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合集下载

谭嗣同——千古罕见的真贵族

谭嗣同——千古罕见的真贵族

谭嗣同——千古罕见的真贵族愿以颈血刷污政方将愚民,变法则民智;方将贫民,变法则民富;方将弱民,变法则民强;方将死民,变法则民生。

——《仁学》谭嗣同,字复士,又号壮飞,又号东海赛冥氏,廖天一阁主,华相众生,通眉生,湖南浏阳人。

性任侠,善文章,甲午战后,力倡西学,捐为江苏知府,戊戌变法时为四品军机章京,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六人称为六君子,清朝戊戌变法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通过撰写《仁学》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中国社会挣脱旧传统的束缚吹响了号角。

1897年春,谭嗣同著成《仁学》一书。

以大无畏的精神,阐明微言大义,以期挽世运而救众生,该书共两卷五十篇。

在书中,他思想尖锐,以批判的眼光检讨历史,审视现实,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政治和伦理纲常的阴暗和残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大声疾呼,“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力主顺时应人,改革时弊,荡涤污政,实行维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

两天之后,时任江苏候补知府的谭嗣同被侍读学士徐致靖上疏保荐。

在长沙动身进京前,谭嗣同致函夫人表示,自己“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到了北京后谭嗣同抱病入觐光绪帝,奏对称旨,被擢为四品钦衔军机章京,与刘光第等人同参新政。

在这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维新人士处境极为险恶。

谭嗣同怀着以颈血洗刷污政的必死决心,谢绝了友人请他暂往日本避难的劝告,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22日,谭嗣同被捕入狱。

在狱中,谭嗣同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8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行刑时,他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快哉,快哉!”被清政府杀害时年仅33岁,闻者莫不痛惜落泪。

谭嗣同简介及其思想分析

谭嗣同简介及其思想分析

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

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

旋奉父命, 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

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

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 成《仁学》2卷。

(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

“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

②而“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

由于“以太”“不生不灭”,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

③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

对秦汉以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

④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张。

)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

1898 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

谭嗣同简介资料

谭嗣同简介资料

谭嗣同简介资料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谭嗣同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谭嗣同生平事迹早年生活著名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

代表著作《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1] 1877年,在浏阳与唐才常订交,他又师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

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

离家求学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

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

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上书创刊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

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

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

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历史评价
千古罕见真贵族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超前见识羞今人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也就是说,二千年来,无非上面是强盗,下。

谭嗣同有什么故事

谭嗣同有什么故事

谭嗣同有什么故事谭嗣同是清朝末期的有名维新派政治家以及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人,更是首个为了国家变法流血的英雄。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谭嗣同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1896年的时候,谭嗣同因为耐不住父亲的逼迫,曾经被任命为会候补知府,一直都在南京准备正式上任,但是那个时候的谭嗣同对于清朝政府的统治者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因此他广交好友,结识了梁启超,康有为等有识之士。

之后,谭嗣同在和这些人的交往之中,明白相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就必须要用新的思想,他利用自己在南京待命的这段期间博览群书,研究各种变法理论,终于在1898年的时候,谭嗣同回到了湖南,开始召集唐有常等知识分子创办了以维新派思想为主的时务学堂,这是谭嗣同事迹不得不说的一条了。

除此之外,谭嗣同的事迹还有谭嗣同在湖南推行的一系列变法措施之后,让湖南一跃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个省份,之后谭嗣同又在唐有常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修铁路以及宣称自己变法的行为,变法的最初结果是获得了光绪皇帝的认可,然而这种变法却没能坚持到最后。

在当时以慈禧太后为主的一些顽固派人士的利益冲突下,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谭嗣同的变法成功的,所以当时慈禧太后幽禁了光绪皇帝,废除了戊戌变法,并且下令逮捕处死了以谭嗣同为主的戊戌六君子,至此谭嗣同的一生就结束了。

谭嗣同的精神首先,从他一生的经历和处事态度来看,他的精神无疑是体现在他可以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甚至是失去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正是对他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

当时,明明可以逃跑的谭嗣同,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毅然站上了断头台,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为变法而流血的人,他的这一爱国精神一直是值得中华儿女学习的。

其次,就是他的敢于变法和批判的精神。

这一精神理所当然的体现在近代时期发生的一重大事件,就是戊戌变法,当时,谭嗣同、梁启超等六人为了挽救当时的中国,毅然而然的发起了这一变法运动,而在这其中,谭嗣同对该运动的支持和影响是最大的,以致于他为了该运动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革命先驱谭嗣同的简介

