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赏析概述
纪录片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 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
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
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 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 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纪录片的两种定义
①“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
2018/11/23
罗伯特· 弗拉哈迪
1884—1951
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铁山地区
被尊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 代表作品: 《北方的纳努克》1922 《工业化英国》1933 《亚兰岛人》1934
《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1948
弗拉哈迪开创的摄影风格、影片传统:
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 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②“通过电视摄像机(或电影摄像机)的磁带(或 胶片)纪录下来的一切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生命 活动和自然现象,人类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这些 内容不是人为的虚构出来的,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 的或正在发生的。”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
Eg:为了拍摄而建造只有三面墙的冰屋 在严冬阳光下拍摄纳努克一家睡觉、起床场景
三、表述特点
5.字幕语言简洁、意蕴丰富,不仅补充了画面之
外的信息,也隐藏了弗拉哈迪的主体意识
6.配乐与画面相得益彰,或轻快或紧张或有趣 7.长镜头和摇镜头的运用 长镜头在纪实影片中常被用到。用等量的时空来
表现和还原时空,可以为影片增加可信性。
比如为了帮助弗拉哈迪拍摄,纳努克需要建造
一个新的冰屋。爱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块砌成 的,叫伊格鲁。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 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 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 每一次倒塌,同伴们都轰然大笑。 因为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 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 造。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动人,祖辈传 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出父子亲 情。
《北方的纳努克》分析
又如在他接下来的一部叫做《摩阿拿》纪录片 中,他找到当地的部落酋长,要求他们穿上民 族服装。为了达到高潮,特地让一个男孩纹身。 当地人称之为刺青。而这种成人仪式在几十年 前就已经失传了 。
三、艺术手法
1、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他深知现代文 明的破坏力,但不直接触及,而是通过描写、 记录乃至重演古老文明的善与美,歌颂纳努克 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意志,把自己的赞美之情 注入其中,让观众自己去体会现代文明对于古 老文明的摧残。
《北方的纳努克》
费拉哈迪
一、影片简介
《北方的纳努克》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国际影 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纪录片 一词也由此出现。弗拉哈迪长期跟踪一个爱斯 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 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 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 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五、人物——爱的歌颂
《北方的纳努克》主要人物是纳努克一家人。 通过对一家人与大自然搏斗、拼命生活的场景描绘, 塑造了爱斯基摩人淳朴善良、坚强不屈的性格特征。 就在这样的平凡而又艰苦生存状态中,却饱含着爱的光 辉:那努克父亲高大而坚毅的肩膀承载着整个家,他 在冰屋外给儿子做弓箭玩具,又在游戏中教会他生存 的技巧。还是有母亲慈祥的形象,在广袤的天地中给 幼儿清洗,一遍又一遍的与孩子碰着鼻子。即便是在 背景都是冰天雪地的冰冷世界,这一幕幕的情景,却 让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四、结构
