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语文第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北京课改版
《济南的冬天》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济南冬季的风景和特点;学习描写景观的写作方法;掌握词语“层叠”、“湿漉漉”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描写景观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济南冬天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起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兴趣。
2.探究导学(10分钟)出示《济南的冬天》这首诗,让学生找出描写景观的词语和句子,了解描写景色的方法。
【温馨提示】《济南的冬天》这首诗可以作为语言素材,也可以作为写作模板,这两种方法也可以交给学生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3.分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段《济南的冬天》诗中描写景观的句子,对其进行解读和赏析,然后归纳出描写景观的写作方法。
4.词语解析(15分钟)让学生找出诗中的一些词语,并解释其意思。
例如:层叠、晶莹剔透、湿漉漉等。
【拓展延伸】让学生寻找其他描写景观的词语,举例说明这些词语的意义。
5.作文训练(20分钟)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并让他们互相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6.作品展示(1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发表个人观点,进行互动交流。
7.总结回顾(5分钟)通过今天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描写景观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案标题:济南的冬天教案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2.掌握描绘冬天景色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济南的冬天》;2.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呈现一幅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冬天的特点。
2.引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好奇,问学生是否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和特点。
二、预习(5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济南的冬天》,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和特点。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做好笔记。
三、阅读与理解(15分钟)1.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笔记,回答提前准备的问题。
2.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逐个解释并提问学生理解。
3.通过课文的阅读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和特点。
四、描写济南冬天(15分钟)1.教师出示济南冬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细节,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
2.鼓励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投入,描写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
3.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描写,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五、写作(15分钟)1.以济南冬天为话题,要求学生以3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篇文章。
2.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基本结构,先写开头,再写中间,最后写结尾。
3.鼓励学生使用描绘冬天景色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情感进行写作。
六、展示和点评(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选择读出一段或整篇文章。
2.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具体修改建议。
3.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分析优秀作品的特点,并总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七、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总结和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做好笔记。
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问,解决课后的疑惑。
拓展练习:1.要求学生到文学作品中寻找描写冬天的片段,并进行朗读和分析。
2.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学校周围观察冬天的景色,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照片,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北京课改版
《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②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③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能力目标①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②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③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选自北京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共四篇文章,其中《白杨礼赞》、《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是借物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和《周庄水韵》则是写景抒情的散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感情这两个主题。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的,感受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
还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课文语言,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朱自清的《春》、鲁彦的《听潮》和林斤澜的《春风》,对写景散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初二再次学习写景散文主要是在学法上给学生以引导。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用品】电脑投影【文本分析】老舍在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一)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在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
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晴晴朗的冬天图景。
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都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写雪景也仍然跟温晴有关。
就靠这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北京课改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读文章,理清行文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的方式,品味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①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本,扫除字词障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一提到冬天,咱们北京的冬天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生:冷风雪等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他在描述四季时却曾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秋天和冬天全都赐给了济南。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老舍先生,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济南的冬天)2、探究文本师: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一个形容词来概括济南冬天总的特点?生(预设):响晴温晴空灵清澈等明确:空灵清澈等词语是在描写水,排除“响晴”和“温晴”以外的其他词语。
师:一般而言,在写景散文中,对景物特点具有概括性的词语通常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到底是响晴还是温晴,用哪个词语更好一些呢?明确:温晴(对比的手法)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响晴它是通过拿济南与伦敦对比,得出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没有雾,有阳光。
而温晴才是综合这三点:风不大、有阳光、但阳光又不毒辣,所以它是温暖而又晴朗的,是温晴的。
(板书温晴)师:作者具体又写了哪些景物来体现济南冬天温晴的这一特点?浏览2—5段生(预设):山水老城人们雪村庄等明确:第2段是在写山师:在第2自然段里,作者把笔墨放在了对于济南小山的描绘上,咱们大家一起来看下,这里的小山是什么样的呢?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个老城——唤醒”明确:描绘老城安适图(晒睡唤醒)师:紧接着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小山?生:比喻(小摇篮)拟人(低声说)师: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把小山比作小摇篮?明确:行动守护(形似)精神慰藉(感觉上)小结:老城的安适及人们的面上含笑都源于小山满含温情的守护,作者认为这正是小山的可爱之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小山的喜爱。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
济南的冬天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绘,达到情景交融的写法并体会作者借此所表达的对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2、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写景状物。
(重点)4、通过朗读感悟济南冬天独特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方法:读书感悟,问题引导和讨论归纳等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春回大地”“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和“春人图”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写景的散文,但描写的却是一幅美丽如春的冬天的景象,这就是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一)设置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概括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2、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3、济南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抓关键词概括) ? 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4、标题能否换为“冬天的济南”?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可以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问题1:引导学生先阅读1——2段,讨论明确: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决定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问题2:品读3——5段,可以讨论明确第2个问题。
