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车架尺寸公
浅谈客车车架静态计算和分析

浅谈客车车架静态计算和分析针对四种典型工况,对客车整体车架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计算,进而又对整车的扭转刚度和开口变形进行了分析,对车架各部分的承载和应力分布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下面的改进设计奠定了基础。
标签:工况载荷边界条件扭转刚度一、工况的选择静态过程中的载荷分布为空载和满载。
客车在运行时就其载荷性质而言,车架所受的主要载荷为弯曲、扭转、侧向载荷和纵向载荷等几种。
弯曲载荷主要产生于乘员、货物、自身质量、设备质量。
扭转载荷产生于路面不平度对车身造成的非对称支撑。
这两种载荷情况也直接关系到车架的结构强度,整车强度分析分为以下九种工况:①垂直载荷;②左转弯;③右转弯;④弯扭;⑤紧急制动;⑥起步;⑦发动机最大扭矩;⑧左转弯+制动;⑨右转弯+制动。
部分工况如:扭转,发动机最大扭矩,起步,左(右)转弯+制动等工况经过应力仿真分析发现这些工况下出现的应力较大部位(危险区域)基本上已经被水平弯曲工况,极限扭转工况,急速转弯工况,紧急制动工况所覆盖。
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水平弯曲、极限扭转、急速转弯、紧急制动工况四个典型工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来分析车身结构强度和刚度,为进一步进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车身车架水平弯曲工况计算1. 载荷与边界条件水平弯曲工况下,客车车架承受的载荷主要是由乘客、驾驶员、车身、动力总成、备用轮胎、电瓶、油箱、司机座椅、行李箱、贮气筒等的质量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而产生的。
本文按照公式R= Ko× FZ来设计弯曲载荷R ,其中:K0为载荷系数,选取K0= 2.5 ,FZ为弯曲载荷,包括乘员、驾驶员、座椅自重、设备重量,其中重力加速度取9.8 /m s2,乘员取65kg / 人,其它设备按实际重量。
水平弯曲工况下,其边界条件为:约束前后轮装配位置处节点的三个平动自由度UX,UY,UZ 及三个转动自由度ROTX,ROTY,ROTZ。
2.刚度分析由于客车后悬较大,最大变形产生在车架后部,大小为6.817mm,计算结果的总体趋势与客车实际情况吻合。
轻型载货汽车车架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其受力情况也十分复杂,随着汽车行驶条件(车速和路况)的变化,车架上的载荷变化也很大,而车架,作为汽车的主要承载工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汽车的各方面性能,如操作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燃油经济性等。
有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车架断裂的情况发生。
所以对车架的主要受力件车架纵梁的强度进行校核,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确保车架在各个工况下,车架纵梁的弯曲强度都符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极限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的,找出解决的方案,保证人与财产的安全。
另外,随着油价的上涨和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对载货汽车车架进行设计,不管是对其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对其进行轻量化的优化设计,还是对汽车车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等,都是出于对汽车动力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的考虑。
是非常有必要的。
研究新的车架材料,减轻其质量,可以有效减少其整备质量。
1.2车架的发展历程车架”这个名称原本是从法文的“Chassis”衍生而来的,早期汽车所使用的车架,大多都是由笼状的钢骨梁柱所构成的,也就是在两支平行的主梁上,以类似阶梯的方式加上许多左右相连的副梁制造而成。
车体建构在车架之上,至于车门、沙板、引擎盖、行李厢盖等钣件,则是另外再包覆于车体之外,因此车体与车架其实是属于两个独立的构造。
第2章方案论证参考车型及其参数公告型号CA1092PK26L5E4 公告批次228品牌解放类型载货汽车额定质量4990 总质量8785整备质量3600 燃料种类排放依据标准轴数 2轴距4560 轴荷3585/5200轮胎规格接近离去角28/12前悬后悬1080/2355 前轮距后轮距识别代号整车长7995 整车宽2260,2445整车高2430 货厢长6180货厢宽2115,2300 货厢高560最高车速95 载质量利用系数 1.44备注该车带OBD,防护材料材质:Q235-A,连接方式:螺栓连接,后部防护装置的断面尺寸(mm):145×50,离地高度:545mm。
车架动载荷计算公式是什么

车架动载荷计算公式是什么在汽车工程中,车架是汽车的骨架,承担着车身和动力系统的重要部分。
在设计车架时,需要考虑到车身的动载荷,以确保车架能够稳定地承载车身和动力系统的重量,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因此,车架动载荷的计算是车架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车架动载荷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车架在不同工况下所承受的动态载荷的公式。
一般来说,车架的动载荷主要来自于车身的重量、悬挂系统的反力、操纵系统的反力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动态载荷。
因此,车架动载荷计算公式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综合考虑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载荷情况。
车架动载荷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为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两部分。
静态载荷是指车辆在静止状态下所承受的重力和静止时的各种反力,包括车身的重量、悬挂系统的反力等。
而动态载荷则是指车辆在运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动态载荷,包括加速、制动、转向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载荷。
静态载荷的计算公式一般比较简单,可以通过车身重量和悬挂系统的反力来计算。
