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所谓二元结构,简而言之,不过是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的 区分 。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生产方式上,还表现在生活 方式和思想方式上。二元结构主要由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 两大部分来体现。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另外两个二元结 构隐隐约约地正在中国出现,一个是贫富二元结构,不仅 存在于城乡之间,还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第二个是国 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大阵营的对立也正在形成二元结构 之雏形。但两种二元结构都比不上城乡和工农这一主要二 元结构明显。
整体与局部变迁(规模)
进步的与倒退的社会变迁(方向) 渐进的与激进的社会变迁(方式) 自发的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人的 参与和控制)
自然环境 人口 社会制度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
经济
社会进化论 历史循环论 社会均衡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 1、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2、社会文化条件
现代制度和现代人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方面 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的性质决定了现代人的特征 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
人的现代化包括:现代人应具有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 积极获取新信息,守时惜时,有计划性,信任,对生活采取分 析的态度,积极地解决问题。
2016.04.10
第一节
社会变迁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含义 类型 影响因素
根源与机制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
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 的结果。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一、概念题1.迟发展效果(人大2006年研)答: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
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2.“二元”社会结构(中山大学2008年研)答:“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二、简答题1.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中财2007年研)答: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1)环境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
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
环境可分为两类:①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又称“原始自然环境”;②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人化自然环境”。
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2)人口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
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
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
(3)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或设置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给予社会变迁以直接的影响。
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除了经济制度外,人们特别重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4)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⑷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⑷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 ⑸社会结构日趋分化。 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⑺城市化。 (三)社会学对社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A.孔德和H.斯宾塞率先对新的工业社会作了研 究和分析。 F.腾尼斯 “社区”和“社会”的理论 杜尔凯姆 M.韦伯
二二、社会现代化(social modernization) 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 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 过程。 (一)发展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革命性的变迁过 程,它以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同传统社会形 成鲜明的对照,并往往带来社会生活的急剧 变化。 (二)基本特征(教材P410-420) ⑴理性化 ⑵人的现代化
P.A.索罗金:社会变迁是遵循一种“历史循环 模式”进行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灵性、感性 和理性三个阶段循环出现,社会学不可能再 提出任何其他的社会发展规律。 ⑶均衡论。 强调社会均衡一致和稳定的属性。 T.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 属性,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 的关系。 ⑷冲突论。 冲突论的代表、R.达伦多夫和美国社会学家 L.A.科瑟等人认为,应该将社会体系看作是一 个各个部分被矛盾地联合在一起的整体。
(四)社会变迁理论 ⑴进化论。 法国社会学家A.孔德:三阶段论。 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社会发展同生物有机 体的进化相似,是一个内部“细胞”不断分 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自我发展过程。 ⑵循环论。 德国历史学家O.斯本格勒:社会的变化类似 于人的生命循环,每个时代都有其产生、成 长和衰老死亡的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将返回 到最初的起点。
T.帕森斯:社会的变迁可分为原始、中间和现 代三大阶段,而现代化是在17世纪从西方开 始向整个世界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五、现代化与全球化
社会学把全球化看作是一种社会变迁过程,就是人类从以 往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域彼此分割的原始闭关自 守状态走向一种全球性社会的这样一种社会变迁过程。
(余见资料)
六、现代化的未来
1、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时代与工业时代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差别: ①在工业社会中,最典型的经济活动是制造业、农业和资 源开发业,而在后工业时期,服务行业将成为占主导地位 的经济活动。 ②如果说工业时期是机器的时代,那么后工业时代将是电 脑的时代,许多工作方式、学习和交往,都会受到自动化 和电脑化的深刻影响。 ③在工业时代,蓝领工人占大多数,但是在后工业时代, 劳动大军将主要由白领和中产阶级工人组成。科学家和工 程师将是构成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 ④后工业社会的问题一般都需要通过高技术的途径来解决。 因而社会对知识和技术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几乎所有重要 的社会职位都要求有长期的教育准备。 ⑤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的,对于组织决策和指 导变革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
3、第三次现代化的浪潮 第三次现代化大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球性的大变革,成为了 现代化的全面加速期。科学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工业化国 家经济繁荣经历了“第二个黄金时代”(1945-19 75),相继进入了现代化的高级阶段。
三、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 三、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 展效应” 展效应”
/
四、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1、依附论
依附理论使用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国家与边陲国 家的概念,认为作为边陲国家的非西方不发达国 家之所以未能现代化并不象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 化理论所说的那样,是由于不发达国家内部的制 度结构和文化传统所导致,而是由于作为“中心” 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贸 易关系控制和剥削“边陲国家”,使得它们不得 不依附于“中心”国家,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发 展条件的状况所造成的。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三章 社会现代化
简评
• 首先,在批判现代化理论的错误和缺陷的