《北方的纳努克》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 (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 (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 (3)大风雪。 其中影片的主干部分都是与寻找食物有关,大如猎海象、 海豹;小如钓鱼、捕兔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 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 出父子亲情。 仿照好莱坞故事电影高潮头兴奋点的设计,弗拉哈迪别 致地安排高潮点和兴趣点,令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 中,随时都会有有所发现。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与《北方的纳努克》的对比赏析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与《北方的纳努克》的对比赏析摘要:《北方的纳努克》由罗伯特·弗拉哈迪①于1922年出品的纪录电影,是他的开山之作,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最后的山神》由孙增田②于1992年出品的记录影片,情节简单,故事化色彩很淡。
这部片子获得“亚广联”纪录片奖和“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影节特别纪录片奖,被称为是中国《北方的纳努克》。
关键词: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北方的纳努克赏析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互相缠绕,无法分离,不管过去还是今天。
”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一炮走红,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③。
《北方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
《北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
由孙庆田编导的《最后的山神》通过采访孟金福一家的山林生活,充分展示了鄂伦春人④古老的山林文化与纯美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鄂伦春人与老一代鄂伦春人完全不同的精神生活、美好愿望和追求。
这部片子获得“亚广联”纪录片奖和“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影节特别纪录片奖,被称为是中国《北方的纳努克》。
故事情节《北方的纳努克》故事情节或者说是故事内容是简单而相对真实的,通过爱斯基摩人⑤纳努克一家的生活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斯基摩人生存的真实故事。
故事尽管简单,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来自电影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思考。
《最后的山神》记实是鄂伦春族末了一个萨满⑥,67岁的猎人——孟金福对山林的特殊情感。
山神不只仅是影片中孟金福在树干上画的山神,也是心灵的向往,最后更是鄂伦春人对神灵的尊崇和庇护。
而最后的山神,是心中神灵的磨灭,是鄂伦春陈腐文明的磨灭,更是心灵向往的一种磨灭。
浅析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对叙事方式的探索
题一直延续到〈摩阿纳〉〈亚兰岛人〉等影片中。
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些虚构与遮蔽的存在就应该质疑
二、叙事风格:建立在浪漫主义上的真实性
《北方的纳努克》的真实性呢?笔者认为,纪录片的真实性
《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实影片的开山鼻祖,但对于它真 固然重要,但它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形态。只要在拍摄和制作
实性的质疑总是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因为在拍摄过程 过程中始终以真实为坐标,合理的虚构是必要的,可以让呆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N CHUANBO 删4>禍締臟
浅析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对叙事方式的探索
刘欣欣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
摘要:《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 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膨片的过程中 ,不仅克 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 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
