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探讨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财政问题愈加突出。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土地财政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土地财政的现状与问题1、土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粗放型开发现象严重。
许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稳定,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埋下了财政风险隐患。
三、土地财政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土地财政问题愈加突出。
2、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如土地出让金制度不合理、土地资源监管不力等,导致土地财政问题的产生。
3、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过于注重短期政绩。
许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解决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1、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资源监管。
应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抑制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行为;同时,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防止粗放型开发。
2、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注重长期发展目标。
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更加长远利益,减少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3、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03
土地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土地出 让金、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 。
土地财政的形成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 益稀缺,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财 政收入,开始采用土地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对土地资源的 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为土地财政的形 成提供了条件。
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土地财政政策促使土地资源向更高价值用途转移 ,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 影响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土地财政概述 经济发展的负面影
响 • 优化土地财政的对策建议 • 案例分析
01
土地财政概述
土地财政的定义
01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出 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取财政收入 的一种方式。
02
入来源。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城市化的深入,土地财政收入 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
断上升。
02
土地财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 响
土地财政与城市化进程
1 2
城市化进程加速
土地财政政策通过土地征收、出让等方式,推动 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扩张和人口集聚。
城市规划与建设
土地财政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 支持,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潜力。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 不足,使得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其他途 径来筹集资金,土地财政成为了一种 重要的选择。
土地财政的发展历程
19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行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允许土地使 用权有偿转让,这标志着土地财
土地财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土地财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其中,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土地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土地财政,则是土地资源的重要运营模式之一,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土地财政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应对与协调呢?一、土地财政带来的潜在问题要探讨土地财政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到什么是土地财政。
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可以取得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且可以通过土地的租赁、使用、转让等方式来获取租金和附加值,而这些收益所形成的财力进一步被用于地方政府的经营和发展,这种模式就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但同时也会务虚行炒地价,导致土地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市场泡沫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属于土地利用失衡的问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二、土地财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在土地财政的逐利冲动下,许多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也因此处于过热的状态。
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对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
这种情况对消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会让很多中低收入群体难以买到自己的房子,而且也会让社会财富集中,更加由富者愈富的局面。
同时,高房价也让一些城市人才流失、企业外迁等现象越来越常见。
2.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土地财政模式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土地使用收益的增长,而这也导致他们有可能更多地重视城市地标性建筑、广场、园林等。
这些项目常常是政绩工程、虚高工程的代表,不仅会浪费巨额财务,而且还会在城市建设的实际效益上。
居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则可能会忽视,例如城市道路、排水管道、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3.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企业申请各种土地证书等行政手续往往会卡管多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
这也就激发了一些企业参与腐败行为的诱因,缩紧了经济的成长空间。
同时,在土地财政的各种运行模式下,一些地方政府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土地财政的实际运作和工作上,可能会忽略其他重要的社会任务,例如对弱势群体,如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的保障。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作者:吴士炜汪小勤来源:《宏观质量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文章基于中国2004-2013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探究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短期及长期影响,并引入脱钩指数以衡量二者之间数量关系。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第一,2004-2013年289个地级市土地财政绝对值与相对值存在较大差异,即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财政绝对值与相对值远超西部地区,且中部地区土地财政增长幅度相对较高,此外,不管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总体呈相对脱钩状态。
第二,通过计算全局莫兰指数(MI)发现,不管是基于地理相邻权重、地理距离权重还是经济距离权重,2004-2013年289个地级市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全局MI值均大于0,即各地区土地财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
第三,基于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不管是基于地理相邻权重、地理距离权重还是经济距离权重,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即土地财政短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过度土地财政会抑制经济增长,此外,财政分权、城镇化、房价等因素均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鉴于此,为合理利用土地财政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应正确看待土地财政,改革土地、财税与官员晋升制度,并加强各地区之间交流合作。
