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 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òu jì) 燕.然(yān)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但是)(2)一词多义长:①道狭草木长(zhǎng动词,生长)②长河落日圆(cháng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3.作者简介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置福塞上》1、思索:使臣人就是谁?在什么情况下使臣?使臣目的就是什么?结果如何?学法指导栏1、通过多层次评点,认知诗歌内容,通过多层次评点,认知诗歌内容,认知并作自学自学认知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重点2、说道说道“叛塔巴出来汉塞,归雁进胡天”一句,蕴藏诗人怎样的感情?目标的写作方法。

2、通过把握住关键词句,通过把握住关键词句,融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融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学会多层自学资料,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赏析诗歌,次、多角度赏析诗歌。

难点3、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下日圆”这两句诗,并作一评测。

(需用画面还原法评点注释。

)自学过程:教师“复备栏”一、评点注释,引入新课4、全诗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或学生“笔记栏”同学们,评点注释就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法,正像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

那什么就是评点注释呢?评点注释法就是累积文学创作素材的方法,所指的就是碰触一篇代莱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指出写下得不好的句与段展开圈点,释词释义,不予注释,写下上一两句对该字、词、句、段、篇的认知和五、开拓延展,合作交流评价。

以往我们说道,十分诗七分念,我们很特别强调诗歌的读,但今天我们想要变小“念”为“写下”,这就是1、《归属于园田位居》(其三)中,诗人挑选归隐独守的生活,而不回去为国效力,这是不是浪费了自“诗歌评点赏析”。

己的才华?在当今社会,值不值得倡导?二、来到作者:陶渊明,名,字,别号,谥号,(朝代)知名的诗人,诗歌多以为题材。

《归属于园田位居》共五首,写于陶渊明后的第二年。

2、《置福塞上》融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下日圆”,找寻王维其他画面感很强的诗句,去进一步《置福塞上》作者,代诗人,此诗就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遣唐玄宗之命,以监察深入细致认知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有风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六、达标测评
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2.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
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知识链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他对“和平、宁静、美好的”生活向往之情我们在《桃花源记》中领略到。

本诗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30《诗四首》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30《诗四首》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学习《归园田居》(其三)一、导入新课二、熟读课文,正音,划分节奏1. 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 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三、理解内容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四、思考问题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3.齐背课文学习《使至塞上》一、导入新课二、作者介绍三、读课文,划分节奏1. 教师范读2. 注意字音并自由朗读课文。

3. 划分节奏。

四、思考下列问题: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 背诵检查背诵。

五、揣摩语句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3. 齐读背诵。

学习《渡荆门送别》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三、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

2. 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3. 思考下列问题: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4.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四、研读赏析,思考下列问题:1.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3. 怎样理解本诗的尾联?4.齐读背诵学习《登岳阳楼》(其一)一、导入新课二、作者、背景介绍1.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自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人。

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靖康之变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著有《简斋集》。

2. 写作背景:陈与义身处两宋之交这样一个国事多艰、时局动荡的时代。

该诗写于“靖康之变”的第三年。

此时诗人正处于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的苦涩生活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诗四首》导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熟读成诵,会默写,体会诗歌达的语言美、意境美。

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

一、自主学习(预习案):提出学习要求、建议采用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来重点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独立自学:(预设重点关注哪些学生、指导哪些学习问题、强调哪些重点任务)(分层次重点关注刘天明、门伟博、王远坤、杨学宇等学生;这些重点的诗句译需要重点掌握达到会背、会写)1、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

2、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重点)3、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2.合作探究:(预设重点指导哪些组、针对哪些问题点拨、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如何调整解决、指导分配展示任务)(引导学生赏析、分析;对于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教师进一步细致的讲解;根据组别的程度进行分配任务,特别关注较弱的小组。

)(1)《归园田居(其三)》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2)《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3)《渡荆门送别》颔联与颈联的关系?中间四句对偶本诗工稳,“平野”对“大荒”,“天镜”对“海楼”,佳句佳对。

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情意真挚地把诗人送到楚国。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诗四首)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诗四首)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第30课 诗四首》导学案(2)走近作者: 1、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著名诗人。

