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艾维.李与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四项公共关系工作原则: 1、企业利益必须与公众利益保持一致; 2、公共关系动力来自上层,公关人员应参与
管理,获得高层管理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3、企业应保持与新闻媒介的联系; 4、企业人格化。
——公共关系之父
一、艾维.李与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艾维.李的公关实践 1、美国煤矿公司罢工案 2、洛克菲勒财团罢工案 3、宾夕法尼亚铁路案
巴纳姆——“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家”、 “宣传之父” 公众受愚弄时期、反公共关系时期、公 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二、垄断经济与范德比尔特
强盗男爵 范德比尔特:让公众见鬼去吧 暴利主义与对民意的漠视,造成普遍的
信任危机
三、揭丑运动与麦克卢尔
扒粪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新闻记者发 起的,以揭露工商企业的丑闻和阴暗面为主题 的新闻揭丑运动。
术—公共关系学概论》 ——健力宝的企业公共关系活动
普及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5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
成立。
实践期(90年代以后)
公共关系从宣传接待转向咨询策划,并介入CI领域, 包括:
麦克卢尔与《麦克卢尔》杂志 坎贝尔与《标准石油公司发迹史》
——组织认识到社会公众舆论的重要性,开始考 虑与新闻界和社会公众打交道;考虑在报纸上 为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巴纳姆时代结束。
四、杜邦公司和新闻代理人
生产炸药的化学公司 杜邦—杀人 1、发生事故后积极向新闻界告知、解释;
一、艾维.李与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1903年,开办一家正式的宣传咨询事务 所,从而成为向客户提供公共关系咨询 并收取费用的第一位公共关系人员。
第二章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沿革

开放系统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一方 面要把组织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公众,另一 方面又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传递给组织, 从而使组织和公众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状态。
组织 公众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和 发展动力
一、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民主 政治
二、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原因——市场经济
这就是所谓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政策”。
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讲真话”、“讲实情”。
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就是“说真话”。 他的信条是:“公众必须被告知。”
艾维·李的重要功绩,表现为他对公共关系所做出 的四大贡献:
第一,提出了关于工商业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 利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的概念;
三、公共关系产生的文化原因——人性文化
四、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 —大众传播技术
五、公共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
第四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
—、积极引进、迅速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和
职业,开始引起了中国人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
源头: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和中国等国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古希腊:公众代表会议和陪审团制度。公元
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批从事法、道德、 宗教哲学研究与演讲的教师和演说家。 古罗马:“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 古代中国 :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是从春秋战 国时 “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
(2)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范围来看, 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政治领 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发展
公共关系学讲义教案第2次课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历史沿革

第次课教案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任课班级:社会本091 时间:年月日引言:纵观历史,早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
中国是文明古国,“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经济活动中,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沟通技巧来宣传自己,树立自己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严格地讲,古代并不存在科学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但它们确是今天公共关系产生的基础,是丰富的、宝贵的人类文明遗产,应辩证地加以取舍、扬弃。
近代的公共关系萌芽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的美国。
公众第一次承认公共关系是在1899年。
教学内容: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第一节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一、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当时美国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等诸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分工的加剧、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公共关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大众传播与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成为公共关系产的科学技术条件,为公共关系提供了物质手段。
1.公众第一次承认公关1899年,交流电发明家乔治·威斯廷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首先组织了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
由于遭到爱迪生的排挤,他发明的交流电被普遍认为比直流电危险。
为了改变公众对交流电的印象,他聘请匹茨堡的记者E·H·海因希斯作为他的新闻顾问。
在E·H·海因希斯的安排下,特斯拉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用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点亮了电灯,甚至还熔化了电线,使在场的记者一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取得了极大的宣传效果。
交流电迅速得到公众认可。
国开(河北)00504-公共关系学-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自测题-【学习资料答案】

公共关系学-
【题目】-辅导资料
【题目】商鞅因“言必信,行必果”,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可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公关策划,在历史上被称为“徙木立信”。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清垃圾运动”是指西部开发。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艾维·李与乔治·帕克一起,创办世界上
