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具象诗诗性的缺失

合集下载

论具象诗诗性的缺失

论具象诗诗性的缺失

论具象诗诗性的缺失具象诗(concrete poetry)又称图像诗(visual poetry),它是“利用文字的排列来创造图案(如几何形状)或模拟实物(如苹果或汽车)”①的一种诗歌。

这种诗歌形式在20世纪的欧美、拉美和亚洲等地区曾盛行一时。

在20世纪末的台湾和香港也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建树的具象诗诗人,如詹冰、洛夫、陈黎等。

近年来,具象诗在内地也颇受一些诗作者的青睐。

关于具象诗写作,诗学界时有赞誉之声。

犁青认为:“写图像诗的目的之一是借图像、视觉美的优势,把语言的意旨表达得清晰和强烈,使诗语言张力达到极限。

”②汉诗学者奚密说:“相对于拼音文字,中文作为一种象形文字为具象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象形文字的视觉效果远比拼音文字突出,而且本身已隐含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

”③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一些学者在积极倡导具象诗创作,王珂曾撰文呼吁:“大陆诗人和诗论家要改变新诗没有诗形和诗体的流行观念,要积极倡导图像诗创作及诗形实验。

”④以上诸家所言不无道理。

具象诗提行技法的运用以及空白的创设,在纸质或其他平面上制造出了一种视觉美,使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美术性;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性,使诗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更显自由与灵便。

笔者认为,具象诗人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创造一种视觉美的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们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异,刻意制造诗歌形式的图案化效果,过分寻求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意境的创造,这又完全背离了诗歌主要依靠词语内涵创造意象的性征,大有本末倒置之嫌。

因此,笔者认为具象诗写作只能一新耳目,它不能体现诗歌创作的本质特征。

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一)诗是一种想象性的语言艺术,而非观赏性的视觉艺术我们知道,诗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语言艺术,诗人运用语言文字把他的情思物态化,用语言文字把他感觉到的世界反映到诗的世界中。

诗歌的审美特性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描摹意象,表现感觉情绪,挖掘深层潜意识,为读者展示一个蕴含丰富而又玲珑剔透的诗性世界。

论-中国新诗哲学精神的缺失——以象征在新诗中的困境为例

论-中国新诗哲学精神的缺失——以象征在新诗中的困境为例

味 ,可 以说是较不偏颇 的一种 言论。
三、余秀 华 “ 一夜成名 ”原 因分 析 1 . 媒 体传 播的力量 媒体 抱着某种心态来 炒作某位诗人 ,在 如今 的人们看 来早 已司空见惯 ,其 实这一次媒体 涉猎 的对 象不再是大 明 星或是 公知 ,而是 一个有着某种程 度上 的 “ 病态 ”的女诗
论 ,甚 至认为 象征就是兴 , 比如周 作人就 持这种看法 。但 这种看 法其实 是错误 的,象征 与兴有着 不同的文化 背景和 不 同的哲学基础 ,它们表 面看似都 在用一个 不 同于 自身 的 外物 来 暗示 主 体 的精 神 状况 ,但 其 精神 分 野 是大 相径 庭
的。
区别 ,成 为同一种精 神 ,宇 宙是有机 的整体 。这恰恰 就是
遮 蔽 了一个 与现世 隔绝 的形而上 之境, 中国人从没有 意识 到彼 岸 世界 ,神性 和终极事 实 隔绝 于 中国人 的生活 ,兴
解 决 象征 的 这一 理 论缺 陷应 吸 收 中 国诗学 “ 兴 ”的 思维 。兴 的哲学基础 是中 国古老的 “ 天人合 一”哲学 ,特
别 是 道 家 的 自然 哲 学 。 兴 在 民 族 诗 学 的 初 始 《 诗 经 》 的 时 代 ,还仅仅是 一种 艺术手法 ,所谓 “ 先 言 他 物 以引 起 所 咏
之辞 也 ” ( 朱 熹语 ), “ 他物 ”与所要 咏叹 的感情还是 两 回事 。 到 了晋唐 ,老庄 哲学回归并在诗学领域极为兴盛 , 自然 理念深入 人心 ,诗人们不 再满足 以外物来 比拟情感 的 初级手 法 ,而将 外物与 自我直接 融汇在 一起 ,物 即我 ,我 即物 ,在 对物和 我二者 共 同本性 的观照 中发展 出一种亦人 亦物 的精 神宇 宙 。此 时,作为手 段 的物 也是 目的,正像人 是 目的本 身一样 。 “ 天 人合一 ”的关键在 于物和 人不再有

具象诗:文字的张力或诗性的缺失?获奖科研报告

具象诗:文字的张力或诗性的缺失?获奖科研报告

具象诗:文字的张力或诗性的缺失?获奖科研报告摘要:不同于传统诗歌,具象诗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以文字、符号的特殊排列表情达意。

因其独特视觉体验和引人深思的特质,具象诗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

但其抛弃传统诗歌的韵律、反复和节奏感的形式风格引起了质疑:具象诗是否已经失去了诗歌的底蕴与精神?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具象诗视觉诗解构主义引言什么是具象诗?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诗都是具象诗,因为诗句长短、排列形式的不同会首先通过视觉进入大脑,影响我们的感官。