而动态载荷的计算则需要考虑到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加速度、制动力、侧向力等因素,需要进行复杂的动力学分析和计算。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来进行动态载荷的计算。
在实际的车架设计中,车架动载荷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保车架在不同工况下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稳定地承载车身和动力系统的重量,同时也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车架动载荷的计算,车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也是车架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不同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会对车架的强度和刚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车架材料和结构设计。
总之,车架动载荷的计算是车架设计中的重要一环,需要综合考虑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载荷情况,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来确保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稳定地承载车身和动力系统的重量,同时也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何选自行车尺寸

选择尺寸,第一要做的是衡量您腿部内侧的高度,这决定了跨部到上管顶部的距离。
此平安距离是保证您在紧急下车时两腿撑地的平安,是您在座垫前部站立时跨部到车上管顶部的距离。
关于,建议此距离至少为1英寸,但2英寸为最正确距离。
除您的腿内侧高度外,您还需衡量您的身高,以便从以下对照表格当选择自行车尺寸时有两种参照值。
公路自行车架的尺寸通常以2厘米的幅度增加,山地自行车架增加幅度那么为2英寸。
因此为保证数值的准确性,请让他人为您衡量。
如何衡量您的臂展由于自行车座管的长度、车架尺寸、自行车上管及头管决定了车的比例。
若是您的身高及腿内侧高度在两个标准尺寸之间,那么上身的高度应为决定因素。
这是因为您上身的高度会阻碍触握手把。
为了得知您的臂展长度,需衡量您的“Ape指数”。
这是您的臂展长度(两臂指尖的距离)减去您的高度。
若是您的“Ape指数”为正数(臂展擅长身高),那么应选择之前提到的两个标准尺寸的较大一个。
若是您的“Ape指数”为负,那么应选择那个较小的尺寸。
选择正确的车架尺寸若是您已经有适合的自行车,您能够亲自测量其车架尺寸。
最普遍的测量尺寸是从中心到顶部(见图a至c)或中心到中心(见图a至b)。
这些数据表示的是底托架轴中心至座管顶端或顶管中端的距离,顶管中端必需与座管在同一平面上。
其它需要测量的数据为顶管及头管的长度及高度,这决定了您的够触距离及车头把的高度。
所有的测量数据均有必然范围的变更,座垫高度及座垫后倾距离需要通过座杆调整。
手把触及距离能够通过把立高度及座垫前后调整。
握把高度那么通过腕组或不同弯度的车头把调整。
但最重要的是选取适合尺寸的自行车架以知足各项指标。
厂家会将测量数据标在车架上,您能够查看车架的具体信息。
当比较车架尺寸时,您还应该考虑车架的风格,专门是公路自行车常带有传统式、半组合式或几何组合式风格。
比较经典的几个车架尺寸计算方式:由于厂家对车架尺寸的概念不同(有的用C-C值,有的用C-T值),那么,咱们也要选择适合的计算方式。
10T平板车计算书

10T平板车计算书1 平板车技术参数及结构(1)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宽×高)/mm:3360×1320×348 牵引高/mm : 285自重/kg: 983载重/kg: 10000轴距/mm: 1100轨距/mm: 600车轮直径φ/mm: 300(2)平板车结构(见图1)图1 平板车结构2 平板车主要结构件设计计算(1)车梁设计计算为保证车架的强度和刚度,10T支架平板车车架采用矿工钢为其框架梁,采用整体闭口焊接结构,车梁是由矿工钢焊接而成。
受力及弯矩计算图如图2所示。
图2 弯矩计算图梁单位长度上的载荷重:q=W g/(6l)=4904.9N/m式中W g----平板车载重,W g=49000N; l----车梁长度,l=3.33m。
由均布载荷产生的弯矩:M1=K d qL12/2=2779.4Nm式中K d----动力系数,K d=1.1;L1----悬臂长度,L1=1.015m。
由牵引力产生的弯矩:M2=Fe/6=6625 Nm式中F----牵引力,25KN;e----牵引点距车梁中心轴的距离,e=1.59m。
在轴卡处最大弯矩:M max=M1+M2=9942.6Nm车梁的材料为Q235,承受Ⅱ类载荷,其许用应力[σ1]=93.1Mpa。
所以要求梁的抗弯截面模数:W xi=M max/[σ1]=101.01cm310#矿工钢W x=113.4 cm3,W xi<W x,满足设计要求。
(2)车轴设计计算车轴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其受力情况确定各处轴径的尺寸。
图3 主轴受力情况每个车轮上的载荷:P’=K d’Q w/3= 38502.6N式中Q w----重车重量(不包括轮轴),10715kg;K d’----动力系数。
反力R A=R B=P’最大弯矩:M max=R A b=3272.7Nm轴颈根部弯矩:M1= R B c=1925.1 Nm轴颈:D=3M max/(0.1[σ1]ω) =50.84mm轴径根部直径:d=3M1/(0.1[σ1]ω) =42.59mm其中,[σ1]ω=[σ1]ω1/KⅠ=249.116Mpa,KⅠ=0.65KⅡ+0.35=1.2392, KⅡ=K1K2K3=1.368, K1=1.2,K2=1.14,K3=1。
公路车跨高计算

公路车跨高计算在选择一辆新自行车时,自行车的适合度毋庸置疑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自行车太小,你会感到尴尬和无法伸展。
如果它太大,甚至够到车把都很有挑战性。
尽管骑自行车是一项健康的运动,也有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自行车尺寸选择不当,长期骑行伤害了自身。
然而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并不需要车店的专家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自行车尺码。
如果你没有足够了解你想要买的新车,你并不孤单,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许多人不愿意在网上购买新车,因为他们无法亲自乘骑测试。
在你购买自行车之前,你需要测量一些身体尺寸数据。
自行车的尺寸是基于一个人的身高和体型,而不是体重。
你会想知道你的身高、跨高、躯干长度和手臂长度——这些基本信息。
在测量这些尺寸之前,一定要脱掉鞋子。
有一个好骑友和软卷尺相助,测量过程更容易。
在这篇速成指南中,我们将指导你如何测量,这样你就可以在网上选购自行车时自信满满。
自行车尺寸的选择原则虽然许多自行车提供你熟悉的尺码,如S、M、L或XL,但也有一些没有。
