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下的品牌塑造思考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消费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化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消费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复杂且多元的思潮,它兴起于 20 世纪后半叶,对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提出了挑战。
后现代主义拒绝宏大叙事,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它质疑权威,消解中心,主张打破传统的界限和规则。
文化消费则是指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获取、使用和享受。
这包括了书籍、电影、音乐、艺术展览、旅游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产品。
后现代主义对文化消费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消费观念的转变上。
传统的文化消费往往注重文化产品的内在价值、深度和意义。
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文化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或欣赏艺术,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满足个人情感、欲望和兴趣的方式。
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和独特的文化体验,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产品,而是积极参与到文化的创造和解读中。
在产品选择方面,后现代主义促使文化消费市场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
以往占据主流的单一、统一的文化产品逐渐被多样化、小众化的产品所取代。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类型、风格和主题的文化产品。
比如,在音乐领域,除了主流的流行音乐,各种小众的音乐类型如独立音乐、电子音乐等也拥有了自己的受众群体。
电影市场上,除了商业大片,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也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间。
后现代主义还影响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式。
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需求,文化生产者不断创新,推出各种新奇、独特的产品。
营销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强调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参与。
例如,一些电影在宣传时会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互动,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宣传策略;一些音乐专辑的发行会采用限量版、特别版等形式,吸引消费者购买。
然而,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并非全是积极的。
一方面,过度追求个性化和碎片化可能导致文化消费的肤浅化和表面化。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
2023-11-05
目录
• 后现代主义概述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 费瑟斯通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社会影响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未来趋势 •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案例分析
01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
0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文化 思潮,强调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和反思,主张对知识和真理的 重新定义。
06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时尚产业的消费文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时尚产业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通过不 断推出新的潮流和风格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时尚产业利用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对潮流的渴望,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短 暂的寿命和快速的变化,这使得消费者不断追求新的潮 流,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在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中,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提供服务体验,
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借助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进行营销
0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
进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化的需求,企业需要开展定制化营销,
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对商品符号价 值的追求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注重商品或 服务的符号价值,消费者更关注 商品或服务所代表的社会地位、 身份和品味。
消费者参与和创意消 费
在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影响下 ,消费者更愿意参与产品的设计 和制作过程,同时也更倾向于通 过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赋予商品 更多的个性化意义。
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未来趋势
价值的回归——后现代时期的品牌设计精神研究的开题报告
价值的回归——后现代时期的品牌设计精神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后现代”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一个文化潮流,其中最为核心的特征就是它所发生的文化变革和思想传统的颠覆。
当代的品牌设计也受到了这一思想运动的影响,从最初的主张“杀死前辈”的设计中逐渐回归到了“自然、真实、透明”的创作实践。
品牌设计精神应该借助于“后现代”思潮,进而以“价值回归”为指导原则。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对品牌设计精神的“价值回归”进行分析和探索。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更好地揭示后现代时期的品牌设计精神研究:- 描述“后现代”与品牌设计之间的关系;- 指出信仰、聚焦、诚信和独特的价值观在品牌设计中的作用;- 分析价值回归在品牌设计中的目的和影响;- 探讨价值回归在当代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综合文献研究:对整个市场上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购买行为案例研究:对一些消费者购买一个特定品牌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深度采访;- 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关于品牌设计的意见、观点、建议,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式来识别重要的品牌价值观;- 数据分析:对市场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和解释,从而更好地揭示品牌设计的主要价值观。