但形式对诗歌内容的影响毕竟是十分有限的,直到具象诗的出现。

一般认为,具象诗(Concrete Poetry)是由瑞士诗人尤金·冈姆林格(Eugen Gomringer)创造引进的。

作为一种十分特别的诗歌形式,具象诗注重将其内涵以立体空间形态呈现出来,以激发其视觉成分作为要素产生的意义(Gross,1997)。

事实上,从赏析角度而言,很多具象诗歌与传统诗歌截然不同。

因为它们可能只由简单的几个单字或短语构成,或者仅包括一些支离破碎的字词、音节,甚至是符号。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具象诗就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引人深思的特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赞誉。

但其抛弃传统诗歌的韵律、反复和节奏感的形式风格让人不经质疑:具象诗是否已经失去了诗歌的底蕴与精神?1.具象诗:语言的张力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为诗与画划定了严格的界限。

他认为“诗只适宜描绘在时间中连续的动作及动作构成的事件,而画只适宜展示空间中的静态物体”。

之所以严格区分这两者,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达媒介:诗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语言文字的线性组合使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只适宜描绘同样具有时问性的动作及事件;而画以线条色彩为媒介,这种组合则是空间性的,因而适宜展示同样具有空间性的静态物体。

再者,在内容上,绘画的主要内容是外在形象的艺术再现。

而诗歌的主要内容则是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

从这一角度来说,具象诗协调了莱辛认为的不可调和的诗和画的矛盾,将绘画与诗合为一体。

文学想象的意义及其缺失

文学想象的意义及其缺失

地 揭 示 了文 学 艺 术 的情 感 体 验 与 文 化 意 蕴 , 并 不 断 努 力 超 越 庸 常的社会 现实 ,是体 现作家 艺术家精神深 度与思维广 度及 其 艺术意念与品位的核心素养 。 文 学 创 作 作 为 一 种 艺 术 创 造 离 不 开 想 象 。 无 论 是 想 象 奇特 的 《 海 经 》 , 如 “ 辕 之 国 在 此 穷 山 之 际 ,其 不 寿 者 山 轩 八 百 岁 。在 女 子 国北 。 人 面 蛇 身 , 尾 交 首 上 ” 、 “ 神 人 , 有 八 首 人 面 , 虎 身 十 尾 , 名 日天 吴 ”之 类 的 描 述 ,还 是 家 喻 户 晓 的 《 游 记 》 ,历 来 都 被 看 做 想 象 力 表 现 尤 为 突 出 的 典 范 西 性 著 作 。在 中 国文 学 史 上 ,孙 悟 空 大 闹天 宫 、 上 天 入 地 无 所 不 能的故事 , “ 庄生 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 心托杜鹃 ”、 “ 白 发三 千丈 ,缘 愁似个 长? ”的诗 句, “ 月飞雪 ”、 “ 六 春花 冬 开 ”的 传 说 , 都 不 必 受 时 间和 空 间 的阻 隔 与 约 束 ,不 必 符 合 客 观 世 界 的 真 实 , 因 为 艺 术 有 其 自身 的规 律 和 法 则 , 也 是 想 象 力 的 功 用 使 艺 术 的精 神 魅 力 得 以呈 现 和 拓展 。 想 象 存 在 于 文 学 创 作 的 全 部 过 程 ,是 艺 术 构 思 的 核 心 火种 。 缺 乏 想 象 力 , 就 无 法 从 事 文 学 创 作 。 作 家 有 了 丰 富 的 想象力 ,就 好像插上 了翅膀 ,可 以在文学 的天空 中 自由地翱 翔 。 不 论 是 诗 歌 的 意 象 、 散 文 的 情 趣 , 还 是 小 说 的 故 事 情 节 、 戏 剧 的 矛 盾 冲 突 , 都 离 不 开 想 象 。无 论 作 家 的 生 活 怎 样 丰 富 都 是 有 限 的 ,他 必 须 通 过 想 象 来 弥 补 生 活 经 验 的 不 足 , 并 使 作 品 的 艺 术 形 象 更 加 丰 满 生 动 , 使 各 种 人 物 的 言 行 举 止 、 音 容 笑 貌 等 感 性 特 征 清 晰 地 浮 现 出来 。 无 论 是 现 实 的 文 学 形 象 还 是 虚 构 的文 学 形 象 , 都 不 同程 度 地 运 用 了 想 象 。 比 如 文 学 作 品 中 出现 的 屈 原 、刘 备 、 宋 江 等 历 史 人 物 , 都 不 同 程 度 地 渗 入 了作 者 的 想 象 成 分 。 想 象 可 以 再 现 事 物 的 微 小 细 节 和 感 性 特 征 , 凸 出 审 美 意 象 的 特 征 。 b  ̄ 鲁 迅 创 作 阿 Q, ln : 连 他 所 戴 的 黑 色 毡 帽 也 清 晰 地 出 现 在 想 象 中 。想 象 还 能 突 破 生 活 中各 种 限 制 ,把 各 种 零 散 的 材 料 组 合 起 来 ,创 造 全 新 的 审 美 意 象 。 例 如 , 马 致 远 的 曲 《 净 沙 - 思 》 把 各 种 不 同 天 秋 的 事 物 写在 一 起 , 塑 造 了荒 凉 而 悠 远 的 意 境 ; 余 光 中 的 散 文 《 听 那 冷 雨 》 , 把 不 同 时 期 和 地 点 的 雨 景 描 绘 得 生 动 形 听 象、惟妙惟 肖。哪 怕是一首 中国古典 的诗 句也会体 现作者惊 人 的 想 象和 构 思 。 比 如 “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 “ 杏 枝 头 春 春 红 意 闹 ” , “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等 , 无 不 显 忽 示 出 作 家 运 用 创 造 性 想 象 创 造 出全 新 的 艺 术 形 象 的能 力 。

