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等。
为了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合理的统计学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统计学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的目标。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应用。
课程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统计概念和术语:学生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总体、样本、变量等等。
他们还应该熟悉统计学中常用的术语,例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等。
2. 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优缺点,并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3. 掌握常见统计方法: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例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统计分析。
4. 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释来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将统计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清晰地解释统计分析的结果。
二、课程内容统计学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课程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统计学教学大纲中的内容:1. 描述统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描述数据。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和解释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并能够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
2. 概率论: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概率理论。
他们需要了解概率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计算概率。
3. 抽样与估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抽样和估计。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抽样方法,并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抽样和估计。
4. 假设检验: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假设检验。
他们需要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够进行假设检验的计算和解释。
5. 回归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回归分析。
他们需要了解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三、教学方法统计学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教学方法。
统计学教学大纲64(新版本)
《统计学》教学大纲Statistics修订单位:经济管理学院适用专业: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市场营销等执笔人:李庆东使用年级:06-09级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是论述在社会经济范围内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本课程的地位——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核心课,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对统计学的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奠定学科基础,并使之具有较完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其次,使学生能明确理解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弄懂各种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各种基本方法。
再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将统计学的知识贯穿其中。
最后,还要教会学生理论分析,使他们能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事例并能以报告的形式给出分析结果和合理化建议。
二、课程教学内容1. 统计与统计数据: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
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2. 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图表展示是应用统计的基本技能。
本章首先介绍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然后介绍不同类型数据的整理与图示方法,最后介绍图表的合理使用问题。
3.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偏斜程度和峰度。
本章将从数据的不同类型出发,分别介绍集中趋势测度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4. 抽样与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推断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抽样及抽样分布的基础上,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我们所关心的总体参数。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一)统计学课程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科学。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能够熟练应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一)一些基本概念掌握统计学的含义,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熟悉统计学的分科;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具体内容为:1、统计是什么?2、现实中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概率和机会3、变量和数据4、变量之间的关系5、统计、计算机与统计软件(二)数据的收集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统计数据的分组方法;熟悉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搜集方法。
具体内容为:1、数据是怎样得到的?2、个体、总体和样本3、收集数据时的误差4、抽样调查和一些常用的方法5、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形式(三)数据的描述掌握均值的计算方法,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离散系数的适用场合;熟悉众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的特点及计算;了解极差的含义及特点,偏态、峰度的测度方法,统计表的编制等,能够编制频数分布表;了解频数分布的图示方法和类型。
具体内容为:1、如何用图来表示数据?2、如何用少量数字来概括数据?(四)机会的度量:概率和分布掌握概率的运算,确定变量分布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熟悉如何运用小概率定理对事件进行判断。
内容包括:1、得到概率的几种途径2、概率的运算3、变量的分布4、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5、用小概率事件进行判断(五)简单统计推断:总体参数的估计掌握用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熟练运用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方法,并且可以独立运算,说明估计结构;掌握估计结构的评判标准。
1、用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2、点估计3、区间估计4、关于置信区间的注意点(六)简单统计推断: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掌握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假设检验;熟悉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了解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
本课程主要包括了七章,共48学时,这些模块的内容但是又紧密联系。
第一章总论(第1周,共3学时)
第1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
第2节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统计工作过程(1学时)
第3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学时)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第2-4周,共7学时)
第1节统计调查方案与种类(3学时)
第2节统计分组(1学时)
第3节分配数列(2学时)
第4节统计表(1学时)
第三章综合指标(第4-6周,共8学时)
第1节总量指标(1学时)
第2节相对指标(2学时)
第3节平均指标(3学时)
第4节标志变动度(2学时)
第四章动态数列(第7-9周,共8学时)
第1节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3学时)
第2节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2学时)
第3节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2学时)
第4节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1学时)
第五章统计指数(第10-11周,共6学时)第1节统计指数的意义和种类(1学时)
第2节总指数的编制(2学时)
第3节总量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2学时)
第4节平均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1学时)
第六章抽样调查(第11-14周,共8学时)第1节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与组织形式(2学时)第2节抽样平均误差(4学时)
第3节全及指标的推断(1学时)
第4节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1学时)
第七章相关分析(第14-16周,共8学时)第1节相关分析的意义和任务(1学时)
第2节简单线性相关分析(3学时)
第3节直线回归分析(3学时)
第4节曲线回归(1学时)。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14003课程名称:统计学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二、课程简介统计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一般认为其理论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已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
起初,统计学主要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阶段。
从广义上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或信息的学科,而从专业角度来看,它主要分为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和生物统计等方向。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更侧重于经济统计的学习。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统计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思维能力。
学生将能够基于真实的统计调查数据和大数据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此外,课程还将提升学生在科学决策和量化决策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统计学的概念和统计分析的步骤2.认识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什么是统计学(2)学习统计学的必要性(3)如何学习统计学(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第二章数据来源(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数据的主要来源和采集方法2.掌握抽样调查方法及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条件(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数据的采集方式(2)数据采集机构(3)抽样调查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总体和样本(2)随机抽样(3)整群抽样(4)放回抽样(5)不放回抽样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了解各种数据的来源及采集方法(2)掌握抽样方法(三)思考与实践能够正确运用抽样方法进行科学抽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三章统计分析软件R操作(一)目的与要求1.能够运用R软件进行数学计算2.能够运用R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3.能够正确将各种文件格式数据导入R软件,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并保存为各种格式的文件(二)教学内容R软件的基本操作(三)思考与实践能够熟练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决策和管理中。
