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绝对同哲学体系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实用版】
目录
1.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概述
2.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的核心观念
3.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的哲学意义
4.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的评价
正文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先验观念论体系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这一体系主张,人类的知识并非来源于经验,而是通过先验的观念或原理所得。

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是“绝对理念”。

他认为,绝对理
念是一种超越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原理。

人类通过直观和推理,可以认识绝对理念,从而得到知识。

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的哲学意义在于,它强调了人类认识的先验性,即人类在经验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

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

然而,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他的绝对理念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证实。

此外,他的先验观念论体系也被认为存在一定的唯心主义倾向。

总的来说,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论谢林的“绝对”及其理论来源

论谢林的“绝对”及其理论来源

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确实改变了谢林的本体论的基础,使之跳出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以人的理性作为本体的学说。但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没有过程的不足之处,使谢林认识到只用斯宾诺莎的实体论不能完成他的本体的创建工作,还必须求助于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理论。斯宾诺莎的实体就是自然,它首先缺少的是自身运动的能动性和发展过程,并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而只是僵硬的无限性,缺乏内在的力量与活生生的运动。谢林要把死的本体变为活的本体,必然从费希特那里寻找过程性和活的自主因素。

谢林本体绝对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斯宾诺莎和费希特的哲学。谢林在确立他的本体绝对中,首先是汲取了斯宾诺莎实体理论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同一性理论,并把二者有机结合为一体。谢林指出:对斯宾诺莎来说,世界(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就是一切。对我来说,世界就是自我。在我看来,批判哲学与独断论哲学的真正的区别在于,前者从绝对自我(不受任何客体制约)出发,后者从绝对客体或非我出发。〔7〕在谢林看来, 后一种哲学的本体是与斯宾诺莎的实体相关的,前一种哲学的本体可追溯到费希特和康德。虽说早期的谢林是以研究费希特哲学走上学术道路的,但从本体问题的不同立场与观点看则成为他们理论分野的开端。
第三,本体作为永恒的思想。谢林把绝对看作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是不为任何事物所产生的。这种思想也是受斯宾诺莎思想的启迪。斯宾诺莎认为:永恒,我理解为存在自身,因为存在被理解为只能从永恒事物的定义中必然推出。〔12〕在斯宾诺莎看来,永恒作为存在自身,这种存在可以设想为永恒的真理,因此它不适宜用时间来说明它。斯宾诺莎还认为,实体永恒,是说一个实体不能为另一个实体所产生。因为按事物本性说,不可能有两个相同属性的实体,二者间无共同点,一个实体不能为另一个实体的原因,一个不能产生另一个。在斯宾诺莎看来,宇宙间除了实体及其特殊状态之外,不能有别的东西〔13〕。谢林把永恒作为绝对本体的特征,使绝对超越一切对立和差别,是他绝对同一的理论依据。

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一、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一)谢林的生平、主要着作及哲学倾向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生于德国小镇莱翁伯格,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兼职中学教员。

谢林曾是黑格尔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读书时的同学,后来到耶拿大学继续深造,此时,费希特哲学对谢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毕业后,谢林留校任教,在这期间,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还结识了一些当时德国浪漫派文学家(如莎士比亚着作的德文译者谢勒格尔).谢林在这段时期发表了着作《世界灵魂》《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和《先验唯心主义体系》,通常称这一时期为谢林的“自然哲学时期”.1803年他离开耶拿大学,来到符腾堡一所新成立不久的大学就职。

1804年,他发表了《我的哲学系统》。

从1806年到1840年,一般称做谢林的“同一哲学时期”,这段时期他的主要着作是《布鲁诺或事物之自然的和神圣的原理》。

1841-1854年,他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院士,同时成为柏林大学教授。

因为此时普鲁士王国要利用谢林的哲学为巩固政权服务,以抵抗青年黑格尔派的反宗教倾向,因而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谢林的“天启哲学”或“启示哲学”时期。

谢林关于天启哲学的讲演后来由其子编为《神话哲学与天启哲学》一书,在他死后出版。

谢林是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客观唯心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多次变化,并不能用一种系统化的体系概括。

在其早期哲学中,他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又开辟了后来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先河,成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的中间环节。

他的自然哲学的产生不仅借鉴了意大利启蒙哲学家维柯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同时吸收了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

在此基础上,谢林逐步克服费希特片面追求对自然的主观唯心主义缺陷,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自然哲学体系。