现代绘画艺术中诗性的缺失

现代绘画艺术中诗性的缺失
将 一个 个 完 整 的形 象 分 解 重 组 在 一 起 ,观 者 一 眼 几
和经验 里的 新娘 都代表着喜庆、美好、幸福这
类 美 好 的 感 觉 ,而 画 面 中 的一 对 变 形 的 情 人 形 象 、
的主体 性的捍卫。
旋转的笔触 、 破碎 的线条使观者感受到的是人物正 经历着精神的焦虑和痛苦[] 6。这种反差 ,使得观者 产生的是 惊讶 而不是愉悦的情感触动。
在 视 觉 上 多 么 赏心 悦 目 ,都 必 须 被 理 解 为承 载 着 多
5 潘诺 夫斯 基 .视 觉 艺术 的含 义》M ,eg i 《 [] nu , P n
1 970。
是高举一面旗 帜。他还常采 用生活 中常见的现成物
品 如梳 子 、铲 子 、线 球 和 白行车 轮 加 以组 合 ,包 括
并且
用 格 式 塔 的 完形 理 论 来 解 释 ,即 完形 是 一 种 过 程 3( 要 ) 是 客观 的刺 激 物 在 主 体 的 知觉 活 []摘 , 动 中 的呈 现 1(3 ) []1 4 。因此 , 于艺 术 欣 赏者 来 说 , 对 则 是 作 品 的 把 握艺 术 的 观 外貌 较 之 审 美 性质 也
者感 受到 的是速度 或 力量 ,以呈现 出世 界 的那种 ” 速度美 和 力量美” ,与古典那种宁静 的画面截
然 相 反 : 更 有 康定 斯 基 、米 罗 的色 彩 抽 象 画 以及 美
2 沈 宁 .滕 固 艺术 文 集 》c, 上 海 :上 海人 民 《 []
美 术 出版社 ,2 O 。 O3
诗 可 以 用有 限 的文 字 来 描 写 客 观 和 表达 主 观 ,特 点
是节奏感 ,自由性 ,有一定象征意味。绘 画的线条 或色彩 的和谐使用加上构图的安排使 画面 呈现 出节

中国诗歌会名词解释

中国诗歌会名词解释

中国诗歌会名词解释中国诗歌会是指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和欣赏的集体活动,主要形式为诗人相聚一堂,互相吟诵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与研讨。

本文将对中国诗歌会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增进对中国诗歌会的理解。

1. 诗歌会: 诗歌会是指一场以诗歌为主题的聚会,旨在为诗人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

2. 诗人: 诗人是指以创作诗歌为主要活动的文人,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3. 吟诵: 吟诵是指朗读或歌唱诗歌的行为,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来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作品: 作品是指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丰富的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

5. 交流: 交流是指诗人之间通过言语和行为相互沟通和分享心得,以提升创作水平和拓宽思路。

6. 研讨: 研讨是指诗人在诗歌会上对于某一诗歌或诗歌形式进行深入讨论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7. 平台: 平台是指提供诗人展示和交流的场所或机会,可以是具体的地点、活动或者网络平台。

8. 文学史: 文学史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记录和研究,记录和评价了文学作品的出现和演变。

9. 意境: 意境是指诗歌中通过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来营造的独特氛围和情感体验。

10. 情感: 情感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感触,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各种人类情感。

11. 音律: 音律是指诗歌中音韵的规律和变化,包括平仄、押韵、节奏等。

12. 韵律: 韵律是指诗歌句子的长短、节奏、抑扬顿挫等组成要素,决定了诗歌的韵律美。

13. 诗歌形式: 诗歌形式是指诗歌在结构和格式上的不同表现方式,例如诗句的长度、押韵的规则等。

14.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是指诗人在创作中所采用的独特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体现了其个性和创作特色。

15. 传统诗歌: 传统诗歌是指受到古代文人诗歌传统和规范影响的诗歌创作,包括古体诗、律诗、绝句等。

16.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指受到现代思潮和文学思维影响的诗歌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格律和形式限制。

新世纪诗歌形象的重构及其障碍

新世纪诗歌形象的重构及其障碍
性质 的奖 项迭 出 , 其 中 的柔 刚诗歌 奖 、 鲁迅 文 学诗 歌奖 、
进入新世纪后 , 为使诗歌从 “ 低谷 ” 的残酷现 实中 “ 突围” , 诗人们通过一系列 自外而内的尝试 , 开始了重 构新诗在文坛和读者心中形象的努力。 一晃十年弹指而
过, 新世 纪 的诗 歌形 象虽 然还 处 于未 完全 打 开 的进 行 时
状态 , 清晰度稍显模糊 ; 但已初具规模和气度 , 足 以支持
独立 的言 说 空间 了。 那么, 这 种 形象 重构 , 究竟 是没 有 出
离九十年代“ 个人化写作” 的审美与思想境域 , 还是发生
了胜 于新 诗任 何 时期 的新 变 ; 到底 是 把诗 坛 带入 了生态
最佳的发展阶段 ,还是把诗坛引向了最差的狂躁时期 ; 它提供 了什么艺术趣尚和情感新质 , 又存在着哪些必须