【题目】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
【题目】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研究公共关系学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分析中国的国情、民心,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
【题目】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985年9月,北京大学开设大众传播专业,使公共关系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二章公共关系历史沿革

势必需要公共关系。
供求 各类票证 霸王条款
基本需求——选择需要
买方市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供给日益充分,市场上 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者具有更多的优 势,可以根据销售者的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 以及人群关系等条件,灵活的决定向哪一个卖家 去购买所需商品。而销售者则须竭力在以上这些 方面讨好或优惠消费者,努力同消费者发展交换 之外的感情关系,从而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买方市场”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必须发展良好的相互感情关 系,方能有效的维护交换关系,维护市场发展, 因此,搞好公共关系,增进相互理解和感情,提 高组织声誉,就越来越显得迫切。
分 粥 制 度
世间的问题,极复杂的原可以用极简单的事例 加以说明。搞社会科学研究,一条重要的学术规律 即是先设定 简明的几个前提,然后进步引入多个变 量,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罗尔斯的恢宏巨著《正 义论》,也是从所谓 “无知之”出发的。我们不妨 从一个简单情形出发,探讨一下权力制约的制度问 题。有7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其中 每个人都是平凡 而且平等,没有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 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 每 天的吃饭问题一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 或有刻度的容器。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 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 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
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 己和溜 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 思路。
同时利用宣传来筹措资金,以促进事业的发展, 助长商业冒险,出售土地,为名人捧场等 哈佛大学倡议“用系统的努力来筹措资金” 刚成立5年,经费拮据,派了3个牧师“乞求使 团”,外出乞求游说,印制《新英格兰第一成果》 小册子散发,以至于现在还有人把公共关系人员 说成是“带着哈佛口音的人” 严格来说,这时美国产生的公关活动在内容上较之 公共关系史前期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它较 之于公共关系史前时期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这时因为它所取得的成功,成为现代公共关系在 美国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此后,公共关系经 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历史沿革

第二章公共关系历史沿革第二章公共关系历史沿革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了。
我们追溯公共关系的源流,了解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发展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对全面、准确和科学地把握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公共关系发展阶段公共关系从诞生之日发展至今,有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包括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爱德华·伯纳斯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学的成熟。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虽然是在20纪初才出现,但像任何事物都有其胚胎和雏形一样,具有公关意识的思想和活动在古代社会中便出现了。
不过,那时的人们尚未认识到公共关系的意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开展塑造组织形象的活动,所以都属于公共关系的自发状态,也可以称为准公共关系时期或类(前)公共关系时期。
准公共关系是指程度上虽然不完全够、但是可以当作公共关系看待的前公共关系状态。
在原始社会,富有表现力、能够传情达意的舞蹈和扬威群外、震慑敌人的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协调内外关系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公共关系活动。
自从人类发明文字以来,准公共关系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政治和军事生活之中。
在国外,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发现了公元前1800年巴比伦王国的一份农业公告,告诉农民如何播种、如何灌溉、如何对付病鼠害、如何收获庄稼等,类似于现代的农业组织发布的宣传材料。
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并对从事这门技术的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和奖酬,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1984年
我国第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总 厂率先成立了公共关系部
1985年
《公关小姐》把“公共关系”一词传至寻常百姓家, 掀起一股“公关热”
深圳市总工会于最先创办了公共关系培训班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于1985年6月率先举办公共关系讲座。
公共关系学列入我国大学课程。
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公共关系学科。
中山大学在广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公共关 系研究会。
1986年
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 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
12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协会
2.兴起阶段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一度出现“公关热” 但公关工作处于浅层次的操作状态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1.孕育期——巴纳姆时期
美国报刊宣传运动(便士报运动) 巴纳姆“海斯事件”——“凡宣传皆好事”
特点: 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逐渐与谋利愿望结合在一起,为 公共关系向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产生期——说真话时期
1、清垃圾运动(揭丑运动、扒粪运动) 2、公共关系、新闻代理人、新闻宣传公司出现
人物: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 贡献:发表《原则宣言》标志着公共关系的端;
成立宣传事务所,标志着公关职业的生; 主张“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
3.发展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人物:爱德华伯纳斯——公共关系学创始人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公共关系前史
古代朴素的公共关系
中国古代的公共 关系思想与活动
国外古代的公共 关系思想与活动
