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合集下载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大多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对象,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和思考能力。

而研究性学习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开展实验、调查研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德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当前德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水平。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德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发现如何更好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建设德育先进的现代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为德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德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2. 正文2.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能动性和探究性为核心,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自主选择的研究方向进行实践性探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2.2 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参与性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型方法,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而在德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也逐渐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方式。

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从德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关联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德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德育教学是通过学科教学实现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品德、行为品德等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

德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等。

而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整理数据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最终形成科学论证和评价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以探究的态度对待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

德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

二、德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关联1. 强化学生德育意识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题目,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一题目,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德育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可以感受到德育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而创新能力又是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通过创新思维,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德育素养和塑造健全人格。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日常的学习中,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基石。

德育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借助研究性学习的力量,可以为德育教育开辟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学习过程。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钻研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事实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和逻辑关系,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其道德判断力和良好品德的养成。

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要求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讨论和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积极参与到团队中。

这种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够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能够关注集体利益,培养出学生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特点研究性学习是指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主导,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1. 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问题和寻找答案来实现知识的掌握。

2. 学生主导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导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3. 培养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融入实践: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能。

二、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渗透中的优势1. 强调学生主体性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道德意识,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优秀品德的重要性。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相互学习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实现德育全面渗透的过程中,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渗透中的新路径:1. 设计德育研究性学习项目学校可以针对德育教育的需要,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德育主题进行研究和探究,例如素质教育、公民道德等方面的议题。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取知识。

德育渗透则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本文探讨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渗透的结合,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和德育在其中的角色。

文章还讨论了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研究性学习如何促进德育渗透。

提出了德育渗透新路径的实施策略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展望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渗透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结合研究性学习和德育渗透,可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教育,学生,综合素养,案例分析,实施方式,角色,培养,策略,启示,发展,未来。

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从而主动、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1.2 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德育渗透,学校可以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人格。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觉悟的公民。

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现代社会,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德育渗透可以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素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和社会环境。

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浅探思想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德育实效

浅探思想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德育实效

浅探思想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德育实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中的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也受到了广大政治课教师的喜爱。

目前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也进行了全新的改进,教材中大量穿插安排了综合探究课,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一个有效环节。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顺利推行新课程的重要保障。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引导学生结合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如何从理论上准确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准确定位研究性学习在整个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高中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宗旨是改变过去的教学思维定势以及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全面体现,通过研究性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参阅一些资料,寻找答案。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程的一个方向,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实际练兵的好机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师生间的充分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加密切师生间的关系。

因此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体会中感悟、内化,让学生不仅知道这个道理,而且还能从情感上接受,最后在行动上落实,真正实现德育准则的内化,收到德育的实效。

(一)研究性学习评判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相关教学内容中安排探究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一定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重在其取得的实效性,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宗旨能否实现,是研究性学习形式存在的前提。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摘要】本文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如何成为德育渗透的新路径。

首先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接着探讨了德育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然后着重介绍了研究性学习在德育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真正实践德育理念。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性学习助力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启发教育者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德育教育中,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德育, 渗透, 新路径, 定义, 特点, 重要性, 现状, 应用, 独立思考能力, 实践, 理念, 助力, 全面发展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单一的灌输模式、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参与等,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度不高,效果不明显。

而研究性学习则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

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度,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一新路径下,研究性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将道德教育融入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将道德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种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有助于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备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2. 正文2.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挑战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特点包括: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体角色,教师则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强调学生参与实践和实践,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和项目开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整合,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挑战传统观念,提出新颖见解。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德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主题研究、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促进学生成长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研究环境,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风格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德育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其中,可以使学生不仅学会道德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对道德行为的坚守和贯彻。

首先,需要统筹规划。

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精心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合适的主题和研究内容。

同时,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为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指引。

其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监督者。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作出总结。

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再次,需要注重互动和交流。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有充分的互动和交流,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最后,需要评价和反思。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发现不足和提升空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道德素养。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宝贵途径。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推动德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来建构知识,培养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路径。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通过灌输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影响。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缺乏思考和创造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实践和研究,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和经验。

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道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其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力。

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自主选择研究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和问题。

这种自主性让学生有机会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有助于学生发展出自己的研究兴趣,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实践和探索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机会。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互动,与身边的人和环境发生联系。

通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力。

在德育渗透新路径中,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提供更加自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发展。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力。

研究性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德育教育中,研究性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和应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优势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调查等方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4.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和有效:研究性学习能够将学习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意愿。

