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纳·玛利亚·里尔克

合集下载

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经典诗选

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经典诗选

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经典诗选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2月4日-1926年12月29日),出生于捷克布拉格,毕业于布拉格大学,奥地利诗人,诗歌界的风云人物。

著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杜伊诺哀歌》(1923)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

沉重的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冯至译菩登湖许多村庄好像围在花园里在十分奇妙的钟楼里传出凄凉的钟声岸边的城堡好像卫戍从黝黑的峡谷里疲倦地望着中午的湖土汹涌的波涛在嬉戏金色的汽船轻轻地划着闪烁的波线在湖岸边界的后边辉耀着银色的群山映入我的眼帘秋日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壮大。

把你的阴影投到日晷之上,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尽快成熟,再给他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更多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的,游荡。

冯至译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那么孤单,像世界的最后一幢屋。

大路缓缓地延伸进黑夜,小小的村子留不住大路。

小村子只是一条道道,夹在两片荒原间,畏怯地,神秘地,大道代替了房前的小路。

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死在中途。

杨武能译我过的生活我过的生活,像在事物上面兜着越来越大的圈子.也许我不能兜完最后的一圈,可我总要试试.我绕著上帝,绕著太古的高塔已兜了几千年之久;依旧不知道:我是一只鹰,一阵暴风,还是一首伟大的歌.钱春绮译音乐音乐:雕像的呼吸。

里尔克诗23首

里尔克诗23首

里尔克诗23首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

出生于布拉格,早期代表作为《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等;成熟期的代表作有《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新诗续集》(1908)及《杜伊诺哀歌》(1922)等。

此外,里尔克还有日记体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

1875年,里尔克生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

高中毕业后,在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文学史和艺术史,此后曾在慕尼黑和柏林从事写作。

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国内、国外不停地游历。

1915年一战期间被征入伍,服役于维也纳战事档案馆。

1919年迁居瑞士,直到逝世。

陌生的家庭就像尘埃,以某种方式开始却不在任何一处,为了不可解释的目的在一个空空的早晨在一个正有人打量的角落,飞快凝结成一团浅灰,他们也这样形成于,谁知道由什么,你的脚步前面在最后一刻时而且是巷子潮湿的沉淀物中间某种隐隐约约的东西,它正盼望你。

或者不是盼望你。

因为一个声音,像是从去年发出,虽然对你歌唱却变成一种恸哭;还有一只手,像是从哪里借来,虽然探出来却并不握住你的手。

究竟谁还会来?这四人将谁期待?清洗尸体她们已经习惯他了。

可是当厨房的灯来了,在昏暗的气流里不平静地燃烧,这个陌生者倒格外陌生。

她们洗他的脖子,因为对他的命运一无所知,她们便替他另外编造一段,继续洗下去。

一个不得不咳嗽,于是好一会让沉重的醋酸海绵搭在脸上。

这时另一个也正好歇一口气。

那把硬硬的毛刷有水珠滴答;与此同时他的手,攥紧而吓人,似欲向整座房屋表示,他真的已经不渴啦。

他表示。

她们好像有些害臊,随一声短短的咳嗽现在赶紧忙活起来,于是在糊墙纸上沉默的图案里她们弯曲的身影盘绕并辗转像是在一张网里,直到清洗的工作即将完成。

没有帘子的窗棂里的黑夜肆无忌惮。

而一个无名之人平躺着,赤裸而洁净,并昭示法令。

盲人——巴黎看呀,他行走并中断这都市——并不存在于他昏暗的位置,像一道昏暗的裂缝划过明亮的瓷杯。

2024年《当你老了》演讲稿(2篇)

2024年《当你老了》演讲稿(2篇)

2024年《当你老了》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当你老了》的演讲。

《当你老了》这首诗,是著名作家莱纳·玛利亚·里尔克所写,以其深深触动人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而广受赞誉。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已经来到了2024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节奏、娱乐化。

但令人惋惜的是,我们的关注点逐渐远离了内心深处,忽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好。

《当你老了》这首诗以一种沉默温馨的方式告诉我们,老去是生命的必经之路,是一段不可逆转的旅程。

当时光荏苒,面对岁月带来的痕迹,我们是否能够怀着宽容和理解之心去珍视彼此的存在?当我们年老时,曾经的光辉岁月和无尽生活将只能在回忆中寻找。

如果我们的心灵依然年轻,我们将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

首先,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皱纹横生,勇敢地面对这些改变。

岁月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但我们可以拥抱变化,接纳生命的时光痕迹。

那些起初似乎让我们惊慌失措的改变,在面对内心的强大时会渐渐变得微不足道。

勇敢面对岁月的流逝,坦然接受变老的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那些同样经历了时光洗礼的人们。

其次,当你老了,眼神迷离,耳朵变聋,依然给予别人的关怀与耐心。

正如诗中所言,“你走得很慢,因为众多的船要驶过河口。

”年老的我们或许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敏捷和有力,但我们却能用更加宽容和体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们的经验和智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和启发年轻一代,带给他们支持和鼓舞。

