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研读课文4—9段
•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写信给你说:“我年纪还不到四 十岁,可是视力模糊不清,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摇摇晃晃。 (视:视力,动作名 动摇:古义——牙齿松动 今义—— 不稳固,不坚定)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强壮却都过早地逝 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久活在世上呢?我离不开这 儿,你又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使你忍受无穷无尽的忧 伤啊!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说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早死而病弱的却保 全了呢? (强者:古义——强健的人 今义——强有力的人 全:保全,形作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谋生,虽然零丁孤苦,不曾一天和你分 离过。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 辈中只有一个你,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我,子孙两代各剩一 人,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嫂嫂曾经一手抚摸你、一手指着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 有你们两个了!”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虽然能记得,也不 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
未可以(之)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 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消息不是 真的,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抱丧的消息,为什么又 分明放在我身边呢?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 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唉!大概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 儿子夭亡了啊!你那么纯正明智最应该继承先人的家业, 却不能承受先人的恩泽了啊!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 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 古文,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取老虎追赶野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兽表象,表急. 突然。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离开
CHENL古I 代四马拉的兵车为乘,万乘指14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果实” 与人合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义,形容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不后久来,孤单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死去的 长辈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未知其言之悲也。 C通HE“NL逝I ”
CHENLI
6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 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 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 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 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
的《芙蓉女儿诔》就属
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诔lěi:古代叙述死者生平, 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 贱不~贵,幼不~长。
CHENLI
7
了解背景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四人,长子韩会, 次子韩介,季子韩愈。十二郎,即韩老成,本 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韩愈幼年丧父, 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他和十二郎从小生活在 一起,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 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 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自己的 衰病,子孙辈的幼小,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 作者悲感万端,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
《祭十二郎文》精品课件
▪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其 ▪ 后四年 ,而归视汝。又四 年 ,吾往河阳省坟墓 ,遇 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 ,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来 省吾;止一岁 ,请归取其 孥;明年 ,丞相薨 ,吾去 汴州 ,汝不果来。是年 , 吾佐戎徐州 ,使取汝者始 行 ,吾又罢去 ,汝又不果 来。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 客也 ,不可以久;图久远 者 ,莫如西归 ,将成家而 致汝。
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年少身强的反而早死,年
未可以为信也。梦
长衰弱的却反活着呢?我
也,传之非真也?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如
东野之书,耿兰之
果这是梦,那么是传送的
报,何为而在吾侧
消息不真实吗?孟东野的
也?
来信、耿兰的丧报,却又
为什么在我的身边呢?
呜呼!其信然矣!
吾兄之盛德,而 夭其嗣矣!汝之 纯明宜业其家者, 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 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 而寿者不可知矣!
如今一个在天涯,一个在 地角,活着时你的影子不 能与我的形体相依偎,死 后你的魂灵不能和我在梦 里相聚会。这实在是我造 成的,又能怨恨谁呢! 那苍苍的上天啊,我的痛 苦何时才有尽头!从今以 后,我大概没有心思活在 人世了!我应当在伊水和 颍水之畔置几顷田地,来 度过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儿 子和你的儿子,期望他们 长大成人;抚养我的女儿 和你的女儿,等到他们出 嫁,我的心愿不过如此罢 了!
汝之子始十岁,吾 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 不可保,如此孩提者, 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 哀哉!呜呼哀哉!
