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发国家、地方政府收益分配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油气资源开发情况汇报

油气资源开发情况汇报

油气资源开发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断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国
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以下是我对油气资源开发情况的汇报:
首先,从勘探开发方面来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技术不断创新,勘探成本逐步
下降,勘探效率逐步提升。

通过加大勘探力度,我国陆相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的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油气资源开发方面,我国在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
创新,不断提高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在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方面,我国深水钻井技术、海底油气管道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

再次,油气资源开发的环保和安全方面,我国加大了对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
环保和安全监管力度,加强了对油气资源开发企业的环保和安全管理要求,有效保障了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最后,油气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开发合作,
加强了与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企业的合作交流,提升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油气资源勘探难度加大、油气资源开发成本增加、环保和安全监管压力加大等。

我们将继续加大油气资源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油气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献综述完整版

文献综述完整版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国内外铸造机械的研制工作已有半个世界的历史,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国内外铸造行业、铸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讨,找出铸造机械发展的一个方向,为研制现阶段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占领国内市场的新型铸造机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研制样机进行工业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目前我国已正式将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及建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场产业”正在崛起(所谓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装配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产业),而铸造行业是机械制造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防力量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

铸造是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而现金的铸造技术则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

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

铸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铸造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铸造是一种古老的制造方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铸造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很多的新的铸造方法,如低压铸造、陶瓷铸造、连续铸造等,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完善和实用化。

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电子通讯等行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俄我国铸造行业以前前所未有的迅速向前发展。

同时我国铸件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一个铸造大国,并已经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正从事该领域工作。

油气开采对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影响分析

油气开采对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影响分析

油气开采对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影响分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油气开采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油气开采对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的影响如何。

一、土地资源利用人们常常说:“资源是当代的,也是未来的”。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资源之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油气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可能会导致土地变化,甚至破坏土地环境。

首先,油气开采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在油气开采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勘探、开采、储存和运输等都需要占用土地资源。

尤其是在露天矿山开采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运输和储存,给原本可耕地、建筑用地带来影响。

其次,油气开采可能会导致土地变化。

露天矿场在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爆破等工作,这些工作会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使得原本稳定的土地发生变化。

而地下石油储存的开采也会导致地下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在海底油气开采中,由于作业环境极为恶劣,开采造成的地质结构变化可能引发较大的灾害。

二、环境影响随着国家的环保政策不断推进,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油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因为油气开采产生的废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油渍会给土壤和水系带来严重的影响,并威胁到附近的生态环境。

首先,油气开采会在开采、输送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由化学品和其他有害物质构成,会严重污染空气和水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限制油气工业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其次,油气开采对水源的污染也同样令人关注。

从井底到地面,油气的运输、加工和储存等环节都极有可能对地下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例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废水可能会带来多种有害物质的侵害,如重金属、酸性物质等。

总结人们对油气开采的需求是客观和必要的,但我们也需要面对油气开采对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的影响。

为了减小这种影响,我们不仅需要制定更严格的废物排放和环境规定,还需要依托科技通过技术创新来控制这种影响。

生命周期理论文献综述

生命周期理论文献综述
N o . 1 2 x 2 0 1 4
《 合 作 经 济 与 科 技 》
管理 / 制度
生 命 周期 理论 文 献综 述
口 文 /魏 丽 丝 (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 究中心 陕西 ・ 西安 )
[ 提要] 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很广泛 , 特别是在政治 、 经济、
环境 、 技术 、 社会 等诸 多领域经常 出现 , 其基本涵 义可 以理解 为
出了一套基于产 品生命周期的环 境成本管理模 式: 在产 品设计 阶段 , 以生态设计为导向; 在选择 原材 料时, 在兼顾经济利益 的
同时尽量选用环保 材料, 并应 遵 循 环 境 原 则 、 质 量 原 则 和 效 益
收录 日期 : 2 0 1 4年 1 0月 1 5日

原则; 在 生产阶段 , 采用清洁生产 的方式 ; 在销售 阶段, 采取绿 色销售 的手段 ; 在回收利用阶段 , 虽产 品已销售 出去 , 但并不意
收入 。
1 、 补偿企业以后期 间相关 费用或损 失的补助 , 如收到预拨
款等。

