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一、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
(一)谢林的生平、主要着作及哲学倾向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生于德国小镇莱翁伯格,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兼职中学教员。

谢林曾是黑格尔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读书时的同学,后来到耶拿大学继续深造,此时,费希特哲学对谢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毕业后,谢林留校任教,在这期间,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还结识了一些当时德国浪漫派文学家(如莎士比亚着作的德文译者谢勒格尔).谢林在这段时期发表了着作《世界灵魂》《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和《先验唯心主义体系》,通常称这一时期为谢林的“自然哲学时期”.1803年他离开耶拿大学,来到符腾堡一所新成立不久的大学就职。

1804年,他发表了《我的哲学系统》。

从1806年到1840年,一般称做谢林的“同一哲学时期”,这段时期他的主要着作是《布鲁诺或事物之自然的和神圣的原理》。

1841-1854年,他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院士,同时成为柏林大学教授。

因为此时普鲁士王国要利用谢林的哲学为巩固政权服务,以抵抗青年黑格尔派的反宗教倾向,因而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谢林的“天启哲学”或“启示哲学”时期。

谢林关于天启哲学的讲演后来由其子编为《神话哲学与天启哲学》一书,在他死后出版。

谢林是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客观唯心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多次变化,并不能用一种系统化的体系概括。

在其早期哲学中,他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又开辟了后来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先河,成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的中间环节。

他的自然哲学的产生不仅借鉴了意大利启蒙哲学家维柯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同时吸收了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

在此基础上,谢林逐步克服费希特片面追求对自然的主观唯心主义缺陷,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自然哲学体系。

1796-1798年,谢林把自然哲学纳入到先验哲学中;
1799年,谢林把自然哲学设置为一门独立学科;1801年,他提出同一哲学,将自然哲学及先验哲学纳入其中,使自然哲学成为同一哲学的组成部分。

晚年的谢林却走上了为普鲁士王国辩护的“天启哲学”道路。

从谢林一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他最终回归到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二)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大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自然哲学、先验哲学、同一哲学和天启哲学,其中最重要的是同一哲学思想。

其一,自然哲学。

在自然哲学中,谢林重新强调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特点,即“绝对”衍生出整个自然界,并且认为客观世界中充满着宇宙精神。

与斯宾诺莎不同之处在于,谢林将目的论的因素纳入到泛神论中,认为自然界是由绝对精神中不受主观控制的欲望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它起初是懵懂的理智,但本身已拥有了内在的制约。

这种制约不同于康德所提出的“反思性的判断力”,而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倾向。

他认为,其实自然界隐藏的目的性在简单的机械运动中就能体现,经过电学、磁学、化学作用到有机作用,自然界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机械和运动的融合;又经过一系列的演进最终到人,客观世界在人的身上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自我的必然性最终被理解为自由的理智。

[1](P196)因为主观的东西只能认识主观的东西,所以主体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可以用来证明对象原本就是无理智的神明,或“冥顽化的理智”,客观世界原本神秘的实在性就会烟消云散。

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绝对无差别的“同一”无意识地排斥自身的无差别性,从而产生出斗争甚至冲突,因而谢林能够找寻出自然过程中“二元对立”以及“两级性”,并把其视为客观世界的根本原则。

整个自然界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都是根据这一根本原则作为引擎所推动的。

其中,较高级、较复杂的事物是较低事物的“合题”,从合题中又引申出新的两级性和矛盾性(正题和反题),然后再归结为更高的合题。

所以自然发展的一般公式为:“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的整体。

例如,物质的两极性在力学中就是引力和斥力;在物理和化学中是阴电和阳电,南极和北极,酸和碱;在有机物中是感受性和反应性;在人身上则是主观和客观。

但这些只是层次上的不同,整个自然界生成过程都是人的一个必然的、合目的性的过程。

人们逐渐地对先验哲学领域进行研究,以自由的原则去制约主体的目的性,努力地将自己的行为达到主客观无意识的统一。

但是,不论是在自然哲学还是在先验哲学中,呈现出的差别都是由绝对同一本身发起的有限事物时在“因次”上的“量”的差别,即主客观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但是从绝对同一的“质”的角度去观察则却仍旧是绝对的无
差别,这与斯宾诺莎在最顶层客观实在中“取消了一切制约”的说法相同。