二、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方式。

两者可以结合,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实施调查和实验,并且需要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创新解决问题的习惯。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摘要】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德育素养。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德育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接着探讨了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如何将德育目标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以及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

然后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实践案例。

最后探讨了德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了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提升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目标、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德育素养、作用、实践案例、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意义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

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德育教育正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格和素养。

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使抽象的德育理念变得具体、可操作,增强学生对价值观念的内化和实践。

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从而更好地将德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实现道德品格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研究性学习在德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 德育教学的背景和现状德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伦理观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德育教学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
的学习方式。

它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研究
的精神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一方面,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
对问题进行探究和研究,这种过程中,学生需要付出较多的心智劳动、思考和分析,需要
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创新性、有团队精神和思辨能力的人,也可
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问
题往往与社会实践有关,这就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和现实
状况,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这种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地了解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使
自己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针对社会实
践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贡献
自己的力量。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德育渗透新路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师和学校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广研究性学习,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德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新的德育渗透路径,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且通过调查研究、资料搜集、实验验证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知识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设立研究问题,并且通过实践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

这对于他们的德育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灌输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培养问题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坚持不懈的品质。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索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并通过合作来完成研究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彼此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互相合作。

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不同观点,培养他们的宽容、尊重和支持他人的品格。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当今社会,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教育迫切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而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传承科学文化,培养学生的学科认知和科学思维能力。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相支持。

首先,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以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锻炼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从而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这一点与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其次,德育工作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集思广益、团队合作等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相互讨论和互相帮助,在交流中培养集体主义和合作意识。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是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反思,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操。

最后,研究性学习和德育工作的关系在渗透实践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

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不仅仅是科学实验,还包括对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的研究,通过渗透实践,将学生的学科学习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德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改革,德育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而研究性学习,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和实践为手段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德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德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它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合作和分享,这对于德育教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探究和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

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1. 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在德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究和思考。

在德育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增强道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

教师还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注重学生的反思和总结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德育渗透新路径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实践、探究、发现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主
动地探究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体验、巩固学习内容。

研究性学习将德育教育
融入了教学过程,为学生发展和提升品德、修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德育渗透也成了一大特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模式,教育者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德育的目的,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增加学
生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知能力。

德育渗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机会和途径多方面,例如通
过研究性学习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明确公民责任;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合作交流来
增强学生的社会情感和社交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人文、社会
等方面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认知深度。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充满活力且充满实践性的教育方法,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
德育意义。

在实践中,研究性学习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个
人发展和社会适应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德育渗透也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素养支撑。

因此,我们
应该在实践中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国华纪念中学周向阳摘要:本文通过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实践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多年来对研究性学习工作进行的尝试,把德育培养因素提取为科学和人文类,阐述了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德育培养因素很好的在实践中加以渗透,并逐渐探索出如何使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更好地进行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德育、融合我校从2003年开始积极探索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法,并积极研究学生德育培养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渗透,对国华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希望我们的积极努力能使学生受益。

一、目的意义研究性学习作为课改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实施“以德育为首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系统构建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学校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共产生课题122个,其中人文类课题59个,科学类课题63个,而其中所贯穿的德育因素包括如下:下面,以我校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为例,具体阐述我校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其程序如下:指导选题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热点,我校学生对此热情很高。

我们认为,学生对此问题热情很高,也希望学生能够在调查了解此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的制作、发放、回收和分析,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素养;也希望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对自身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方面的差距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从而对国华德育的培养有借鉴作用,故将课题定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1)组建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2)课题实施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到碧桂园公司及碧江工业区部分企业上门调查,这中间学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门岗不给通报来访,直接轰走;有的推脱领导不在,让下次再来;有的开玩笑认为学生在闹着玩,不给予配合。

但是学生能够随机应变,通过彬彬有礼的行为、优雅的谈吐,最终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访谈。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在教育领域中,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德育和学科教学分割开来,导致二者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结合。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积极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探讨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以及研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研究性学习与德育工作的渗透实践方式。

一、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品德、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能力。

学科教学则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技能。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教育模式中,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往往被分割开来,学校通常将德育工作独立成为一门课程,学科教学则是另一回事。

这种分割导致了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高于德育工作,忽略了德育工作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应该相互融合,学科教学中应该贯穿德育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二、研究性学习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和知识探索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相比,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研究性学习对于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探索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调动,进而更加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

其次,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性学习与德育工作的渗透实践方式为了实现研究性学习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渗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践方式。

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融合实践

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融合实践

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融合实践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融合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符合教育发展潮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还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有必要将高中德育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洞察力。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并从三个方面对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德育;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实践引言: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科中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融合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校将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实践探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将德育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新课改下的教育目标。

