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命题公正命题公正的现实困境与两难选择
历届高考命题核心要点分析与总结
历届高考命题核心要点分析与总结一、总体趋势近10年高考数学的命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总体趋势:1.基础知识的考察更加深入:高考数学越来越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
这要求考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
【找出知识点理解盲区,可借鉴上篇文章】2.数学思想的考察加强:高考数学命题越来越注重对数学思想的考察,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
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练习题是做不完,而数学思想就是对题目的高度归纳】3.综合能力的考察提高:高考数学命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特别知识迁移能力的灵活运用】二、题型变化近10年高考数学的题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题量减少:近10年高考数学的题型中,计算题的量相对减少,这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思考和推理。
2.综合题考察加强:高考数学的综合题占比增加,这要求考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入和全面。
3.应用题考察加强:高考数学的应用题占比增加,这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点分布与考察重点【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近10年高考数学的考点主要分布在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几个方面。
其中,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是考察的重点,占总分的很大一部分。
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考察也相对较多,而数列与不等式的考察深度则相对较少。
此外,数学思想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函数与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等几个方面。
四、备考建议根据以上的分析,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考生应全面深入地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式、定理、概念等,并能够熟练运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数学思想的深入理解。
浅谈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的公平性
幸而从2 1年 的 《 色生活 》和今年的 《 绝平庸 》 O0 绿 拒
二 、作文命题忽视了学生 的背景差异
最 为 明 显 的是 0 的 作 文 题 《 味 时 尚》 。可 能 是 怕 考 霉 ,何谈考试的 “ 9 品 公平性 ”?
生读 不懂这个题 目,所 以从各个 层面加 以阐释 。殊不知 ,
作 文题 为最 。
先 想好 了一些 词语 一 定要 用到 文章 里 去 ,如 “ 氲 ” 、 氤
志爱 国等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美德 。司马迁被 处宫刑后 ,1 年 言 的 情 愫 。 5 著成 《 记》 ;徐 悲鸿公开表 示 “ 史 人不 可有傲气 ,但不可 总之 ,作为语 文教师 ,应 该具备敏锐 的洞 察力和深刻 无 傲骨 ”;爱 国志 士林觉 民 “ 爱你 ( )之心 去为天下 的 思考 力 ,根据 教材的特点和 学生的实际 ,灵 活运 用就能 将 妻 人 谋永福 ”的心愿 ,这些都 充分表现 了中华 民族 不屈 的精 把学 生 自然地 引入到清新 、和 谐的情感氛 围中。通过语文 神 ,这种 精神正是 中华 民族 历尽艰难后 不断走 向强盛 的巨 艺术殿 堂里一 幅幅闪耀着人类 理性光辉 的美丽 画图引导 、 大动力 。再如 ,屈 原、杜 甫、 自居 易、范伸淹 、欧阳修 、 启 发学生积极地 接受人 生观 、道德观 、理 想前途观 、生死 陆游 、王 安石 、关汉 卿 、鲁迅 等等都 是我们 中华 民族 的脊 观 、荣辱观等 多方 面的思想教育 ,让他们逐渐 完善 ,成熟 梁 人物 ,是我们学 习的楷模 。通过作家 名人 的事 迹精神感 起来 。总而言之 ,为弘扬我们 民族的传统 美德 、全面提高 召学生 ,不仅能激 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还有助于他 们对文 学 生综 合素质尽 一份绵薄之 力,是每个语文老 师义不容辞 章 内容的更 深一层理解 。比如 笔者在讲授 《 春酒 》一文时 的 责任 。
教育公平辩论辩题
教育公平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公平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取消高考。
首先,我们认为取消高考是符合公平原则的。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机制,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问题。
首先,高考过于功利化,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许多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践经验,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高考只是一次考试,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高考的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
再者,高考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更加不公平。
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辅导条件,因此很难与城市学生竞争。
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的引用:1.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选择,不是唯一的选择。
——李阳。
这句话直接指出了高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决定一生的唯一机会,而且很多成功的人并没有通过高考,说明高考并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2. 高考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
——杨东平。
这句话强调了高考的本质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不是为了制造竞争和压力。
取消高考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3. 美国取消高考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纽约时报》报道。
这个案例可以证明,取消高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利的。
在美国,取消高考后,学生可以更加注重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再局限于分数的追求。
反方辩手观点:公平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取消高考。
