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相济才是爱
严爱相济——精选推荐
严爱相济------ 畅娣娣通过认真学习专家们的讲座,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严慈相生、刚柔相济的,缺少任何一方,偏执任何一面,教育的总方向都必然走向偏斜。
人性的成长——无论群体还是个体,也都是在严慈相济,管中有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迭的教育氛围中,才不断发展完善的。
严,即老师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
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老师既要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学生。
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爱。
在任何时候都把“严”与“慈”结合起来。
教以正,管以严,这不仅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需要,也是老师对学生管理的需要。
常言道“树不修剪不成型,人无管教不成材。
”怎样做到严慈相济?要从“严”字入手,用“爱”疏导。
一、严字当头,爱在其中。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形成的时期,他们的言行、思想有很大的不稳定。
严格要求学生,把握学生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们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里的“严”,是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要一定坚定不移,贯彻到底;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坚决纠正,直至彻底改正;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纠正一定要常抓不放,坚持不懈;对学生学习要求一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班级日常问题、师生关系处理要严肃宽容;对学生个性培养要持之以恒。
但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爱学生,作为老师,最主要的是有一颗爱心,教育教学整个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即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老师把炽热的爱洒给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的“知恩图报”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关爱学生,具体的说,就是尊重、理解、欣赏、信任学生。
老师如果能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那教师就有了威信。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
在教育中,有一种理念被称为“严慈相济”,意思是在严格的教育方式中加入慈爱与
关怀的元素。
这种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素养。
而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在压力和挑战
中成长,同时又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严慈相济理念,以及其对
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能够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的给予他们必要的慈爱和关怀。
这样的
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在学习的道
路上,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而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感
到教师的支持,从而更加坚定地克服困难。
老师的慈爱与关怀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
的温暖与关爱,从而更加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建立良好的学校氛围。
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素养。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师会给予学
生关怀和支持,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明白,只有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会慈爱与关怀他人,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品德的人。
在学生成
长的过程中,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他们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
人。
教师对待学生要严慈相济
教师对待学生要严慈相济张莎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也需要真诚,需要公平,需要信任。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严而有理。
学生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
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
有的教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用智慧和道理说服学生。
但是,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处罚。
这种情况和行为表面上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二是要严而有度。
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
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
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要严而有方。
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
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之中。
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之中。
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
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四是要严而有恒。
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
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学把握
鼓励自主:鼓励 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解决问题
培养自律:通过 规范行为、制定 规则等方式培养 学生的自律意识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建立互信关系 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措施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坚持“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分析反馈意见: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为改进实践策略 提供依据。
改进实践策略: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改进实践策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 高教育效果。
持续跟进:在改进实践策略后,持续跟进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实践 策略,确保教育效果不断提升。
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绪 波动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运动会、 文艺比赛等
通过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 信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挥特长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 良好的班风
YOUR LOGO
20XX.XX.XX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学把 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严慈相济是真爱
2013-09课堂内外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所有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在班主任这一特殊而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部分教师要么对学生爱得太过分,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要么则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
经过多年的工作,我总结出一个道理———慈中有严、严中渗慈。
这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问题。
下面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为例阐述说明:初中生处于青年初期,年龄范围在14~18岁,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处于未成年和成年现状之间。
在这一时期,他们心理上具有较强的抗争性,反感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
