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课本作品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归隐田园的情怀,思考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学习古典诗词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教学难点:1. 把握《归园田居》中的田园意境。
2. 领悟作者的人生哲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
2. 学生分享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了解。
二、作品鉴赏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归园田居》,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诗歌共五首,分别描绘了作者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 诗歌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人际交往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感悟。
3. 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 诗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 诗歌意象丰富,寓意深刻。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诗歌中作者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的感悟。
2. 分析诗歌中的田园意境,探讨作者归隐田园的原因。
3. 思考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归园田居》的内容,创作一首田园诗。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归园田居》的鉴赏文章。
五、总结1. 教师总结《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鉴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让学生了解了古典诗词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提高了文学鉴赏水平。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作者的人生哲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大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
大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大学语文教案模板(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大学语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第一讲《登楼》》拓展实践: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拓展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大学语文教案模板(篇9)【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怀,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
【重点】学习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敬畏自然》中写道: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恶魔的美食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论理学家,他对大雁是这样,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走近大雁。
二、课前热身1、生字识记:雾霭(ǎì)缄(jiān)默狩(shòu)猎凋(diāo)零2、词语识记:目空一切弥漫滑翔迁徙筹码3、预习效果反馈: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大雁,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间大雁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大学语文优质教案大学语文优质教案
大学语文优质教案大学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学语文》教材第二章“诗词鉴赏”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诗经》选读、《离骚》选读、唐诗宋词赏析等,着重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及其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诗词的优美画面,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课堂讲解:(1)分析《诗经》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赏析《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探讨屈原的爱国情怀。
(3)解读唐诗宋词的意境、格律、用典等,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艺术特色,分享各自的心得。
(2)例题讲解:以一首《静夜思》为例,分析其意境和艺术手法。
(3)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诗词,并进行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大学语文》优质教案2. 内容:(1)诗词鉴赏方法(2)《诗经》艺术特色(3)《离骚》浪漫主义风格(4)唐诗宋词意境、格律、用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词,阐述其艺术特色。
(2)以“月夜”为题,仿写一首古体诗。
2. 答案:(1)例:《登鹳雀楼》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对仗工整。
(2)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的作用与帮助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语文的作用与帮助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帮助,提高他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和重视。
2. 通过分析大学语文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大学语文的作用2. 大学语文的帮助3. 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4. 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帮助,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和重视。
二、讲解大学语文的作用(15分钟)1. 提高人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 培养审美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
3. 增强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讲解大学语文的帮助(15分钟)1. 提高综合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学习大学语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跨学科素养: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学习大学语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3. 帮助就业和未来发展: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在求职和未来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大学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阅读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2. 写作技巧:教师教授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文学鉴赏:教师教授文学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头表达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设置1.经典文学欣赏与解读2.文言文选读与写作3.现代文学与阅读4.古代文化与古籍阅读5.现代写作与文学欣赏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古籍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现代写作和文学欣赏能力。
3.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学阅读和理解能力。
•如何向学生传授古代文化和古籍的知识。
•如何提升学生的现代写作和文学欣赏能力。
1.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文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开展讨论课和研讨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组织语文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经常性的日常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2.定期的考试和测验,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
3.个人报告和小组项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4.课堂问答和讨论,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语文课本和教辅材料。
2.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
3.文学作品、文化资料和古籍文献。
六、教学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讲授方式作业1经典文学欣赏讲授阅读理解2文言文选读与写作讲授写作练习3现代文学与阅读讲授阅读理解4古代文化与古籍阅读讲授阅读理解5现代写作与文学欣赏讲授写作练习6经典文学欣赏讨论阅读理解7文言文选读与写作课堂活动写作练习8现代文学与阅读论述阅读理解9古代文化与古籍阅读小组合作阅读理解10现代写作与文学欣赏讨论写作练习结语通过以上教学安排,我们旨在引导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篇一[导言]:选自《庄子》的《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虽短小,情节也简单,但是主人公河伯的形象丰满动人,惟妙惟肖。
此外,全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好好体会感悟。
在这个环节之前,我引导学生串讲了课文,学习了需要掌握的几个词语,练习运用了“望洋兴叹”和“见笑大方”这两个成语,分析了故事中何伯的人物形象,学生对课文十分熟悉,这就为下面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蕴含其中的哲理,获取生活的智慧,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一切显得那么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以下是引导学生感悟本文哲理启示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我谈一下整篇课文给我的启示。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所能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懂得了很多,是非常渊博的,而应当时时刻刻做到谦虚。
[生]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比别人都伟大,那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生] 任何时候不能太骄傲,自我感觉不能太良好,狂妄自大只能让内行嘲笑。
[师]这几个同学都从文章整体得到了一定的启示,非常好,再有没有别的见解?[生]我觉得文章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戒骄戒躁。
[师]还有吗?[生]我读了第一句话有点想法。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说明黄河水以前并没有这么壮观,许多河流的注入才壮大了它的声势,学习就像黄河一样,需要积累,才能积少成多。
[师]非常好!*同学非常善于挖掘语言深层的意义。