首先,我们认为高考是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
高考通过一次统一的考试,公平地评价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每个学生都面临同样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环境,不存在任何特殊待遇。
此外,高考的成绩是客观的,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其次,高考的存在对于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高考可以选拔出具有优秀学习能力和潜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高考也起到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无论贫富、城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好成绩,改变自己的命运。
解读高考试题难度的平衡问题
解读高考试题难度的平衡问题2012-04-16 16:36 中国教育报评论4月份,2012年高考进入紧张的命题阶段。
高考试题到底难还是不难?高考试题难度为什么会出现年度性的波动,高考试题难度是否会加重考生的负担,如何合理地控制试题的难度,这些都是社会和家长考生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罗立祝4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和16个自主命题省市开始高考命题,由于高考分数一直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标准,因而高考试卷难度以及试卷难度的稳定性问题自然就成为学校、家长、考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敏感问题。
高考的目的是区分每个考生的能力或成就水平,为了保持较好的区分度,高考试题就要保持一定的难度,试题太难或太容易,都会降低高考的区分度,对于高考试卷的难度变化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试卷难度为何波动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命题师资水平都是影响高考试卷难度的重要因素。
实行分省命题之后,高考试卷难度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以最具代表性的数学试卷为例,不仅同一年份、同一科目的难度值在不同自行命题省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省市达到0.50,另一些省市区只有0.72,而且同一省市的同一科目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从有关媒体的报道来看,2011年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福建、重庆、云南、广西等省市的高考数学试卷难度比2010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广东、安徽等省市则比2010年有所增加。
高考试卷难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合理波动呢?其原因既有外部社会评价的因素,也有内部命题机制的因素。
从社会评价来看,公众与媒体的社会评价对高考改革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高考试卷难度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大学与中学之间、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之间、一级达标中学与二、三级达标中学之间、优秀水平考生与中等水平考生之间都存在较大分歧。
前者主张保持较高的高考试卷难度,认为这样有利于重点大学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一级达标中学凸显社会名望、有利于优秀水平考生脱颖而出。
而后者要求降低高考试卷难度,认为这样有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助于二三级达标中学扩大影响、有助于中等水平考生获得更好的入学机会;前者强调高考的选拔甄别功能、提高选才效率,后者倡导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导向功能、力主教育公平。
高考作文命题公平性的因素分析
二○一○年五月号上半月随着高考研究的持续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2009年高考刚刚结束,媒体就掀起了关于高考作文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涉及到了高考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公平。
在高考作文分值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高考作文得分对考生的影响增大,因此,高考作文命题是否公平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在高考作文命题过程中,由于受命题者知识背景、价值倾向、命题技术掌握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命题带有一定的倾向,而不同的题目对城市或农村、男性或女性、沿海或内陆、平原或山区等不同亚群体的考生有不同的影响。
高考作文命题的公平性问题,把高考的公平问题从录取公平拓展到了考试公平,从省际公平拓展到城乡公平、性别公平等方面,前者指向高考的技术层面,后者指向中国当下的政策价值取向,因此,这次大讨论对高考自身和高考的社会影响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2009年高考作文概览2009年高考有18个省区自主命题,全国卷分I 、II 两套试卷,陕西的语文试卷与全国卷I 相同,海南与宁夏的语文试卷相同。
所以,2009年高考语文共有18套试卷(作文题目具体见表1)。
2009年18套试卷的作文命题形式看,有材料作文、话生也普遍缺乏法制观念。
他们既受“谈性色变”的羁绊,又受“性自由”的冲击,其性观念的建立处在波动之中。
为了预防青少年性犯罪,学校青春期性教育除了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外,更要加强法制教育,通过相关法令、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度里,任何人的异性交往既受法律和道德的保护,同时也受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在异性交往中同样要遵纪守法。
只有知法、懂法,才能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在目前法制教育师资缺乏等客观条件下,农村中小学可以通过联合司法执法部门定期做专题报告,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或开展法律法规学习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减少因对法律无知而犯下罪行的人间悲剧。
关于高考作文题的辩论(二)
关于高考作文题的辩论(二)(K12论坛精华)也来说说今年高考作文——兼与万勇老师商榷作者: 夫子 - hldliufuzi众大虾已经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发表了很多精彩的评论,夫子本不想多说;可是看到坛里的论辩愈来愈加精彩且很有方兴未艾之势,禁不住也说几句。
我认为,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一.细节失真,不合常情,缺乏起码的生活和医学常识,导致整个材料“失信”。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关涉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牵动无数老师家长的心,却出现如此明显幼稚的纰漏,实在说不过去。