所以后来黑格尔把谢林的“绝对同一”比喻成一个无限的黑夜,说他是“黑夜观牛,一切皆黑”,[2](P240)不能说没有道理。

其二,先验哲学。

谢林把自己的先验哲学称为“先验唯心论”,探讨的是由主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开创客体的历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认识、实践和艺术。

他在认识论中和康德、费希特一样,主张“我思故我在”,先验自我意识发挥自己的统觉作用来为自然立法,并在自然界的法则中看出自我意识本身的法则来,不再认为对象世界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

这就是最终从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中引出其产生对象以达到主体和客体的同一性的实践意义,在理论的终结处进入到了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以人的自由为出发点,以此开始对人类社会历史领域进行研究。

谢林认为整个人类历史是人的自由从产生到发展,最后必然达到同一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的开始,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客观制约性是相分离的,这种主观能动作用只能具有“随意性”.
这种随意性仅仅在它产生的那一瞬间表现出很自由,但立即就会被上天的旨意所主导和制约。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自远古时代到希腊时代都展示出一股毫无目的却同时具有摧毁性的力量。

到了谢林身处的时代(封建时代),自然必然地、强制地约束着自由,这种约束不受自然规律(血缘、地域、环境、种族和个人气质等自然条件)所制约,因而对人的自由而言呈现出随机性。

统治者意志在其中最大限度地表达着主体所追求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本身对他人来说也完全是偶然的、无规律可循的,因而是扼杀人的自由的专制暴政。

到了谢林及他之后的时代,人类开始意识到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必然性是在相互关系的无限的随机性中产生的,并可以把这种必然性上升到自由的必然性。

此时,人可以将自身的自由受到自身的理性所建立的“第二自然”的必然制约。

至此,理性的法制时代已经到来。

“自由的就是必然的,而必然的也就是自由的”状态已经实现。

[3](P103)谢林认为,法哲学比作为实践哲学的道德哲学要高。

康德的道德哲学其实还只是“任意”,
因为它不可能有相应的后果,法哲学则既立足于人的自由意志,同时又能将它在现实社会中必然的实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自律”.
但由于时间具有无限性,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自我意志,所以真正要达到“去差别的同一性”,就需要引入艺术直观,因此他提出了“艺术哲学”.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人总是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一定会受到必然的支配,“自由”与“必然”的矛盾本身就蕴含着二者逐渐接近和融合的过程,从而突出了“天意”在背后起的作用。

因此,“绝对同一”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现实的历史活动中,人往往会忽略绝对同一的存在,他们要么无目的的行事,要么又过于听从上天的旨意,因此真正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不能在历史上得以实现。

能够达到主体和客体直接同一的只
能是“理性直观”(又称“知性直观”),因为它能够超前地意识到历史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理智中创造出直观的对象来。

这就是哲学家所做的工作,他凭他的哲学从现实历史中拔高,所依靠的其实是天才,而不是推论,这是一种“精神的艺术感”.但这种哲学的创造还没有把客观现实完全融合于主观创造中,因为即使对象是主观创造出来的,他仍然与主观对立,要想真正的实现全面的主客观同一必须在艺术直观中实现。

理智直观中绝对的抽象本质是理智地意识到自身是主观和客观在对立状况下的同一,因而这种同一仍然是理智主观上造成的。

当引入艺术直观之后,精神可以延展到主体以外的世界,从而达到客观物质与主观精神的统一,这才能够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本质进行揭示。