这些自行车提供的尺寸以英寸或厘米作为一个尺码单位(如18英寸或58厘米)。
车架的尺寸是指车架立管的长度。
这种测量方法有两种。
“C-T”测量从BB五通轴的中心到车架立管末端的长度。
“C-C”测量从BB五通轴的中心到车架上管中心位置的垂直距离。
目前还没有收集自行车尺码或骑行者fitting的行业标准,而且大多数品牌测量自行车尺寸的方式略有不同。
相较于男性骑行者,女性和儿童(尤其是年轻女孩)的胳膊更短,腿更长。
这意味着它们在自行车上的适用性略有不同,特别是在公路自行车上。
对于女骑手和儿童来说,简单的经验法则是,如果你在两种自行车尺寸之间徘徊,选择较小的尺寸。
较小的自行车更容易控制,而且车座的高度可以很容易地增加。
不过,每个自行车品牌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测量标准提供一些规格。
要找到尺寸表,可以查看该品牌的网站,了解他们喜欢的标准。
如何测量你的自行车尺寸无论你想要哪种类型的自行车,都要注意选择适合你身体的车架尺寸。
尺寸链计算介绍

尺寸链计算介绍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尺寸链计算。
你可别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头疼,觉得这是啥高深莫测的玩意儿。
其实啊,它在咱们生活里那可是挺常见的,我就给你们讲讲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儿,让你们看看这尺寸链计算到底是咋回事儿。
那是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和几个哥们儿打算自己动手组装一辆山地自行车。
我们都特别兴奋,想着自己组装出来的车,那骑起来肯定特有成就感。
于是,我们就跑到自行车配件市场,买了一堆零件,什么车架、车把、车轮啊,应有尽有。
回到家后,我们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们发现车架和车把连接的地方,那尺寸好像不太对劲儿。
车架上的安装孔和车把的连接轴,看起来就差那么一点儿才能完美匹配。
这时候,小李就说话了:“这可咋整啊?难道咱们买的配件不合适?”小王也跟着附和:“是啊,这要是装不上,咱这心血不就白费了嘛。
”我看着那两个不匹配的零件,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学过的尺寸链计算。
我就跟他们说:“别着急啊,咱们可以用尺寸链计算的方法来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俩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小李说:“啥是尺寸链计算啊?你可别忽悠我们。
”我笑着解释道:“简单来说啊,尺寸链计算就是研究零件尺寸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就拿咱们这个车架和车把来说吧,车架安装孔的尺寸、车把连接轴的尺寸,还有可能用到的一些垫片的尺寸,这些尺寸之间是有关系的。
我们得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看看能不能通过调整某些尺寸,让它们最终能完美配合。
”小王还是不太明白,挠挠头说:“那具体咋算啊?”我就详细地跟他们讲:“比如说,车架安装孔的直径是25毫米,车把连接轴的直径是24.5毫米,那这中间就差了0.5毫米。
这时候呢,我们可以找一些合适的垫片,把它垫在中间,让尺寸匹配起来。
当然啦,这垫片的厚度也得算好,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不然还是装不上。
这就是尺寸链计算的一个简单应用,要考虑各个尺寸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听我这么一解释,他们俩好像有点懂了。
车架的载荷计算公式为

车架的载荷计算公式为车架的载荷计算公式。
车架是汽车的骨架,承担着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部件的重量,同时还要承受来自路面的冲击力和扭矩。
因此,车架的设计和计算是汽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车架设计中,载荷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合理的载荷计算可以确保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还可以减轻车架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性能。
在进行车架的载荷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载荷,静载荷、动载荷和振动载荷。
静载荷是指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重力和惯性力,包括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部件的重量,以及车辆自身的重量。
静载荷的计算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力加速度公式来进行,即静载荷 = 质量×重力加速度。
在实际计算中,静载荷还需要考虑车辆的载重量、乘客和货物的重量等因素,以确保车架在静态状态下不会发生变形或破坏。
动载荷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包括加速度、制动力、转向力等。
动载荷的计算需要考虑车辆的加速度、速度、质量分布、路面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车架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疲劳破坏或失稳。
振动载荷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力,包括路面的颠簸、车辆的颠簸、发动机的振动等。
振动载荷的计算需要考虑车辆的振动频率、振幅、路面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车架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发生疲劳破坏或共振现象。
在进行车架的载荷计算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程计算软件,如ANSYS、ABAQUS等,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进行载荷计算和强度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车架的材料、结构形式、焊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在实际的工程中,车架的载荷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载荷计算,可以确保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还可以减轻车架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性能。