新世纪诗歌形象的重构及其障碍

罗振 亚
对 于 中 国新 诗 来说 , 二十 世 纪八 、 九 十 年 代 之 交 是

消除的偏失与缺憾? 这一切都需辩证地剖析与总结。
道 显豁 的分 水 岭 。此前 , 新诗 在 多种 文体 格 局 中一 直 说 诗歌 形 象重 构带 来 了新 世 纪诗 歌 的 “ 复兴” 迹象 , 是不 无道 理 的 , 也现 出了诸 多征 候 。如 原本 即很 可 观 的 诗歌 写作 队伍 , 因潘 洗尘 、 苏历铭、 黄怒 波 、 老巢、 洪烛 、
人民文学诗歌奖、 《 十月》 诗歌奖、 艾青诗歌奖、 华语传媒
文学大奖诗歌奖等 , 已成经得住 时间淘洗的品牌 ; 诗歌 节此起彼伏 , 银川诗歌节 、 西峡诗歌节 、 鼓浪屿诗歌节 、 三月三诗歌节 、 青海 湖诗歌节等均是影 响日增 , 而每年 全 国各地的诗歌朗诵会 、 研讨会 、 笔会等频繁得不胜枚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仅二oo五年一年 , 全国的各 项诗歌活动竞高达五 百多项 , 令人 目不暇接。再如诗歌以泛诗和准诗的碎片 方式 , 对明信片、 圣诞卡 、 贺年卡、 H P 3 、 广告、 手机短信、

新诗中尺度的缺失

新诗中尺度的缺失

新诗中尺度的缺失(2012-12-07)蓝冰对新诗说太多似乎并无多大必要,因为一个事物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自我成熟的过程。

诗歌是这样一种事物,它需要在光阴的流转中自我取舍、自我选择、自我明亮,自我成熟。

但既然是发起讨论,偶或的言说或许对自我是一种澄清,对他人也是一种参考与借鉴,对诗歌而言,也可有些许激励。

应该说,中国的新诗还是有它的成就的,它像流水一般浸润了人们的思想之岸,融动了灵魂的坚冰,诗性岁月或岁月之诗仍是人们心灵深处一道不可忘怀的风景。

同时,新诗向国外诗歌的学习,和西方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也为人们带来了新思想、新方式、新技艺,带动人们的审美趣味与认知追求向更宽广领域发展拓进。

而诗人们新诗的创作也可以说蔚为大观,无论就思想题材方面来说,还是语言表达的创新与创造来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程度,与时代的脉息相呼应,与心灵的律动共振,展现出汉语言文字的包容力与包涵性,体现了汉字的风骨与魅力。

但新诗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网络时代来临,每一个诗写者都可以自由地加入时代的大合唱的时候,一种混乱与芜杂,高低不齐,良莠杂陈的乱象便呈现出来。

我们分析这些乱象,体察众多写作者的生存态势,感受到他们最严重的也是最基本的缺陷就是诗歌中尺度的缺失。

在诗写时内心没有一个标准,对写作对象认识不充分,诗艺的不够纯熟,这些造成了诗歌浅表化和低幼化与内部结构主题芜杂含混的局面。

这些诗歌的大量泛滥与复制,一方面毁损了诗歌自身的形象,一方面则败坏了人们对诗歌的兴味。

因为常常读不到一首好诗,或者说反复地遇到一些坏诗,读者便慢慢地厌而远之了。

就此我想简单地说三点。

一是诗歌中的美学尺度。

我认为诗歌首先应是美的,美是一首诗的生命线。

美的诗歌才灵动,才有吸引力,才打动人,才能诱发读者读诗的兴味,才能引领心灵进入哲思的思考中去。

美之于诗好比花朵之于果实,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当然是果实,但在得到果实之前,首先要能被花色所打动、所吸引。