同时,又陷入了另一种错误和缺陷。 • 其次,忽略了世界体系中各部分的依存关 系。 • 最后,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三、世界体系论
• 20世纪70年代兴起 • 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系统,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把每个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都看作是世 界体系的结构要素。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关系就 是世界体系内部的资本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过程的结果是经济剩余不断地从边陲国 家和半边陲国家转移到西方中心国家,以致后者 越来越发达,前者越来越不发达,这是世界体系 总体规律的必然结果。
2、社会现代化是一场进步性的社会 变迁
•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社
会进步程度都会高于所经历的阶段。 • 现代化的每个步骤都是对社会系统原有糟 粕因素的抛弃和对精华因素汲取基础上创 造出积极成果。 • 现代化对历史传统的批判与抛弃不是完全 地拒绝与决裂,而是弘扬,是批判地继承。
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 人类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有人称它为加 速度发展。可以说,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 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 个世纪。 从1640年以来的300多年时间里,科学代替了 蒙味,机器工业代替了自然农业,民主战胜了专 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章基本概念: • 社会现代化 • 趋同论 • 趋异论 • 经济现代化 • 文化现代化 • 政治现代化 • 人的现代化 • 早生内生型现代化 • 晚生外生型现代化 • 依附论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特 定内涵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 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 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变传统社会为现 代社会的过程,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 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社会变迁。
第13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变迁的类型 社会变迁的规模
整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局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社会变迁的方向 进步的: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 倒退的: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社会变迁的方式 渐进的:改革开发 突发的:土地革命 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 自发的:采集社会——农耕社会 有计划的:长株潭一体化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什么是现代化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 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 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和非现代化社会的本质区别。
(一)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三)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四)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4. 索罗金的“文化类型循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索罗金认为文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理念型文化。它以上帝的特征为一切真理的标志, 认为一切真理的事实或价值都是基于超感觉的或超理性的终 极现实。 二是感觉型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以感官的见证作为一切 真伪的判别标准,认为一切事实及价值都是感性的。 三是理想型文化。这是介于前二者之间的一种文化类型, 也称整合文化。 他认为文化类型的转换会伴随着持续的社会危机、战争以 及其他灾难。现代西方社会正面临着危机。
进化理论
1.孔德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孔德相信,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 在完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 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Comte, 1988)。 这是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划分的“三个阶段 法则”。换言之,知识的进步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 不可逆转的。前一个时期奠定的基础必然会引出后一个时 期的发展,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接近,但却永远无法获得完 善的实证知识。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ppt课件
13.04.2020
18
索罗金(1889—1968) (Pitirim Sorokin)
(3)索罗金的循环理论
文化意识分为三种基本类 型:一是理念文化;二是感觉 文化;三是混合文化。
理念文化:置现实于超越 感觉的或精神的范畴内;
感觉文化:置现实于我们 能通过自己的知觉器官直接感 觉的范围内。
13.04.2020
7
二、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二)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三) 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类型 (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发达
国家社会变迁的趋势
13.04.2020
8
三、中国现代化的困惑
(一)中国现代化的两种不利因素 (二)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我国可
以复制吗
13.04.2020
9
一、社会变迁概论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 现象、文化现象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与结 果的范畴。
从狭义上讲,更倾向于将社会变迁的 实体看作是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就是特指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与结果。
13.04.2020
10
社会变迁的层次:
社会结构变迁(阶级阶层结构、产业结构、 职业结构、组织结构);
意识形态变迁(指导思想的变迁和观念的变 革);
13.04.2020
17
(2)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 (Arnold Toynbee)的“挑战”和“反应” 论
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对 世界几大文明的兴衰史进行了分析,认为 社会是循环发展的,每个循环都是以某种 “挑战”开始的,最初是为了建立起经济 生存的常规模式,随后是为了适应各种不 同的社会条件。每个挑战都会得到一个 “反应”,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接受挑战和 作出反应的历史,挑战和反应的多次重复 循环就构成了历史变迁和社会变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十六章 社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答: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模式,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
正是因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各国的现代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中,因此造成了多种模式的并存。
(2)各国现代化条件存在差异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
因此,如何实现以及什么时候实现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这个国家中各种因素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演化。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社会现代化必须是从本国一切特定条件出发的产物,而不应把某一种外国的模式当做是通用模式或唯一正确的模式。
不顾本国的具体条件而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反而会破坏本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需的某种平衡,造成本国社会结构体系的失调,阻碍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
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
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
