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地区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说明文阅读】试题卷PPT
2019年河南中考统考部分语文真题(图片版)

2019年河南中考统考部分语文真题(图片版)2019年河南中考统考部分语文真题出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数学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物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化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历史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2019年河南省中考统考政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9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语文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201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l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页 1 第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
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D.见证造就只要就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共98张PPT)

情感、娱乐的需求。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 简单的童趣幻想、游戏情节,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 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体验,他们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 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得 到满足,于是他们可以借助动漫寻找理想中的虚拟 世界。因此,动漫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承担了情感转 移的作用。同时,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也是一 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痛 苦,青少年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
考点1 句段作用
【方法指导】 1.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句子、段落。 2. 具体指出该句段在内容、结构方面的作用。
(1)从内容上考虑:需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 分析,看句段在整体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具体说 明了什么,强调了什么等。
(2)从结构上考虑: ①开头句段的作用:A.引出(或交代)本文 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点);B.增加 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C.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②中间句段的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 结前文。A.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B.引出 下文的说明内容。
足于简单的童趣幻想、游戏情节”,据此可知选项 表述错误。D项对应第④段,原文是“青少年可以 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据 此可知,选项表述正确。三判断:根据比对结果最 终确定答案。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提问】《丰图义仓》题:下列表述,符合原 文内容的一项是( )
得释然的感觉。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 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的 努力而获得成功。青少年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 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 性张扬”,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
⑤可见,青少年观看动漫绝对不是一种幼稚的 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
2019河南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ppt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考点 4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情搜索:2017.12,2016.13,2012.15,2009.13,2008.14
方法指导
第一步:锁定题干要求的句子或段落,根据判定的标志性语言(词语)判 断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具体判断方法见P135“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之“说明方法”) 第二步:要体现出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词,如打比方使语言形象生动; 作比较是突出强调××的特征。
答题规范: ①直接用说明对象作标题;
②主要特征(修饰或含感情色彩的词)+说明对象。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1. (2018辽阳18题)分析选文标题的好处。(3分) 【答案】
交代说明对象——离岸流;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离岸流的特点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性、科学性。
答题规范:不能删+解释词(句)的意思+若删去,不符合实际/太绝 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2)分析“××”一词的表达效果(2017.13,2012.16) ①解释词语意思,定性。 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明了什么。注意该词的运用,运用副词多从
准确严密性分析,运用修辞方法多从生动形象性分析。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考点 2
方法指导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看标题,抓说明对象修饰语。
以说明对象直接为标题的,标题中的修饰语往往会暗示或揭示说明对
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以引导考生有针对性地把握说
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事物
的特征。
2019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语文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版)201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l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
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D.见证造就只要就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2019河南中招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给母亲梳头发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深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 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
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
呋,曾经多么乌黑 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里。
②小时候,最喜欢早展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
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 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
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她的左手分段把杯着才能梳通。
全 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 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把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枚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夫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 子。
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
心里好美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 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未,她似乎是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 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
她 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
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 业的琐事。
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 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
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 自去做功课了。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 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
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 斗过气。
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57a3c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f.png)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载体/载重模范/模式泥土/拘泥反省/省亲B.扁舟/偏旁惆怅/绸缪嘹亮/潦倒奴婢/裨益C.勉强/强迫曲径/曲解处理/处境车轴/压轴D.缅怀/腼腆任务/烹饪顷刻/倾诉维护/帷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中则正,满则覆”,____,____。
____,____。
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
①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②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⑧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④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
”(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5.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
①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②三打祝家庄(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2019年河南中考语文现代文分析-PPT文档资料

现代文阅读试卷分析
第7小题:.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 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矛盾?(2分). 答案: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十五分钟,是妈妈以 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 (1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 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 耽误了回家的时间。(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综合 信息的能力 此题总得分1646分,最高分2分,最低分0分; 得分率:91.7% 失分率:8..3%
典型错例:1、点明安安放学回家一共走了一小时零十 分,也表现妈妈的焦急(得1分,扣3分) 2、文章线索,和妈妈的15分钟形成对比(得1分, 扣3分) 3、详细的表明了安安放学路上的做事的具体时间点 明为什么回家用了一个多小时(得0分,扣4分) 错因分析;1、答案不全面,只答一个方面;有的学生 分析了很多,但都是反复分析一个方面。 2、答题不能扣住题目的要求,不知道联系文章的主 旨。 改进措施:1、教会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答题要 看清题目要求,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学会分条答题。 2、注意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们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反 思,尽快找到下一步教学的方向和改进措 施,我们对2019年语文试卷598份进行了抽 样分析,现汇报如下: 我们分析的是现代文阅读板块,有两篇文 章,9个小题,共28分。第一篇是龙应台先 生的记叙文《放 学》,有7—11题5个小题 共16分。第二篇是李苗苗的说明文《“不假 思索”的肌肉记忆》,有12—15题4个小题 共12分。
第11小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 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答案: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 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 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 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童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 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 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 所用时间上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 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 呵护他们成长。 (观点,1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2分。共4分)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是一个主观题 总得分1796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1分。得分率:74.75% 失分率:25 .25%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 (共65张PPT)

11
考 点 解 码
12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三看内容。
2.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直接摘取中心句;(2)联结并列文段首句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3)从各段落中 归纳出说明内容。
13
3.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 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等等。 (1)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2)文章的开头部分。(3)各段的开头句。(4)要求抓住最 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
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 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 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 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 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 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9
3.文章第①段是如何说明木星的?(3分)
【答案】 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木 星的体积和质量是行星中的“巨无霸”这个特点。 4.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中“很可能”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很可能” 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 但并不是绝对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
⑤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木星的这种
构成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木星不 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 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 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 ⑥ 30 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虽然时间还很 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 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