四、预期的研究贡献和意义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和预期的贡献包括以下几方面:- 建立品牌设计与“后现代”文化变革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品牌设计中的主要价值观;- 预测未来品牌设计的趋势,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建议;- 提高品牌设计对市场影响的理解;- 指导企业制定品牌设计策略和行动计划,以实现最佳效果。
五、论文的组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部分:“后现代”思潮与品牌设计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品牌设计中的主要价值观;- 第四部分:价值回归在品牌设计中的目的和影响;- 第五部分:价值回归在当代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 第六部分:总结和未来工作的展望。
消费者行为中的品牌文化分析
消费者行为中的品牌文化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消费者不再只关注产品本身的价格、质量和功能,而是更加注重购买过程中所涉及的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是消费者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可以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因此,本文将对消费者行为中的品牌文化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品牌文化概述品牌是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视觉符号和口号,而品牌文化则是品牌背后的一种表现形式。
品牌文化是由企业的历史、文化、理念和产品所共同构成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所形成的文化。
品牌文化可以看作是品牌的灵魂,它包含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通过品牌文化,消费者可以感受到品牌所代表的价值和理念,从而更加容易与品牌产生情感共鸣。
品牌文化是品牌的重要资产之一,可以帮助品牌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形象和品牌个性,同时也能够引导品牌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
二、品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品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可以引导消费者形成自己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
如今,很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都是受品牌文化影响的,品牌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文化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品牌文化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例如,消费者在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时,他们会对品牌文化进行一些了解和认知,从而判断该品牌是否符合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
如果消费者对品牌的文化和理念产生共鸣,那么他们就会更容易选择该品牌的产品。
2.品牌文化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度。
消费者在大量接触某个品牌的产品和品牌文化后,就会对该品牌形成一种忠诚度,愿意为该品牌的产品买单。
品牌文化是消费者形成消费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引导消费者理解品牌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从而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
3.品牌文化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影响。
品牌文化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浅析后现代企业的文化与品牌管理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总第94期)J ou r nal of t he Par t y Scho 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4。
2008(Sum,94)企业管理探讨浅析后现代企业的文化与品牌管理马红(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学生处,河南郑州450000)摘要:在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一种后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产权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都完全不同于现代企业。
后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质上是文化的经营。
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种区别于以往企业的后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和品牌管理策略。
关键词:后现代企业;文化;品牌;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8)04—0052—02所谓后现代企业就是在后现代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产权模式、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企业哲学或文化等与现代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
后现代企业的产权模式是管理者与普通雇员分享企业部分剩余价值并占有一定股份,从而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化;后现代企业采用的是虚拟一体化组织,从而使得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也趋于模糊化;后现代企业普遍采用虚拟经营模式,从而以低成本获得高速发展;后现代企业的哲学或文化建立在对二元论和人本主义超越的基础之上。
后现代企业发展注重的是文化与品牌管理。
一、后现代企业的文化管理后现代企业的文化管理就是后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
与现代企业不同的是,后现代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其治理的核心。
有些实力派企业家可能不太赞成这一观点,那是因为他们尚未领悟到企业文化的本质,或者是尚未领悟到后现代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事实上今天每一家试图获得持续成功并追求卓越的企业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很大程度上将通过企业文化得以体现。
正如一个政党必须拥有自己的纲领一样,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一人类历史的永恒进程无疑也适用于企业。
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下的品牌塑造思考
后 代 费 化 征 的 现 消 文 特 下
明 i l l 牌塑造 考 思
■ 潘 斌 ( 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 学院 呼和浩特 007 1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F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73
的进 步、买方市场 的形成 和差异化需求都