关键词:土地财政;财政分权;城镇化;经济增长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政府上收财权、下放事权,诱致地方政府财一事权不匹配,尤其是基层政府事务繁多,财政支出远超财政收入,出现明显的财政赤字现象。
地方政府为弥补本级财政缺口及寻求城镇化建设资金,积极搜寻预算外财政收入,由于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诱致地方政府可以以低价征地、高价出让商业用地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差额,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并利用土地获取土地抵押贷款,土地财政规模与速度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289个地级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为0.64万亿,2013年攀升至4.28万亿,土地财政日渐成为地方政府“第二财政”。
土地财政问题与对策探讨-财政理论论文-财政税收论文x
土地财政问题与对策探讨-财政理论论文-财政税收论文x土地财政问题与对策探讨-财政理论论文-财政税收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关键词:财事权失衡;土地财政;政府职能转变:税制改革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土地财政,指地方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增长经济、偿还债务等目的,通过出让土地的使用权而获取的资金等收入,也称第二财政。
根据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出现了第二财政收入大幅超过第一财政的情况。
20xx 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65096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5%,占当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1.21%,相当于地方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66.49%。
土地财政的广泛应用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增长,但对中国金融、社会长远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挤占制造业投资资金、社会贷款坏账增加等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因此全面分析中国土地财政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解决我国亟需改变的土地财政现状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土地财政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金融财政政策,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在此方面开展过相关研究,包括分析土地财政发展起源,政策可持续性问题、政策分析等,却也缺乏更深入性研究。
土地财政涉及的内外部关系复杂,有学者试图寻求调解关系,例如章和杰、金辉(20xx)等学者强调减少全口径财政支出以抑制土地财政,这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在研究土地财政的政策影响时,王晓燕(20xx)结合了国外的土地房产管理经验提出差别化征税体系,但也不能很好解决高地价高房价的螺旋上升。
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将企业所得税或房产税培养为地方主体税种,如王森(20xx),但这却与国家对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相悖。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土地财政问题不够深入和不足之处包括:土地财政现状分析和主要问题;扩增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与“减税降费”的矛盾: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投资影响分析。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就是土地政策,这是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逐一实行后的第三大调控手段。
我国当前城市土地供给的相关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比较大,通过地区经济带动整体经济,从而促进我国GDP的提高。
文章从以往的土地政策制度和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出发,浅谈当前土地政策基础上,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的被作用机制。
标签:土地;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生命活动的源泉。
经济,是人类生命生产活动的产物,是促进一切事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土地政策是国家基于经济建设以及前辈研究基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那么经济增长作为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小觑。
深度挖掘国家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探究土地元素在未来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影响,为国家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以及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我国土地政策制度我国的土地制度历经多次变革,从建国时期发展至今期间不断完善。
最初的土地改革是在刚建国之后,让土地制度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出台了相关的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家新形势的变化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保护,但却由于旧制度的影响产生了其他弊端,非法私占、乱占情况变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受到影响,国家资源的合理划分被波及,土地也因此难以流动发展。
后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发展进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从此开始了新一波的改革开放。
1988年12月国家修订《土地管理法》,从此土地资源实现了转让、抵押、租赁,让土地流转变得顺畅,让国民的土地使用机会增多,促进了人民收入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再后来1998年再次修订《土地管理法》,并颁布了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合理调控了土地资源,2001年《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结合之前的条例制度又更进一步完善了土地市场机制,从此土地流转使用又增加了新的形式,国家企业、私人等经济收入得到了全新发展,国有经济增长也有了新动力。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7 1 l6 . 3 1 3 2 48 3 2
3 3 7 24 0 3 3 . 2 6 6 .7 8 41 7 27 7
8 8 4 3 2 42. 74 4
64 012 2 3 9 . 7 0 98. 38 0 45 1 7
2 8 1 .O 8 9 50 1 3 O .0 O 3 2o
300. 4 5 69 0
24 9 . 2 5 88 0 3 6 25 2 0 .9
1 2 6 2 83 2 17 0 - 2
9 0 8 0.0 290 o 7 9 6 0.0 15 O 0
2 5 5 .3 3 0 2 59 3
与 经 济 增 长 存 在 较 显 著 的相 关 关 系。但 土 地 财 政 也 引发 了许 多 问题 , 因 而在 保 持 中 国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的 宏 观
任务下 ,对于土地 财政 的管理 强度就 需要我们 审慎定夺 。
【 键 词】 关 土地财政 ;土地 出让金 ;土地 税收;经济增 长
L ( f 万元 )
【 作者简介 】谢安忆 ,中国人 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向:公共 管理 。
所谓 土地 财政 ,并 没 有一个 明确 的定义 。综 合
不 同学 者 的看 法 ,基 于数据 的可获得 性 ,本 文将 土 地 财政 定义 为两 方面 ,即 由土 地 出让金 和土 地使 用
比重 po 以及 土地 出让 金 占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的 比重 r1 po 。这 些 指标 涵 盖 了本文 对 于土 地财 政 与 经济增 r2 长 问题研 究 的需要 ( 1 。基 于 表 1 据做 如下 经 表 ) 数 验分析。 I 中 国土地 财 政 与 经济 增 长 的关 系 。从 图 1 . 可 以看 到 ,我 国的土地 财政 与 经济增 长在 总体 上呈 现 非 常强 的正 相 关 性 ,证 明二 者 之 间有 着 密 切 的关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近年来,土地政策作为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就不同情境下的土地政策进行分析。
首先,土地政策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土地政策是否合理,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在发展中国家,土地政策的合理性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鼓励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的效益利用率,从而激发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次,土地政策对于不同行业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在农业领域,土地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合理的土地政策能够推动农地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营,进而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