排斥教师对自己过多的关心和照顾,甚至感到厌烦、苦恼,有的甚至表现出抗议的态度。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人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的因素起着导火索的作用,其中关键是内部力场的张力。
一、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目前,不完全统计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1.情况一:严如父在新课改面前,严如父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关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和虚荣的基础之上。
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
这是因为有一些班主任认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学生的爱。
但成长中的学生不是军人,无限度的服从并不是他们的天职。
显然,这种爱很难被大部分学生理解、认同和接受。
2.情况二:慈如母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与锻炼的机会。
以至于自己非常辛苦,学生却往往报之以腻烦与不理解,认为老师多管闲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班主任都是“出力不讨好”。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在教育领域,严慈相济是一个广为传承的话题,它正是与许多家长、教师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一种态度。
严慈相济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有严格的要求,又要有慈爱的态度,从而使教育对象能够得到全面和平衡的发展。
严慈相济的形象可以用“父母”的形象来描述。
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温柔、关怀,对孩子的成长充满期望,同时也不断地给予指导和教育,督促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这种温馨的氛围将使得孩子更有动力去探索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在父母的爱和关怀中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在教育中,严慈相济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教育者应该建立起亲近学生的关系,在严肃的基础上,有恰当的关怀和爱。
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
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教育者的严肃的态度不能变成严厉的责备,应该用充满爱的眼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Build up 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并引导他们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在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严慈相济也可以体现在可信度方面。
教育者应该起到典范和模范的作用,作为学生们的榜样,传承和展示正确的做法和行为。
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纠正和提高,教育者才能在学生中得到持续的尊重和信任,为学生们建立起长久的学习和成长动力。
总之,严慈相济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标准,它一方面可以使教育更具有严肃性、规范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关爱、理解与支持。
教育者可以通过实践,注重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建立严慈相济的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学业有成,健康成长的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
这种倾心关爱学生,并且不知疲倦地指导他们的教育态度非常重要。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有人关心、扶持和指导他们。
一个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能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启发,使学生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严慈相济的态度意味着教师愿意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和困扰,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心声。
通过这种关心,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诲人不倦是教师推动学生发展的关键。
教师应该持续努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需要教师拥有强烈的责任和奉献精神,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时间来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真心关爱学生意味着教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术成绩,还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和个人发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德,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总之,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
教师通过这种关怀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提供支持和指导。
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要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
教师要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
学生
慈严相济——我眼中的好教师
好教师是爱国的有正义的贤良,是人民群众的挚爱。
好教师既要修身、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又要尽职尽责、履行教育的职责。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慈严相济是教师风范。
在教学过程中,要恪守教书育人的宗旨,做
到慈严相济。
慈,要“以爱治教”,一双慈眉善目,一线星光照,对学生要以温柔、爱心和
耐心对待,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让
学生在爱中学习;严,要“以法治教”,要“指正”学生的错误,严把教学关,以正确的教育
态度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严格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把老师当做朋友,而非敌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的教育方式不能过分严苛或过分宽容,而要适度,要相互结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但不能仅仅着眼于纠正,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受到
鼓励,激发他们成长的欲望。
慈严相济,恰到好处,是好教师的风范。
好教师要不倦的诲人,真诚的关爱学生,用真情实感的关怀,用真挚的爱心去教育学生,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他们是爱国的伟大工作者,是社会的重要支柱。
爱心启迪 严慈相济——浅谈爱的教育
爱心启迪严慈相济——浅谈爱的教育作者:黄碧珍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20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298-01“爱”是这个世间最美丽的单词,它可以呼唤和平,更能带来和谐。
爱心能使你包容孩子的一切,爱心可以让孩子们从你的眼神中感受到关心,体会到价值。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可见,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
有了老师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
1.教师爱学生,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怒力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样有益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只在受到教师的尊重,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教师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的表现,是教师职业要求,是教师搞好工作的必需。
不要以为教师尊重学生是居高临下,给予学生的恩赐,应该放下架子,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
趁空闲之余,教师主动去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生共同解决一道难题,把学生当作大朋友看待,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消除了恐惧感,就会无拘无束,做到无话不谈,在学生心中就会荡起了老师对他爱的浪花。
教师尊重了每个学生,学生也就会尊重老师,教师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了解老师。
教师蹲下身来向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倍加向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师是以一种爱心去尊重学生、感化学生,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在教育中变无法为有法。