通 过 消费 者 的购 买 形式 可 以发 现 : 后 现代 的人 们 远离 中心 ,对权威 和 传 统 标 准文 化漠 视 或不 屑一 顾 。特 别是 随 着 后现 代 的发 散 与碎化 ,处于 该环 境 下 的 市 场也 变得 不 易收敛 ,产 品或服 务 的 消 费不 仅 出现难 以统 一 的现 象 ,而且 还存 在 着不连 贯 的 断续状 况 。这 样就 导致 消 费者 在购 买 中不 再寻 求 本质 、中心 和 隐
内容 摘 要 : 品 牌 是 企 业 整 合 各 类 资 源 的 综 合 反 映 , 品 牌 的 竞 争 力反 映 了 企 业 的核 心 竞 争 力 。 随 着 世 界 经 济 从 对 有 形 资 源 的 竞 争 转 向 对 无 形 资 源 的 竞
( ) 牌 塑造 “ 次 性 ”与 “ 增 递 一 品 层 递
费 的体力 、精 力和 时间成本 ,选 择知 名的
品牌无疑是一种省 时、可靠 又不 冒险的决 定。这一功能恰好符合 目前 消费者的消费 心理和行 为。 当前 ,越来越 多的消费者所 需要 的让渡价 值 已不再仅仅局 限于 属性 、
利 益 层 次 ,而 是 既 能 满 足 其 实 用 需 求 ,又
化, 最终使消费者摒弃消费 的 “ 折衷主义 ”
而成 为忠 实消费者或终 身消费者。
( ) 二 品牌 塑 造 “ 大众 化 ”与 “ 焦化 ” 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读书笔记综合全书的角度来讲,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具有普世性,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日趋模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融合,各种下里巴人、地下文化,世俗风气和各种符号杂糅一气,具有混乱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些消费文化产品的特点有哪些呢。
首先是表演性。
消费文化产品一般并非精雕细琢的文化精品,常常是为了在瞬间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以满足他们在短时间内激起的审美愉悦。
这样一来,它们,尤其是一些用于舞台演出的艺术小品就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上下功夫。
同样,某些消费品也需要在传媒的广告过程中展示自己的“价值”。
因而从常常有影视明星加盟的这种“表演性”很强的广告就能起到对这类文化产品的促销作用。
其次是观赏性。
如果是表演性仅体现在可用于舞台演出的艺术小品上的话,那么静态艺术品的观赏价值就成为它们能够在瞬间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一环。
为了吸引人们花钱去消费和享用,这类消费文化产品往往在外观上使人赏心悦目,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花钱去消费和享用。
再者是包装性。
既然消费文化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视觉,那么对于那些外表粗陋的产品采取何种办法呢?自然是通过“包装”使他们变得外观“美丽”起来。
所以,一种消费文化产品是否能顺利地走向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如何包装它。
尽管大多数产品的内容与其外表的包装相距甚远,但也不乏少数真正的精品能做到表里一致。
最后便有了消费文化的时效性。
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文化是一种追求时尚的文化,既然消费文化仅仅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或者仅供后现代时期消费者短期内的审美需求和享用,因而这样的文化产品就仅仅体现了一时的时尚。
等到新的时尚取代老的时尚时,这类产品就只能成为“昨日黄花”。
这就是消费文化的时效性。
由此可见,消费文化是在以大批量制作而闻名的后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个独特现象,它往往精芜并存:其中的少数文化精品将由于其自身所固有的价值而得以留存于世,而大量的通过“包装”和“美化”的一次性消费产品则会伴随着文化时尚的过去而成为“昨日黄花”。
现代社会思想建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社会思想建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摘要】现代社会思想建构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展现出新的特征。
文章从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影响入手,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特征,并具体分析了《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内容。
通过分析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揭示了消费主义对现代社会思想建构的重要影响。
文章总结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思想建构,探讨了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启示。
这些讨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思想形态,为思想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现代社会,思想建构,兴起,影响,概念,特征,研究内容,关系,消费主义,影响,发展,思想意义,启示。
1. 引言1.1 现代社会思想建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今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消费文化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深刻影响到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思想潮流,挑战了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观念,强调个体主义、多元化和文化相对论。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这一主题的研究,旨在探讨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思想建构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影响,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思想变革。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十分复杂多样,二者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消费主义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
消费主义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引发了人们对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反思与挑战。
2. 正文2.1 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影响消费文化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消费不再只是满足物质需求,更多地体现了个性化和审美化的追求。
从简单的生存消费到精神消费的转变,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费文化与当代中国(专题讨论)——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及其审美特征
Consumer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hina
(Symposium)
作者: 王宁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5-8页
主题词: 后现代 多重因子 消费主义 全球化
摘要:王宁认为,消费文化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特有的产物,与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它的一部分格调高雅的产品有可能被提升为精英文化产品,但更多的产品则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眼云烟。
王一川指出,中国当前消费文化并没有简单地按费瑟斯通所铺设
