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双歧杆菌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口腔、阴道等部位,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
在实验室中,通过培养双歧杆菌,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它的特性、代谢途径、功能以及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个关于双歧杆菌实验操作的示例,包括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等步骤。
1.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从人体标本或商业产品中获得含有双歧杆菌的样品,例如:粪便、口腔漱口水、乳制品等。
将样品悬浮于无菌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进行10倍序列稀释。
将适量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温度和营养成分的琼脂平板上。
经过孵育后,从单个菌落中刺取分离得到的单菌株。
2.菌株的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单菌株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如MRS培养基)的液体培养物中。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0-37℃之间)、PH值和氧气供应等。
静态培养通常在试管中进行,而摇床培养则需提供常规的摇床条件。
3.菌株的保存为了长期保存双歧杆菌菌株,常常采用冷冻保存和干燥保存。
其中,冷冻保存利用甘油或液氮冷冻对菌株进行保藏。
干燥保存是将菌株培养物在适当的保护剂(如蔗糖、蛋白质)的作用下,通过真空或喷雾冻干处理。
冷冻保存要求贮存于低温(-70℃至-80℃)环境中,而干燥保存则可在室温下进行。
4.菌株的鉴定确定菌株是双歧杆菌的一种,需要通过鉴定方法进行确认。
传统的鉴定方法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形态学特征、生理和生化试验等。
另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鉴定双歧杆菌,如PCR扩增特定的双歧杆菌基因片段或测序分析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
5.功能研究在鉴定菌株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和代谢途径。
例如,可以采用培养基成分和环境参数的调整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也可以评估双歧杆菌在产生保健益生素、抑制致病菌、增强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可以实现对双歧杆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对人体有益处。
它可以帮助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增强免疫系统,促进肠道健康,预防感染等。
因此,研究双歧杆菌的生长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MRS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双歧杆菌培养基,可以提供双歧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然而,为了优化MRS培养基的配方,从而获得更好的双歧杆菌生长效果,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研究。
首先,我们可以优化MRS培养基的碳源组成。
常见的碳源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碳源配比,以确定最适合双歧杆菌生长的配方。
此外,还可以尝试添加少量的有机酸,如乳酸或琥珀酸,以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其次,我们可以优化MRS培养基的氮源组成。
通常,酵母粉、蛋白胨等是常见的氮源。
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氮源组合,以找到最佳的配方。
此外,一些辅助氮源如酵母提取物或酵母浸渍提取物也可以被添加到培养基中,进一步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
此外,我们需要优化MR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组成。
双歧杆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较高,因此,优化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铜、锌等。
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微量元素添加量,以找到最适合的配方。
另外,温度和pH值也对双歧杆菌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培养双歧杆菌,来确定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和pH范围。
一般来说,双歧杆菌在37摄氏度下的pH值为6.5-7.5之间,生长效果最好。
最后,我们可以尝试优化双歧杆菌的培养条件。
例如,使用摇床培养、改变培养基的曝气率等都可以影响双歧杆菌的生长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些条件来提高双歧杆菌的生长率和生物量。
总而言之,优化双歧杆菌MRS培养基可以通过优化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组成,优化温度和pH值,以及优化培养条件等措施来实现。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双歧杆菌的生长和培养,为双歧杆菌的应用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两歧双歧杆菌促生长培养基的初步筛选
3 结果 与分析
超净工作 台、高压 灭菌锅、水浴锅 ,厌氧管 、pH 计 、厌氧管 、注射器 。
2 方法
2.1 基础培养 基的筛选 将两歧双歧杆菌分别接入 Ⅱ’Y培养基 、改 良MRS
培养基、PTYG 培养基三种培养基中。37"C培养 24h 后 ,进行滚管计数 。 2.2 乳清 蛋 白水解液 促生长试验 2.2.1 乳清蛋 白水解液 的制备
《现代 食 品 科 技 》
M 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维普资讯
Vo1.23 No.5(总 95)
两歧双歧杆菌促生长培养基 的初步筛选
孙 雪,陈树兴 ,刘丽莉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本试验首先比较 了两歧双歧杆菌在 1]P PTYG 和改良 MRS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发现 PTYG作 为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培 养基相对较好;然后在 PTYG培养基 中加入乳清蛋 白水解液和乳糖 ,结果表明乳清蛋 白水解液与乳糖对两歧 双歧杆 菌的生长有一定 的影响,其适当添加量为 lO*/ ̄h清蛋 白水解液 (mldmL)和 1.5 ̄/dOt ̄ (g/g)。 关键词:两歧 双歧杆菌;培养基;乳清;乳糖 中图分类号:Q933.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673.9078(2007)05.0032.02
两歧双歧杆菌 是生长在人 体和 动物肠道 内的一种 益生菌 。具有维护肠道生态平衡、抗菌、增强免疫功 能、抗肿瘤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预防和治疗疾 病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在食 品工业 和药品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两歧双歧杆菌不 易存活 ,且培养成本高 。
乳清含有大量 的乳清 蛋 白和 乳糖 。目前大量乳清 大多作为废 水排掉 ,这不仅浪费 了营养资源 ,降低 了 企业经济效益 ,而且 由于乳清中乳糖含量较高 ,极易 腐败,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乳清资 源 己成为亟待解决的 问题 ,本文研究 了乳清蛋 白水解 液和 乳糖对 两歧双歧杆菌的 的影响 ,为双歧杆菌 的工 业化 生产提 供参考 依据 。
青春双歧杆菌工业化培养基以及生长条件的筛选
