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自用)教案
天净沙 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徵明的名篇之一,也是他在山水诗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一个宁静的山水间,心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景象。以下是《天净沙·秋思》教案的一个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这首诗。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天净沙·秋思》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2. 掌握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和主题。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
2. 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介绍作者和背景知识
2. 讲解《天净沙·秋思》的诗意和意境
3.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4. 学生自由发挥,以秋天为主题写一首短诗
四、教学方法
1. 导入法
2. 讲授法
3. 分组讨论法
4. 个性化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介绍文徵明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徵明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Step 2 讲解《天净沙·秋思》的背景和内容(15分钟)
1. 介绍《天净沙·秋思》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让学生对诗歌
的创作意图有初步了解。
2. 逐句讲解《天净沙·秋思》的内容,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情
感和意义。
Step 3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15分钟)1. 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诗行、韵律和押韵,引导学生理解
诗歌的形式。
2. 解读《天净沙·秋思》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象征、对仗和
夹叙等,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Step 4 学生自由发挥(15分钟)
要求学生以秋天为主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短诗,并在班级展示。
张籍秋思教案
张籍秋思教案
张籍秋思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前,我想背一首诗大家听,请大家思考:这是谁的哪一首诗,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背诵,指名答:这是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是啊,在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洁的明月,他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那在唐代诗人张籍的眼中,秋风又带给他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的《秋思》,点课件播放《秋思》录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谁来说说秋思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思念)那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评读。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讲解字音)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
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白
话文整理的《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并分享出去。
《秋思》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
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
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
令《天净沙秋思》
二、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让我们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2、要读出“凄婉、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
并无一字为秋,无重庆市第四届中学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初中组
第四片区)
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课堂类型:文学课
教学内容:《天净沙·秋思》教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天净沙·秋思》的背景和作者辛弃疾。
2. 理解《天净沙·秋思》的诗意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天净沙·秋思》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诗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先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思考,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播放秋天的音乐,激活学生对秋天的感受与想象。
二、导入知识(5分钟)
以图片或PPT展示辛弃疾的简要介绍,并与学生一起回答问题:
1.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2. 辛弃疾的诗歌以哪些主题为主?
3. 《天净沙·秋思》是辛弃疾的哪一首诗?
三、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天净沙·秋思》,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并完成下列问题:
1.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2. 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对秋天的美景有了更深的感受?
3. 诗中的“天净沙”意味着什么?
4. 诗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四、分析讨论(15分钟)
学生就第三部分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就问题进行回答及答辩。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辛弃疾作品的特点、风格和主题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五、画面重现(15分钟)
请学生结合课堂讨论的结果,将《天净沙·秋思》的内容转化
为图片或其他形式的表现,以展示自己对诗中情景描写的理解和想象。
六、巩固与练习(10分钟)
请学生背诵《天净沙·秋思》的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同时理解
并解释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七、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辛弃疾作品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并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来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教案:《天净沙·秋思》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天净沙·秋思》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秋景、表达思乡情思的手法和意境。
3. 学习欣赏和朗诵古诗《天净沙·秋思》。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2. 学习欣赏和背诵古代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调出秋天的气氛。然后向学生展示或朗读古代文学作品《天净沙·秋思》的第一段,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
2.导入活动(5分钟):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和他们对秋天的感受。
3.课文理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天净沙·秋思》的背景和作者苏轼。然后,分析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整首诗的意蕴。
4.欣赏与朗读(15分钟):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配合诵读《天净沙·秋思》。然后,让学
生跟读诗歌,尽量模仿表达出诗人描绘的意境和情感。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你觉得《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和情感是怎样
描绘和表达的?你对这首诗有何感受?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和朗读表演进行评价。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背诵《天净沙·秋思》,并以朗诵或书写等形式展示
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
1. 音乐:秋天的背景音乐。
2. 诗歌《天净沙·秋思》的文字。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脑等播放音乐和呈现课件。
六、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朗诵。
2. 学生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天净沙·秋思》的理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天净沙·秋思》使学生了解晚唐诗的特点及其在
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天净沙·秋思》的课文理解和分析;
2.欣赏《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描写和诗情抒发。
【教学难点】
1.《天净沙·秋思》的词意理解;
2.《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与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引入话题:天净沙是什么地方?