1796-1798年,谢林把自然哲学纳入到先验哲学中;1799年,谢林把自然哲学设置为一门独立学科;1801年,他提出同一哲学,将自然哲学及先验哲学纳入其中,使自然哲学成为同一哲学的组成部分。

绝对与人类自由谢林《自由论》探析

绝对与人类自由谢林《自由论》探析

2∥∥雪;;!。

殖生盛自自谢林清楚地看到,像自由这样既具有一般实在-|生,义具有牟关重要意义的概念,肯定不是单纯从属性的或次要的,“而必定是一个科学体系的主导性的中心”口一…。

这样,对自由问题的探讨就不能是个别地加眦规定,而只能足通过证明它与整体的联系才能在科学f:达到最终的完成。

但是,很久眦来一赢流传着一种说法,即白南的概念与一般体系的概念是不相容的,而且这种(免法迄今还在发挥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任何一门哲学如果提倡统一性和整体性,它就必须放弃自由。

谢林并没有对这种流行说法加以盲从,而是提H{这样两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它们又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茸先,选样的说法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它是经过我们思想的检验,还只是我们人云亦云地盲目附和以往的蜕法,是我们必须加以思索的问题。

如果思索的结果与流行说法并不相I司,那我们就必须在哲学上认真彻底地去考察,自由概念是否确实与。

般体系的概念相矛盾。

谢林认为,不论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多大分歧,但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个人的自由是与世界整体相联系的,匿为几就生活在由许多人组成的社会中。

我们由此在逻辑L完全可以蜕,肯定存在着某种与自由相融洽的体系,即使我们人类的知识不认识这样的体系,它也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且至少是被卜帝的理智所了解。

谢林的这个思考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他的这个思考有一个前提:f眭界必定会联系为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所依赖的根据就是上帝,所以,神明必定知道这个体系。

在谢林把自由与体系的关系交付给上帝的时候,他很清楚地知道,人们因此必定会提出这样的反证:在确定我们人类是否能够认识这种体系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

这样,这个问题就回到康德那里。

我们已经知道,在康德理论哲学那里,这个问题是作为二律背反而投有得到解决的。

康德只是在实践哲学中提出,必然性统治着现象界、尤其是自然界,而人在世界上拥有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任务在于选择善或恶,康德正足把自由概念引入道德领域才使近代的道德哲学具有卒质上的进步。

谢林 艺术哲学

谢林 艺术哲学

谢林艺术哲学
谢林艺术哲学是指以中国当代艺术家谢林的创作和思考为基础,探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念。

谢林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哲学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谢林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注重对人类自身的认知和体验的表达,从而创造出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

他的艺术作品既表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也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同时,谢林对于艺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产物。

在谢林的艺术哲学中,还包含了对于艺术创作的探讨。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内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追求市场的成功。

同时,艺术创作也需要注重对于艺术形式和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以及对于自身的不断反思和提升。

总之,谢林艺术哲学是一种以艺术和哲学为基础,探讨人类自身存在和文明的关系的思想体系。

它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创作的探讨,更是对于人类精神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 1 -。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摘要: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1.谢林及其理论背景2.先验观念论的核心概念3.先验观念论的主要内容4.先验观念论的影响与评价正文: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谢林(Schelling)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先验观念论体系是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理论体系试图解决康德哲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方面。

谢林先验观念论的核心思想是:一切现实都是观念的产物,观念是现实的基础。

1.谢林及其理论背景弗里德里希·威廉·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受到了康德、费希特和莱布尼茨等人的影响。

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谢林试图建立一个更为彻底的先验哲学体系。

2.先验观念论的核心概念在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中,核心概念是“观念”。

他认为,观念是心灵的根本能力,是一切现实的基础。

现实世界是观念的体现,观念是现实的根据。

此外,谢林还将自然界和心灵看作是相互关联的,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3.先验观念论的主要内容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念论:一切现实都是观念的产物,观念是现实的基础。

(2)直观与概念:直观是观念的初级形式,概念是观念的高级形式。

直观和概念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人的认识。

(3)自然界与心灵:自然界和心灵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自然界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心灵是自然界的内在根据。

(4)自由与必然:谢林认为,自由和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自由是观念的属性,必然是现实的属性。

自由和必然共同体现了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4.先验观念论的影响与评价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这一理论体系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例如,有学者认为谢林的观念论过于抽象,难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现象;还有学者认为,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与康德哲学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有时甚至难以区分。

谢林唯心哲学体系

谢林唯心哲学体系

谢林唯心哲学体系谢林唯心哲学体系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通过探究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本质,从而建立起一种哲学体系。