bf o a t r m aco id b c e i f t rB.Usn h b v t ie e im , h p i i u ig t e a o e opi z d m du m te o t mum owt n io s o t ie gr h c dt n wa b an d o i
筛选并最终确定能够用于规模化 生产青春双歧杆 菌的廉价工业化培 养基成分 ,即 :脱脂乳 8 w/ 、双歧 因子 A %( v) 1 W/ 、双歧 因子 B wow/ %( V) ( v o结果表 明,在此培养基基础上 ,筛选 出了青春双歧杆菌的最佳 生长条件 :最佳
接种量为 1 V 、 、最佳培养温度为 3 %( , ) , 7℃。在此优化的生长条件下 ,测定青春双歧杆 菌的生长曲线和 p H值 变化 ,
刘 韩 ,关 宏 ,杨 文钦 ,王 慧荣 ,张 琪 ,刘吉成
( 齐 哈 尔 医 学院 微 生 态 工 程技 术 中心 ,黑 龙 江 齐 齐 齐 哈 尔 1 10 6 0 6)
摘Hale Waihona Puke 要: 以廉 价的商业化产品作为原材料 ,以提 高发 酵液 中的青春双歧 杆茵活茵数为 目的 ,通过 单因素试验
c m p st n t n a c h u b ro h ibe Bid b c e im oe c nt .A ige f co e twas o o io o e h n e t e n m e ft e va l f o a t r i i u ad ls e i c sn l a t rt s c rid u t d t r ie h idu til a r o t o e e m n t e n sr me i m c m p n n s o B.doe c n i.Fial. te p i u e a du o o e t f r a ls e t c nl y h o t m m
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筛选培养基
BBL培养基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成份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氯化钠5%半胱氨酸西红柿浸出液吐温80肝提取液琼脂蒸馏水MRS培养基乳酸细菌培养基(MRS)蛋白胨 g牛肉膏 g酵母膏 g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 g葡萄糖(C6H12O6·H2O) g吐温80 mL乙酸钠(CH3COONa·3H2O) g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 g硫酸镁(MgSO4·7H2O) g硫酸锰(MnSO4·H2O) g琼脂 g蒸馏水 1 000 mLpH ~当乳酸菌生长代谢出乳酸后,会使pH下降而使颜色由绿变为黄绿,也由于pH值降低再加上抗生素及厌氧培养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十分容易鉴别乳酸菌。
2005-03-10 08:0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奉上一篇实验,以供参考!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目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简便而又有效的技术包括有:厌氧箱培养技术;厌氧罐培养技术;厌氧袋培养技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这里介绍的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是美国微生物学家亨盖特(Hungate)于1950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瘤胃厌氧微生物研究的一种厌氧培养技术。
以后这项技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从而使亨盖特厌氧技术日趣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一整套完整技术。
而且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研究严格、专性厌氧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
亨盖特厌样滚管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的分离、与活菌培养计数,还可以用于有害***菌(如酪酸菌)或病原菌(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样品双歧酸奶(液体)、双歧杆菌制剂(固体)。
培养基改良MRS培养基,PTYG 培养基。
仪器和器具亨盖特厌氧滚管装置一套,厌氧管,厌氧瓶,滚管机,定量加样器。
2 流程铜柱除氧→预还原培养基→稀释用液制备→稀释样品→滚管→培养→计数3方法铜柱系统除氧铜柱是一个内部装有铜丝或铜屑的硬质玻璃管。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指南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指南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具有多种益处,包括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为了研究和培养这种有益菌株,科研人员和生物学爱好者需要使用适合的培养基来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指南,帮助您准备一个高效可靠的培养基。
1. 基础成分双歧杆菌的培养基需要提供适当的碳源、氮源、矿质盐和水。
通常使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麦芽糊精或葡萄糖酸钠。
氮源可以选择氨基酸、肽类物质或氨基氮盐。
矿质盐的配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但常用的矿质盐包括钠盐、钾盐、镁盐、钙盐和磷酸盐等。
2. 确保酸碱平衡双歧杆菌是厌氧菌,所以需要提供适当的酸碱平衡来维持其生长和代谢活性。
培养基中的缓冲剂可以帮助维持适当的pH范围。
常用的缓冲剂包括磷酸盐缓冲液、琼脂和琼胶。
选择适当的缓冲剂可以根据所培养的特定双歧杆菌株的酸碱敏感性来确定。
3. 添加生长因子为了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中可以添加一些生长因子。
双歧杆菌属可以从酵母粉中获取一些必需的因子,包括维生素和氨基酸。
培养基中还可以添加其他辅助成分,如胆汁盐、胆酸和胆固醇等。
4. 厌氧条件双歧杆菌通常为厌氧菌,因此在培养双歧杆菌时,必须提供合适的厌氧环境。
使用密封的培养瓶或培养皿,并排除空气,可以帮助维持厌氧条件。
可以选择将培养基中的氧气替换为其他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以模拟自然肠道环境。
5. 培养条件双歧杆菌通常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生长最佳。
一般来说,温度在35-37摄氏度之间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菌株和实验的需求进行确定。
总结回顾:双歧杆菌的培养基配方是实现菌株的成功繁殖和研究的重要因素。
一个高效可靠的培养基需要提供适当的碳源、氮源、矿质盐和水,并确保酸碱平衡。
添加生长因子和辅助成分可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另外,为了维持适当的生长环境,必须提供厌氧条件,并遵循适宜的温度和时间。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您将能够准备一个适合双歧杆菌研究的优质培养基。
青春双歧杆菌培养基的优化及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p e p t o n e , 1 %s o y a p e p t o n e , 0 . 7 %y e a s t e x t r a c t , 0 - 3 %x y l o o l i g o s a c c h a r i d e s , 0 . 0 5 %K H 2 P O 4 , 8 %c a b b a g e j u i c e . T h e g r o w t h c u r v e o f
o p t i mi z e d b y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e x p e ime r n t . Th e o p t i mu m me d i u m p r e s c i r p t i o n w a s c o n i f r me d a s f o l l o ws : 2 % s u c r o s  ̄. 1 %c a s e i n
dr y i ng Pr o t e c t i v e Ag e nt s
XU Ha i — y a n . Z HANG Z h i — y a n, C A0 B i n, GU We i
