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题材7、8咏史怀古诗、哲理诗鉴赏

合集下载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 )
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 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 思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 (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 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 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 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 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 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2、【答案】 ⑴屈原 白居易
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 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 闷; 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 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 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 篇。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 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四、总体把握,分析写法 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对比、用典)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 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 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 辛辣的讽刺。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解题注意事项: 1、解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歌。 2、解读诗歌要善于运用试题中的有效信息。(作者、朝代、 注释)
作者借歌颂和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来谴责南宋朝廷的 腐败无能和苟且偷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 情。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 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的杰作。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孝文帝“夜半前席”,郑重求贤,虚心垂询,不是为了 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讽刺 何其辛辣! 作者以此寓讽时主,又包含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自怜。感慨 何其深沉!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十首经典咏史怀古诗赏析以下是10首咏史怀古诗以及它们的鉴赏:1.《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凭吊昔日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通过描写月夜江景的美丽,勾勒出当年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

3.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幽州台远望山河的广阔,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4.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路途的描绘,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景象,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6.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绘,表达出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和人生的悲凉之感。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同时又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咏史怀古诗赏析

咏史怀古诗赏析

盛唐咏史怀古诗:
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 热望,表现他们积极进取的热切心态。 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 《古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 此类。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抒发自己对 社会的感慨。如《蜀相》《八阵图》 《赤壁》等。

中晚唐咏史怀古诗:咏史诗辉煌的顶峰是中晚唐。随
着唐帝国迅速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现实和六朝朝兴夕败,隋 帝国短暂的辉煌等旧事,犹如巨大的阴影时时笼罩在诗人们头 上,给他们的咏史怀古留下了更宽阔的天地。诗人们通过怀古, 或警策当朝统治者(借古鉴今),或感叹唐帝国江河日下(借 古伤今),或抒发自身在覆巢之下的忧畏之情(借古抒怀)。 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砭 时弊,寄托怀抱。刘禹锡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乌衣巷》 《金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其他,《长恨歌》(白居 易)、《连昌宫词》(元稹)、《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塞下曲》(李益)、《过华清官三绝句》、《过乌江亭》 (杜牧)、《隋宫》、《贾生》、《马嵬》(李商隐)等咏史 佳作,它们都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上品。
(2)结合具体诗句,赏析本诗的艺术手 法与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情景交融。(1分)这首诗咏怀石 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1分)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 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 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2分)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 与杨贵妃游乐之地。《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 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 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2、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3、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4、次第: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5、一骑(jì 古代读ji,一般都读qi(二声)):指 一人骑着一马。 6、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 7、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完整版)咏史怀古诗(最新整理)

(完整版)咏史怀古诗(最新整理)

咏史怀古诗一.点击概念⒈咏史怀古诗的含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多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2.解析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咏史怀古诗以唐宋为最,下面加以区别:(一)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1.初唐咏史怀古诗:⑴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的成分较少。

⑵此外,借史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是初唐咏史诗的一大主题。

最具代表的是陈子昂《蓟丘览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台歌》。

2.盛唐咏史怀古诗: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热望,表现他们积极进去的热切心态。

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古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此类。

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

如《蜀相》《八阵图》等。

3.中唐咏史怀古诗:中唐是咏史怀古诗的繁荣期,不但出现大量作家作品,而且总体水平较高。

此时的诗歌多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贬时弊,寄托怀抱。

刘禹锡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

《乌衣巷》《金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导读: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鉴赏咏史诗三步曲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即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怎么怀古【鉴赏思路】(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

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解题步骤】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

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

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二、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古诗题材类型分及感情分析鉴赏

古诗题材类型分及感情分析鉴赏

㈢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 人非。
②借古讽今、吊古伤己、批判现实。
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归纳历史规律等。
2、诗歌举例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越台揽古(李白)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答:1、诗歌借景抒情,描写江边送客是落寞 凄凉的情景,表达送别时的伤感之情。 2、对比或反衬,用流水自流反衬人之伤心, 用万里青山反衬一叶孤舟,来表达离别时的 伤心落寞孤寂之情。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②借古讽今、吊古伤己、批判现实。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诗歌例析
A、对友人留恋、担心或别后牵挂之情
赠别(杜牧)
送 魏二 王昌龄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B、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C、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借离别抒发人生感慨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连接点?
讨论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诸葛亮
角度
时代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杜甫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才情 理想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许身社稷,志在救国
付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结果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 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 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 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 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 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 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 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 “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 听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 渲染,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 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 的情致。
• 尾联: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 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 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 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 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 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 诗材
• 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 特标“求”、 “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 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 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 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隐括文帝对贾 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令人宛见 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 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 然地显示出来。

咏史怀古诗鉴赏(实用版)

