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
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 )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知识点一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与荒漠化的 关系
[问题探究]
结合图和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教材 P17 图 2.2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
[总结深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自然因素 基本 条件 物质 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因素的成因 自然因素的影响 深居内陆, 高原、 有利于荒漠化的 山岭阻隔 气候干旱,植被 稀少,土壤发育 差 发展 为荒漠化的发生 提供了物质来源
地面疏松,多沙 质沉积物
动力 条件
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 为风沙向东、 南方 中心, 冬春季节 向移动提供了动 西北风强劲 温带大陆性气 力条件 多雨年有利于抑 制荒漠化进程; 持 续干旱则加剧荒 漠化进程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防治内容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原则 (1)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治山、治水、治碱(盐碱)、 治沙 相结合。 4.防治重点 对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 严重的地段,因地制 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5.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 水资源 。 (2)利用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构筑防 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能源 因素
[问题探究]
结合西北地区环境特点和下图,合作解决问题。 教材 P18 图 2.4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 人为因素。
探究 1
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不
合理人类活动有哪些? 提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 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在总结 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 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 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 是什么?
点拨:要善于将所列四项保护措施逐条进行 分析,而后进行归纳,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 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抗旱、防风、保水、 保土、保肥”。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42021/8/4Wednes day, August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8:36:00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42021/8/42021/8/4Aug-214-Aug- 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二.西北地区概况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从位置上看: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 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主要包括内蒙 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
从行政区划上看: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 部和内蒙古大部。
从气候看: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内年降水量在400 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42021/8/42021/8/42021/8/ 48/4/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2021/ 8/42021/8/42021/8/4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
据此完成第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C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第4~5题。
4.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植被覆盖率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4题,图示地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5题,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5.A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第6~7题。
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B.牧区草原——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7.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6题,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牧区草原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知识讲解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西北地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西北地区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其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因此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主要属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贺兰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稍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也可以影响到荒漠化的进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A.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6、西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
原因是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另外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含解析
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及有关的
治理保护措施。
多以热点区域
(
西北部等
景材料,
域生态环境问
题的形成原因、
对环境和社会
发展产生的危
害及防治措施。
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1. 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
(1)定义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________,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________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形式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________(西南喀斯特地区)和________(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3)形成过程
2.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3.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命题角度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经典例题]
(2014·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广阔无边的草原,雪白的蒙古包
风吹草低现牛羊
若干年后,草原发生了很大变化
草原的绿色消失了
衰退的草场满目疮痍。
学习型。
• 3.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
条件和人为原因。 • 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一、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1.什么是荒漠化? 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 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 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表现类型 土地沙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 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土地逐渐演化成 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危害 破坏防止风沙前 移及抑制地表起 沙的物质 加速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
绿洲地区
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 出现次生盐渍化 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 植被退化,绿 洲荒漠化严重 导致生态用水紧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预防潜在的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 化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合理利用水资源 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
防 治 内 容
对 策 和 措 施
防 治 原 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 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 治沙相结合
采取多种措施,多途径解 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 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我国是全球荒 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 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黄土 高原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义(含解析)新人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概念: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形式: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连线请把我国对应的荒漠化区域连线: 次生盐渍化 “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红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土地沙漠化 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石质荒漠化南方丘陵山地答案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2.原因(1)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内的荒漠区。
( × ) 2.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 )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1)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绿洲地区: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②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5)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提示与建议1.从成因角度认识荒漠化的类型。
2.理解干旱与荒漠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3.分析人口压力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的过程。
【互动探究】◆◆知识梳理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等自然因素与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退化、退化、退化而引起的土地、石质荒漠化和次生。
4.分布: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中国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以西,昆仑山一一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宁夏、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山脉和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了以、为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为界,以东属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5.生态环境(1)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微弱,物理风化和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沉积物。