谢林唯心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人类意识的本体论,即意识是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基本的本体。

本文将对谢林唯心哲学体系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探究。

一、谢林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谢林唯心主义是从康德哲学中发展而来的一种哲学思想。

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由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所构成的,而不是外在世界的物质形态。

因此,谢林唯心主义主张,人类的意识是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基本的本体。

谢林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意识是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基本的本体。

2. 外在世界的物质形态只是意识的一种表象,而不是世界的本质。

3. 人类意识的活动和运作是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基础。

4. 人类意识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即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

二、谢林唯心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谢林唯心哲学体系是以谢林唯心主义为基础,通过对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本质探究,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体系。

它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人类意识的本体论谢林唯心哲学体系认为,人类意识是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和最基本的本体。

它是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基础,也是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

因此,人类意识的本体论是谢林唯心哲学体系的核心。

2. 意识的本质和结构谢林唯心哲学体系探究了意识的本质和结构。

它认为,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感知、记忆、想象、思考等诸多方面。

同时,意识也是一个主观的体验,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特的。

3. 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基础谢林唯心哲学体系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基础是人类意识的活动和运作。

通过对外界的感知和思考,人类意识可以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自己的认识。

4. 世界观和价值观谢林唯心哲学体系对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进行了探究。

它认为,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由人类意识所构成的,因此,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

三、谢林唯心哲学体系的应用谢林唯心哲学体系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1. 教育方面谢林唯心哲学体系认为,人类意识的本体论是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基础。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哲学体系,它一方面承袭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心与物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融入了欧洲哲学的“先验经验”理论。

本文将从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概念、内容以及特点三个部分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概念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以我国著名哲学家谢林为代表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人类所有的认识都是由于先验于世界的心灵造成的。

这种先验的认识构成了生命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理性认识的前提。

二、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内容1.心与物合一的思想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深信心与物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心灵构成的,心灵与物质是可以融合的。

在该体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放大,唯心主义的思想被推到了极致。

2.先验经验的理论先验经验是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谢林认为人类具有先验的经验,这种经验先于任何真实的经验存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先验的经验基础之上的。

3.思辨方法的重要性在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中,思辨方法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哲学方法,谢林强调思辨方法不能被代替,因为这种方法是知识体系的保障。

三、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特点1.强调心灵至上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视心灵为人类存在的最重要因素,相比较于物质,心灵核心在该体系中被放大。

2.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清醒意识,并将其融入到了哲学体系中,不失为一种开拓新者传承之美的方式。

3.坚信先验经验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坚信人类具有先验的经验,这种经验在认识世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指引,且不宜轻忽视之。

它被视为一种认知的重要形态。

总之,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哲学体系,它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强调心灵至上,渴望寻求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

人们能够从这个体系中领悟到思辨的重要性,也能够体味到人类的独特性。

谢林哲学对中国的影响

谢林哲学对中国的影响

谢林哲学对中国的影响
谢林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作为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体系,谢林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尊严,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思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谢林哲学中,人被视为自由的个体,拥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束缚起到了一定的解放作用。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往往受制于家族、宗族和社会的压力,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受到限制。

而谢林哲学的提出,为人们树立了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榜样,鼓励人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谢林哲学还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

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儒家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忽略了个体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

谢林哲学认为,人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感受和情感的交流对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观点使得中国社会对于个体情感的关注和尊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谢林哲学还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谢林哲学主张以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强调人民的权利和参与,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和压制。

这一观点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谢林哲学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为中国社会带来了自由、独立和尊严的理念,促进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它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提高了社会对个体情感的关注和尊重;它主张民主治理,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谢林哲学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林的数学观

谢林的数学观

谢林的数学观
谢林(Schelling)的数学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尤其是他的“绝对理念”和“先验哲学”体系。

他试图通过数学来揭示宇宙的奥秘和先验真理。

谢林认为,数学是一种先验的观念,它是人类理性认识的基础。

他认为数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理念,通过数学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真理。

他强调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为数学是一种绝对理念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超越经验世界的限制,揭示出先验真理。

在谢林的哲学体系中,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方式。

他认为,通过数学可以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理,而这种理解又反过来推动数学的发展。

因此,谢林认为数学和哲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总的来说,谢林的数学观强调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为数学可以揭示出先验真理和世界的本质。

同时,他也认为数学和哲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哲学家和数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摘要】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通过对原始直观和天才直观的内涵解读,揭示了两种直观关系的转换,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理论框架。