的“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大道迈进,多重文化因子在其中起着复杂的拉动作用,形成彼此错时或错位关联,因而便出现了身体在热烈消费而头脑却在冷峻思考的悖谬现象。
包亚明认为,消费主义的逻辑不仅成为了社会运用空间的逻辑,而且也成为了主导日常生活的文化逻辑;在全球城市的风景背后,精英阶层的消费文化“诉求”已经被合理化、自然化为与世界接轨的先决条件。
陆扬认为,消费文化的全球化面临着美国文化主导其中这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假如认为关国文化纯粹是由图像和声响刺激起来的消费主义,那将是过低估计了它对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自身民族传统构成的挑战。
略谈消费主义文化下的企业品牌塑造
略谈消费主义文化下的企业品牌塑造[摘要]消费主义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追求高品质的产品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从而消费主义文化在今天不断扩张。
在此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塑造更富情感内涵、蕴涵文化韵味、包含丰富产品体系的品牌来吸引顾客,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消费主义文化;品牌;品牌塑造现代市场环境中,文化因素始终是企业关注的要点。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文化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四大要素之一。
文化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影响着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形成相对独特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倾向已经显现,我国企业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搞好品牌建设,就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消费主义文化倾向的不断扩张,使得品牌的重要性与经济价值不断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消费行为也跟着发生了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倾向不断得以扩张。
消费主义文化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经济意义上的消费,经济意义上的消费主要是通过购买行为获取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消费主义文化是指一种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更多地是在不断追求被刺激、被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只是商品的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还有他们的符号象征意义,特别是后者。
合理满足消费的使用价值与无度占有符号意义的消费是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活伦理观念与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消费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大众传媒推动和扩散,把越来越多的人都卷入其中的一种消费型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驱使人们不断追求高档,无止境地向往名牌。
在我国,消费主义文化的接收者和践行者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高收入群体,他们受其经济收入条件的支持,在消费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享受,讲究消费的洋化、高档化和品牌化。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摘要:“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
宣扬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即艺术生活化、生活审美化。
消费文化的影响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足以带给人们的经验体验,同时消费文化中的大众沉浸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我们应该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利、共生、共赢的关系下构建和谐消费文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坚持本体论意义的多元论与方法论,它完全摒弃了对事物确定性的追求。
从社会经济范畴来看,“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
从文化范畴来看,“后现代”的基本策略就是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
从时序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之后。
是工业化大生产以及资本的福特式积累,它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调节方式是秩序和纪律、节俭和勤奋,在文化上则体现为对“元叙事”和基础理论的强调。
当现代主义的基础福特式的积累遭遇了危机,通货膨胀扩大到相当程度,社会就会呈现出混沌无序的状态。
①在后现代主义阶段,以大众传媒为中介所培养起来的不再是“组织人”的观念而是“个体”偏好的思想,是个人的欲望的复苏,感觉的复活。
“后现代”提倡“新前卫文化艺术”,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反对正典化、经典化,宣告“艺术之死”。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这幅最杰出的半身肖像画中女主人公“神秘的微笑”,引起了无数观众的神思遐想。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熏染下,有人将这幅油画临摹下来,在蒙娜丽莎嘴上添一道胡须,再加上一个刺眼的标题:《瞧,这个婊子》,一幅后现代主义的美术作品就诞生了。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消费者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的后现代特征逐渐凸显。
炫耀性消费、符号消费和体验消费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观念,并对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是否能够抓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特征,并结合营销思维的变革来进行品牌建设是未来经营成败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社会入手,深入剖析了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的消费特征,从中总结出消费行为和企业营销思维的变革,并结合梦想营销、情感营销、体验营销等主流营销方式对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出应对策略。
标签:后现代消费观念梦想营销体验营销情感营销一、引言自1950年品牌一词提出以来,就受到各界的关注,从品牌属性的研究到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研究,研究主题和内容都在不断深入,逐渐使企业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终决定者,企业的品牌建设必须要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变化,以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进入后现代社会,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传统的品牌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