因此,对于汽车工程师来说,掌握车架的载荷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之,车架的载荷计算是汽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载荷计算可以确保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还可以减轻车架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性能。
半挂车 设计计算书

HQJ9401CCY型仓栅式运输半挂车设计计算书车辆有限公司1、半挂车参数的确定该车额定装载质量33900 kg,经与同类车型的比较分析,选取该车的整备质量约为6100kg.则该仓栅式运输半挂车的最大总质量40000kg.取前悬为1500mm,轴距5420+1310+1310 mm.根据GB1589《汽车外廓尺寸界限》要求,半挂车后轴满载轴荷≤24000kg。
满载轴荷计算如下:⑵整备质量:G1=6100kg⑶设计载质量:G2=33900 kg⑷最大总质量:G=400000 kg⑸车架箱体以及附件质量G01=3100 kg⑸悬挂质量G02=3000 kg通过零部件质量以及位置计算得半挂车质心位置:空载时车架箱体以及附件的重心距离并联两轴中心距2600 mm总质心在箱体中部距离牵引销4000mm。
空载时轴荷分配:牵引销 K1=2870kg 并联三轴 K2=5480kg满载时轴荷分配:牵引销R1=2870+(20000×5000)/7600≈16030kg并联三轴 R2=40000-16030=23970kg≤24000 kg(满足要求)2.1、车架强度的校核该车架属于承载式半挂车,车架强度校核按GB18564.1-2006中5.3.2a要求. 已知:车架材料为16Mn,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509 Mpa;屈服强度Rel=343 Mpa;断后伸长率≥21%.16Mn的许用应力:[σ]t =235 Mpa(根据JB/T4735-1997中表4-6)车架载荷分布图2.2、弯距计算车架上部构件在单位长度上的质量: q1 =5850/11820=0.494 kg/mm载质量在单位长度上的质量: q2 =20000/10070=1.657 kg/mm截面1-1:M1= R1×1350-q1×(1350+1980)2×0.5- q2×(1350+1980) 2×0.5=9714388 kg.mm截面2-2:M2= R1×2580-q1×(1350+2580)2 ×0.5- q2×(1350+2580) 2×0.5= 24746411kg.mm截面3-3:M3= R1×X-q1×(1350+X) 2×0.5- q2×(1350+X) 2×0.5由于从截面3-3后,纵梁截面不在变化,故只需求出弯距最大处的X即可.由弯距最大处:dM /dX=0得16030-0.494×1980-1.657×1350-(0.494+1.657) X=0所以X=5958M3= 16030×5958-0.494×(1350+5958) 2×0.5- 1.657×(1350+5958) 2×0.5=38067659 kg.mm2.3、纵梁的截面形状及特性W=(BH3- bh3)/6H截面1-1:H=266 h=250 b=94 B=140 W1≈1388337截面2-3:H=302 h=286 b=94 B=140 W2≈1972739截面3-3:H=306 h=290 b=94 B=140 W3≈20461902.4、应力σ1=M1/(W2×2)= 9714388/1388337×2=3.49 kg/mm2=34.28Mpa<[σ]t =235Mpa σ2=M2/(W2×2)= 24746411/1972739×2=6.272 kg/mm2=61.46.8Mpa<[σ]t =235Mpaσ3=M3/(W3×2)= 38067659/2046190×2=9.3 kg/mm2=91.16Mpa<[σ]t =235Mpa 满足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2.5、计算鞍座部分承载载荷F(Kg)F×7610=G×(7610-4830)=28350×2780F=10356由牵引车基本参数知道,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是10360Kg,该车型鞍座部分承载载荷为10356Kg,小于10360Kg,符合要求。
车架动载荷加速度计算公式

车架动载荷加速度计算公式在汽车工程中,车架动载荷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评估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性能表现。
车架动载荷加速度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动态载荷加速度,它对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车架动载荷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讨论其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车架动载荷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推导得出。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的影响。
这些力包括车辆的重量、惯性力、驱动力、制动力以及路面的不平度等因素。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这些力会对车辆产生作用,从而导致车辆产生动态载荷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车辆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基本公式:F = m a。
其中,F代表车辆受到的合外力,m代表车辆的质量,a代表车辆的加速度。
在实际的汽车工程中,车辆的质量是已知的,而车辆的加速度可以通过车辆的运动学参数来计算得出。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车辆受到的合外力。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个合外力分解成各个方向上的力,从而得到车辆在不同方向上的动态载荷加速度。
在实际的汽车工程中,车辆的动态载荷加速度通常是通过数值模拟或者实际测试来进行评估的。
通过数值模拟,工程师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车辆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不同路况下的行驶过程来评估车辆的动态载荷加速度。
通过实际测试,工程师们可以在实际路面上对车辆进行测试,并通过传感器来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动态载荷加速度。