虽说如此,我自从今年以来, 花白的头发有的变成全白了, 松动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 体质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 一天不如一天。不用多久, 我就跟着你去了么!如果死 后能有知觉,那分离的日子 也不会太久了;如果死后没 有知觉,那我也悲伤不了多 少时候,而没有悲伤的日子 倒是无穷无尽的。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祭十二郎文(2012上课)
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 所愿。
代奴婢
第十段的主要内容
安排后事,告慰老 成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
通“殓”,给 死人穿衣入棺
临
下棺入穴
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 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 互相照顾着 生活 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实在是我造成 得灾难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 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 已往, 什么时候才有尽头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遥远的地 方,句中作动词“具”的状语 使动,使……来
省
一词多义
不省所怙 知道 汝来省吾 探望
乃能衔哀致诚 致 将成家而致汝
表达 使„„ 来 最初,初次
才 幸运 希望
始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汝之子始十岁 皆不幸早世
幸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虽
以为虽暂别,终当久与相处 虽然 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即使
写信
给
转折
视力
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
并列
考虑
健康强壮
早晚
取独
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 难道 离开 职守 谁料想
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忧伤
保全, 形作动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以先前担心己死 侄悲,反衬现在侄 死己悲,突出了噩 耗之意外。
派去迎接你的人刚出发
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
东:名作动,到东边住;客:名作动,客居
《祭十二郎文》(非常完整版)课件
式和规范。汉代的祭文多为四言或五言古诗,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的赞颂
和感恩。
0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古代祭文发展的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祭文作品。这些祭
文不仅格式规范、文采斐然,而且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其中,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典范之作。
12
不同类型祭文的写作规范
2024/1/24
告祭文
告祭文是向神灵或祖先报告某件事情的祭文。写作时要简洁明了地叙述事情经过和结果, 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要注意措辞得当、语气恭敬。
祈祭文
祈祭文是为了祈求神灵或祖先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祈求意愿和目的 ,同时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信任。语气要诚恳、谦卑。
谢祭文
谢祭文是为了感谢神灵或祖先的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具体描述自己受到的恩惠和帮 助,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2024/1/24
20
作品所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024/1/24
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祭十二郎文》通过叙述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 强调了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睦、 兄弟友爱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韩愈在文中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还通过对 家庭伦理的阐述,表达了对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期望和 责任感。
2024/1/24
文章通过回忆与十二 郎的往事,表达了作 者对亡侄的深切悼念 之情。
5
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唐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时期 之一。
中唐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恢复 秦汉散文的传统,强调文章的内容和 思想性。
2024/1/24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祭十二郎文》中的经典段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解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理解韩愈与十二郎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作者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悲痛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视亲情,理解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培养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祭十二郎文》中的情感表达,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难点:深入分析文章中的情感层次,理解韩愈的悲痛与自责,以及这些情感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如一个家庭在面临困境时如何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
然后,引出《祭十二郎文》的背景,介绍韩愈与十二郎的关系,以及韩愈在得知十二郎去世后的悲痛心情。
二、初读感知(约15分钟)1.自由朗读:学生自行阅读《祭十二郎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
2.字词讲解:教师选取文中几个典型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如“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分段朗读:分小组或全班分段朗读,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体会文中情感的起伏。
三、深入解读(约30分钟)1.情感解析o悲痛之情:引导学生分析韩愈在得知十二郎去世后所表现出的悲痛心情,如“吾哭于斯,吾痛于斯,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等句子。
o自责与悔恨:探讨韩愈在文章中流露出的自责与悔恨之情,如“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等语句。
o怀念与追忆:分析韩愈对十二郎生前事迹的怀念与追忆,如“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等段落。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
取消句子独立性 健康强壮 去年孟东野往
忧伤 ,吾书与汝曰 :“ 吾年未四十 , 而 真实,确实 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离开职守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接礼法或宗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知道 法册定继承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人为“嗣”.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能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纯正明智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动词,继承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的事业 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确实 为何 寿命的长短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 妻子儿女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的统称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第二年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成为事实, 实现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手持戈代表军务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取老虎追赶野 兽表象,表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突然。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 )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 )或尽粟(sù)一石 (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 )。食(sì )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sì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shí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公开课课件《祭十二郎文》课件
05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朗读或背诵指定段落
学生1
朗读文章开头部分,引导全班进 入文本情境。
学生2