二.限制过死,没有余地,导致考生无法真正进行选择——至少立意已经死死限定,只能选择“救人”,不能选择“自救”——事实上根本用不着心灵“翻江倒海”,只要不想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就不可能就其它N种可能进行探讨并作出选择。
三.用虚假的道德命题,故意让考生的心灵陷入看似两难的选择境地,并企图借此检验出考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确有逼着考生说假话的嫌疑。
事实上客观效果也的确如此。
因为在这问题上,如果考生思维正常、懂得起码的趋利避害,是不可能暴露“小我”,展示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想法的。
因趋利避害而回避真理,用虚假的情感来唱高昂的道德圣歌,本身是不是有点滑稽?恐怕这不会是命题人的初衷吧?四.关于道德评价。
科学而人道的道德评价,是不会随便让人陷入非此即彼的道德尴尬的。
生活中一般人群的道德状况和道德水平的排列,好比枣核,两端小,中间大。
对生活中人进行道德评价,一般也相应的分三个等级:应当、正当、失当。
应当,属崇高层级,生活中人毕竟只有少数才能达到这个高尚境界;因而它更多是一种道德号召、目标和激励,让人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失当,属卑下层级,即俗称“缺德”者,生活中亦属少数。
绝大多数人处于枣核的中部,即正当层级。
题目中的登山者,选择救人,绝对属于“应当”,即高尚义举;但根据所给情境,不救,也属“正当”,至少算不上“失当”。
本是人之常情,原属无可厚非,但在出题人设定的隐性限制里,不救即缺德,不救即卑鄙,不救则当口诛笔伐——这就不适于作为高考试题了。
浙江高考方案面临“公平困境”与“效率难题”
浙江高考方案面临“公平困境”与“效率难题”作者河南郭山2018-12-13如果说四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话,那历经四十一年风雨的高考制度,其核心思路则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公平”始终是高考指挥棒的“第一指挥棒”。
遗憾的是,2014年启动的浙、沪新高考方案之所以成为高考历史上折腾最多、非议最大、效果最差的制度设计,其核心弊端正在于制度本身多个重要环节既有违“公平”,也显得“效率”不高。
引一则已“不新”的新闻,众所周知,前一段,浙江高考终于酿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直接导致了省教育厅领导、省教育考试院领导的免职:浙江省决定取消英语科的加权赋分,恢复此次英语考试的原始分值。
在新中国历史上,除贪腐及安全事故外,高级干部因工作履职失误被问责的并不多见,达到免职力度的尤其罕见,在一贯“和风细雨”的教育领域更是闻所未闻。
此次责任事件的追究,力度之重,速度之快,将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也给新高考改革向何处去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问题:厅长是否成了新高考方案的“背锅侠”?观点:浙江教育厅对第二次英语考试加权赋分,有合理性,但不合规,更不合法。
分析:对英语试题“加权赋分”是浙江高考方案“公平困境”导致的“两难选择”。
新高考方案与旧高考制度相比,变化力度很大,也由此催生出新的难题。
核心变化:其一、给学生多次机会,由此设计出多次考试(英语两次,选考科目多次,后改为两次)。
其二、取消文理分科,由此派生出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其三、淡化唯分数论,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和“三位一体”录取方案。
一、英语多次考试引发的“公平困境”与“效率陷阱”是“一次考试”公平?还是“多次考试”公平?从理论上看,“一次考试”有较大偶然性,“多次考试”似乎更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似乎,“多次考试”比“一次考试”更公平。
从实践上看,“一次考试”不容易引发公平争议,“多次考试”则必然陷入“公平困境”。
以浙江此次英语加权赋分“责任事故”为例。
历年高考知著守正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
. . 。
. .见微知著守正纳新—从2009年高考试卷看2010年高考备考马新民2009年是广东语文高考最缺乏悬念的一年,在经过了六年自主命题的锤炼和三年新课程高考的探索后,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的整体布局、题型设计都具备了成熟而稳定的面貌。
今年试卷稳字当头、难易适中、考查全面,忠实地体现了新课程高考大纲的要求,反映了广东高考命题稳健务实的一贯风格.面对来年的备考,如果只是四平八稳地逐一分析当年的试卷,我们的备考往往会陷入“上年考什么、今年就备什么”的惯性逻辑之中,而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考常常会让我们把很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训练上,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一个视角来审视高考试卷。
在广泛浏览了各大媒体对广东语文高考的报道、评论,同时与命题专家、教研工作者、一线教师及考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后,笔者认为,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中以下这些备受关注或争议的试题对下一年的备考最具启示意义。
一道最多人失分的试题。
今年高考阅卷刚刚结束的时候,各大媒体以《13万人同错一道题》等抓人眼球的标题竞相报道广东语文高考卷第22题的阅卷结果。
这道考倒了13万考生的试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类的语言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两张图表,补充给定文段中出现的三处空缺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按理说,这样的题目并非新题型,类似的训练也做过不少,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考生遭遇滑铁卢呢?阅卷专家的说法是“广东考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太差了!”不少评议者也认为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题目出得有水平”,考生答不好是因为教学有问题。
这些说法并非毫无道理,但显然没有考虑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目标和试卷的布局特点。
从考查目标来看,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目标是考查学生“简明、连贯、得体”和“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说意在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但是这道考题给出了两个甚为复杂的图表和一段内容繁复的解说,需要考生对题目提供的信息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整理,然后才能进行表述,也就是说,它首先考查的是分析推断能力,而不是表达能力,偏离了语言表达题的核心目标。
名家评陕西高考作文: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
名家评陕西高考作文: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导语:高考时刻牵动众人心,7日是高考第一天。
作为第一门考试科目,今年高考语文的作文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高考作文题就已经是朋友圈、微博微信里面讨论的大热点。
今年陕西的高考作文题依旧是材料作文,材料讲述的是女儿在劝阻开车打电话的父亲无果后报警的事情,请考生给女儿、父亲或者警察写一封信。
