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4课时 诗歌的意象(教学设计) Word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意象)复习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诗歌鉴赏(意象)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传统意象的寓意。
能力目标:1.教会学生掌握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鉴赏的方法。
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的诗经、楚辞,汉、魏晋的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
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民族语言的结晶。
我们先看“语文1”第一单元学习要求第二段中一段话“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这说明鉴赏诗歌的意象与把握诗歌的情感是学习诗歌单元的重点。
众所周知,诗歌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
二、引入主体内容(一)诗歌意象的内涵(给学生明确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景象,形象。
对于这种蕴含着深厚文化或诗人感情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意象”,即意中之象。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有了“人”“花”“月”“鸟”“涧”等意象的组合,才有了静谧恬然的意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有了“月”和“江”的意象组合,于是就有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宇宙畅想。
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概括常见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1、含蓄性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
以物喻人香草——君子恶禽——小人。
以物寄情杨柳——惜别圆月——思乡落花——伤春浮云——漂泊流水——惜时古迹——怀旧黄叶——悲秋莲花——高洁红豆——相思丁香——哀愁红药——悲苦羌笛——凄切芳草——离恨以物指事舟楫——引荐长亭——送别2、特定性在不同的诗句中,特定的意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诗歌单元,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的意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
详细内容涉及《静夜思》、《钱塘湖春行》等经典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和作用;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静夜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新课内容:讲解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结合《钱塘湖春行》等诗歌进行分析;3.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诗歌中的意象,巩固所学知识;6.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意象,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2.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3. 经典诗歌意象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书面分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分类、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2. 例题讲解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如何提高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意象的分类、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1. 意象的分类: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抽象意象。
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等;社会意象如战争、爱情等;抽象意象如时间、命运等。
2. 意象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寓情、象征、暗示等功能。
通过意象,诗人可以表达情感、渲染氛围、塑造形象、深化主题等。
高中诗词意象整理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能够运用意象分析诗词中的情感、意境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教师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词意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从意象入手,深入解读诗词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引导学生学会从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2. 如何运用意象分析诗词中的情感、意境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意象的内涵,把握意象与情感、意境、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
2. 学会灵活运用意象分析诗词,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诗词文本、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词,列举出自己熟悉的意象。
2. 提出问题:意象在诗词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二、新课导入1. 介绍高中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山水、花鸟、草木、器物等。
2. 结合具体诗词,讲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意象进行讨论。
2. 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该意象的理解,总结出该意象的象征意义。
四、教师讲解1. 针对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 深入讲解意象与情感、意境、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意象在诗词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意象,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意象的运用技巧,如对比、夸张、象征等。
2. 结合具体诗词,讲解意象的运用技巧。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
北京市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5课时 诗歌的意境(同步课件)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方第法9章指扩导声系统调音
【赏析】这是一首意境凄迷朦胧的送别词。全词以景语结情,熔情入景。词中选 取满溪之蘋绕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烟、凄凄之风、寂寒之鸥等景象, 营造出一个朦胧的境界,有效地渲染、烘托出送者凄迷的心境。上片描写送 别情境,下片则转写别后情境。过片两句,纯为景语,写的是:拂晓之后, 山水原野,烟霭霏霏笼罩,寒风凄凄交加。而送者的心灵,同样笼罩凄迷怅 惘之中,这景语又正象喻着心情。 “重倚朱门听马嘶”写:送者已回到家门 ,可是仍不能平静,因为家门反而触动了伤心怀抱,所以送者转过身来,背 靠朱门,面向远方,重新举目眺望行人所去的方向,可是,只听得路上过往 的马嘶声,再也不见那人的影子,声声马嘶想必紧揪着送者的心。结句“寒 鸥相对飞”将凄迷的词情推到极致:此时,天地间唯有那霏霏晓烟中飞来飞 去的寒鸥,与孤独的送者相对。人鸥相对,只是一片静默而已;这静默之中 ,包含着无限的悲哀。此句还含蓄地点出送者为女性,行人为男性。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第题9章导扩引声系统调音
2.【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 题。(7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 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考第题9章导扩引声系统调音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方第法9章指扩导声系统调音
