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2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个人日记2010-07-03 19:11:26 阅读4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2009年12月25日银杏乡发生一起涉嫌故意伤害案,当事一方为五名青少年令人震惊的是这五人中有两名初中生两名高中生。
其中最小的当事人不到13岁,最大的年仅17岁。
这起伤害案不光要引起了家长的思考学校的思考还要引起政府的思考全社会的思考。
让全社会都来了解青少年,重视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帮助青少年让他们成长成材。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青少年的成长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良好的。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是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思考: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一般说来,青少年犯罪是指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以其犯罪主体年龄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周期长等因素而倍受人们关注。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各类犯罪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影响日益增大,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其现状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犯罪情节恶劣,犯罪手段升级。
当前,在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重、特大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居高不下。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杀人、强奸、抢劫、盗窃四类重大刑事案件中,每1000件此类案件至少有30件是青少年所为。
而且,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看,其作案手段往往凶恨残忍,犯罪的暴力化倾向十分明显,一些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实施犯罪行为极少顾及后果。
(二)犯罪年龄提前,低龄化严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有所提前,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较以前平均提前了2?3岁,其犯罪的年龄阶段大致为:10岁?12岁开始有劣迹,13岁?14岁开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14岁?17岁进入犯罪高峰期。
对中学生犯罪问题的思考
第三 , 父母父母有不 良嗜好 , 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因此 ,
中学 生 心 理未 成 熟 。 仿 能力 较 强 , 模 父母 的不 良嗜好 极 易 被 孩
子模仿。 据调查 , 犯罪学生的父母 多数有赌博 、 酗酒 、 淫嫖等不
良表 现 。 三 、 校 方 面 学
会共同营造 一个健康 正常的的社会环境 ,学生犯罪 的可能性 就会大大地 减少 。 因此政府社会个取职能 , 部门应积极创造一 个有利于学 生成 长的社会环境 ,公安机关要加强校 园及周边 环 境的治安管理 , 电 、 广 文化 、 行政 部门要加 强对广播 、 电影 、 电视 、 曲节 目及 各类 娱乐场所的管理 , 戏 禁止在学校附近开办 营业性舞厅 。 电子游戏场所 , 学校应根据学 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础; 二是 完善法制教育 内容 , 据中央关 于法制教 育的 目标 , 根 要求学校通过不同法律知识 的传授 ,使学生树立较 强的法制
观 念 , 断提 高 法 律 意 识 养 成 自觉 守 法 、 不 护法 的 习惯 。 第 三 , 强 社 会 预 防 , 化 学 术 健 康 成 长 的社 会 环 境 。社 加 净
路。
复心理 ,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班里 由于 自卑感和冷遇感到产生 补偿心理 , 以打架斗殴 、 聚众 闹事招来人们的瞩 目。 二、 家庭方面
家庭 的 因 素导 致 中学 生 犯 罪 占相 当 大 的 比例 ,其 原 因也 表现在多方面 :
第二 , 改善教学管理 、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继 家长之 后, 对学生 的成长产生持久作用 的社会机 构 , 当预防中学生 担 犯罪的一个重要角 色 ,学校在预防和控制学生犯罪方面有着 时间和角色的优势 。 因此 , 学校要在 四个方面做好如下具体工
浅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浅谈及对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事关众多家庭的幸福和国运的兴衰,青少年犯罪数量剧增和罪质日趋严重,给社会治安构成了极大的隐患,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而且杀人、抢劫、强奸、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而有必要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探析,以找出症结所在。
从而加强防范,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1)自身因素从主观上讲,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
不能正确观察社会、意志品质薄弱,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和坏思想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多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模仿性、虚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并具有强烈的冲动性,教育引导的不当,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1、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文化素质低下,有些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他们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无心向学,把过剩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打闹,争抢斗勇,由厌学到逃学,以至辍学,交坏朋友,误入歧途。
如:很多的校内抢劫案中作案的青少年经常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使用暴力抢劫小额钱物.案发后,他们往往不以为然,认为公安机关会不了了之,但在受到刑事处罚后才觉醒。
2、对自己行为后果认识模糊青少年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
如某地发生的一起奸杀案,死者是一位86岁的老太婆,是遭强奸后被杀的,惨不忍睹。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思考——马明坤(1)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作者:马明坤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新的特征:犯罪率提高,初犯年龄降低,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犯罪类型增多,犯罪手段向凶残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暴力犯罪突出,组织犯罪增多,团伙犯罪是其主要形式;犯罪活动方式具有动态性,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多种措施,才能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特征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对策前言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较为突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它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出我国当前在各方面的问题和漏洞。
