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物体传声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在理解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基础上,本课时来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分为两部分: 1、听听不同的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
2、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第一部分:听听不同的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
这部分的活动教材安排了我们三个活动:1、听听写字的声音。
做(三、四个学生一组,一人在桌上铺上纸写字听(通过不同途径听传过来的声音说(各人说说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过来的想(通过不同途径传递过来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既可以听到经桌面传过来的声音,也可以听到由空气传过来的声音,初步感知到经桌面传过来的声音比由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更清晰,说明固体物质要比气体物质的传声本领强。
2、听纸杯传声。
做(三个人一组,两人分别拿一个用一根线连接起来的纸杯子,在线的中间悬挂一个小勺,另一个同学轻轻敲小勺听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递过来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声音可以在不同的物质中交替传递,初步感知到纸杯有扩大声音的功能。
3、用“听诊器”听心脏声音。
简易听诊器:用普通的漏斗接上胶管做成。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知声音是经过漏斗和胶管中的空气传过来的,并且漏斗有扩大声音的功能,感悟到医生为什么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第二部分: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围绕“怎样才能听到物体在水里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实验:在水中碰响铃铛,试试能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提示:自己在游泳时,潜入水下是否听到过什么声音?听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通过实验和交流,使学生认识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阅读教材中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各种物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是各不相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并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为什么狗总是把一只耳朵贴在地面休息?为什么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听到远处行驶的火车的声音?这一部分里,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听听被抽掉了空气的钟罩里的闹钟的声音,让学生认识到声音是不能在真空里传播的。
物理小学三年级声音传播实验指导
物理小学三年级声音传播实验指导一、实验简介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而声音的传播又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在小学三年级的物理课上,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索声音的传播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可供参考的物理小学三年级声音传播实验指导。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压缩空气传播而成。
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一种简单的装置——传声筒,来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传声筒由一个纸杯、一根牛奶吸管和一只气球组成。
当我们用嘴吹气到传声筒的纸杯底部,气球会膨胀,牛奶吸管会震动。
这样产生的声音将通过吸管传导到纸杯底部,我们可以放置耳朵在纸杯上,感受到声音的传播。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一个纸杯、一根牛奶吸管和一只气球。
2. 将纸杯倒扣放在桌子上,将牛奶吸管插入纸杯底部。
3. 用胶带或其他材料将牛奶吸管固定在纸杯上,以确保传声筒的稳定。
4. 在纸杯底部的吸管插口处拉上一个气球,并将其充满气体。
5. 将纸杯底部的吸管插口部分对准自己的耳朵,让气球处于放松状态。
6. 用嘴轻轻吹气到传声筒的纸杯顶部,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倾听传播出来的声音。
四、实验观察在进行实验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用嘴吹气后,纸杯底部的气球会膨胀。
2. 感受到气球的膨胀,牛奶吸管会震动,发出声音。
3. 当耳朵靠近纸杯时,能够清晰听到声音的传播。
五、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探索声音的传播规律,并进行一些讨论:1. 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播的?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空气中传播。
当我们吹气到传声筒时,气球的膨胀和牛奶吸管的震动使声音传导到纸杯底部,进而传到耳朵中。
2. 为什么纸杯底部的气球膨胀了?答:当我们吹气到传声筒的纸杯顶部时,气体通过牛奶吸管向纸杯底部传播,使气球膨胀。
这是由于气体的压力传导导致的。
3. 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声音的传播?答:当我们将耳朵靠近纸杯时,声音通过固体(纸杯)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固体是声音的良好传导介质,所以我们能够听到声音的传播。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探究声音的传播和产生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探究声音的传播和产生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探究声音的传播和产生一、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能够传播。
2. 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3. 掌握声音的产生条件和传播路径。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图片、声音制造物品(例如铃铛、木鱼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铃铛、木鱼等声音制造物品。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声音,例如钟声或鸟鸣声,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倾听,然后打开眼睛,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到他们的耳朵。
Step 2: 思考声音的传播1. 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图片,图片上显示了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场景。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描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以及声音是如何产生的?3.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思考并表达他们的想法。
Step 3: 声音的传播方式1. 教师给出简单的定义:“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通过介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2.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物体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了解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水和固体等介质传播的。
