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宋明理学[07人教课标][教案2]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程颢、程颐等,让学生对这一学派有初步的了解。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如“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如“格物致知”、“诚实守信”、“存天理,灭人欲”等;
3.能够分析宋明理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程度,以及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核心思想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能够体现对宋明理学的深刻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以此来巩固对宋明理学知识点的记忆。
-教学设想:通过引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
2.重难点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学生在阅读宋明理学经典著作时,可能会遇到文言文的障碍,难以准确把握文意。
-教学设想:采用逐句解读、关键词解释、现代汉语翻译等方法,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并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宋明理学的核心理论和现实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实现知行合一。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4.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反思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生动与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宋明理学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二)讲授新知
知”、“诚信为本”、“中和之道”等,结合具体案例和历史背景,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2.分析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形成自己的见解。
3.讲解宋明理学在当时的现实意义,如对社会风气、政治制度的影响等,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1.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宋明理学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深度和复杂性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因此,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理学概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参考教案2
11.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
A.要体贴他人
B.应贵践有序
C.行政为本
D.人际关系要和谐
12.“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A.“以德治民”
B.“以法为本”来治国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弃归真,俾千态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二: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之处?(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4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分)
22.(1)唯心主义观点(2分)“致良知”(2分)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2分),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2分)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8.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课前思考】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重难点突破】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庐山白鹿洞书院新课:一、理学出现的背景1.儒学面临的困境: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原因:①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②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③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2.发展: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
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第三课_宋明理学_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说出宋明理学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从课本提取信息,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一定的文化体现着一定的政治经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批判继承。
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难点:理解理学与心学的异同;正确评价理学和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讲述内容】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
(P12第一段)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韩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与宋明理学相关的历史遗址,加深他们对理学的理解;
(2)开展课堂外的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理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3)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如哲学、文学、艺术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及影响。
2.总结学生在讨论、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3.强调宋明理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理解宋明理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难点:宋明理学的抽象概念,如“天理”、“人性”等;分析宋明理学对后世政治、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等领域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的简短论文,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影响。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以“宋明理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600字左右。
3.制作一份关于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手抄报,要求包括人物简介、主要思想、影响等内容,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美观。
第3课宋明理学-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基本信息•学科:历史•年级:高中必修3•副题目:宋明理学•授课时间:2小时•教学内容: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思想体系、人物及其代表作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体系;2.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3.分析宋明理学的理论内涵并发表个人观点;4.运用宋明理学的思想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
难点1.分析宋明理学的理论内涵并发表个人观点;2.运用宋明理学的思想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学素材•人教版《必修三》历史教材;•相关历史书籍以及文献资料。
教学工具•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及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介绍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体系;•大致讲解相关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
讲解(80分钟)1.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30分钟)•对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如道、理、气、鬼神、象数等概念;•讲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与先秦、汉代以及唐宋时期其他哲学思潮的关系。
2.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50分钟)•对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进行讲解,如心学、理学、气学等思想;•讲解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意义。
互动(20分钟)•让同学们就宋明理学发表个人观点及看法;•小组互动,讨论宋明理学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总结(10分钟)•总结讲解内容;•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历史课的教学,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思想体系及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此外,通过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交流机会。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
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
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我们就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探究: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佛教的兴盛)这样,伴随着接受佛教、道教的人们越越多,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宋朝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2)理解: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②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的内容,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
③儒学到明朝中期,以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响较大,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3)运用: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主要思想的内涵,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查阅图书资料和网上查阅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的生平事迹与主要思想言论,增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
(2)设置探究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辩论,比较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如何评价程朱理学。
(3)展示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言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探究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
(4)搜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及儒学在国外影响的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理念对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内涵采用展示相关材料和名言名句,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课中围绕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学会倾听、交流、合作。
2.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宋明理学如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等,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从权威。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
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让学生理解理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导,将其运用于个人修养和日常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意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体系。
-理解宋明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理学形成的影响。
-掌握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主要理学家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2.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PPT、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感知。
-创设虚拟历史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思想成果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掌握“格物致知”、“诚实中正”、“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核心理念。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秀教学案例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要义,提高课堂参与度。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他们对宋明理学的直观感受。
4.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和评价。
3.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4.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课堂讨论等方法,对宋明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开展同伴评价,相互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宋代社会背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为学生学习宋明理学奠定基础。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怎样的时期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宋明理学。