在先验唯心论中,谢林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来源于先天的直观能力,这种直观能力分为原始直观和天才直观两种形式。

原始直观是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而天才直观则是人类超越感知的智慧能力。

谢林强调了这两种直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转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独特而富有启示的认知体系。

这一体系的意义在于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人类认知能力的本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谢林的先验唯心论应该给予充分的评价,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其理论内涵和现实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谢林、先验唯心论、原始直观、天才直观、直观关系、理论框架、内涵解读、转换、意义、评价、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作者简介谢林(1844-1921),字恩衡,号雪坡居士,江苏常州人。

清末民初著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先驱。

曾任浙江、江西两省学政,后应邀任清朝国子监教授。

谢林熟读儒、释、道经典,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尤其对康德哲学有深入研究。

他的代表作品有《先验唯心论体系》、《人类进化论》等,被誉为中国近代哲学的开拓者之一。

谢林在思想上主张“先验唯心论”,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原始直观和天才直观两种形式。

原始直观是人类在感性认识阶段所具有的直观能力,是人类最初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而天才直观则是在理性认识阶段人类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直观能力,是人类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深入解读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和思想内涵。

1.2 文章背景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部哲学著作,其深刻的理论框架和独特的思辨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和思考。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
谢林先验观念论体系是由德国哲学家谢林(Wilhelm Scherer)发展的一种关于
先验观念的理论体系。

在谢林的观念中,先验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观念。

根据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人类在出生时即具有某些普遍的观念,这些观念
不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而是天生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

这些先验观念可以被视为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框架,它们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

谢林认为,这些先验观念是普遍存在的,同质相通,并且不受个体经验的影响。

它们是人类认识的基石,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结构和秩序。

这些观念包括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等,它们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

根据谢林的观点,我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都建立在这些先验观念的基础上。


们之所以能够共同理解和交流,是因为我们共享着这些普遍的先验观念。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经验不同,但这些先验观念使得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强调
了先验观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于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这一理论为哲学、认知科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

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谢林……

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谢林……

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于⼀七七五年到⼀⼋五四年间。

他主张将⼼灵与物质合⽽为⼀。

像史宾诺莎⼀样,他认为,⼤⾃然的全部——包括⼈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个“绝对存在”(或世界精神)的表现。

谢林说,⾃然是⾁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眼看不见的⾃然,因为我们在⼤⾃然中到处都可感受到“产⽣结构的精神”,他说,物质乃是沉睡中的智性。

谢林在⼤⾃然中看到了“世界精神”,但他也在⼈类⼼灵中看到同样的“世界精神”,⾃然与精神事实上都是同⼀事物的显现,因此我们⽆论在⼤⾃然中或⾃我的⼼灵中都可发现世界精神,所以,诺⽡⾥思才说:“神秘之路通往内⼼。

”他的意思是整个⼤⾃然都存在于⼈的⼼中,如果⼈能进⼊⾃⼰的⼼中,将可以接近世界的神秘。

对于许多浪漫主义者⽽⾔,哲学、⾃然科学研究和诗学都是不分家的,坐在⾃家的阁楼上,写⼀些灵感泉涌的诗歌和研究植物的⽣命或岩⽯的成分只是⼀体的两⾯,因为⼤⾃然不是⼀个死的机械,⽽是⼀个活⽣⽣的世界精神。

定居在德国,并因此被沃格兰称为“⾃挪威飘落的⽉桂叶”的挪威裔⾃然学家史代芬,⼀⼋○⼀年在哥本哈根发表有关德国浪漫主义的演讲时,曾⼀语道破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特⾊。

他说:“我们厌倦了⽆休⽆⽌地与粗糙的物质世界奋战,因此决定选择另外⼀个⽅式,企图拥抱⽆限。

我们进⼊⾃⼰的内⼼,在那⾥创造了⼀个新的世界……谢林并且发现在⼤⾃然中,从泥⼟、岩⽯到⼈类的⼼灵,有⼀种逐渐发展的现象。

他提醒⼈们注意⼤⾃然从⽆⽣物逐渐发展到较复杂的⽣命体的现象。

⼤致上来说,浪漫主义者把⼤⾃然视为⼀个有机体,也就是⼀个不断发展其内在潜能的⼀个整体。

⼤⾃然就像⼀株不断伸展枝叶与花瓣的花,也像⼀个不断吟咏出诗歌的诗⼈。

浪漫主义埋藏的⾃然哲学与亚理斯多德和新柏拉图派的哲学有点相似。

亚理斯多德要⽐持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者更倾向于认为⼤⾃然是⼀个有机体。

在历史⽅⾯,浪漫主义者也有同样的看法,⽣于⼀七四四年到⼀⼋○三年间的历史哲学家赫德后来成为对浪漫主义者⽽⾔⾮常重要的⼀位⼈物。

论谢林的同一哲学

论谢林的同一哲学

论谢林的同一哲学谢林是一位中国哲学家,他提出了“同一哲学”的概念,即在思想、文化、人性等方面主张追求同一性。

在谢林看来,这种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所体现,也可以在世界其他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表现。