革命先驱谭嗣同的简介

革命先驱谭嗣同的简介谭嗣同知识广博,好今文经学,曾在康有为带领之下参入了戊戌变法,虽失败惨遭灭亡,可却是一次很好的变法,下面小编搜集整理的革命先驱谭嗣同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革命先驱谭嗣同的简介故居:湖南省浏阳市大夫第出生: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父亲:清末湖北巡抚谭继洵母亲:徐五缘其他: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

北京半截胡同41号的浏阳会馆(莽苍苍斋)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

著名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

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

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

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

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

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

袁佯为应允。

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

9月21日,政变遂起。

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

时年33岁。

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生平遗著编入《谭嗣同全集》。

留有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壮志报国的心谭嗣同(1865~1898)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

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

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先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历史书上把他塑造为一个为了贫苦大众,敢于牺牲自己的人物。

尤其他那首绝命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让人觉得可歌可泣。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的无能腐败越来越显现出来,加上越来越多的进步思想涌入中国,诞生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位,大家觉得对于清政府必须改革。

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朝廷,史称“公车上书”。

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反对和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提倡新学,苦心研究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办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有着一段不光彩的历史,甚至被别人骂作汉奸,民族的败类。

这要从1894年说起,谭嗣同在给自己的老师欧阳先生写信的时候曾经写道:“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

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

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大致意思是这样,当今的而中国,必须用割地来发展自己,求生存,把新疆卖给俄罗斯,把西藏卖给英国,用来偿还欠下的二万万两白银,这两个地方面积数万里,而且属于边疆捶地,中国的力量根本没办法守住,放在手里也是累赘,卖给他们绝对不止二万万两,多余的钱可以拿来变法,还可以请他们保护中国。

听到这里大家可明白了吧,谭嗣同打算把土地割让给外国人,请他们来保护中国,多么愚蠢的想法。

如果谭嗣同成功了,结果又会怎样呢?谭嗣同(1865—1898)近代思想家。

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

早年博览群籍,游历长江、黄河流域和西北各省,考察风土民情。

1896年著《仁学》。

翌年在长沙开办时务学堂,倡议南学会,创刊《湘报》等宣传变法。

1898年入京,参与新政。

戊戌变法失败,被杀害。

临刑作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有《谭嗣同全集》。

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篇一:谭嗣同简介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他是“千古罕见的真贵族”: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他超前的见识羞今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也就是说,二千年来,无非上面是强盗,下面是奴才;上面是霸道,下面是苟且;上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狼,下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犬;上面指鹿为马,下面难得糊涂;上面黑,下面厚??,主子使唤奴才,奴才献媚主子。

“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

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

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通义也。

”——也就是说,领袖也好、官员也罢,不过都是为民办事的,税收是老百姓雇佣你们为我办事的钱。

谭嗣同传 知识点总结

谭嗣同传 知识点总结

谭嗣同传知识点总结一、谭嗣同早年的生平谭嗣同生于1872年,曾在上海法政学堂学习。

他为了解救国家,避开父母反对,参军投奔南洋工读学堂,继而赴日留学,成为留日同学会的骨干成员,参与组织“保社团”和其他反清组织。

回国后,担任同盟会北直隶区总支部代表。

参加准备武装起义的秘密会议,并被任命为总准备处处长。

从理论上揭示了中国革命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要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二、谭嗣同的主要思想1. 爱国主义思想。

谭嗣同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国家命运,他不满于清政府的腐败、内乱和外虐,极力倡导民族自立,雄图中兴,号召国人觉醒。

2. 民主主义思想。

谭嗣同主张废除专制制度,推动民主政治改革。

他认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3. 反帝思想。

谭嗣同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破坏性,他和同盟会的其他同志一起,积极开展反帝斗争。

三、谭嗣同的主要活动1. 参与同盟会活动。

谭嗣同是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人之一,他积极筹备武装起义,提出并执行反帝、反封建、民主主义的纲领。

2. 参与秘密革命活动。

谭嗣同曾参加秘密革命团体和革命团体筹备组织。

他积极参加南洋工读学校留日同学会等团体,并出任要职。

3. 组织武装起义。

谭嗣同积极筹办东征和武装起义活动,他成立了北直隶总支部,担任北直隶区总支部代表。

四、谭嗣同的伟大牺牲为了实现中国的民主革命,谭嗣同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率领几百名革命者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但由于内部出卖和敌人的力量强大,谭嗣同最终被捕并处死。