(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利用不合理。
2.直接原因(1)过度,占32.7%(2)过度,占30.1%(3)过度,占26.9%(4)利用不当,占9.6%(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占0.7%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1.古代:,大量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被迫放弃。
2.近代:大规模,人口剧增,直接加剧了荒漠化。
3.现代:、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总体上看,特别是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 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 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点拨: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 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 紧 相 邻 的 沙 漠 和 绿 洲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 点拨: 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 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 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 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
西
降水 海陆位置 载畜量
少
距海远 小
部
以下 200mm以上
荒漠化
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 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 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 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 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化的景观。
2.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3.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
(1)过度樵采 为了增加收入
无节制采挖药、菜 严重破坏草场 人口激增 过度樵采 加速荒漠化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物 破坏固沙植物
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 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 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2)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2020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生活链接] 位于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寸草不生、风沙肆虐、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
经过30年来的不断努力,累计治沙6 000多平方千米,实现由“沙逼人退”向“绿进沙退”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知道: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理解:自然条件与荒漠化的关系,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应用:能够结合具体的地区,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具体原因、防治的具体措施。
人地协调观:调整人类活动,防治荒漠化。
综合思维:分析荒漠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提出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区域认知:认识荒漠化产生的地理环境,评析人类活动对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荒废土地,分析其荒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荒漠化的含义1.含义[自我探究] 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含义有何联系?[答案]沙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
荒漠化包括风蚀、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乱垦滥伐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其中风力长期侵蚀形成沙漠化,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石漠化。
2.类型(1)01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02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
3.荒漠化的因素(1)自然因素①西北地区气候03干旱,大风频繁,容易引起风蚀。
②深居大陆腹地,降水少,但有时降水强度却比较大。
③黄土高原地区04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④从西北地区的自然格局看,植被覆盖率自05东南向06西北逐渐降低。
地表裸露,使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和对水的调节作用。
(2)人为因素①人口的07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2020_2020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教材整理 2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阅读教材 P16 第 3 至 5 自然段,P17 第 1 至 3 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_大__兴__安__岭__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_新__疆_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_高__原__,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气候: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候。
正误判断: (1)自然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扩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2)过度开垦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中起决定作用。( ) (3)次生盐渍化现象是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的。( ) 【提示】 (1)× 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 90%以上是人为因素 所致,因此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起决定作用。 (2)× 过度樵采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中所占比重最大。 (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 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致使土壤中盐分在地表聚集,从而形成 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合作探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约 36 亿公顷的土地正遭受 荒漠化的威胁,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25%,110 个国家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危险。 每年有 1 200 万公顷土地面临消失,这些土地可生产 2 000 万吨粮食,每年由于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420 亿美元。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
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导致④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
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6-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二三四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①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 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 物。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 条件。 (2)气候异常影响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 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5-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一二三四
(3)气候。 干旱是该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 为主的景观特色。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本区自东向西随 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 载畜量也随之减少。 (4)植被。 ①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属半 干旱的草原地带。 ②贺兰山以西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降 水量更是不足50毫米,分别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除了少数旱生 灌木,水分之少已不能满足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从而自然形成了大 片的沙漠和戈壁,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 水源。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 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A.沙漠化 B.石漠化 C.盐渍化 D.寒漠化答案 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 B解析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 三项错误。
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 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考点2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读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危险度评价图,回答1~2题。
1.关于贵州省石漠化形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重B.石漠化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严重D.石漠化的成因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答案 A解析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植被较少,地形起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石漠化越严重,A项正确。
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轻;石漠化的形成与地形、植被及气候等有关。
2.有关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漠化地区分布比较均匀B.东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因该地降水量少C.中度危险及以上石漠化面积占绝大部分D.石漠化地区分布主要呈东南—西北走向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差异较大;东南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有关;贵州省石漠化以中度及以上危害程度为主;石漠化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 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 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 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 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 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人口增加 草地变成旱地 草地缩小
干旱绿洲边缘
沙化进程
农垦区周围及 过度开垦 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⑴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是如何形成的?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活 动】
阅读“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 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 的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 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典题训练】