这样的作文题好写还是难写,有创新还是无创意已经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平时准备的材料不好直接拿来用陕西师范大学[微博]附属中学高三语文老师杨林柯认为,陕西省的高考作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形式上,回归传统。
用书信形式写,考查了学生对传统交流方式的应用情况,看考生是否懂得书信的基本形式。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手机短信和微信几乎取代了书信,人际之间的精神交流变得快速和单薄,但书信可以使人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可以把一些事情说得更透彻、更深入。
杨林柯说:“内容上,让考生思考‘情与法’、‘情感与理智’、‘情感与规则’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它打破了‘标准答案’思维,而且生活确实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考验一个人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也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走向和价值观。
具体说就是,如何在‘伦理亲情与公民人格’之间达成一个和解。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该题既有限制,又有自由,而且没有预设角度。
考生在谈论‘伦理情感与理智规范’之间关系的时候,可以侧重一面去写,关键是要讲清道理,说理论述要讲逻辑。
这个命题,也让学生平时准备的许多材料不好直接拿来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宿构与套写。
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我还是为今年的试题点赞,终于有这么一套试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公民人格的构建了。
材料中的女孩敢于举报父亲,恰恰体现出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
”不会轻易跑题,考查真实能力书信格式不对也会扣分一看到作文题,西北工业大学[微博]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研室组长徐殿东老师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和去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内容和思路上一脉相承,但是在要求和形式上变化比较大。
论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两难抉择
论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两难抉择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伦理两难和抉择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些两难和抉择可能来自于工作者的价值观、专业标准和特定情境之间的冲突。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两难及其抉择,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伦理两难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两个或多个伦理准则或价值观之间产生冲突,导致社会工作者无法做出决策的情况。
例如,社会工作者可能面临客户要求保密和遵守法律规定之间的两难,或者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时,会面临保护儿童利益和维护家长权益的两难。
这些两难情境需要工作者权衡各种因素,并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面对伦理两难,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抉择。
抉择不仅关乎个体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案主的需求和利益、法律和政策的要求以及机构的使命等。
正确的抉择有助于确保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案主和相关方的权益。
以一个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案例为例,社会工作者小张在处理一起未成年人受虐案件时,面临着保护儿童利益和维护家长权益的两难。
一方面,小张的价值观认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法律规定父母拥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
在这个两难情境下,小张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行动。
他可能选择与相关部门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保护和援助,同时尊重和维护家长权益。
为了更好地处理伦理两难问题,社会工作界需要采取以下建议和措施:强化伦理教育和培训:社会工作者需要接受系统的伦理教育和培训,以增强对伦理准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伦理两难问题。
建立伦理决策框架:社会工作者可以借鉴现有的伦理决策框架,如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的伦理守则,来指导自己在面对伦理两难时的抉择。
这些框架通常提供了针对不同情境的伦理准则和建议。
寻求专业指导和支持:在处理伦理两难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寻求专业指导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与同事、导师或专业机构进行交流来实现。
对老高考新课标卷命题的建议
对老高考新课标卷命题的建议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着高考新课标的命题趋势和方向,同时也是一位家长和学生的关注者。
我认为,对于老高考新课标卷命题,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命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新课标中,理科和文科的交叉融合更多,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能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题目应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高考的命题应该反映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第三,命题应该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考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验,更应该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验。
命题应该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命题应该更加完善和公正。
在命题过程中,应该有足够的质量保障和程序控制,确保命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在命题中要注重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尽可能地做到公平。
以上是我们对老高考新课标卷命题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命题老师的认可和采纳,为学生的高考之路提供更加优质的命题服务。
谢谢!