(教学重点)A、作者描写的三幅山景图和济南的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部编版最新教案《济南的冬天》(最终5篇)
部编版最新教案《济南的冬天》(最终5篇)第一篇:部编版最新教案《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安适、慈善、贮蓄、澄清、空灵”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泉城”济南。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济南冬天之美。
4.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品味文中的遣词造句,感悟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过程与方法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识作者老舍,了解“泉城”济南。
2.播放朗读音频,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及重音。
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结合第一课学过的知识,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中使用的各种描写手法。
4.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对济南的感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1.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写景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肃穆,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尤其如此。
可是,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中部的济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021年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
2021年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2021年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__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重点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
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
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
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
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写作背景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
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
他在另一篇__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相关知识[北京娱乐信报20__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 时间:6月6日—6月20日参加人数:14万多人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6月20日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描绘,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2. 学会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3. 积累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难点: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然后引出课题《济南的冬天》。
2. 初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录音,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自读情况,解决生字词。
3. 精读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总体评价。
(2)分析课文二至五段,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山、水、城、雪的描绘。
(3)分析课文语言特色,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4. 小结5.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济南的冬天》2. 主要内容:冬天的济南:温晴、响晴、暖和山:小、秀、美水:绿、清、亮城:暖、舒适雪:纯、洁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天。
积累本节课的生字词,并查找它们的含义。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作家对冬天的描绘,进行对比阅读。
课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课文《济南的冬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课详细描述了济南冬天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主题思想、写作背景、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修辞手法赏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 掌握课文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修辞手法的赏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预习资料、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b.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思路。
c. 赏析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冬天。
六、板书设计1. 《济南的冬天》2. 主要内容:a. 课文主题:济南冬天的美景b.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c. 作者情感: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冬天。
2. 答案示例:家乡的冬天,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描写冬天景色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课文修辞手法的赏析。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手法。
济南的冬天教案(修改)
济南的冬天教案(修改)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济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兴趣。
1.2 学生阅读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和特点。
1.3 学生分享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习热情。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明确课文主题。
2.2 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作者描述的济南冬天的景色和氛围。
2.3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2.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词汇学习3.1 教师挑选与济南冬天相关的词汇,如:“温晴”、“响晴”、“薄雪”等,解释词义并引导学生运用。
3.2 学生通过造句、游戏等方式巩固新词汇。
3.3 学生分组进行词汇接龙比赛,加强词汇记忆。
第四章:语法讲解4.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知识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 学生通过例句分析、造句等方式掌握语法知识。
4.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创作小作文。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5.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运用。
5.4 教师提醒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安全过冬。
第六章:小组讨论与分享6.1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如:“山、水、城、雪”等。
6.2 学生通过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介绍自己小组选择的场景,并分享其特点和魅力。
6.3 各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在聆听过程中,了解不同场景的特点,增强对济南冬天的认识。
第七章:写作练习7.1 教师提出写作任务:以“我眼中的济南冬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7.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练习。
7.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7.4 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021年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⒊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⒈了解本文的文学知识,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⒉熟读课文,初步体会 ___所的美景。
⒊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 ___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 ___到了活力、生机。
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在冬天,人们也许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的世界,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指名说出)不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
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
(板书:《济南的冬天》)二、新授:⒈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
这是一篇写冬天美景的抒情,也是一篇美文。
___——老舍( ___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
先后任济地同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___爆发后,他在 ___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 ___文学活动。
1946年赴美讲学。
___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 ___、全国作协副___、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 ___等职。
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021年《济南的冬天》教案(集锦15篇)