读图,回答(1)、(2)题。
(1) a、b、c、d人为因素的名称分别是( C )
A.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B.a—过度开垦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放牧
d—过度樵采
C.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D.a—水资源利用不当 b—过度开垦
农田防护林网
缺
水
工程 措施
源 流沙地区
地
设置沙障工程
区
设置沙障——草方格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 灌草地带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动;少雨年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2)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 固沙、防止风沙
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 前移和抑制地
(3)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 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 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典例 1】 (2019 年厦门模拟)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的喀斯特地 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 化是贵州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下表为贵州某地区地形坡角与土壤厚度的实测 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
【答案】 (1)C (2)B (3)A
对点检测 2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人为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特别提醒: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方法 (1)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 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 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 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对点检测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2.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分布(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3)请把我国对应的荒漠化区域连线:[温馨提示]荒漠≠荒漠化(1)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一种过程.(2)荒漠化主要是指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原来的土地逐渐演变为荒漠的过程。
(3)荒漠化过程可最终形成荒漠,但荒漠不一定是荒漠化过程的结果,有些荒漠是原生荒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
(4)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潜在因素——干旱的自然特征①干旱导致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
(2)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降水变率大的特征.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 mm~200 mm~400 mm土地生产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能力2.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形成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表现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思考】1.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红色荒漠”属于哪一种荒漠化类型?成因是什么?提示属于石质荒漠化。
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地表受流水侵蚀,导致红壤土层变薄甚至缺失,岩层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否相同?试简要说明。
提示不相同。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
3.宁夏沙坡头为什么不造林固沙,而是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提示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南部边缘,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流沙活动,树木种植后很难成活,且成活后维护管理成本极高。
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是因地制宜综合整治沙漠的重要一环。
[预习效果自测]1.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 ) A.风蚀荒漠化B.冰蚀荒漠化C.水蚀荒漠化D.盐渍荒漠化解析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其荒漠化类型为风力作用形成的风蚀荒漠化。
答案 A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①风力侵蚀②流水侵蚀③气候干旱④毁林开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荒漠化类型为流水侵蚀形成的“石漠化”,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该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案 D3.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解析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土壤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称“红漠化”)。
答案 D4.“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解析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A“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据此完成5~6题。
5.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6.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解析第5题,由“大风、黄沙,穷荒绝漠”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6题,人为原因是现代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5.A 6.B探究点一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探究活动】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地表径流少。
(2)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盛行西北风。
(3)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垦、过牧;不合理灌溉;工矿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反思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1.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的形成西北地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小、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干旱的自然特征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干旱的气候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再加上大风日数较多,风沙活动频繁成为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如下图所示:3.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它对荒漠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即时巩固】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大风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主要在于干旱的自然环境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解析第(1)题,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第(2)题,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向西递减,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答案(1)B (2)A2.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由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分异明显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全球荒漠主要分两种类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热带荒漠和分布于大陆内部地区的温带荒漠。
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因距海远,降水少而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且由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分异明显;受高原山地的阻挡,加剧了干旱,风力强劲,河流欠发育,多内流河,沙漠、戈壁广布。
答案(1)B (2)C探究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探究活动】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列(1)~(3)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该地区荒漠化发展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3)分析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的大体流向。
该地区河流大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向东、向南。
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冬春季西北风强劲。
(3)自南向北。
原因:河流都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和农业用水使流量急剧减小。
【反思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人为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樵采过度樵采使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沙丘活化,荒漠化加剧。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2.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导致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3.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规律方法在不同地区判断荒漠化人为原因的技巧不同的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造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人为因素有所不同。
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即时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商都县位于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集中的锡林郭勒草原西部。
下图为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
材料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沙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 436平方千米转变为目前年均净减少1 717平方千米。
(1)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__________和潜在的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________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________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类似荒漠的自然景观。
(2)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内蒙古商都县的人口、耕地和荒漠化土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在荒漠化的进程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
但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因素对荒漠化的形成并非起决定作用。
(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答案(1)经济活动自然因素荒漠扩张退化(2)人口数量增多,耕地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增加人类活动(3)降水量气候(自然)(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探究点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