总之,谭嗣同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激励着中国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谭嗣同

谭嗣同

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 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 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 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 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 及于难。 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 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 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 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 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 “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 就戮。呜呼,烈矣!
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 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 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 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为世 称“戊戌六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 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 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 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初十日,就被捕了。被捕的前一天,有 几位日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 听;再三劝他,他说:“各国变法,没有 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 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不富强 的原因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 始吧。”终于没有离去,所以遭了祸。 谭嗣同已经被囚在监狱里,在牢房墙壁 上提了首诗,说道“望门投宿思张俭,忍 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 胆两昆仑。”在八月十三日这天,在刑场 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就义的那天,围 观的达万人,谭君慷慨激昂,神情没有丝 毫改变。当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君喊 刚毅上前来说:“我有句话……”刚毅走 开不听,于是从容就义。啊!壮烈呀!

谭嗣同的故事

谭嗣同的故事

谭嗣同的故事
谭嗣同,清末民初著名的爱国者和革命家,他的一生经历跌宕
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谭嗣同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就
饱读诗书,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聪颖好学,深得父母的宠爱。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中,谭嗣同却对国家的命运
和人民的疾苦充满了深切的关怀和思考。

年少时的谭嗣同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意志。

他曾经
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出路。

他在日本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一起探讨国家的命
运和未来。

这段经历使得他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决心投身革命事业。

谭嗣同回国后,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成为了革命党的一员。

他奋发图强,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努力。

他曾经在南
昌起义中担任要职,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革命的
道路充满坎坷和艰辛,谭嗣同也历经了许多磨难和挫折。

谭嗣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影响
了许多后人。

他在革命事业中英勇无畏,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让人们铭记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家。

谭嗣同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之心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牢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之奋斗不息。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谭嗣同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以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维新派,想要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提出了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戊戌变法。

其中谭嗣同更是英勇,关于谭嗣同你知道哪些?下面由为大家介绍谭嗣同,希望能帮到你。

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参与变法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

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谭嗣同就义谭嗣同是我们中国近代有名的政治家,是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现在很多青少年甚至有些中年朋友都已经忘记了那段历史,对于谭嗣同就义也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朋友不知道谭嗣同是谁。

不过如果提起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的参与者,大家或许就会想起一个为了变法英勇就义的勇士,这个人便是谭嗣同。

戊戌变法是中国人民的一次洋务运动,是为了摆脱贫穷,复兴强国的运动,跟日本的明治维新差不多。

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

字复生,号壮飞,清·巡抚谭继洵之子。

湖南省浏阳人。

早年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幕。

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遍历北京、上海、南京各地,吸收新学知识,结交名士。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入资为候补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

1897年在湖南协助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

1898年8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

9月政变发生,被捕入狱,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他从“日新”变化思想出发,抨击封建专制及其纲常名教,提出“革去故,鼎取新”,认为“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具有冲决封建网罗的斗争精神。

他继承王夫之“道不离器”的观点,认为“道必依于器而后有实用”。

并借用当时物理学名词“以太”表示世界本原,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关联、变化和结合,都是“以太”的作用。

但又把以太的“用”称用“仁”,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把佛教思想奉为真理,还主张“吾贵知,不贵行”、“贵中和”等。

能诗,所作富有爱国精神,风格雄健。

联语多有诗意,人称“隽才”。

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家无儋石;气雄万夫。

——谭嗣同自题北京居室莽苍苍斋(此联题北京寓所“莽苍苍斋”。

上联“儋石”,“儋”通“担”,指少量米粟。

上联谓其资财不富,不屑治理家产。

化用《汉书·扬雄传上》:“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

”下联“气”,指浩然之气。

联语奇峰突起,一语宕开千层浪,生活虽清贫却有常人难比的英雄气慨,爱国志士之胆识豪气跃然纸上。

联语豪爽明快,恢宏豪迈,以致康有为一见大为惊奇,称它“露圭角而无静穆之致”。

其意即如纯洁的美玉,有棱有角,锋芒锐利。

此联悬于居室,可想见作者时时警示自己的苦心。

谭嗣同生平以及著作

谭嗣同生平以及著作

谭嗣同生平以及著作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出身世家,与陈三立、谭延闿并称“湖湘三公子”。