对新诗“像诗,不是诗”的反思——从诗歌文体的“破”与“立”看新诗的衰落

对新诗“像诗,不是诗”的反思——从诗歌文体的“破”与“立”看新诗的衰落

1 白话诗 的现 实应 急性 . 鲁迅 称 2 0世 纪为大 时代 , 在这 个 大时代 中大清帝 国在鸦 片 战争血 雨腥 风 中走 过它凄 惶 的 岁 月 , 沉人 崩溃 的黑洞 , 被 寄 以厚 望 的 辛 亥 革命 也 并 未 改 变 中 国“ 暗 层 张 ” 并 而 黑 的现 实 , 相 反, 紧接 着 的“ 洪宪 复辟 ”、 次革 命失 败 、 二 张勋 复辟 等事 件 , 加剧 了形 势 的危 急 , 使 中 国知 更 这 识 分子产 生 了 曾未 有过 的 生存焦 虑 与 内心 紧 张 。陈独 秀 焦 急地 说 :政 治 界虽 经 三 次 革命 , “ 而 黑 暗未 尝稍减 ” 其 原 因何在 呢 ?大部 分 原 因在 于 “ 踞吾 人 精 神 界 根深 柢 固之 伦 理 , 德 , @, 盘 道 文 学艺 术诸 端 , 不黑 幕层 张 , 污 深 积 ” 所 以要剔 除社 会 上 这 些 因袭 深 积 的污 垢 , 要 像 莫 垢 , 就 欧 洲一 样来一 次 彻底 的思 想革命 、 化革命 、 文 社会 革命 。“ 日庄 严 灿 烂 之欧 洲 , 自而来 乎 ? 今 何 日, 革命 之 赐也 。 ⑨ 了文学 革命 时期 , 国先 进 知识 分 子 生 存焦 虑与 内心 紧张 愈 演 愈 烈 , ”到 中 企 图通过 文学 救亡 图存 的渴 望也更 加 迫切 。陈 独秀直 截 了 当地 把 文学 革命 上升 到政 治革命 的高 度 ,今 欲革新 政治 , 不得 不革新 盘踞 于 运 用此 政 治 者精 神 界 之 文 学 。 傅 斯 年 把文 学 与 社 “ 势 ” 会 改革 的关 系说 得十分 明了 :改革 的作 用是散 布 ‘ 的 ’ “ 人 思想 , 革 的 武器 是优 越 的文学 。文 改 学 的功 效不 可思 议 ; 动人心 速 , 人人 心深 , 住人 心 久 , 经 被他 感 化 了 , 时 现 于行 事 。用 手 段 一 登 高强 的文学 , 包括 着 ‘ 的 ’ 人 思想 , 动大 家对 于人 生 的 自觉 心 , 我 们 的使 命 。④刘勰 说 : 文 促 是 ” “

诗情与诗意间的裂痕——评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一点瑕疵

诗情与诗意间的裂痕——评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一点瑕疵
18 0
诗情与诗意 间的裂痕——评华兹华斯诗歌 中的一点瑕疵 传 色彩 ,其 主要 内容不是歌颂 大 自然 ,而华 氏 是歌 咏 自然 的抒情诗 人 。在华 氏的诗 中太多 的 “ ” “ ” 我 和 你 出现 , 这两个 代词一 经使 用无形 中 形 成 了对 比, 对立 ,这极 易使 诗歌情 感 隔阂 , 造
诗要 向下 , 与普通 民众 打成一片 。然 而 , 兹华 华 斯过分 的 口语 化追 求也使他 的诗歌充斥 了 口语
体, 如频 繁使用 的人称 代词 , : 丁登 寺》 《 如 《 、 永 生 之 暗示 》 自传长 诗 《 曲》 、 序 以及 《 西组 诗》 露
等 等都 可 以找到 诗人 “ ” “ ” “ ” 代词 我 、 你 、她 等 的频繁使用 。 以“ ” 我 的经历 串联起来 的叙 事抒情诗 是英 国浪漫主义一个特点 ,如拜 伦 的诗歌等 。但华 氏诗歌不 同于拜伦 ,拜伦 的叙事诗有很强 的 自
( 州 市外语 外贸 学院 福
摘要 : 华兹华斯是英 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倡 导用老百姓 的语言入诗 , 为浪漫主 义诗
歌运动写下了纲领性文献——《 抒情歌谣集二版序》 但他 的诗 中也存在 些瑕疵 , 。 即他的一些诗
歌 中诗情与诗意间有些许 的裂痕 , 这点在 与同时代诗人诗作的比较 中可看得更加 的清晰。 而诗
还 把 探索 人 类 的心 灵作 为 诗 歌永 恒 的追求 等 等。华兹华斯终生倡导 诗歌要学 习普通老百姓 的语言 以抵抗 古典 主义 以及更早 l 7世纪 玄学 派 。浪漫 主义之前 的英 国诗歌 以宫廷贵族 和上 层人 士为对象 , 坚持写诗 须用 “ 诗意 词藻 ” 。而
不 仅华滋华斯 ,其 他英 国浪漫 主义 诗人 的诗作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后, 却走 向 了一个 平 静 而 又和 谐 的人 生 终 点 , 这 是 她 令 人惊 叹而 又令 人 钦 佩 的艺 术 与人 生 态 度 的升 华历程 , 也 是 她 对 自己那漂 泊 、 孤 独 一 生 的最 好诠
释。