谁再说说?[生]何伯看见自己壮观就夜郎自大,看到海洋广阔才发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觉得人在生活中要经常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要能正确看待自己,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
[师]太好了!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生]人不但要和别人比较发现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善于反思的人善于进步,《劝学》里面说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大学语文完整教案范文及答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的背景,掌握散文的基本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荷塘月色》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散文中意象的运用和象征意义。
2. 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的背景。
2. 提出问题:为什么《荷塘月色》会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自读《荷塘月色》,要求注意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 文章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象征意义?c. 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如何体现其艺术特色?三、课堂展示1.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四、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自拟题目,创作一篇散文。
2. 教师点评,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深入理解散文中意象的运用和象征意义。
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再次阅读《荷塘月色》,重点关注意象的运用和象征意义。
2. 分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 文章中哪些意象使用了象征手法?这些象征手法有何作用?b. 文章中的意象是如何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课堂展示1.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象征意义。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荷塘月色》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大学语文教案3篇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篇:论语文的基础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语文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语文基础的作用,强化语文基础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升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语文,提升实用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1.语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语文基础教育的意义及其实际运用。
3.语文素养的培养。
4.语文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演示等方式,介绍语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重点讲解语文基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语文基础教育的实际运用,探讨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
4.练习——以真实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
应用语文。
5.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强调语文作为基础
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
2.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应用效果。
3.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应用情况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语文,探讨语文基础教
育的意义及其实际运用,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此外,本节课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教案优秀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1【教学重点】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教学方法】多角度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尝试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四步读书法:“掀书皮--啃书瓤--品书香--悟书道”。
二、掀书皮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三、啃书瓤1.默读课文、正音正字。
训诫耸(sng )立迂(yū)回啜(chuò)泣瘦骨嶙(lín)峋( xún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翼2.复述故事情节。
导航: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
3.整合写作思路。
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冒险、陷险(1-13)。
第二部分:脱险(主体部分)(14-22)。
第三部分:感悟(23)。
4.归纳主旨。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二课时一、品书香1.多角度探究课文。
(1)“我”的角度。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明确: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
大学语文全本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大学语文》全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全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
2. 作品的作者及其生平、思想、艺术特色。
3. 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表现。
2. 作品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全本及其重要性。
2. 阐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二、课文讲解1. 第一单元:古代文学- 课文:《诗经》、《楚辞》等- 重点: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掌握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 难点: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2. 第二单元:唐宋文学- 课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重点:了解唐宋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 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
3. 第三单元:明清文学- 课文:《红楼梦》、《西游记》等- 重点:了解明清文学的特点,掌握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
- 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4. 第四单元:现代文学- 课文:《呐喊》、《彷徨》等- 重点: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 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三、课堂讨论1. 针对每篇课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作品进行解读。
四、课后作业1. 阅读指定作品,撰写读书笔记。
2. 对作品进行鉴赏,撰写赏析文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发言积极、观点独到。
2.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提交作业,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3.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作品的掌握程度、阅读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第一节课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
2.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文学作品选段。
3. 课堂讨论话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自己,并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概述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
2. 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 分析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历史、艺术等。
三、文学作品阅读方法与技巧1. 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类型,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2. 讲解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如理解主题、分析人物、把握情节等。
3. 通过具体作品选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文学素养的培养1. 介绍文学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文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如阅读经典、欣赏名篇、参加文学活动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社团、阅读会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课堂讨论1. 提出讨论话题,如“你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对你有什么帮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
2.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阅读会,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七、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课程概述、阅读方法与技巧、文学素养培养、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1.1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掌握古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欣赏古代诗歌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
(2)古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古代诗歌的欣赏和分析。
1.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代诗歌的美感。
1.4 教学准备:(1)教材:《大学语文》。
(2)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的解析和评论。
1.5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
(4)欣赏:分析古代诗歌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2.1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掌握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欣赏现代诗歌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2.2 教学内容:(1)现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