本课程旨在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
二、教学目标1.熟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培养数据分析和统计思维的能力;4.学会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1统计学的定义和目的1.2统计学的发展历程1.3数据类型和变量分类1.4抽样和抽样方法1.5统计学中的概率概念2.描述统计学2.1数据的整理和图表展示2.2中心趋势的度量2.3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2.4相关与回归分析3.概率与概率分布3.1概率基本概念3.2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3.3常见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4.统计推断4.1抽样分布与估计4.2假设检验4.3方差分析4.4回归分析与预测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统计软件实践: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学相关领域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六、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20%):对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包括理论问题和数据分析题目。
2.实验报告(30%):完成统计学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期中考试(20%):对第一、二章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4.期末考试(30%):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核。
七、参考教材1.王小莫,《概率与统计》2.林超仁,《大数据统计学》3.高路凯,《统计学基础》八、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15周,按以下进度进行教学:第1-2周: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5周:描述统计学第6-8周:概率与概率分布第9-13周:统计推断第14-15周:复习和期末考试以上是《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如概率、随机变量、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二、课程目标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和实验设计等。
3、能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理解数据分析和解读的流程。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统计学基础知识:概率论基础、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抽样分布。
2、描述性统计: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数值描述、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3、推论性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4、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实验设计的类型和实施。
5、统计软件应用:Excel、SPSS、R等统计软件的使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数据分析案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学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侧重于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实践教学部分则注重于统计软件的运用和数据分析的实践。
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教学部分(学时):讲解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的内容。
2、实践教学部分(学时):学习统计软件的应用,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帮助我们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问题。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涉及经济、医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因此,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份统计学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统计学知识。
第一部分:统计学基础知识这一部分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调查问卷、采样方法和数据收集的技巧。
此外,还将介绍统计学中常用的术语和符号,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第二部分: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对数据的整理、总结和表达。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图表和图形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例如,直方图、饼图和散点图等。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计算和解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等。
第三部分:概率论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性。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如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等。
此外,还将介绍概率分布和随机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
例如,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等。
第四部分: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涉及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判断统计推断是否成立的方法,而置信区间估计则是一种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和解释结果。
第五部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预测。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他们将掌握如何拟合回归模型、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和解释回归系数等。
此外,还将介绍多元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4925056
总学时:48学时
学分:3
开课对象:全校经管类本科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统计学》是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论科学。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能够熟练应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统计方法所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算机进行分析。
.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其他多种形式为辅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四、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按照48学时制定,授课16周,每周3学时。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统计和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的分科以及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重点:掌握“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学”的含义,熟悉统计学的分科。
难点: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统计与统计学
第二节:统计学的分科
第三节: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习题:思考题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学时: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统计数据的调查和整理方法。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各种方式,调查方案设计,统计分组和次数分配数列。
难点:调查方案设计
第一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三节:统计数据的整理
习题:思考各种调查组织形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学时: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数据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偏态峰度各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统计资料的显示方法。
重点:各种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的计算。
难点:偏态指标和峰度指标的计算。
第一节: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
第二节: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定
第三节: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定
第四节: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学时: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时间序列的各种分析指标和动态趋势分析方法。
重点:时间序列的各种分析指标和长期趋势分析。
难点: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趋势变动分析
第三节:季节变动分析
第四节:循环变动分析
习题:计算题(平均水平、平均发展速度、趋势测定)
第五章统计指数学时: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总指数的编制、因素分析和几种重要统计指数的编制。
重点: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因素分析方法
难点:常用的经济指数的编制。
第一节: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加权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第五节:综合评价指数
习题:计算题(总指数、因素分析)
第六章抽样与抽样估计学时: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抽样分布和抽样估计的方法。
重点:抽样分布、区间估计。
难点:其他抽样组织方式的抽样估计。
第一节: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抽样分布。
第三节: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其他抽样组织方式及其抽样估计
习题:计算题(区间估计)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3 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相关分析方法,建立各种回归方程方法,以及进行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重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相关分析。
难点: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
第一节: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三节:相关分析
习题:计算题(相关系数、一元回归)
第八章方差分析学时: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本章重点讨论方差分析的内容、原理、F分布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重点:方差分析的内容、原理、F分布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难点: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
习题: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数据分析。
考核方式与要求:闭卷考试,两小时内完成
参考书目:
1、[美]David Freedman 等著,魏宗舒、施锡铨等译,《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