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纳努克》赏析概述
《北方的纳努克》分析
又如在他接下来的一部叫做《摩阿拿》纪录片 中,他找到当地的部落酋长,要求他们穿上民 族服装。为了达到高潮,特地让一个男孩纹身。 当地人称之为刺青。而这种成人仪式在几十年 前就已经失传了 。
三、艺术手法
1、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他深知现代文 明的破坏力,但不直接触及,而是通过描写、 记录乃至重演古老文明的善与美,歌颂纳努克 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意志,把自己的赞美之情 注入其中,让观众自己去体会现代文明对于古 老文明的摧残。
《北方的纳努克》
费拉哈迪
一、影片简介
《北方的纳努克》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国际影 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纪录片 一词也由此出现。弗拉哈迪长期跟踪一个爱斯 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 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 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 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五、人物——爱的歌颂
《北方的纳努克》主要人物是纳努克一家人。 通过对一家人与大自然搏斗、拼命生活的场景描绘, 塑造了爱斯基摩人淳朴善良、坚强不屈的性格特征。 就在这样的平凡而又艰苦生存状态中,却饱含着爱的光 辉:那努克父亲高大而坚毅的肩膀承载着整个家,他 在冰屋外给儿子做弓箭玩具,又在游戏中教会他生存 的技巧。还是有母亲慈祥的形象,在广袤的天地中给 幼儿清洗,一遍又一遍的与孩子碰着鼻子。即便是在 背景都是冰天雪地的冰冷世界,这一幕幕的情景,却 让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四、结构
《北方的纳努克》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 (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 (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 (3)大风雪。 其中影片的主干部分都是与寻找食物有关,大如猎海象、 海豹;小如钓鱼、捕兔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 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 出父子亲情。 仿照好莱坞故事电影高潮头兴奋点的设计,弗拉哈迪别 致地安排高潮点和兴趣点,令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 中,随时都会有有所发现。
浅析弗拉哈迪作品《北方的纳努克》与《亚兰岛人》
浅析弗拉哈迪作品《北方的纳努克》与《亚兰岛人》浅析弗拉哈迪作品《北方的纳努克》与《亚兰岛人》“搬演”又称情景再现,对于纪录片来说,搬演就是使用演员、置景、道具等手段来表现某一个曾经(或可能)发生过的事件。
“在纪录片中使用搬演的手段与剧情片有所不同,尽管搬演避免不了虚构,但是对于纪录片来说,这样的虚构必须被纳入非虚构的范畴,或者至少不与非虚构的原则发生抵触”。
搬演在今天在我们的很多纪录片,尤其是主流媒体的电视专题片或者宣传片中已经司空见惯,比如央视近年比较有影响力的纪录片《故宫》,北京电视台的《档案》栏目,崔永元的《电影传奇》系列等等,本文回到纪录片的起始阶段,从人文关怀角度探讨弗拉哈迪对其作品《北方的纳努克》与《亚兰岛人》两个影片的“搬演”处理。
虽然两个影片都是基于对客观真实存在的事件的还原,但是《北方的纳努克》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虽然拍摄的都不是现实生活中进行时态的事件,弗拉哈迪赞美的不是爱斯基摩人当时的生活方式,而是他们记忆中的往昔传统。
《亚兰岛人》也一样是搬演亚兰岛上居民曾经的生活状态,都具有一定的记录价值和社会学研究价值。
而之后有不同的评价和待遇,是因为影片制作过程,导演拍摄动机及两个影片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等等因素决定的。
弗拉哈迪拍摄《亚兰岛人》同样延续了《北方的.纳努克》的的拍摄手法,而且从制作手法上已经超越《北方的纳努克》,戏剧性也更强,但是影片的社会影响无法与《北方的纳努克》相提并论。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分析:1、拍摄动机对比:主动审视和被动审视弗拉哈迪拍《北方的纳努克》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个人情感,如他自己所言:“我执意要拍摄《纳努克》,是由于我的感触,是出自我对这些人的钦佩,我想把他们的情况介绍给人们。
”他这样写道:“白种人不单破坏了这些人的人格,也把他们的民族破坏殆尽。
我想在尚有可能的情况下,将他们遭受破坏之前的人格和尊严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个主观感知客观真实的过程,是主观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的客观表现。
北方的纳努克观后感
北方的纳努克观后感《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纪录片是对一家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纪录。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才发现,原来人类是可以获得如此顽强,在恶劣得生物罕迹的生存环境下,他们依然可以依靠着自己的智慧顽强地活下去。
这部影片的关注点在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对那些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边缘的人群的关怀。
本片是一部黑白纪录片,黑白灰涵盖了画面的所有色调,其中灰色为图像语言的主色调,给人的感觉有些许的压抑,当然这是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的原因造成的。
影片一开始就给了故事的主人翁纳努克一个大特写,镜头之下,他的表情稍显木讷,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他在镜头前的表现完全反映出他平时极少与外界接触,沧桑的面上还略带羞涩,使人觉得他离现代社会有点远,而在此同时也展现了他单纯的一面。
本片较多采用记叙性的图像语言来到达表达故事梗概的目的,从纳努克钓鱼到群体捕捉海象,再到后来的设陷阱智取北极狐以及后来的就地取材建造冰房子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图像语言原生态地展现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原貌。