【赏析】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 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 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 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 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 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 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凄凉和感伤。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 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 漫长等待中流逝。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具体内容为第三章“诗歌的艺术表现”中的第一節“意象与意境”。详细内容包括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意象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意象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意象。
2.培养学生通过意象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b.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c.总结:教师总结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
4.例题讲解:通过一道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意象进行诗歌鉴赏。
a.展示例题:分析杜甫的《登高》中的意象。
b.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并解释其作用。
5.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各环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4.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回答。
5.对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6.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2.课后思考:谈谈你对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意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并尝试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
三、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
(1)导入环节的图片展示,教师应选择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歌鉴赏》中的意象。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意象的创造与解读”,详细解析诗歌中意象的构成、作用及其所承载的深层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意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解读意象来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深层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讲解意象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3. 实践分析:a. 分析教材中的经典诗歌,解读其中的意象。
b. 选取一首学生熟悉的诗歌,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解释其含义。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诗歌鉴赏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
2. 经典诗歌中的意象解读。
3. 诗歌鉴赏题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找出其中的意象,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示例:以《春晓》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意象:春眠、啼鸟、风雨、花落。
解释:诗人通过描绘春眠、啼鸟等意象,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同时,夜来的风雨和花落也寓意着生命的无常。
2. 课后反思:结合课堂所学,思考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意象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诗歌鉴赏之意象 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意象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要走近诗歌,不妨先来看看诗歌的源头,诗歌是怎么产生的:两千多年前,在桑树下田陌间溪流边劳作的人们,把他们的嬉戏、追求、忧伤与快乐一一编成歌词,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中国最早的诗歌。
可见,诗歌是人的情感为外物所动的自然结果。
因此,可以把诗歌的创作与欣赏过程概括为:情感(作者的)——文字——联想(读者的)——情感(读者的)。
在此过程中,读者通过破解文字密码,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用“破解”二字是因为诗歌的语言不同于散文、小说的,它讲究凝练、暗示性、激发人心、引发联想。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诗歌中经常运用到“意象”。
希望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解读,能带领大家走近诗歌的世界。
二、认识、了解“意象”这一概念。
1、“意象”的概念:简而言之,意象即艺术形象,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东西。
2、举例分析:以高中课文里学过的唐诗宋词中的意象为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体会其所引发的情感想象。
例:见PPT以上诗句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喜怒哀乐等字,然而读者自能感受到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由意象而感知。
意象可以引发想象,激发情感,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它就像是阅读诗歌的一把钥匙三、意象的学习内容1、意象的分类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
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其途径有:①注意教材中的诗词意象积累。
②在课外阅读与作业的过程中注意积累。
2、正确解读意象(1)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在正确解读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解读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而为有的放矢。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高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意象》教案
诗歌鉴赏——意象(后附:教学反思)高中语文科组:吴湘萍教学目标:1、弄清楚意象的概念,能从诗歌中准确找出相关的意象;2、能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明晰其基本寓意;3、能领悟意象创设的意境,从而领悟诗歌的主旨;教学难点:能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明晰其基本寓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幻灯片教学进程:一、引入意象的概念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形象意象——意+象意象——是意与象的同一,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形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二、典型诗歌、典型意象的分析《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典型意象是: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意象的寓意:枯藤寓含缠绕、思念、不忍别离;老树昏鸭寓含沧桑;小桥流水寓含时光流逝的伤感。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寓含凄凉和悲伤意象对诗歌的帮助:为表达离情别绪和思乡之情渲染气氛,服务主题三、古代诗歌中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请学生参考《系统复习用书》29页,快速的阅读,对陌生的意象标上记号,以便下次巩固四、高考意象考查的形式举例第一种考试形式:诗歌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眼?诗人用哪些意象来点题?例如:(2008年湖南考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双。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诗歌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青山江远帆归双老鹤钟声海幢这些意象体现了诗歌中的题目中的晚望。