车架动载荷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在汽车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评估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计算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动态载荷加速度,工程师们可以了解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评估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
其次,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优化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
通过计算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动态载荷加速度,工程师们可以了解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优化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以提高车辆的性能表现。
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公式

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公式货车是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大型车辆,通常承载着重量巨大的货物。
在运输过程中,货车可能会面临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其中包括侧倾力。
当货车在行驶过程中遭遇侧倾力时,可能会导致翻车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货车翻转结构的受力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车身结构、车辆载荷、外部环境等。
其中,最主要的受力因素是侧倾力。
侧倾力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或者转弯时的离心力等原因,使车辆产生侧向倾斜的力。
这种力的作用会导致车辆产生侧倾,进而可能引发翻车事故。
为了对货车翻转结构进行受力计算,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侧倾力的大小。
侧倾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的重心高度、车辆的速度、路面的情况等。
一般来说,侧倾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侧倾力 = 质量重心高度 sin(侧倾角)。
其中,质量是指车辆的总质量,重心高度是指车辆重心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侧倾角是指车辆侧向倾斜的角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估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侧倾力。
在确定了侧倾力的大小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货车翻转结构的受力计算。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需要考虑车身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货车的车身结构是由车架和车厢组成的,而车架是承受侧倾力的主要结构。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车架的受力情况:M = F h。
其中,M是指车架所受的弯矩,F是指侧倾力,h是指车架的高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估算出车架在受到侧倾力作用时所承受的弯矩大小。
除了车架的受力情况,我们还需要考虑车辆的稳定性。
在进行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车辆的侧倾稳定性:K = (h / b) tan(φ)。
其中,K是指车辆的侧倾稳定系数,h是指车辆的重心高度,b是指车辆的轴距,φ是指车辆的侧倾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估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侧倾稳定性情况。
专用汽车设计常用计算公式汇集 (2)

第一章专用汽车的总体设计1 总布置参数的确定1.1 专用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总宽和总高)1.1.1 长①载货汽车≤12m②半挂汽车列车≤16.5m1.1.2 宽≤2.5m(不含后视镜、侧位灯、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可折卸装饰线条、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等)1.1.3 高≤4m(汽车处于空载状态,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关闭状态)1.1.4 车外后视镜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挂车最大宽度处250mm1.1.5 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1.2专用汽车的轴距和轮距1.2.1 轴距轴距是影响专用汽车基本性能的主要尺寸参数。
轴距的长短除影响汽车的总长外,还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装载量、装载面积或容积、最小转弯半径、纵向通过半径等,此外,还影响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等。
1.2.2 轮距轮距除影响汽车总宽外,还影响汽车的总重、机动性和横向稳定性。
1.3专用汽车的轴载质量及其分配专用汽车的轴载质量是根据公路运输车辆的法规限值和轮胎负荷能力确定的。