Step 4: 声音的产生条件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可以产生声音?声音的大小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例如利用不同大小的木鱼敲击,观察声音的大小变化。
3.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条件,如物体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声源的距离等因素。
Step 5: 声音的传播路径1. 通过引导问题,让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路径。
使用黑板上的简单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话传声器、扩音器等设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声音的传播路径。
Step 6: 小结与反思1. 综合所学内容,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声音的传播和产生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察更多的声音传播现象,并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小学《声音的传播》科学教案
小学《声音的传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振动停止,声音也会停止。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2. 教学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桌子、空气柱、闹钟、塑料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听声音猜物品的游戏,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引出课题《声音的传播》。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并实验,发现尺子振动时发出声音,停止振动后声音消失,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在空气柱中的传播,引导学生发现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且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传播。
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教案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声音的传播知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八、教学拓展1. 声音的利用:介绍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如超声波、声纳等。
2. 声音的减弱:讲解如何减弱和防止噪声的产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课后作业2.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精讲一、声音产生的原因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3、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当温度为15℃,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
5、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三、回声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等)。
2、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人离障碍物距离在17米以上能听到回声);3、应用:(1)回声测距离(2)回声定位(3)回声描绘海底地貌四、回声的计算1、障碍物和接收者都不动2、障碍物不动,接收者动五、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右边的音叉通过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
《物体传声》 讲义
《物体传声》讲义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声音来交流、获取信息和感受周围的世界。
而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其中物体就是常见的传声介质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物体传声的奥秘。
一、物体传声的原理声音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引起周围介质的粒子振动,这些振动通过介质依次传递,形成了声音的传播。
在物体传声过程中,介质的分子或原子相互作用,将振动的能量从一个粒子传递到另一个粒子。
这种能量传递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例如密度、弹性等。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根金属棒的一端时,振动会沿着金属棒迅速传播,另一端的人很快就能听到声音。
这是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较高的密度,能够有效地传递振动。
二、不同物体的传声性能1、固体固体通常是良好的传声介质。
这是因为固体中的粒子紧密排列,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较强,能够更高效地传递振动。
不同的固体材料,其传声性能也有所差异。
金属如铁、铜等,由于其原子结构和良好的弹性,传声速度快、效果好。
而像木材、塑料等材料,传声性能相对较弱。
2、液体液体中的分子虽然不像固体那样紧密排列,但它们也能够传递声音。
水是常见的液体传声介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但比在大多数固体中慢。
3、气体气体中的分子间距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较慢,传声效果也相对较差。
三、影响物体传声效果的因素1、物体的材质如前所述,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传声性能。
材质的密度、弹性等特性会直接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和质量。
2、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对传声产生影响。
细长的物体可能会使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衰减和失真,而较大的物体可能会产生共鸣效应,增强或改变声音的特征。
3、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介质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声音的传播。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介质中的粒子运动加剧,声音传播速度会加快。
4、物体的内部结构物体内部的结构均匀性和缺陷也会影响传声效果。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 物体传声》教案
5、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四、总结全课
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
全班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4、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验证自己的解释呢?
小组合作
提出问题:为什么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听见?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的
学生举例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物体Leabharlann 声三、活动二:水能传声吗?
1、实验材料:水槽、砂纸、水
2、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3、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教学重点
1、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2、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
知道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教学准备
课桌、水槽、砂纸、水、毛巾。
教学过程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物体传声
一、教学引入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活动一:你听到了吗?