意识?带着疑问, 诗人将镜头拉近 , 将鱼整体放大 , 细微观察。 它的“ 像古代墙纸” 的棕色皮肤 , 他“ 身上 洒满藤壶的斑点” , 他那 “ 新鲜而脆 , 带着血” 的腮 , 以及他那“ 大却浅 , 又黄” 的眼睛都散发着腐 旧、 破
的平衡 , 寻找 自我 实体和 虚体 的认 同。
关键词 : 伊 丽莎白・ 毕 肖普; 《 鱼》 ; 《 人蛾》 ; 平衡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3 ) 0 3 — 0 1 0 7 — 0 3 作为一位杰 出的女诗人 ,伊丽莎 白・ 毕 肖普从 未停止对人生 中缺失的思考。 虽然在她早期的诗歌 作品中, 健康的缺失 、 爱的缺失 、 与外界交流的缺失 使 毕 肖普 无 法控 制 地 在 一些 诗 歌作 品 中流 露 出孤 独与伤痛的情感 , 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 法 自拔。 在给安 ・ 斯蒂文森的信 中, 她写到: “ 虽然我 拥有 ‘ 不 幸 的童年 ’ 这份 奖 品 , 它哀 伤 得几 乎可 以收 伤痛感 , 而这些伤痛感几乎都是 由她生命 中的各种 缺失所导致 。但是在痛苦的同时 , 鱼所表现出的那
带着所 有五 个大钩 子 密密地 长在他 的嘴 巴里 。
诗人轻车熟路地掌握着诗歌的节奏 , 使平淡而
有悬 疑 的语调 突然 上扬 , 给人 以紧张 和惊讶 。 原来 , 鱼 并非是 毫不 挣扎 的 , 它 嘴上 的五个 大 钩子 代表 着 它 曾从 危险 的鱼钩 下成 功逃脱 过数 次 。然 而 , 虽 然 每 次挣 扎 的结 果是 重获 自由 ,但 鱼钩 不会 消失 , 它 们“ 密 密地 长在他 的嘴 巴里 ” ; 随之产生 的伤痛感 不

诗歌的象似性分析

诗歌的象似性分析

诗歌的象似性分析诗歌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因此,诗歌的深层含义就更加需要仔细去发掘。

诗歌的传统也在近代不断发展,现代诗歌也更加关注个体经验的表达。

现今,诗歌被广泛用于表达主题思想,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人体验。

本文将介绍在现代诗歌分析方面,诗歌的象似性分析的重要性和影响,以便我们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象似性分析的定义象似性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方式,旨在探讨文本中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文本中隐含的意义。

其中,诗歌是一种复杂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含有语言上的技巧,而且还涉及文化、历史以及个体经验等主题。

因此,通过象似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个体经验。

二、象似性分析的重要性象似性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个体经验。

通过解析隐含的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想法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性、情感表达和个性。

此外,象似性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文本中的主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作品的魅力。

象似性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矛盾冲突,从而更深入地分析作品的意义。

三、象似性分析的影响象似性分析对诗歌的审美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隐含的涵义,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审美特点。

象似性分析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想法和心境,从而去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四、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象似性分析在进行现代诗歌分析时起着重要作用。

象似性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也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主题,从而增强文本的审美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象似性分析的方法来更深入地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从而获得更高的美学体验。

中国文学史诗缺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文学史诗缺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文学史诗缺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什么是缺类问题呢?在中国文学史上,缺类问题指的是一些文学体裁或文学作品类型的缺失或匮乏。

这些缺失可能是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史诗作品,这是一个明显的缺类问题。

相比之下,西方文学中有《荷马史诗》等伟大的史诗作品,而中国古代文学中却缺乏这样的作品。

对于这个缺类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古代中国社会注重礼仪、道德和政治思想,这对于史诗这种宏大叙事形式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制约。

另外,中国文化中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的奋斗和小我意识,这也与史诗作品所强调的集体英雄主义和宏大叙事相悖。

这些文化因素可能导致了中国文学史上缺乏史诗这一类别的形成。

这个缺类问题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史诗作品通常能够展现宏大的史诗世界和人物形象,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史诗作品可以提供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可以激励人们对于民族精神、英雄主义和集体意识的追求。

因此,缺乏史诗作品可能导致中国文学史上在这方面的表达和探索相对不足。

然而,尽管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史诗缺类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缺乏其他类型的杰出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经典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在这些领域中国文学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这些作品通过各自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魅力。

最后,要解决史诗缺类问题,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当代作家在创作中尝试史诗这一类型。

借鉴其他文学传统的经验和技巧,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可以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史诗作品。

这样的尝试不仅有助于填补中国文学史上的缺失,也能够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创新。

总之,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的史诗缺类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议题。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以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讲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讲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讲含解析08171113讲目标1.了解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概括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概括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真题导航】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4课新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04课新题1.(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

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

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

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西安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西安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西安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云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桃源”的争夺也许是当今最为激烈的一类文化资源的争夺了。

比如赤壁,比如隆中,比如女娲故里、黄帝故里,都有若干地方竞相争抢,各不退让,但参与争夺的还是少数,毕竟只是关联密切的地方才有争夺的资格。

桃源则不同,它本来就是陶翁的想象,陶翁的梦,大江南北,相似于桃源景致的所在不知有多少,()陶翁足迹停留的地方固然________,就是陶渊明做梦也未曾梦到的所在,照样可以有“传说”,可以有“民间故事”证明其正宗地位。

不要说早已________、心陷物欲的现代人,即使起陶翁于地下,怕也是难以辨识真伪的。

平心而论,这些________难以计数的“桃源”,与陶翁笔下的桃源实在是极为相似,一样的林,一样的水,一样的洞,一样的别有洞天。

无林的栽上了林,缺水的引来了水,不是别有洞天的,可以开一段曲里拐弯的洞,布一处豁然开朗的景,现代的仿真术,还有什么不能造出来呢?但造得了“形”,“神”却是造不出来的,那深层的内涵是造不出来的。

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寻觅桃源的所有人,都像那个武陵人,注定再也不得而入桃源之门。