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

谭嗣同生平其父为湖北巡抚谭继洵,5岁读书,15岁学诗,20岁学文。

谭嗣同早年得力于母教[1],钻研儒家典籍,广泛涉猎文史百科,对中国国学有较深造诣。

同时其又致力自然科学之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

后往来于疆、陇、秦、直、豫、鄂、湘、苏、赣等行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谭嗣同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

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

谭嗣同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

1896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成《仁学》2卷。

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

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

9月18日夜,谭嗣同前往法华寺争取袁世凯支援,杀荣禄、囚慈禧,不料袁世凯向荣禄告密。

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当刽子手要临刑之际,谭嗣同突然大喊一声:“吾有一言!”当时刽子手询问在当时对维新派恨之入骨的监斩官刚毅,无奈刚毅不予理会,谭嗣同英勇就义,这句话也因此成了千古之谜。

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资料简介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资料简介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资料简介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戊戌六君子之一。

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资料简介谭嗣同是清朝末期的有名维新派政治家以及思想家,在很多遗传至今的历史文献之中都有对谭嗣同的介绍,谭嗣同的相貌英俊,其祖上世代为官,早期在其父亲的逼迫下,谭嗣同曾经多次赴京赶考过,但是因为厌恶当时的科举制度,所以谭嗣同屡次落榜。

然而这并不是谭嗣同简介里面透露给我们最主要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在自己目睹了清朝政府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之后,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救国救民,他发愤图强,为了可以时刻激励自己,谭嗣同甚至直接给自己改名叫“壮飞”,以此来时刻勉励和提醒自己。

在1894年的时候,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当时的清军败得相当的惨烈,甚至签订了一系类的丧权辱国,割地赔偿的协议,在这样的情况下,谭嗣同感到异常悲愤,但是同时也是这种悲愤让他明白了再多的词藻除了可以表达心情之外,根本无法起到任何救国的作用,所以谭嗣同提出了变法的主张,这是谭嗣同简介之中提到谭嗣同决心变法的主要原因。

另外,通过谭嗣同简介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个信息,那就是谭嗣同是湖南维新之风的首位创始人,为了可以让他的维新变法获得成功,他曾北上游学,结识了一些同样拥有变法精神以及爱国热情的有学之士,梁启超,康有为等就是在当时结识的。

谭嗣同的精神说起谭嗣同,想必没有人不熟悉这个拥有一腔爱国热血却无力保护国家的英雄,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人,更是首个为了国家变法流血的英雄。

当然,这些美誉离不开谭嗣同的精神。

首先,从他一生的经历和处事态度来看,他的精神无疑是体现在他可以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甚至是失去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正是对他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

当时,明明可以逃跑的谭嗣同,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毅然站上了断头台,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为变法而流血的人,他的这一爱国精神一直是值得中华儿女学习的。

谭嗣同的故事500字

谭嗣同的故事500字

谭嗣同的故事500字谭嗣同(1865年-1898年),是中国清末民主革命先驱之一,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苦的书香世家,自小聪明好学,对国家的兴衰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谭嗣同一生坎坷,其短暂而英勇的一生,为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谭嗣同年少时,曾经在湘潭县城的一所私塾读书,师从于进士出身的杨声远。

在杨声远的影响下,谭嗣同开始了对中国封建统治的批判,对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后来,他前往湖南省会长沙城继续深造,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思想。

在长沙时期,他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参与兴办洋务学堂和刊行革命报刊,从而深入了解到国家与民族的危机。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遭遇重大的军事失败,社会动荡不安。

这一事件使得谭嗣同的爱国情怀更加激发,他开始积极参与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

他先后与黄兴、邓恩铭等人组织了中国同盟会的湖南分会,并开始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895年,谭嗣同被选为湖南巡抚张之洞的幕僚,成为清朝官僚体制内的一员。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官职,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革命信念。

他在官场内外,都继续着革命的活动,秘密联络革命志士,筹备武装起义的准备。

1898年,谭嗣同主持组织了湘军起义,希望通过武装起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实现中国的民主与自由。

然而,起义遭到了清朝政府的镇压,湘军溃败,谭嗣同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谭嗣同短暂而英勇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

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不满,使他始终怀抱改革的梦想,并最终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谭嗣同的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革命者,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如今的中国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革命历程,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然而,谭嗣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理想仍然值得我们铭记。

在国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之际,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谭嗣同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谭嗣同:视死如归的维新先驱

谭嗣同:视死如归的维新先驱

谭嗣同:视死如归的维新先驱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近代变法家、革命家,著名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是清末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出生于北京。