1、准备实验材料:课桌
2、注意事项:轻轻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3、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让学生学会倾听与交流——《物体传声》教学反思
生 : 觉 得 声音 能在 空 气 中传 我
至 至 亘
26
播。
生 : 师 。 不 完 全 同 意 他 的 老 我
倾听 、 交流 , 他们 表 现得 非 常盲 然 , 自己没有 任何 关 系 , 作交 流的 意 合
生: 声音 能通过 水向 外传 。 生 :声音 还 可 以通 过玻 璃 、 铁
束 缚 得 过 死 , 碍 了 学 生 的 个 性 发 传 播 , 不 能在 真空 中传 播 。本 课 阻 而
展。
生 : 我 认 为 声 音 可 以 通 过 桌
子 、 壁传播 。 墙
的教 学 目标 与 原 来 的 《 自然 》 材 教
为 此 , 决 定 讲 下 水 课 , 过 《 音 的传播 》 我 通 声 一课 大 体相 同 , 以前
些教 师 在教 学 中 出现 的 问题 难 《 体传 声》 物 一课 为 例 , 谈 自己的 谈
免会 忽 略 , 比如 某些 教 师 的教 学仍 做 法和体 会 。 存 在 着重 结果 轻 过程 的现 象 , 有些 教师 在课 堂上 依 旧主 宰一 切 , 无视
二、 案例 实施 过程
管传播 。
说 法 。石 头 的 敲 击 声 不 光 是 通 过 水 若 无其 事 , 好像 这位 学 生 的 意见 与
传的, 因为在 水和 耳 朵之 间还 有 空
气 , 以说 是 通过 水和 空气 来传 播 识 比较 淡 薄 , 所 良好 的科 学学 习行 为
的。
生 : 音会拐 着 弯地 传 。 声
进 行 实 验 , 后 得 出 结 论 。这 样 教 最
还 详 细 地 解 释 和 说 明 自 己 的 教 学 学 , 能完 成 教 学 任 务 , 学 我还 认 真
物体传声教学设计
物体传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体传声的原理,明白声音是如何通过不同物体传播的。
2.掌握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发现物体传声的规律。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拟合适的教学实验器材,如纸板、木块、金属块等。
2.准备录音设备和播放器。
3.准备PPT和课堂教学素材。
4.预先选择一些与物体传声有关的日常例子和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注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引出声音传播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
提问:“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是否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给学生留一分钟思考时间。
2.实验(15分钟)给学生一张便签纸,让他们制作成简易的听音器。
每个学生都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轮流喊出一个词语,其他同学尝试用听音器听到。
记录学生听到的声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声音的传播是如何通过听音器实现的。
然后引导学生在纸板、木块和金属块上尝试使用同样的方法。
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传声的效果。
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物体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探究(25分钟)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体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声音传播的规律。
并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不同物体材料的震动来实现的。
4.延伸(15分钟)在此环节,可以展示一些与物体传声有关的有趣现象。
比如蜗牛的触角,它可以利用触角将声音传达给身体其他部位;还可以分享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为什么声音在水中传播特别远等。
通过延伸,让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更多现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5.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物体传声的知识点和规律。
比如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于在气体中的速度等等。
四、巩固与拓展:1.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的不同部位对声音传播的影响,或者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规律。
2.鼓励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发现更多与物体传声相关的现象和规律。
物体传声教案教学设计
物体传声教案教学设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物体传声。
物体传声就是利用一些物体的共鸣特性,将声波传输到另一个物体上,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利用共振,把一个物体的振动传到另外一个物体上。
常见的实际应用是演出现场的音响效果和传声器。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实验和操作。
可以根据物体传声的原理,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用两个杯子来展示共鸣的原理。
具体操作的步骤可以如下:步骤一:选择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杯子的底部应尽可能平整,以利于共振的效果。
步骤二:将较小的杯子里面注满一定量的水,让杯子嘴巴朝下。
步骤三:将较大的杯子嘴朝上,用手指敲打杯口几下,制造声音。
步骤四:将杯子的底部贴在较大的杯子上,保持手指不动。
观察水面的情况,并记下观察结果。
展示完成之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析。
首先,解释共振发生的原因。
当声波到达杯口时,杯子会振动并产生共振。
比如说,杯口发出的声音是440赫兹,那么与之相应的共振频率就是440赫兹。
当杯子发生共振时,其它物体上的气体或水会一起振动,形成一个类似共鸣的效果。
这就是物体传声的基本原理。
接下来,可以针对杯子实验中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
例如,观察分析的部分可以是声波进入水中之后会发生什么等问题。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和解决。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授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问题,更好地理解物体传声的原理和应用。
最后,总结地可以让学生输出一篇短文,总结物体传声的原理、机理和应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知识点,并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传声原理,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技术。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智力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养。
小学物理中的声音传播实验
小学物理中的声音传播实验
声音传播实验是小学物理中一个有趣的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简单的声音传播装置来观察声音的传播。
首先,将一个声源(例如一个哨子或一个手机)放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并将容器密封。
然后,将一个听诊器放在容器的外部,并将听诊器的探头放在容器的不同位置上。
当声源发出声音时,学生可以通过听诊器听到声音,并观察声音在容器中的传播方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声音的传播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他们将了解到声音是通过介质(例如空气或水)传播的,并且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此外,他们还将了解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物理教学时,应该注重声音传播实验的讲解和实验,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声音传播实验是小学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
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传声》PPT冀教版课件模板
海花豹样随游训泳兽运员 动的员哨在声水在中水随中音表乐演起节舞目。。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 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而在月球上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 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 发出的声音,他们只能依 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幸运考场
1、 2、 3、 4、
E-mail:wenfengyanzi861@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快速抢答:它是谁?