企业要想在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取得竞争的胜利,就必须对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消费观念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特征,采取适当的品牌建设策略。
二、后现代消费观念内涵及特征1.后现代消费观念的内涵对于后现代消费观念的理解,离不开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界定。
对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解,学术界比较认同博德里亚的观点,即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中形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和消费倾向,它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和消费文化,而是一种消费主义文化。
在这一背景之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正由传统消费观念向后现代消费观念转变。
与传统消费观念相比,后现代消费观念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后现代消费观是对使用价值的一种背离。
在这一时期,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的文化行为。
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特征
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特征作者:王譞, 裘以斌, 廖文婷作者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刊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8(6)被引用次数:2次1.R Barthes Mythologies 19722.A F Firat;A Venkatesh Liberatory postmodernism and the reenchantment of consumption 19953.王长征从消费文化的变迁看后现代营销的整合[期刊论文]-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01)4.陆扬从消费文化解读人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学习与探索 2005(05)5.消费文化与现代性 2002(0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7.蒋建国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蕴[期刊论文]-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03)8.王譞关于城市社会空间安全格局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南昌高专学报 2007(04)9.Don Slater;林佑圣;叶钦怡消费文化与现代性 200410.仰海峰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一种变迁[期刊论文]-哲学研究 2003(10)11.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合消费的演变逻辑[期刊论文]-学术论坛2006(09)1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200113.SLATER D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199714.陶东风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期刊论文]-文艺争鸣 2004(05)1.杨魁.谢锐.YANG Kui.XIE Rui后现代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影响[期刊论文]-科学·经济·社会2008,26(1)2.朱麟飞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1)3.吴珊中国品牌外资控制状况研究:基于产业安全理论视角的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宁夏社会科学2011(3)4.赵正洋.赵红.ZHAO Zheng-yang.ZHAO Hong国外消费者混淆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5.周世辟文化工业、“文化快餐”信其对图书馆的影响[期刊论文]-图书馆论坛2002,22(5)6.黄爱华.Huang Aihua消费的哲学-社会学分析[期刊论文]-消费经济2002,18(4)7.魏雪琳消费文化和现代审美——现代审美视野下的消费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学位论文]20088.杨昊鸥文化快餐时代的经典阅读[期刊论文]-四川文学2007(8)9.赵丽丽消费社会的后现代视角分析[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10.张文瑜后现代主义评介[期刊论文]-新疆社科论坛2005(1)1.谢耀桥浅析网络营销如何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 2012(3)2.潘斌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下的品牌塑造思考[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10(27)。
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态度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态度研究品牌文化作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研究。
然而,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态度如何?他们对品牌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品牌文化的态度受何种因素影响?本文将对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态度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关因素。
1. 品牌文化的定义及特征在开始探讨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态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是指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来的与品牌有关的价值观、信念、符号等非物质性元素。
它代表着一个品牌的核心理念和个性特点,能够为品牌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
2. 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程度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程度对于他们对品牌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不了解、浅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2.1 不了解在这个层次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局限于产品本身,对品牌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品牌个性缺乏了解。
这一群体通常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更容易受到其他竞争品牌的影响。
2.2 浅层理解在这个层次上,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通过品牌的广告和宣传资料等途径获取品牌文化信息。
然而,他们对品牌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和理解品牌背后的核心价值观。
2.3 深层理解在这个层次上,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品牌文化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并与之产生共鸣。
这一群体通常对品牌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不会受到其他竞争品牌的轻易干扰。