纪录片拥有一种独特魅力,那就是它可以在保证真实性 的前提下,使用讲故事的手法,将信息整合编辑,从而增强 纪录片叙事的艺术张力和吸引力,以此引起观众的观看兴 趣。121而讲好故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在拍 摄中,弗拉哈迪抛弃了以往只注重群体而忽视个体的做法, 把焦点对准一个人——纳努克,他是这里的英雄,是最好的 猎手,充满智慧并勇敢坚强。弗拉哈迪一直都认为故事来源 于生活而不是单个的情节,所以他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的就是 纳努克的日常生活:如何御寒、如何捕食,用摄影机完美地 再现了用渔叉猎海象、造冰屋等原始的生活场景,看似平静 如水却又波澜壮阔,令人过目不忘。他的坚强尤其体现在捕 捉海豹时,数十次的希望接近幻灭却又失而复得;他的智慧 尤其体现在其建造的防寒而又精致的雪屋以及容量大到惊 人的独木舟。弗拉哈迪在描绘纳努克的独木舟时,巧妙地设 置了悬念: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节奏,观众看到在冰冷的河面 上纳努克划着独木舟缓缓而来,一个裹在皮毛里的孩子躺在 船头,到达目的地后,他靠在岸边跳上岸;接着在船舱出□处 竟然有一个女人爬出来,她先把一只狗递出来,又把一个婴 儿递出来;纳努克另一个妻子最后爬出来。这样纳努克的一 家就都回到岸上了。人们仿佛在跟随拍摄者一起惊叹,一起
《北方的纳努克》赏析
使得叙事风格更为明朗。
Eg:建造冰屋时,镜头在大人和小孩之间来回切换
在现代纪录片中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
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
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 的节奏;
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
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五、不足之处
电影,也是他的开山之作。 弗拉哈迪通过和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长达15个月 的共同生活,以默片的方式纪录了纳努克一家的生 存方式和状态。
背景介绍
影片《北方的纳努克》缘起于弗拉哈迪在探险过程
中对爱斯基摩人的了解。
在持续经久的勘测中,“每次都有二三个爱斯基摩
人做我的伙伴”,“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了解了爱 斯基摩人的生活,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影片的开篇字幕如是说。
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找不到相当于创造或创造之
类的词汇,因为把我们自己硬塞给自然素材是没有任 何实际意义的。
弗拉哈迪说过,所有艺术都是探险行为。唯有不抱成
见,才能引领我们在走向新的发现时让心灵处于自由 状态。这是纪录电影创作的极高境界。
弗拉哈迪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里都贯穿着探险家追求真
实的奋斗精神。他试图通过影片告诉世人他对创造的 态度:顺从自然,忠实于电影的本质和机能,承担电 影的使命。
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主人公 善良、勇敢的爱斯基摩人
优秀的猎手
在《北方的纳努克》拍摄完成后不久,纳努克
就猎鹿的冒险中饿死了(也有一说是因为没有 储存足够的过冬食物而饿死了)。
作为弗拉哈迪的向导,纳努克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猎
人,他不仅把弗拉哈迪带进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现 场,更让他将自己的拍摄进程水乳交融的融汇到了 人与人的坦诚交往之中。
《北方的那努克》艺术特点的简要分析
《北方的那努克》艺术特点的简要分析《北方的那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于1922年拍摄的纪录片电影。
本片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
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本文将从镜头、字幕、叙事技巧三方面对《北方的那努克》进行分析。
镜头该片最大的特点是长镜头。
通过长镜头,电影镜头拼贴的割裂感被最大削弱,主客体被纳入同一画面,荧幕时间和现实时间几乎等同,空间真实感异常突出,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镜头在刻画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时候,使用很多远景镜头,冰雪的画面占据整个镜头的大部分,画面中的人物却只位于画面上部,很好的衬托出人类在荒芜寒冷的北极地区的渺小与无助。
字幕在本部影片中字幕的运用非常巧妙。
同当时的黑白故事片一样,《北方的纳努克》也是运用字幕来说明背景、交待环境和连接情节的发展。
其作用等同于电影声音诞生之后的解说词。
本片的字幕说明措辞巧妙,文字简洁,从不说多余的话。
在造“冰屋”的段落里,巧妙运用“且慢,还有一件事”字幕,引起观众的心理期待。
叙事技巧本片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
(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
(3)大风雪。
导演吸收了故事片的叙事技巧,自如地改变观众的视点,在叙述过程中实现时间空间的转换,从而有效地组织情节,使得叙事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晰、紧凑,结构上更加匀称,让纪实性影片更好地表现主题,传达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勃勃的生命力。
此外,仿照好莱坞故事电影模式,导演还别致地安排影片的高潮点。