本文将围绕同一哲学展开讨论,并从不同的角度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其存在性。

1. 文化传承方面:同一哲学强调文化传承,认为历史和传统对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可以举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历程。

无论是文字、艺术、宗教或者道德观念,都有一个不断延续的历史体系。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受到前人的传承和启发,同时也将这一文明发扬光大,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2. 人类共同性方面:同一哲学强调人类共同性,认为在人性层面上,人们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欲望、情感、思考等。

这种共同性不因文化差异而存在阻隔。

举例来说,可以看一下不同文化中的爱情观念。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都是较为相似的。

这种共通性在文化交流中也得到了体现。

3. 道德准则方面:同一哲学认为,在道德准则上也存在同一性的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集体价值观、尊重、公正等方面。

例如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人类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公平公正的原则相处。

同时,在中国文化中也存在“仁、义、诚、信、礼、智、忠”等道德准则,其本质都在于追求一种伦理体系,让人们做到互相尊重、互帮互助。

4. 哲学思想方面:同一哲学认为在哲学思想上,也存在一些抱合的理念。

比如在湖南岳阳楼观看雨的游记中,林则徐的“虚心、正气、诚信、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念对于中国思想和文化乃至世界观念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这种思想认为,有一颗正直的心灵和“虚”之谓“无我”,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5. 教育理念方面:同一哲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让人们具备自我反思、互相尊重等品质。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应试”一词虽然带有功利性色彩,但其本质也是在追求一种公正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在严格的测评中得以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先验唯心论体系》[德]谢林著读后感

《先验唯心论体系》[德]谢林著读后感
最后,我认为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对于推动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在当时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作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哲学的魅力和价值,也对自己的认知方式产生了反思。这使我更加坚信,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所在,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人生的重要工具。
第五篇范文
在阅读《先验唯心论体系》这部作品时,我对其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谢林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其精湛的哲学素养和独特的表达能力,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分析和评论。
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论述重点。整部作品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验唯心论的论述,使得读者能够逐渐理解并掌握谢林的哲学思想。谢林在书中首先批判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然后阐述了先验观念的概念和作用,最后探讨了先验唯心论与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的联系。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整部作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谢林的哲学观点。
在本书中,谢林详细阐述了先验唯心论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先验观念是主体内在的能力,是认识世界的基石。这些观念包括时间、空间、因果等,它们是思维的பைடு நூலகம்本形式。谢林指出,先验观念不仅构成了认识的基础,还决定了认识的界限。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世界,就必须深入探讨主体内部的先验观念。
谢林在本书中还探讨了先验唯心论与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的联系。他认为,先验唯心论不仅是一种认识论,还是一种人生观。通过了解主体内部的先验观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道德行为、审美体验和宗教信仰。这种观点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首先,在写作风格方面,谢林的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他通过批判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提出先验唯心论的观点,并运用丰富的例证和严密的逻辑进行阐述。谢林的写作风格既具有学术性,又富有启发性,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哲学的魅力。然而,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的论证过程较为复杂,可能需要耐心和思考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

谢林对象的理念

谢林对象的理念

谢林对象的理念
谢林是德国浪漫主义哲学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中试图解决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的矛盾,探索人类自由的根源和意义。

谢林认为,自由是绝对存在的表现,是世界的本质和动力的根源。

他将自由分为两个层面: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

在自然层面上,自由表现为物质世界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在精神层面上,自由则是人类思维的能力,通过自我意识和理性来超越客观世界的限制。

此外,谢林还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是超越因果链条的存在,可以主动选择和创造。

他的这些思想对人类理解自由、探索自我有着深刻的影响。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关键词:谢林—先验唯心论直观意识同一性提要: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把全部哲学表述为意识的发展,涵盖了从原始自我到理智直观、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从自然合目的论到艺术哲学的全过程,最后到达自然和精神的绝对同一性。