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源祁(今某某省祁县)人,后迁蒲(今某某省永济县),故又称蒲人。

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为“王孟”。

著有《王右丞集》。

诗词名作有《鸟鸣涧》《从军行》《观猎》《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某某兄弟》等。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今某某)人。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杜甫对李白极为倾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著有《李太白集》。

名作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朝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

4、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某某(现在属某某)人,是北宋、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长于诗,创简斋体。

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某某派之三宗。

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

写作背景:1、《归园田居(其三)》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第二年,其时诗人正过着“躬耕自居”的隐居生活,《归园田居》五首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旧居、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2、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X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使至塞上》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3、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二十五岁的李白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由水路北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某某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某某、某某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30 诗四首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后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 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 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第一课时学习《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1.读准字音。

荒秽. 荷.锄 属.国 塞.上 草木长.候骑. 燕.然 荆.门 帘.旌 徙倚..2.了解作者及背景《归园田居》 晋义熙元年,陶渊明不满官场的污浊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

回柴桑归隐。

次年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歌。

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夜欢饮几个侧面描绘了是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使至塞上》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苏轼评价王维(诗人、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熟读这两首诗,初步感知内容及主题。

课时要点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合作探究一、品读赏析《归园田居》1.概述诗意。

明确: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2.赏析诗句。

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愿”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归纳主旨二、品读赏析《使至塞上》1.概述诗意我轻车简从,将去慰问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似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地界,又似那云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沙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壮丽、浑圆。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30 诗四首【学习目标】一、有情感的朗诵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二、体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酷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学习重点】一、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二、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明白得。

【学习难点】树立酷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知识链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如此的家世背景,陶渊明青年时期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酷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收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非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

尔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

陶渊明的田园诗要紧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占多数,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绩最高。

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腹地位。

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一辈子态度,对念书人的阻碍很深。

二、背景资料: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闻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转变,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术,不仅为从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因此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别离以辞官场、聚亲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刻画了诗人丰硕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情感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乐趣贯穿着一组诗篇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学习目标:一、有情感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二、体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育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学习进程:前置作业一、基础知识:一、读准字音:晨兴理荒秽.( ) 草木长.(. ) 燕.( )二、说明下列词语荷锄:草木长:征蓬:大荒:柳暗花明:无时:4、文学常识《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代诗人。

《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务观,自号,朝闻名诗人《使至塞上》的作者是,朝诗人。

本诗选自。

《渡荆门送别》是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时的观感和情思。

课堂探讨5.《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7.《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明白得这两句诗的?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是如何明白得的?当堂检测四、课内精读(一)、按要求用原文回答九、《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一、《使至塞上》刻画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诗,回答诗后问题渡荆门山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

13.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渡远荆门外()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2)山随平野尽()A.全 B.完 C.死 D.使劲完成(3)仍怜故乡水()A.同情 B.顾惜 C.怜爱 D.怜恤14.说明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15.对诗的内容、写法明白得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抵达的地址和将要前去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上30课诗四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30课诗四首导学案

三十诗四首第一课时学习导航学习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并纯熟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学习难点: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学生自学完成自主学习。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并展示合作探究。

3、学生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我自学我成功一、学习?归园田居?1、简介作者及背景:2、诵读理解:〔1〕朗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字面意思。

合作探究我探究我快乐A、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B、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干了多长时间?C、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3、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如今什么地方?想像“带月荷锄归〞等的动人画面。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提问: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详细指什么?拓展延伸我反思我收获欣赏陶渊明的另外两首诗: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学习?使至塞上?1、简介边塞诗及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四首
课题
《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课型
预习展示课
课时
一课时
4、齐读、背诵这两首诗。
5、小组检查默写情况。
6、达标测评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欣赏《渡荆门送别》诗,选出有错的一项 (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渡荆门送别》
1、首联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提示:可从动词入手赏析)
4、从尾联来看,全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登岳阳楼》
1、熟读该诗,疏通文意。
2、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读全诗,说说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七、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4)、单车欲问.边
(5)、长河.落日圆
(6)、萧关逢侯骑
..
(7)、仍怜.故乡水
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耘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一诗中情景交融、借景抒发悲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慰问
(5)、黄河
(6)、骑马的侦察兵(7)、爱
3.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收获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同窗们,一个人的性情修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若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诵诗歌,咱们能够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诵诗歌能够让咱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诵诗歌能够使咱们的心灵取得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刻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咱们一路去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1.有情感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体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使至塞上》一、新课导入在《桃花源记》中,咱们结识了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实,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与陶渊明齐名的还有王维。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让人钦佩,被苏轼盛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更教人推崇。