最后,当你老了,日子变得极为平凡,却仍能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和力量。

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平凡的生活中总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在日常琐事中,去发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细细品味家人的关爱、朋友的陪伴,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正地活在当下。

同学们,老去并非终点,而是将你我推向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充实的人生阶段。

就算年老的时候我们的外貌不再年轻,但我们的内心是否依然年轻?我们是否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正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德国诗哲「里尔克」金句10则和应用示范,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德国诗哲「里尔克」金句10则和应用示范,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德国诗哲「里尔克」金句10则和应用示范,有时候只是一首诗,就让我们找回了对世界的初恋。

赖纳·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作家20世纪德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说我的诗集就是我的坦白,我一生的故事我的一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康复……孤独一如我历来的生活,甚至更甚。

斯蒂芬·茨威格说里尔克对表述和坦露感情有着巨大的羞怯感里尔克是世界上最柔弱、精神最充溢的人里尔克墓碑上,墓志铭为:玫瑰,纯粹的矛盾,乐为无人的睡梦,在众多眼睑下。

旅行、爱情、冥想、死亡是里尔克的关键词。

玫瑰是一个致命的隐喻里尔克正是在采摘玫瑰的时候刺破手指得了败血症后不治身亡诗人不断地旅行不断地道别,漂泊成为他的宿命01.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应用示范: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拼命坚持。

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再默念一遍里尔克的诗句,“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适用话题:坚持、忍耐02. 疼痛,是一种破茧而出的领悟。

应用示范:不要因为曾经的伤痛而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谁还不是一路受伤,一路成长?(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诗人里尔克有句话说得好,“疼痛,是一种破茧而出的领悟。

”适用话题:挫折、伤痛、蜕变、成长、希望03. 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应用示范: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各种挑战和考验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路修行,最终完成了自我。

如诗人里尔克所言,“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适用话题:挫折、成长、苦难、磨砺04. 友谊最高的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

应用示范:每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

过度进入别人的生活,迟早会造成彼此的不适。

(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因此,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应该保持一定距离。

正如里尔克所言,“友谊最高的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

”适用话题:友谊、距离、理解、独立05. 不好的事都需要我们的爱。

里尔克

里尔克

• Rose, oh reiner Wid erspruch, Lust, • Niemandes Sc hlaf zu sein unter so viel • Lidern.
• 玫瑰,纯粹的矛盾, 乐, • 为无人的睡梦, 在众多 • 眼睑下。
个人作品
• • • • • • • • • • • 1894年 《生活与诗歌》 1896年 《祭神》 1897年 《梦幻》 1898年 《耶稣降临节》 1902年 《图象集》 1905年 《祈祷书》 1907年 《新诗集》 1908年 《新诗续集》 1923年 《杜伊诺哀歌》 1923年 《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小说:《布拉格两故事》、《亲爱的上帝及其他》、《马尔特手记》等


• 内外蜕变
• 1912年 37岁 作《杜依诺哀歌》中的 第一首,第二首 • 1914年 39岁 作思考战争的杰出诗篇 《歌五首》 • 1915年 40岁 作《杜依诺哀歌》中的 第四首,去维也纳服兵役,在战争档案馆 任职 • 1916年 41岁 解除军职,返回慕尼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诺城堡
• 人生之末
• 1922年 47岁 作《致青年劳动者的信》 • 1923年 48岁 《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出版。·《杜依诺哀歌》出版。 • 1926年 51岁 被确诊为白血病,随后逝世

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 风味。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其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 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 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
• 对资本主义 的“异化” 现象表示抗 议,对人类 平等互爱提 出乌托邦式 的憧憬。里 尔克的诗歌
• I.关于作者
• 成长的数年

里尔克和他的象征主义诗歌

里尔克和他的象征主义诗歌

里尔克和他的象征主义诗歌文/马家骏勒内·马丽亚·里尔克(1875-1926)是奥地利杰出的诗人,也是现代德语诗歌的代表作家。

里尔克出生于布拉格一位军官家庭,九岁时,父母不合而离异,他自小养成孤独性格。

1886年从布拉格天主教会学校出来,遵父命上了军事学校。

在军校,五年残酷的奴役生活,给他留下了恶梦般的印象。

这期间,他唯一的快乐是写诗读给同学听。

1891年里尔克由于身体病弱被军校开除。

1895年他升入布拉格大学,次年,离家转入德国慕尼黑大学。

还在补习高中课程时,20岁的里尔克就出版了诗集《生活与诗歌》。

在慕尼黑,他只读了两学期大学,就以专门作家身份同文学界与出版界交往。

他写散文小品、诗歌、剧本,出版丛刊《菊苣》,组织了“现代幻想艺术家联盟”。

他早期的诗(如《重归于好》)模仿海涅的浪漫主义,剧本则从自然主义风格(《春霜》,1896),进而到学习梅特林克式的象征主义(《没有现代》,1898)。

在慕尼黑,里尔克博览群书,结识了长他14岁的女作家萨洛美,1887年随她迁居柏林。

里尔克热恋这位慈母般的俄国女性,一生受她引导,对之写出了生前始终未发表的情诗集《祝贺你》。

二人共同去俄国,拜访了托尔斯泰、列宾。

里尔克把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译成德语。

俄国文化提高了他的素养。

1902年,里尔克移居巴黎,他虽然不断去欧洲各国,但在法国住了12年。

这些年他出版不少重要诗集:《时辰的书》(1905,一译《祈祷书》,分《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三部)以小修士与上帝对话的形式表现诗化的生命哲学。