谢林开创的这种思想和方法对黑格尔具有重要的范式作用,极大地推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本文通过解读这部着作,充分肯定了谢林同一哲学的历史意义。

谢林在1800年发表的《先验唯心论体系》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它标志着谢林哲学体系的确立。

按照谢林自己所说,“这部作品应看成是作者有关自然哲学的着作的一部必要的姊妹篇”。

[1]这就是说,年轻的谢林在研究自然哲学的同时,也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关注先验哲学的问题。

在他的视野里,虽然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研究对象不同,但它们却是相关的。

自然哲学的出发点是客观性,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人们如何获得关于客观东西的知识;先验哲学则把主观性看作第一位和绝对的,并且以此去解释,主体如何到达意识,并进而使知识具有客观性。

谢林的这个思想构成一种既对立又平衡的图示,如果说自然哲学考察的是自然的历史,那先验哲学就是探索自我意识的发展历史。

对谢林来说,对自我意识的探索只能以自我直观的提高过程为依据,所以,这本书“是从自我意识的最初级的、最简单的直观开始,而到最高级的,即美感的直观为止”。

具体地讲,这个过程包括单纯的质料和有机体,再从有机体开始,经过理性和随意性,到达艺术里的自由与必然的最高统一,也就是说,艺术最终构成自然和精神的穹顶。

这样,这部着作实际上就是描述人类精神发展的“奥德赛”。

然而,从这部着作问世直到今天,围绕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

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先验唯心论体系》,结合现代哲学家的评价,指出它的基本内涵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德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在这部着作一开始,谢林就说,“这部着作的目的正是要把先验唯心论扩展成它实际上应当是的东西,即扩展成一个关于全部知识的体系,因而不是仅仅一般地证明这个体系,而是用事实本身证明这个体系,就是说,真正将这些问题推广到关于主要知识对象的一切可能的问题上,无论这些问题是先前已经提出而没有解决的,还是通过这一体系本身才能构成和新出现的。

以“绝对同一”为始终的哲学体系——探究谢林同一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以“绝对同一”为始终的哲学体系——探究谢林同一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以“绝对同一”为始终的哲学体系——探究谢林同一哲学中的
辩证法思想
以“绝对同一”为始终的哲学体系——探究谢林同一哲学
中的辩证法思想
汪皑妍
【期刊名称】《金田》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谢林整个早期哲学可以被称为同一哲学,这种哲学的最高原则是绝对同一性原则.他从绝对同一出发,又回归于绝对同一,构建起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而在谢林的同一哲学体系中,蕴含着其辩证法思想.本文旨在探究谢林的辩证法思想,并指出其缺陷.
【总页数】1页(173)
【关键词】绝对同一;谢林;同一哲学;辩证法
【作者】汪皑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走出辩证法绝对同一性的阴影--从阿多尔诺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谈起 [J], 章忠民
2.在世界语境中建立中国特色理论辩证法新形态——《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史略》出版座谈会综述 [J], 扎拉嘎; 汤晓青; 杨霞
3.辩证法的一个特殊历史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辩证法思想性质初探 [J], 谢立中。

谢林神话哲学

谢林神话哲学

谢林的神话哲学是关于人类意识的一种“逻辑学”,同时也是以神话为例的精神现象学。

谢林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将神话视为理解人类意识和精神发展的关键。

他的神话哲学包括两部《导论》和《神话哲学》(上下卷)。

在《历史批判导论》中,谢林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通过批判地考察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念,比如将神话理解为诗意发明、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的扭曲等。

谢林认为,神话不仅仅是古老的故事或信仰体系,而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存在、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他将神话看作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神话,人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总的来说,谢林的神话哲学是他哲学体系中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一部分,它不仅关注神话本身,更关注神话如何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精神和意识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谢林绝对同一哲学体系及其现实意义摘要:谢林放弃最初作为费希特主观唯心者的拥护,形成了一个新的哲学逻辑起点。

他的哲学体系是以“绝对同一”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包括自然哲学和先验唯物主义哲学两部分。

他的绝对同一哲学,自然哲学和先验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其观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局限性。