正是这种结构方式,使本片避免了拖沓冗长的“照相式”纪录,观众看到的不再仅仅是一堆七拼八凑地连接在一起的新闻素材,而是一部被有机地结构起来的完整影片。
浅析《北方的纳努克》中的“真实”与“搬演”
刘 思 思
(宁夏 大 学 政 法学 院 ,宁 夏 银 川 750021)
摘 要 :每部 纪录 片作 品都 是 “真 实” 记 录与 色彩 “搬 演 ” 的结合 ,其 不仅要 体 现人 类 学真 实的 田野特
质 ,还 要 追 求 艺术 中视 觉的 冲击 。 《北 方的 纳努 克 》是作 者 弗拉哈 迪历 经十 六 个 月 ,远 赴 北极 ,和哈 里 森 的
接 叙 述 情 节 ,生 动 再 现 时过 境 迁 的 画 面 。” 搬 演 是
弗 拉 哈 迪 将 自己独 特 的审 视 角 度 及 情 感 理 念 加
一 种 叙 事 技 巧 ,是从 虚 构 类 影 片 中借 鉴 过 来 的 ,主 注 在其 作 品 中 ,并 始 终 抱 着 写 实 的 态度 ,以人 和 自
第 38卷 第 8期
VOl38 NO.8
doi:10.3969 ̄.issn.1008—9640.2018.08.1 17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le of Education
2018年 8月 20日
Aug.20 2018
浅析 《北方的纳努克 》中的 “真实’’与 “搬演’’
要 是 为 了增 强 影 片 的观 赏 性 和 艺 术 性 。 “搬 演 ” 首 然 的关 系作 为影 片 的 主题 ,将 爱斯 基 摩 人 纳 努 克 一
先 必 须 确 保 事 件 是 真 实 的 ,即 前 提是 事 件 真 实 ,它 家作为电影 的主线 ,深怀对传统原始文化 的敬畏之
既 不是 普通 意 义上 的 “表 演 ” ,更不 是 情节 上 的 “虚 心 ,第 一 次 创 造 性 地 将 镜 头 从 短 时 间惊 诧 转 为长 时
电影《北方的纳努克》所带来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的生活和他们的精 神世界 。他拍摄《 北方的纳努克》 后 , 前 在
爱斯基摩人的居住 区生活 了 l 年之久 ,他努力地吸收当地 1
的文化 , 做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 。他关注人 自身真实的生存
环 境 , 射 人 的 内心 、 的 精 神 意 识 状 态 , 而 具 有 发 言 权 。 直 人 因 “ 些人 拥 有 地球 上 最 贫瘠 的资 源 ,却 享 有 最 大 的 快 乐— — 这
中, 这类 惬 意 的场 景 并 不 多 , 见 的 片 断 是 如 何 在 物 质 极 度 多 匮 乏 的 环境 下生 存 , 是 他 们 总 能 找 到 解 决 的 办 法 , 豁 达 但 来
地 面对 困难 。
费拉 哈迪虽 然不是一 位人类学家 ,但他 的作 品却充满 了人类学的深度 思考 ,而该片所获得的大奖也都是将其归
念 。费 拉 哈 迪 运 用 了独 特 的 拍 摄 手 法 , 头 就 像 眼 睛 一 样 , 镜
动物一起分享着食物 , 孩子们 在旁天真地游戏 , 是他们最 这
开 心 的时 光 。这 个 片 断运 用 了长 镜头 的拍 摄 , 得 空 间 和 时 使
间的真实性得 到了完整的体 现。
除 此 之 外 ,爱 斯 基 摩 人 的 起 居 生 活 在 片 中也 有 细 致 的 描 述 。纳 努 克 亲 手 垒砌 他 们 的冰 屋 “ 格 鲁 ” io )并 在 冰 伊 (l , go
北方的纳努克
一部充满悖论的浪漫主义纪录片真实VS虚构?事实1、:当弗拉哈迪着手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时侯.爱斯基摩人已经开始放弃原始的生活传统,逐步适应欧洲的生活方式了,他们穿着欧洲人的服装,通过无线电收听毛皮的市场行情.猎杀海象也不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
但是,影片拍摄过程中.弗拉哈迪为了还原爱斯基摩人传统生活方式,仍然安排纳努克用鱼叉捕杀海象。
事实2、:比如爱斯基摩人的冰屋(伊格鲁)的正常尺寸是20英尺,而弗拉哈迪为了拍摄的方便让那努克将尺寸增加到25英尺,导致伊格鲁在建造过程不断地坍塌又不断地重建。
因为室内光线不够好,弗拉哈迪就让他们将冰屋的屋顶截去,让那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里表演起床的场景。
事实3、纳努克原名为阿拉卡利亚拉克Allakariallak,纳努克是弗拉哈迪所起。
片中的核心家庭是拼凑起来的,Nyla并不是纳努克的妻子。
在弗拉哈迪所有的影片中,他也大都遵循着一种特定的表达模式——到拍电影的地方,从当地人中选出最有吸引力的角色来构成一个家庭,然后通过这个家庭讲述一个故事。
弗拉哈迪的做法属于“搬演”.是虚构的一种方式,因为当时的爱斯基摩人捕猎海象的工具是步枪,用鱼叉捕猎海象的方法已属于过去。
弗拉哈迪想要讲述的是人类与自然共生以及未受工业“文明”污染的人的心灵状态。
为了达到这样的真实,弗拉哈迪根据这些民族的历史记载和现时回忆,使用了人物扮演和场景搬演的手法野蛮与文明?纳努克用嘴咬唱片(12:55)纳努克用嘴咬唱片,想弄清楚这张会发出声音的古怪圆片是什么东西。
弗拉哈迪这一镜头所包含的内容、持续时间(一分多钟)以及拍摄的机位是不是揭示了弗拉哈迪想让纳努克变成大家的笑柄——在该用耳朵听的时候,纳努克“错误地”使用了他的嘴巴?我们可能丝毫不怀疑弗拉哈迪这一行为不是出于恶意,而只是一个玩笑,但是在他深层次的意识里,会不会带有一种西方工业文明的优越感?还是我想多了?还有一些其他的镜头:纳努克吃着刚切下的海象肉;纳努克舔舐带血的刀。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如何撰写纪录片评论?我们先假设一个小论题:纪录片首先确定一个独特的感知或者观点,然后通过制作它对于这个世界某些方面的影像记录来展现历史世界。
因此我们需要找出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采用的观点,并加以思考。
同时希望能够对此论题展开调查研究。
长度:500—750字。
第一步是准备。
观摩《北方的纳努克》自然是必需的,然而反复观看也同样重要。