结论一
•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猜想 实验声一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结论二
•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说一说:生活中你遇见了哪些固体 传声的例子?
《铁道游击队》 中,游击队员为 什么耳朵贴在铁 轨上?
我们知道了固体和气体都可 实以验二传播声音,那么液体呢?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物体传声教学设计
物体传声教学设计物体传声是指通过振动传递声音的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行物体传声的实践教学设计。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物体传声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传声的基本原理;2.掌握物体传声实验的步骤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用物品:两个空纸杯、硬质纸板、细木板、细绳;2.实验仪器:音频设备、扩音器;3.PPT和教学讲义。
教学过程:引入:1.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常说话,声音是如何从一个人的嘴巴传到另一个人的耳朵的?2.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实现声音的传播?探究过程:1.展示实验器材:两个空纸杯。
2.设计实验1:将两个纸杯的底部贴合在一起,一个同学用嘴巴说话,另一个同学将耳朵贴在纸杯的底部听。
3.分析实验结果:声音是否能够传到另一个同学的耳朵中?为什么?讲解物体传声原理:1.利用物体的振动传递声音。
2.实验中,当同学用嘴巴说话时,声音会使纸杯的底部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再进入另一个同学的耳朵。
设计实验2:1.展示实验器材:硬质纸板、细木板、细绳。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纸板、木板和绳子利用不同方式连接起来,使用同样的实验方法,观察声音传播的情况。
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讨论与总结:1.学生讨论不同传声装置的声音传播情况。
2.引导学生总结物体传声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物体传声的应用和问题。
拓展延伸: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尝试设计一种更有效的传声装置。
2.提醒学生关注声音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困难,并寻找解决方案。
课堂活动:1.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讨论。
2.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传声装置。
3.小组讨论: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传声案例。
作业:1.学生写下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心得体会。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物体传声实验,并写下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物体传声》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物体传声》教学设计《物体传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声》单元第二课《物体传声》。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指导学生寻找声音,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传声这一现象,声音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对于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却很陌生,本节课是关于声音传播途径的探究。
为了探究“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一问题,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身边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但由于声音的传播依赖一定的无形物质,这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
实验本身有局限性,学生的现有理解、推理和想像能力相对薄弱,对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的理解就是一个知识难点。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着这一理念,按照“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总结交流——应用拓展”这一发现式探究程序组织教学,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重适时指导,力争使学生的探究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发现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自己的猜想验证,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结合身边事例解释物体传声现象,能用语言描述声音传播途径。
教学重点:声音如何传播是认识声现象的本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看,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对于物体传声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发声芯片、注射器、水槽、石块、纸杯、绳子以及学生身边的物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新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种学生熟悉的声音(如鸟叫声、流水声、琴声、上课铃声等)并引出问题:关于声音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借此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明确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物体传声教学反思(共8篇)(精简篇)
物体传声教学反思(共8篇)物体传声教学反思(共8篇)篇一:物体传声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物体传声》教学反思王晓峰《物体传声》这一课的设计中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编写意图,认真学习了教材对教学的要求。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
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怎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设计实验,这一过程虽然占用了很多时间,但是这为学生实验探究、分析实验、判断结论奠定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学生的探究中去,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去指导,努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探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
本课设计较成功的另一点体会是: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研究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结果、研究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应急引导措施,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案。
本课实际教学中,我们反研究气体传声、固体传声、液体传声设计成了综合的实验活动,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内容的多元性、材料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活动,尊重学生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本课自感遗憾的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篇二: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传声》教学反思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传声》教学反思东关小学葛舒琴本节课是一节“探究型的课”。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开发学生动动手脑的权利。
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小试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通过这一节的教学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接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本课教学设计的难点是怎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设计实验,这一过程虽然占用了很多时间,但是这为学生实验探究、分析实验、判断结论奠定了基础。