一、高中德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的重要性(一)符合新课改下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其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以此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高中德育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教学模式让德育内容变得生动、新颖、多样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知识,教育学生通过德育学习纠正自身的问题,以此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符合学科教学特点,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中德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就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内题材;此外,高中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研究性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高中德育知识[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国华纪念中学周向阳
摘要:本文通过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实践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多年来对研究性学习工作进行的尝试,把德育培养因素提取为科学和人文类,阐述了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德育培养因素很好的在实践中加以渗透,并逐渐探索出如何使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更好地进行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德育、融合
我校从2003年开始积极探索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法,并积极研究学生德育培养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渗透,对国华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希望我们的积极努力能使学生受益。

一、目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改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实施“以德育为首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系统构建
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学校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共产生课题122个,其中人文类课题59个,科学类课题63个,而其中所贯穿的德育因素包括如下:
下面,以我校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为例,具体阐述我校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其程序如下:
指导选题
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热点,我校学生对此热情很高。

我们认为,学生对此问题热情很高,也希望学生能够在调查了解此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的制作、发放、回收和分析,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素养;也希望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对自身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方面的差距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从而对国华德育的培养有借鉴作用,故将课题定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1)组建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
(2)课题实施研究
在此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到碧桂园公司及碧江工业区部分企业上门调查,这中间学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门岗不给通报来访,直接轰走;有的推脱领导不在,让下次再来;有的开玩笑认为学生在闹着玩,不给予配合。

但是学生能够随机应变,通过彬彬有礼的行为、优雅的谈吐,最终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访谈。

并在这个过程中知道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主动学习适应新环境等大学生应有的必要素质。

(3)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根据前期进行的资料查询、分析,多次与企业访谈得出的结果,认真总结,用客观事实和数据进行归纳,写出了《关于当今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结题报告》,并详细归纳了所调查的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①基础素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人际沟通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其他关键素质,包括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抗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基于上述认识,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今天的高中学生提出了如下建议:
最后,该组学生给我们高中生在当代新环境下提出了宝贵的建议:①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②勤勤恳恳,注重实践与经验积累;③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④有意识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脉络。

(4)总结反思
研究性学习自选题开始,学生就依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问题呈现出来,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在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整理信息、数据分析、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实事求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教育不是强制的、自上而下灌输式的,而是学生借助于外部环境,调动自己
的情感,通过自身的体验,自主自觉获得的。

在这里,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的感悟,这就是研究性学习与德育融合的内化过程,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给德育带来的生命活力。

上述观点,可从部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总结中一窥全豹:
通过这次的采访,不仅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得到了不小进展,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采访中,我们经历了从茫然到沮丧,从失望到重新振作的过程。

我懂得了原来心中永存希望是如此地重要。

我也学会了坦然面对无情的拒绝,学会了与陌生人得体地交流,学会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团结一致。

----杨诗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讨论、决策、修改等形式。

通过咨询老师、查阅书籍、网上浏览、视频影像等形式更为全面的了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

我们开始时就抱着了解社会现实,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学会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向老师征求意见。

在过程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均以这类方式解决了。

---吕向军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样一门课程中体验和收获。

比如当我们出去调查时,情况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公司都会把你拒之门外,这时,你会退缩吗?当然不能,我们总是会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去敲开门卫保安
的“心门”,我们会想尽一切理由去说服他们,当结果仍然是失败的时候,
心情是低落的,但一旦我们成功见到了经理,抑或是有了新的突破口,大家
的心情都是十分激动的。

---田晓雨我们认为,上述学生总结足以反映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目标的实现。

三、研究性学习与我校德育教育的融合实效显著
1、通过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放眼世界,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时,我校就有意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及一些国际问题,通过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如《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历史与现状》、《金融危机中中美关系现状及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研究》、《佛山市顺德区加工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等许多课题都达到了这个目的。

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执着、团队合作等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在研究性学习中,国华纪念中学的德育培养目标,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内化为做事习惯。

研究性学习整个实施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有极大价值。

同时,小组成员主动探究,共同努力,求得结论,使他们能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养成尊重前人劳动成果,认真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升华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追求。

所以,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四、存在的困惑
在本研究过程中,我们最大的困惑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性与德育教育开展的矛盾。

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采取学生自主开展的形式,从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到小组的组建,再到整个学习过程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导老师只在必要时进行指导,这就给指导老师在何时、采取何种方式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育教育的开展。

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是后期我们需要努力做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