02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本章重点与难点提示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至今只有百余年,但数千年前,已经出现公共关系萌芽。
近代、现代公关的代表事件和著作主要有“便士报”运动、“揭丑运动”、《有效的公共关系》,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姆、艾维•李、伯尼斯、卡特里普。
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四项条件的具备: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出现、科学技术进步、管理理论发展。
3、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首先不能忘记台湾和香港,它们较大陆更早地引入了公关。
中国大陆的现代公关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发展呈献快速扩张的局面。
自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现在我们能找到的类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的最早源头,距今的时间大约为:()A.2500年 B.3000年C.3500年 D.4000年2.许多现代公关学者认为,古希腊的《修辞学》是最早问世的公关理论著作,其作者为:()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C.凯撒 D.亚瑟3.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首先出现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4.19世纪50年代,制造了轰动美国的“海斯事件”虚假神话的主角是:()A.巴纳姆 B.艾维•李C.伯尼斯 D.卡特里普5.因为开创了现代公共关系职业,而被后人称为“公关之父”的人士是:()A.巴纳姆 B.艾维•李C.伯尼斯 D.卡特里普6.被后人尊称为“公关圣经”的公共关系著作是:()A.《修辞学》 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之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7、中国大陆最早设立公共关系部门的国营企业是:()A.广州白天鹅大酒店 B.广州中国大酒店C.广州白云山制药厂 D.广州太阳神集团8、现代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大陆的时间是20世纪:()A.70年代末 B.80年代初C.80年代中期 D.80年代末9、2003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宣布,把每年的一个日子定为“中国公关节”,这一天是:()A.4月1日 B.6月22日C.9月10日 D.12月22日10、1986年5月,中国大陆第一家国内专业公司成立,它就是:()A.伟达公关顾问公司 B.中法公关公司C.中国环球公关公司 D.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古(1)在国外,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发现了公元前1800年巴比伦王国的一份农 场公告,它很像现代的农业组织发布的宣传材料。这一发现被称为人类 历史上最早的公关活动痕迹。
代 自(2)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名著《修辞学》中阐述了如何运用
语言的技巧来影响公众思想和行为的艺术。现代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现 代 (1)科学管理理论以美国福特汽车公
管 司的工程师泰勒为代表。
理 理 论 的 发
(2)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梅 耶(Mayo)在著名的“霍桑实验”
中提出了如何激励人的积极性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展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6页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大 (1)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媒介获得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6页
作 业 题
单项选择题
9. 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以其杰出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他提出
了“(D )”的根本原则。
A.凡宣传皆是好事
B.公开管理原则
C.向公众说真话
D.投公众所好
10.(C )一书提出的“四步工作法”,成为公共关系工作中最重要的流程。
至此,公共关系进入到成熟阶段,该书也被后人誉为“公关的圣经”。
成 基本构成,并进入了成熟阶段。 熟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6页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1)从20世纪30年后,公共关系在美国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可以说在现代的
当 美国,任何一个组织离开了公共关系都将寸步难行。 代 (2)20世纪20年代后,公共关系传入欧洲。1948年英国成立公共关 公 系协会;1955年法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大约在同时,德国、意大利
公共关系学 第二章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 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 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 征没,朕亡一镜矣!”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关系的雏形
国外
古 巴 比 伦 王 国 的 农 场 公 告
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人”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
电报 电话 广播 电视 手机 电脑 互联网 ……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
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从香港传入广东 中国大酒店和广州花园酒店首设公共关系部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是首家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国 有企业 1984年,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希尔-诺顿公司 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1985年,世界第一大公关公司博雅与中国新闻 发展公司共同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独立的公共关 系公司-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四、公共关系的成熟
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 和艾伦·森特共同出版了《有效的公共关 系》,后被称为“公关的圣经” 提出“双向对称”,做到组织和公众利益 的对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对称 “四步工作法”
调研、策划、实施、评估
五、公共关系的普及
Hale Waihona Puke 20世纪30年代以后,公共关系开始在各 国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公共关系从业人 员人数的增加,专门的公共关系公司数目 的增加,专门设有公关部的企业数量的增 加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 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协会
《公关小姐》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二)民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民众的
参与意识,而民主政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 共关系活动的配合。
(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民主制
度的重要支柱,也是公共关系运行的重要 保证。
▪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对公共
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 大众传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