他歌唱的“上帝”是不同时空形象呈现的“存在”。

《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1906)讲十七世纪匈牙利反土耳其侵略的战斗中一个18岁青年一夜之间体验了爱与死,宣泄了炽热的青春感情。

在法国,里尔克同艺术家罗丹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他崇拜罗丹,担任罗丹的秘书,从罗丹那里受到艺术启迪。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本文导读:孤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自身具足的本真纯粹之物往往处于遮蔽状态,受到偶然性、模糊性和时间流变性的支配。

如何将物从常规习俗的沉重而无意义的关系中提升出来,恢复到其本质的巨大关联之中,这是对诗人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里尔克看来,这就是“创造物”,经由创造性行为,物变形为“艺术一物”,一种更加内在、确定、完美的物。

这种物因其摆脱了时间的逝性而获得了一种永恒的平静,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这样的平静中,“一切运动都停息下来,成了轮廓,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里形成一种持久不变的东西,即空间,没有任何欲望的物的巨大安歇”。

处于遮蔽中的物还只是处于生成与消逝中的物的假象,在里尔克看来,只有“艺术-物”才真正存在,这种在创造中得以开敞的作为存在物之存在的“纯粹之物”已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由具体、个别、短暂之物上升到逃离了时间与偶然的永恒普遍之物。

它宁静安详,既与外物绝缘,又把它的环境包含于自身,聚拢着存在的丰盈。

这种源于存在的艺术,应答着存在之天命的召唤,是服从存在之要求而发生的真之事件,为人类建造了一个历史性栖居的世界,成为人的历史性生存的本源。

人类虽然是属于此时此地的有限的存在者,但依然可以分有一个超时间的存在整体的福分。

这个存在整体并不存在于彼岸世界,而就在我们所置身的现实尘世之中。

因而,事物与人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人需要事物以寄寓人的历史性生存,物则依赖于人进人开敞的内在永恒空间。

通过自我超越而达到对自己的回归,是回归到存在的“本质”,即自行解蔽的真理。

里尔克的存在的统一通过从外部对象世界返回到内心不可见的领域,而表现为内外沟通,心物沟通,彼岸和此岸沟通,是将彼岸的超验性纳入情感激动的纯粹而绝对的内在性之中,使其化为无对象情感本身的一种质。

在内在感受性即灵性的化育中,肉身将不再是人们抵达外在的障碍和极限,在人最为隐秘的内在意识深处,将有一股甜蜜的创世的味道。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

读书笔记《给青年诗人的信》

读书笔记 | 亲身地、真实地生活《给青年诗人的信》“无论如何,生活本身是合理的。

”——里尔克莱内·马利亚·里尔克我们何其幸运,在青年时期读到了这些原本不是写给我们的信件。

1902年的深秋,一个名叫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的陆军学校的学生,在偶然间经由校内牧师听闻了里尔克青少年时的故事,便当即决定将自己的诗的试作寄给里尔克,请教他关于诗歌创作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陆军军官和职业诗人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在这一因缘际会之下,里尔克先后写给这位青年诗人十封文字拙朴而意涵深远的书信。

在其中,里尔克只为传达一个观点——我们必须亲身地、真实地生活。

这些信虽然是写给卡卜斯一人,但我们谁不是卡卜斯呢?谁在青年时期,没有无数问题与心绪在心中起伏呢?我们却不知如何厘清这些问题,也不知怎样处理此中心绪。

我们渴望且需要一位值得崇拜和信任的人的帮助。

1929年,在里尔克去世三年之后,收信人卡卜斯决定将这些书信编辑并出版成册——《给青年诗人的信》。

终于,里尔克的书信不是写给他一个人的,而是写给我们所有人。

我们要“亲身地”生活,走向自己的内心,从内心深处的冲动出发独立地建造自己的生活。

纵使里尔克回应了卡卜斯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第一封信中,他依然恭敬地劝告,“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

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

请你走向内心。

”这是阅读这十封信件前的第一规则。

常识告诉我们,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从外界获取,心绪则渴望一条向外的抒发渠道,我们聆听他人成功的事迹,希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人们越是希冀向外寻求、越是倚赖外界的标准,就越是遗忘了自己才是生活的出发点与主角、越是偏离了只属于自己的命运轨道。