- 1 -。
名家评陕西高考作文: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
名家评陕西高考作文: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命题作文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而对于命题的公平性问题,一直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公平性对于一场公开公平的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不仅仅只是考试的好坏。
我认为,命题公平比好坏更重要。
首先,命题的公平性是对考生权益的保障。
作为一场全省性的考试,高考对于每位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大事,涉及到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前途。
因此,命题的公平性关系到每个考生的公平竞争机会。
如果命题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就会导致一些考生在考试中受到不公正对待,从而产生不满和抱怨。
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考生的心态和发挥,还会破坏整个考试的公正性,降低社会对高考的认可度。
其次,命题的公平性有助于选拔优秀人才。
高考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识别出那些具有优秀潜质和能力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而命题的不公平性会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错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因此,只有保证命题的公平性,才能真正挖掘出那些应该被选拔的优秀人才。
再次,命题的公平性有助于减少社会压力。
高考是一场省级的考试,考生和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对于考生来说往往是一次重要的人生分水岭,所以在备考阶段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如果命题存在不公平性,考生和家长们会认为高考不公平,徒增了考生们的焦虑和不安,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压力。
相反,如果命题公平,所有考生都能在相同的考题下公平竞争,这样的话,不仅能减少社会上对高考的焦虑和压力,还能让考生们更加专注于备考和发挥自己真实水平。
最后,对于命题公平性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和推进。
任何事物的进步都需要关注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合法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只有大家共同关注和讨论命题的公平性问题,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改进高考制度,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和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
总之,命题的公平性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高考命题公正的现实困境与两难选择
The Realistic Difficulty and Dilemma of the Equity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position 作者: 王后雄[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考试中心主任、教授,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教育研究
页码: 24-31页
主题词: 高考命题;公正性;科学性
摘要:公正是高考命题各个环节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人们在追求命题公正实践中又面临公正的两面性、相对性和复杂性。
高考试卷命制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试题内容、试卷难度、
题型设计、试卷组配、试题情景等问题都关涉公正的两难选择。
实现高考命题公正的基本途径
是牢固树立考试公正理念;建立命题公正性审查制度;加强国家考试题库的建设;着力提高命
题者的公正素养。
解读历年高考试题,攻克考试难关
解读历年高考试题,攻克考试难关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备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们需要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深入解读,掌握考试难关。
历年高考试题的重要性H1 高考试题的代表性历年的高考试题是对高中学业水平的综合考察,它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经过权威教育专家的精心设计和审定,涵盖了各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和考点。
因此,学生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可以深入了解高考命题的思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H2 高考试题的出题思路解读历年高考试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高考出题的思路和方式。
历年高考试题中常常有一些经典的出题思路,比如"融会贯通"、“发散思维”等。
通过解读这些试题,学生可以了解到高考出题的倾向和特点,从而在备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H3 高考试题的难点剖析历年高考试题中往往蕴含着许多难点,解读这些试题有助于学生理清考试焦点和重点。
对于某些难点试题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从而在实际考试中能够应对自如。
H4 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可以对高考命题的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些共性和规律往往会在后续的考试中延续,因此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学生可以了解到高考命题的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解读历年高考试题的方法H1 分析命题者的出题思路要解读历年高考试题,必须要先理解命题者的出题思路。