在艺术创作中,主体在直接地创造出一个客体的同时还可以将自我情感融入到所创造的客体之中,达到一种忘情于我、情感交织的境地,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直观者与被直观者,有限与无限,自由和必然的完美统一。

谢林的哲学归结于此,成为了其整个哲学的“拱顶石”.[3](P15)谢林的艺术哲学并不是研究艺术创造本身的规律,而是从以艺术形象出现的宇宙出发,最终回归到自然哲学。

“上帝将宇宙制作成为绝对的艺术品,而且使之处于永恒的美之中。

”[5](P24)谢林认为,一切美(包括自然美)都是艺术创造出来的,只有艺术作品才能达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无限的统一,“这种无限的事物最终由美表达出来”.[3](P270)上帝启发人的艺术直观,绝对的上帝以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来告诫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想象融入客观现实之中去创造,这样才可以像上帝那样达到主客观无差别境界,这就是“绝对”对自身的认识以及自我意识的体现。

谢林的艺术哲学对当时德国浪漫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极大地助推作用。

在谢林看来,这种玄妙的艺术直观相对于理智直观来说更加深入。

艺术直观可以将艺术的客观实在去除掉,使之演变为理智直观,从而成为哲学;与此相反,将哲学注入实在性成分就演变为艺术。

艺术的直观不仅体现在主体内在精神上,而且也体现在客体外部的影像之中。

艺术直观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指引要求主体形成一种“新的神话”,在这一过程中去感受天命对人精神上的暗示,用艺术的视角去感受客观精神的“绝对”.谢林晚年的思想逐渐地陷入这种宗教主义之中,并对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三,同一哲学。

谢林的同一哲学包含了自然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两个方面,将两者统一为一个整体,即为同一哲学。

谢林对同一哲学思想的提出原因做出介绍,并阐释了“同一”的内涵。

谢林认为,他的自然哲学仍然可能被人们怀疑为唯物主义,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他提出了同一哲学。

谢林认为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都是“绝对”的产物。

绝对是物我的同一,在绝对之中,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理想与现实
都统一起来了,这个绝对叫做“无差异”,又名“同一”.在绝对中对立的两极玄妙地、不可思议地调和了起来。

同一先于矛盾,又是矛盾的结果;同一是起点又是终点,一切发展都循着这个封闭的圆圈进行着。

实事上,同一哲学批判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唯心主义传统。

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以客观东西与主观东西的一致为基点。

”[3](P6)谢林企图从主体与客体,主客体在精神的关系上找寻知识产生的内在根据。

在“客体”是什么的问题上,谢林反对康德把“自在之物”理解为认识的客体这个结论。

在“主体”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他也继承了费希特的哲学观点,但是做了一些改变。

他把“自我”解释为“一切主观的东西的总体”,有时候也叫做“自我意识”,从而解释了主客体达到同一的原因。

谢林同一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后世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包括同一性与整体性,对立面的辩证统一,以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同一性与整体性。

谢林把关于自然的学说和关于知识的学说的统一称作“同一哲学”.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两门学科的总和就可称作真理。

他认为真正的真理是“绝对同一”,这种绝对同一具有同一性也具有整体性,因此谢林的同一哲学首先强调的便是同一性与整体性。

谢林力图把自然和知识看作是一个同一的整体,他认为意识和自然本来就是无限的统一体,只是当意识限制自身并把自身表现为有限的东西时,才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区分。

绝对同一是其哲学的出发点,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源于绝对同一。

在本源上,万物无差别的统一在一起,是一个绝对的同一,这毫无差别的同一自然是一个同一体,具有整体性,即万物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同一整体。

同时,同一中应当包含有对立,于是,世界不能说是纯粹的同一,是可以分化出对立的二重性的。

到这里,同一哲学精炼的含义,即同一性和二重性的依存和不可分割的辩证法便显现出来了。

谢林也主张“对立面的辩证统一”.他认为“绝对同一”虽然没有差别,但他是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力量,由于这种无意识的精神力量所产生的欲望和行为超出了“无差别同一性”的范围,使自己和自己区分开来,就产生出思维和存在,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差别与矛盾,从而使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界的万事万物由此产生出来。