成为陆军军官还是诗人?如何才能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歌?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能在当下得到,也不能从里尔克那里得到,里尔克甚至还提醒卡卜斯,写诗时不要采用流行的格式。

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自身却并不丧失其意义,这个问题构成了一个需要他用最真切的付出来完成的事件,一个他必须亲临其中并亲历亲为的场域——“亲身生活”。

论里尔克 “诗是经验”说

论里尔克 “诗是经验”说

论里尔克“诗是经验”观莱纳·玛利亚·里尔克(以下简称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926年)是一位重要的德语诗人,创作了一系列德语诗歌、小说、剧本以及一些杂文和法语诗歌。

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分期:早期诗歌充满浪漫色彩,偏重主观抒情,代表作有《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中期探索诗歌的本质,提出“诗是经验”,这一重要命题。

代表作:《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最为著名的是《豹》这一首短诗。

而在他的晚期的诗歌更多是表现人与世界的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代表作就是其《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这两部诗集。

但是纵观里尔克的一生,“诗是经验”的命题是贯穿在他的整个创作中的。

早期的诗歌是里尔克诗歌是然凝聚着他自己的经验的过程,而晚年的思想则是对这一命题的深化使之向“存在”转变。

“诗是经验”是在他的《布里格随笔》中提出的,他的原文如下:一个人早年的诗是这般乏意义,我们应该毕生期待和采集。

如果可能,还要悠长的一生;然后,到晚年,或者可以写出十行好诗。

因为诗并不像大众所想象,徒是情感(这是我们很早就有了的)而是经验。

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许多城许多人许多,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底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静,意外的邂逅。

可是单有记忆犹未足,还要能够忘记它们。

当它们太拥挤的时候,还要有很大的忍耐去期待它们回来。

因为回忆本身还是这个“必要等到它们变成我们底血液,眼色和姿势了。

等到它们没有了名字,并且不能别于我们自己了。

那么,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底头一个字来。

1里尔克认为诗是忍耐孤独,苦心营造,强调回忆和经验的作用,将诗歌审美界定在理性过滤和心理回流阶段,而不是刹那间灵感火花闪现和激情爆发。

诗既不是“经验”,也不是“经验外”而是属于“经验”。

这是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上,而“经验”之说是和“情感“相对立的。

里尔克:有何胜利可言,忍耐就是一切

里尔克:有何胜利可言,忍耐就是一切

里尔克:有何胜利可言,忍耐就是一切纸城小报: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什么地方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里尔克《沉重的时刻》绿原译赖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2月4日-1926年12月29日),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死于永久中立国瑞士蒙特勒的瓦尔蒙疗养院,是20世纪德语世界的巅峰诗人。

年轻里尔克里尔克甫入大学时选择了三门功课:艺术史、文学史和哲学。

这个选择,既是他既往的审美趣味,也是贯穿了他一生的审美趣味。

里尔克与罗丹的合影里尔克写给罗丹的书信手稿艺术方面。

他写作了大量的美术评论。

他的诗,或动机于艺术作品,或诗性抒写艺术作品,或直接歌咏艺术大师……他一生中结交了众多的艺术家。

艺术大师罗丹是他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在罗丹的影响下,他亲近艺术、利用艺术,将“物化”(Dingwerdung)引入文字创作,成就了他被后人关注的“物诗”(Dinggedicht)。

海因里希·福格勒海因里希·福格勒画作年轻时在德国当时的“画家村”沃普斯韦德相遇的一群年岁相仿的前卫艺术家,甚至融入了他的生命。

比如:海因里希·福格勒是他至交一生的好友,褒拉·贝克尔是他的红颜知己,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是他的发妻……女画家褒拉·贝克尔褒拉·贝克尔所画的里尔克画像里尔克是一个足迹遍及欧洲、北非的浪游者,每到一处,必定要看画廊、画展、博物馆、建筑、古迹……尤其爱在墓地里流连,细细揣摩碑铭上的画面、文字。

他说:“在博洛尼亚,在威尼斯,在罗马,处处,我作为死者的学生,站着,面对他们无限的知识,我得到了教育。

”墓地,也是里尔克爱情开始的地方。

“坟墓之间是我感受到/永志不忘的甜蜜初吻的地方。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原文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原文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原文
摘要:
1.诗歌背景介绍
2.诗人简介
3.诗歌内容解析
a.致奥尔弗斯
b.十四行诗
c.解析诗歌意义
4.诗歌影响和评价
正文: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是德国诗人莱纳·玛丽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创作的一首著名诗歌。

该诗歌以神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古希腊神话人物奥尔弗斯的敬意。

里尔克(1875-1926)是20 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孤独为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首诗中,里尔克通过致奥尔弗斯这个形象,表达了对诗歌、音乐和艺术力量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十四行诗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特点是严格的格律和韵律。

里尔克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形式,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音韵美和结构感。

在解析诗歌意义方面,这首诗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奥尔弗斯的赞美,以及对诗歌和艺术力量的肯定。