(2)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现代诗歌的欣赏和分析。
2.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现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诗歌的美感。
2.4 教学准备:(1)教材:《大学语文》。
(2)参考资料:相关现代诗歌的解析和评论。
2.5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讲解:讲解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现代诗歌。
(4)欣赏:分析现代诗歌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3.1 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欣赏散文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3.2 教学内容:(1)散文的定义和分类。
(2)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散文的欣赏和分析。
3.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大学语文详细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古典文学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红楼梦》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楼梦》原著、教学课件、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红楼梦》第一章至第五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红楼梦》第一章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2. 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
3. 讨论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的关系。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红楼梦》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文学鉴赏1. 分析《红楼梦》的文学特色,如语言、结构、人物塑造等。
2. 学习古典文学鉴赏的方法,如抓住关键词、分析人物心理、理解作品主题等。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红楼梦》中的片段进行鉴赏,并分享鉴赏心得。
三、课堂讨论1. 讨论如何将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高文学素养。
2. 分析《红楼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典文学鉴赏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第六章至第十章,并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和文学鉴赏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大学语文散文教案范文大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教学重点:1. 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的阅读与理解。
2. 散文特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1. 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理解。
2. 学生对散文主题的深入挖掘。
教学准备:1. 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原文。
2. 多媒体课件。
3. 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海浪声,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广阔与深邃。
2. 提问:大海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3. 引出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
2. 要求: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及主题思想。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b. 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有哪些?分别象征什么?c.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分享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点评。
五、拓展延伸1. 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散文作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2. 写一篇以“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的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的主要特点,强调散文在表达情感、抒发思想方面的独特魅力。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那片海”,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寻找心中的那片海》,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散文的魅力。
大学语文第一课课文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概述2.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3. 写作能力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2. 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习。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什么期待?二、课文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大学语文》第一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训练1. 教师给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3.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与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写作能力训练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3.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
2. 按照写作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语文》第一课,让学生了解了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在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训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3. 在写作能力训练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4.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学语文教案全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红楼梦》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2. 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3. 《红楼梦》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1. 对《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的理解。
2. 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楼梦》原著、相关研究资料、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红楼梦》原著、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背景和主题。
2. 提问:你对《红楼梦》有什么了解?请简要谈谈。
二、课文讲解1. 作者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清朝著名小说家。
2. 背景: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3. 主题: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
4. 艺术特色:介绍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5.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如贾宝玉的叛逆、林黛玉的才情、薛宝钗的贤良等。
6. 情节结构:讲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如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贾府的兴衰等。
三、课堂讨论1. 提问:你对小说中的哪些人物印象深刻?为什么?2. 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复杂,请举例说明。
3. 讨论:小说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四、写作练习1. 主题: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或情节为素材,写一篇短文。
2. 要求:字数不限,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学习《红楼梦》,你有什么收获?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原著,完成写作练习。
《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教案第一章:诗歌鉴赏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节奏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分类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诗歌的意象创造和情感表达诗歌的节奏和韵律1.3 教学方法讲授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诗歌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诗歌鉴赏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散文的定义和分类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散文的主题和结构分析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散文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实践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散文阅读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三章:小说欣赏3.