2.欣赏《天净沙·秋思》的音乐曲目,让学生了解一下这首词
的音乐。
二、指导阅读(10分钟)
1.导入:师生一起读一读这首词,初步了解词中的人物、情景。
2.鼓励学生提问:词中的人物有什么感受?他为什么对景物和
事物产生了情感?
3.解读词义:解释“净沙”、“秋思”等词语的意义。
三、诗意解读(1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整首词,并思考如何把握歌词的意境;
2.学生分成小组,相互讨论理解的结果;
3.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四、欣赏词曲(10分钟)
1.播放唐嫣演唱的《天净沙·秋思》,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
聆听歌曲的意境。
2.师生共同发现音乐中与词曲一致的地方。
五、课文分析(15分钟)
1.师生分析词曲结构和语言特点;
2.探讨词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六、体验与表达(15分钟)
1.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或诗歌;
2.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3.学生讨论书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体会。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天净沙·秋思》的词意和意
境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学会了欣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互动中,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的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课题名称:《天净沙·秋思》教案
学科:语文
学段: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意图。
2.理解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色和对人生的思考。
3.通过朗读和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文材料:《天净沙·秋思》古诗
教学工具:黑板、课件、录音机、图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秋天的画作或播放一段秋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自由畅想秋天的美景,然后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和感
受。
Step 2 课文欣赏(10分钟)
将《天净沙·秋思》的古诗呈现在课件上或黑板上,并播放相应的录音,进行诗歌朗读。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调和音调的变化。
师生共同解读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Step 3 诗歌学习(15分钟)
向学生介绍古诗的作者元稹,包括其背景和创作历史,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师生共同分析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方法,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
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并配以正确的语音语调。
Step 4 诗歌表达(15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比赛。
每个小组有10分钟准备时间,将诗词进行朗诵和演绎。
每个小组演示完后,全班进行投票评选最佳表演。
Step 5 总结反思(5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觉得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有什么收获?
2.你在表达诗意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你还对哪个地方或诗句不理解?为什么?
4.你对这节课还有哪些建议?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1
〖教学理念〗
1、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疑难,感悟诗情的能力。
2、批判性地看待课文插图。
3、读写结合,以读带写。
〖教学步骤〗
一、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
1、反复朗读,抓关键词,体会感情。本诗文字通俗浅显,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的朗读法来寻找物象,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古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诵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自主性朗读后,教师相机出击,设计问题:这首诗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2、读景组画,情景交融,悟出意境。在自主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利用多媒体播放诗作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的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令,既而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配以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的音律,然后请一生示范背诵,学生当即评价。当堂指导学生背诵。
二、抓住图象,挖掘诗歌深意
这一环节巧用课文的插图,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形成批判性看待事物的品质。课文插图犹如特写镜头,可形象地再现一个特写的细节,可简笔勾勒事
物的概貌,可开启读者想象的空间。它的作用要和教师的巧妙运用纵使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研读《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笔者发现教材的这副插图与作品的意境有些不协调。袁金华等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中说:“必须在教学中善于创造‘愤悱’的意境,让学生跃跃欲试。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始终处于展翅欲飞或跃起向上的积极状态中,使他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强的求知欲。”因此在此环节中,设计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细品课文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一环节是教学难点,大可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探究插图存在的不足,实现“倾听他人意见,交流各自看法,协作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共同成功喜悦”的效果。
秋思教案张籍
秋思教案张籍
教案标题:秋思教案
教案主题:秋思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诗歌《秋思》,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诗歌《秋思》的复印件或投影仪。
2.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3. 诗歌《秋思》的解读材料,如注释和相关的诗歌评论。
4. 活动材料,如讨论问题和练习题。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和感受,如秋天的天气、景色、风味等。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与理解:
1. 分发诗歌《秋思》的复印件或投影仪展示。
2.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并标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分组讨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读。
4. 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文学鉴赏与创作:
1. 向学生介绍《秋思》的作者张籍,以及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秋思》的艺术特点,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哪些景
物和情感等。
3.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写一首以秋天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表达自
己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课堂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的提高。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完成创作作业,将自己写的诗歌或散文交给教师评阅。
2. 提醒学生阅读和收集更多的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积累自己的文学知识和鉴
《天净沙·秋思》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案名称:《天净沙·秋思》精品教案
适用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时:2课时
编写日期:2024年8月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景物描绘表达情感的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天净沙·秋思》。
(2)学会从景物描绘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领会作者借助景物抒发孤独、哀愁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背诵《天净沙·秋思》。
(2)分析诗词中的景物描绘及其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运用景物描绘表达情感的手法。
(2)体会作者孤独、哀愁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马致远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断肠人在天涯”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表达类似情感的诗词。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天净沙·秋思》,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的大意。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景物描绘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4. 情感体验