咏史怀古诗鉴赏(实用版)
扳平 同胞 炮羊肉 剥皮 薄纸 蓓蕾 奔波 投奔迸发 秘鲁 包庇麻痹 熬菜 煎熬鏖战 拗断 拗口 嫔妃 谶语 未遂睥睨刹那 霎时 差遣 复辟 濒临 针砭屏气 摒弃 停泊 掎角之势 犄角 咋舌 皑皑狭隘 谙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 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 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刘禹锡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 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 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 考。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内容分 类 思想感 情 表现手 法 鉴赏方 法
借古抒怀,借古伤今,讽今;理性思考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物 是人非的伤感;借古讽今;理性思考,揭 示哲理 对比,用典,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直抒 胸臆 寻找连接点;归类,探求主旨
咏史怀古诗习题演练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 、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 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 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古诗词鉴赏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

古诗词鉴赏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

古诗词鉴赏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感慨身世,观照自我:表达像古人那样建 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悲叹 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 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 判, 3.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忧 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 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 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品读与探讨
1.诵读《与诸子登 岘山》,想一想,诗 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 泪下沾襟? 2.颈联描绘了怎样 的景象?有何作用?
岘山萧条、凋零、邈远 的景象,烘托出作者低 沉、伤感的心境。
教材诗歌赏析之
诗类点击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 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 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 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与诸子登岘山 教材诗歌赏析之 孟浩然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咏史怀古诗吧。

1、《月夜金陵怀古》唐·李白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元·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唐·李商隐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鉴赏诗歌的情感常用方法归纳

鉴赏诗歌的情感常用方法归纳

鉴赏诗歌的情感常用方法归纳鉴赏诗歌情感,是诗歌阅读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作为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重要考点,对其的把握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其实很多时候,把握了诗歌的题材,理解诗歌情感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明题材,辨情感,诗歌主要有八大题材,下面就做简单梳理和分析。

一、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的主要风格为: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

表达的情感主要有:①体现闲适恬淡的心性;②表达归隐田园的追求;③表明对官场的厌恶;④体现豪迈远大的志向。

在鉴赏时,可以借鉴以下术语: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之心、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等。

例如: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二、咏史怀古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怀古诗一般是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表达的情感主要有:①表达对昔盛今衰的现实的感慨;②表达对当朝政权的警示规劝;③表达壮志难酬的哀情;④表达对古人的崇敬;⑤表达失去国土的悲伤;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思考。

鉴赏时常用的术语有:①思想内容——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②表现手法——对比、巧用典故、融情于景等。

例如: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

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三、咏物感怀诗咏物感怀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表达的情感主要有:①表达对描写对象的喜爱;②表达诗人远大的志向;③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怀;④暗喻某类人或某类事;⑤表现某种生活哲理。

咏物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松、竹、梅、荷、莲、柳、菊、兰等。

李商隐的经典诗词《咏史》赏析

李商隐的经典诗词《咏史》赏析

【导语】《咏史》是唐代诗⼈李商隐创作的⼀⾸七⾔律诗。

诗⼈以其⾼度的历史责任感,⾼超艺术的艺术表现⼿法,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内涵。

在咏史诗的发展具有⾥程碑的意义。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穷难拔蜀⼭蛇。

⼏⼈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赏析】 诗作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宗去世之后。

据载:⽂宗深知穆宗、敬宗两朝之弊,即位后励精图治,去奢从俭。

曾两次谋诛宦官,均失败⽽“受制于家奴”,最终郁悒⽽死。

李商隐作此诗既伤悼⽂宗,⼜深虑唐王朝⼤厦将倾,于是发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长叹。

⾸联这两句在兴发议论的同时,也充满着对⽂宗的惋惜和同情。

诗⼈以其独特的视⾓,对中国⼏千年历史进⾏了概括的总结,得出成功⼤都由于勤俭,破败⼤都因为奢侈的经验教训。

⽽颔联则是对这⼀结论的具体印证,认为⼀个王朝的兴衰,⾃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

颈联推进⼀步,认为⽐勤俭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国运和国⼒。

尾联承上⽽下,转换为对⽂宗的哀悼,表现出诗⼈对国家命运的深情关注。

扩展阅读:李商隐的咏史诗 作为⼀个关⼼政治的知识分⼦,李商隐写了⼤量这⽅⾯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百⾸左右。

其中《韩碑》、《⾏次西郊作⼀百韵》、《随师东》、《有感⼆⾸》等,是其中⽐较重要的作品。

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严厉悲愤,⼜含有⾃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态。

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个特⾊。

《富平少侯》、《北齐⼆⾸》、《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开始时醉⼼于李贺那种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清倩流丽的诗体,他有意加以仿效⽽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

但⼤和九年(835年)的“⽢露之变”,使他⽬睹了朝官⼤量被杀、宦官擅权的⾎淋淋的⿊暗政局,思想和创作都发⽣了转变,写下了不少批判⿊暗现实的政治诗。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范例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范例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范例一咏史怀古诗简介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二典型咏史怀古地点: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1、金陵,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

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

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

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2、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

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

唐末再修石头城,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称。

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将其围在城内,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虏亭遗迹尚可寻。

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古诗按题材分类及主旨分析

古诗按题材分类及主旨分析

古诗按题材分类及主旨分析展开全文一、咏史怀古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题目中有“咏”、“怀古”、“咏怀”等字词。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批评,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忧国忧民。

感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二、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山村、乡间生活环境优美、恬静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闲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赞物,闲适,富有生活情趣。