背诵文中韩愈对十二郎的回忆部分 ,展现韩愈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
学生3
朗读文章结尾部分,带领全班感受 作者悲痛的情感。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韩愈在文中的情感表达
小组1
从文本中找出表达韩愈悲痛的词 语和句子,分析这些语言手段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探讨
中方生死观念
01
04
西方生死观念
轮回观念:相信生命有轮回转世的可能,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
02
05
一元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生命 的终结,因此更加重视现世生活。
重视家族传承:强调家族血脉的延续,认 为个人的生命与家族紧密相连。
03
06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认为 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小组2
探讨韩愈在文中对十二郎的回忆 ,如何通过这些回忆展现他对逝
去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小组3
分析韩愈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无 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这些 感慨与他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之
间的联系。
分享交流:你如何看待中西方悼念文化差异
1 2 3
学生1
分享对中国传统悼念文化的理解,如守孝、祭祀 等习俗,以及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 。
韩愈的政治遭遇
韩愈在政治上一直不得志,多次被贬 谪,这也使得他对生命和情感的体悟 更加深刻。
唐代祭文的传统
唐代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用于表 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愈生平及文学成就
韩愈的生平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ppt
虽然这样
将
6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精神
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多少,指过不了多久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 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 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才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 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诗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生在世,离合聚散,甚至生离死别本 是常事。可是,逝者已矣,却会给生者 留下无尽的哀思和悲痛。 这种哀思和悲痛绵绵于千年之后。今天, 我们依然可以在韩退之的“绝唱”之文中触摸 得到。 此文就是韩愈的---------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 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 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 泪。”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 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韩愈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 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 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 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此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 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 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却都很 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 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 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 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 韩愈知道消息,悲痛欲绝,写了“祭十二郎文”,叫 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 篇祭文,一字一泪,读来令人心酸。
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
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高中语文说课稿《祭十二郎文》(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祭十二郎文上课用优秀课件
宾语前置
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兄嫂了
注意:
“惟(唯)……是……”为语 句的一种固定,古今汉语中常见。 如:唯你是问,唯才是用,唯 贤 是举,等等。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 早世。承先人后者, 很早去世了。继承先父的后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代,在孙辈里只有你,在儿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辈里只有我,两代中都只剩 一男子,孤孤单单。嫂嫂曾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经一面抚摸着你一面指着我 “韩氏两世,惟此而 说:“韩家两代,只有你们 已。”汝时犹小,当 这两个人了!”那时你还小, 不复记忆;吾时虽能 恐怕已记不得了;我那时虽 记忆,亦未知其言之 能记得,但不懂得她话中的 悲痛。 悲也。
第九段:汝之书,六月 十七日也。东野云:汝 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 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 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 月日?东野与吾书,乃 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 之乎?其然乎?其不然 乎?
你的信,是去年六月十七 日写的;东野来信说,你 死于六月二日;耿兰报丧 的信没有说明你死的月日。 大约东野的使者没有向家 人问明死期;耿兰报丧的 信不懂得应当说明死期; 东野给我写信时向使者询 问死期,使者不过信口胡 答罢了。是这样呢?还是 不是这样呢?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 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 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 泪。”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 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 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 籍昌黎,世称 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 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 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 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 “韩柳”,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 韩笔”。 古文 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 , 唐代古文运动 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 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了 。 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 的领袖人物。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 展道路,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 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代表作是 《马说》《师说》等。传世作品集为 《昌黎先生集》。
唐·韩愈 祭十二郎文 精品课件
(5)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乃能衔哀致诚._____诚___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言有穷.而情不可终____尽__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而神者诚难明.矣_______明__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______衰___,__变__得__衰___弱__;__微___,变得微弱 (7)形容词使动用法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________使___…_…__保__全________________
⑥从嫂归葬河阳______省__略__句__,__“___河__阳__”__前__省__了__“__于_ ”
⑦中年兄殁南方______省__略__句__、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_中__年__兄于南方殁”
⑧吾又罢去____被___动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现实,不愿意相信和接受,于是由“疑”到“问”,连用 语气较强的“乎”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天道命运不公的强 烈责问。在韩愈看来,韩会(其兄)之盛德,其嗣必不夭;老成(其 侄)之纯明,其命必不绝;年壮之人者,其寿必不折。接着用 “也”一转,通过冷静分析,表明这是事实,“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是不争的事实。最后感情陡然一降,连用“矣”字 做出痛苦的判断,至此,作者悲痛的心灵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