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掌握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和分类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小说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小说欣赏实践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小说欣赏练习的完成质量第四章:戏剧鉴赏4.1 教学目标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戏剧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戏剧的定义和分类戏剧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戏剧的主题和象征意义戏剧的表演和舞台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戏剧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戏剧鉴赏实践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戏剧鉴赏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五章:语文综合实践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5.2 教学内容语文综合实践的活动形式和主题选择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5.3 教学方法讲授语文综合实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语文综合实践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语文综合实践的完成质量第六章:古文翻译与解读6.1 教学目标掌握古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学会古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翻译和解读古文文献6.2 教学内容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语法结构古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经典古文文献的翻译和解读6.3 教学方法讲授古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分析经典古文文献的翻译实例学生练习翻译和解读古文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古文翻译练习的完成质量第七章:现代文写作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学会运用现代文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7.2 教学内容现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格式不同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的写作特点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创意表达7.3 教学方法讲授现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格式分析优秀现代文作品的写作特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和创意表达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学生写作练习的完成质量第八章: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8.1 教学目标了解语文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掌握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作者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8.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作者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的特点语文知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作者分析传统文化作品的语文知识运用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和鉴赏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传统文化作品阅读和鉴赏的完成质量第九章:语文思维与批判性阅读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观点和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批判性阅读能力9.2 教学内容语文思维与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文本的观点和态度的评价技巧经典批判性阅读实例和练习9.3 教学方法讲授语文思维与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经典批判性阅读的实例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练习和讨论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批判性阅读练习的完成质量第十章:期末总复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和复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检查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总结期末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技巧经典考试题目的分析和解答10.3 教学方法复习和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期末考试的模拟练习和解答分析经典考试题目的解答方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期末考试模拟练习的完成质量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大学语文》教案,包含十个章节。
大学语文_大学之道_教案
课程内容:《大学之道》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
- 掌握《大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三纲八目”的体系。
- 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2. 能力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 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 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 讲授法: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三纲八目”的实践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讲述“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引出曾子及其思想主张。
2. 简要介绍《大学》的背景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二、课文讲解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三纲八目”的体系。
2. 重点讲解:- 解释“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如“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等。
- 分析“三纲八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基础,“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三纲八目”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 “三纲八目”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 如何将“三纲八目”应用于实际生活?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纲八目”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三纲八目”。
五、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
大学语文第一课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
2.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什么期待?3. 教师总结:大学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基本内容:文学作品鉴赏、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 目标: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 讲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鉴赏文学作品要从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3. 讲解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 做好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 多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乐趣。
三、课堂练习1. 教师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
3. 教师点评,总结作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布置作业1. 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做好读书笔记。
2. 撰写一篇关于文学作品鉴赏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文学作品鉴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大学语文教案全集
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课时:共20课时教学大纲:第一课时:大学语文概述1. 介绍大学语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强调大学语文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大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探讨1. 讲解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写作技巧,包括构思、选材、布局、修辞等。
3. 介绍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标准。
第三课时: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1. 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课时: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1. 选择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3. 引导学生探讨古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第五课时: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1. 选择一篇现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和社会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学作品的价值。
第六课时:诗歌鉴赏1. 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意象、情感等。
2. 选择一首诗歌进行鉴赏。
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审美价值。
第七课时:散文鉴赏1. 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结构、风格、语言等。
2. 选择一篇散文进行鉴赏。
3. 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第八课时:小说鉴赏1. 讲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主题等。
2. 选择一篇小说进行鉴赏。
3.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艺术魅力。
第九课时:戏剧鉴赏1. 讲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如结构、人物、冲突等。
2. 选择一部戏剧进行鉴赏。
3. 引导学生探讨戏剧的舞台表现力。
第十课时:影视文学鉴赏1. 讲解影视文学的特点,如剧本、导演、演员等。
2. 选择一部影视作品进行鉴赏。
3. 引导学生分析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十一课时:大学语文写作指导1. 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构思、选材、布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也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智。
3、“隧而相见”“大赋其诗”的细节描写讽刺了 庄公母子的卑鄙虚伪。
写作特色4
四、巧妙的衬托手法
1、用共叔段的贪婪狂妄、愚昧无知来反衬庄公
的阴险狠毒。 2、以蔡仲、子封等人的多次规劝来烘托庄公的 阴险性格。
张中丞传后叙
韩 愈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 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意理解7