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机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爱学生,要讲究言行,热爱所有学生教师爱学生,要注意一言一行,热爱所有学生,没有界限,没有等级,一视同仁;没有偏爱,没有偏倚,不因哪个学生长得漂亮,伶俐一些就施爱偏多,不因哪个学生长得丑陋而不理不睬。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学把握
01
理解“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含义
严格要求与关爱并存
严中有爱:在 严格要求的同 时,也要关爱 学生,让他们 感受到温暖和
关爱。
严慈相济:既 要严格要求, 又要关爱学生, 两者要科学地把握 严格要求与关 爱并存的关系, 做到既不过于 严厉,也不过
于溺爱。
学生对于教师和 家长的评价和反 馈
学生对于自身优 缺点的认识和改 进措施
05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运用“严中有爱,严慈 相济”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不要过度干涉 沟通: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陪伴: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活动和生活 鼓励: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设定规则:设定合理的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白行为的界限 惩罚与奖励:合理运用惩罚和奖励,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
执行
设定明确的目标:帮助学生 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 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04
如何评价“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教育 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和学术能力
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和抗压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
学把握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理解“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含 义
如何在教育中实践“严中有爱,严 慈相济”
如何科学把握“严”与“爱”的 度
如何评价“严中有爱,严慈相济” 的教育效果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运用“严中有爱, 严慈相济”
爱与严的辩证
爱与严的辩证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一、要对学生严慈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
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二、要严而有理。
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要严而有度。
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
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
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
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要严而有方。
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
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
”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
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
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
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
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
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严慈相济,大爱无边
严慈相济,大爱无边一、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意义1、严慈相济,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活生生的“人”的情趣和对学生的热切关注,课堂教学或平时教育谈话的气氛过于严肃、沉闷甚至令人感到有些窒息,学生自然就难亲之敬之,学生最多只是服其“师威”,怎么会信其“师道”呢?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的爱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的需要,学生不仅应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更应该获得爱护与支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于教师的约束和要求,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劳动,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董老师就用亲人般的爱转变了一位学生。
有一次,董老师班一个男同学来他办公室反应问题,说他们宿舍的一个同学总是不洗脚,被子长时间都臭烘烘的。
怎么办呢?董老师就在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人去了趟这个同学的宿舍。
到宿舍以后,的确这被子味道很让人难以忘怀。
于是董老师把这个同学的被子收拾到晾衣房,挂到太阳下晒。
然后就给他床上留了个纸条写道:被子和你们一样也是要接受阳光照射的,晒一晒,晚上盖在身上,你将会闻到太阳的味道。
第二天,董老师就问这位同学:“你睡得好吗?闻到太阳的味道了吗?”这位学生笑了笑,没有说话,但是他一定明白了。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指导者,而是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感受欢乐与忧愁。
”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学生的关键,因为人的心扉总是向知己者敞开的。
教师在学生眼中是长辈,是严师,同时,教师只有尊重、了解、关爱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可以交流、彼此沟通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知识上的良师,思想上的益友,生活中的知己,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这是一位教师成为学生益友后的教育感悟。
随着高考的来临,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与日俱增。
最后一周我本着始终和学生在一起的思想,只要有时间就和学生交谈。
严慈相济 大爱无疆(肖党莲)
严慈相济大爱无疆罗田实验中学肖党莲二十年当班主任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被学生视为楷模,都会加以模仿和效法。
班主任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心灵深处,加强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
用慈母的情怀、榜样的力量、严格要求,适时调控班级氛围、学生情绪,产生教育的情感效应,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并充满希望。
一、宽厚仁爱,以“情”激“情”,用慈爱呵护孩子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对学生的错误,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
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每接一届新班级的班主任时,在课堂上,我便很快以严谨而扎实的教学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
课外,我常邀学生谈心,一起读书评报,一块打乒乓球、评NBA球星、听音乐、唱歌。
我清楚地记得,一位位后进生的进步就是在与我的交往过程中被我“和风细雨”般感化的。
双休时,在网络里我用“清林莲子”的网名与学生交流。
学生知道我的网名叫“清林莲子”时,曾问我其用意如何。
我告诉他们“莲子”意在要求自己具有君子般的品德;“清林”勉励自己多读书,少出门做无关紧要事,享受读书如入清幽林子之境的感受。
听了我的解释,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身教胜于言教,爱好读书的风气在我所教的每一届学生身上都得到了培养和发扬。
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心田。
有一年暑假,我从一个学生家门前经过,突然听到紧闭的门内传出学生的哭嚎声及其父亲的打骂声。
我止住脚步仔细听个究竟。
原来是这学生假期中不思学习遭父亲打骂。
这学生在班内是“刺儿头”,经常惹事生非,无心学习,正面的批评教育他总听不进。
我意识到这也许是转化他的好机会,于是我敲开了他家的房门。
其父见到我很吃惊,我忙说:“今天我特意来报告你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我谈了该生的优点,如体育成绩好、热爱劳动等,并指出家长不应以打骂代教育。
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相近意思的句子
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相近意思的句子【原创版】目录1.严爱相济的含义2.严爱相济在润己泽人中的体现3.严爱相济相近意思的句子正文1.严爱相济的含义严爱相济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关爱学生,使学生在严谨的氛围中感受到温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严爱相济中的“严”代表着严格要求,而“爱”则代表着关爱。
这种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在关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自信、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充分发挥潜能。