渔人是这样,陶渊明也是这样。

真正的桃源是永远找不到的,正因为找不到,才会有《桃花源记》那样的________;正因为找不到,桃源才会有那无尽的永恒魅力。

对于每一个寻觅桃源的人来说,桃源只在心中,只在梦里。

何必苦苦追寻呢?当静夜来临的时候,当晨曦初吐的时候,请安顿好你的心,静静咀嚼桃源的滋味。

转过身,离开仿真的茅舍、土屋、田畴,离开作秀的“农夫”“黄发垂髫”,重新走入曲曲弯弯的山涧,走向回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当仁不让目不暇接形形色色神来之笔B . 当仁不让目迷五色林林总总神来之笔C . 义不容辞目不暇接林林总总生花妙笔D . 义不容辞目迷五色形形色色生花妙笔(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谁不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呢?B . 谁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呢?C . 谁都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D . 谁不可以亮出“桃源”的招牌!(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世间或许是不会有桃源的,所有寻觅桃源的人,都注定像那个武陵人,再也不得桃源之门而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具象诗诗性的缺失具象诗(concrete poetry)又称图像诗(visual poetry),它是“利用文字的排列来创造图案(如几何形状)或模拟实物(如苹果或汽车)”①的一种诗歌。

这种诗歌形式在20世纪的欧美、拉美和亚洲等地区曾盛行一时。

在20世纪末的台湾和香港也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建树的具象诗诗人,如詹冰、洛夫、陈黎等。

近年来,具象诗在内地也颇受一些诗作者的青睐。

关于具象诗写作,诗学界时有赞誉之声。

犁青认为:“写图像诗的目的之一是借图像、视觉美的优势,把语言的意旨表达得清晰和强烈,使诗语言张力达到极限。

”②汉诗学者奚密说:“相对于拼音文字,中文作为一种象形文字为具象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象形文字的视觉效果远比拼音文字突出,而且本身已隐含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

”③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一些学者在积极倡导具象诗创作,王珂曾撰文呼吁:“大陆诗人和诗论家要改变新诗没有诗形和诗体的流行观念,要积极倡导图像诗创作及诗形实验。

”④以上诸家所言不无道理。

具象诗提行技法的运用以及空白的创设,在纸质或其他平面上制造出了一种视觉美,使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美术性;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性,使诗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更显自由与灵便。

笔者认为,具象诗人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创造一种视觉美的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们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异,刻意制造诗歌形式的图案化效果,过分寻求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意境的创造,这又完全背离了诗歌主要依靠词语内涵创造意象的性征,大有本末倒置之嫌。

因此,笔者认为具象诗写作只能一新耳目,它不能体现诗歌创作的本质特征。

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一)诗是一种想象性的语言艺术,而非观赏性的视觉艺术我们知道,诗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语言艺术,诗人运用语言文字把他的情思物态化,用语言文字把他感觉到的世界反映到诗的世界中。

诗歌的审美特性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描摹意象,表现感觉情绪,挖掘深层潜意识,为读者展示一个蕴含丰富而又玲珑剔透的诗性世界。

人们鉴赏诗歌,就是为了在品味了语言的意义内涵后获得审美愉悦。

许多人都读过北岛的《十年之间》,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畸形社会的种种恶德败行。

这一诗意的获得正是读者在掌握了语言的意义后,通过想象和联想,体味到了诗篇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体会到了诗人抒写的特定情感。

诗歌虽然只是一行行生硬的语言文字,但它所营构的诗意世界却是鲜活的,它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同时也满足了读者情感体验的需要。

然而,具象诗似乎并不具备这些美感特征。

它的鉴赏主要是通过对视觉形象的观赏而跃进到它所反映的生活情景中的,读者的注意力往往是专注于“图案”而不是深入到语词内核。

台湾诗人管管曾创作过一首具象诗《车站》,这首诗的前半部分运用“一张”这一语词,通过错落有致的语词排列,制造一种图案化的艺术效果,让受众者通过“图案”这一视觉形象进入到它所表现的“车站”纷扰的情景之中。

读者在鉴赏这首诗时,关注点不是在诗歌语言的语义方面,而在于图画的新奇与诱人。

这和梵萨特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文字的意义,但它并不存在于文字里。

……它存在于文字以外”⑤的诗美规律南辕北辙。

这“文字以外”的东西对具象诗作者来说确实是无足轻重。

具象诗作者创作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引起受众者的视觉美感,而不是引导读者潜入到语词的意义层面。

这实在是诗的悲哀,因为诗是一种想象性的语言艺术,而绝非观赏性的视觉艺术。

(二)具象诗写作易导致诗人重图案构形而轻意境创造既然具象诗要描摹实物或创造图像,那么具象诗作者势必把创作的重心放在构形上而不会放在诗歌的意境创造上。

具象诗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为创构新异的诗形而不遗余力,那么用于创造诗歌意境的精力就自然有限。

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供读者阅读品味的想象性艺术,而绝不是拿给读者进行观赏的视觉艺术。

无论如何诗不能追求绘画的具体或描写物体的逼真,因为这不是诗的职责。

我们还是通过具象诗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台湾诗人陈黎于1995创作的具象诗《战争交响曲》被奚密盛赞为“现代国殇”。