( S h a n d o n g B a o l a i — l e e l a i B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Co . , L t d . , T a i a n 2 71 0 0 0, C h i n a )
2 . 0 x l 0 c f u / mL . T h e o p t i mu m r f e e z e - d r y i n g p r o t e c t i v e a g e n t s w e r e c o n i f me r d b y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t e s t a n d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2 0 % t r e h a l o s e, 2 0 %s k i mme d mi l k p o wd e r , 1 . 0 %g l y c e in, r 8 % s u c r o s e , 5 %g e l a t i n .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乳酸菌,广泛应用于食品
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
其中,MRS(de Man, Rogosa and Sharpe)培养
基是最常用的双歧杆菌培养基之一、本文旨在优化MRS培养基的配方,以
提高双歧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量。
MRS培养基的配方通常包括葡萄糖、酵母粉、肉汤、二氧化碳、磷酸盐、硫酸镁等。
首先,可以考虑优化葡萄糖的浓度。
葡萄糖是双歧杆菌生
长和产酸的重要碳源,但过高的浓度可能抑制双歧杆菌的生长。
通过正交
实验设计,可以确定最适宜的葡萄糖浓度。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影响双歧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调
整培养条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培养基的效果。
可以通过改变培
养条件中的气相和液相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优化培养罐的密封性来实现。
磷酸盐和硫酸镁是双歧杆菌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对菌体生长和代谢产
物的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可以比较不同磷酸盐和硫酸镁的添加量对双歧杆
菌生长的影响,并选择最适宜的浓度。
该研究还可以利用响应面法或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上述各
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最佳的MRS培养基配方。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1.2 实验方法
1.2.1 工艺流程 预处理→菌种的活化、接种→ MRS 培养基的优化
Yu Ting, Wang Zhenlei (Liaoyua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Center, Liaoyuan 136200, China)
摘 要:本文以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双歧杆菌对培养基的营养需求,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设计 MRS 培 养基,优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增殖因子的用量。确定最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 1%,复合氮 源为 2.5%,番茄汁 7%。双歧杆菌在优化的 MRS 培养基中活菌数可达 1.95×109 CFU·mL-1,约为普通 MRS 培养基中菌数(5.92×108 CFU·mL-1)的 3.3 倍。
Key words:Bifidobacterium; Culture medium; Improved MRS
中图分类号:Q93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 道内的益生菌 [1],它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同时 也是一种影响消化道生理环境的生理性细菌。目前, 已经确定双歧杆菌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衰老功能 并可以作为生物屏障,另外双歧杆菌还具备一定的营 养功能、防便秘功能、护肝功能、降低血脂功能、改 善乳糖消化功能等,对人体起到重要的作用。
→吸光度测定→ pH 值测定→菌数测定→生长曲线测定 →得出结果。 1.2.2 预处理
(1)MRS 基础培养基配制。①称量。牛肉粉 5.0 g、 胰 蛋 白 胨 10.0 g、 葡 萄 糖 20.0 g、 酵 母 粉 4.0 g、 吐 温 80 1.0 mL、K2HPO4 2.0 g、CH3COONa 5.0 g、 C6H5O7(NH4)3 2.0 g、MgSO4 0.2 g、MnSO4 0.05 g、 琼 脂粉 15.0 g、蒸馏水 1 000 mL。②混匀。将称量的上 述物质混合均匀,边加热,边搅拌均匀。③调 pH。用 1 mol·mL-1 NaOH 调培养基 pH 为 7.0 ~ 7.2。④溶解。 将溶解的培养基倒入三角瓶中,加一定体积水,加热 溶解。⑤分装。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倒入 250 mL 三角 瓶内,瓶口用报纸包好。⑥灭菌。培养基经高压蒸汽 灭菌 15 min 后,冷却备用。
双歧杆菌发酵工艺研究
双歧杆菌发酵工艺研究通过发酵工艺的优化可大幅度提高菌体得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在菌种选育、培养基组分的优化、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设备工艺的完善及培养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双歧杆菌发酵研究的相关进展。
1菌种选育性能优良的菌株是进行良好发酵的前提。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育出不同性能的菌株。
由于双歧杆菌属于专性厌氧菌,且不耐酸。
因此大大增加了培养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为减弱生产及储存过程中氧气的摄入对双歧杆菌的毒害,日本已筛选出较耐氧的双歧杆菌,但完全需氧的菌株尚未选育出。
为了能够活着到达人体肠内,也筛选出耐酸及耐胆汁的双歧杆菌。
目前改善和提高双歧杆菌耐氧性的方法主要是逐步驯化或基因诱变。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多种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具有优良性能的双歧杆菌菌株。
例如采用基因组重组方法,构建具备不同特定优良性状的双歧杆菌多态性文库,通过多重递归原生质体融合(RPF)使菌株之间进行基因交换重组,最终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的重组双歧杆菌菌株。
也有实验将专性厌氧短双歧杆菌和典型上面发酵的啤酒酵母进行原生质体细胞融合获得了具有耐氧性的融合子,明显改善了双歧杆菌的耐氧性。
1/ 52培养基优化双歧杆菌对营养要求严格,不同种的菌株对营养要求也有所差异。
性能优良的培养基可显著提高菌体得率,延缓迟滞期。
目前对双歧杆菌培养基成分的优化主要是对碳源、氮源、矿物元素、双歧因子等的筛选。
2.1碳源双歧杆菌以有机碳源作为能源和碳源。
葡萄糖等单糖和一些低聚糖类可作为菌体的主要的碳源,但双歧杆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多聚糖类。
双歧杆菌体内含有的许多人和动物体内所不具有的糖代谢酶。
许多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碳源大多是能被双歧杆菌利用但不能被人和动物机体利用的糖类,除乳酮糖外,主要为寡糖,乳寡果糖、寡半乳糖、大豆寡糖。
由于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可被菌体快速利用,目前绝大多数双歧杆菌培养基都使用由单糖和其他聚糖组成的复合碳源,而很少只含有单一碳源。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1. 引言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益生菌,在肠道内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为了研究双歧杆菌的生长、代谢、功能等方面的特性,科研人员需要制备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双歧杆菌培养的基础培养基的配方。