3. 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态度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态度既会影响他们对品牌的选择,也会对品牌形象产生积极或者负面的影响。
3.1 积极态度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持积极态度的情况下,他们会更加喜欢和认同该品牌,愿意购买和使用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
因为他们认为品牌文化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合,能够满足个人情感需求。
3.2 中立态度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持中立态度的情况下,他们通常只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而并不太注重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特征。
新生代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研究
新生代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研究现代社会中,品牌文化已成为品牌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牌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表达品牌内核的精神象征、核心宣传、文化传承与品牌形象营销的有机整合。
在市场经济的活跃与现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下,品牌文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对新生代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代消费者的特征在开始对新生代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知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新生代消费者的特征。
新生代消费者也被称为“千禧一代”,他们指的是1980年代后出生的消费者。
他们是网络时代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对于市场消费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消费力。
他们充满着好奇心,追求颠覆传统,不喜欢被拘束,比较有个性,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新生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品牌进行文化传播的基础。
他们不仅关注商品本身的品质和优势,更关注品牌故事和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核。
同时,新生代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也使得他们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他们希望品牌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消费体验。
二、品牌文化的认知品牌文化是一种表现品牌核心价值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品牌的灵魂体现。
品牌文化可以营造品牌的个性、风格、符号和氛围,从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品牌文化包括品牌内部文化和品牌外部文化。
品牌内部文化是指品牌内部所形成的文化,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团队精神、组织文化等;品牌外部文化是指品牌在社会中传达的文化,包括品牌故事、品牌理念、标志、形象、文化符号等。
品牌文化的认知要从新生代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接收与传达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品牌文化的接收突出了消费者品牌文化理解的主观性。
消费者不仅会被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会潜移默化地感受品牌的文化蕴含。
因此,品牌文化传达的信息对于新生代消费者所了解和认可的品牌形象、品牌故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略谈消费主义文化下的企业品牌塑造
略谈消费主义文化下的企业品牌塑造[摘要]消费主义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追求高品质的产品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从而消费主义文化在今天不断扩张。
在此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塑造更富情感内涵、蕴涵文化韵味、包含丰富产品体系的品牌来吸引顾客,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消费主义文化;品牌;品牌塑造现代市场环境中,文化因素始终是企业关注的要点。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文化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四大要素之一。
文化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影响着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形成相对独特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倾向已经显现,我国企业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搞好品牌建设,就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消费主义文化倾向的不断扩张,使得品牌的重要性与经济价值不断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消费行为也跟着发生了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倾向不断得以扩张。
消费主义文化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经济意义上的消费,经济意义上的消费主要是通过购买行为获取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消费主义文化是指一种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更多地是在不断追求被刺激、被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只是商品的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还有他们的符号象征意义,特别是后者。
合理满足消费的使用价值与无度占有符号意义的消费是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活伦理观念与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消费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大众传媒推动和扩散,把越来越多的人都卷入其中的一种消费型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驱使人们不断追求高档,无止境地向往名牌。
在我国,消费主义文化的接收者和践行者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高收入群体,他们受其经济收入条件的支持,在消费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享受,讲究消费的洋化、高档化和品牌化。
论当代品牌形象设计的后现代特征与设计语言
论当代品牌形象设计的后现代特征与设计语言肯德基推出第五代标识形象仅仅是让山德士上校戴上了围裙,柯达换标是为了挽回被日韩冲击的数码市场,英特尔斥资25亿美元换标是为了进入个人消费
市场,各大企业近年来纷纷不惜代价地改头换面,重树自己的形象。
品牌形象作为企业的视觉图腾,无疑是社会文化、经济、时代精神的触角、阴晴表和风向标,
我们明显地感到品牌形象设计的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这些现象并非浅表的时尚、风格问题,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经济、科技、传媒、文化、思潮的转型有着深层的内在关系。