与此同时,在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土地政策的合理调控也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土地使用权,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土地政策还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土地资源需求及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来维持其经济增长。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借鉴其他国家的土地政策并进行调整,以期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土地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尤其是在一些农业主导的国家,土地政策的不合理性可能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和破坏,进而导致环境问题和社会不稳定。
此外,土地政策的不公平性和腐败也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实施土地政策时,政府需要权衡不同方面的利益,并制定出具体的调控措施,以确保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合理、灵活和有效的土地政策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推动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但在实践中,政府需要解决土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确保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定义、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利用效率、财政稳定等方面,探讨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土地财政的定义与特点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资源配置和管理,以及土地出让等手段获取相应的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方式。
它是一种独特的财政收入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土地财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成为了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运行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土地财政具有高度依赖性。
由于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程度较高,因此土地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出让情况和政府的土地政策。
最后,土地财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土地市场的波动性和政府调控的不确定性,土地出让收入难以确定的特点使得土地财政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也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土地出让收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出让收入是土地财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土地出让收入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后,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资,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土地出让收入可以改善财政状况,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
土地出让收入的增加能够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提高财政实力,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和调控空间。
第三,土地出让收入对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土地出让使得财政收入增加,可以缓解地方财政预算的压力,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
然而,土地出让收入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时,土地出让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的过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效率是衡量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化解思路。
1. 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过重是当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产生了过度依赖,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在土地财政上,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2. 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由于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会受到严重冲击,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政府绩效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3. 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在土地财政支出方面,由于管理不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财政支出滥用、挥霍浪费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效率,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化解思路研究1.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轻土地财政依赖为了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财政收入体系,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可以从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完善税收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着手,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财政体制。
2. 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为了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有必要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配置,推动土地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在土地供给侧改革方面,可以加大土地出让的市场化程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等,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的结构多元化。
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互动机制。
第一部分: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例如,农业土地的高效利用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同时,农业土地的适度开发也有助于提高农业产能和食品供应的稳定性,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除了农业,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土地的发展需要考虑市区的规划和建设,包括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的合理分配。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并吸引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部分: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方面,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为经济活动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会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经济的快速增长通常伴随着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这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一步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政策推动土地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来推动土地的合理利用。
例如,制定农业土地保护政策,加强对农业土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鼓励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活动的发展。
另外,政府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
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引言土地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地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土地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土地政策与城市化进程土地政策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土地政策对于土地的供给和调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合理的土地政策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
首先,土地政策可以通过供给调控来促进城市化进程。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拍卖等方式,将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同时,政府也可以对土地使用进行限制,使得土地的使用更加合理。