① 取得时确认 为递延收益 : 借: 银行存款, 贷: 递延收益。
② 然后在其补偿 的相关 费用或 损失发 生并确认 的期间计
入 当 期损 益 。借 : 递延收益, 贷: 营 业外 收入 。 2 、 补 偿 企 业 已发 生 费用 或 损 失 的 补 助 , 取 得 时 直 接 计 入 当
补助 , 不能全额确认 为当期收益 , 应 当随着相 关资产 的使用逐
渐 计 入 以后 各 期 的 收益 。
入当期损 益, 或者在项 目期 内分 期确认为 当期收益。
味着 它 与 企 业 已无 关 系 , 在 销 售 时 企 业 最 好 与 消 费者 达 成 协

油气调研报告范文

油气调研报告范文

油气调研报告范文油气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油气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油气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进行了一次油气调研。

本报告将就所调研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油气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本次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市场规模和主要参与者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球油气市场规模庞大,逐年增长。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石油需求量在过去十年中每年约增长1%,而天然气的需求量则连续大幅增长。

主要参与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石油开发国家以及消费国家等。

2. 政策环境调研结果显示,各国政府都重视油气行业的发展,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和规范市场。

其中,一些石油开发国家采取了国有化措施来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和管理,而一些消费国家则通过减少对外依赖和发展替代能源等方式来保障能源安全。

3. 发展趋势根据调研结果,未来油气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性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逐渐取代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引入将促进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通过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来开采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能源资源。

(3)能源互联网:油气与其他能源形式之间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能源的高效调配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分析,对于油气行业的未来发展,本报告提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1. 加强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以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

油气长管线腐蚀文献综述

油气长管线腐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油气0502 胡兴乔0120505690236)正式接触毕业设计题目已经三周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网络、期刊、书籍查阅了很多关于油气长输管道腐蚀及其防护的材料,现将材料综述如下:一、现役油气长输管线腐蚀现状管道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市场对能源的需求,管输事业发展迅猛。

目前,世界长距离输送管道约200万km以上。

发达国家原油管输量占总输量的80%,天然气管输量占95%。

腐蚀是引起管道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腐蚀破坏引起的恶性突发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后果。

世界各国每年因管道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约20亿美元,英国约17亿美元,德国和日本约33亿美元【1】。

我国每年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十分可观,有人统计,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占国民经济净产值(GNP)的3%~4%,这和其他国家数据相仿。

作为油气勘探开发和储运的油气管道(包括油管、套管、长距离输油气管、出油管、油田油气集输管,注水注气、注二氧化碳、注聚合物管等)其失效形式H2、CO2、O2、硫酸盐还原菌主要表现为腐蚀失效,主要腐蚀介质有S(SRB)。

此外,腐蚀还极易造成管线内介质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而引起公害,甚至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大量的研究表明,尽管腐蚀很难完全避免,但可以控制。

二、油气长输管线的主要腐蚀类型腐蚀是指材料受环境介质的化学和电化学作用而破坏的现象。

由于金属腐蚀的现象与机理相当复杂,金属腐蚀的分类也是多样的。

常见的分类原则有按作用机理划分、破坏特征划分和腐蚀环境划分3种【2】。

2.1 按照腐蚀的作用机理划分1.化学腐蚀(1)气体腐蚀(2)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2.电化学腐蚀(1)微电池(2)宏电池3.腐蚀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有电解质溶液与金属相接触;(2)金属的不同部分或两种金属之间存在点击电位差,电极电位较低的部分形成原电池的阳极,受到腐蚀;(3)两电极之间互相连通,电流可以流动。

油气开采行业政策

油气开采行业政策

油气开采行业政策
油气开采行业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开放政策:政府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和参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和生产,推动资源的开放共享。

2. 监管政策:政府对油气开采行业进行监管,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加强对安全、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管理。

3. 产业政策:政府通过优惠税收政策、补贴和配套政策等,促进油气开采行业的发展,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 环保政策:政府加强对油气开采行业的环境保护监管,推动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国际合作政策: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合作,推动油气开采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6. 创新政策:政府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以上政策的实施,旨在推动油气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献综述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献综述

0 前言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研究及油气分布规律,是石油地质学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预测有利勘探区,提高选择勘探目标的精确性和效率,必须弄清油气分布规律,弄清油气分布规律必须分析油气成藏的全部过程和根本机理。