因此“绝对的无差别”内在包含辩证法的因素,在谢林关于自然界的唯心主义学说中就体现了重要的唯心辩证法思想。

谢林提出了自然界无意识的精神发展公式:“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在谢林看来,一方面,世界上的各种差别、矛盾的产生是源于“绝对同一”的精神;另一方面,二元性对立力量是产生千差万别自然现象的原则,它贯穿在整个自然界和一切自
然现象中,使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有了一种内在的普遍联系。

也就是说,自然界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从最低级的现象到最高级的现象无不具有二重性。

由于自然界一切的联系和发展都是矛盾双方相互斗争激化的结果,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任何绝对静止的东西。

谢林最终成为第一个把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和对立斗争的思想引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人。

除此之外,当“绝对同一”的精神意识到它自己之后,世界上的差别、矛盾也就要归于消失而回复到无差别、无矛盾的绝对同一状态。

具体来说,宇宙中的一切的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千差万别的个别之物,都是同一个绝对超出无差别的同一范围后,力图从无意识状态达到自我意识状态的途程中所采取的无限多样的形式,都是它的变形和样式,也是它的有限的、个别的存在形式。

因此,都同样地保持着“主体-客体”这种同一性,都毫无例外地具有“主体”和“客体”这样的二重性、二元性或二级性,都是一个具有这样的二重性的“同一体”或“统一体”.谢林说:“对立在每一时刻都重新产生,又在每一时刻被消除。

对立在每一时刻这样一再产生又一再消除,必定是一切运动的最终根据。

”[3](P148)这就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永恒的生成运动。

在他的思想中也包含了唯心辩证法的因素,在千差万别的二元对立之中贯穿于过程或者现象的是一种内在的普遍联系。

他认为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人脑是客观世界发展中的最高点,因此客观世界通过人脑得以完善。

同时,自然界从低级到高级都包含着对立统一,例如,在有机生命中感受性与感受刺激性是两种力量的对立同一;在人的意识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同一。

最后,他阐释了客观世界的联系是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发展起来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切都具有生命力,不是孤立、静止、机械地运转。

无限与有限两者的关系也是谢林重点论述的思想。

同一哲学思想以理性为出发点,理性是不受他物限制的,因而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就必须达到自身的绝对同一。

在这种无限理性中,我们要保持绝对同一就需要不断地去平衡主客体,主体与客体作为异质事物无法同一,谢林则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量上的无差别。

他对于世界级次的解释也是以绝对同一的理性为出发点。

绝对同一是世界各部分所共有的特征,而个体物必须受制于这种绝对同一,个体物之间在与外界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中成为有限者。

有限者内在也遵循着绝对同一,个体内在的包含着一个整体。

“任何事物要成为其自身并得以持存,就必须隶属于绝对同一的某一规定之下,并某种程度地表达绝对同一,不然就没什么东西可谓真实了。

”[3](P250)本质上说,谢林的辩证法中蕴含着良性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对这二者的关系,谢林不是用有限去叠加无限,用有限去追逐无限,也不是在表象思维中对有限和无限做简单差别和对立,他仅仅把他们当做对立和矛盾的存在,把有限和无限矛盾的存在看成对立的统一,并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实现其对有限和无限矛盾的理解。

在谢林看来,有限和无限正如人的生命,以过程的无限性的角度理解二者的统一,有限才是真正的无限,有限的自我伸展过程就是无限。

其四,天启哲学。

谢林晚年付诸于对神秘的天启和宗教信仰研究。

他不同于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性宗教和宗教道德化,而是突出强调宗教的神秘性与非理性。