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传统,这是造成现代化多种模式并存的重要原因。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答: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PPT第十三章
一、社会变迁的类型
(三)依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 从社会变迁的方式这一角度,社会变迁可区分为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 迁。 1.渐进的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在这种状况 下,社会发生有秩序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化和发展,或者由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 2.激进的社会变迁是指飞跃式的社会变迁,常常表现为社会革命,它是社会结构的相对均 衡遭到彻底破坏、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需要重组时,所发生的改造社会的重大社会变迁
【关键概念】
社会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理性化◇全球化◇迟发展效果 ◇二元结构◇改革开放
第一模划分 从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区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1.整体变迁是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它是从社会结构体系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 有机变迁的合力中演化出来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就属于整体变迁。 2.局部变迁是指社会各个构成要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如家庭模式、经济 体制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一)环境与社会变迁 1.这里所讲的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 2.分类:“原始自然环境”、“人化自然” 3.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
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二)人口与社会变迁 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 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 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
二、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七)全球化 2.全球化的特点(赫尔德等) (5)反思性:世界范围内的精英和大众对全球相互联系的意识不断发展,成为国家精 英和跨国社会力量自觉追求的各种政治和经济工程。 (6)对抗:随着国家、公民以及社会运动努力抵制或控制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增强的 全球化意识已经在从文化到军事的所有领域中引起了与全球化的对抗。 (7)区域化:当代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区域化和全球化进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相互 强化的趋势。 (8)西方化:当代全球化的模式依然存在着高度不对称,但与20世纪初相比,它们 已经变得更少欧洲中心化或者大西洋中心化。
社会变迁和现代化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了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区分了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 社会变迁的形式;介绍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 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一、社会变迁概述 (一)概念 教材P221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区别: 1.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的进步,它具 有单向性的特点;而社会变迁既包括社会 的进步又包括社会的退步,具有多维性 的特点。 2.社会变迁较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性 和综合性变化的特点。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 期间达成共识,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 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且满足其需 要之能力的发展。 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我国必须走出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一方面给我国土地、环境、能源、 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等增加了巨大压力, 降低了我国社会发展条件;另一方面冲减了我 国社会发展速度,并使我国社会发展质量难以 得到很快的提高。 2.效益与公平问题 目前我国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前所 未有的效益,但各种损害社会公平的现象则层 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社会变迁的形式 1.社会渐变 社会渐变式变迁是指事物逐渐、缓慢地 演变的过程。 社会进化、社会改良和社会改革都采取 渐 (1)变迁过程中既包括了量的逐渐积 累,也包括了质的变化;质的变化不是采 取突变的方式,而是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 逐渐实现社会的变迁。 (2)这种变迁形式不会带来社会系统 的震荡,能够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 现社会的变迁;变迁过程中,新旧事物交 替的时间比较长。
3.突破欧洲中心论,强调发展道路多样化。 布莱克在《现代化动力》一书中否定了 现代化就是西化、美国化的观点,极力反 对欧洲中心论,认为每个国家有其具体的 历史环境及其演变过程所形成的独特的历 史遗产,因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具 有自身特色。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社会变迁可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目的、无计划的。
社会变迁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社会结构的矛盾和冲突,社会文化的变革与创新等;而外部因素包括科技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动等。
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社会变迁的发生和进程。
社会变迁常常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
在经济方面,社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在政治方面,社会现代化意味着权力的合法化和规范化,以及现代政府的建立和发展。
在文化方面,社会现代化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改变和现代化文化的兴起。
社会现代化对于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现代化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现代化的工业化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被工业化社会所取代,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分化成为可能。
再次,社会现代化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传统的家庭、亲戚、地方性组织等社会关系被现代家庭、政府、企业等现代社会关系所取代。
最后,社会现代化推动了社会观念和文化的变化。
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被现代化的理性和科学观念所取代。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平衡和不均衡的。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差异。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完成了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转型,而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处于这一过程中。
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
总之,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而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趋势和方向。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使得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精品文档
第一节 社会变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在社会学视阈里,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 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 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 结果。
一、社会变迁的类型
社会变迁的规模 社会变迁的方向 社会变迁的方式 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
谢谢!