例如,政府可以将一些地区指定为工业用地,吸引企业发展;将一些地区指定为商业用地,促进商业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供给和调控,可以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
其次,土地政策还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划定不同用途的土地区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方向。
例如,政府可以规划建设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率。
土地政策与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政策对于农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政策对于土地的供应、保护和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土地政策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土地政策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零散、规模小、使用方式单一,很难实现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发展。
土地流转可以将零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形成大规模的农田,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政策的支持,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其次,土地政策还可以通过土地保护来保障农业发展。
不同类型土地财政模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经济与管理·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9 35( 6)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 - 8141. 2019. 06. 013
不同类型土地财政模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赵 超,张 军,王 红,邱艳超
( 华中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土地出让金; 土地税; Granger 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 F293. 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 - 8141( 2019) 06 - 0826 - 06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Financial Model and Economic Growth ZHAO Chao,ZHANG Jun,WANG Hong,QIU Yan - chao
摘要: 为比较我国各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财政模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正确认识土地财政,运用协整分析和 Granger 因果检验,从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层面探讨不同类型的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研究发现: ①全国层面土地 财政能促进经济增长,并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土地出让金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作用关系,而土地税与经济增长 之间存在反馈关系,能互相促进; ②各区域不同类型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着地域性差异。基于分析结果,为合理 利用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地方政府对不可持续性土地财政的依赖,提出必须采取差别化政策调控我国各区 域土地财政的建议。
土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土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土地作为一项生产要素,几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所以,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
众所周知,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时,需要通过土地出让、拍卖等方式来获取土地经济价值,这种方式被称为“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发展土地财政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本文将对土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一、土地财政的定义及意义土地财政是指政府从土地利用中获取财政收入的活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土地出让和拍卖的现象,使得土地财政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土地财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土地财政能够为国家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的财政经费。
此外,土地财政也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土地财政可以促进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规范化。
由于政府需要从土地利用中获取财政收入,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和规划,并对违法违规的土地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土地的使用价值。
最后,土地财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地价的波动。
在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下,地价会有波动,如果不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调控,很容易出现土地交易死灰复燃的情况。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土地拍卖、出让等政策,实现对地价的控制,确保土地市场稳定。
二、土地财政的影响土地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影响市场价格。
由于土地的供应量是有限的,土地市场的行情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当土地价格上涨时,会使得房地产价格也相应上涨。
2.影响经济结构。
土地财政可以提供财政收入,但其税负是否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却需要慎重考虑。
高昂的土地成本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压力,进而影响工业的发展。
3.影响财政管理的公平性。
土地财政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拍卖等方式获取收入,因此高昂的土地价格会对中小企业及弱势群体带来经济压力。
土地财政与中国经济发展
土地财政与中国经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我们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土地资源过度开采、土地流转及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等。
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我们不能忽视土地财政的地位。
土地财政是指政府利用土地资源提供财政收入的过程。
土地财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支持中国经济体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土地财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土地财政的实行方式存在某些缺陷。
实行方式不合理会导致土地资源excessively 开发,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土地财政的实行也存在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
这种做法造成了城乡之间资源利用的不平衡,不仅会加重农村人口的负担,也会削弱城市的经济实力。
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必须要首先改革其实行方式。
新的制度必须更加公正且灵活而不是僵化制度。
政府需要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得过度开采,必须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资本市场带来持久性的投资机会。
我们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以监管市场,避免任何企业所谓的“黑幕“。
第二,土地流转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目前所存在的土地流转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
地方政府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流转,为农民解决困境。
同时,也需要制定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
第三,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为了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我国需要更加集中土地使用,而不是分散使用。
我们可以采取更好的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过度开垦对环境的危害。
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桥梁之一。
我们要实现可持续而充分的经济发展需要面对土地资源利用上的问题,采取更加公正的实行方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这些措施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可发展性。
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分析其互相影响的机制和效应。