其中有些生活情景又让人觉得颇为滑稽,如捕海豹时纳努克被海豹拖着走,有点面对猎物却又无可奈何的欲罢不能;又如他们在变卖东西时表现出来的对留声机的好奇等都让人颇为之捧腹。
整部影片中,较为令人惊讶的是爱斯基摩人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他们对物体的自然属性的利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例如建冰房子时所加的天窗。
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
本片同时使用了一些描述性及表现性的图像语言。
影片中常有一些对自然环境的摇镜头的拍摄,表现了环境的恶劣。
声像方面,该片为一部默片,没有旁白,没有同期声,关键之处通过字幕来表述剧情,或以此来引导观众,增加观众对剧情及影片主题的理解。
虽然没有旁白,但该片却以准确的音乐配置来表现剧情的缓和及冲突,而且做得十分到位。
从开幕时的轻快舒扬到后来纳努克一家差点无法找到冰房子度过黑夜时的急缓,通过音乐的节奏变换来营造气氛上的变化,或轻松或紧张或平和,使人即使不看画面也能通过音乐来感受当前的表现内容,捕捉故事的发展脉络。
浅析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对叙事方式的探索
题一直延续到〈摩阿纳〉〈亚兰岛人〉等影片中。
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些虚构与遮蔽的存在就应该质疑
二、叙事风格:建立在浪漫主义上的真实性
《北方的纳努克》的真实性呢?笔者认为,纪录片的真实性
《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实影片的开山鼻祖,但对于它真 固然重要,但它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形态。只要在拍摄和制作
实性的质疑总是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因为在拍摄过程 过程中始终以真实为坐标,合理的虚构是必要的,可以让呆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N CHUANBO 删4>禍締臟
浅析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对叙事方式的探索
刘欣欣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
摘要:《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 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膨片的过程中 ,不仅克 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 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
纪录片拥有一种独特魅力,那就是它可以在保证真实性 的前提下,使用讲故事的手法,将信息整合编辑,从而增强 纪录片叙事的艺术张力和吸引力,以此引起观众的观看兴 趣。121而讲好故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在拍 摄中,弗拉哈迪抛弃了以往只注重群体而忽视个体的做法, 把焦点对准一个人——纳努克,他是这里的英雄,是最好的 猎手,充满智慧并勇敢坚强。弗拉哈迪一直都认为故事来源 于生活而不是单个的情节,所以他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的就是 纳努克的日常生活:如何御寒、如何捕食,用摄影机完美地 再现了用渔叉猎海象、造冰屋等原始的生活场景,看似平静 如水却又波澜壮阔,令人过目不忘。他的坚强尤其体现在捕 捉海豹时,数十次的希望接近幻灭却又失而复得;他的智慧 尤其体现在其建造的防寒而又精致的雪屋以及容量大到惊 人的独木舟。弗拉哈迪在描绘纳努克的独木舟时,巧妙地设 置了悬念: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节奏,观众看到在冰冷的河面 上纳努克划着独木舟缓缓而来,一个裹在皮毛里的孩子躺在 船头,到达目的地后,他靠在岸边跳上岸;接着在船舱出□处 竟然有一个女人爬出来,她先把一只狗递出来,又把一个婴 儿递出来;纳努克另一个妻子最后爬出来。这样纳努克的一 家就都回到岸上了。人们仿佛在跟随拍摄者一起惊叹,一起
《北方的纳努克》赏析
使得叙事风格更为明朗。
Eg:建造冰屋时,镜头在大人和小孩之间来回切换
在现代纪录片中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
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
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 的节奏;
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
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五、不足之处
电影,也是他的开山之作。 弗拉哈迪通过和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长达15个月 的共同生活,以默片的方式纪录了纳努克一家的生 存方式和状态。
背景介绍
影片《北方的纳努克》缘起于弗拉哈迪在探险过程
中对爱斯基摩人的了解。
在持续经久的勘测中,“每次都有二三个爱斯基摩
人做我的伙伴”,“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了解了爱 斯基摩人的生活,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影片的开篇字幕如是说。
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找不到相当于创造或创造之
类的词汇,因为把我们自己硬塞给自然素材是没有任 何实际意义的。
弗拉哈迪说过,所有艺术都是探险行为。唯有不抱成
见,才能引领我们在走向新的发现时让心灵处于自由 状态。这是纪录电影创作的极高境界。
弗拉哈迪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里都贯穿着探险家追求真
实的奋斗精神。他试图通过影片告诉世人他对创造的 态度:顺从自然,忠实于电影的本质和机能,承担电 影的使命。
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主人公 善良、勇敢的爱斯基摩人
优秀的猎手
在《北方的纳努克》拍摄完成后不久,纳努克
就猎鹿的冒险中饿死了(也有一说是因为没有 储存足够的过冬食物而饿死了)。
作为弗拉哈迪的向导,纳努克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猎