18
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 指导作用
如果说在“早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 其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市民社 会”,在现 代化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国家(政府)才开 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话,那么,“后 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的起始时期,国家 (政府)就发挥了重要和广泛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集约化趋势; (5)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三、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在政治层面上最具挑战性,表现 为对国家主权的侵蚀与弱化,国家自主性受 到严峻的考验。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 题?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3.如何理解“迟发展效果”? 4.如何理解社会结构分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 5.如何理解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
(一)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三)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 承的过程
(四)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 过程
二、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二)理性化 (三)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四)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五)城市化 (六)人的现代化 (七)全球化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篇社会现代化
制度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包括政治制 度的民主化、经济制度的自由化、法律制度的公正化等。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 保障和支持。
人的现代化
总结词
人的现代化是指社会在人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 的现代化进程。
文化价值的变迁
01
文化价值的变迁是社会 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 象。
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人们对文化价值观 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03
文化价值的变迁对人们 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 响。
04
文化价值的变迁需要与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 适应,避免文化冲突和 社会不稳定。
04
人口老龄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给社会 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也影响了劳 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劳动力市场变化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 性变化,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技能 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凸显。这要求加强 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和适应性。
信息技术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
详细描述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它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 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这包括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对多 元化的包容、对创新的追求等。人的现代化能够激发人们的 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社会结构现代化
总结词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指社会在组织结构、 社会阶层、城乡关系等方面的现代化进 程。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篇社会现 代化
目
CONTENCT
录
• 社会现代化的定义与特征 •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 • 社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本章内容:
一、社会变迁 二、社会现代化 三、中国现代化的困惑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所谓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 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 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1)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历史的要求。 (2)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成效地迎接新
技术革命的挑战。 (3)只有改革,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结构、社会
制度日益完善。
3、中国现代化的两种不利因素 (1)两个国内基本矛盾的制约 基本国情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资源约 束; 基本体制矛盾:城乡二元体制矛盾与相关制度 安排——体制约束。
韦伯关于新教价值观和信仰对社会变迁的研究, 就是一个把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变迁原因 的经典分析。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社会现代化指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 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 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 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二、
现 代 化 过 程 的 基 本 特 征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2)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 (3)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 (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环境 2、人口变化 3、科学技术 4、经济 5、社会制度 6、思想观念与主观努力
1、自然环境
一个地区环境对 社会变迁有重要影 响。地理位置、自然 资源、环境变化等因 素都会影响社会变迁。
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是好还是坏?
4、社会制度
思想观念,如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变迁的方向
第13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精选文档
功能理论(平衡理论)
1.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家
进化理论
1.孔德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孔德相信,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 在完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 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Comte, 1988)。 这是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划分的“三个阶段 法则”。换言之,知识的进步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 不可逆转的。前一个时期奠定的基础必然会引出后一个时 期的发展,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接近,但却永远无法获得完 善的实证知识。
3.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从社会组织的类型出发,提出了军事社会 (militant society)和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的概念,他 对这两种社会的体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从主要功能或 活动来看,军事社会以共同的防御或攻击活动来保护并扩 展社会,而工业社会则是以和平的,相互交换的个人服务 为主。
循环理论
1.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的长期循环论”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斯宾格勒的在其著作 《西方的没落》中提到(斯宾格勒,2019):全人类的 历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各个文化的历史。斯宾格 勒强调历史的宿命,由这种宿命的历史观所决定,虽然 他也感叹西方的没落,却还是认为不论人类是多么努力, 都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宿命。他经过研究之后确认这一周 期循环大约为1000年,所以他的理论也被称为“长期循 环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王思斌(2019:253):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 彭华明、杨心恒(2019:333):“社会结构包括实体结构和文 化结构。实体结构包括阶级阶层结构、职业结构、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等;文化结构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式样等” 陆学艺(2019:346):把社会变迁理解为“社会系统的结构 和 功能生成变化的过程” 李芹(2019):“所谓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与功能上的演变 而引发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 陈成文(2019:240):“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及功能生成变化 的过程” 张友琴、童敏、欧阳马田(2019:323):“所谓社会变迁就是 指各种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 社会变迁概述 • 社会变迁理论 • 现代化理论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 social change),指的是由于社会系统内 定义: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 部或外部的原因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首先,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 其次,这种变化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 第三,社会变迁的原因有两种,即来自外部的或来自内部的。
帕森斯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社会系统进行适应性调整,调整 的办法就是子系统的分化。社会进化的四个机制分别为:分化、适应 力的提高、包容和价值普遍化。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五种形态:原始 社会、古代社会、中古帝国社会、“温床”社会和现代社会,并认为 现代阶段施社会进化的最后阶段。
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马克思的传统冲突思想:阶级之间的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 斗争的推动下,社会经济形态依次经历亚细亚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达伦多夫的现代社会冲突理论:造成冲突的最基本的原因是权力和权 威的不平等分配,因此社会变迁总是涉及到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变迁可 能突然爆发,也可能是缓慢发生。变迁有三种类型,即革命性变迁、改 革性变迁和最低层次的变迁。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根据社会变迁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变迁的力量,可以把社会变迁 分为趋势型和运动型两种。
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把社会变迁划分为:社会进步、社会 停滞和社会倒退。
三、影响社会变迁的七类因素
物质环境 文化进程
人口 技术
经济发展
促进变迁的有目的的努力 非物质文化
第二节 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进化论
历史循环论
历史循环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反复出现。它不认为社会和历史是 沿着一条线发展,而是在一个循环始终的圆圈中运动。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意大利学者维科的历史三阶段说 德国历史学家施本格勒、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学说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的观点
功能主义的观点(以帕森斯为代表) 功能主义的观点(以帕森斯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