4.一词多义
(1)终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 ②无以终余年___________结__束__、__度__完_____________ ③如不能守以终丧___________终__了__、__完__结_____________ ④言有穷而情不可终__________终__了__、__完__结______________ ⑤终葬汝于先人之兆__________最__后__(_一__定__)_____________
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2021/10/10
3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
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
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度2悲021/伤10/1、0 痛不欲生之情。
28
第4段,一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乎” 字,四个“也”字,五个“矣”字,揣摩它们的 用法,说说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2021/10/10
29
三个“邪”字:表现了他乍听到噩耗时 的分外意外、震惊,以至怀疑消息的可靠性 的心理状态;
三个“乎”字:他不相信神灵不明,上
☆省略句
2021/10/10
22
★古今异义:
吾与汝俱少年
明年,丞相薨 将成家而致汝
2021/10/10
古: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今: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阶 段的人 古:第二年 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古:安家 今:(男子)结婚;成为专家
23
★一词多义:
致
乃能衔哀致诚 将成家而致汝
表达 使…… 来
省
2021/10/10
32
文言词句
★词类活用: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名作状 一天天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名作动 继承……的事业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使动用法 使……早死
2021/10/10
33
★古今异义:
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人自立
今:(组织、机构)筹备成 功,开始存在
志气日益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 ,而归视 汝。又四年 ,吾往河 阳省坟墓 ,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 ,吾 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 来省吾;止一岁 ,请 归取其孥;明年 ,丞 相薨 ,吾去汴州 ,汝 不果来。是年 ,吾佐 戎徐州 ,使取汝者始 行 ,吾又罢去 ,汝又 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客也 ,不可以 久;图久远者 ,莫如 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 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 ,终 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 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 斛之禄;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 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之非其真邪?信也 ,吾兄之盛德 息不确实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哥哥有那么
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 美好的德行却丧失了后代?你那么纯正贤明却不
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 ,长者 能承受他的遗留的福泽?为什么年少身强的反而
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 早死,年长衰弱的却反活着呢?我不敢相信这
梦也,传之非真也?东野之书, 是真的啊。如果这是梦,那么是传送的消息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 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衣。
• 作者是怎样抒发悲情的?
①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
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 人深感真实、可信。
②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方便,尽情
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 如泣如诉。
呜呼!吾少孤 ,及 长 ,不省所怙(hù ) ,惟兄嫂是依。中 年兄殁(mò)南方 ,吾与汝俱幼 ,从嫂 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 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
• 韩愈丧侄为何会如此悲痛?
①虽是叔侄,却情同手足 ②侄子之死,实属意料之外 ③悲叹韩氏家族人丁不兴 ④悲叹自身宦海沉浮及人生无常之感
手法分析
• 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 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 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叙事是抒情的基础。往事历历在目, 忆之深乃因情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 真情。
悲叹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韩愈19岁便离家到 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 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 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 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 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 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 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 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此后四年, 才回家看望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 吊祖坟,遇到你送嫂嫂的灵柩来河阳安葬。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 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要求回去接家眷 来。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了汴州, 你没来得成。那一年,我在徐州辅助军事, 派去接你的人刚要启程,我又罢职离开了 徐州,你又没能够来。我想,你跟随我到 东边,东边也是异乡客地,不能久住;从 长远打算,不如西归河阳老家,将家安顿 好再接你来。唉!谁料到你竟骤然去世离 开了我啊!当初,我与你都还年轻,以为 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与你在一起的, 所以才离开你到京师谋食,为了求得微薄 的俸禄。倘使早知如此,即使是做王公宰 相,我也不愿意一天离开你而去就职啊。
,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 ,皆不幸 早世。承先人后者 , 在孙惟汝 ,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 ,形单影
只。嫂常抚汝指吾而 言曰:“韩氏两世 ,
惟此而已。”汝时尤 小 ,当不复记忆;吾 时虽能记忆 ,亦未知 其言之悲也。
呜呼!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还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全是依靠着哥哥 和嫂子。哥哥中年时,去世在南方。 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跟随嫂嫂送 哥哥的灵柩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 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 天离开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 幸很早去世了。继承先父的后代,在 孙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只有我,两 代都只剩一个人,孤孤单单。嫂嫂常 常一面抚摸着你一面指着我说:“韩 家两代,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那 时你还小,恐怕已记不得了;我那时 虽能记得,但也不懂得她话中的悲酸。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 ,而归视 汝。又四年 ,吾往河 阳省坟墓 ,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 ,吾 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 来省吾;止一岁 ,请 归取其孥;明年 ,丞 相薨 ,吾去汴州 ,汝 不果来。是年 ,吾佐 戎徐州 ,使取汝者始 行 ,吾又罢去 ,汝又 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客也 ,不可以 久;图久远者 ,莫如 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 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 ,终 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 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 斛之禄;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 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文章开头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 , 说明祭奠的时间,对象,首告闻丧以致哀。
请结合文章二、三两段谈谈 韩愈丧侄为何会如此悲痛?