人,他不仅把弗拉哈迪带进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现 场,更让他将自己的拍摄进程水乳交融的融汇到了 人与人的坦诚交往之中。
从叙事的角度重读_北方的纳努克_刘畅
影视传播
MOVIE LITERATURE
虑能否使用线性结构,在这一点上,弗拉哈迪的这部 《北 方的纳努克》 并没有独到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是纪 录片 “故事化” 努力的一种手段,并且从现实使用看,它 还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 — —材质、 结构、 风格和银幕 罗伯特· 麦基在 《故事— 剧作的原理》 一书中将影片剧作分为经典大情节 、 小情节 和反情节三种形式。 所谓经典设计的大情节即是 “超越时 ⑧ 间,超越文化” 的, 通俗地讲,即是不同时代、 不同地域 的观众都能将影片看明白; 而反情节则是 “否认传统形式, ⑨ 以利用甚至嘲弄传统形式原理 ” 为要义。 而线性时间与非线性时间就是大情节影片与反情节影 片的一大区别要素。 电影是一种空间艺术,但它同时也是 时间艺术。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倾向于像理解他们生活 中所发生的事件一样,按照时间顺序去理解电影中发生的 事件。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在看一个时间被随意割裂 和重置的剧情片时,仍然会在大脑中不断重组影片中的事 件,试图在大脑中判定出什么事件发生在前 、 什么事件发 生在后的原因。 所以从拍出 了 《北 方 的 纳 努 克 》 的 第 一 位 纪 录 片 导 — —弗拉哈迪开始,众多的纪录片创作者都将线性结构 演— 作为自己纪录片结构的重要考量 。 ( 二) 选材 ⑩ “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 。 ” “冲突 ” 在剧本创作中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一部故事片,如果没有冲突是无 法存 在 的。 不 论 这 个 冲 突 是 内 心 的、 个 人 的,还 是 外 界 瑡 瑏 的, 它始终是一部故事片的立戏之本 。 角色有他的需求, 创作者在角色完成需求的道路上设置种种障碍,这样就产 生一个又一个的冲突,正是这些冲突吸引着观众看完全片 。 但是非事件性纪录片的问题在于,角色自身缺少从一 而终的需求,角色一旦没有需求,就不可能产生冲突,没 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没有戏剧性就没有故事 。 所以追求 故事性的纪录片导演往往要选择的是容易产生冲突的题材, — —边远地区的,为人们所不熟 比如弗拉哈迪这样的选择 — — —就是纪录片导演们常用的选择 。 知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 — 在这样的题材中,我们普通观众生活中所熟知的衣食住 行的问题变成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吃饭、住宿、穿衣、 出行,每一件事情都变得不那么容易,冲突自然就产生了。 而具体到弗拉哈迪的这部影片中,构成每一个段落的 事件的选择,也都是遵循了冲突的原则: 一个人怎样捕鱼, 三五个人怎样捕获两吨重的海象,在处处冰雪的寒冷北极 要建怎样的房子来御寒 …… 这些问题对爱斯基摩人来说是 常态事件,但对坐在电影院的观众来说,它们都构成了影 片的冲突,吸引着观众看完全片。 ( 三) 开场 对于影片来说,开场就是如何设置一个打破角色生活 平衡状态的事件,并建立观众对故事背景与众多角色的认 ,就 知的过程。观众只要能被这个打破平衡的事件 “勾住 ” 会产生观看兴趣,继续观看主人公怎么恢复平衡,怎么实 现需求。那么,开场事件就算是达成了它的目标 。 弗拉哈迪在 《北方的纳努克 》 中选择了 “多人乘坐的 小皮划艇” 这样一个场面: 一个小小的皮划艇,纳努克从 里面出来以后,紧接着一个一个的,艾利、 奈拉、 库纳尤 像变魔术一样从小艇里钻了出来 。 这个像魔术道具一般的 爱斯基摩人的普通交通工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 。
《北方的那努克》艺术特点的简要分析
《北方的那努克》艺术特点的简要分析《北方的那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于1922年拍摄的纪录片电影。
本片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
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本文将从镜头、字幕、叙事技巧三方面对《北方的那努克》进行分析。
镜头该片最大的特点是长镜头。
通过长镜头,电影镜头拼贴的割裂感被最大削弱,主客体被纳入同一画面,荧幕时间和现实时间几乎等同,空间真实感异常突出,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镜头在刻画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时候,使用很多远景镜头,冰雪的画面占据整个镜头的大部分,画面中的人物却只位于画面上部,很好的衬托出人类在荒芜寒冷的北极地区的渺小与无助。
字幕在本部影片中字幕的运用非常巧妙。
同当时的黑白故事片一样,《北方的纳努克》也是运用字幕来说明背景、交待环境和连接情节的发展。
其作用等同于电影声音诞生之后的解说词。
本片的字幕说明措辞巧妙,文字简洁,从不说多余的话。
在造“冰屋”的段落里,巧妙运用“且慢,还有一件事”字幕,引起观众的心理期待。
叙事技巧本片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
(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
(3)大风雪。
导演吸收了故事片的叙事技巧,自如地改变观众的视点,在叙述过程中实现时间空间的转换,从而有效地组织情节,使得叙事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晰、紧凑,结构上更加匀称,让纪实性影片更好地表现主题,传达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勃勃的生命力。
此外,仿照好莱坞故事电影模式,导演还别致地安排影片的高潮点。
正是这种结构方式,使本片避免了拖沓冗长的“照相式”纪录,观众看到的不再仅仅是一堆七拼八凑地连接在一起的新闻素材,而是一部被有机地结构起来的完整影片。
由《北方的纳努克》探析冰雪题材纪录片表达范式
由《北方的纳努克》探析冰雪题材纪录片表达范式作者:程磊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1期[内容提要]冰雪题材纪录影片《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电影史上第一部纪录片。
自此,纪录片成为真正意义上记录、传播和推广文化的重要载体。
《北方的纳努克》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以平等、尊重的视角,“介入”性地记录了极寒地区人群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样态,讴歌了人性光辉。