体现晚的意象是归双钟声老鹤,体现远的意象是青山江远帆第二种考试形式:两首诗歌都写到了这种意象,但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形象、寓意)是否相同。
例如: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在长安听百舌绝句隋韦鼎宋道潜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高岩有鸟不知名,嗳语春风入户庭。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注:百舌,鸟名。
这两首诗歌都写了鸟这种意象,但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请加以分析。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品象悟境,分析内涵复习目标1.找准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
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北京卷《病柏》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6分)意象意蕴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2018全国Ⅱ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意象作用考向一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然后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或考查其中一项)。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是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简单地说:(1)意象=物象+情思;(2)意境=意象+氛围。
1.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步骤(1)研读诗歌,确定意象,分析表层属性。
通读诗歌,确定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揣摩并把握意象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特别是其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
(2)联想旧知,把握意象含义,探求深层含义。
理解意象的含义,需要联想平时积累的意象含义,再抓住关键性词语,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理解意象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有些意象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必须结合诗人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具体分析。
诗歌鉴赏术语——意象(高三必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鉴赏中的术语——意象。
2.意象的特点及其作用。
3.高考中试题对意象的考查分析。
4.练习相关的高考试题。
教学重点:上述目标之1、3、4。
教学难点:上述目标之2。
教具使用:多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也是一个诗意的民族。
从春秋战国始,人们就以诗歌这种载体来纪录他们是生活,抒发他们的情感,表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看法。
可以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就糅合在诗歌当中。
作为中国人,尤其是你们这些正在接受文明熏陶的读书人,就更应该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智慧的、亲近真善美的、内心丰富的人。
那么,鉴赏诗歌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撩开诗歌这位文学女神的神秘面纱,我们将会发现:诗歌她是平和朴素的,就象我们的母亲,散发出柔和的慈爱。
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意象,了解它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和特点,意象的把握是鉴赏理解诗歌的不二法门。
二:意象1.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物象的有机融合体。
情思物象意(抽象)象(具体)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而思想情感又是抽象的,它的不可视、不可听、不可触摸迫使诗人必须将自己的主观的思想情感(也就是意)附着在具体可感的物象(也就是象)上,这种物象或者是一片日光,一枚草叶,一只秋虫,一丝风儿的声音……我们只能从这些具体的景或物中去感知诗人敏感的心灵。
请看两首我们小学学过的诗歌,展示投影资料一:题西林壁绝句苏轼杜甫横看成岭侧成峰,两个黄鹂鸣翠柳,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不识庐山真面目,窗含西岭千秋雪,只缘身在此山中。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两首诗含义分别是要全面看待事物才能得出全面的认识和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表达的分别是理和情。
但前首借助的是庐山的千变万化的景致来说理,后者借助的是早春时分的各种景物,如黄鹂、白鹭、翠柳、青天、雪和船等物象。
由此我们可知:2.意象的作用(1)对诗人而言,他必须通过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思。
高中语文诗歌意象教案模板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 能够识别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学会运用诗歌意象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教师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意象。
-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诗歌,培养对诗歌意象的鉴赏能力。
-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运用诗歌意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意象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
- 培养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诗歌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 如何识别和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2. 难点- 如何运用诗歌意象进行创作。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诗歌文本、卡片、图片等。
第一课时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意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什么是诗歌意象?诗歌意象有哪些作用?2. 讲授新课- 讲解诗歌意象的含义、类型、作用等基本概念。
- 分析诗歌意象在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描绘景物等方面的作用。
3. 案例分析- 以一首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及其表达效果。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课堂练习- 让学生尝试从诗歌中找出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 教师点评,总结分析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1. 复习巩固-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 提问:诗歌意象有哪些类型?如何识别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2.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诗歌意象表达情感。
-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作品。
3. 总结- 总结诗歌意象的学习要点,强调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关注诗歌意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意象- 含义:客观物象带上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念- 类型: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 作用: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描绘景物2. 诗歌意象分析- 意象的选择- 意象的运用- 意象的表达效果3. 诗歌意象创作- 选择合适的意象- 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创作诗歌作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阅读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