把握好对谢林哲学的正确态度,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后的哲学研究找到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绝对同一哲学;自然哲学;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现实意义;目录一、谢林哲学“绝对同一性”的提出及其内涵(一)谢林哲学“绝对同一性”的提出(二)谢林哲学“绝对同一性”的内涵二、谢林的哲学体系(一)以“绝对同一性”为核心1.“绝对同一性”的特征2.“绝对同一性”的现实评价(二)由自然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两部分构成1.自然哲学(1)自然哲学的内涵(2)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3)自然哲学的现实评价2.先验唯心主义哲学(1)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内涵(2)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现实评价三、哲学史上对谢林绝对同一哲学体系的总体评价(一)谢林绝对同一哲学的历史地位(二)谢林绝对同一哲学的现实评价四、谢林绝对同一哲学体系的当代价值一、谢林哲学“绝对同一性”的提出及其内涵(一)谢林哲学“绝对同一性”的提出谢林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代表,客观唯心主义者。

他最初是作为费希特主观唯心论的拥护者出现的,继承费希特“自我设定非我”的原则,继续以更彻底的唯心论批判康德,把“自在之物”曲解为自我活动的产物,认为理论和实践、必然和自由、思维和存在的最高统一体就是绝对自我。

不过,当谢林意识到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只是局限于主观的意识,不能用它说明千变万化的自然界时,他很快就离开了费希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在谢林看来,费希特的“自我”既然是一个和“非我”互相对立,互相限制的东西,那么,它就不可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自我”和“非我”即主体和客体、自由和必然、思维和存在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统一。

所以必须假定有一个凌驾于二者之上、既非主体又非客体的东西,这就是“绝对的同一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统一。

[1]绝对同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是人们在研究中永远假定的东西,是哲学的真正出发点。

这样,谢林超越了“自我”,为哲学的出发点找到了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二)谢林哲学“绝对同一性”的内涵“绝对同一性”或“绝对”是谢林同一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指这样一个东西:它既不是单纯自我也不是单纯非我,既不是单纯主体也不是单纯客体,而是自我与非我、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

“绝对”最初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是一种不自觉的客观精神力量。

它怎么会产生出客观世界和主观意识的呢?这是因为它自身有一种“原始冲动”,想把自身提高为有意识的精神实体,原始冲动发展为“原始对立”,从而有了主体和客体、理想和现实两个序列的发展。

“绝对”作为普遍性贯彻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对立的发展是“绝对”的特殊表现。

对立的双方并无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区别;在自然中现实占主导地位,在精神中观念占主导地位。

自然和精神在时间上和逻辑上都没有先后之分,它们的发展构成两个不同的“级次”。

发展的最高级次是“绝对”,于是又回到绝对同一。

“绝对同一”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绝对”是“同一的主体—客体”,“自然”是“客观的主体—客体”,“精神”是“主观的主体—客体”。

谢林认为,“惟一实在的东西存在于自身本来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一个绝对之中,即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性之中。

在谢林看来,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无论是从客观的东西出发,还是从主观的东西出发,最终都会导致这两方面的“绝对同一”。

自然科学考察的是具体的事物,它是从客体的角度出发的,但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理为什么具有普适性呢?谢林认为,这是因为,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种预定的和谐,这样一来,观念的东西就能与客观的东西相符合。

先验唯心论考察的是观念的东西,它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的,但这种作为第一位的主观的东西如何能够产生出客观的东西呢?谢林同样认为这还是因为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种预定的和谐,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

所以人类思维的最后归宿都应该是“绝对同一”。

他说:“整个哲学都是发端于、并且必须发端于一个作为绝对本原而同时也是绝对同一体的本原。

”谢林就是从这种绝对同一性出发,试图把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等统一起来。

谢林认为,既然绝对同一性意味着一切差别的消失,那么他的同一哲学就能消除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论。

二、谢林的哲学体系(一)以“绝对同一性”为核心1.绝对同一性的特征谢林的哲学体系是以“绝对同一”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他的同一哲学是从他的自然哲学与先验唯心主义发展来的,他认为同一哲学包含了自然哲学与先验唯心主义两个方面,两者统一为一整体.即同一哲学。

作为构成同一哲学的两个部份,自然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就是用来说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是如何从矛盾达到同一的。

[2]绝对同一性哲学的特征就是企图用“抽象的同一”调和以至最后取消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矛盾。

2.绝对同一性的现实评价谢林看到了康德和费希特把认识仅停留在主观领域的局限性,设法把这种主观精神扩展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他把同一性说成是“先天的、无差别的、绝对的,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洞的同一”,这又走向了形而上学。

谢林所谓的“绝对同一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精神性的东西,也就是“绝对精神”。

所以,他的所谓同一哲学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唯心论。

在谈到谢林的同一哲学时,黑格尔说:“谢林的同一性原则缺乏形式、缺乏证明;他只是初步提出这个原则罢了。

”(二)由自然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两部分构成1.自然哲学(1)自然哲学的内涵自然哲学是什么?按照谢林的说法,自然哲学以自然界为对象,其宗旨是要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精神,或者说是从自然界中找出精神本质。