其拍摄理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
本文通过解读该片的表达范式,在分析我国冰雪题材纪录片现状的基础上,为此类纪录片的制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片;冰雪文化;人文精神自1885年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12部短片开始,时至今日,纪录片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已深入人们生活之中,成为常见的影像艺术之一。
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同样也能够激荡人心,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北方的纳努克》就是这样一部里程碑式的纪录片,即便在当下技术条件丰盈、艺术表达手法多样的今天,该片虽历经百年,仍能引发观影兴趣,经久不衰。
导演弗拉哈迪的制作理念和方法堪称经典,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
本文力图研究和解读《北方的纳努克》的表达范式,找寻其历久弥新的原因,并对当下冰雪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北方的纳努克》表达范式分析(一)融入生活、使“现实”自我呈现的制作理念《北方的纳努克》是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一部关于爱斯基摩人在残酷冰雪环境中顽强生存的纪录片。
作为勘探家的弗拉哈迪在1913年及之后的两年间,在加拿大北部的哈德逊湾地带勘察时拍摄了大量关于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片段,但由于一次意外的火灾使得这些素材严重损坏。
弗拉哈迪并没有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他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素材,发现原有的影片条理不清、内容繁复,多半是一些迎合主流社会消遣、玩乐用以满足猎奇心理的片段,没有表达出爱斯基摩人在残酷的冰雪环境中乐观、积极的生活理念。
浅析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浅析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作者:柴清惠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1期《北方的纳努克》是美国导演罗伯特·费拉哈迪亲身经历拍摄的一部黑白默片。
他第一次到达北极考察拍摄的资料,在一次意外将资料丢失了,为了更好地去展现真实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再次踏上探险,进行第二次长达一年零四个4月的拍摄。
费拉哈迪也就因为这部纪录片,被称作为“纪录片之父”。
如果说在人类学界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长期实地田野考察方法,在后人眼里是一座里程碑的话,那么费拉哈迪的这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就是电影和人类学整合的最完美的先河了,因此它的艺术价值、社会意义等不容忽视。
首先,在费拉哈迪拍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时,正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于原始民族的好奇心,也正是西方学者为了满足这些人的猎奇,进行拍摄纪录片,对于当时拍摄者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人类学的学习和培训,但关于人类学的西方中心论理论已经潜移默化于影片当中。
在影片中,纳努克在随着自己民族的发展同时,也在接受着西方的文化和环境的外部影响。
在电影中将纳努克他们的称为“爱斯基摩人”,而这一称呼是欧美人对他们的别称,其实他们本民族则称自己为“纽因特人”,意思为勇敢的人。
西方人以他们为中心带着有色的眼睛在看其他民族,他们对异文化民族的生活方式、家庭组成和生产方式的好奇,关于《北方的纳努克》整部片子没有语言声音,采用的是音乐作为背景,跟随情景的跌宕起伏进行节奏顿挫。
在电影中,纳努克一家生活在被北极的加拿大北部的海岸线上,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原始,在电影出现的时代,欧洲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作者将这种边缘民族文化与工业文明相互结合,在片头就有所体现,纳努克一家与白人进行不平等的交易,可他们一家面对镜头单纯的微笑,单纯与世无争。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面对工业时代的产物“留声机”的好奇,这几分钟在整部影片中显得颇为悠闲,自在。
在后来,纳努克的生活就是在极限天气和物质极限中进行拼搏,真实的影像记录他在荒凉冰原上制作冰屋、用鱼叉狩猎的生活,而这些的共同点是人类繁衍、生存,以及缓慢的进化。
北方的那努克参考影评
北极的忧郁-评《北方的纳努克》在巴赞的《电影是什么》中读到文章“电影与探险”知道了纳努克,他认为《北方的纳努克》拥有着“至今不觉陈旧的,富于诗意的真实性”,再然后是格里尔逊……。
这部片子的具有着超越记录片的风格特征,而有意思的是其人工痕迹并没有给这部记录片带来破坏,反倒成就其诗意的真实。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旦导演拿起摄像机,叙事(而非纪录)便会产生,纪录下来的东西同样也是从弗拉哈迪的摄影机出发,同时这部影片似乎也暗示了我们个人主观的热情如何可以同纪录的真实性相融合(他将这位普通的猎人讲述成了爱斯基摩人中的伟大捕猎英雄——总会存在这么一个英雄)。
弗拉哈迪当然要捕捉、剪辑他认为有价值的画面和影像。
于是乎当看到纳努克面对镜头微笑的时候,这一微笑并不只是一次表情的纪录,而是面对西方人的好奇和西方先进技术的微笑——一如纳努克啃咬唱片的片断——同样从弗拉哈迪这一方,我们同样也看到“西方精神是怎么描述和诠释遥远的异域文明的”。
尚方翊剑在说到这部影片时更切中了一个要素,这部影片更惊动人心的地方是弗拉哈迪通过电影向我们显露出来的他与摄影机之间的奇特而自然的相融关系。
虽然弗拉哈迪在此之前并没有积累什么宝贵的拍摄经验,但是他对于电影这一艺术视觉的热爱一如他热爱爱斯基摩人并无两样。
弗拉哈迪的探险精神必须通过一种方式来表达,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并把两者的爱结合非常完美——“至今仍然非常耐看”便是佐证。