因此,自石油工业诞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石油地质学界的一大难题。

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

因此,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总结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油气成藏定量模式,对于推动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有效解决当前油气勘探中的一些难题,提高油气藏定量评价和预测及石油工业的增储上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1861年怀特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石油勘探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的背斜学说。

在“背斜圈闭理论”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非背斜圈闭理论”,进行了早期的石油圈闭分类,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条件(怀特,1861)。

(2)通过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为成藏过程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流体势的概念,并根据流体势分布断地下油、气和水的运动方向,解决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问题(Hubbert,1953),将油气成藏过程作为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油气成藏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广泛开展,证实了陆相成油理论,促使地质学家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石油的生成和聚集,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1.2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主要表现在:(1)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有机质类型、丰度、演化,对成烃和排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Tissot等,1978;Durand,1980)。

财政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财政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财政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政府如何收入、支出和管理财政资源。

本文旨在通过对财政学领域内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其研究进展、主要理论和方法,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文献中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的正确设置和实施对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进行了深入讨论,国际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国家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

二、财政收入与税收政策财政收入是财政的重要来源,税收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

文献中探讨了税收制度的设计与改革,分析了税收弹性、税负和税收效率等因素对税收政策的影响。

此外,还对跨国税收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国际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三、财政预算与公共支出财政预算和公共支出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

文献中涉及了财政预算制度与改革,公共支出的效率与效益评估,以及政府债务管理等内容。

其中,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评估了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政府支出的效果。

四、财政体制与治理财政体制与治理直接影响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文献中对不同国家的财政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讨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政府间转移支付和财政改革等问题。

此外,还提出了提高财政治理能力和加强财政监督的建议,以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五、财政学方法与技术财政学研究借助数据分析和计量模型等方法,为财政政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文献中介绍了财政学中常用的经济学方法,如计量经济学、财政模型等,并探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结论财政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丰富多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了解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税收与财政收入的问题、财政预算与公共支出的管理、财政体制与治理的挑战,以及财政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未来,财政学研究仍需深化理论探索、加强实证研究,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

《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

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关于开放型经济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历史悠久且成果丰硕,其中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是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成本论,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是绝对成本优势。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扬了斯密的理论,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白尔蒂尔·俄林则提出了将要素享赋考虑为贸易基础的生产要素享赋理论,认为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上的地域差异是区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国外学者在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大卫·李嘉图、俄林分别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以及资源享赋等角度说明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凯恩斯从增加就业及提高国民收入的角度,说明了保护贸易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Romer.P, Grossman.G, Helpman.E和Krugman.R.P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学者,则从内生增长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国际贸易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剧区域竞争的同时,也刺激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

2、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起步晚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开放型经济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也仅限于讨论开放型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上。

国内近年来对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比如,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幼文认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应以生产要素流动为切入点;而福建省社科院亚太经济研究所则对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作了深入研究,他主张开放型经济是特定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经济法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黄晓风则对习近平关于开放型经济的内涵论述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她认为习“一带一路”新倡议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机制等目标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层次的体现。