这节课,咱们将随陶渊明一路去观赏田园,随王维一路去观赏边塞风光。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诵诗歌,圈点课文生字词。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óu jì)燕.然(yān)2.听教师朗诵诗歌,用“/”划分朗诵停顿。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高声朗诵诗歌,明白得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沛,不够。

)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可是。

)(2)一词多义长:道狭草木长(长zhǎng 动词,生长)长河落日圆(长cháng 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4.作者链接陶渊明(365-427),东晋(朝代)闻名诗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解决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解决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
”字的含义。

做官,
我们就来学习诗四首,
总结三个问题的完成情况,表扬答案、思路、拓展比较完整的学生,指出几个典型。

诗歌的语
状态。

重点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提醒
原文的诗句回答)
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
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描绘画面时,也应该整体的把握诗词
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
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渡荆门送别》
1、首联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提示:可从动词入手赏析)
4、从尾联来看,全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登岳阳楼》
1、熟读该诗,疏通文意。
2、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读全诗,说说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史骐生
2、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
重点
整体把点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或知识回顾(大屏幕出示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配以背景音乐。)
面对这样一位苍老而可敬的父亲,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不由升腾起一种尊重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
二、自主学习
背影
课题
背影
课型
预展课
课时
第一课时
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本文是什么体裁?(散文)线索是什么?
4、反馈提升
1、文中提到的“背影”都在哪些段?请在文中画出来。哪一次是写作的重点?
2、作者善于在叙事运用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描写,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文章中有很多处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请同学们标出文中父亲所说的四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即什么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诗四首
一、目标呈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
1. 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2. 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知识链接: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

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

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

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

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父经商、家豪富。

他从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

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

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自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简斋集》。

二、预习热身
1、注音或写字:
(1)带月荷()锄归(2)晨兴理荒huì()(3)道狭草木长()(4)属()国过居延(5)帘旌()不动夕阳迟(6)徙()倚()湖山欲暮时
(7)都护在燕()然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带月荷.()锄归(2)但.()使愿无违
(3)大漠孤烟
..()直(4)长河
..()落日圆
(5)江入大荒
..()故乡..()流(6)仍怜

(7)徙倚
..湖山欲暮时()(8)三年多难更凭危
..
()
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
是,。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
是,。

(2)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描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之情的句子
是,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
是,。

(4)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
是,
(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作者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
是,。

(6)《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故乡依恋之情的句子
是,。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归园田居(其三)》
1、背景介绍:晋义熙元年,陶渊明不满官场的污浊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

次年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歌。

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夜欢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2、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句交代了哪
些内容?说明了什么?
3、“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二《使至塞上》
1、背景介绍: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实际是被
排挤出朝廷。

诗题中的“使”诗中的“单车”“属国”都指诗人自己。

据考证“出汉塞”
“萧关”“燕然”地理位置不对,诗人是想表现出大唐领土的广大。

苏轼评价王维(诗人、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使至塞上》颔联既言事,又写景,你如何理解“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
3、这首诗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什么?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红楼梦》中的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香菱说不出这
个字的好在哪里,你能说出来吗?
活动三《渡荆门送别》
1.背景介绍: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表现了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活动四、《登岳阳楼(其一)》
1.背景介绍: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和北宋南宋
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
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该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说说你对“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两句诗的理解。

3、诗人通过描写登临岳阳楼时所见所感,抒发了国破家亡的之情。

四、盘点提升
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如同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朗读吟诵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奇特壮美的西北边塞,雄奇瑰丽的长江中流一带,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而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李白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那或热情奔放、或清新俊逸、或自然闲适的诗作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让我们在吟诵声中结束对四首诗的学习,以此表达对诗人的崇敬之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