这部影片的叙事性是具有创造力的,同时这也说明电影的这一特征:通过摄影机之眼纪录下来的爱斯基摩人捕猎海象的场景,绝非简单的记叙,他先是铺垫式地拍摄海象在完全自然的冰天美景的水中运动,继而再开始拍摄捕猎过程,这是一次对比式的诗意叙事——爱斯基摩人捕到一只海象,利器刺入海象的身体,绳索被几个爱斯基摩人牢牢抓住,弗向我们展示的只是海象,潮水,爱斯基摩人的前后、拉扯运动——静默的画面打开了一个巨大叙事和诠释空间。
长焦镜头的使用,比如拍摄纳努克一家外出的场面,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非职业演员的表演自然感,或许我们可以假设在这样广袤的白色世界里,或许是自然的力量促使他使用这样的镜头语言来表达爱斯基摩人的艰苦却又快乐的生活。
北方的纳努克观后感
《北方的纳努克》影评《北方的纳努克》是由有着“纪录片之父”称号的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922年1月出品的纪录电影,该纪录片标题的“纳努克”是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名字,因此,本纪录片主要是以这个名为纳努克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为主,记录了爱斯基摩人的日常是怎么运作的。
开始影片,镜头首先是在一艘船上,随着船的行进,纳努克出现了,他把小船靠岸,从小船里源源不断的把一家人像变魔法一样掏了出来,当我见到这一幕时,真为这神奇的小船是怎么容纳那么多人感到惊讶,但实际上的确就是容纳下了。
接着,镜头转换到纳努克一家人砌房子的部分,他们把一块块的雪砖运来一个地方,用刀子慢慢修砌,倒了,又继续拍紧雪砖,让它重新堆砌起来,让我知道了爱斯基摩人这看似简单的半圆形雪砖房原来要起的结实也并不容易;接着,房子砌好了,但是就该考虑吃饭的问题了,要知道,在冰天雪地里,要找吃的可不容易,怎样捕捉各种海产也是个对爱斯基摩人的考验,往往他们要半天才捉得到一只,好不容易捉到了个海豹,终于能吃了,但是也不是像我们一样可以烤着吃,因为,北方气候过于寒冷,火很难生起,所以他们只能生吃,我不禁为自己能生活在食物方便获取,并能煮熟吃的生活感到庆幸,并更感到珍惜。
记得在纳努克狩猎的镜头中,有一个最为记忆犹新:纳努克在冰面发现了个小洞,观察了一阵子之后,觉得小洞下面有猎物,于是决定放绳子捕捉,哪知道,猎物的力气非常的大,绳子刚拉出来立刻就被拉回去了,但是,为了家人食物有着落,纳努克可没有一丝放弃的迹象,就这么一来一回,终于,远处家人坐着狗拉雪橇来了,他们见纳努克在拼命的拉绳子,知道是在捕捉猎物,于是纷纷过来帮忙,几个人帮忙拉绳,几个人帮忙把小洞口旁的冰弄开,终于把猎物给弄了上来,原来猎物是一只海豹。
之后,他们开始肢解猎物并当场吃了起来,然后字幕出现,说“这次的盛宴后海豹的鳍成了纳努克孩子拔河的玩具”可见纳努克为了孩子不无聊,也是挺有心的,在这为了生计要不停奔波的冰天雪地中,却有着这么温暖的父爱,看到这一幕,让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片电影史上的里程碑(200804010216 张露)《北方的纳努克》以纳努克一家为代表展现了北极冰雪世界爱斯基摩人的完整生活面貌。
大量纪实性长镜头的运用,展现原生态的真实生活状态,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到生活在北极冰雪世界的爱斯基摩人最原始最真实的样貌,纯朴的画面打动人心,纯粹的感觉深入人心。
展现了爱斯基摩人的智慧,尊严,信心和勇气,在严酷恶劣的环境面前,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努力让人们肃然起敬片中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都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艺术再现,不乏艺术性又不失真实性,恰到好处。
猎取海豹的坚持不懈,生切海豹肉直接吃掉,狭小的皮筏舱里居然能变出那么多人来,这些生动的场景都充满戏剧效果,在真实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可观看性,这些大部分应归功于长镜头营造出来的效果。
从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被文明社会所遗忘的一角,北极爱斯基摩人的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是我们现代社会许多人所无法企及的。
影片虽然是无声的,但是,从纳努克一家人生活的情景,我们足以看见、听见关于爱斯基摩人的一切,他们没有先进的捕猎工具,但是他们懂得、并熟练地运用祖辈遗留下来的捕猎方法,他们敢于与自身力量相差悬殊的猎物下手,敢于在如此寒冷的北极生活。
在那里,没有所谓文明社会所带有的不平等、永不停止的人类斗争,他们懂得团结、懂得分享所捕得的猎物。
在那里,他们没有所谓文明社会所有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是对社会的回归,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回归。
尽管环境恶劣,但是爱斯基摩人仍然积极快乐的生活着,那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从纳努克的脸部笑容的特写,可爱的爱斯基摩小孩,母亲对孩子的爱之吻,纳努克和孩子的游戏,生动有趣的捕鱼场景中,我们不难读出,那属于爱斯基摩人所特有的生活态度,试问,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能够做到像他们那样一样对待生活、对待生命呢?看到他们捕猎海象的那些场面,有些人或许会说,他们太残忍了。
其实不然,那只是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吧,一种和自然斗争、争取生存权利的一种方式。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首先,《北方的纳努克》体现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浓厚的“边缘文化情结”。
萨杜尔便称弗拉哈迪是“电影方面的卢梭。
”弗拉哈迪并不是第一个拍摄爱斯基摩人的导演。
但是,以往大白人种族主义者在拍摄边缘民族时,往往是以倨傲的目光俯瞰殖民地的奇风异俗和美妙风光,是一种猎奇和把玩的心态。
弗拉哈迪却在《北方的纳努克》中注入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
弗拉哈迪与爱斯基摩人情感相通,对他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持一种极欣赏的态度,对爱斯基摩人与艰难的生存环境搏斗所体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力赞叹不已。
他就像一个带着摄影机的“行吟诗人”,在边缘民族区域流连往返,为古老文化的行将消逝深深叹息。
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与崇敬的态度,使《北方的纳努克》远远地超越了过去和后来所有以猎奇或审视的态度拍成的同类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打动观众在于人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伟大主题。