(2)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①谢林认为自然界是“绝对同一”的客观化。

自然界中的精神没有消失,只是隐藏在自然界现象背后。

自然科学中所发现的定理、公式、规律等就是隐藏在自然界中的精神,自然哲学的任务就是把隐藏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寻找出来。

②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经历了质料、物质、有机物三个发展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特殊的本质,自然界中的各种矛盾推动了自然界的发展。

③有机界达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他认为,在质料和物质阶段,机械性突出,精神性不明显,一切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

但是,到了有机界出现了生命,精神实质开始出现:一方面,因果必然性还起作用;另一方面,有机界还受“合目的性”的支配。

因为生命的发展表现为自我保存、自我完善,具有能动性,不完全受因果必然性的制约。

(3)自然哲学的现实评价他的哲学包含了许多合理性因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他把自然界看成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并看到了发展的原因是由内在的矛盾推动的,无疑对辩证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他倡导的自然哲学不是从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实际出发,不是借助于科学实践的方法去揭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有其错误性。

谢林的自然哲学往往提供大胆的猜测和论断,使用幻想的比喻和华美的词句,缺乏明证和事实。

这种思想促进了浪漫派的想象,使诗人们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同时也给当时以机械论占统治地位的学界带来一股新的思潮,受到了自然科学家们和浪漫主义诗人们的欢迎。

2.先验唯心主义哲学(1)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内涵先验哲学是什么?先验哲学则以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其宗旨是要表明精神一定要把自己展示在自然界中,或者说是从精神中引出自然.(2)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先验哲学的基本观点:①历史中存在着以自由为目的的自然规律。

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自由创造过程。

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的,社会历史也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以自由为目的的自然规律。

②历史的特点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在社会历史中,每个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自由的,但在活动背后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其活动结果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实现愿望。

③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一切运动的根据。

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正因为有了矛盾历史发展才有了动力,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带来历史的新陈代谢。

④艺术的美感直观是达到“绝对同一性”的唯一途径。

谢林认为,直观者直观到的不是“主观性的”自我本身,而是既非主观也非客观的绝对统一体。

[3]“绝对同一性”是不能言传和理解的,只能加以直观。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达到了精神和自然、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艺术的美感直观是引导人们消除一切矛盾,达到“绝对同一”的唯一途径。

[4](3)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现实评价先验哲学有许多辩证思想,他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历史的特点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

但他从精神中引出自然,从主观中引出客观,甚至认为矛盾双方的差别,对立,转化也是由绝对同一决定的,这些都是形而上学思想。

错误的把自由和必然理解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仍停留在思想革命上。

三、哲学史上对谢林绝对同一学体系的总体评价(一)谢林绝对同一哲学的历史地位一般在哲学史上,谢林是德国唯心主义发展中期的主要人物,处在费希特和黑格尔之间。

解读他的哲学通常不太容易因为它对哲学中关于自然的定义总是不确定的。

一些学者认为他是伟大但又捉摸不定的思想家,因为他在观点间的跳跃对于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来说缺少一些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力量。

另一些人认为谢林总是关注一些常见的话题,尤其是自由、绝对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谢林的思想和费希特一样也常常被轻视了,尤其是在英语语系的国家。

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黑格尔后来的崇高地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故意贬低了谢林,将谢林描述为德国唯心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注脚。

其次是因为他的自然哲学,它常被一些实证科学家们嘲笑为缺乏逻辑推论和实践证明的。

但他的自然哲学受到了浪漫派和大诗人歌德的欣赏,也得到了德国自然科学的欢迎。

(二)谢林绝对同一哲学的现实评价谢林的自然哲学,先验唯心主义和同一哲学也有一些积极的东西。

其调和,取消矛盾的的观点也有其阶级根源。

谢林早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革命的意义的,它代表当时德国资产要求进步的方面。

但是后来,由于德国资产阶级对社会发展的恐惧,怕因革命而失本阶级的既得利益,因而与封建贵族专制政权的妥协倾向在谢林的思想中逐渐占了上风。

谢林的哲学也趋与保守,甚至反动,同一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倾向就是这种反动趋势的明显表现。

谢林的同一哲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也有其局限性,归根结底是唯心主义的。

四、谢林绝对同一哲学体系的当代价值我们要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同一哲学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认识其有利的一面,又要认识其不利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