命题者在出题时往往会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通过解析试题,可以分析命题者的出题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H2 掌握考试命题的特点和要求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掌握这些特点和要求对备考至关重要。
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学生可以了解到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和出题难度,从而在备考过程中提前做好准备。
H3 理清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历年高考试题中常常蕴含着一些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通过解读这些试题,学生可以理清考试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近年高考作文题发展变化及审题立意解析
近年高考作文题发展变化及审题立意解析一、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发展综述高考作文试题一直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建国以来,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大体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等几种形态。
(一)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是我国写作能力培养与考查的重要途径。
建国初期的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上是命题作文,而且高度政治化、时事化,例如《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等。
1977年恢复高考,作文题型仍是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高考作文题型也呈现出新气象,缩写、改写、读后感、看图作文等多种形式的“供料作文”也陆续呈现,例如《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缩写,1978年)、《陈依玲的故事》(改写,1979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1981年)、根据漫画《挖井》写议论文(1983年)等。
“供料作文”后来发展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打性、标配式题型——“材料作文”,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材料作文”的材料大致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音响材料”“实物材料”几种类型。
高考试题中一般采用“文字材料”“图片材料”两种。
如1995年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一则寓言诗《鸟的评说》,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对话描写片段和一篇议论文。
1996年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两幅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2016年全国卷(新课标Ⅰ卷)提供的材料是关于学生考试分数与挨打、受表扬的一幅漫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材料作文”大多要求根据材料完成一小一大两篇,“小作文”多为片段描写,“大作文”规定为议论文。
1996年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二)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从1998年起,高考作文试题在要求上出现比较宽松的趋势,虽然仍是给定材料,但要求文体自定,不再严格限定于议论文,例如《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1998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
高考语文两难抉择作文解析
● 舍小我而其大我,如掷地之声呼唤高尚,向大义而进。
● 范仲淹舍弃小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舍 弃生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局飘摇中,有人为 地位,为权利,为一条命,卖主求荣,卖国自保,苟延残喘地活着。有 人为道义,为信仰,为众生,宁死不屈,不折不挠,死而重如泰山。
“独孤月”的两难选择
片段一
继续赶路回到月球 舍 基地
具体内容,图表展示:
返回营救唯一的同 取 伴
片段二 留在月球保全自己 舍
生
死(可 能) 生
“独孤月”的两 次选择:舍自己 ,为他人。所以 这样的选择是生 死考验,不是普 通选择,而是生 死抉择。
驾驶返回舱撞向小 取 死(必
行星拯救地球
然)
●这两个片段,就是一微型的“群文阅读”,两段话,有共同的思想主题。
●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取舍,关键不在于结果,而在可取舍 的过程中思想境界的进阶,与价值观念的升华,即重在突破 自我局限,实现与广阔外界的沟通,发现真正的意义所在。
● 取舍之间,“爱”不旁观,而我希望那时候是长风万里, 涤尽尘埃。
●
舍小我取大我
● 蜉蝣无需取舍,因生命短暂如流星,品味不了世 间百态;机器无需取舍,因程序冷如冰川,揣摩不透 人的情感。
●“独孤月”的两次抉择,舍身忘死,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是“舍生取 义”的生动表现,这种取舍的精神价值才是作文立意的重点。科幻是现 实的折射,也是现实中的未来。科幻小说不只是故事情节中的科幻想象, 更有人类本身的归向与思考。
●我们再来看看【湖北省2023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高考命题公正的现实困境与两难选择高考是我国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因此高考对公正公平性原则进行操作的第一要务,就是确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
它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正的干扰,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然而,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表面公正中,不能忽略高考命题方面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实质性不公正,其结果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从命题的过程来看,命题目的的确定、考试方式的选择、试题内容(范围和深度)的确定、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握、题型的设计及试卷的组配、试卷等值等要素都关涉命题公正问题。