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4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分析。
突破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
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高考设题方式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二是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手法,第二个方面放在“表达技巧”章节讲解。
【迁移拓展】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缠绵悱恻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2014·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方法指导】鉴赏人物形象“4角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
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诗歌意象》教学设计
《诗歌意象》教学设计第一篇:《诗歌意象》教学设计诗歌意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意象的概念2.掌握诗歌意象的两个重要特征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独特内涵教学难点:学会用合适的意象写一首小诗教学方法: 总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请欣赏一首诗《乡愁》这首诗有一些很典型的特点,比如:句式跳跃,富有节奏感,以情动人,美的意象等。
这些都是吸引我们的地方,而在这些特点中,诗歌的意象尤为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象呢?二、明确诗歌意象概念、内涵1.我们先来看意象的定义:意:指人的意识,包括情感。
象:指客观物象。
融合了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才叫意象。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意象。
诗歌、散文、小说中都可以予以意象。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2.鉴赏《乡愁》诗人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表达了与妻子依依的追念;矮矮的坟墓,表达了与母亲凄凄的别情;浅浅的海峡,代表了对祖国大陆的离情。
从思念亲人到思念祖国,作者借这些意象层层深入,使乡愁有了更多的意蕴。
总结意象的第一个特点:要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3.列举诗歌中常见意象“月亮”代表着孤独寂寞之情,寄托着乡思旅情。
“小草”可以代表自然界的荣枯,也可以寄托离情。
“莲”又是“芙蓉”和“荷”的别称。
“莲”代表着高洁,常常用来表达爱情。
“夕阳”总是和游子、思妇、怀古、思人联系在一起。
“红豆”总是寄托着相思。
“乌鸦”是衰败荒凉之兆,常常寄托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松”坚韧挺拔,象征品格的高洁;“竹”则是气节积极向上的象征;“梧桐”与气骨分不开,“柳”常与送别和留恋联系在一起,“落花”意味着凋零、失业、人生的挫折;“梅兰菊”是高洁的象征;“丁香”与愁思情结分不开;“浮萍”总是意味着飘零;“孤雁”代表着孤独思乡、远方的讯息;“鹰”代表着刚劲、搏击,“瘦马”常常与漂泊联系在一起;“海”意味着包容和力量;“烟雾”则与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茫联系在一起;“西风”总携着寂寞与惆怅;“冰雪”常用来比喻心智忠贞、品格的高尚;“云”代表着游子漂泊;“长亭”游子送别的地方;“江水”常常被用来感叹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及绵长的愁苦。
北京市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5课时 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
第四章诗歌鉴赏
第35课时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鉴赏诗歌意境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鉴赏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意境。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诗歌、热爱传统文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了解鉴赏诗歌意境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鉴赏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鉴赏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意境。
四、教学流程
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
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
“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
“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诗人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大漠辽阔高远,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
“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
一轮团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现在,月圆人不圆,怎么不叫人。
北京市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4课时 诗歌的意象(教学设计)
第四章诗歌鉴赏
第34课时诗歌的意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鉴赏诗歌意象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诗歌、热爱传统文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了解鉴赏诗歌意象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四、教学流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主要涉及诗歌的意象。
具体内容包括: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2.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 如何欣赏诗歌中的意象;4. 举例分析经典诗歌的意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2. 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分析经典诗歌的意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悉的诗歌《静夜思》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教授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2.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 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月”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要求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答案:月儿弯弯照九州,的家欢乐满人间。
2.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诗歌《登高》的意象,体会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答案:《登高》一诗中的意象有“落叶”、“江水”、“浮云”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课堂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1. 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基本元素,是指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诗歌鉴赏
第34课时诗歌的意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鉴赏诗歌意象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诗歌、热爱传统文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
了解鉴赏诗歌意象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方法,准确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四、教学流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