油气开发国家、地方政府收益分配文献综述

油气开发国家、地方政府收益分配文献综述
方政 府和联邦政府都拥有一定 的油气矿产资源 , 并且地 方政府 拥有立法权 , 所 以可 以通过税 收等法律 手段平衡协调 国家
和地 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然而在我国只有国家唯一享有对矿产资源 的 占有 、 使用 、 收益和处分 的权利 , 因此在 油气资源开 发中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收益分配的关系。 但 目前 我国在油气资源开发中形成 的中央 与地方政府收益分配的制度 上存 在 着许多突出问题 , 国 内很 多学者都从税收入手, 提 出关于收益分 配制度 改革的建议。 关键 词 : 油气开发; 地方政府 ; 收益分配 作者简介 : 杨熙涓,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硕士, 研 究方 向: 财务 与会计。 中图分类号 : 1 7 4 0 7 . 2 2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2 — 3 3 0 9 ( x ) . 2 0 1 3 . 0 3 . 1 4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3 3 0 9 ( 2 0 1 3 ) 0 3 — 3 5 — 0 3
方之 间的利益关 系表 现税 费在 国家与 地方之间 的分 配。 矿权体制 下 由于 国家拥有矿产 资源的所有权 、 开发利 用 中国油气 资源 的开发 收益 分配从 根本上讲 是 由油气 资 权 以及 资源收益权 ,而资源产地 政府不是 产权主体 , 既
源 的开发 管理 制度( 即矿权制度 ) 决 定的。而我 国关于油 不 能获得所有权收益又不能获得 开发收 益 , 唯一 能够获 气矿 权配 置体制 维持 了油气 资源 的一级 ( 国家 ) 所有 和 取 资源收益 的方式就是参 与矿产 资源税 费的分享。资源 级开 采的基本格局 ( 除了陕西 的延 长油 田隶属陕西 省 的 国家 占有 排斥 了资 源地政 府对 资源 的支配权 利 和参 政府开 采是特例 ) 使 中央与地方 的收益分配 的有效平 衡 与资源利益分配 的权利 , 割断了资源地经 济发展 与资源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
油气田开发是指从已知油气藏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的工程,它是一个
复杂的、全过程系统的工程,用以调查、评价、开发、建设、投产、运行
维护油气藏,需要综合考虑、集成解决采油工艺、采油设备、注水抽油工艺、管输系统、蓄气系统、油气组成调节系统等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以产
能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经济高效率、环境友好等目标实现油气藏的开发;它属于油气行业的关键领域,也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田开发过程包括至少两部分内容:调查与评价、开发与生产。

首先,需要进行油气藏的地质调查与勘探,以便收集大量的地质资料,以及
探讨油气藏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以及制约因素等;其次,要进行油气
藏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以此来评估油气田开发的可能性和收益;最后,需
要准备设计与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石油勘探工艺、采油工艺、采油设备、
注水抽油工艺、管输系统等,以及开展投产运营、维护记录等,都是开发
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对策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而油气资源占据着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位置。

为了满足国内能源消费的需求,我国一直在积极地开发油气资源。

但是,在不断加大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从油气资源的开发现状、油气资源开发形势转变和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油气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我国主要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

而在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中,以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较为突出。

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已经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田,如塔里木大油田、库车油田等。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塔里木盆地等地的油气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通过调查发现,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仍有较大的储量,尤其是在藏南地区、四川盆地及塔里木盆地等地,还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待开发。

因此,西部地区将是我国油气资源的重点开发地区。

此外,在我国东北和渤海湾等地也发现了油气资源。

二、油气资源开发形势转变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形势经历了一些转变。

首先,油气资源的加工技术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如今,我国的油气资源加工技术已从传统的简单加工向深加工及新能源等方向发展。

其次,随着我国将重心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油气资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最后,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方式也从传统的地面开采向海上、深层等地开采方向发展。

这些变化都揭示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形势在不断发生着变迁。

三、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对策1. 推进新能源新能源是我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保型的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是油气资源的替代品。

这种新能源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 加强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

目前,我国在灵敏探测、注水压裂、地下储气和增油等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提高采收率文献综述

提高采收率文献综述

《提高采收率文献综述》油气田开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经济、合理地提高地下油气的采出程度, 即提高石油采收率。

纵观原油生产的全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提高采收率的过程。

在原油生产的第一阶段(一次采油 ), 原油是利用天然能量来开采的, 其最终采收率一般只能达到15% 左右。

当天然能量衰竭时, 通过注水向油层提供补充能量, 即开始了开采的第二阶段 (二次采油 )。

它的采收率远比能量衰竭法高, 最终采收率通常为 30%~ 40% 。

当该油田的水油比接近作业的经济极限时, 即产出油的价值与水处理及其注入费用相差太小, 而使纯收益减少时, 则进入了三次采油的阶段, 这个阶段被称为“提高原油采收率” (或“强化开采”“Enhanced OilRecov ery”, 即 EO R)。

由于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方法采出的原油总量一般小于原始地质储量的 40%, 地下还有至少60%的储量等待开采, 因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制, 目前备受国内外重视[1,2]。

从长远来看,只要这个世界需要石油,人们必将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提高采收率上。

实际上,与勘探新油田不同,提高采收率问题自油田发现到开采结束,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开发全过程。