奥尔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歌手和诗人,他的音乐和
诗歌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感动天地。

里尔克通过致奥尔弗斯,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力量的信仰。

总的来说,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是一首赞美诗歌和艺术力量的美丽诗篇。

里尔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和艺术力量的信心。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四首情诗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四首情诗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四首情诗赖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

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

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

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

01《爱之歌》/里尔克我该怎样把持我的灵魂,让它不去触碰你的灵魂?我该怎样举它越过你,向别的事物?啊,我多么愿意把它安置在幽暗中随意一个失落的东西旁,在一个陌生、寂静,不随着你内心深处波动的地方。

可是,与我们,与你和我接触的一切把我们结合在一起,象琴弓从两根弦拉出同一个声音。

我们被绷在什么琴上?哪个奏琴者把我们握在手中?哦,甜美的歌。

02里尔克熄灭掉我的眼睛: 我仍能看见你。

猛关上我的耳朵: 我仍能听见你。

没有脚足,我仍能走向你。

没有嘴巴,我仍能呼唤你。

折断我双臂,我就用我的心紧抓住你,就象用手。

停住我的心,我的脑就跳动。

你再把火焰掷进我脑里,我就在我血液上携载你。

03《我曾握着你的面容》/里尔克我曾把你的面容握进双手间。

月亮跌落在上面。

所有事物中最难理喻的。

在流溢的泪水之下。

似乎情愿,在那儿静静地。

几乎就象一个物件可以握持。

可是,在这冰凉的夜,没有别的生命更让我难以捉摸。

哦,我们涌向那些地方。

我们心中所有的波浪,我们的情欲,和弱点穿透进那些微小的表面。

我们最终要把它们交给谁?哦, 交给误解我们的那个陌生人,哦, 交给我们从未找到的那个别人,交给束缚我们的仆人,交给就此隐身的春风,交给宁静,和失落的女人。

04里尔克我想对某个人唱起歌,坐在某个人身边,呆在那儿。

我想轻轻地摇你,为你低歌。

从你入睡到醒来,都陪伴你。

愿在屋里唯有我知道: 夜是冷的。

我想从里到外听你,听世界,听森林。

钟们敲响,互相呼唤。

时间一望见底。

而下面走着一个陌生的男人,惊扰了一只陌生的狗。

这之后就是宁静。

我睁大眼睛注视你。

我的目光温柔地握住你;又轻轻把你放开,一旦有个东西在黑暗中移动。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10条写作建议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10条写作建议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10条写作建议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

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

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

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

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

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

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

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

晚年,他的思想更趋悲观。

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里尔克在1905-1908年长达五年的时间与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书信往来解答关于创作、人生、爱与孤独等诸多问题今天小编从中摘录了10条写作建议愿为写作道路上的迷茫者提供些指引1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

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琐碎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

然后,你接近自然。

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去联系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

2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

里尔克简介——精选推荐

里尔克简介——精选推荐

里尔克简介里尔克 (Rainer MariaRilke,1875年12月4日-1926年12月29日)是一位重要的德语诗人,除了创作德语诗歌外还攥写小说、剧本以及一些杂文和法语诗歌,其书信集也是里尔克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19世纪末的诗歌裁体和风格以及欧洲颓废派文学都有深厚的影响。

1 生平1.1 1875-1896: 诗人的孩提时代1.2 1897-1902: 诗人进步的数年1.3 1902-1910: 第一个创作高峰1.4 1910-1919: 诗人蜕变的内外1.5 1919-1926: 诗人最后的日子2 艺术的影响3 今天的里尔克3.1 里尔克计划4 作品概录4.1 全集4.2 诗歌4.3 散文/小说4.4 已出版的书信集4.5 翻译作品5 摘录6 相关作品7 网站链接1875-1896: 诗人的孩提时代里尔克1875年12月出生于布拉格这个波希米亚地区大都会,这里当时属于的奥地利,(因为奥匈帝国於1918年解体,分为奥地利和匈牙利)。

里尔克的童年生活是缺少乐趣和欢笑的。

诗人原名是充满法国气息的勒内(RenéKarl Wilhelm Johann Josef Maria Rilke)。

父亲约瑟夫母亲索菲亚诗人母亲於儿子的关系并不和睦,因为比里尔克更早一年出生的女儿在刚出世便夭折了。

菲娅给儿子起名René便有「天生」(ReBorn)的意思,也是为了纪念早夭的女儿。

一直到6岁菲娅都将里尔克当作女孩来教育,留长卷发、穿女式洋装以及提供布制玩偶作为玩具。

这也成为了诗人日后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杜伊诺哀歌》第四首哀歌〈玩偶〉)等作品都有提及。

1885年里尔克被父亲约瑟夫送往圣波尔藤(St.Plten)的一家军事学校,而一系列体力化的训练令里尔克不堪重负。

终于在1891年因病离开了军事学校,转向一家商校。

1892年至1895年大概是里尔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诗人在准备进入大学所必须的中学毕业考试,并决定了此后从事文学创作的目标。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23页PPT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23页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挣扎与幻灭——评里尔克的名诗《豹》