他从小饱读经书,知识广博,武艺精湛,少年有志。

一次,谭嗣同到古战场井陉关去游览,想起韩信出奇兵大败赵军的史实,心中荡起无限的激情。

面对祖国大好山川,缅怀古人,抒发爱国壮志,他写下了铿锵的诗篇:平生慷慨悲歌士,今日驱车燕赵间。

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进陉关。

青年时期,他花了10年工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他看到,大地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百姓啼饥号寒,官府横征暴敛。

他见到此等情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谭嗣同万分忧愤,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他写下血泪的诗行: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向何处去?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危亡,如何才能拯救?谭嗣同苦苦地思索着,最后,他认为,向西方学习,变法改革,这是出路。

谭嗣同在北京结识了康有为的大弟子梁启超,两人谈得十分相投,结为莫逆之交。

以后,谭嗣同积极宣传科学,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和按察使黄遵宪的赏识,因为这两人也都倾向变法维新。

不久,谭嗣同在南学会当了学长,起着总负责人的作用。

他经常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说,他的讲演气势磅礴,观点新颖,语言铿锵犀利,道理清晰明确,深受听众欢迎。

这次,谭嗣同就是奉召赴京主持变法。

启程前,好友唐才常为他饯行,两人分析了局势,估计到变法维新的路上布满荆棘,前途并不乐观。

他对爱妻李闰说:此次赴京,吉凶未卜,要“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无嘉无悲,所其自然”。

他已将荣华富贵生死存亡置之度外,决心为变法图存,为国家昌盛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乃至自己的生命。

之后,光绪皇帝召见并破格赏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予新政。

谭嗣同翻译

谭嗣同翻译

谭嗣同翻译Tan Sitong Translation (700 words)谭嗣同(1865年7月29日—1898年6月16日),原名正甫,字东城,号春荑,祖籍福建晋江,生于广东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重要的革命先行者和启蒙思想家。

谭嗣同自幼聪慧好学,具有卓越的才智和清廉正直的品质。

他从小受到家庭的母亲和夫人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他较高的道德水准和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

19世纪末,中国社会处于封建帝制的专制统治之下,政局混乱、民众贫困。

这时,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侵略战争,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社会面临危机。

谭嗣同深知中国的危局,他迫切呼吁中国人民要觉醒并寻找改革和振兴的途径。

1894年中国与日本战争爆发后,谭嗣同深感国家命运紧相关。

他积极参与了公共事务,担任了《广义学堂报》的主编,并创办了慈幼学堂。

他努力在广大人民中传播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希望能够唤起中国人民的意识,并引导他们走向自强自立的道路。

谭嗣同主张“道德从政”,认为国家的兴盛需要有道德高尚的政治家。

他坚信改革必须先改革自己,才能改变整个国家命运。

他不仅将自己的家风家训视为修身治国的杰作,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他投身革命事业,化身民族英雄,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在中国历史上,谭嗣同的翻译工作是其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他运用自身的英文能力和文化背景,翻译了大量西方的哲学、经济、政治等作品,并希望通过翻译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以期唤起人民的觉醒和国家的复兴。

谭嗣同的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力。

他将西方文化的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理论依据。

他的翻译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思想家,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改革动力。

谭嗣同智慧高尚,崇尚道德,他积极探索中国的未来发展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革命理念和启蒙思想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活力,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篇一: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他是“千古罕见的真贵族”: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他超前的见识羞今人: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也就是说,二千年来,无非上面是强盗,下面是奴才;上面是霸道,下面是苟且;上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狼,下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犬;上面指鹿为马,下面难得糊涂;上面黑,下面厚??,主子使唤奴才,奴才献媚主子。

“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

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

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通义也。

”——也就是说,领袖也好、官员也罢,不过都是为民办事的,税收是老百姓雇佣你们为我办事的钱。

“幸而中国之兵不强也,向使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恃以逞其残贼,岂直君主之祸愈不可思议,而彼白人焉,红人焉,黑人焉,棕色人焉,将为准噶尔,欲尚存噍类焉得乎?故东西各国之压制中国,天实使之。

”——也就是说,没有文明而只有坚船利炮者,只会是越强越祸害,此番石破天惊的“卖国”言论,不知能否振醒今日一些“愤青”?
他的勇气人格耀中华:
1897年1月,谭嗣同完成了冲决利禄、君主、伦常等一切网罗之学的《仁学》,宣扬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生民之初,本无所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