可以说,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采永恒的主题。

1. 国内外提高采收率发展情况(1)国外发展情况①美国美国的提高采收率研究于二十世纪初起步,但初期发展较慢。

直至1973年,由于阿拉伯石油禁运,美国将提高原油采收率作为其能源政策的一部分,并对提高采收率项目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使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1986年,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应用达到高峰,全年共实施512个项目。

1986年后,随着油价急剧下跌,提高采收率项目持续减少;而EOR产量在1992年调查时居最高,达760907桶/天,以后略有下降,近几年又稍有回升。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每两年一次的提高原油采收率调查结果,美国2006年热采产油量占EOR产量的46.46%,注气(轻烃、二氧化碳和氮气)约占53.53%。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精选多篇]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精选多篇]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精选多篇]第一篇: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危险辨识方法及其在实际中应用的概述摘要:主要介绍了危险辨识的定义、分类以及几种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虽然危险辨识的方法很多,但仍有不少的危险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在文章后面又简介了几种易被人们忽视的几种危险源。

关键词:危险、危险源、危险辨识方法、实际应用、事故树。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必须从计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等各个阶段,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有认识了危险,才能进一步评价、控制和消除危险。

[1]因此,掌握并研究、和开发系统、简便、有效的危险辨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正文:1、危险辨识的定义及分类1、1危险辨识的定义危险(hazard)是导致人员伤亡或疾病,或导致系统、设备社会财富损失、损坏或环境破坏的任何真实或潜在的条件[3]。

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危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2危险辨识的分类危险辨识的方法通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对照经验法,另一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法。

(1)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辨识危险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目前国内针对危险辨识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供电企业可参照的标准也还属空白,行业中进行危险辨识的经验并未系统地进行整理,因此,依据对照经验法所完成的危险辨识在实践中缺乏科学性,危险辨识的充分程度和深入程度难以保证。

[3](2)系统安全分析法。

应用系统安全的分析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所在。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针对系统中某个特性或生命周期中某阶段具体特点而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辨识方法。

因此,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程甚至同一工程[4]的不同阶段所应用的方法各不相同。

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分析报告

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分析报告

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油气勘探开发市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本报告旨在对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为相关投资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油气勘探市场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结论部分将总结现有市场情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将更好地了解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主要介绍本报告的主题和目的,以及简要概括本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包括油气勘探市场现状、油气勘探技术发展趋势和油气勘探市场前景分析三个小节,主要对当前油气勘探市场的现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现有市场情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和展望三个小节,主要对本报告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

通过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洞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同时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措施。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全面的市场情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1.4 总结文章总结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对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从市场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到市场前景分析,我们对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对现有市场情况的总结,我们发现油气勘探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不断创新、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能源紧缺的背景下,油田开发是为了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常规油田资源逐渐枯竭,边际油田的开发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社会效益1. 就业机会创造: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从工程建设到设备操作,以及后续维护和管理等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 地方税收增加:边际油田开发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

边际油田生产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购置、使用以及销售都会产生相应的税收,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福利保障。

3. 石油产业链发展: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建设和运营将完善石油产业链,从上游的勘探与开采、中游的炼油加工到下游的销售与配送,形成完整的石油产业生态系统。

这将推动整个石油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企业的壮大和技术进步。

4. 能源供应保障:边际油田的开发能够增加石油供应,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

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边际油田的开发装置的建设能够增加石油储备,提高国家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二、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及应对措施1.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边际油田的开发装置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壤破坏、水源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利用资源,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社会责任与利益分享:边际油田的开发与当地社区紧密相关,如何平衡开发利益与社区诉求成为一项关键任务。

开发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与当地社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确保相关利益的公平分享。

3. 创新技术与资源优化: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运营需要引入创新技术,提高采油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运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入分配研究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研究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研究文献综述*魏志甫(河南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室,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差距等相关问题又成了当下国内学术界的热议话题。

本文引用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收入分配;研究;综述收入分配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收入分配的争论一直不断。

近些年来,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差距等相关问题又成了当下国内学术界的热议话题。

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成果综述如下:一、关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分配职能问题,西方学者研究的比较早,也比较系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的“三职能论”,目前已基本成了全球财政学界的共识。

他在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财政职能理论,并认为财政具有配置职能、分配职能和稳定职能三大职能。