2021年《济南的冬天》教案(集锦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写景,运用比较对比的写作手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那,冬天,像什么呢?(生答)看来在你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冬天呀,今天就让我们一个区看看语言大师老舍笔下的冬天是怎样一番景象吧二、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作者与课文有关的经历:1918年,师范毕业后在北京任教;192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1930年,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
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三、整体感知1、听范读,初步感知①给课文中的生字词正音②初步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③体味文中优美的句子和美丽的风景生字词学习(见幻灯片)2、齐读课文,思考①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从第一段可以归纳出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是温暖的,其总的特点概括为温晴的。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可以概括为哪几幅图?文中写了济南这个老城的山和水,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后的山、城外远山、冬水。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通过对济南的天气总的特点的概括和四幅图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第二故乡的喜爱和热爱之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教材内容在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济南的冬天》是北京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
本单元四篇文章均为文笔优美,语言流畅的散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学习本章应通过自主、合作方式进行文本研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材内容分析:《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所作,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寓情于景,通过对济南冬天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出自己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了解散文语言优美;容易孤立地看待散文中的景与情。
能力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对语言的感知不够敏锐,需要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抓住主要特征描绘景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体会济南冬天的美,进而产生与作者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景物中寄托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济南冬天景物的特征,领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大家能看出诗句中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吗?给人怎样的感受?没错,通常,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然而在一带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被描绘的别有一番滋味,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吧!二、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与其他地方的冬天相比,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对比手法: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大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温暖、晴朗三、精读探究思考:作者眼中的哪些景物体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济南的山水本环节设计思路: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主探究1、引导探究找学生读第二段,本段哪些语句能够体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021年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3篇
2021年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3篇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设计1学习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_31年春.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3.思考并分析(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4.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四人小组讨论)[明确](b.c.d.略)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2.研读第2—5小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明确]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五.课堂总结.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六.布置作业.掌握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问题]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明确]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三.体验反思.[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①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五.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六.布置作业.1.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设计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预习指导]1.背诵课文1-3段.2.解决生字词.[三分钟演讲]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一同学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国的冬天,由于学生没去过,可造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二.作者简介三.检查预习:1.6人背书片断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四.解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五.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六.理清文章脉络: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的?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参考:天气山景水色七.分析第一部分:1.问题设计:(1)有什么特点?(2)用了什么写法?教学过程2.学生思考(方法同上).3.抽签提问4.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参考:温晴:对比:北平(大风) 济南(无风声)伦敦(无日)济南(响晴)热带(日毒)济南(温晴)八.堂上练习:九.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A类:完成课后练习二教师视察后核对答案.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后半部分:A类2.巩固生字生词.A类说课精要未学之前首先背诵,此做法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写作及语言的积累.其次解决课文采用先总后分法,易于总体把握.教学后记_(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2.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写景文章,要学会分析写的是什么景,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三.学习新课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2.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3.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4.朗读或背诵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讨论并归纳:(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6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讨论并归纳:(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7.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8.朗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讨论并归纳:(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9.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四.小结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五.堂上练习: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写完交流.六.作业1.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A类2.完成掌握语文本课的有关内容.B类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设计3一.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2.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3.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三.教学难点:1.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2.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和背景老舍(_99~_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和话剧《龙须沟》.《茶馆》,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于_29年离英回国,_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_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 贮蓄(zhù _ù) 水藻(zǎo)狭窄(zhǎi) 镶(_iānɡ)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jǐ )济南(lù )露水(dān) 单纯(1) 济 (jì )救济 (2)露(lòu)泄露 (3)单(chán) 单于3.解词(shàn) 姓氏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安适:安静而舒适.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肌肤:肌肉和皮肤. 出奇:特别,不寻常.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水清澈见底.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4.读课文,整体感知,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第二部分:(2-6)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 又分为二层)第一层:(2-5)写济南冬天的山景.第二层;(6)写济南冬天的水色.三.