(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背诵与欣赏
(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词。
(2)学生展示背诵成果,互相欣赏、鼓励。
五、课后作业
1. 背诵《天净沙·秋思》。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秋思》的优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秋思》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
2、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
2、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教学难点:
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秋思》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拓展的古诗:《归信吟》、《天净沙秋思》、《秋风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诵读入境
1、以学过的思乡诗句引出新课。板题,读题。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诗句,读懂诗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读古诗,要求读顺。
3、三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引导学生回顾读懂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展开想象,读通诗心
(一)品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抓住见秋风,通过移情体验,穿插诗人简介,理解诗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万重,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二)品析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创设情境,感悟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
初中音乐秋思教案
初中音乐秋思教案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秋思》,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基本情绪,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秋思》;认识并理解速度、力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
2. 学会演唱歌曲《秋思》。
教学难点:
1. 理解速度、力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2. 用正确的气息和咬字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马斯涅的《秋思》,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
2. 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悟和想象。
二、新课教授(15分钟)
1. 教师介绍歌曲《秋思》的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
3. 教师讲解速度、力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4.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秋思》,注意正确的气息和咬字方式。
三、实践环节(10分钟)
1.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如何用速度、力度变化来表现歌曲情感。
2.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评价,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速度、力度在音乐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秋思》,并理解速度、力度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讨论、演唱、评价等方式,提高了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演唱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天净沙·秋思》诗歌教师教案
《天净沙·秋思》诗歌教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天净沙·秋思》。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的悲秋之情,体会作者对故乡和旅途的思念。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诗歌的字词理解、意象分析和情感体会。
三、教学难点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
诗歌原文及其注释。
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教师简要介绍马致远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诗歌学习(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等。
3. 深入探讨(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4. 应用拓展(10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以提高创作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和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解读,以及诗歌创作的质量。
2023最新-《渔家傲(秋思)》教案(优秀3篇)
《渔家傲(秋思)》教案(优秀3篇)
这里是壶知道勤劳的给家人们整理的《渔家傲(秋思)》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渔家傲(秋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诗人会触景生情,更喜欢借景抒情,让诗词情景交融。李白孤独时看山,山亦孤独;杜甫国破时赏花,花亦落泪;苏轼思亲时望月,月亦有恨。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驻守西北边关时,看见塞外奇景,会引发怎样的感情呢?我们走近范仲淹的《渔家傲》。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那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的范仲淹,在边塞的秋色中,又会有怎样的感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二、解题
三、走近作者(回顾,介绍)
四、背景介绍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在他镇守西北边疆四年期间,对边地的生活和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五、听朗读,注意节奏停顿
秋思(张籍)优秀教案
秋思
【教课目的】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说明、插图理解古诗意思,频频朗诵,联系生活实质感悟,品尝诗中描述的境界,领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感情,推测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觉古诗语言的韵律美、境界美,自主累积思乡的诗词。
【教课要点】
借助说明、插图理解古诗意思,频频朗诵,联系生活实质感悟,品尝诗中描述的境界,体
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感情,推测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课难点】
领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感情,推测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课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采集表现思想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理念】
“思乡”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素,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类题材的一
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信”再“寄家信”,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因为年纪和生活经历等原由,要真实走进诗人
心里,真实领会那没法调解的思乡情却很难。为了打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纳以下几个
举措:一、以优美的语言创建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衬着情绪,为古诗的学习确立
感情基调。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经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境界邻近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达到加大讲堂容量,提高教课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入情
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诵中深入学生心中。四、增补资料,
张籍《秋思》教案
张籍《秋思》教案(共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张籍《秋思》教案
张籍《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天净沙•秋思
执教者:代璐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地点:重庆市实验中学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二、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这首小令,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注意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范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2.要读出“凄婉、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并无一字为秋,无
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枯藤老树
4.这样的景有什么特点?