当代品牌形象设计的转向与后现代社会的转型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当代品牌形象设计的特征是什么?设计语言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现代社会),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
当代品牌形象设计的分析、研究,旧的话语、理论已经无能为力,应该寻找新的理论工具、话语,从理论上高屋建瓴地研究,到具体个案分析,这些问题都为国内品牌形象设计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要求,也应成为设计者、企业决策者新的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考察后工业社会转型对企业品牌策略的影响,分析消费社会符号价值理论与品牌形象的关系,后现代视觉文化与品牌形象的关系,新媒介
互联网蔚起对品牌形象设计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以及向品牌策略转变的过程;比较分析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关系。
总结、论证当代社会特征下品牌形象设计的后现代特征和设计方法、语言,以及分析当代品牌形象设计与当代社会文化、科技、传媒、经济、思潮的深层内在关系是本论文的核心。
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下的品牌消费
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下的品牌消费“我们置身于品牌景观世界中”,人类学家约翰?谢利如是说:商场里,目光被“阿迪达斯”、“耐克”或者更为高端的“LOUIS VUITTON”、“GUCCI”所吸引;吃饭时,会寻觅“麦当劳”、“肯德基”;购房时,会有“万科”、“绿地”等开发商品牌供消费者权衡;买车时,“宝马”、“奔驰”、“玛莎拉蒂”……品牌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周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品牌目录。
品牌如此之盛行,以至于许多组织都采取品牌这种方法和语言来宣传自己,从社会名流到娱乐明星,从企业家到政客,从城市到国家,均将自己视为品牌进行包装和经营,品牌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当今世界的方方面面。
一、品牌也是一种符号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的文化总是体现为各式符号,“从美学的角度上说文化是一种表意实践,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传递构成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人类的这种知性特征,使卡西尔在其著作《人论》中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符号认为是形式与内容所构成的二元关系,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品牌符号同样包括“能指”和“所指”:能指――品牌具象符号,如名称、标志,以及名称的语言编码和标志的图形编码;所指――品牌抽象符号,如产品质量优劣、服务周到与否、形象风格如何等。
是消费者在与品牌接触过程中,所感知的一切主观感受的总和,具有象征意义。
“符号之所以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
而通过象征符号体系,人们得以实现表达和沟通。
象征符号迎合了人们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其力量是理性的语言永远无法比拟的。
”品牌由具象符号和抽象符号组成,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抽象符号通过具象符号得以表达,而具象符号最终又指回其抽象符号,即品牌的内涵。
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给予”品牌”这一概念,更有概括力、包涵力的界定:品牌是由识别符号系统、实体产品或服务以及附加价值三位一体的消费交流的符号。
二、品牌是消费交流的符号1.识别符号系统。
消费者抵制与后现代品牌营销
消费者抵制与后现代品牌营销近年来,一种全球性的反文化潮流正在形成,它的核心观点是,全球消费品公司的品牌努力酿成了一种具有社会破坏作用的消费文化。
它的矛头并不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或者失败了的公司,相反,它却直指那些最成功和最受欢迎的公司和品牌。
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微软和星巴克等品牌都在这一新运动中遭受了无情的攻击、批评和抵制。
本文拟就消费者抵制的各种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西方企业在品牌营销实践中为应对这些抵制所进行的后现代探索加以探讨,以期对我国企业有所裨益。
一、消费者如何抵制与传统的消费者相比,今天的消费者不再是被动、顺从的,营销者对消费生活的任意操纵必将招致激烈的抵制。
在日常的消费实践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抵制现象。
下面将分析三种主要的消费者抵制行为。
1、反思性抵制——过滤掉营销宣传的影响。
这种抵制是消费者通过反思在了解了营销作为一个系统或制度如何运行之后,对蕴含于品牌之中被编码的意义所发起的挑战。
一旦消费者察觉到某种符号意义(如性感的、精明的、酷的、叛逆的、独立的、成功的以及其它类似的意象)是由营销者操纵和有意引入的,抵制就是可能的。
在消费者研究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三种反思性的抵制行为:(1)把知识和批评作为武器,揭示营销者在信息交流中的扭曲;(2)拒绝任何非功能价值的主张(如美学主张),只为功能目的而购买;(3)以自己的标准和方式评价、选择商品,而不屈从于营销者硬性规定的品味和生活范例。
进行反思性抵制的消费者,往往通过批评性的论证和广告阅读,过滤掉营销宣传的影响,从而与大众市场进行正面的对抗。
一个企业在遭遇这种反思性的抗拒时,任何品牌符号化的营销努力都将化成泡影。
2、创造性抵制——成为自己文化的生产者。
创造性抵制是通过分裂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生产(把“自我”当作提供给市场的产品)的消费实践对抗营销权威的一种抵制行为。
在这种创造性抵制中,消费者实际上变成了自己文化的生产者,而不是屈从于营销者强加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下的品牌塑造思考
内容摘要:品牌是企业整合各类资源的综合反映,品牌的竞争力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世界经济从对有形资源的竞争转向对无形资源的竞争和消费文化从传统购买到对附加价值的不确定性购买,品牌的动态性更加凸显。
如何依托不断改变的消费者购买文化来发展企业的品牌并对其进行管理成为当今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梳理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同时对企业的品牌塑造进行再认识,从而引发企业在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影响下进行品牌文化战略发展等一系列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消费文化品牌塑造
众多消费文化学者认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元素是消费文化,它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消费文化的本质所在。
在当今消费文化语境里,整个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文化的变迁:从满足需求到满足欲望再到享受愉悦过程。
实质上,这种带有明显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的消费潜能痕迹预示着新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且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消费方式。
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
(一)消费个性化
在当前的消费文化中,消费者更多追求特立独行和标新立异,以至于他们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厂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外,还要求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这种个性化需求更深层次是为了有更强的归属感和更大的被认同感。