2. 双歧杆菌培养基的要求双歧杆菌培养基的配方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提供双歧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2.维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促进菌株的生长;3.不含可能抑制双歧杆菌生长的成分;4.容易制备,成本较低。
3.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以下是一种适用于双歧杆菌培养的基础培养基配方:3.1. 成分•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葡萄糖:20 g/L•锂氯化钠:0.5 g/L•酪氨酸钠:1 g/L•柠檬酸三钠:2 g/L•氯化钠:5 g/L•氯化钾:1 g/L•镁硫酸:0.2 g/L•碳酸钙:1 g/L•硫酸亚铁:0.01 g/L•维生素溶液:2 mL/L3.2. 制备方法1.将蛋白胨、酵母膏和葡萄糖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调整pH值至7.2-7.4。
2.加入锂氯化钠、酪氨酸钠、柠檬酸三钠、氯化钠、氯化钾、镁硫酸和碳酸钙,充分溶解。
3.加入硫酸亚铁和维生素溶液,充分混合。
4.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1 L。
5.将培养基装入适量的烧瓶中,塞好塞子。
6.在121°C高压灭菌锅中高压灭菌20分钟。
7.取出培养基,冷却后即可使用。
4. 培养条件•温度:37°C•pH值:7.2-7.4•气氛:厌氧条件下培养5.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双歧杆菌培养的基础培养基配方,并提供了详细的制备方法。
这种培养基满足双歧杆菌生长的营养要求,且制备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科研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双歧杆菌培养。
同时,培养条件的设定也对菌株的生长和代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双歧杆菌的培养基的优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开发应用双歧杆菌的产品和治疗方法提供基础。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它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促进食物消化和免疫系统健康。
因此,研究和培养双歧杆菌的培养基是非常重要的。
双歧杆菌的培养基需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以支持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一个基本的双歧杆菌培养基的配方通常包括以下成分:1.碳源:适当的碳源是双歧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碳源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等。
这些碳源可以提供给双歧杆菌进行糖类的代谢和能量的产生。
2.氮源:氮源是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生命关键分子所必需的。
常见的氮源包括氨基酸、蛋白胨、氨基酸盐等。
氮源可以提供给双歧杆菌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
3.无机盐:无机盐提供了它们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帮助双歧杆菌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常见的无机盐包括钠盐、钾盐、钙盐、镁盐等。
4.pH调节剂:调节培养基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pH调节剂包括磷酸盐缓冲液、琼脂等。
5.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常见的生长因子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核酸等。
通过调节以上成分的比例和浓度,可以制备不同类型的双歧杆菌培养基,以满足不同菌株的生长需求。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示例:成分每升葡萄糖20克酵母提取物10克酵母浸渍物5克蛋白胨10克氯化镁2.5克磷酸盐缓冲液5毫升琼脂15克将以上成分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并加热煮沸,然后用适量的琼脂将其凝固至适当的培养皿中,最后进行高压灭菌。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可以在实验室中培养双歧杆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双歧杆菌菌株可能对培养基成分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具体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双歧杆菌生化鉴定
双歧杆菌生化鉴定一、什么是双歧杆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一种益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是人体肠道中的重要微生物群落之一。
它们可以在肠道内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等。
二、双歧杆菌生化鉴定的意义双歧杆菌在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和鉴定非常重要。
通过对双歧杆菌进行生化鉴定,可以确定其种类和数量,进而评估肠道微生态平衡情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双歧杆菌生化鉴定方法1. 常规培养法常规培养法是指将样品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菌的形态、数量和色素等特征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RS(De Man, Rogosa and Sharpe)培养基、BL(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培养基等。
2. PCR法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DNA序列的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双歧杆菌。
通过PCR扩增出的DNA片段,可以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从而确定双歧杆菌的种类。
3. MALDI-TOF MS法MALDI-TOF 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准确的微生物鉴定技术。
通过将细菌样品与基质混合后在激光辐射下产生离子,然后通过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重复性等优点,在双歧杆菌生化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双歧杆菌生化鉴定的指标1. 生长特性:包括适宜温度、pH值和气氛等因素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2. 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大小和颜色等特征。
3. 生化代谢特性: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氮代谢、脂质代谢等。
4. 分子特征:包括16S rRNA序列、蛋白质组学等。
五、双歧杆菌生化鉴定的注意事项1. 样品收集要求严格,避免污染和误差。
2. 培养条件要控制好,包括温度、pH值和气氛等因素。
3. 鉴定方法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并结合多种指标进行判断。
双歧杆菌的培养鉴定
双歧杆菌的培养鉴定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预防疾病等重要作用。
以下介绍双歧杆菌的培养鉴定过程,包括培养基选择、菌种活化、生长条件优化、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基因组DNA测序及分析、表面抗原检测、药敏试验、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面。