小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年级: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现象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原理。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尺子、盆子、水、橡皮泥。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雷声、音乐、动物叫声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5分钟)1. 请学生观察并体验实验:将气球吹起来,用手指按住气球,感受气球的振动。
2. 提问:气球振动时,我们能否听到声音?为什么?3.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5分钟)1. 请学生观察并体验实验:将尺子伸出桌面,拨动尺子,观察尺子的振动和产生的声音。
2. 提问:尺子的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3. 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
2. 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并思考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和传播的。
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年级: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小学科学教案探索声音的传播方式
小学科学教案探索声音的传播方式【教案一】科目:小学科学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声音的传播方式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 掌握声音传播的三种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三种方式教学准备:录音机、音乐卡片、玻璃杯、弹簧、铁勺、橡皮球、敲击木板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倾听,引起学生的注意。
2. 老师问学生: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声音是怎么从录音机传到我们的耳朵的?Step 2:引入新知(10分钟)1. 老师拿出一个玻璃杯,敲击杯口,发出声音,并观察学生的反应。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有哪些方式?3. 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空气传声、固体传声和液体传声。
Step 3:实验探究(2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个弹簧,对其进行拉伸并敲击,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
2. 老师进行引导:声音是如何通过弹簧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3. 老师将一个铁勺放在一个玻璃杯边缘,轻轻敲击玻璃杯,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
4. 老师进行引导:声音是如何通过玻璃杯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5. 老师将一个橡皮球放在一个木板上,用力敲击橡皮球,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
6. 老师进行引导:声音是如何通过木板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Step 4:概括总结(10分钟)1. 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声、固体传声和液体传声。
2. 老师提问:什么样的物体能传声?为什么?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Step 5:实践应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找寻家庭或校园中的声音传播方式的例子,并进行记录和展示。
2. 每个小组展示一种声音传播方式的例子。
Step 6:课堂反馈(5分钟)1. 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课堂内容,进行简单复习。
2. 学生回答问题:声音的传播方式有哪三种?举例说明各种传播方式。
三年级科学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传声-“衡水赛”一等奖
三年级下册物体的传声教材分析:《物体的传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寻找声音,理解声音是由于震动产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传声这一现象,声音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但是靠什么传播的却很陌生,本节课是关于声音传播途径的探究。
为了探究“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一问题,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声音是气体、固体、液体传播。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身边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但由于声音的传播依赖一定的无形物质,这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
学情分析:本班一共有37名学生,其中女生18名,男生19名。
本节课是《物体传播声音》。
由于声音的传播依赖一定的无形物质,这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学生现有的理解、推理和想象能力相对薄弱。
所以需要学生动手、合作、观察来进行实验。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欠缺并不是很强,需要老师的指导。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观察、实验的能力。
2、物体传播声音教学难点:对气体、固体、液体传声的理解和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实验。
科学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用具:课桌、水槽、水、纸杯、线、闹钟、小石头多媒体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我们学过的物体分为几种生:气体、固体、液体师:气体、液体、固体的主要特点是………………生:(气体:没有一定形状看不见。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比较硬。
液体:可以流动的物体。
)师:气体: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体。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运考场
一、填空题。 1、声音能在( )、( )、( )中传 播。 2、地球上存在空气,声音可以通过( )传到 我们的耳朵里;而月球上没有空气,( )无法 传播,所以宇航员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二、判断题。 1、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 ) 三、选择题。 1、声音不能在( A.气体 B.液体
结论二
•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 固体比空气传播声音的能 力强。
说一说:生活中你遇见了哪些固体 传声的例子?
《铁道游击队》 中,游击队员为
什么耳朵贴在铁
轨上?
我们知道了固体和气体都可 以传播声音,那么液体呢?
结论三
•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随音乐起舞。 海豹随训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
声音传播需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它在 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为: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 传播速度最慢。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 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而在月球上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 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 发出的声音,他们只能依 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有大陨石撞上月球,地球上的人能否听到撞击声?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单 位: 石门四完小 授课人: 文 明 娟
快速抢答:它是谁?
学生活动
• 猜一猜 • 我们怎么能听到这些声音 呢? • 这些声音是靠什么传到我 们耳朵里来的?
结论一
•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猜想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1.用手轻敲桌面,耳朵贴 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吗? 2.用手轻敲桌面,耳朵贴 在桌面上和不贴在桌面上, 怎样听到的声音大?
NO,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五、人耳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实验探究: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 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源
声源声音
声波 鼓膜 振动 听小骨及 其他组织 听觉 神经 大 脑
空气
实验探究:
声源声音
鼓膜 振动 听小骨及 其他组织 听觉 神经 大 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听觉障碍 上述过程中每个环节 都不能够中断才能保证听 觉畅通否则形成障碍。
)中传播。 C.固体
D.真空
E-mail:wenfengyanz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