本”的课题研究。

通过培训,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教育关系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教育的领导者、控制者、权威者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同时,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有了重大转变。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下几个目标:(1)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与能力);(2)体验生命的美丽和魅力(过程与方法);(3)感悟生活的美好和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吸收→储存→再现”转变为过程探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求新→迁移→应用”。

二、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呢?首先反思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三个弊端:(1)教师课堂教学不顺利,教学目标难达成;(2)学生课内学习很被动,作业经常难完成;(3)学生学过的知识易遗忘,基础知识不系统不牢固,技能没形成。

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连续不断地练,这种粗放式,低层次教学,强度大而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目的,背离了教育科学的规律。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大胆探索,转变教学模式,确定了“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思考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思考

当我们谈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时,我们基本上是说学生是节目的明星!这都是为了把他们的需求,兴趣,能力放在学习过程的前列和中心。

与其说老师是舞台上的贤者,不如说他们更像边上的导师,在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时欢呼。

这种方法是超级酷的,因为它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材料,批判性思考,并培养出能持续一生的技能。

所以基本上,这就像学生是他们自己学习冒险的超级英雄,老师是他们信任的同伴,在路上的每一步都给他们欢呼!
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对他们最有利的方法。

这可能意味着开展项目、分组工作、提问和利用技术。

当教师这样做时,它使学习更加个人化,并确保每个人都感到被包容。

对教师来说,检查学生的成绩,确保学生学习需要的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领域,课堂的物理布局和情感氛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可适应的座位配置、合作工作站以及将学生投入纳入教学决定,都有助于营造一个赋予能力和包容性的环境。

培养一种支持和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感到受到尊敬和增强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教育进程的积极性。

归根结底,要全面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和福祉的影响,就必须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审查。

有关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思考

有关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思考
▪ (3)“学习结果”: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 里的学习结果,即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实际所形成 的作为结果的学习经验。在本研究中主要探究的 是学生的“语文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 业。
▪ 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 体验—感悟←→探究—发现←→交流—评
判←→积累—创新。
▪ 写作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 体验—感悟←→活动—探究—→交流—共
(教师的“教”)与“学生经验的课程” (学生的“学”)需要在学情视角中展开 的。“教”与“学”统一在语文教学活动 中。
“学情”的含义
▪ (1)“学习起点”: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语文 课堂学习时的基础、需要与准备,这是语文课堂 教学的起点。
▪ (2)“学习状态”: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通过师生互动所体现出来的“学”的基本状态, 包括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独立学习 等课堂活动中“学”的状态。既指学生在课堂上 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也指与外显行为相关联的 内隐学习状态。
享←→写作—表现←→展示—评价。
嘉兴南湖区的“展评式学习”:
▪ 学科:初中语文 ▪ 学科特征与要素把握:语言品味 情感体验
语文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 学教方式与学教结构:前端学习基础式学习”:
▪ 关键技术与重点关注: ▪ 1.关注学生前端学习中对文本的原初体验,
▪ 这个学习起点,不仅仅指课前的调查,更多的应 该是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包括课后学 生的学习结果了解。这样的关注才是真正的学习 起点的关注。
语文课程的五个层面
▪ (1)理想的课程(专家提供的理论) ▪ (2)正式的课程(课程标准的规定) ▪ (3)教师领悟的课程(备课与教案) ▪ (4)教师运作的课程(课堂教学实施) ▪ (5)学生经验的课程(学生学习及结果) ▪ 其中“教师领悟的课程、教师运作的课程”

浅谈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也说:“教是为了不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

因此,教师要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者,课堂要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为出发点的课堂。

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一、明确课堂中师生责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只有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最大平台,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1.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关注自己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师生关系,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理解知识,变“被教”为“自学”从而达到“会学”这一最高境界。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语文知识——词性的教学,我改变以往教学中逐一讲解概念,举例的方法,而是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1)自读教材,用思维导图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进行整理,学生初步感知每种词性的概念,这一过程学生将自学与已有经验相结合;(2)出示测试题,检验学生自学效果。

学生通过完成习题,将概念转化为应用,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盲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学习主人翁意识。

以往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遵从、模仿和记忆”,学生认为“听话”就够了,自主意识没有产生,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要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我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

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的意识,如,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自己查字典;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如,预习“五个一”,学生在新课前要对文章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学为中心”的社会课堂走向