挣扎与幻灭——评里尔克的名诗《豹》

挣扎与幻灭——评里尔克的名诗《豹》
陈凯
【期刊名称】《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年),奥地利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

他的名篇《豹》写于1902年,用德文
写成,《豹》以对“客观的忠实描写”著称,被看作是“咏物诗”创作的扛鼎之作。

在论及此诗时.台湾诗人叶泥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赞它“不仅是正确地描写对象与感受.而且通过对象刻画出其内心的世界。

并攫出其根源深处的生命”。

【总页数】0页(P22-23)
【作者】陈凯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6.072
【相关文献】
1.论莱辛的诗画异质观——以里尔克的诗作《豹》为例 [J], 胡蕴玮;禹雪
2.无法消亡的孤独——里尔克及其诗歌《秋日》与《豹》 [J], 张晓晖
3.辛郁和里尔克同名诗<豹>意象分析 [J], 马金录;任超荣
4.解读里尔克《豹》 [J], 江丹
5.客观描绘背后的《豹》——里尔克《豹》之研读 [J], 洪劬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里尔克:商籁体与百衲图

里尔克:商籁体与百衲图

⾥尔克:商籁体与百衲图﹁哀歌与⼗四⾏诗﹂1922年2⽉,⽤德语写作的诗⼈⾥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在瑞⼠慕佐(Muzot)花21天的时间将56⾸《致奥尔弗斯的⼗四⾏诗》⼀⽓呵成,期间还完成了之前搁笔的《杜伊诺哀歌》中的第七⾸⾄第⼗⾸,终于将《杜伊诺哀歌》圆满完成。

当⾥尔克的诗集付梓时,恰逢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1922年⼀起问世的还有艾略特的《荒原》和⽡雷⾥的《幻美集》。

西⽅诗界普遍认为正是这两组伟⼤的长诗奠定了⾥尔克在现代德语诗坛的巨擘地位。

↑莱纳·玛利亚·⾥尔克像作者: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1906 不来梅收藏者 Ludwig Roselius《杜伊诺哀歌》是⾥尔克于1912年作为塔克西丝侯爵夫⼈(Marie Taxis)的门客,在侯爵夫⼈位于意⼤利亚得⾥亚海边的杜伊诺城堡(Duino)居住时以偶得的佳句“是谁在天使的⾏列中倾听我的怒吼?”开始写作的组诗,从1912年⾄1915年完成了前四⾸,之后搁笔长达六年。

⾥尔克在给侯爵夫⼈的信中这样表达作品完成的欢愉:“终于,侯爵夫⼈,终于,这⼀天到来了。

这幸福,⽆⽐幸福的⼀天呵。

我可以告诉您,哀歌终于⼤功告成了,⼀共⼗⾸!所有这些哀歌是在⼏天之内⼀⽓呵成的。

这是⼀股⽆以名状的狂飚,是精神中的⼀阵飓风(和当年在杜伊诺的情形相仿),我⾝上所有的纤维,所有的组织都咔咔地断裂了,根本不吃饭,天知道是谁养活了我。

”“晚期的⾥尔克”主要由《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四⾏诗》所⽀撑起来,他在这两组诗中总结和思辨,对“存在”进⾏了见解独到的阐释,⼜不失诗的韵律美。

存在主义创始⼈海德格尔认为,作者如果要道说⼼中存在之意识,必须要由某种早已存在于道说者⼼中的⽣灵达成,这时道说者就完成了对被表象的可见领域向⼼灵中不可见领域的转换。

这个⽣灵之于《杜伊诺哀歌》,就是“天使”,“天使”在⾥尔克的诗中,与“敞开者”、“牵引”、“告别”、“⾃然”⼀样是基本词语。

外国爱情诗赏析《总是一再地……》〔奥地利〕里尔克

外国爱情诗赏析《总是一再地……》〔奥地利〕里尔克

外国爱情诗赏析《总是一再地……》〔奥地利〕里尔克〔奥地利〕里尔克总是一再地,虽然我们认识爱的风景,认识教堂小墓场刻着它哀悼的名姓,还有山谷尽头沉默可怕的峡谷:我们总是一再地两个人走出去走到古老的树下,我们总是一再地仰对着天空,卧在花丛里。

(冯至译)爱情,是人类社会中永不可缺少的生活。

爱情,亦是文艺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为了爱,有多少人陶醉,为了爱,有多少人憧憬;为了爱,有多少人哀泣,为了爱,有多少人殉情。

尽管爱是一杯甜蜜的苦酒,尽管爱往往带来烦恼和忧愁;尽管爱常常与死神结伴,尽管爱有时要与亡灵同行,使千百年来,无数的痴男情女仍执着地在这条古老而新鲜的小路上前行。

他们在一遍遍重演着这一周尔复始的爱之旋律。

反映到文艺创作中,在作家或诗人的笔下,爱情便成了他们抒发情感、表现生活的重要源泉。

而在对“爱情”这一永恒的、古老的主题的反映上,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总是一再地……》就很有特色。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是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