这是弗拉哈迪一向乐于表现的,这个主题是通过纳努克这个理想化的人物体现出来的。
纳努克是爱斯基摩的著名猎手。
他身上体现出弗拉哈迪的浪漫理想。
当时,商业文明侵入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已非常普遍。
弗拉哈迪为此感到心痛、震惊与自责,尤其是当他逐渐认识到作为探险家和勘测者来到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区域,他的所作所为正在使他所景仰的文化、他认为美的东西慢慢消逝,自已也是破坏边缘文化的一分子时。
面对这个现实,弗拉哈迪的作法是,避开产业文明入侵这一问题,把现代文明的所有丑恶都从他的镜头里剔除掉。
于是,现代文明与人的矛盾都被弗拉哈迪一概回避。
弗拉哈迪影片中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实际早已逝去。
纳努克被弗拉哈迪打造成一个未受文明沾染的“纯洁的野蛮人”。
除了凶恶的大自然外,纳努克再没有别的敌人。
他和家人的生活成为弗拉哈迪浪漫的想象。
第二,弗拉哈迪首创了“交友式”的纪录方法。
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过程中,弗拉哈迪为了挖掘生活,把握和有效地组织材料,三度深入实地,和拍摄对象朝夕相处,等待“故事”逐渐成型。
人类学纪录电影初尝试——《北方的纳努克》评析
作者: 李可欣[1]
作者机构: [1]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52-15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3期
主题词:�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片;弗拉哈迪
摘要:�北方的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人类学纪录电影的初尝试,主要表现在拍摄者的初尝试、拍摄内容选取的初尝试、拍摄方式方法的初尝试、叙事风格的初尝试等。
虽然有一些从现在看来不符合当前纪录片的评价标准的地方,但对于人类学纪录电影的实验片来看,它开创了纪录电影的新纪元,无疑是世界电影艺术历史长河的丰碑,也在世界电影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观后感《北方的纳努克》是我第一部完整观看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对我的印象很深。
它同时也是现代记录片的开山之作。
本片讲述了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通过一个个日常活动镜头为我们展示了爱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
影片的开始交代了拍摄的地点―巴芬岛,这是一个荒芜人烟,满眼浮冰的地方。
正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展现了纳努克一家的衣着打扮,捕猎,吃饭,建造房屋,去集市交换,游戏等,这让观众看到了社会边缘的爱斯基摩人是如何生活的。
本片让我最深刻的镜头有三个。
在集市上,纳努克用嘴咬唱片的镜头让我们忍俊不禁,同时在纳努克的脸上始终保持微笑,这让观众看到虽然他们的生活只满足于物质上的,但是他们的生活非常快乐,他们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事不容易的。
他们对于我们的物质文明和当时的工业文明是陌生的,他们也没有受到利益价值观的影响。
第二个镜头是纳努克交他的孩子射箭,耐心的讲解射箭要领并做示范,他不仅仅拥有爱斯基摩人的勇敢,智慧,而且还有柔情的一面,这体现了纳努克的父子情深。
镜头三,爱斯基摩人集体协作猎捕的画面,捕杀海象的镜头是最令我震惊的一幕。
成群的海象在岸边休息,爱斯基摩人隐藏,追逐,猎杀,将海象退拽到岸边,接下来他们一起把海象杀掉,一人吃一块,我们也在惊心动魄之后,我们既感慨爱斯基摩人生活的艰辛,又为他们的收获由衷喜悦。
这些让我们介绍了爱斯基摩人如何同艰苦条件作斗争。
我们也看到了爱斯基摩人的努力。
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爱斯基摩人顽强的斗志,在这样的条件下依然乐观,努力的生活。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观众也可以看到爱斯基摩人于自然抗斗的顽强意志。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纳努克一家有一只狗,而且他们对待狗和对待人是一样的,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世界中,人们一味的在开采资源,掠夺土地,开办工厂,破坏植被,在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空气污染,沙尘暴,泥石流等。
北方的纳努克和最后的山神评析
北方的纳努克和最后的山神评析简要:与《北方的纳努克》一样,《最后的山神》描述的是虽说是一个人,而这却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这个民族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居住方式,有独特的守猎方式,有独特的信仰。
然而这个民族在现代化之中,却要逐渐消失着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关键词:北方的纳努克、最后的山神文献:百度百科,北方的纳努克电影简介和剧情介绍、北方的纳努克影评、图片、预告片和论坛推荐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被誉为“纪录片之父”,1922年问世的作品《北方的纳努克》被人们视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纪录片。
《北方的纳努克》将镜头聚焦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纳努克及其家庭,用客观纪实拍摄手法表现北冰洋爱斯基摩人渔猎生活,关注那些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体现出导演深刻的文化责任感。
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弗拉哈迪和纳努克一家朝夕相处,让纳努克一家融入摄像机镜头,也让自己融入纳努克一家。
弗拉哈迪对于这个相对于现代文明而言很落后的原始文明,没有歧视,而更多的是对爱斯基摩文化的尊重和钦佩。
看到现代文明对于这个原始文化的侵蚀,弗拉哈迪更多的是痛惜。
所以在拍摄时,弗拉哈迪更多的运用了真实基础上的真实再现,还原了一个比较接近最原始模样的爱斯基摩生活。
其实,在弗拉哈迪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年代,当地的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