“学为中心”的社会课堂走向
【操作】通过课前自学、课堂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收 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并让之前得分最少 的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第五步:当堂训练——我想知道这堂课是否高效 【操作】小结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巩固练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题目也分成A、B、 C三类不同的难度。必需围绕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必需让绝大部份孩子能当堂完成、 当堂核对。
该探索以高亭中学和岱山实验学校的数学、科学两 门学科为先导,以课堂转型为突破口,打造新的育人 模式。
以“预学”为前提,“导学”为关键,“助学”为 载体
李局长多次强调了课改的价值:学科质量不受影响 (还有后发优势),人格发展,能力提升
(多元智能角度,倾听、表达、合作、分享、
人际交往等等)。
学习借鉴安吉昆铜中学 “六步三查,以学定教”课堂模式
(一)我们的理念——“为学习者设计教学” 基于设计的“助学”课堂
1、目标设计:可操作性 2、环节设计:整体规划
课前——自主学习 课中——合作探究 课后——巩固练习 3、逻辑设计:双线展开 用“问题线”贯串知识内容 用“方法线”突出能力目标
4、活动设计:展评互现
小展示1、组内帮学(交流预学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二)我们的反思——本质的回归
1、进一步理清三大要素及其关系: 小 组(建设)—— 基础、土壤(肥沃) 导学案(设计)—— 核心、种子(优质) 评 价(掌控)—— 保障、管理(科学)
2、从“模式推进”走向“要素推进” 核心要素:
重视预习,引导自学的“助学稿 促进学生人人处于学习状态的小组合作学习 “把知道的说出来”的展示性、互助式学习 激励性评价
第六步:汇总记录
【操作】教师在学生做当堂训练时,对黑板上 “课评表”中每个小组的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并 在本节课结束时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 课后学科的科代表将分数记录在“日评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
作者:文/姚月平徐美庆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5期
摘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的中心。

课堂教学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主渠道。

针对课堂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树立“人本”“生本”意识,明确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教师积极性得以发挥,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得以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提高。

关键词:课堂;改革;以学为中心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那么这次教育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

根据这两大理论,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是什么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学校美景图,这是我校最经典的图片,点击量有几十万次,而且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都喜欢用它作为背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呢,因为它很美,美在桃红柳绿,生动活泼。

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姚明成为姚明,让孙杨成为孙杨,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飘飘,学生要多元评价。

再请大家看两节公开课图片,一节是宁波市的,一节是我校2007年的数学公开课,听课教师的关注对象不一,有的在看任课教师,有的在看手中的资料,有的不知在看什么。

教师就在学生身边,但没有一位教师在观察课堂里的“学生”。

于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但也有“似听非听”。

于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也辛苦。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学生是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所以课堂教学要让“教学”走向“学教”,让“教室”变为“学室”,让学生在问学中增长学问,让学校成为学习者的乐园。

于是我们认为课革的方向应该是“从以教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转变。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有没有模式呢?
二、“三环六学”模式搞课改
学教方式改革怎么改?有没有模式,我们借鉴了昆铜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自己的实践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的课堂变了。

我有一组学生上课照片,看我们的学生讨论多热烈,实验多积极啊,他们天生是会自己学习的——让学生做。

学生说得可能没有老师好,但他很像老师——让学生说。

在和一些年轻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明显感到老师对新教法的向往。

我们姑且把自己的模式叫做“三环六学”模式吧。

三环是指“以案导学——学生导学稿,小组合作——先学后教,过程评价——自主课堂”。

导学稿是关键,没有导学稿,学生不会自学,导学稿就像拐杖。

六学就是“预学—自学—组学—展学—研学—固学”。

预学就是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导学稿下发。

第二天老师批改。

当然,导学稿也可以当堂发,当堂学。

自学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或借助其他手段,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问题,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组学就是小组内交流自学的学习成果,探讨组员中的学习困难和问题,提出小组共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我听了两节社会课,我们的学生在组学时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展学时请其他小组解决。

其中701班的学生提出的西亚、中东、波斯湾怎么区分,这个问题难倒了赵老师,也难倒了所有的听课老师,最后赵老师只好宣布,这个问题我也不会,等我查了资料再告诉大家。

展学就是展示学生个体和小组学习的成果,互相质疑和探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研学就是师生集体研讨各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交流个性化学习成果和创新性思维,提炼学习方法和策略,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思维。

这个问题在我们同样701班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中东的邮轮为什么有的要舍近求远绕道南非到欧洲?学生的回答就有创意,他说一是邮轮大,运河容不下,二是可能南非矿产资源丰富,顺道带点矿产,多有创意的回答啊。

固学就是及时巩固,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虽然我们有了这样的模式,但是还很不成熟,如小组长的培训、学生上讲台大胆地讲解、评价分数的统一、导学稿的设计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幸好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

三、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改革中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甚至有反对的声音,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在:
1.是很多老师在担心课改能持续坚持吗?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校长—教师—团队。

校长是否信念坚定是关键,教师是否乐意奉献进取是关键,团队是否和谐是关键,有时候不和谐的团队会毁了一个单位、一个团队。

2.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

我们看到公开课之后老师重新把座位调整了。

所以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这不是课改方向错了,“战略”方向并没有错,这是战术的调整,以后可能传统的公开课会更多。

我把传统的公开课比作“国有企业”,我把今天的公开课比作“乡镇企业”,它的潜力一定会更大。

我们的教育实践也有一些感悟,我们在不断地追问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桃树桃花绕绕,让柳树柳絮依依。

我们的教改像什么?我们的教改像钟摆,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摆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但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教师的作用就是批“√”或“×”,然后指着学生“×”的地方引导,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知道怎么订正了吗?
编辑马燕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