1.3.1 各类专用汽车轴载质量限值(JT701-8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前轴轴载质量(kg ) ≤3000 ≤5000 ≤7000 ≤6000 后轴轴载质量(kg ) ≤7000≤10000≤13000≤240001.3.2 基本计算公式 A 已知条件a ) 底盘整备质量G 1b ) 底盘前轴负荷g 1c ) 底盘后轴负荷Z 1d ) 上装部分质心位置L 2e ) 上装部分质量G 2f ) 整车装载质量G 3(含驾驶室乘员)g ) 装载货物质心位置L 3(水平质心位置)h ) 轴距)(21l l l +B 上装部分轴荷分配计算(力矩方程式)g 2(前轴负荷)×(121l l +)(例图1)=G 2(上装部分质量)×L 2(质心位置)例图1g 2(前轴负荷)=12221)()(l l L G +⨯上装部分质心位置上装部分质量则后轴负荷222g G Z -= C 载质量轴荷分配计算g 3(前轴负荷)×)21(1l l +=G 3×L 3(载质量水平质心位置)g 3(载质量前轴负荷)=13321)()(l l L G +⨯装载货物水平质心位置整车装载质量则后轴负333g G Z -= D 空车轴荷分配计算g 空(前轴负荷)=g 1(底盘前轴负荷)+g 2(上装部分前轴轴荷) Z 空(后轴负荷)=Z 1(底盘后轴负荷)+Z 2(上装部分后轴轴荷) G 空(整车整备质量)=空空Z g + E 满车轴荷分配计算 g 满(前轴负荷)=g 空+g 3 Z 满(后轴负荷)=Z 空+Z 3 G 满(满载总质量)=g 满+Z 满 1.4专用汽车的质心位置计算专用汽车的质心位置影响整车的轴荷分配、行驶稳定性和操纵性等,在总体设计时必须要慎重全面考虑计算或验算,特别是质心高度是愈低愈好。
Fit Calculator车架测量系统说明

F i t C a l c u l a t o r车架测量系统说明(总1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Fit Calculator 是个国外单车网站所设计的公路车 Fitting 之量测计算工具:?原网址 :?朋友找到这网站, 我看了看觉得还不错. 公路车的Fitting 也可以自己作. 就不用麻烦车行了.?因此在帮朋友解说这Fit Calculator 如何使用的同时, 写下了这很简略的使用说明.?由於要翻译原文, 有些地方因本身在英文的单车专业上尚有不足, 所以若翻得不对或写得不好请不吝予予指正.先看首页的图 :????第一页是简介及开始的介面.?使用这个Fitting计算工具需要八个与身材各部位有关之数据才能算出最佳之车架尺寸.此8个数据在网页第二页会详细说明.此外, 要量测此8个数据, 必须有两个人一起来丈量, 即有另一人协助丈量你的身材各部尺寸, 才会准确.此外, 最好同一个数据量个两三次以上再来平均, 会比较准确.?这8个数据提供得越准确, 算出来的车架各部尺寸的范围, 也会越准确.?量得不准, 计算出来的结果当然就不准了. 所以8个数据的提供很重要.以下范例及说明, 是以我自己量的数字来作下去, 因为没有别人协助, 所以我量出的数据不太准确, 仅供讲解说明用.首先, 要开始量数据之前, 在首页这页面, 有两个资料要提供, 如上图在页面的右边 (红框内) 点选性别 (例如图示中, 我填的是Male. 男性),以及用何种单位来计算 (有公分或英寸可选. 我选的是左边的公分:centimeters).点选完这两个资讯後, 滑鼠按下右下角的 "Get Started" 就可以开始进入次一页输入8项资料.接下来的第二页就要开始测量八个数据了.第二页的八个数据, 分别显示在如下图的网页之中间靠右的位置(红线框出的栏位), 即 "Your Measurements" 字眼底下那八个栏位.每个数据 (栏位) 都有影片的说明在页面的左边. 每个数据也有如何测量的图示在页面右边. 看右边的图示大概就知道要量测什麽了.这8个栏位要依序输入. 第一个数字输入之後, 滑鼠要点第二个数字去输入时, 影片跟图示都会自动转换到第二个数据的相关影片与图示第一个数字要输入的是 "胯下的长度" . 由图示可看得出是要从胯下量到脚底.?请穿着短车裤, 并请光着脚丈量. 双脚站着开开约8英寸宽 (20cm). 并找一个长型硬式的丈量物当作量尺 (如上图示).量的时候胯下要尽量顶到量尺. 然後 (用皮尺) 量胯下 (量尺的顶端) 至地面的距离为多少公分.请注意不要从衣服的胯下部位丈量. 要从身体真正的胯下部位开始量. 因为例如牛仔裤的胯下部位离身体的真正胯下部位有大约两英寸的距离第二个数据要量的是 "Trunk" (上身的长度)?可坐在椅子上, 背部紧靠墙壁. 然後测量从肩膀 (应是肩胛骨处) 到椅子 (屁股底部) 的长度.身体两边都要丈量. 量了之後再平均.第三个数据为 "Forearm" "前臂"?仍然是坐姿身体紧靠着墙, 然後手掌握着圆柱形的物体 (如图示), 手臂尽量放低, 但前臂要往前与上臂呈约90度.然後测量从圆柱形物体的中心点 (即约握着的手的手指关节处), 到图示中那个前臂与上臂交接处的有骨头处(大约就是交接处的中心点).第四个数据为整个手臂.?仍然是坐姿身体紧靠着墙, 然後手掌握着圆柱形的物体, 让整个手臂与地面平行. 并试着不要让手臂往前顷. 确认手中握着的圆形物与手臂垂直.然後找出臂膀上, 由肩膀往下延伸至臂膀的中心点之处. 测量至手握之圆形物中心点的距离, 即为第四个数据.第五个数据为大腿.??一样坐着紧靠墙壁. 确保股骨与地面平行且胫骨与地面垂直 (这是啥意思我也不知道. 就看图示吧. 反正就是坐正并让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後测量从墙壁到膝盖骨前端的距离, 即为第五个数据.第六个数据为小腿.???一样是坐着让小腿与地面垂直. 然後测量从膝盖上缘到地面的长度.第七个数据与 "胸骨凹槽" 有关.???笔直站立, 找到喉结下方有个 V字型的胸骨的凹处, 从这个V字型凹槽底部测量至地面的长度, 为第七个数据.第八个数据即为身高.??这个就不多作说明了. 量身高时两脚应张开离约20cm.??这八个数据都输入之後, 按下最底下的 "Continue to next measurements" , 就会到达下一页显示计算结果了.八个数据输完之後就会跑到下一页, 即为适用之车架相关尺寸的结果.?此结果有七种数据, 每种数据它提供的则是一个范围值. 亦即可在此范围值内选择适合你的车架.例如下图为我的结果, 第一种数据显示的是 C to C 的范围, 第二种数据显示的是C to T的范围...等等.?????分别解释一下这七种数据:1. Seat tube range c-c : C to C 就是 Center to Center. 指的是坐管长度. 从BB轴心到座管与上管交界处的中心点的长度.一般人在选车架时, 大多数人所引用的数据就是这个C to C 的长度.此长度如果选得太短, 则上管也一定太短, 那就可能会造成握把太低而赋予颈部与背部太多压力.2. Seat tube range c-t : C to T 即为 Center to Top. 指的是座管长度从从BB轴心到座管与上管交界处的上缘 (top)的长度.文中提到可乐果 (Colnago) 的车子是依据 C to T 的尺寸而非 C to C.3. Top tube range : 此为上管长度. 从座管的中心点到头管的中心点的位置.没有一个单独的车架数字比这个上管长度更重要的了.所以, 如果不想拿太多数字来作选车依据, 只想拿一个数字的话, 那就拿这个上管数字就对了.要注意这个计算工具所量测的上管数字, 并不是实际的压缩车架的上管数字,而是画一条 "假设线" , 这条线是与地面成平行的 (多数上管并非完全水平).4. Stem 长度 (可能是龙头 / 车首 ).龙头长度当然也很重要罗. 会关系到骑乘姿势与效率. 或是颈部背部的舒适度.5. BB - Saddle position : 此为座管到座垫的长度. 从BB轴心到座垫上方的长度. 若要了解座垫大概离地多高比较适合, 此数据可参考.6. Saddle - Handlebar : 此为座垫前缘到握把边缘 (接近座垫的那一边) 的长度.?这个数字与龙头的数字也有关. 这个数字的使用, 可以让你的重量不致於太前面或太往後.7. Saddle setback : 这是量测你的座垫要在BB之後多少长度,?从座垫的头 (鼻头) 吊一支铅垂或是一条假想线往下到地面, 算出这条线是在BB 轴心点之後几公分.这个数字的意义在於不让你坐得太前或太後, 导致出力不平均或不正确.??