这首诗由三个诗节组成,第一诗节是用384个“兵”字组成了一个16×24的长方形,以显示阵容的威武与庞大。

第二诗节是用“兵”、“乒”和“乓”三个汉字组成,行数仍然是16行,但“兵”字逐行减少,而“乒”“乓”二字愈来愈多,此创意意在表明士兵渐渐成了伤兵。

第三诗节是用一个“丘”字组成了一个仍然是16×24的长方形,表示士兵全部阵亡,每个士兵都毫无例外地变成了一个荒丘。

笔者认为,这首《战争交响曲》用了1057个字的巨大篇幅,构思了如此既整齐又凌乱的画面,确实有一种“视觉震撼”效果,但它显然没有杜甫《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短短14个字的内涵丰富,较之屈原的《国殇》所创造的诗意内涵也不知要逊色多少!。

英国诗学家布尔顿对此类具象诗的评价是:“这用字词玩的小把戏是有意义的,也可能很有意思;但是,我怀疑其中显示的任何一点技巧是否真正跨入了诗歌,或者甚至韵文的领域。

”⑥更有一些具象诗除了稍有创意和探索价值外,作为诗歌的意义则寥寥无几。

这类具象诗大有脱离诗歌内容、故弄玄虚和哗众取宠之嫌。

因此,有人认为,“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游戏到底算不算是诗,确是大可质疑的”⑦,这些“具体诗是可看而不可读的”⑧。

(三)具象诗给受众者提供想象和联想的东西有限具象诗是用文字作材料构图或模拟实物,它让受众者鉴赏的主要是“形”的毕肖和酷似,它诉诸的是人的视觉想象。

然而,文字毕竟不同于线条和色彩,它难以创造出丰厚的画意和画境,因此读者者在具象诗里获取的诗意信息十分有限。

罗青、余光中等人对具象诗的写作甚为不屑。

“罗青认为图像诗无法处理叙事题材及抽象思维过多或过于繁复的神思……余光中批评图像诗人‘不追求灵视的意境,却太追求目视的物象,甚至纸上的字形,舍本逐末,可说已到了绝境’。

”⑨用文字构图或模拟实物,尽管它竭力追求“形”的逼真,但它很难达到形似和神似的境地。

无论管管的《车站》运用语词巧妙地创造车站里人群杂乱的场景,但它远没有庞德的《地铁车站》中“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这两句诗给读者的东西多。

“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在表现形式上比其他艺术都远为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精确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

”⑩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在内容上具有广阔性,它具有鲜明的情感性,能为读者创造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顾城那首感动了无数人的《一代人》仅有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诗让我们感悟到“一代人”在那“黑夜”里坚强不屈的情感态度和努力“寻找光明”的人生追求,向读者传递了极大的情感力量,而具象诗的“图案”符号却不能向读者传达出如此丰厚的内涵。

诗歌语言的音、义能够产生出巨大的张力和丰富的“所指”内涵,它通过多意与含混的审美特性,在为读者创造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同时,更能为读者创造一个广阔的“意义世界”,读者的心灵可以在那个精神领域里自由驰骋。

诗歌语言意义的多重与含混是诗歌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如果诗歌语言没有这一点,它的审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例如大家熟知的北岛的那首《恶梦》,可以说此诗的语言具有多义和含混的双重特点,诗中两个“没有人醒来”的意义决不单一,它决不仅仅指人生理上的长睡不醒;“恶梦依旧在阳光下泛滥/漫过河床,在鹅卵石上爬行/催动着新的摩擦和角逐”,此句内涵更是十分丰富,读者可以从许多层面去理解和确认。

有人说多义性和含混性就是诗歌的命运,诗歌语言就是这样在多义和含混状态下建构了一个具有“增值性”的新的意义空间。

然而具象诗却用生硬的文字去构图,虽然它也能让读者通过直观形象的诱导进入那个生活经验中,但它失去了诗歌语言内蕴的多重性、含混性和情感性,因此,诗的力量就会大为减弱。

莱辛说:“诗的范围较宽广,我们的想象所能驰骋的领域是无限的,诗的意象是精神性的,这些意象可以最大量地,丰富多彩地并存在一起而不至互相碰撞,互相损害,而实物本身或实物的符号却因为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而不能做到这一点。

”(11)正因为普通诗是意象性的、精神性的,因而能给读者的心灵带来许多感悟。

也正因为具象诗是“实物符号”,所以较之普通诗歌,它传达的诗意信息寥寥无几。

我国古代的回文诗和宝塔诗也具有具象诗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然而几千年来却不能像律诗或词赋那样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就很能说明问题。

笔者之所以认为具象诗不是诗歌发展的正途,原因就在于具象诗背离了诗歌创作的本质特征,走进了用形式反形式的误区。

注释①③奚密:《诗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71页。

②犁青:《犁青论犁青的立体诗》,香港汇信出版社,2002年,第14—15页。

④王珂:《论大陆和台港新诗的诗形建设》,《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⑤转引自叶维廉《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298页。

⑥⑦⑧布尔顿:《诗歌解剖》,傅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244、241、244页。

⑨曾宗琇:《戏耍与颠覆——论80年代以降台湾现代诗的形式游戏》,郑慧如主编《台湾诗学学刊》(9),唐山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⑩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0—11页。

(11)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