第一次观看影片时,我们会沉湎于这种观看的体验。
我们也许会问自己一些有关我们在看什么的问题。
但是在第二次观看时,这个询问和思考我们看到什么的过程变得更为关键。
比如我们会问,弗拉哈迪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开始影片?它对整部影片产生了何种后果?他为何要以那种方式结束影片?结尾怎样与开局联系起来?在弗拉哈迪和纳努克之间(或者说,在摄影机和纳努克之间)存在着怎样一种关系?影片是怎样剪辑的?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之间如何连接?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以什么为中心?弗拉哈迪如何表现人物?他如何刻画他们的特征,或传达他们的个性?纳努克在咬一张唱片。
这是一个玩笑式的表演过火的举动,还是弗拉哈迪为了证明他的拍摄对象还处于蛮荒阶段而采用的一种方式?以下将有两篇范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部经典纪录片。
这些问题的产生,也许是受到了我们为写作论文,或者是作为初步的准备工作,而事先考虑好的一些特定观点的影响:因为它们可能会帮助我们形成一些关于“弗拉哈迪的独特的表现手段”的想法。
在这一点上,作笔记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有些观影者喜欢在头一次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就作笔记;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样会分散注意力。
而反复观摩后记下的笔记,会给我们提供影片的原始资料,有助于以后评论文章的写作。
笔记可以记录下场景的时间顺序(哪一个场面先出现,其次是哪一个,等等);摄影镜头的种类(广角镜头、摄远镜头、追踪镜头、变焦镜头、画面构成等等);一些剪辑技术(连续性剪辑、主观镜头、异常的时空并置或者跳跃);言语(对白、解说词)或者文字(标题、字幕、小标题);修辞技巧(影片如何使自己看上去可靠、有力、令人信服,或正好相反);表现模式(影片如何借助于某种纪录片表现模式来进行自身的组织,其它模式又是怎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它一些有独特性质的东西——比如,电影制作者在影片中公认的“在场”的程度、影片可能会所传达的政治观点,等等。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首先,《北方的纳努克》体现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浓厚的“边缘文化情结”。
萨杜尔便称弗拉哈迪是“电影方面的卢梭。
”弗拉哈迪并不是第一个拍摄爱斯基摩人的导演。
但是,以往大白人种族主义者在拍摄边缘民族时,往往是以倨傲的目光俯瞰殖民地的奇风异俗和美妙风光,是一种猎奇和把玩的心态。
弗拉哈迪却在《北方的纳努克》中注入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
弗拉哈迪与爱斯基摩人情感相通,对他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持一种极欣赏的态度,对爱斯基摩人与艰难的生存环境搏斗所体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力赞叹不已。
他就像一个带着摄影机的“行吟诗人”,在边缘民族区域流连往返,为古老文化的行将消逝深深叹息。
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与崇敬的态度,使《北方的纳努克》远远地超越了过去和后来所有以猎奇或审视的态度拍成的同类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打动观众在于人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伟大主题。
这是弗拉哈迪一向乐于表现的,这个主题是通过纳努克这个理想化的人物体现出来的。
纳努克是爱斯基摩的著名猎手。
他身上体现出弗拉哈迪的浪漫理想。
当时,商业文明侵入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已非常普遍。
弗拉哈迪为此感到心痛、震惊与自责,尤其是当他逐渐认识到作为探险家和勘测者来到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区域,他的所作所为正在使他所景仰的文化、他认为美的东西慢慢消逝,自已也是破坏边缘文化的一分子时。
面对这个现实,弗拉哈迪的作法是,避开产业文明入侵这一问题,把现代文明的所有丑恶都从他的镜头里剔除掉。
于是,现代文明与人的矛盾都被弗拉哈迪一概回避。
弗拉哈迪影片中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实际早已逝去。
纳努克被弗拉哈迪打造成一个未受文明沾染的“纯洁的野蛮人”。
除了凶恶的大自然外,纳努克再没有别的敌人。
他和家人的生活成为弗拉哈迪浪漫的想象。
第二,弗拉哈迪首创了“交友式”的纪录方法。
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过程中,弗拉哈迪为了挖掘生活,把握和有效地组织材料,三度深入实地,和拍摄对象朝夕相处,等待“故事”逐渐成型。
《北方的纳努克》浅评
《北方的纳努克》浅评初识《北方的纳努克》是在潘岳老师“纪录片创作”课程的课堂上。
黑白默片、字幕解说:这一定是一部很枯燥的片子——这是我对《北方的纳努克》的第一感觉。
但是静静地把这部看似枯燥的片子看完之后,才感受到在粗糙的画面以及初以为不甚精彩的内容的背后,《北方的纳努克》蕴含着多么令人难忘的震撼。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我想来,应该就是一部开头枯燥的片子,却在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吧。