他正生活在一个新旧世纪的交替时期,旧世界的危机感和新世界的希望交织在一起。

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使里尔克像当时其他一部分知识界人士一样,看不清前途,从而逃避到艺术的“象牙之塔”中,他崇尚内心,性情孤僻,极度敏感。

既不能与环境相协调,又无力去改造周围的环境。

因此,在他的早期创作中,神秘、梦幻、死亡和感伤便成为基本特征,作品充满了新浪漫主义的世纪末情绪。

但是,里尔克并没有重走他的浪漫主义前辈的老路,而是在多年的转辗旅行中不断探索人生,观察事物,逐渐从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

与之同时,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即从内心世界转向大自然,从抒写主观的“我”转为对外界事物的仔细观察和精确描绘。

作为诗人,里尔克的重要作品有诗集《祈祷书》(1905)、《图案集》(1906)和《新诗》(上、下集,1907—1908)等。

《总是一再地……》是里尔克的一首含义隽永、耐人回味的爱情诗。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者序这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永不疲倦的书简家;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

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

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

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

我时常在任何一个青年的面前,便联想起荷兰画家凡诃(Van Gogh)的一幅题作《春》的画:那幅画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央立着一棵桃树或杏树,杈桠的枝干上寂寞地开着几朵粉红色的花。

我想,这棵树是经过了长期的风雨,如今还在忍受着春寒,四围是一个穷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

这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青年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命无时不需要生长,而外边却不永远是目光和温暖的风。

他们要担当许多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

他们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腐旧得像是洗染了许多遍的衣衫。

他们觉得内心和外界无法协调,处处受着限制,同时又不能像植物似地那样沉默,他们要向人告诉,——他们寻找能够听取他们的话的人,他们寻找能从他们表现力不很充足的话里体会出他们的本意而给以解答的过来人。

在这样的寻找中几乎是一百个青年有一百个失望了。

但是有一人,本来是一时的兴会,写出一封抒发自己内心状况的信,寄给一个不相识的诗人,那诗人读完了信有所会心,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彷佛在抚摸他过去身上的伤痕,随即来一封,回答一封,对于每个问题都给一个精辟的回答和分析。

——同时他却一再声明,人人都要自己料理,旁人是很难给以一些帮助的。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原文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原文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原文(原创版)目录1.介绍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2.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题3.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4.结论:总结诗歌的价值和意义正文一、介绍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是一首由德国著名诗人赖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歌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该诗歌在 20 世纪初期德语诗歌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

二、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诗歌的主题是生死与爱情,通过诗人对奥尔弗斯的呼唤,展现了对生死命运的思考。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众多神话人物,如奥尔弗斯、狄俄倪索斯、阿波罗等,以此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同时,诗人借助这些神话人物,探讨了生死、爱情、存在等哲学问题。

三、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1.象征主义:诗歌中使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如奥尔弗斯象征着生命,阿波罗象征着死亡,狄俄倪索斯象征着爱情等。

这些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内涵更加丰富。

2.重复和对仗:诗歌中大量使用了重复和对仗的手法,如“哦,奥尔弗斯在歌唱!哦,耳中的高树!万物沉默。

”这样的重复和对仗,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感更加强烈。

3.德语诗歌的独特韵味:该诗歌是德语诗歌,具有德语诗歌的独特韵味。

诗人在诗中大量使用了德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使得诗歌更加贴近德国文化,更具有艺术价值。