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
又如片中爱斯基摩人居住的房子冰屋(伊格鲁)纯粹是为了拍片才搭建的。
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
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才终于建成。
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造。
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因为没有照明,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
而在当代的中国,同样有着这样的一些导演,他们用他们的文化责任感,追寻着那些即将消逝的文化的步伐,静静的纪录着《最后的山神》纪录了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大多数已经永远地结束了狩猎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 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
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
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 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 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纪录片的两种定义
①“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
2018/11/23
罗伯特· 弗拉哈迪
1884—1951
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铁山地区
被尊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 代表作品: 《北方的纳努克》1922 《工业化英国》1933 《亚兰岛人》1934
《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1948
弗拉哈迪开创的摄影风格、影片传统:
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 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②“通过电视摄像机(或电影摄像机)的磁带(或 胶片)纪录下来的一切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生命 活动和自然现象,人类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这些 内容不是人为的虚构出来的,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 的或正在发生的。”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
Eg:为了拍摄而建造只有三面墙的冰屋 在严冬阳光下拍摄纳努克一家睡觉、起床场景
三、表述特点
5.字幕语言简洁、意蕴丰富,不仅补充了画面之
外的信息,也隐藏了弗拉哈迪的主体意识
6.配乐与画面相得益彰,或轻快或紧张或有趣 7.长镜头和摇镜头的运用 长镜头在纪实影片中常被用到。用等量的时空来
表现和还原时空,可以为影片增加可信性。
比如为了帮助弗拉哈迪拍摄,纳努克需要建造
一个新的冰屋。爱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块砌成 的,叫伊格鲁。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 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 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 每一次倒塌,同伴们都轰然大笑。 因为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 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 造。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动人,祖辈传 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出父子亲 情。
电影,也是他的开山之作。 弗拉哈迪通过和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长达15个月 的共同生活,以默片的方式纪录了纳努克一家的生 存方式和状态。
背景介绍
影片《北方的纳努克》缘起于弗拉哈迪在探险过程
中对爱斯基摩人的了解。
在持续经久的勘测中,“每次都有二三个爱斯基摩
人做我的伙伴”,“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了解了爱 斯基摩人的生活,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影片的开篇字幕如是说。
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努力的一种手段,并且从现
实使用看,它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二、选材
“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
追求故事性的纪录片导演往往要选择的是容易产生冲突的题材, 比如弗拉哈迪这样的选择——边远地区的,为人们所不熟知的爱斯 基摩人的生活
具体来看:
一个人怎样捕鱼?
三五个人怎样捕获两吨重的海象? 在处处冰雪的寒冷北极要建怎样的房子来御寒?
开场独特
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选择“多人乘坐的小皮划艇”
作为开场,一是吸引眼球,二是在开场就体现出爱斯基摩人的 智慧,让观众在开场就建立起对主角们的敬佩。
为什么不选其他场景作为开场?
①从场景的独立性来看,小皮划艇这个段落非常短暂,放在 后段给观众的震撼程度会淹没在其他事件之中。 ②从观众直观的体会来看,小皮划艇比捕海象那些场景更能 直接让观众产生“不可思议”的体会。
设置悬念
正是悬念手法的运用和戏剧性情节的引入使得《北
方的纳努克》摆脱了早期“旅行片”的窠臼,打破 了早期纪录电影的表面纪录的模式,通过对爱斯基 摩人的深入了解和观察,以一个家庭来表现整个爱 斯基摩人的生活,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纪实影片在 记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的独特魅力,使影片真正 进入到了有机、完整的深层叙事层次.