命题对于高考公正影响最深刻、最广泛,一般地说是隐性的、深层的不容易察觉。
分析高考命题层面的公正问题,以及探究命题公正的价值取向,既是研究高考与社会和教育关系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又是直接关乎高考如何改革乃至高考这一“举国大考”命运走向的实践问题。
一、高考命题的公正性问题高考命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高考命题是指高考招生出题,并不指试题的组配。
如果试题命制采取题库的方式,命题与组配就是分离的,这种方式的命题就是狭义的命题;而如果试题命制不是采取题库的方式,命题和组配就常常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的命题就是广义的命题。
国外一些考试机构(如ETS)的试题命制大多采用题库的方式,而我国目前高考试题命制通常是命题和组配结合在一起的。
本文讨论的高考命题特指广义的命题。
命题对于考试是根本性的,对于考试公正也是关键性的。
美国测试实践联合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公平测试实践规范》对命题公正作出了较全面的诠释:对于参加测试的人应该是公正的,不受年龄、性别、体能、种族、种族划分、国家来源、宗教、性倾向、语言背景或其他的个人特性的限制。
在测试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中公正是首先要考虑的。
经过认真考虑的测试标准和测试管理保证所有参加测试者都能在其被测试的知识领域得到相同的机会,以展示参加测试者对知识的了解和在被测领域的表现。
公正意味着每个测试者均有机会准备测试,且会被告知与测试的目的相适应的测试规律和测试内容。
高考命题公正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在命题的各个环节中的公正性都必须在考虑之中。
命题不公正,高考实施乃至高考不可能公正。
命题对高考的影响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隐性的。
就显性的而言,如命题整体上太难和太易都会明显地影响高考的公正;就隐性的而言,存在着诸多影响公正而不容易为普通人甚至专业人士发现的问题。
例如,命题目的的把握、题目内容的侧重点和难点的确定都对考试结果影响很大,而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在不出大的问题的范围内人们是很难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命题对高考的影响既可以是表层的也可以是深层的。
命题对高考公正性的影响有些是表层的,如高考出现的“超纲”和明显的对农村考生造成“偏见”的试题,就是属于表层的不公正问题;有些则是深层的,如考试意图的确定(如侧重知识,还是侧重能力,还是侧重素质,还是不同比例地兼顾)则常常是人们不易发现的深层次的问题。
命题对高考公正的影响还存在着可能不被察觉的情况。
至少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对高考公正的潜在影响,如高考命题对以后考试的考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事关高考公正,而这种影响常常是不被察觉的;另一种情形是命题人员命题动机对命题的影响。
命题人员可能出于偏好,也可能出于利益的考虑自觉不自觉地给命题打上自己动机的烙印,这种烙印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察觉不到的,但对考试的公正会有影响。
一套试卷是根据高考的需要而创作的,试卷设计的好与坏,命题水平的高与低,其使用结果要用“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和高考公正性审查来评判。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有利而毫无弊,或只有积极作用而毫无消极影响,高考公正也不例外,公正所表现出的二重性客观存在,高考命题存在公正与效率的两难问题。
从根本上说,效率和公正是统一的矛盾体。
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正的实现,考试的公正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然而效率和公正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有时为了提高效率影响了公正,有时为了追求公正却降低了效率,考试公正是一把双刃剑。
影响高考命题公正的诸多因素错综复杂,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的局限:一是测评认识局限。
考试公正的局限,首先是由于人们对考试规律的认识局限。
人类考试的科学化进程,永远超不出人类对考试理性认识所达到的水平。
现阶段,考试理论研究界在有关考试的公正问题上都还有不少疑点、难点和盲点。
尤其对直接导致高考公正公平的诸多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目前既不深入,更不全面。
这一方面使高考公正的负面影响难以得到有效克服,同时由此引发了许多有关高考功过的无味论争,也招来了不少对高考的无由指罪。
二是测评条件局限。
高考在测评条件方面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一是内容和时间的限制。
任何一次考试的内容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它只能是选择性的抽样测评,不可能把需要对考生进行测评的所有内容都放在试卷或测评项目中;二是方法和环境的限制。
在大规模考试中,一次考试不可能把需要采用的方法都用上,诚然也就不能对需要测评的内容都测到。
从测评环境看,测评环境也是一种外部刺激源,考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应考,同样的素质水平将有反映程度的差异,但不同的考生在相同的环境下应考,又是考试公正性的前提条件之一,因而会影响到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还有传统观念、文化传统、社会风气、家庭背景、居住地域等外部环境对考试的干扰,其中有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这都影响到考试的客观、公正。
三是考试成绩评判标准的限制。
要维护考试的公正,就必须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用统一的标准评判,又可能消融个性影响创新。
三是测评功能局限。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测评,包括人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除知识和部分能力可直接测评外,心理和生理素质主要是间接测评。
其测评对象中不少内容欠确定、明晰,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测评结果不易“复验”,用于测评尺度的标准物,也很难达到完全统一。
加上考试不是单一的测量,它具有测量和评价的双重性质,既要测定量的大小,还要鉴别质的优劣;既有事实判断,也有价值判断。
然而,凡测量都有误差,凡评价都有主观因素的影响。
误差可控,但不可全控;主观影响可以排除,但不可全部排除。
所以,考试测评公正局限客观存在。