(二)讲授新知
1.朱熹的理学思想
a.教师简要介绍朱熹的生平事迹,突出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b.讲解朱熹的理学核心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等。
c.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朱熹理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本案例注重实用性,教师将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如诚信、道德、修养等方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专业用词,以人性化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设计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
北宋时期,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聚众讲学,从此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同时,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理学大师曾在这里讲学吗?而理学与儒学又有何关系呢?【推进新课】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
(P12第一段)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韩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第3课宋明理学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分组讨论、汇报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史料解读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古文原文等,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理论学习: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核心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首先,介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朱熹、陆九渊等,阐述他们的主要观点。其次,分析“性即理”的含义,即人的本性即为理性,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接着,讲解“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观察事物,探究其本质,以达到认知的目的。最后,阐述“诚意正心”的道德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对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互评、自评,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实践活动和阅读拓展进行抽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宋明理学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和全面分析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
3.学生在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上,正处于形成期,宋明理学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3课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掌握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
2、结合相关材料,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涵以及特点。
3、辩证的评价理学的历史作用,正确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过程一、三教合一儒学的发展情况:1.汉武帝以后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3.隋朝时期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4.唐朝时期“三教并行”政策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传播③儒学本身的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2、理学产生的背景(1)历史:与儒、佛、道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2)学者:与唐宋儒者的不断思考与探索密切相关(3)时代:与宋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3、北宋理学——程颢、程颐(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3)认识论:“格物致知”4、南宋理学——朱熹,集大成者思想:(1)“三纲五常是天理”(2)“存天理,灭人欲”(3)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著述:《四书章句集注》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认识修养的方法)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2)认识论: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3、宋明理学的影响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教学设计7: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本课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理学复兴的背景(板书)师:请大家朗读这首诗 PPT《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佛教盛行,儒学的地位削弱。
师:请大家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PPT(陆)云……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少年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
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
云意始悟,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
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 西晋《陆云传》问题较难:教师介绍玄学的兴起。
师:儒家思想在汉代就确立了独尊的地位,为什么佛教盛行、玄学兴起呢?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板书)通过前面的介绍,归纳原因:社会动荡不安;受到玄学、道教、佛教的冲击。
师:请大家阅读下面这段材料 PPT释者出世也,道者游世也,儒者入世也,禅者出世也,武医者入世也,然目的有所不同,而本质始终如一,无非人之圆觉,天之虚中,地之诚一,终不离究极之变化也。
然大乘中观之不生不灭与道家还虚中黄直透反太易无尽本源何异?无甚异也,佛者众生之心,道者万物之体,一体两面犹如人之身心,阴极阳生,轻者意动身出,达者心物一元,究竟者自可化生万千,何来两面,一也,归中也。
师: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现象?生:三教合一。
可能观点各异。
2、三教合一(板书)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板书)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师:请大家阅读这段材料,概括出北宋的文化政策。
PPT北宋统治者重新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恢复了以儒术治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设计3: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2)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3)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4)通过对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变化的有关知识的掌握,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2)了解思想观点,观察儒学发展变化,分析其历史地位和价值;并联系相关知识,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三教并重局面的出现,反应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反应了维护互补的重要性;(2)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认识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3)心学的出现既反应了理学的发展,也说明了理学的不足,新的思想萌芽呼之欲出;(4)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与时俱进”、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这些内容比较枯燥,又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最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第3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2)
第3课宋明教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习,了解宋明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生解古代思想家主要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生结合教材内容的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发展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与传统儒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龙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习,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远流长的思想文的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炎祖国文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想。
重点、难点宋明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二、教过程课前知识提问:1、魏晋时期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地位的因素有哪些?2、唐代中后期率先提出复兴儒主张的是谁?提出必须从“性命之”的高度解孔子之道又是谁?3、“北宋五子”是哪几位?为的建立开辟道路的是谁?对的创立贡献巨大的是谁?确定了的最高范畴“天”的是谁?4、的集大成者是谁?他的体系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5、陆王心指的是什么?标志着重健儒家论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是什么?心的开创者是谁?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心的集大成者是谁?新授:一、儒的困境与儒复兴运动(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的发展:1、儒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讨论后归纳)①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宋明理学
【导入新课】囎顾归纳从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凑展过程。
形成— 发展为大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孤复兴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瘄忠孝节义提升到䪆
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卦纄新发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ϐ展过稉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凸现了哪些变刖?你怎样看待这槍变化?焱此导儥。
【讲述内容】
一、丈教吀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杗缚,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
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
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矅”为前提。
所谓“格物”就搯指“即物穷理”。
“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뼌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
对于剩⁝,可训䨺“事”或“理”。
程、┱丛开就世闤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
⁝扩稳理⁝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厛体认道学宴所讲的天理。
格物
字的愯义相近致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㚄真知。
(2⁝朡子学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䮶学者,中囼古仃最著名的哒孤家、经学家之一,宋亣“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ດ常的紧密联糛,揀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丸,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合作探究】3:【学思之窗】请谈谈程颐和朰熹关于“格牉致知”的做法,对我䛬的嬦习有什么启发?
对成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踎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嚄䟥识,然后䉍能融会贯通,提高膪巑的胵力和学习水平。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明道德之善,
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儂学士大夫积极维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忂学”主张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3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搆”,认为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为穷理不必ᐑ夒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过渠: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䀡程朱理学。
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明中叶,明朝的⁝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
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陆九渊 王阳明
心 “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
【合作探究】4:宋明理学的特点:
【本课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
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
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
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
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