赞美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格。

三、边塞诗、战争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

赞美边塞奇异的风光。

抒发山河沦丧的痛苦。

久居边关的乡愁。

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建立功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怨愤。

四、羁旅诗、贬谪诗标题中多出现具体的地名等。

思念家乡、思念亲友之情。

久宦在外,漂泊在外,引起的愁苦之情。

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或豁达、洒脱、乐观的心境。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五、咏物诗标题指出具体的某物,如蝉、梅、竹、菊等。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

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节操。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六、送别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

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别后情景的想象,离别之悲伤。

友人逝去,悲伤、孤独、惆怅的情感。

七、爱情闺怨诗标题多为“无题”,或花间派、婉约派词人的词作等。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八、哲理诗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 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
哲理解读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 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
笼中鸟 —— 对 林中鸟 比 朝中排挤 —— 放情山水
与其在朝中受排挤,不如在地方上自 由自在地享受放情山水的快乐。 万物贵在自由,宇宙万物之美在能 自由自在。
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 的繁荣,今昔对比,引起沧 海桑田的感慨。(对比、以景衬
情,寓情于景)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繁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 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以古人自况。
课文回顾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 越中览古 的凄凉,通过具体的 李白 . 景物,作了鲜明的对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比,写人事的变化,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盛衰的无常。(对比)
故国的没落荒凉 , 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 刘禹锡 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 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和物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是人非、国运衰微的感慨。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寓情于景、拟人)
借 古 讽 沉郁苍凉,豪壮悲 今 愤。(用典 借古
讽今)
• •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 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 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 寄托了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 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字面解读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哲理解读 全诗用类比手法 说理警世:在短暂 的人生中,要目光 长远,不因小利而 损害人间情义。
千里传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讨论探究 强化训练二:
泾 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泾溪》唐•杜荀鹤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

例诗范解(一)
*借景说理 观书有感(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怀古伤今、虚实相生;对比; 直抒胸臆;烘托、衬托;用典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 关人物、用典。 2)揣摩历史,了解古人意图所在。 3)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敲 作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系。 4)归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
• 乌衣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三国时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 从全诗看,“野草花”“夕 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 阳斜”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 后为东晋时王、谢两高门士族居住之地。王 落衰败的景象。 导谢安曾贵为宰相,显赫一时。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唤起读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船到险处,船家生怕出了差池,便会小心翼翼,谨慎 防范,故能平安渡险。相反,到了“平流无石处”,难免 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因而常常发生船翻人亡的事故。
【理趣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要居安思危,时时有一种危机感。
例诗范解(三) * 托物说理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怀古诗常见的思想内容
•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 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 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 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的苦闷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借怀想周瑜的英雄伟业,深沉、痛切地发出了 年华虚掷的悲叹。抑郁沉挫地表达了对坎坷身 世的无限感慨。(衬托铺垫 对比)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借古 抒怀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恢复中原的宏愿及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英雄迟暮的感慨。
讨论探究 强化训练三: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巍峨的青山之巅,翠竹挺拔峭立,它的根部正紧紧地抓住 山石,毫不放松。竹子把根扎牢,任凭什么方向吹來的风, 全然抵挡得住,愈遇折磨袭击,它竟愈加坚韧。 【理趣赏析】
讨论探究 强化训练一:
观书有感(二)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艨艟:(也作:蒙冲)古代大的 战舰。
推移:舟大水浅,必用多人推动 才能移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描写的是春天水涨后船在江中自在行的自 然现象,春水未至舟难行,春水泛涨则大船也如 羽毛般轻,顺水自在而行。
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实的基础,即使遇到再 大的打击,也会永立不败之地。
表达哲理的形式 借景说理 《观书有感》 即事说理 托物说理
哲理诗常见修辞 比喻 类比
《诫子弟》 《画眉鸟》
对比
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由表及里
艺术形象 原意 隐含理趣 新意
由此及彼
由浅及深
七、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 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 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 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 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 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 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 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 技巧。
。 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 慨。
问题具体化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4分) 答案简明化 答: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无限风光在险峰 哲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 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 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 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 万里的《小池》。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字面解读
观书有感 (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 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问水塘为 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 流来。
哲理解读
(一)解读艺术形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惋惜及悲痛之情(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 化用前人诗句)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含蓄地批评了统治 者的骄奢淫逸,寄 予了忧国伤时的感 慨。
借 古 讽 今
题乌江亭
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王安石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 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 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 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 山河。
*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 (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喻体
*借景说理* 本体
丰富的学识 读书学习 ——
清澈的方塘 —— 源头活水
(二)解读隐含理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 意
联 想
比喻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从生 活中吸取养料才能断吐故纳新 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才能与时俱 进。
【理趣赏析】
1、要想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
2、指只要借助外力,创造好条件,做起看 似困难的事来也轻而易举。
例诗范解(二)
*即事说理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背景解读
一诗平风波
清朝诗人何绍基在京 当官,一天收到来自家乡 湖南的书信,说他家人为 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 要求他出面帮助打官司, 诗人看信后只写了一首诗 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 就平息了一场风波。
点击概念
•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 讽刺时事的诗歌。 •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 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 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