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摘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便利和无限的资源,却忽视了信息技术中的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我们计算机教师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农村初中计算机的教学目的之一。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德育;教学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在各农村初中得到了迅速开展。怎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凸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古人云“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可见德育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提及电脑的使用,学生们都喜欢说“玩电脑”、“上机”,学生学起来很放松,老师教得似乎也很“轻松”,使用电脑时也突出了一个“玩”字——上网听歌、下载图片、聊天、玩游戏……老师们在教会学生操作后,往往就放任学生上网、玩游戏。而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初中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如何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感悟反思,我认为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1.抓好开头,培养良好的上机习惯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初一年级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坚持做好五件事:①由学习委员安排好各个同学的座位;②认真填写好上机记载簿;
③自己的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④不随便删除他人文件;⑤爱护机房清洁卫生;⑥下课时正确关机并整理好凳子后才可以离开。这些虽然都是小事,却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的学生从不乱坐位置,并会把自己的东西自觉地放到以自己年级、班级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这样既可保持课的连贯性,又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文件,也防止了误删他人文件;上、下午最后一节课尤为体现这种习惯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自觉的、正确的关机习惯,在关闭系统时出现死机,或者不关机就扬长而去,可想,老师就要多化十几分钟处理后事了,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严格要求,人人必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正确引导,教会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等。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少学生并不真正会利用网络,他们常常会花大量时间浪费在QQ聊天随心所欲地“神侃”,或在“游戏天地”里尝试“虚拟人生”。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否则,他们很可
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的受害者,甚至于破坏者。
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可以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加以正确引导,每次我在报纸、电视及网络上看到的有关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酿成的悲剧事例,我都会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入,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电脑游戏,让他们明白电脑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应该让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发挥快捷便利的作用,是人在利用它而不能让它控制人。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网络的负面效应,如某些站点消极的思想、言过其实的话语、不负责任的言论、耸人听闻的“新闻”,网上聊天室内鱼龙混杂,语言不文明等,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此外,我还通过在代理机器上安装了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用以过滤对中学生不良的信息,使学生能在机房放心地使用网络资源。
3.团结协作,弘扬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失落时仅仅借助计算机或网络解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协作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学生分组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充实教材,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现行使用的川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应用进行教学,具体教学内容为:信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 等应用软件的使用及Internet的使用常识等,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到德育方面的内容。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计算机虽然是外国人的发明,但二进制却源于我国古代的八卦图;算盘是十六进制运算的较好工具和先驱;王码五笔、WPS文字处理系统、方正排版系统、万燕VCD标准等一度世
界领先;我国计算机研究起步虽晚,但却能用较短时间赶上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到我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到“龙芯”的面市,再到联想成功收购IBM……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极好素材。在Office的教学中,特别介绍WPS2000以及被誉为亚洲的比尔·盖茨--裘伯君的创业与发展过程;同时我还针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政策,教育学生爱惜书本,节约资源。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课每周只有一节,但学生从这每一节信息课中,从这每一次规范地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能得到良好的信息素养,都会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首先要转变观念,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努力探究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内容、手段和途径,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同时加强网络媒介教育,使青少年把信息技术道德规范和信息技术知识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观。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又一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