2.严爱相济在润己泽人中的体现润己泽人是一个成语,意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在造福他人。
严爱相济在润己泽人中的体现,意味着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关爱他人。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样才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时更有成效。
其次,我们要关爱他人,关注他人的需求。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为他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例如,我们可以主动去了解他人的困难和问题,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便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3.严爱相济相近意思的句子- 严慈相济,恩威并重:这是一种强调教育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爱学生的教育理念。
与严爱相济类似,严慈相济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慈爱的关爱。
- 爱严结合,相得益彰:这句话强调了爱与严的结合,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关爱与严格要求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 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这句话表达了严爱相济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爱与严格要求应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
总之,严爱相济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爱与严格要求应当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老师严厉和慈爱并存的成语
老师严厉和慈爱并存的成语【原创版】目录1.引言: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哲理。
2.老师的严厉和慈爱:分析老师的严厉和慈爱的重要性。
3.成语中的严厉和慈爱:介绍几个体现严厉和慈爱并存的成语。
4.结论:总结成语中体现的严厉和慈爱并存的教育理念。
正文一、引言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哲理。
在众多成语中,有一些成语描述了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严厉和慈爱,这些成语体现了古人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探讨几个体现老师严厉和慈爱并存的成语,以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所启示。
二、老师的严厉和慈爱1.严厉严师出高徒,教子恩重于生子。
这些古训都强调了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严厉。
老师的严厉可以让学生明白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同时,严厉的老师还能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指正,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2.慈爱慈爱是人类情感的一种高尚表现,尤其在教育领域,老师的慈爱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慈爱的老师能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学生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关怀。
此外,慈爱的老师还能包容学生的缺点,给予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成语中的严厉和慈爱1.良师益友: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既是个好老师,又是好朋友。
它体现了教育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的朋友。
2.严慈相济:这个成语意为严厉和慈爱并重。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
3.爱的教育:这个成语强调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四、结论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哲理。
通过分析几个体现老师严厉和慈爱并存的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追求。
严慈相济教育之本
严慈相济教育之本什么是严慈相济严慈相济就是指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
正因为有了严慈相济的教育才能让孩子顺利地成长成才。
正如教育专家张伯华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对待学生仅仅爱是不够的,师爱无私的同时,必需严慈相济,“严”为良师,“慈”为益友,严慈相济中,才会有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关爱和帮助,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尊敬与信任。
“严为良师”:即“做人”上要严格要求。
因为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行,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讲气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但教师的“严”要严而有理,我们的学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长的“未熟人”,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惹是生非。
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
有的教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用智慧和道理说服学生。
但是,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体罚。
这种情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做法,否则便是违背教师道德的。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的“严”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又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
再有教师的“严”要严而有度。
我们的学生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
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区分对待,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
我们只有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严慈相济原则名词解释
严慈相济原则名词解释在教育领域中,严慈相济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它融合了严格要求与慈爱关怀,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原则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的双重关注:既要在学术、品行等方面设立明确的标准和期望,又要以关爱、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学生。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实施方法、意义等方面对严慈相济原则进行详细解释。
一、严慈相济原则的定义严慈相济原则,顾名思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将严格要求与慈爱关怀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方面提出明确、合理的期望,要求学生努力达到这些标准。
慈爱关怀则是指教育者要以关爱、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严慈相济原则的特点平衡性:严慈相济原则强调严格要求与慈爱关怀之间的平衡。
教育者需要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避免过分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个性化: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性格、兴趣、能力的学生,教育者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与帮助。
发展性:严慈相济原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者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的成长。
三、严慈相济原则的实施方法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衡量的教育目标,既包括学术成绩,也包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
这样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严慈相济的意思是什么
严、慈,在我国历史上是分别对父、母的省称和尊称。
家庭教育中的严慈相济,既指
父母亲的相互配合,又指严格要求与慈爱的相互交融。
严慈相济,它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之
所以能成功的基本奥秘,也是对一切家庭教育,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严慈相济造句
1、菽水承吹儿女孝,义方是训严慈亲。
2、严慈养育爱深藏,盼子成龙寄厚望。
沥血沤心培正果,栉风沐雨历多伤。
一生恩德知图报,满面沧桑岁月霜。
值此节期诚祝福,爸爸节祈永安康。
3、你自小就在严慈的教诲下,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劳动,忠诚
仁义,勤奋好学,信念坚定。
4、学校管理严慈相济,展现人性化魅力.