5.它容易勾起我们怎样的情?
枯藤老树: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它营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气氛容易让我们的心变得忧郁,沉重。
6.还有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共10种意象)
7.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拨动我们心弦的十种意象。
8.这是一副怎样的图画,谁来给他起个名字?
秋日黄昏图,深秋夕照图
9.老师想请大家带着刚才的想象,与同学交流一下心得,然后说一说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可以将和谐景象贯穿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
树老藤枯而显萧条无生气,勾起人哀伤心绪;鸦归巢加重思乡愁绪。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表现出的是静雅、安适、温暖的境界。
这句的基调是否与全曲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景和作者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勾起了游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衬托(反衬)。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
古道西风瘦马
瘦马古道行走增加孤独悲凉之感;西风寒冷添凄冷之意。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倍添回乡无望之感伤。
请同学们在理解这首元曲基调的基础上,再次饱含感情地诵读一遍。能背的尝试背1.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这首小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浓烈的思乡之情。
2.深情的诵读最后两句(让我们再次吟诵,“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诗文,要求,读出每一个词的重音。(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突出每一个词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那个字)
请学生谈谈为何要这样处理重音。
3.老师总结:
季有春、秋,而选其秋;藤有荣、枯,而选其枯;树有老、幼,而选其老;时有晨、昏,而选其昏;鸟有鸦、鹊,而选其鸦;马有肥、瘦,而选其瘦;风有东、西,而选其西;道有新、古,而选其古;阳有朝、夕,而选其夕。全篇既无“秋”字,也无“思”字。但在静水深流的外表下我们却能深深体会到了作者传递出来的强大辐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场。这都归功于诗人苦心孤诣精选出来的10个典型的意象。无需浓墨重彩的大肆渲染,无需动词介词的连接,只需让这些意象叠加出一个一个的镜头,我们便能触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化读,绘秋景
这些景物都是我们在秋天里常见的景物,可是它们在诗人的眼中,却这般不同。请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所想的,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这个萧瑟的深秋夕照图勾勒出来吧。(100字左右)
(二)研读,析秋篇
1.对比阅读白朴《天净沙•秋》
体会两手小令同为天净沙,同为写秋,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相同?
为何相同?
又有何不同?
为何不同?
相同点:同为昏,同有鸦,同取老树村落
不同点:马诗暗淡,凄凉白诗色彩绚烂清新
2.在情感的抒发上是否一致?
补充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晚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杰出的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马致远年少时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入仕(做官),看不惯官场黑暗,晚年退而隐居。可以说,他一生穷困潦倒,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
的生活。于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写下《天净沙秋思》。
白朴简介:
白朴,出身于金的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元灭金后,蒙古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暴掠夺,使他对朝廷充满着厌恶的情绪,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河南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从此白朴抛弃妻子,弃家南游,寄情于山水之间,更以此表达他永不当官的决心。
总结:景随情生,情随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孩子们,也许现在的大家对故乡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你们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寻找属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会发现,无论这时间多么繁华,都比不上家人欢聚时刻的热闹;无论走过的旅途有多么美丽,你,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孩子们,请珍视我们现在的点点滴滴。因为,若干年后,在那个秋风拂过瞬间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这些往事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五、课后作业,活学活用
选取10种意象来表达你的忧伤(喜悦)心情,按照《天净沙》的曲调填写一首小令。
参考场景:在操场上,教室里,回家的路上,乡间小路上,公园里……
六、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十种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