此外, 这一页的数据有三种版本, 各为 The Competitive Fit , The Eddy Fit, The Frenchh Fit.它的解释字句很多, 我也没看完, 所以就不赘述, 简单的说:The Competitive Fit就是最现代的Fitting 数字. 也是最 "战" 的数字. 最有效率最利於速度的数字. 你如果要追求速度, 那选这个版本就对了.The Eddy Fit,顾名思义, 就是车神 Eddy Merckx 年代的骑乘的车架之参考数字.由於车架设计的演进, 当年 ("70以前一直到 '80之後) 的车架设计或许没有今日那麽 "战" 了.这个Eddy Fit 就是如果你要舒服一点, 少一点点效率与速度的话, 可以选这个版本.这个版本选出来的车架尺寸, 颈部比较舒适, 握把一般也没有 Competitive Fit 那麽低. 身体重心较为偏向座垫/踏板那边而不是前头握把.不过这版本其实与Competitive Fit 的坐姿差异不大啦.The French Fit, 如果还想要更舒适一些, 就选 French Fit 了. 这个版本一般适用於长途旅行.或者说它就是让颈部, 背部, 座椅更为舒适的一种设定.有些车友骑公路车会腰酸背痛的 (尤其是上了年纪像我这样的 ), 可以考虑选这个French Fit 的设定.以上就是依身体各部位量测出的数据来计算出适用之车架各部位的尺寸, DIY 的公路车 Fitting 就完成了.。
车架号合法性审查公式

车架号合法性审查公式车架号的校验公式通常是根据国际标准制定的。
在国际上最常用的车架号校验公式是基于ISO3779标准和ISO3780标准的。
根据这些标准,车架号的结构和合法性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审查。
第一步是确定车架号的位数。
车架号通常由17个字符组成,包括字母和数字。
在一些情况下,车架号可能会有更多或更少的字符。
第二步是将车架号中的字符转换为标准的数值。
根据ISO3779标准,车架号中的字母会被转换为相应的数值。
具体的转换规则包括将A转换为1,B转换为2,依此类推。
数字字符保持不变。
转换后,车架号的每个字符都对应一个数值。
第三步是根据特定的校验公式计算车架号的校验和。
校验和是根据车架号中的各个数值计算出来的一个值。
根据ISO3779和ISO3780标准,校验和的计算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对车架号中的数值进行加权求和,然后取和的个位数作为校验和。
第四步是将计算得到的校验和与车架号中的校验和进行对比。
如果两者相等,则车架号合法;如果两者不相等,则车架号不合法。
需要注意的是,校验公式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校验公式和规则来判断车架号的合法性。
因此,在进行车架号合法性审查时,应该确定所使用的校验公式和规则符合当地的法律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或在线校验工具来进行车架号合法性审查。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进行字符转换和校验和计算,并给出判断结果。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和加快车架号的合法性审查过程。
总之,车架号合法性审查是通过校验公式来进行的。
根据国际标准和当地法律要求,可以确定车架号的位数、字符转换规则、校验和计算方法等。
通过计算机程序或在线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车架号的合法性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车架尺寸公
2
———————————————————————————————— 作者: ———————————————————————————————— 日期:
3
在Airborne网站上看到了度量身体个部位长度和计算车架尺寸的公式,供大家参考使用。 1. 测量大腿长度i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测量时最好穿骑行服,站于水平硬性地面,并由一人辅助。身体直立,两脚间隔约十公分。用书本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平置于裆部,并向上施加小于坐车座的适当力度,测量书本顶部至地面的距离:i 2. 测量身长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
姿势与步骤1相同,测量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至书本上端的距离:t 3. 测量臂长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测量从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离 4. 测量肩宽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
直立,放松两臂,测量肩关节处的宽度s 以上尺寸每个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车架尺寸: 公路车架尺寸=i*0.67(cm) 山地车架尺寸=(i*0.67-11.0)*0.394(英寸) 把立长度=[(t+a)/2+x]-et 公路车x=4;山地x=8;et=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车架上管有效长度就是第一张图中的“o”)
你所适合的曲柄长度: 腿长范围 (cm) 曲柄长度 65cm - 70cm 165mm 71cm - 76cm 170mm 79cm - 81cm 172.5mm 82cm - 90cm 175mm
弯把宽度:(弯把的宽度是指中心至中心的长度) 肩宽范围s 把 宽cm 38cm 38 - 40 39cm 40 40cm 40 41cm 40 – 42
6
42cm 42 43cm 42 – 44 44cm 44 45cm 44 46cm 44 - 46
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 一切的起点,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这里,“合适”非常重要!因为这里的自行车是作为运动器材,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得马虎。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合适的运动是健康,不合适的运动是找死,就是这个道理。把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人可能没这意识,确实,想想自己小时候,照样能骑父亲的28大扛,但这里的自行车不是代步工具,所以是不同的。
另外,我们大部分是业余运动,不是专业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专业运动员的一些做法,但不可完全照搬,否则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在一般人眼里,运动员的身体够好了吧,但是你是否又知道,运动员中有心脏病的人多了去了,这年头运动员因病早早去世的新闻还少吗?