无疑,这种需求带来的是消费者给予产品品牌选择更多关注。
(二)消费趋向品牌化
个性化消费导致商品的品牌化。
技术的进步、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差异化需求都使得商品品牌化成为可能。
其实,品牌的功能之一在于减少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所耗费的体力、精力和时间成本,选择知名的品牌无疑是一种省时、可靠又不冒险的决定。
这一功能恰好符合目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需要的让渡价值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属性、利益层次,而是既能满足其实用需求,又能满足其精神需求的由品牌所给予的价值、文化和内涵。
(三)消费的“折衷主义”
在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消费者不再寻求中心的、本质的、一致的、被认同的自我形象,而更多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导向,通过参与和持续的形象转换寻求在各个非连续的、不同时刻的良好的非主流情感体验。
可以说,当今的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环境下的消费者比较而言,更善变,更不可捉摸。
这种非主流的“折衷主义”所暗示的是用强有力的品牌效应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消费文化边缘化和无深度
通过消费者的购买形式可以发现:后现代的人们远离中心,对权威和传统标准文化漠视或不屑一顾。
特别是随着后现代的发散与碎化,处于该环境下的市场也变得不易收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不仅出现难以统一的现象,而且还存在着不连贯的断续状况。
这样就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中不再寻求本质、中心和隐藏在表层下面的某种深层意义,而单纯的以审美方式呈现的形象成为人们在购买和消费时所追求的本质,人们热衷感官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忽略了购买的深层意义。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被模糊化,出现了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的现象。
基于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的品牌塑造
(一)品牌塑造“层次性”与“递增递减性”的统一
品牌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这种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土地、货币、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构成企业的诸多要素。
通过以上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随着市场态势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由此,消费者对品牌需求层次的提高成为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企业不能再把品牌看作是一个简单的标志符号,应该说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乃至文化系统,文化是构成它的本质要素,是它的内容和形式,甚至全部,而不是它的简单装点和附庸。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知道,人对品牌的需求具有递变性。
尤其是随着品牌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文化中的边缘化和缺乏深度,更使得消费者对品牌情感内涵的追求或增或减态势的出现成为可能。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应该适应这样的变化,把品牌发展定位在不同层次上,实现Kunde所描述的品牌发展的五阶段论,直至品牌的最高境界“品牌天堂”阶段,从而实现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因此要塑造一个成功的企业品牌,就需要将消费者需求的层次性与其递增递减的动态过程进行有机统一,以便正确引导消费者边缘化和无深度的消费文化,最终使消费者摒弃消费的“折衷主义”而成为忠实消费者或终身消费者。
(二)品牌塑造“大众化”与“聚焦化”的统一
成功的品牌总能将其形象深入人心并具有广泛的目标人群,这样其品牌就能够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全球性的大众化品牌的代表,然而,这样也依然不能保持品牌塑造的发展动力。
考虑到消费者需求千变万化和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任何一个品牌若想在市场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有时需要把特定的产品卖给特定的聚焦人群,实现市场的聚焦,但有时过于聚焦又会失去很多市场,特别是在中低价位产品的市场,这时又需要提供最多人共同需求的产品。
所以很多时候,品牌塑造需要的是“大众化”与“聚焦化”的统一。
为了让品牌的脉络更加清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的产品或副品牌,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其聚焦性的要求。
而在保持和构建“大众化”品牌方面,企业可以围绕着技术创新和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方面提升层次,用丰富的产品内涵及核心价值展现品牌形象,从而使得大众消费者在与企业双向沟通的基础上,通过恰当且方便的购买过程,愿意支付相当的价格来满足自身真实的需求和欲望,最终达到消费者需求与企业的品牌实现整合双赢的效果。
(三)品牌塑造“文化意蕴”与“核心竞争力”的统一
消费者在消费品牌时,不仅在消费实体产品,同时也消费着品牌所承载的文化。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感知感觉和附加价值,是企业经营观、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和经营行为在品牌上的集中结晶。
因此,企业在品牌塑造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对核心文化价值观等观念作必要的转换以形成特有的品牌文化,从而让品牌承载起“文化意蕴”的重任。
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及市场态势的变动,企业动态且稳定的品牌“文化意蕴”逐渐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被消费者所接受,由此适应消费者消费文化的“折衷主义”和消费趋向品牌化的特征,并影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从战略和长远来看,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消费文化与品牌塑造之间是一种动态辩证关系,消费文化的变迁必然要求对传统品牌构建的认识进行反思,面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出现和后现代市场的萌芽,必须对现代品牌理念和构建技术进行某些后现代文化特征影响下的修正。
一个优秀的品牌创造者总能在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的基础上走在消费者的前面,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去创造需求,最终完成品牌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嬗变,从而从文化经济的视角塑造出承载过去、现在与未来文化的后现代品牌。
参考文献:
1.吕际荣.基于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品牌塑造[J].商业时代,2008(16)
2.朱允之.品牌塑造“大众化”和“聚焦”的统一妮维雅品牌对美加净的启示[J].广告人,2008(4)
3.何忠保.品牌塑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广场,2009(4)
4.王譞,裘以斌,廖文婷.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特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
5.王长征.从消费文化的变迁看后现代营销的整合[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