纳努克是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名字,他的一家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海岸线上。
(我后来了解到,这部纪录片采用搬演的形式。
即用拍摄而不是跟拍的方式,而是让爱斯基摩人在镜头前表演他们的生活。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在船上拍摄的全景镜头。
镜头有节奏地晃动着,但保持了画面的清晰,许多浮冰在海面上飞快地掠过。
那是船在海面上航行造成的效果。
爱斯基摩人纳努克出现了,他划着一只小小的用海豹皮包裹着的小艇。
小艇靠岸了。
纳努克下船,从小艇里扯出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他的妻子(妻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他的第三个儿子,最后又从小艇里抱出一只小狗。
(这一段是一个长镜头拍摄完成的,这个长镜头被后来人誉为“最经典的长镜头”之一,并被之后的许多电影借鉴和模仿。
)然后就是那努克一家的日常生活了:那努克一家以及其他的爱斯基摩人是怎样跟白人做交易,他们用一捆捆的北极熊和北极狐的皮毛,从白人手里换来饼干、糖果、刀子;爱斯基摩人怎样用刀子把一块块的雪砖砌成房子“伊格鲁”,为伊格鲁做明瓦开天窗;怎样捕捉海象、海豹、鱼、北极狐。
冰天雪地里的生活是艰难的,往往纳努克一家要长途跋涉半天才能捉到一只海豹。
海豹捉到以后,他们就地食用,生食。
因为气候寒冷而难以生火,也因为无数年的传承,他们什么肉他们都是生食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平凡而又艰苦生存状态中,却饱含着爱的光辉。
那努克父亲高大而坚毅的肩膀承载着整个家,他在冰屋外给儿子做弓箭玩具,又在游戏中教会他生存的技巧。
还是有母亲慈祥的形象,在广袤的天地中给幼儿清洗,一遍又一遍的与孩子碰着鼻子——后来才知道在爱斯基摩人中,碰鼻子就等同于接吻。
《北方的纳努克》的悬念叙事策略
作者: 金玉龙[1]
作者机构: [1]河北经贸大学新闻系,河北石家庄050067
出版物刊名: 今传媒
页码: 102-10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北方的纳努克》;叙事策略;悬念
摘要:《北方的纳努克》一定程度上开创了纪录片的新纪元,导演弗拉哈迪除了采取了一些开创性的手法来建构纪录片外,其精心叙事策略——悬念的设置也是别具匠心.这部纪录片在纪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悬念来建构故事,使纪录片充满故事性和温情,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本文在其他学者对《北方的纳努克》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来探析导演把悬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到该纪录片中的策略.。
《北方的纳努克》赏析
摆脱类似昆虫学家式的从外部观察事物的方法, 主张以人类的眼光从内部观察事物;
放弃那种对诸如风光风俗、新闻事件泛泛纪录、 表面浏览的方式,聚焦于一个家庭,对准他们 的活动行为及其关系,注重过程的展示而非概 貌的展览;
背景介绍
影片《北方的纳努克》缘起于弗拉哈迪在探险过程 中对爱斯基摩人的了解。
在持续经久的勘测中,“每次都有二三个爱斯基摩 人做我的伙伴”,“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了解了爱 斯基摩人的生活,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影片的开篇字幕如是说。
片子高度真实地再现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场景,并 在其中插入一些颇为有趣的细节。
纪实的目的不仅在于记录。也在于发现美、展示 美.细节的刻画无疑有助于体现纪实美。在视觉方 面,细节支捧起情节。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复原了画面缺失的时空,更具故事性和可 视性。但是.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景再现手法是始终 以客观真实为坐标.避免过分虚构.“真实”与 “虚构”要合理结合。
《北方的纳努克》运用纪实手法和情景再现的故事 化手法朴实、生动地再现了哈里森港爱斯基摩人聚 居地真实的生活场景。摄像机前的生活只有合理干 预才是更真实、更合理的。这种理念也影响了后来 的纪录片创作者。
《北方的纳努克》
纪录片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 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 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 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 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纪录片的两种定义
①“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 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 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生命是唯一的理性——观《北方的纳努克》有感