呜呼!吾少孤 ,及 长 ,不省所怙(hù ) ,惟兄嫂是依。中 年兄殁(mò)南方 ,吾与汝俱幼 ,从嫂 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 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
赏析:采用“反差”叙述手法以增强抒情效果:作者自感眼花、发白、齿 摇、体衰,不能久存;而十二郎少壮康强,又蒙“吾兄之盛德”,理当存 全。孰料却偏偏相反,“少者强者而夭殁”。事情如此出乎意料,以至顿 生下文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怀疑。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 唉!难道这是真的吗?是做梦呢?还是传送的消
虽然 ,吾自今年来, 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动 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 衰 ,志气日益微 ,几何不 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 , 其几何离;其无知 ,悲不 几时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朗读课文
文体特征
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 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 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 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 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 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是作者面对死者 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 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 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 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 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 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 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 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连 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 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 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 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情
痛悼之情
追悔之情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文本研习
文章开头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 年月日 ,季 父愈闻汝之七 日 ,乃能衔哀 致诚 ,使建中
远具时羞(通 “馐”)之奠
,告汝丧十二 郎之灵: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 韩愈在听到你去世消 息后的第七天,才得 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 心意。打发建中从远 路备办了应时佳肴作 祭品,告慰于你十二 郎的灵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 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 月夜,短松冈。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 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此后四年, 才回家看望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 吊祖坟,遇到你送嫂嫂的灵柩来河阳安葬。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 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要求回去接家眷 来。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了汴州, 你没来得成。那一年,我在徐州辅助军事, 派去接你的人刚要启程,我又罢职离开了 徐州,你又没能够来。我想,你跟随我到 东边,东边也是异乡客地,不能久住;从 长远打算,不如西归河阳老家,将家安顿 好再接你来。唉!谁料到你竟骤然去世离 开了我啊!当初,我与你都还年轻,以为 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与你在一起的, 所以才离开你到京师谋食,为了求得微薄 的俸禄。倘使早知如此,即使是做王公宰 相,我也不愿意一天离开你而去就职啊。
,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 ,皆不幸 早世。承先人后者 , 在孙惟汝 ,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 ,形单影
只。嫂常抚汝指吾而 言曰:“韩氏两世 ,
惟此而已。”汝时尤 小 ,当不复记忆;吾 时虽能记忆 ,亦未知 其言之悲也。
呜呼!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还 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全是依靠着哥哥 和嫂子。哥哥中年时,去世在南方。 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跟随嫂嫂送 哥哥的灵柩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 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 天离开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 幸很早去世了。继承先父的后代,在 孙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只有我,两 代都只剩一个人,孤孤单单。嫂嫂常 常一面抚摸着你一面指着我说:“韩 家两代,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那 时你还小,恐怕已记不得了;我那时 虽能记得,但也不懂得她话中的悲酸。
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不真实吗?孟东野的来信、耿兰的丧报,却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 又为什么在我的身边呢?唉!这是真的了!
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 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德行竟丧失了后代,你
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 的纯正贤明本当继承家业的,竟不能承受他
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的遗泽!这真是天公实在让人难以推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