▪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商品经济分工
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二)公共关系是物质生产供大于求,
市场重心从卖方向买方过渡的产物。 (三)证券民主化运动推动了公共关
系的深化发展。 (四)民众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家放
弃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采取赢利与公关 并重的经营战略。
▪ 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 (一)民众社会地位提高,公众队伍
▪
3.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
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中国
名牌》杂志社的这一公关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
度评价,从1994年12月19至1997年7 月1 日这92。公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
与公众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 4.焦点:倒计时牌建在祖国心脏——首都北 京。具体建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 历史博物馆正中。
▪ 5.层次:报呈新华社领导、北京市政府、国 务院澳办,直到中央领导。
▪ 6.时间:启动在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联 合声明10周年)至1997年7 月1 日,运行925 天。
▪ 三、项目评估
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三、公共关系学的构成与特点
▪ 公共关系学主要包括历史、理论和应 用技术三个部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3月19

二、中国早期类公关活动的贡献 1.倡导仁爱
①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者爱人也” “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人者,人互 爱②之奉”行信义是孔孟思想的重要内容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取信于民”
2.光大人和 “和为贵” “和气生财”
3.重视民意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4.平等施惠
信条:“说真话” , “公众应被告知”
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阐 述其活动宗旨的《原则宣言》,指出 “我们的责任,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 众组织,就公众关心并与公众利益相 关的问题,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迅速 而真实的消息。成为反映他的基本思 想的重要文献。
局限:
凭经验,忽视理论;凭直觉,忽视调 查。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中缺乏 科学的预测和理性总结。“有艺术,无 科学”这是艾维·李最大的局限。
㈠巴纳姆时期 ——“公众受愚弄”时代
有组织有意识的公共关系活动,发端于19世 纪中叶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报刊宣传运动。
报刊宣传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刊 史上出现了以大众读者为对象,大量印发通俗化 报刊的“便士报”时期。当时不少公司和财团 雇佣专门人员炮制煽动性新闻,为自己作夸大和 虚假的宣传。而报刊为了扩大发行量,迎合下层 读者的心理'也乐于接受发表 ,以“制造”的新 闻“吸引”读者。这种配合,便出现了当时的 报刊宣传代理活动。
让我去魏国一趟,我定能叫齐王再次重用您, 并增加您的俸禄。”孟尝君说:“全凭先生调 度!”冯谖到了魏国,劝魏惠王说:“如今天
下有才之人就数孟尝君了。大王何不趁他怨恨 齐王的时候将他请来。要是他能为大王出力, 何愁齐国不归附?”
于是魏惠王按照冯谖的要求,派使臣带车马 十辆,黄金百斤,用迎接承相的仪式,去薛 城接孟尝君。冯谖此时立刻去见齐王,说齐 魏两国势不两立,可是如今魏国要请孟尝君 去做丞相以号令天下。齐王嘴上虽然答应重 新起用孟尝君,可心中仍然迟疑不决。当得 知魏国的大队车马驶向薛城时,齐王连忙吩 咐冯谖带节杖接回孟尝君,另外加封有一千 户人口的士地。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秘鲁 以至整个拉丁美洲,都开始开展多方面的公关工 作
➢ IPRA于1955年5月1日在伦 敦宣告成立,制定了协会 章程,协会理事会由来自 两大洲五个国家的公关从 业人员组成。 自1955年以来, 17个国 家36位资深公关从业人员 先后担任IPRA主席。IPRA 在1961年的《操作章程》、 1965年的《雅典章程》、 1991年的《环境章程》中 提出公关业的职业道德和 社会责任。这些章程已成 为全球公关业的行业规范 与标准。
19世纪30年代美国新闻机构自觉的公共关系阶段的代表性人物 其核心思想是:“凡宣传皆好事”,其手段的基本特征就是愚弄公众、制造新闻。
Public Relations
艾维﹒李Ivy Lee (A1)
生平: 艾维·李(Ivy Lee, 1877~1934) ( 1) 1877年出身于美国佐治亚州一个牧师家庭。 (2) 1903年为纽约市长组织了一个宣传活动 。 (3) 1904年开办宣传顾问事务所。 (4) 1904年12月担任小约翰。洛克菲勒私人顾问。 (5) 1906年发表《共同原则宣言》 (6) 1934年去世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 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则是国有企业中最早 设立公关部的。 1987年成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1999年5月将公共关系职业列入《国家 职业分类大典》,标志着经过近20年的 发展,公共关系职业终于获得了社会的 认可。 2003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宣布,将把 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中国公关节”。
(四)“双向对称”时期
➢ 斯科特·卡特李普 ➢ 森特
1952年出版了公关业权 威书籍《有效公共关系》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该书近半个 世纪以来,一直是美国各 大专院校的通用教材,被 称为美国的“公共关系圣 经”
公共关系学_第二章

美国是世界公共关系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随着公共关系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应用和蓬勃发 展,公共关系的理论教育也有了长足进展。
2 公共关系在中国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经营管理方法和一门学科步 入中国大地,并在理论上被认可,在实践中被加 以系统运用,迄今不到20年的历史。
概括来讲,近20年来我国内地公共关系事业的 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此后,与公共关系关系密切的CIS(企业形象 识别系统)在中国高速发展,品牌战略在中国 被高度重视。企业公共关系部入雨后春笋般地 发展起来,公共关系专业也越办越多,公共关 系出版物更是多达几万种,呈现出一派繁荣景 象。
本章精要
本章首先阐述了公共关系起源时所经历的几个 时期;其次剖析了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 历史条件,揭示出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最后论述公共关系的发展情况及公共关系在国 内的发展,以利于读者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 现状。
《公共关系学》课件
第2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2.1 公共关系的起源 2.2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2.3 公共关系的发展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公共关系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 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
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 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2.1 公共关系的起源
思考题
1 为什么艾维· 李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2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 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及走向如何?