一、城市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首先,城市土地的规模扩张有助于提高市场的规模和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产业发展。
例如,城市增加住宅用地的供给,可以满足人们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此外,增加商业用地的供给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进驻,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因此,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撑。
其次,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会引导不同的产业发展,从而改变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
例如,发展产业园区能够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创新与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大商业用地的规模可以促进零售业的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因此,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
再次,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形象与发展空间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土地利用的质量和特色影响着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吸引力。
例如,合理规划绿地用地和景观带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旅游价值。
此外,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因此,城市土地利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形象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增长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对土地利用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带动土地的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有限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因此,通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优化利用方式,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实现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建设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提高土地的密集度与利用效率,以适应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土地利用一直是经济增长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首先,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于土地资源的利用。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土地利用也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化的有序发展,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例如,规划合理的住宅区,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另外,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引导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例如,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可以提高土地收益和整体经济效益。
此外,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土地的复合利用,开发多功能地块,有助于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土地利用不当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大规模土地开发和过度利用土地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此外,土地利用不当还可能使一些地区陷入资源过度依赖的状态,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利用时,要权衡各种利益,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农业产值,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得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机理。
研究发现,土地财政通过收取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等方式,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总结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对于深入了解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资源利用效率、政策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地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力。
在中国,土地财政主要通过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方式获得资金,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经济支撑。
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地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土地财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土地财政政策提供参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深入分析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土地财政工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土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影响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土地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土地财政的研究,也可以为地方政府改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税收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提供有益建议,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1. 土地财政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由于我国财政体制的约束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增加,许多地方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几乎仅能维持 政府公务的各项开销和基本运营,而推动本地经济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性财政支出基本上都要另 立项目,多元筹资。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使得地方政府有了“土地财政”这一重要的资 金来源。据统计,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的相关税费收入能占到其预算内开支的 40%左右,而土地出让金收入 能占到预算外收入的 60%左右。[1] 因此,在推动本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把“土地财政”当成了可以动用的重要力量。其具 体的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政府出让土地不仅可以进行招商引资,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还可 以带来一笔额外的财政收入;二是政府出让土地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可以为推动本地区 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政府出让土地不仅可以推动房地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繁荣,而且还可 带动其他税费收入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利用“土地财政”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实际上 也形成了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对此,我们也可用下面的事实来加以佐证。 例如,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地地价下跌、楼市萎缩。于是,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政策,诸如提供 补贴、准许落户、放宽公积金贷款以及给开发商松绑等。各地方政府之所以对房地产市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救市的表象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渴求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担忧。 2. 模型的构建与结果检验 土地财政在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地方经济增长与土地财政之间到底有多大的 相关性?为此,本文选取某省 1994- 2007 年的样本数据,通过相关的统计软件对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本文 选取的变量为土地性财政收入,除土地相关税收外的其他税收收入、其他地方收入。这三部分收入构成了地 方预算内外总收入。其中,土地性财政收入 = 土地出让金收入 + 土地相关税收收入;除土地相关税收外其他 税收收入 = 地方税收收入 - 土地相关税收收入;其他地方收入 = 地方预算内外总收入 - 土地性财政收入 - 除