生命是唯一的理性——观《北方的纳努克》有感在《人类学概论》课上观看了多部人类学方面的纪录片,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该部片子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影片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
弗拉哈迪用镜头向我们反映了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至少是介绍一个远离我们的边缘群体的另一种生活:一个叫做纳努克的爱斯基摩家族,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几个孩子和一群狗。
他们的生活方式十分的原始,甚至是野蛮,在茫茫北极,他们自己捕食,自己搭建房屋,为生存而生存地过自己的一生。
很难想象,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一个工业发展迅速,电影已经诞生的时代,竟然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还存在着原始人类的缩影。
外界的所有东西,战争、掠夺、买卖等都与这个地方、这个群体没有一丝关系,他们像是生活在一个独立的世界,被弗拉哈迪的镜头像是发现新大陆般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开始知道,并且去探索它。
我们在惊讶于如此的一个原始文明的同时又感到非常真实,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的确有某个阶段我们的祖先是用那样拙朴的智慧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因为生存的本能而与自然的恶劣条件搏斗。
我之前看过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当然这两部是风格迥异的,动画是比较幽默、夸张而又浪漫地把人类进化表达为一个“追随光”的梦想,然而在这里,真实的影像把它记录为荒凉冰原上制作冰屋、用鱼叉狩猎的生活,而这些的共同点是人类繁衍、生存,以及缓慢的进化。
我记得十分清楚,当纳努克和他的伙伴们用梭镖猎杀海豹和北极熊时,教室里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我们在惊叹于他们的极为原始的捕食方式时,也被他们和海豹搏斗的勇猛身姿所吸引,为他们的最终的胜利而激动。
人与兽的血性直观的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承认,爱斯基摩人的确是野蛮的,在北极,肉是生吃的,他们吃得很开心,当然这是我们看起来十分荒谬和野蛮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在纪录片里他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为 了建立这种乌托邦世界,弗拉哈迪坚持将镜头 聚焦在遥远地域的少数族裔或边缘人群身上。 他强烈反对商业的侵入,也将人与人的矛盾挡 在摄像机镜头之外,将北极简化为人与自然之 间的矛盾。这也为他博得了浪漫主义者的称号。 而后的《摩阿拿》和《亚兰岛人》也继承了这 一创作原则。
七、主题升华
当环境对人类严酷到只有生存是头等大事的时 候,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努力都是让人肃然起 敬的。而在这样严酷而艰苦的环境之中,爱斯 基摩人的智慧、尊严、信心和勇气,以及纳努 克一家展现出的人性和爱的光辉。
2、与被拍摄对象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 准确把握生活形态,并使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高 度自然。
通过长期深入生活把自己置于被拍摄者之中,与纳努 克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弗拉哈迪准确地把握了纳努 克的生活形态,纳努克面对摄影机镜头自然处之,达 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可信效果,用故事片的手法来表现 非虚构的生活故事,使纪录片故事化,强化情节、塑 造人物,避免呆板的客观纪实,却又追求自然效果。 在拍摄过程中,他对被摄对象采取的是一种完全平等 的态度。他不是去控制、奴役他们,而是把他们当作 自己的朋友。
北极居民原有的冰屋低矮、黑暗,不便拍摄, 他让纳努克把冰屋消去一半,于是我们就看到 了纳努克一家人在寒风中表演起床。 费拉哈迪便搭建新的冰屋,把建屋过程摄入影 片; 纳努克把孩子一个一个从狭小的皮筏船中抱上 岸; 充满戏剧效果的猎取海豹的场面;
3、用故事片手法表现非虚构的人生故事,使 纪录片故事化,并以主观热情介入强化情节、 塑造人物。 所谓介入”就是巧妙地运用重演、摆拍和主观 干预,摒弃呆板的客观纪实,却又最大限度地 追求自然效果。
表现了努克一家以及其他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 是怎样跟白人做交易,他们用一捆捆的北极熊和北极 狐的皮毛,从白人手里换来饼干、糖果、刀子;爱斯 基摩人怎样用刀子把一块块的雪砖砌成房子“伊格 鲁”,为伊格鲁做明瓦开天窗;怎样捕捉海象、海豹、 鱼、北极狐。冰天雪地里的生活是艰难的,往往纳努 克一家要长途跋涉半天才能捉到一只海豹。海豹捉到 以后,他们就地食用,生食。因为气候寒冷而难以生 火,也因为无数年的传承,他们什么肉他们都是生食 的。
《北方的纳努克》
费拉哈迪
一、影片简介
《北方的纳努克》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国际影 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纪录片 一词也由此出现。弗拉哈迪长期跟踪一个爱斯 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 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 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 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五、人物——爱的歌颂