电影特点
他的代表作的题材大都表现偏远地域人类的生活状态。 充满诗意地、创造性地利用现实素材。他拍电影时没有任何
方案,只是拍下一切能引起他兴趣或想象的东西,然后就冲 印,给他的拍摄对象看,观察他们的反应,最后决定取舍。 是由很多小的片段组成。
影片在现在看来都属于纪录片,基本没有连贯的剧情,通常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复原了画面缺失的时空,更具故事性和可
视性。但是.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景再现手法是始终 以客观真实为坐标.避免过分虚构.“真实”与 “虚构”要合理结合。 《北方的纳努克》运用纪实手法和情景再现的故事 化手法朴实、生动地再现了哈里森港爱斯基摩人聚 居地真实的生活场景。摄像机前的生活只有合理干 预才是更真实、更合理的。这种理念也影响了后来 的纪录片创作者。
作品分析
一、叙事结构
拍摄 缘起
捕海象 建“依 格鲁”
背景介 绍
穿过浮 冰捕鱼
冰屋生 活
人物介 绍
与白人 交易
捕海豹
回程
一、叙事结构
线性结构: 《北方的纳努克》没有完整的“故事贯穿线”,前
面3个段落可总结为“背景介绍”,而后的“与白
人的贸易⋯‘捕鱼”“捕海象”“修建依格鲁”等
零散的段落,导演弗拉哈迪都尽量在字幕解说词中 提示时间以串联起来。
这些问题对爱斯基摩人来说是常态事件,但对观众来说,它们 都构成了影片的冲突,吸引着观众看完全片。
三、表述特点
1.开场独特
Eg:“多人乘坐的小皮划艇”
2.设置悬念
Eg:纳努克用冰刀在屋顶切开正方形的洞
3.注重细节
Eg:纳努克用嘴咬着唱片对着镜头微笑 纳努克教小儿子射箭
4.情景再现:为了真实不惜搬演摆拍
注重细节
弗拉哈迪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拍摄对象外在形态的表
现,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内心.因为与他们的长时间 接触,使弗拉哈迪清楚地明白他们的可爱之处、可 敬之处,也正是这种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使得弗 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爱 斯基摩人与大自然斗争的严酷,也表现了许多温馨 甚至幽默的场面。 纪实的目的不仅在于记录。也在于发现美、展示 美.细节的刻画无疑有助于体现纪实美。在视觉方 面,细节支捧起情节。
弗拉哈迪电影的细节非常丰富,画面给人以震撼,和摄影棚
里的产品完全异趣。
弗拉哈迪电影的主人公皆为非职业演员,事实上他们不是在
表演,而是根据弗拉哈迪的要求再现原来的生活。
2018/11/23
艾德蒙· 卡彭特指出,弗拉哈迪从观察外部起步去发现
人们的内心世界,这种方法跟爱斯基摩的行为方式相 同。 在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找不到相当于创造或创造之 类的词汇,因为把我们自己硬塞给自然素材是没有任 何实际意义的。 弗拉哈迪说过,所有艺术都是探险行为。唯有不抱成 见,才能引领我们在走向新的发现时让心灵处于自由 状态。这是纪录电影创作的极高境界。 弗拉哈迪在他的每一部影片里都贯穿着探险家追求真 实的奋斗精神。他试图通过影片告诉世人他对创造的 态度:顺从自然,忠实于电影的本质和机能,承担电 影的使命。
使得叙事风格更为明朗。
Eg:建造冰屋时,镜头在大人和小孩之间来回切
换
在现代纪录片中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
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
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 的节奏;
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
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五、不足之处
长镜头运用
例如纳努克一家夜晚归家的那场戏,弗拉哈迪连续
用了五个十几秒到三十几秒不等的长镜头来表现他 们回家之路的艰辛,五个镜头的构图却各不相同。 第1、2个镜头:人物从镜头中渐渐走远,广袤的大 地上只剩几个艰难移动的身影; 第3个镜头:人物处于画面下方,整个画面上方都 是白茫茫的大地,显出人们被压迫的艰难; 第4个镜头:人物处于画面左下方,向画面右上方 爬行; 第5个镜头:人们从画面右上方向左下方滑行.镜 头保持不动.直到人物从镜头里消失,只剩被风吹 起的雪尘
摇镜头运用
在《北方的纳努克》中,其他为数不多的摇镜头也
很出色。例如在狗群厮打的一场戏中,镜头从左摇 到右再从右摇到左.狗乱作一团,人也心急如
焚.天马上黑了,他们要尽早赶回去,狗群却在无
止境地厮打,镜头的来回移动充分表明了狗的混乱
和人的焦急。
四、拍摄手法
《北方的纳努克》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
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主人公 善良、勇敢的爱斯基摩人
优秀的猎手
在《北方的纳努克》拍摄完成后不久,纳努克
就猎鹿的冒险中饿死了(也有一说是因为没有 储存足够的过冬食物而饿死了)。
作为弗拉哈迪的向导,纳努克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猎
人,他不仅把弗拉哈迪带进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现 场,更让他将自己的拍摄进程水乳交融的融汇到了 人与人的坦诚交往之中。 纳努克及他的全家人都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生活的一 部分,他向弗拉哈迪展示了爱斯基摩人的友好、善 良和耐心。
叙事过于单调,不够连贯,只依靠悬念场面的反复
运用作为剧情发展的高潮。
联系时代来看——弗拉哈迪处在20世纪20年代的
无声片时期,他只有通过视觉上的悬念的营造,才 能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在《北方的纳努克》中,
无疑他成功了。
六、总结
《北方的纳努克》中显得简单甚至粗糙的影像,在
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因为它描摹 了真实.创造了一种接近原始的震撼.当然这一切
片子高度真实地再现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场景,并
在其中插入一些颇为有趣的细Fra bibliotek。纳努克在划船
纳努克试图吃掉一张唱片
1922年6月11日《北方的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
公映,一炮走红,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 的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 《北方的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 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 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 《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