他称自己的宗教哲学为肯定哲学,与其对立的是康德等人的否定哲学。

他说:“没有一个活动着的上帝就没有宗教,因为宗教以上帝与人之间现实的、真正的关系为前提。

如果缺乏上天的旨意,也不会存在着任何历史。

”否定哲学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只有可能的、但不是现实的宗教,完全限定于理性范畴的宗教。

只有过渡到肯定哲学,我们才能进入宗教领域。


谢林认为,神明存在理性,神明是有爱的、有意志的和有人格的,即基督教信仰的三位一体的上帝。

但不管是上帝的绝对同一的本质,还是上帝揭示自身的存在,都是上帝自己设置的,不是人处于道德需要的公设。

谢林与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宗教观的一个根本差别就在于,上帝只有首先是客观的绝对实体,才能成为人的主观情感的对象。

谢林与很多传统的宗教主义者相似,认为上帝的存在是自我展开的创造性过程,但上帝并不直接创造现实世界,因为他无法超越有限与无限之间巨大的鸿沟。

上帝是通过意念来创造世界的,理念是上帝永恒的写照,自然界则是理念世界的写照。

如果说,谢林在早期的《自然哲学的观念》一书中借助的还是斯宾诺莎“能动的自然”的观念,那么,在他的宗教哲学中,关于理念世界的神学已经取代了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

谢林认为,肯定哲学的中心环节是上帝与人的关系问题。

基督教主张“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正如上帝既是无理性客观又是有爱意的人一样,每一个人就是上帝投射出的影像。

谢林进一步引申出必然与自由的区别,肯定人的存在既是必然又是自由的。

他说:“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本身。

人的本质就是他自己的行动。

自由和必然是内在统一的,正如同一个人实在看起来有不同的方面。

”虽然两者是统一的,但自由是人的存在的主要方面。

他在晚年着作《论人类自由的本质》中指出,仅仅用反思和思辨探寻人的本质,会引发失去统一性的危险,肯定哲学的任务是超越精神上分裂的产生。

这部着作对人的存在与自由探讨,在本世纪引起了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蒂里希等人的关注,把它视为存在主义的先声。

二、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谢林哲学是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继承
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开辟了德国客观唯心论的先河,对德国哲学革命和唯心辩证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谢林的哲学思想产生、形成与发展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是历史的必然。

(一)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谢林生活在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是德国唯心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

当时德意志被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封建的政治统治占有绝对优势,封建势力长期压制文化的发展,宗教成了政治统治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对德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德国的启蒙思想家不能像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公开地批判封建统治与宗教势力,他们只能用文学和哲学的形式曲折委婉地表现出他们的进步思想。

在这样一个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里,谢林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战争、七月革命等。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条件下,才使得谢林的哲学生涯跌宕起伏,并最终陷入到维护德意志封建专制统治的牢笼之中。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谢林早期的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先进思想的代表,他用唯心主义的外表包裹辩证法思想,充分反映了当时欧洲革命形势和广大人民的革命要求。

德国的社会生活实践赋予了谢林用曲折的方式反对封建专制的重任。

青年时期的谢林意识到人类自由的本质,主张建立法治社会,他相信人类的进步性以及人们对自由和法治的极大的向往,此时的谢林被赞誉为“新时代的领跑者”.晚年时期的谢林,由于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很失望,认为根本无法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因此他逐渐成为封建主义的辩护人。

谢林一生致力于对哲学的探索,提出了他最为着名的“同一哲学”.虽然晚年陷入了“天启哲学”和“神秘主义哲学”之中,但其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为后世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发展,政治上逐渐走向统一,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熟的一段时期。

德国古典哲学就是这种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它也成为了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自然科学理论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基础。

许多新兴科学,诸如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地质学、胚胎学、有机化学等都在19世纪上半叶建立起来。

这些新的科学以新的事实证明宇宙是发展的,世界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使人们形成了整体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