后来,马斯格雷夫夫妇对这三大职能作了进一步完善,在其合著的《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上认为‘公平’或‘公正’的分配状态,此处称之为‘分配职能’”①。

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尚未正式提出收入分配职能这一名称,而就其实质,已有了公平收入分配的含义。

叶振鹏(1980)在《社会主义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职能作用》一文中提出,财政除了原有的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之外,还具有调节职能,即“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通过财政收支改变社会各集团和成员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整社会主义分配关系”。

姜维壮(1980)也赞同这种财政的三职能观点,他在《财政是国家作用与经济基础的经济杠杆》一文中提出:“财政是国家按政策调节收入的杠杆。

油气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_文献综述_张颖慧

油气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_文献综述_张颖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资源经济研究收稿日期:2011-10-09作者简介:张颖慧,女,吉林榆树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0KRM3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1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N2009098);西安石油大学科技基金研究项目(Z09002)。

油气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文献综述张颖慧(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对近年来有关油气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油气资源开发中生态破坏以及补偿机制问题的有关理论观点,在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评述,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态补偿;油气资源开发;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2)02-0016-080引言在我国油气资源是除煤炭资源之外最重要的能源种类,在能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是,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油气资源开发给区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大气污染、植被破坏、土壤变质等日益严重。

针对油气资源开发中生态破坏问题,我国采取并形成了一些政策措施,如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费、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矿区生态治理取得一定进展。

但是,油气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依然未能逆转,治理依然困境重重。

国际上很早就有了关于可耗竭资源与能源开发的研究成果,Ise 、Hotelling 对资源价格与可耗竭资源最优开采路径的研究,Pigou 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解与Coase 的产权思路,Stightz 、Hartwick 对可耗竭资源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对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早期的理论贡献。

[1]同时,环境生态收益与成本的外部性、环境生态的公共产品属性、资源产权的模糊性等命题,为能源开发中生态补偿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引申出能源开发环境税收(补偿)、环境产权交易、资源交易配额等政策手段。

全面的油气田开发设计策略

全面的油气田开发设计策略

全面的油气田开发设计策略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全面的油气田开发设计策略,以帮助实施者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做出独立的决策,并避免法律复杂性问题。

我们将重点发挥法律硕士(LLM)的专业优势,追求简单而没有法律纠纷的策略。

策略一:合规性评估在开始油气田开发项目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合规性评估。

该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 环境保护和安全标准- 土地使用权和产权问题- 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通过进行合规性评估,可以确保项目在法律和环境层面上符合要求,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

策略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

合作伙伴可以包括政府机构、当地社区、环保组织等。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同时减少因利益冲突而导致的法律问题。

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合作- 确定各方的期望和利益,并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惠关系策略三:环境保护措施油气田开发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实施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通过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可以降低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并避免与环保法律法规的冲突。

策略四:社会责任油气田开发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尊重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权益。

以下是实施社会责任的策略:- 建立有效的社会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 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计划,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回馈社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社会纠纷和法律纠纷的风险。

策略五:法律合规培训为了确保团队成员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应提供法律合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 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责任- 合规性评估和合同管理通过法律合规培训,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能力,减少法律纠纷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开发国家、地方政府收益分配文献综述摘要:油气资源开发中国家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对于地方经济及国家油气资源开发政策的实施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油气资源总体收益由“税”、“矿权收益”和“投资收益”三部分构成,其中,“税收”归属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矿权收益”归属于资源所有者,“投资收益”归属于开采商。

由于国外发达油气开发国家,例如,在挪威、英国等油气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海海域的国家,法律认定油气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所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由资源所有权引发的利益纠纷;在美国、加拿大,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都拥有一定的油气矿产资源,并且地方政府拥有立法权,所以可以通过税收等法律手段平衡协调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然而在我国只有国家唯一享有对矿产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因此在油气资源开发中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收益分配的关系。

但目前我国在油气资源开发中形成的中央与地方政府收益分配的制度上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国内很多学者都从税收入手,提出关于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油气开发;地方政府;收益分配一、理论分析和综述(一)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中央与地方收益分配关系存在问题的根源我国学者胡健、马行天、张凡勇研究认为,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表现税费在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分配。