《北方的纳努克》主要人物是纳努克一家人。 通过对一家人与大自然搏斗、拼命生活的场景描绘, 塑造了爱斯基摩人淳朴善良、坚强不屈的性格特征。 就在这样的平凡而又艰苦生存状态中,却饱含着爱的光 辉:那努克父亲高大而坚毅的肩膀承载着整个家,他 在冰屋外给儿子做弓箭玩具,又在游戏中教会他生存 的技巧。还是有母亲慈祥的形象,在广袤的天地中给 幼儿清洗,一遍又一遍的与孩子碰着鼻子。即便是在 背景都是冰天雪地的冰冷世界,这一幕幕的情景,却 让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例如爱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块砌成的,叫伊 格鲁。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哈迪需 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 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每 一次倒塌,同伴们都轰然大笑。冰屋在拍摄时 被迫削去一半,因为没有照明,拍摄只能在露 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 寒风里表演起床。他描摹了真实,创造了一种 接近原始的震撼。
四、结构
《北方的纳努克》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 (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 (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 (3)大风雪。 其中影片的主干部分都是与寻找食物有关,大如猎海象、 海豹;小如钓鱼、捕兔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 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 出父子亲情。 仿照好莱坞故事电影高潮头兴奋点的设计,弗拉哈迪别 致地安排高潮点和兴趣点,令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 中,随时都会有有所发客观 再现了纳努克一家人的行为,把悬念和戏剧性 引入了纪录片。猎取海豹、一家人上筏下岸等 画面被誉为长镜头的最早范例。这一表现手法 一直延续到他的最后一部影片—1948年拍摄 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中。
5、在选择拍摄和选择编辑基础上,运用画面组接创 造节奏变化和艺术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运用字幕增强效果,使默片具备了综合艺术手段 的表现力。 影片的文字语言——字幕的运用也非常巧妙。同当时 的故事片一样,《北方的纳努克》运用字幕来说明背 景,交待环境,连接情节的发展。其作用等同于电影 声音诞生之后的解说词。但是,弗拉哈迪的字幕说明 措辞巧妙,文字简洁,从不说多余的话。在造“冰屋” 的段落里,巧妙运用“且慢,还有一件事”字幕,引 起观众的心理期待。
六、景别
影片中较多使用了全景、中景和近景。几种景别交错 使用。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在船上拍摄的全景镜头。镜头有节 奏地晃动着,但保持了画面的清晰,许多浮冰在海面 上飞快地掠过。那是船在海面上航行造成的效果。爱 斯基摩人纳努克出现了,他划着一只小小的用海豹皮 包裹着的小艇。 小艇靠岸了。纳努克下船,从小 艇里扯出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他的妻子(妻子怀里 还抱着一个婴儿),他的第三个儿子,最后又从小艇 里抱出一只小狗。(这一段是一个长镜头拍摄完成的, 这个长镜头被后来人誉为“最经典的长镜头”之一, 并被之后的许多电影借鉴和模仿。)
二、作者
弗拉哈迪(1884—1965)被誉为世界纪录电影之 父。《北方的纳努克》,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 录社会的人类学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 个迄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 被称为“影像人类学”的创始人。
费拉哈迪的重要贡献在于: 坚持“非虚构”这一基本原则下,积极地介 入生活,让真实生活场景与作者主观感情完美 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观意识便是赞赏现代文明 入侵之前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从而使影片成为 具有审美价值和影响社会的电影纪实艺术。 结果要真实,为了真实不惜扮演——弗拉哈迪 的信条。
又如在他接下来的一部叫做《摩阿拿》纪录片 中,他找到当地的部落酋长,要求他们穿上民 族服装。为了达到高潮,特地让一个男孩纹身。 当地人称之为刺青。而这种成人仪式在几十年 前就已经失传了 。
三、艺术手法
1、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他深知现代文 明的破坏力,但不直接触及,而是通过描写、 记录乃至重演古老文明的善与美,歌颂纳努克 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意志,把自己的赞美之情 注入其中,让观众自己去体会现代文明对于古 老文明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