1.培养基选择双歧杆菌的培养需要特定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为MRS培养基,它是一种高营养的培养基,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能够满足双歧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
此外,也可使用其他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
2.菌种活化在培养前,需要对双歧杆菌菌种进行活化。
将菌种接种到MRS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培养一定时间,使菌种恢复活性。
一般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3.生长条件优化双歧杆菌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优化生长条件,以提高双歧杆菌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例如,在37℃、pH值为6.5的环境下培养,有利于双歧杆菌的生长。
4.菌落形态观察在MRS培养基上接种双歧杆菌后,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菌落的形态和大小。
正常的双歧杆菌菌落为圆形、隆起、湿润、光滑,颜色为乳白色或略带黄色。
如果菌落形态和颜色出现异常,可能提示菌种发生变异或污染。
5.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可以进一步鉴定双歧杆菌的种类和特性。
例如,通过糖发酵试验可以检测双歧杆菌对不同糖类的利用能力;通过耐酸试验可以检测双歧杆菌在胃部的存活能力;通过抗氧化试验可以检测双歧杆菌的抗氧化能力等。
这些试验结果有助于鉴定双歧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6.基因组DNA测序及分析通过基因组DNA测序技术可以获得双歧杆菌的基因组信息,进而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遗传背景和进化历程等。
通过对基因组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双歧杆菌的不同亚种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为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7.表面抗原检测表面抗原是微生物表面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原特异性。
双歧杆菌的培养方法
双歧杆菌的培养方法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一类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重要益生菌,它对于人体的消化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和应用双歧杆菌,科学家需要掌握双歧杆菌的培养方法,以获取足够的菌种进行实验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双歧杆菌培养方法,包括固体培养、液体培养以及前处理方法。
一、固体培养方法固体培养是最常用的培养双歧杆菌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提供双歧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支持,并且有助于保持菌种的纯度。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双歧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如MRS培养基或BHI培养基。
按照培养基说明书中的配方和比例准备固体培养基。
2. pH调节:将培养基溶解在适当的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通常,双歧杆菌适宜的pH范围为6.0-7.0。
3. 加糖: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或乳糖,以为双歧杆菌提供能量和碳源。
4. 加入琼脂:将适量的琼脂溶解在溶液中,搅拌均匀。
5. 烧瓶灭菌和注种: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倒入装有铺过纱布的烧瓶中,用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
待瓶内温度降至适宜温度后,将双歧杆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表面。
6. 孵育: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一般在37℃下孵育24-48小时,直到菌落形成。
二、液体培养方法液体培养适合需要大规模培养双歧杆菌菌种的情况,同时也可用于进行生长动力学和代谢产物研究。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双歧杆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如MRS培养基或BHI培养基。
按照培养基说明书中的配方和比例准备液体培养基。
2. pH调节:将培养基调节至适当的pH值。
3. 加入糖和其他营养成分: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或乳糖,以为双歧杆菌提供能量和碳源。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其他必要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4. 灭菌和注种:用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待培养基温度降至适宜菌种生长温度后,将双歧杆菌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
5. 摇床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装入适当容量的摇床,设置适当的摇床转速和温度,进行培养。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对人体有很多健康益处。
为了有效地培养双歧杆菌,需要配制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1.酵母萃取物(YE):10克酵母萃取物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激素等营养物质。
2.葡萄糖:20克葡萄糖是一种碳源,提供双歧杆菌所需的能量。
3.多元醇(如甘油):10克多元醇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碳源和能量。
4.牛肉提取物:5克牛肉提取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为双歧杆菌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
5.磷酸二氢钾:2克磷酸二氢钾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磷源。
6.氯化钠:5克氯化钠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钠源。
7.硫酸镁:0.5克硫酸镁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镁源。
8.氯化钙:0.1克氯化钙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钙源,有助于其生长和繁殖。
9.氨基酸混合物:适量氨基酸混合物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氨基酸,有助于其生长和繁殖。
10.维生素溶液:适量维生素溶液提供了双歧杆菌所需的维生素,有助于其生长和繁殖。
11.菌种:双歧杆菌菌种以上配方是一种常见的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1.将酵母萃取物、葡萄糖、多元醇、牛肉提取物、磷酸二氢钾、氯化钠、硫酸镁和氯化钙分别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
2.将氨基酸混合物和维生素溶液分别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
3.将以上两个溶液混合,并在搅拌的同时加热至溶解。
4.将混合溶液倒入培养瓶中,并加入适量的双歧杆菌菌种。
5.用无菌纱布或气孔塞封闭培养瓶口,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6.将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37℃。