中国油气资源的开发收益分配从根本上讲是由油气资源的开发管理制度(即矿权制度)决定的。

而我国关于油气矿权配置体制维持了油气资源的一级(国家)所有和一级开采的基本格局(除了陕西的延长油田隶属陕西省政府开采是特例)使中央与地方的收益分配的有效平衡存在很大问题。

刘春宇、陈彤认为,制定合理明确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中央和地方利益冲突的关键。

我国油气资源初始矿权的国家所有在高度计划经济时期是符合实际的,因为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全国范围内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和使用,又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格局。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方经济利益逐步产生并开始成为与国家统一资源配置相抗衡的力量,其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冲突。

而油气矿权制度的不明确、不合理是油源区地方政府与中央利益矛盾冲突的出发点和前提,具体表现为矿权和地权的不统一。

武盈盈认为,我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因此导致了中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问题上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旦利益不能得到有效平衡,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李寿武认为,我国矿产资源实行高度统一的一元所有权制度,所有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而土地资源实行二元所有权制度。

所以油气资源的载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时,这两种彼此独立的财产权利会发生冲突。

杨嵘、沈幸研究指出,要从根本上消除政府间的矛盾就必须构建更加清晰合理的矿权和地权制度,在石油开采问题上应坚持所有权和开采权的集中统一。

王承武、蒲春玲研究指出,我国在矿产资源一级所有一级开采的矿权体制下由于国家拥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开发利用权以及资源收益权,而资源产地政府不是产权主体,既不能获得所有权收益又不能获得开发收益,唯一能够获取资源收益的方式就是参与矿产资源税费的分享。

资源的国家占有排斥了资源地政府对资源的支配权利和参与资源利益分配的权利,割断了资源地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势的相关性,导致资源地不能依靠和发挥资源优势取得经济上的发展,造成“富饶的贫困”现象的出现。

(二)市场化的油气资源矿权转移制度是协调中央与地方收益分配的重要手段胡健、马行天、张凡勇研究指出,建立市场化的油气资源矿权转移制度,改变过去油气资源矿权无偿转让的状态,使矿权收益清晰化,货币化,是保证矿权所有者利益和促进油气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根本手段。

杨朝斌、孟宪刚研究指出,征收探矿权转让增值税不仅可以防止倒卖探矿权获取暴利还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减少矿产资源占用者的经济负担。

李寿武指出应当健全矿业权市场,这样既明晰了矿权收益的内容和各类矿权人的所得,也规范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和行为,使油气资源的开发真正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三)忽视油气资源产地因开发资源所承担的巨大成本,导致收益分配不均衡姚仲恺针对我国现行资源分配体制提出这一体制明显忽视了地方政府和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地方政府和资源所在地居民在资源开发与经营中得到的利益较少,矿产资源开采的安全成本、发展成本、退出成本特别是环境成本并没有从资源开发收益中得到有效补偿;因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积极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对资源开发收益在中央、地方、企业和当地居民进行合理的分享,并加大对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的补偿力度,以弥补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由于煤炭资源开发所承担的额外成本。

郑石桥认为,我国内部收益分配不公,出力区与收益区区域错位,中央政府行使对资源的处置权和分配权,地方政府却承担了开发资源带来的大量成本而没有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中央政府的特定政策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张颖、岳巧红认为应当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在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中应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应有的地位,尤其需要考虑资源所在地及其居民的利益问题。

武盈盈通过对矿产资源开采环节相关经济主体利益分配扭曲状况的测算可知,本应属于资源所有者、中央政府及矿产资源所在地的权益转移到垄断开采商手中成为巨额利润,这种扭曲的分配状况进一步导致了资源所在地地方政府纵容甚至参与油气资源乱开滥采行为。

(四)油气开发中所涉及的税费及其分配问题是中央与地方收益分配的关键吴文洁、胡健认为,我国的石油税费结构设置不合理,石油税费制度缺乏灵活性,完善这些方面才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合理的石油税收制度,促进石油天然气的合理开发利用。

刘宇春、陈彤认为,中央与地方的资源收益比例不合理,调整后油气资源补偿费率和资源税费依然偏低,应当按照国际惯例,以销售收入为基准制定石油、天然气资源税,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规定,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税。