虽然人类对考试认识的每一次深化,都有可能实现对考试原有局限的超越,但考试不公正的负面影响只可能相应降低,完全消除实无可能。
二、高考命题公正性的两难选择考试公正性是评价考试质量的重要方面,高考命题公正的两面性客观存在,在对公正的追求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对考试命题科学性与公正性探求,并不意味着人们对考试命题公正性看法已经取得一致,关于命题公正性的定义和解释随不同社会和政治环境而变化,人们对于命题公正性的不懈地追求,总是在公正性功能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的两难之中做出选择,以求从价值取向和技术层面在考试科学性与公正性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在我国,高考命题目的确定过程中通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来实现考试公正。
从我国的情况看,高考更注重教育的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包括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构成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体系。
这种认知目标是确定考核目标的根据,考核就是要通过考试检测认知目标实现的程度。
考核目标也就是命题所要实现的目的。
由于认知目标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命题又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认知内容,因而在确立命题目的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公正的问题。
命题目的要公正,就必须考虑教育过程中所确立的认知目标以及这种目标实现的程度。
高考命题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教育的实际情况,一旦与教育的实际情况脱离,命题的目的就会是不公正的。
在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3+X”考试改革,“考能力”成为选拔人才标准的新观念。
1999年教育部在文件中,直接提出了命题以能力立意,考察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我国当代考试的发展中,“考能力”的观念完成了由对科学知识的再认再现向深层智力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的转变,也使公平公正的理念在高考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客观地讲,追求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查是当今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
倡导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取向,并通过这种取向引导中学的教学,从而改变中学教学应试教育倾向,这种想法的用心是良好的,但这样的命题目的是不公正的。
一方面,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是知识取向型的教育,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考命题是能力型取向,可能对大多数学生是不公正的;另一方面,若是借鉴国际经验,运用笔试(论文测试、综合问题测试)、面试、实际技能检查、听力测试等多样化的方式,以便多方面考察和鉴定学生的能力,选拔具有素质人材的要求。
高考过强的能力要求(如研究性学习、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和文化资本有关。
比如面对考官泰然自若侃侃而谈的能力可能与“见过世面”的经历息息相关。
文化资本通常很难在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取得,大多通过父母的较优越的社会经济教育背景所创造的家庭教育与资源来形成。
这些能力充当文化再生产的工具,使得考生资本存量的家庭差距通过高考的不平等代代相传。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对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占有状况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四个标尺。
父辈占有的资本存量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与成就。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经济资本决定了家庭的教育支付能力,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决定了家庭除分数之外的竞争能力,这些资本构成了高教入学机会获得中的显性影响。
而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更为隐蔽和持久。
麦克尔•扬探讨“知识与控制”的问题后指出,学校是根据对知识的看法构建起来的。
学校中的知识如何得到选择、组织和评估取决于进行“知识分层”的权力,课程中知识的组织应视为社会的建构。
因此,关于知识的分类就包含了接受教育机会与效果的含蓄假设,因为不同背景的受教育者接受与领悟不同类型知识的能力不同,实际上关于知识的分类已经预设性地控制着教育的过程与效果。
更多的成功给予学校中能够接受高级知识的人。
伯恩斯坦研究了语言编码问题,提出了“局限编码”和“精密编码”的概念。
前者在意义和表达方面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主要存在于下层阶层语言中,而后者在意义和表达上非常清晰,主要使用于中、上阶层家庭中。
他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与语言编码的关系密切。
学校中使用的是精密编码,与中、上阶层子女间有较大的同质性,而更多使用局限编码的孩子则处于不利地位。
结果使不同阶层的子女在教育可能性上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学业差异。
由于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的试题更多侧重于测试学生在课堂外、学校外之所知所获,这使得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学生面临着不平等的竞争状态,那些来自中上流社会背景的学生,生活、成长于一个物质条件及精神资源相对丰富的环境中,他们从校外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量,是那些生活在物质条件及精神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中的贫民学生所无法匹敌的,这说明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考命题对于不发达地区考生处境不利,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考试公正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