买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品牌整车,一种是自己组装,就是俗称的DIY。现在能买到的品牌,国内的如捷安特,美丽达,而国际的品牌就更多了。自己组装,则有更大的灵活性,当然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好坏之说,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一定要保证合适,这是不能妥协的。选择DIY自然能挑选合适的零件,对于品牌整车,必要的细节调整也是需要的,除非原型车刚好和自己匹配。
1.车架
7
第一步就是车架了,车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还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公式。这里提到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一般厂商都会提供车架的几何尺寸图,例如:
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长度(TT值),如上图的D。也有人着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上图A)。没错,这些数据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
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从地面到车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点)顶部的距离。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也叫安全距离。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摔车是很正常的事。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后果可想而知。
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Standover 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
8
当然,仅仅达到碰不到是不够的,那么多大的安全距离算合适呢?这方面的标准也很多,和你的骑行环境也有关系,这里只列出其中一种,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是可以的:
• 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骑行,从不进行off-road的骑行,安全距离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 • 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应该是3英寸(7.5cm); • 越野以上的话,至少应该是4英寸(10cm),或者更大。
实际上不一定要达到这么严格,尤其对于一些个头较小的车友来说,要找那么小的车架有时是很难的。而且同一个车架,使用不同行程的避震前叉,不同宽度的轮胎,都会影响到这个值。我个人认为,保持个6cm左右的下限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那么完美。必要时,可能需要牺牲大行程前叉和肥胎的选择,不过对于标准的XC而言,对前叉行程和轮胎的宽度要求本来就不是很大。
按上述标准选择的车架,你可能会觉得小,其实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小那是因为以前的大了。有人说山地车架要比一般的车架小两三号,就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你再来考虑车架的TT值、CT值和CC值,你会发现它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大。有人说,按这个标准的架子太小了,需要把座杆拔得老高,担心会不会断裂。其实,由于山地车架基本都是压缩架,座杆都需要较长,市面上35cm、41cm长度的座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长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在对重量克克计较的自行车上,可以缩短的话,决没人愿意加长的,厂家不是傻瓜。只要不超过它的安全线,体重不超过设计规格,那就不应该有问题,当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不在讨论之列。
立管同尺寸的车架,上管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TT值不同,那么该选择多大的TT值呢?这个跟把立的长度有关,需要接合下面关于把立选择部分进行。
尺寸是选择车架的第一步,接下来才应该涉及车架材料、车架品牌、车架价格、硬尾软尾等方面。有关这些方面,可接合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切忌本末倒置,要知道,无论多贵多漂亮的车架,如果尺寸于你不合适,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买它是拿来运动的,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当然,买来收藏那是另一回事。
9
2.把立 把立,也就是俗称的龙头,把立主要的参数有长度(沿着把立杆从中心到中心的长度)、角度、能否正反装等。
把立和车架搭配起来,一起构成了总上管长度。注意该长度不一定等于“车架上管TT值+把立长度”,因为把立有角度的存在,而且正反装会导致不同的高度,从而影响整个上管长度,实际还需要测量来获得。
在车架Standover确定后,总上管长度应该就是尺寸中最需要琢磨的参数了。这个长度多少算合适呢?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身体尺寸,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方式。下面慢慢叙述:
首先不能太短,要保证上半身可以完美的伸展,没有缩成一团的感觉;要保证车把和你的膝盖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即使在站立踩踏时,膝盖也不会撞到车把。这算是一个底线吧。
其次,看使用方式。总上管越长,上身就越伸展,越容易发力,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重心前移,操控性能下降。相反,上管较短时,你就能够挺直上身,获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视野,当然发力就没那么自如了。除了水平方面的长度,在垂直方面,把立和座垫的高度差同样有影响。座垫高度相对是容易确定的(后面会涉及),把立可以通过使用前叉垫环,甚至反装来调整和座垫的高度差。把立越低,越容易发力,操控性也越差,对脖子和手臂的压力也越大;反过来则刚好相反。
综上,确定上管长度,依赖于很多因素。也许你觉得很抽象,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没错,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但从来没有哪个公式能适用于所有人,只相信公式纯粹是机械和教条。那怎么办呢?不少老手都习惯用一个词:舒服。凭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对初学者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知道,人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开始不舒服的姿势,适应后也会舒服的;开始很舒服的姿势,不一定就是尺寸合适的姿势。所以,跟初学者谈舒服,说了等于没说,这是需要在一定的骑行经验基础上才谈得上的。
10
那总得有个解决方法啊?不得已,虽然不能依赖计算公式,但是,对初学者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得从公式入手,机械就机械吧,就机械这么一次,好歹是一个起点啊!这里列出其中一种公式:
• 测量数据t:水平站立,裆部到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的距离。如图:
• 测量数据a: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测量从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离。如图:
11
• 上管总长度=(t+a)/2+8。 很明显,这个公式是有缺陷的,主要就是那个数字8。该公式根据人的上身长度、手臂长度和一个调整值(数字8)来获得上管总长度,思路本没错,但显然,不同身材所需的调整值应该是不同的,一个简单的固定值8当然没有说服力。
之所以采用这个有问题的公式,仅仅是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基点,实属无奈之举。初学者可以此开始,随着骑行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至此,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还没完。在总上管长度确定之后,下一步就需要琢磨车架和把立如何搭配来构成总长度的问题了。
同样与骑行方式有关。长把立短车架的组合,使得重心相对前移,有利于爬坡,尤其爬陡坡时有助于压住车头,防止前轮翘起,但同时降低了下坡性能。短把立长车架的组合则刚好相反。
不过,就XC而言,胜败的关键在爬坡,而不是平路冲刺及下坡技巧,所以使用长把立还是大有人在。对于业余人士而言,我们需要一个能兼顾上坡和下坡的折中点。这个长度是多少呢?引用一个数据:100-125mm左右,把立长度在这个范围比较合适。
至于把立角度,则根据你需要的座垫把立高度差来选择。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先把座垫和把立调到同一高度,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柔韧程度慢慢调整。不要立马像专业车手那样把车把调得很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吧!
在通过垫环已经无法调低把立时,可以将把立反装,这样还能降低点距离,当然,前提是这个把立的角度不是零,而且可以反装!
这些问题确定后,车架的TT值范围也就可以定了。车架、把立,两者要接合起来一起挑选。
3.曲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