•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 于廪延。 庄公说:“不用,他会自己垮的。”太叔又收取两 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 •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 厚将崩。” 公子吕说:“可以啦!领土再扩大,将会得到民 众。”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这样的叛 臣逆弟,领土再扩大也会垮的。”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谷封人,闻 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 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 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 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
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
写作特色2
二、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
作者将各色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刻画其性格。如: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伪善伪 孝。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姜氏:偏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颖考叔:聪明机敏(故意食舍肉以引起庄公的问 话)
写作特色3
三、生动的细节描写 1、“庄公寤生”这一细节突出了姜氏的自私,预 示着姜氏与庄公之间将有矛盾冲突。 2、颖考叔“食舍肉”的细节描写,显示了他的纯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隧之外,
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文意理解1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了庄公 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 • 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 之。 使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 (姜氏)很厌恶他。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 子) , •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同意。
文意理解3
•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 等到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作 为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 •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 大叔。 过去虢叔就死在那里,(因此不便分封给他),其他的 地方一切听你吩咐。”(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 共叔段住在那里,百姓称他“京城太叔”。 •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文学知识:
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
课文阅读分析:
• 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 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 • 理解课文前半部分议论是针对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批驳, 识别批驳中所用论据的类别,说明批驳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 分别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文学知识:
识记《左传》的编著者、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 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文阅读分析:
• 了解本文记叙的郑庄公与共叔段兄弟争斗的历史事件,概括文章 的中心思想;
•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环节,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
• 把握课文略写战争经过而详写战前战后各种人物活动的剪裁。 • 分别概括郑庄公、共叔段、姜氏、颖考叔的性格特征; • 识别文中的细节描写,分别说明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 理解本文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郑庄公的人物性格刻画方法。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犹……况……乎”是固定句式,表示递进关系,
译“蔓生的野草都不能够除去,更何况你的宠 弟呢”。
(3)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敢问谓何也”, 译“能问一下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4)君何患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君患何焉”, 译“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5)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其谓是乎”。其:句首语气 词,
文意理解6
• 既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个君主)的
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
•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 心。” 要是想把国家让给太叔,我就请求去侍奉他,如果
不想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生二心。”
课文学习
题解 文体知识 背景 课文内容 文意理解 语言知识点 文章主旨 结构层次 写作特色
题
解
“郑伯克段于鄢”原本是《春秋》里的一句话, 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
郑伯,指郑庄公。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文体知识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
《大学语文》教案
记叙文单元
制作:汪昭坤
本单元学习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报刘一丈书(宗臣)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背影(朱自清)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学习目标
语言知识: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 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层次结构2
三、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矛盾的解决)
四、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矛盾的解决)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 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
写作特色1
一、善于剪裁史料,恰当的祥略安排
《左传》详于记叙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政治上
的矛盾冲突,而对战争的描写一般比较简略。本文 也如此。作者详写庄公及母亲、弟弟的矛盾发展的 始末,而对克段于鄢的经过略写。又如略写姜氏憎 恶庄公的原因,详写庄公与共叔段矛盾不断激化的 过程。这样写是为了集中笔墨来刻画人物,揭示其 内心世界,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显然,作者的着 眼点并不在战争本身,而在引起战争的社会原因。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 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 “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 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 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文意理解8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太叔修缮城池,聚集民众,整理盔甲和武器,准备好 了步兵和战车,将偷袭郑国国都。
•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到了偷袭的 日期,说:“可以动手了。”
•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命令公子吕率领战车二百辆去攻打京邑。
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
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古代社
会重要历史文献。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 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推荐阅读(教学平台) : 1、《左传》 简介 2、《左传》的影响
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
•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 食舍肉。 颖考叔担任颖谷封人的官职,听到这件事,就进 献礼物给庄公。庄公赏赐他吃饭,他吃时故意把
肉放在一边不吃。
文意理解11
•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 尝君之羹,
庄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小人家中有老母,我
吃过的菜她都吃过,但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肉,
• 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请允许我把这些肉带回去送给她。”庄公道:“你 有母亲可以送,偏偏我就没有!”
文意理解12
•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为什么呢?”庄公告诉他缘 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 •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 曰不然? 颖考叔回答说:“君王担心什么呢?如果挖地直到 见到泉水,你和姜氏在隧道相见,那又有谁能说你 违背了誓言呢?”
表示猜测,大概。是:代词,这件事。
译“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主题
本文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斗并 取胜,与其母姜氏反目而后和好的过程的 生动记叙,展现了郑国王室内部为争夺最 高权力而勾心斗角以至兵戎相见的情况, 揭露了春秋时期统治者残酷无情和虚伪卑 鄙的丑恶面目,对我们今天了解奴隶社会 的后期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层次结构1
全文共5段,分四个部分:
一、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从而交待了庄公
母子不合,兄弟争斗的原因。(矛盾的开端) 二、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实 怀杀机。(矛盾的激化) 1、共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
2、共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
3、共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
大夫祭仲说:“都邑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 害了。
文意理解4
•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 九之一。 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城墙 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 超过九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