7.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和记录菌液的生长情况,如菌体形态、菌体数量等。
8.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菌培养、提取或其他实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培养基的pH值稳定,通常设置在6.8-7.2之间。
双歧杆菌粉的工艺要点
双歧杆菌粉的工艺要点双歧杆菌粉是一种具有益生菌作用的食品,所以其制作过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双歧杆菌粉的工艺要点:1. 菌种选取:双歧杆菌粉的制作需要选取优质的双歧杆菌株。
菌株应具有优良的抗酸性、较强的附着力,且能够适应制作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2. 培养基的制备:制作双歧杆菌粉需要准备适当的培养基。
通常使用的培养基主要包括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水等。
培养基的配方需要根据菌株的要求进行合理调配,以获得最佳的菌株生长。
3. 发酵条件的控制:双歧杆菌的菌种在培养基中进行发酵,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
通常,控制温度在37左右,并保持适当的pH值和湿度,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4. 菌体产量的增加:为了获得丰富的菌体,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调控发酵条件等手段增加菌体产量。
此外,根据菌株的要求,也可以进行一些特殊处理,如曝气、紫外线照射等,以提高菌体的产量和质量。
5. 菌体的采集和处理:当培养基中的双歧杆菌菌体达到一定数量后,需要进行采集和处理。
通常采用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后续处理,如洗涤、浓缩、冷冻干燥等,以保持菌体的活性和稳定性。
6. 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为了增强双歧杆菌粉的功能和口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辅助物质。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保湿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等。
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量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7. 包装和贮存:双歧杆菌粉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贮存。
通常使用密封包装材料,以防止双歧杆菌粉受潮和氧化,影响菌体的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注意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菌粉受热或潮湿而失效。
总之,双歧杆菌粉的制作需要严格控制工艺要点,包括菌种选取、培养基的制备、发酵条件的控制、菌体产量的增加、菌体的采集和处理、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包装和贮存等方面。
只有在精细的工艺控制下,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双歧杆菌粉。
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的筛选及培养基的优化
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的筛选及培养基的优化
韩雪;张兰威
【期刊名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卷),期】2005(024)004
【摘要】研究了各种增殖因子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选出几种增殖效果好、价格低的物质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得出长双歧杆茵(PBA)增殖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基础上额外按体积分数添加平菇汁20%、卷心菜汁20%、豆浆20%、胡萝卜汁5%.在此培养基中,PBA经16 h培养,茵数可达2.45×109CFU/mL;得出婴儿双歧杆茵(INF)增殖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基础上额外按体积分数添加平菇汁10%,蕃茄汁15%,肝浸汁15%,在此培养基中INF经16 h培养,茵数可达2.58×109CFU/mL.【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韩雪;张兰威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0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长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 [J], 孙鹏;赵旭博;孙先锋;马永征
2.两歧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J], 肖仔君;陈惠音;杨汝德
3.中药及其优化培养基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 [J], 张火云;孙启玲;袁月祥;刘晓风;
陈飞
4.短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J], 陈惠音;肖仔君;杨汝德
5.响应面法优化青春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 [J], ZHU Mengmeng;LI Guoying;GU Qiuya;YU Xiaobi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歧双歧杆菌BB-G90生产工艺的优化
两歧双歧杆菌BB-G90生产工艺的优化朱明芬;姜甜;宋士良;方曙光;赵侠【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2(038)002【摘要】对两歧双歧杆菌的4种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确定了适合两歧双歧杆菌BB—G90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研究了5种冻干保护剂对两歧双歧杆菌BB—G90活菌的影响。
利用筛选的发酵培养基培养BB—G90,在调控pH=5.04-0.5条件下进行300L罐中试发酵试验,确定了发酵参数及冻干保护剂配方。
试验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B—G90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适宜的冻干保护剂及调控pH=5.0±0.5条件下发酵终止时间为22h,此时,发酵液OD^600值为5.62,发酵液活菌数为1.80×10’CFU/mL,发酵液经离心、乳化及冻干后,菌粉活菌数为4.10×10^11CFU/g。
【总页数】4页(P89-92)【作者】朱明芬;姜甜;宋士良;方曙光;赵侠【作者单位】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700;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700;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700;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700;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75.4【相关文献】1.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 [J], 陈合;齐康儒;李轶超;刘誉;胡曼;吴玉喜2.两歧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J], 陈铁涛;王珍芹3.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J], 杜少平;梁淑娃;杨冠东;蓝碧锋;彭中健4.两歧双歧杆菌产生物膜培养基的优化 [J], 张大革;徐文生;张艳艳;黄漫青;王晓东;高秀芝;易欣欣;张磊;艾启俊5.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菌粉生产工艺优化 [J], 杨玲;张栋;齐世华;马新颖;周帅康;艾连中;王世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歧杆菌培养基优化
谢谢!