4 试分析公共关系在北京申奥、上海申博中的 作用。
首先,我国的公共关系实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其次,我国公共关系人员的教育培训已初具规 模,并逐渐向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正规职业教育 和学历教育过渡。
公共关系学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知识点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内地的时间并不长,但因它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批外资企业携带着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观念进入了我国,其中包括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首先是从我国香港传入广东地区的,一些宾馆、饭店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部。
根据现有的资料,中国内地与香港合资的中国大酒店和广州花园酒店,最早成立了公共关系部。
特别是中国大酒店公关经理常玉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新闻专业,辅修市场学,曾任职于亚洲最大的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公司。
她在广州任职期间,为公共关系的传播和普及作了大量的工作,曾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组》就是以她为生活原型创作的。
合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起了国内企业的效仿,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则是国有企业中最早设立公共关系部的。
它每年拿出总产值的1%作为“信誉投资”,曾赞助广东足球队,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1984年12月26日,《经济日报》刊登了通讯“如虎添翼”,报道了该厂的公共关系工作,并发表了社论“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全国许多报纸先后报道或评论了此事,从而使“公共关系”这个词开始为中国人民接受。
1984年,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希尔—诺顿公司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第一大公关公司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展公共关系业务,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独立的公共关系公司——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在公共关系实务引入的同时,公共关系教育也相应地发展起来。
公共关系教育首先采取的是短期培训的方式,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公共关系讲习班,开始大规模传播公关知识。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1985年6月举办了公共关系讲座。
同年7月,广州中山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研究会,开始了公共关系理论方面的研究。
公共关系第二章

现代公关的孕育时期 巴纳姆时期 主要代表人:巴纳姆 公关信条:“凡宣传皆好事” 该时期主要公关活动: 报刊宣传运动 巴纳姆时期后的“反公共关系时期”------“公关黑暗时期” 该时期主要公关活动: 扒粪运动
3
2
1
4
5
公共关系的兴起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在艾维•李所处的年代,不仅社会生产结构由“生产为中心”向“市场为中心”过渡,而且由于传播媒介的介入,迫使社会组织从封闭的“象牙塔”改变为透明的“玻璃屋”,力图提高企业的透明度;让公众广泛地了解整个企业,以期取得他们的信任。而在这一过程中,以“讲真话”、“讲实情”来获得公众信任的主张被提了出来,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工商界人士的支持与提倡。亦即完成了从门户关闭到门户开放的过程。此外,现代管理理论也实现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牙 伊拉克政府官员就发布农业公告 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 古罗马时代,人们更加重视民意,并提出“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整个社会都推崇沟通技术,凯撒就精通沟通技术。
我国古代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孔子宣扬“仁”,认为“仁者,人也”。 孟子提出 “君轻民重”的观点,“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还非常注重‘人和”,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 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强调争取‘民心”在事业成功上的重要性,魏征与李世民论及人民与帝王关系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古人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他先以城市为单位,再由市转向了州。
长期的腐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结构紧密坚硬,外人难以插进。这种情况甚至造成了一种荒诞的“悲剧”,如果不参与腐败,城市或州根本不可能兴修或维持营运铁路、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