GDP=a0 +a1 x1 +a2 x2 +a3 x3 +u 其中,x1 表示土地性财政收入,x2 表示除土地相关税收外其他税收收入,x3 表示其他地方收入。代入相关数 据,运用 SPSS 软件,得到关系式如下:
GDP=18500.823+8.147x1 +7.934x2 +5.762x3 (2.119) (1.742) (2.408)(1.143)
关 键 词:土地财政;地方经济增长;财政体制改革;官员政绩考核;土地流转机制 中图分类号: F8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892 (2010) 01-0043-05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国力不断提升。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从总的方面来说,既有 宏观调控的成效,又有微观效率的提高。但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众所周知,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投入。但是,由于受预算内经常性财政收入的约束, 地方政府巨大财政支出的亏空必需要税收以外的财政收入来弥补。于是,政府所掌握的重要资源— ——土地, 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各地方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首选,并逐步成为地方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极大 依赖。
当代财经
44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探讨
土地相关税收外其他税收收入;地方预算内外总收入 = 地方预算收入 + 地方预算外收入。通过考察这三部分 对于 GDP 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为了考察土地性财政收入、除土地相关税收外其他税收收入、其他地方收入对于 GDP 的影响程度,以 GDP 为因变量,土地性财政收入、除土地相关税收外其他税收收入、其他地方收入为自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一、土地财政的内涵及产生的缘由
何谓土地财政?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其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但对其内涵我们并不难以理解,那就是政府 财政收入对土地收益的极大依赖。可以想象,如果政府预算内经常性收入能足以支撑起财政支出,那么,近 几年就不可能只是在我国才演化出这一非褒义性的概念。对于土地财政的起源,也许我们无须做过多的探究, 但对于土地财政的缘由,我们还应做一些细致的探讨。
三、地方经济增长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所造成的问题
1. 耕地大量减少进而威胁粮食安全 由于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这就为政府滥用土地征用权打开了 方便之门。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利用“公共利益”内涵的不确定性,对国家土地征用政 策进行随意解释,以“公益”名义大量征用非公益用地。有关资料显示,1996 年在某省 11 个县 200 个最大的 用地项目中,属于公共事业的仅有 42 项,占 21%;属于政府机关的 10 项,占 5%;而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企 业有 148 项,占 74%,其中房地产项目 35 项,占 18%。[2]在这方面,尤以“开发区热”引起的“圈地运动”最 为严重。据 2003 年有关部门的调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 3837 家,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 232 家,占 6%;省级政府批准的有 1019 家,占 26.6%;其他 2586 家都是省级以下政府批准的,占 67.4%。据不完全统 计,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 3.6 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3]耕地被大量占用,使得我国的粮 食安全受到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粮食消费以每年 90 亿斤 的速度递增,粮食供求的缺口越来越大。据估计,到 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届时人均占有耕地仅 在 1 亩左右,已远远低于国际标准,以如此少的土地来养活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会对国内的粮食供应安全 形成极大的威胁,而且也会对国际市场形成很大的依赖与压力。[4] 2. 失地农民剧增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政府土地征用权的滥用不仅会导致全国耕地面积的锐减,而且还会造成“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 份”的“三无农民”数量的激增。据统计,现在每征用一亩地,就会伴随着 1.5 个农民失地。由于失地农民大 多没有社会保障,再加上他们在城市再就业能力的低下,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必然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 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地征地价格往往都是偏低的,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了 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现在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关乎到农村社会稳定的现实问题己 经不再是农民税费负担的问题,而是征地、环保和农民工权益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尤以征地造成的矛盾
R2=0.990 通过 SPSS 检验表明,x1 土地性财政收入对 GDP 的影响程度最大。当土地性财政收入每变动一个单位, GDP 将会变动 8.147 个单位。由此可以推知,在其他条件既定的前提下,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的确具有较 大的影响。 为了更进一步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首先,运用 Eviews 软件对 有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GDP 和土地性财政收入数据均不平稳 (检验结果略)。为了使数据变为 平稳序列,本文对数据进行了二阶差分处理。然后,我们取滞后期为 2,运用 Eviews 软件对 GDP 和土地性财 政收入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其结果表明,GDP 虽不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 Granger 因,但 GDP 却是土地性财政 收入的 Granger 果。这不仅说明了土地性财政收入是导致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表明了地方经济增 长对于土地财政的较强依赖性。
2010年第1期 总第302期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NO.1, 2010 Serial NO.302
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探讨
辛 波 1a,于淑俐 1b
(1.山东工商学院 a. 经济学院;b. 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近些年来,之所以演化出“土地财政”这一具有非褒义的概念,是因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 景。这不仅有财政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城市自身扩张与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原因。目前,土地财政在推动地 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证分析表明,GDP 虽不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 Gr anger 因,而 GDP 却 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 Gr anger 果。地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威胁 我国粮食安全、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加剧购房居民的负担等,而且也会扩大政府的寻租空间。为此,地方 政府必须寻求摆脱经济增长对于土地财政依赖的路径选择,要转变经济增长观念、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充分 发挥土地流转机制的作用、不断完善土地法规的相关内容等。
当代财经
43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当代财经 2010 年第 1 期 总第 302 期
近些年来,为了提升地方政府所在城市的地位,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地方政府几乎是无一例外地选择 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城市规模的扩张,就意味着政府手中必须得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期垫 付资本。钱从何来?就成了地方政府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经营城市说”也就大行其道。而且, 以“经营城市”之名,来行“经营土地”之实。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无视现实需求,也不管城市规 划,甚至不顾老百姓的诉求,大肆圈地,真可谓“拍卖槌声频响,政府钱袋子猛涨”。其结果是,许多地方政 府把土地收益当成了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甚至惟一来源,并使正常财政支出减少,甚至逐渐退出了城 市基础建设领域。在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以地生财”和开发商对土地的过分投机而形成的合力作用下,不少 城市出现了“天价地”!原来每亩四五万元的土地,有的攀升到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地价的飙升,不仅解 决了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紧缺的问题,而且也带动了地方政府房地产税、营业税等税费的 增加与本地经济的繁荣。对此,政府自然是喜笑颜开,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