四、结论:总结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是赖纳·马利亚·里尔克的一部经典之作,该诗歌通过生死与爱情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爱情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同时,该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象征主义、重复和对仗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挪威森林》——村上春树
• "喂,喂喂,说点什么呀!"绿子把脸埋在我 胸前说。
• "说什么?" • "什么都行,只要我听着心里舒坦。" • "可爱极了!" • "绿子,"她说,"要加上名宇。" • "可爱极了,绿子。"我补充道。 • "极了是怎么个程度?" • "山崩海枯那样可爱。”
• 绿子扬脸看看我:"你用词倒还不同凡响。" • "给你这么一说,我心里也暖融融的。"我笑道。 • "来句更棒的。" • "最最喜欢你,绿子。" • "什么程度?" •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
而你,鲁,你俩都好吗பைடு நூலகம்多保重。这是岁 末一阵多病的风,不祥的风。” 他最后用
俄文写下“永别了,我亲爱的。”
墓志铭
玫瑰,噢,纯粹的矛盾, 欲望,旁若无人地长眠
于众人的眼睑下。
秋日
秋日——北岛译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 父亲:仕途不顺后退伍谋得一份铁路局小吏的工作。 • 母亲:索菲亚·菲娅·恩特兹是一个为上流社会生活所
着迷的女人,婚前生活在布拉格一个中产的制造业家 庭。在她因为婚姻无法满足她过上流的奢华生活而忍 无可忍时于1884年与丈夫离婚。 • “小人物必须沉默…亲爱的先生,你也是,你要爱你的 寂寞。”
• 1895年首先就读于布拉格大学 • 1896年转往慕尼黑大学。 • 期间一直主修都是哲学,文学和艺术史。
诗人的创作
• 散文:《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诗歌集:《杜伊诺哀歌》(1923)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3)。
• 《杜伊诺哀歌》与艾略特的《荒原》被视为现代 诗歌史上的两部“天书”。
玫瑰之死
• 1926年12月29日,里尔克与世长 辞。医生诊断为肝脏功能衰竭及白 血病。1927年1月里尔克被埋葬在 瓦莱西边的小镇。
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 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 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 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 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 "太棒了。" • "我就这么喜欢你。"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日晷
里尔克诗歌风格
• 浪漫主义色彩(自始至终贯穿):里尔克浪漫主义风格 大致有三个特点:
• 感情丰沛(如《挖去我眼睛》); • 意象纯洁如《新娘》; • 格调哀婉(如《主宰世界的人……》。
• 现代主义色彩(晚期的诗歌创作):客观的冷抒情、进 入事物本体、让事物自身发言(如《豹》);在个人自 身的孤独感中探寻并形成个人的精神力量(如《预感》)
• 神秘主义色彩:他的诗写作的是人与世界存在一种神秘 的联系,表达人对世界的感悟。同时,里尔克认为世界 只是一个可供观察的存在,这个存在是一些珍贵的时刻 和奇异的图像。最典型地体现在他的两本诗集《时辰之 书》《图像集》中。
青年里尔克
与莎乐美相爱
• 我要通过你看世界,因为这样我看到的就不是 世界,而永远只是你、你、你!……只要见到 你的身影,我就愿向你祈祷。只要听到你说话, 我就对你深信不疑。只要盼望你,我就愿为你 受苦。只要追求你,我就想跪在你面前。
• 尼采的“曙光”, • 里尔克的“圣母” • 弗洛伊德的“吉兆”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秋日》
里尔克生平
出生
逝世
职业 国籍
1875年12月4日 奥匈帝国 布拉格
1926年12月29日 (51岁) 瑞士
诗人、小说家
奥地利
据说梦露爱读著名诗人里尔克
诗人的孩提时代
• 里尔克1875年12月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这里当 时属于的奥地利(因为奥匈帝国于1918年解体,分为 奥地利和匈牙利)。
•1902年夏天里尔克接到一份专题论文的工作 而来到巴黎,这部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大师级雕 塑家罗丹,因为克拉拉曾经师从于罗丹的关系, 所以里尔克得以顺利与罗丹会面并完成作品。
•与妻子分居
•好的婚姻中“一个人必须保卫另一个人的孤 独”。
第一个创作高峰
• 这段时间里尔克与罗丹密切交往,而后与 另一位知名画家塞尚也有着频繁的来往。 1905年到1906年期间里尔克一度担任罗丹 的私人秘书。而后因为诗人的父亲在1906 年5月去世;罗丹对里尔克越发信任工作量 也有所增加,而诗人自己又需要极大的时 间、空间去完成自己的创作。因为这样种 种理由里尔克与罗丹的雇佣关系就这样解 除了。
“一朵玫瑰,就是所有玫瑰。”——《玫瑰集》
• 12月13日,他在给莎洛美最后的信中写道: “你看,那就是三年来我警觉的天性在引 导我警告我——而如今,鲁,我无法告诉你 我所经历的地狱。你知道我是怎样忍受痛
苦的,肉体上以及我人生哲学中的剧痛,
也许只有一次例外一次退缩。就是现在。
它正彻底埋葬我,把我带走。日日夜夜!
• 1900年(5月8日)里尔克又单独同莎勒美游历 俄国,这次去到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 在1900年秋天,莎勒美决定和里尔克分手,
• 1901年,里尔克结识雕塑家克拉拉·威斯特 霍夫(1878-1954)。二人结婚,育有一女。
被爱者生活艰难,而且危机四伏。啊,她们应 该超越自己成为爱人者才对。只有爱人者才能 高枕无忧,她们不会被人怀疑,也不会暴露自 己。
• 没有一种体验是过于渺小的,就是 很小的事件的开展都像是一个大的 命运,并且这运命本身像是一块奇 异、广大的织物,每条线都被一只 无限温柔的手引来,排在另一条线 的旁边,千百条互相持衡。
《圣经》中的莎乐美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Lou Andreas-Salomé),
• 里尔克与莎勒美在1897年秋天确定了关系,随 后两人住在柏林郊区的一栋复式公寓里。1898 年两人第一次海外旅行的目的地是意大利,两 人共渡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
• 随后里尔克两次随莎勒美和她的丈夫安德烈斯 前往俄国,并于1899年在莫斯科遇到了文学泰 斗托尔斯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