参考文献
邵建宁,张文齐,麻和平等.双歧杆菌培养基优化及pH调控培养研究[J]. China Brewing , 2010 , 216(3) :122-124
罗珍兰,谢继志,王庆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不同基质中混合发酵的情 况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1997( 4) :50-53
刘树兴,张明.双歧杆菌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J].科学研究, 2007, 28( 3) :47-49 田寒友,任发政.双歧杆菌BBMN02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罐补料分批培养[J]. 中国乳业,2008,10( 4) :50-53 韩雪,张兰威.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的筛选及培养基的优化[J].食品与生物 技术学报,2005,24( 4) :69-72
二、操作方法
菌种活化 活菌数的测定
pH值的测定
pH调控培
生长曲线的测定
三、比选结果
四、优化结果
五、 pH调控培养研究
1、双歧杆菌在优化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中的生 长及pH值变化
2、pH调控培养
六、结论
(1)优化培养基为在比选出的基础培养基中加0.5%低聚果糖和 1% 碳酸钙。优化培养基较比选出的基础培养基双歧杆菌活菌数提高 约8.1 倍,培养时间缩短4h。双歧杆菌利用优化培养基在37.5℃厌氧 培养20h,活菌数可达8.9×109cfu/mL。 (2)在双歧杆菌培养过程进行pH值调控培养,用6mol/LNaOH 调节培养液,厌氧条件下37.5℃培养24h活菌数达到1.7×1010cfu/mL, 用2mol/L Na2CO3调节培养液,厌氧条件下37.5℃培养24h活菌数达到 9.7×109cfu/mL。
双歧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及pH调控培养研究
小组成员:黄博、王燕波、丁胜裕、徐哲、胡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reening and Optimization on Medium of Bifidobacterium
SHAO Jian—ning,GONG Wei-zhong,MA He—ping,PENG Zhang-pu
(Institute of Biology,Gansu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318 2008,V01.29,No.03
食品科学
※生物工程
功能性双歧杆菌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邵建宁,龚伟中,麻和平,彭章普 (-R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对常用4种双歧杆菌培养基进行筛选,确定出产双歧杆菌高的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通过改变碳源、 添加低聚果糖及pH的内源调节优化筛选出基础培养基。最佳培养基为在筛选出的基础培养基中加0.5%低聚果糖和 1%碳酸钙。最佳培养基较筛选出的基础培养基双歧杆菌活菌数提高约8.1倍,培养时间缩短4h。双歧杆菌利用最 佳培养基在37。C下厌氧培养20h,菌数可达8.9 X 109CFU/ml。 关键词:双歧杆菌;培养基;筛选;优化
1.2 方法
1.2.1 菌种活化 选用培养基3活化保藏菌种,37℃厌氧培养,按
5%接种量进行接种,所有实验菌种使用前均进行2次活 化,第一次活化培养48h,第二次活化培养24h。
1.2.2 活菌数的测定 采用稀释涂布法。菌液以10倍梯度稀释,选取10一、
10一,稀释梯度,用涂布棒涂布于培养基3上,厌氧培养 48h后计数菌落数目。平板培养计数按国标GB/T 4789.2 —2003进行。
培养基2
大豆蛋白胨16.79,酪蛋白胨8.39,乳糖109,酵 母浸出粉59,加蒸馏水至1000ml。
1.1.2.3
培养基3
酪蛋白胨109,酵母浸出粉2.59,葡萄糖59,大 豆蛋白胨59,吐温一80 1.0ml,L-半胱氨酸盐酸盐O.59, 混合盐溶液5ml,蒸馏水995ml;混合盐溶液:KzHP04
万方数据
320 2008,V01.29,No.03
食品科学
※生物工程
Table 3
表3 4种培养基培养双歧杆菌菌数方差分析 Vanance analysis of Bifidobacterium count results in 4
kinds of media
Table 4
表4 4种培养基培养差异显著性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4 kinds of media for
Foo,(2,2) 19.00
以最优水平组合A3BtC,为优化最佳培养基与培养基 1分别接入5%长双歧杆菌菌液,37"C厌氧培养,在0~ 48h内每间隔4h测定菌液的吸光度和pH,绘制生长曲 线和pH变化曲线(见图1、图2),从图1中可以看出, 最佳培养基与培养基l相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达到 最高菌数的时间大约提前了4h,这对于生产实践来讲是 非常重要的。从图2可以看出,在培养24h内最佳培养 基比培养基1的pH下降稍快,可能是双歧杆菌荫数多 因而产酸也多所致。由长双歧杆菌在优化最佳培养基中
anaerobic condition.