探究质疑: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什么角度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总起全文,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⑴北平的寒----济南的暖(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⑵伦敦的暗----济南的明(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⑶热带的热----济南的温(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2.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明确: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明确: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四.作业课后练习1.2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课,导入新课写文章为什么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课文中济南美好景色语句,并质疑.二.研讨新课1.文章第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二段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这两段是怎样转过来的?(分析过渡句或过渡段)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2.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是什么?明确: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1.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的睡着.2.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突出了济南小山的像一位慈善可爱的母亲一样,呵护济南的人们,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3.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明确:⑴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⑵〝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⑶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4.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的?明确:按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表现了薄雪覆盖的小山的秀气雅致.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城外远山,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山景.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明确:⑴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⑵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少女,写出雪的情态.6.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明确:⑴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⑵比喻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7.第四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明确:用城内的狭窄来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8.第五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明确:⑴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⑵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9. 这段文字还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呢?明确:可让学生各抒已见.⑴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⑵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10.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_. 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明确: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三.概括主旨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四.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北京课改版(4)
19. 济南的冬天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
该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记叙文中的叙述和描写,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
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
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教学目的定在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对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
教学难点则是感受结尾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给加点的字注音:济南、镶边、水藻、发髻、宽敞、澄清、贮蓄、着落、看护;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解释词语:响晴、响亮、贮蓄、空灵、狭窄、宽敞、澄清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讨论中感受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方法设计引导学生研究精彩语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精妙的语言,进而体会到画中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到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对自然景物倾注着真情实感,情景交融,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
2.难点:对结尾的理解。
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
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教与学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如自读、齐读、点名读等,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描写。
2021年《济南的冬天》教案
2021年《济南的冬天》教案2021年《济南的冬天》教案1课时目标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 ;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描写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时重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课时难点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是美得让人陶醉。
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又将会展现出不同的风姿。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此写下了许多赞美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诗文。
哪位同学能为老师和同学们背几句?学生背完,教师引人新课: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有的地方在同一个季节又会出现不同的景致,下面我们来学习济南的冬天,看看济南的冬天和我们这儿的冬天有什么不同?二、课件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带领学生一同欣赏图片。
济南的冬天是如此的美丽,我们看看语言大师老舍是怎样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美的。
三、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老舍先生曾在山东任教达7 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第二故乡”,他曾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四、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1、听读2、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投影仪展示:(l).__写于:年以前。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
(3).作者通过哪三个比较来说明"济南夏算是个宝地"?(4).__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5).__是怎样描写阳光朗照下济南的山的?(6).__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7).__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8).__的中心思想是什么?(9).下面这些句子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初中语文教案:《济南的冬天》1(2021年初中语文部编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品析精妙的语言。
2.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学生讨论自己心中的完美冬天引出老舍眼中的完美冬天。
2.快速浏览课文第一段,划出完美冬天的几要素,明确最关键要素是——温晴。
运用的手法是对比。
3.学生闭眼,教师读课文第三段,体会末句反问语气的使用好处。
4.如此理想的境界有何美景?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3、4两段,划出并品味
喜欢的句子。
5.学生品析句子时指导朗读,由3、4段的文字品析出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是
一个女性角色。
6.还有哪些美景?小组内互读5、6两段,选代表示范朗读。
7.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是冬天的济南。
8.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
教学反思:
1.字词品析不够深刻。
2.学生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语文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案北京课改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班内展示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突破方法:
重点:在学生朗读、赏析、背诵修辞语句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创设学以致用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美好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修辞描写景物。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济南的天气、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在重点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过程中,品味济南的冬天之美,感悟作者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20233 4F09 伉30502 7726 眦29525 7355 獕40325 9D85 鶅39879 9BC7 鯇
*38008 9478 鑸23274 5AEA 嫪J30141 75BD 疽22019 5603 嘃25676 644C 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