高凌江、李广舜认为,我国税费体系过于复杂,单位税额总体偏低,地方收益过低,合理调整资源税税额,实行差别征收率以及改革资源税的分成很有必要。

张颖、岳巧红认为对资源开发企业的税收按属地原则征收,划分好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不仅能让地方感受到中央企业为资源地经济带来的实惠而增加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积极性,还能使资源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

李永军、龚战梅则认为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的事权划分是财权划分的基础。

武莉莉认为,在矿业权制度的基础上,改革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在理清矿山企业税费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开征环境税、企业持续发展基金、矿山复垦保证金等促进矿区所在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王鹤霖指出,应尽快加开环境税以体现油气行业经营活动对资源所在地生态环境的合理补偿并且要调节行政税税率,税收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这样会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与开展正常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保护中央政府的利益。

王承武、蒲春玲认为,我国矿产资源单位税额总体较低,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源税计税依据和计征方法不合理,地方政府不能通过税收形式参与分享资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巨额收益分配,同时还要承担由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且我国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不分省内省外消费,油气价格比较低,从而造成石油、天然气等初级产品大量输出产地时收益外溢效应比较严重。

周丹、熊华丹认为,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混乱,类别定性模糊,依据不合理,比例欠妥当,归属有争议,应当厘清税费关系,科学设定类别,以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制度。

二、小结分税制的财政体制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使得油气资源的税费成为地方政府参与国家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主要环节。

但是我国的油气资源实行高度统一的一元所有制度而土地资源却实行二元所有制度,当油气资源的载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时,财产权利就会发生冲突;在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资源地的利益,资源多采用中央企业直接开发为主,输出为主的开发方式,并未拉动资源地的经济增长;中央权利机关的权利具有最终性和最高性,而地方政府的作用范围具有区域性,其权利运作具有隶属性,但是地方政府承担了油气资源开发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地方居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肩负主要责任。

因此,油气资源收益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间的分配问题很重要。

本文认为,应该提高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单位税额使其与国际水平一致,体现油气资源递耗资产的性质;合理制定油气开发中所涉及税种的归属及其计征依据以及各个税种收入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成比率;对油气资源在原产地消费和在产地外消费采取不同的税率,后者比前者高,并且征收意外所得税使得地方政府分享因资源价格上涨而产生的巨额收益;增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重点补助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联系的能源领域;提高和增加地方自有的原油加工量、储备量、自处量的比例,给地方一定的油气经营的自主权,提高地方参与油气下游产品发展的积极性,增加地方税收,发展石油化工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的收入。

参考文献:[1] 魏红英.西方发达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2,(03).[2] 胡健、马行天、张凡勇.陕西油气资源开发中国家与地方利益关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5-15.[3] 吴文洁、胡健.我国石油税费制度及其国际化比较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5-13.[4] 姚仲恺. 能源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2006,(07):15-16.[5] 马伟.国外矿业税收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税务研究,2006,(07):77-79.[6] 杨朝斌、孟宪刚.矿产资源占有、使用及利益分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01).[7] 刘春宇、陈彤. 油气资源开发中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机制探讨[J].新疆社科论坛,2007,(02).[8] 郑石桥.我国自然资源收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03).[9] 高凌江、李广舜. 完善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税费制度的建议[J].当代财经,2008,(05):34-37.[10] 张颖、岳巧红. 西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与生态补偿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1):70 - 72.[11] 王小萍.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法律制度研究[J].公民与法,2009,(06):17-20.[12] 武盈盈.资源产品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油气资源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2).[13] 武盈盈.资源性产业链条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财贸研究,2009,(02).[14] 陈嘉佳.关于我国资源税功能转变的思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30-31.[15] 高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实践与改革建议[J].中国矿业,2009,(07):36-38.[16] 李寿武.我国油气资源矿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2):88-91.[17] 李永军、龚战梅.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分配的法律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05):29-34.[18] 杨嵘、沈幸.协调油气资源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矛盾的对策建议[J].中国商界,2010,(08):85-86.[19] 武莉莉.论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价格月刊,2009,(07).[20] 王鹤霖.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利益分配格局研究[J].经济研究,2011,(09):4-6.[21] 王承武、蒲春玲.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1,(07).[22] 周丹、熊华丹.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制度缺失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