Key words:Bifdobactrium:media;screening;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Q93—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03.0318·04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重要生理性有益菌,已 见报道的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包括:调整肠道菌群【1-:】, 防止便秘,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3】,产生抗菌素【·】,增 强免疫系统【5】,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代谢,缓解乳糖 不耐症,治疗肝损伤,抗肿瘤,降低胆固醇等【s】。随 着双歧杆菌有益健康研究结果的不断积累以及现代人对 健康饮食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正在掀起研制开发含 双歧杆菌食品、保健品、药品的热潮。
10.2
K,
16
5.9
kl
2.5
5.1
b
2.6
’3.4
b
5.3
2.0
R
2.8
3.1
堂墅由堡塑羔 煎笪墼!兰!竺竺!型!坐!
一0.63
磷酸缓冲盐法
3.0
CaC03法
3.9
磷酸缓冲盐法4.7
CaC03法
3.0
一0.18
CaC03法
10
一4.2
磷酸缓冲盐法
1.8
5
9.5
16.9
1.7 3.2
5.6
3.9
本例试验误差大且误差自由度小(仅为2),使检验的灵敏 度低,从而掩盖了考察因素的显著性。 2.3 长双歧杆菌在最佳培养基与培养基1中的生长曲线 及pH变化曲线
Bifidobacterium
注;小写字母不问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 显著(p<0.oi)。
脱脂牛乳也差异极显著,脱脂牛乳与培养基3无显著差 异。 2,2 培养基的优化结果
在培养基1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低聚果糖、改变 碳源、采用pH的内源调节方法,来提高双歧杆菌活菌 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34)优化双歧杆菌培养基。正 交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三种因素对活菌数指标的影响 顺序是pH的内源调节>碳源>低聚果糖,可知,最优 水平组合为A3BIC3。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 6),三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都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
表6 Table 6
变异来源 低聚果糖(A)
碳源03) pH调节(C3
误差 总变异
不同培养基培养双歧杆菌菌数方差分析 Vadance analysis on optimization of media
SS 15.3 14.7 24.O 13.0 67.O
MS
7.65 7.35
12 6.5
F 1.18 1.13 1.85
基碳源、增殖因子的用量和pH调节方法,使用磷酸缓 冲盐法1161进行pH的内源调节时原培养基中的磷酸盐不
Table 1
襄1培养基成分优化因素水平裹 Factors and levels of medium-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test
水平 低聚矗(%)
1
0
2
0.3
3
0.5
纛pH的晶调节
葡萄糖
一
乳糖
磷酸缓冲盐法
蔗糖
CaCOJ法
加。因素水平表见表1。
1.2.6 生长曲线的测定 菌种活化扩培后,以5%接种量分别接种于优化最
佳培养基和培养基1中,37℃厌氧培养48h,分别于0、
4、8、1 2、1 6、20、24、28、32、36、40、44、
48h取样,用UV一120-02型分光光度计在600rim条件下比 色,测定菌液的吸光度。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 度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1.1.2.1
培养基1
蛋白胨5.09,牛肉膏5.Og,胰蛋白胨lO.09,酵母 浸出粉5.09,葡萄糖10.Og,吐温.80 1.0ml,K2HP04 2.09,乙酸钠5.09,柠檬酸氢二铵2.09,ZnS04·7H20 0.259,MgSO,·7HzO 0.19,加蒸馏水至1000ml。
1.1.2.2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比较实验 4种培养基培养双歧杆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
培养基1所产的双歧杆菌活菌数最高。表3方差分析表 明,4种培养基培养双歧杆菌差异极显著。应用q检 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培养基 1与其他3种培养基差异极显著,培养基2与培养基3、
Table 2
裘2 4种培养基培养双歧杆菌的试验结果 Results of 4 kinds of media on viable cell counts of Bifidobacterium
730000,China)
Abstract:Base nledinm ofBifulobacterium was screened for maxinlum cell mass among 4 kinds of media,which was thebest to obtain maximum cell counts for Bifidobacterium longum.By orthogonal design,on the base medium the optimal growth medium was obtained through changing carbon source,adding fructo-oligosaccharid and adjustment endogenesis of pH.In optimal growthmeAiumtheviablecellcountsofB.10ngumisabout8.1timeshigherthanthebasemedium andtheculmretime shortens 4 h.The viable cell counts of B.10ngwn Call reach 8.9 X 109 CFU/ml in the optimal growth medium at 37℃for 20 hours under
收稿日期:2007.03.22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2GS052.A41.006—04);甘肃省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专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邵建5b(1971.),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工程。E-mail:sjn一5@163.corn
万方数据
※生物工程
良晶科学
2008,砌正29,No.03 319
双歧杆菌属专性厌氧菌,对氧非常敏感,对低
pH的抵抗能力差,对营养要求苛刻,活性保持比较 困难【7l,加之双歧杆菌制品到消费者饮用时活菌数必须 大于106CFU/ml才能发挥保健功胄皂【8l,因此在研制开发 中,如何在较短培养时间内提高活菌数目,就成为了 关键技术,培养基优化是其主要一环。Chou等人研究 了长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在添加蛋白胨、酵母粉、 胰蛋白胨与胰酶水解酪蛋白的豆乳中的生长特性【9】;孟 祥晨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青春双歧杆菌基础培养基及 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到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1101;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