5、雪菩萨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捧着玉净瓶,法相端严慈和,身旁站着一个童女,眉目很秀丽。
6、三年前,刚毕业的叶逍,因一场车祸,失去了严慈的父亲,继而失去了完整的家。
7、不过,看起来仍然是一个威严慈孝的老者,刘洪俊作为他的心腹,显然这个人
也是和刘洪俊一样,是一个清官,一个公正廉明,心存善念的老警察啊。
8、我急忙冲上前去,紧拽住那位看上去一脸严慈的老人。
9、汤用彤先生面容端严慈祥,不苟言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
10、一个是自己的母亲,娇容、尊贵、严慈,另一个是少女吴小凤,天真、美丽、温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慈相济才是爱
【摘要】教师是什么?是滋润孩子心田的春雨,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春蚕,是蜡烛,是园丁……这些富有诗意的比喻,给予了教师这一职业太多浪漫的色彩。
其实,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只是服务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关键词】教师;慈母;严师;益友
教师是什么?是滋润孩子心田的春雨,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春蚕,是蜡烛,是园丁……这些富有诗意的比喻,给予了教师这一职业太多浪漫的色彩。
其实,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只是服务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教师是什么?如何给自己定位,做教师十多年了,丝毫不敢懈怠自己的职责,一直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对待这一群可爱的小精灵,面对他们纯洁的心灵,我又该如何书写“教师”这两个神圣的字眼。
爱学生,做学生的“慈母”。
“爱学生”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老师觉得在生活上关怀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爱。
不可否认这是爱学生的一种方式,但这种爱或许只是最底层次的爱,我们都知道任何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地潜力,我们应该真正地像孩子的母亲一样,用心研究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在不同方面的潜能,因材施教,用鼓励的眼神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展。
去年接手的班级里,有个叫小越的男孩子,虽然
成绩不是很出色,但对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迷“三国”,能熟练的背诵《三国演义》中大篇大篇的段落,全班同学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连我也不得不服气,为了让这个孩子的这种潜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我也开始恶补“三国”,和他一起探讨三国中的人物,一起写“三国人物志”,有时候为了一点看法上的不同,我们会一同上网查询,一起相约周末骑车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寻求“证据”,我也会和孩子样为了一个观点争吵的面红耳赤,为了一点自己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并还特意买了易中天老师的《易中天:品三国》送给他。
后来我推荐他品读了《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史纲》等书籍。
或许孩子的认知还很肤浅,但我想我已经在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牢牢的种下了一颗“研读历史”的种子,我也相信这颗种子会在他的身上生根发芽。
这种“顺天之木”,“大爱无形”,才是学生更需要的爱。
课堂上,做学生的“严师”。
“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关爱学生”的呼声使得很多教师在认识上有了偏颇,不敢批评学生,使得学生对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而偏离了良性发展的方向。
如果说鼓励欣赏是爱学生,那么正当的批评也是爱学生,是一种更深沉的爱。
课堂上,我在学生眼里是一个“严”老师,并不是说我对待学生有多么厉害的手段,学生怕我,不敢接近我,而是我对学生的要求严格。
在我的班级中,我始终让学生信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接手一个新班级(我一直任教高年级),我都会开一次长长的班会,通过PPT 展示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怎么做都了然于胸:上课用心听讲,鼓励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观
点;课外作业要认真、按时、保质完成;行为习惯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同学之间要互敬互爱;要维护班级荣誉……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四十分钟的课堂,课下遵守每一项规定,要团结友爱,想做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会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加强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有些学生对一些问题会屡教屡犯,这种情况我会严肃批评,并让其写出反思,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严格细致的要求,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良好的班风逐渐形成。
这种以“爱”为前提的“严”,在我的学生这儿得到了认可,在学生上网成瘾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我带的的班级里没有一名学生上网成瘾,在他们身上,我严出了亲如一家的和谐,严出了每次学校活动评比优异的名次,也严出了他们的自信和自豪。
课下,做学生的“益友”。
现在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们有着丰富宽广的知识面,也有许许多多的烦恼,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要想真正走近他们的世界,就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死党”。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打开心扉,真诚与你交流,和你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有了心事也才会向你倾诉,听取你的建议和意见。
今年我教的是六年级,十二三的年龄竟初窦情开,一个女孩子就借着写“阳光日记”很委婉的诉说了自己的烦恼,“老师,我们是死党,所以我才决定告诉你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去关注我的前桌,可是他总是对我若离若无的。
感觉自己很矛盾,很痛苦,明明知道不对,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学生在
告诉我的时候,我清楚她是把我当做一名朋友寻求帮助的,她需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引导,我没有当面去和她谈论这个话题,而是给她回写了一篇日记“亲,你很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我想是你们离得近的缘故,所以更容易发现他的一些做法值得你去欣赏,才让你有了这份美好的情感,其实如果你用心观察,我们班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你值得欣赏和学习的地方,当然你也是一个值得其他同学欣赏的女孩子……”后来,她在“阳光日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这个笑脸只有我懂的,她已经走出了“情感”的阴霾。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做好学生的慈母、严师、益友,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也成就自己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