几年前,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生马加爵特大杀人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得到告破,再次显示出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凶手马加爵已受到法律的严惩,被害的四名大学生在天之灵也将得到安慰,但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沉重地思考,为什么一个受如此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做案手段是如此残忍,这个案例同时也再一次给我们全社会敲响警钟,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决不允许掉以轻心。
全党重视、全民动员,各个部门一起动手,实行“综合治理”,逐步消除犯罪的根源,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这是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试就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所呈现的新特征,犯罪的主、客观原因等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并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谈些粗浅看法。
一、青少年犯罪的新特征(一)犯罪率提高,初犯年龄降低,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无论从人数和作案数都明显呈上升趋势,且平均年龄越来越小,呈现低龄化趋势发展。
“据统计,1995年全国刑事犯罪145万人,其中未成年犯罪为82万人,占56%。
未满18岁的少年犯罪就有17万多人。
从1980年到1995年16年间,未成年犯罪增加72%,未满18岁的少年犯罪增加41%,进入90年代以来至今,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较80年代提前了2到3岁,其中14岁以下犯罪的比例在增加。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条件因素值得思考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条件因素值得思考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该如何加强法制观念的灌输和引导。
(一)构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预防体系,严把法治关。
一是完善青少年刑事法律制度,构建统一的、自成体系的青少年犯罪法典。
二是成立专门青少年犯罪侦查、审查、审判机构,由专人负责办理青少年刑事案件。
三是对青少年犯罪要贯彻特殊的刑事政策,即对青少年扩大缓刑适用范围、放宽减刑和假释条件,对服刑的青少年实行与成年人分开关押、改造,避免“交叉感染”。
四是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处罚、关押或服刑的,做好帮教工作,减少重新犯罪率。
(二)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观念。
要根据当代青少年学习各种知识的现代化途径不断增多、社会知识传播手段呈现扩散性的特点,积极利用各种合法有效的传媒工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培养其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控能力。
公安、司法机关可以在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由公安、司法机关选派人员协助学校把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纳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安全教育计划中,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把有关青少年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公安机关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净化社会环境。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供适合其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控制各种可能影响、诱导其违法犯罪产生动机、决定及实施犯罪行为的环境。
一是在加强日常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公安机关必须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方便、条件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公安机关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打黄扫非”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不健康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流入社会,毒害青少年;要大力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网吧”及其他相关场所的治安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演讲稿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
青少
年犯罪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它不仅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更损害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未来。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呢?
首先,我们要深入思考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
社会原因。
一方面,家庭教育的问题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和关爱,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良的信息和影响,这些负面因素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他们产生犯罪的念头。
其次,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是解决青
少年犯罪问题的关键。
家长要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键。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社会也要加大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治理力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帮助。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从家庭、
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共同呵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作者:许浒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0期摘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国颁布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然而,面对新的社会现实,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严重情况,分析了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原因,着重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防治措施,并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治措施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后备力量,是国家未来的支柱,肩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自身、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已经相当紧迫了,要求我们从法律的角度,结合新的形势,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以及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犯罪。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一)主观因素1.心智不成熟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受资本主义社會的影响,拜金主义和唯物主义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成年人,而且年轻人都树立了不正确的观念。
青少年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和父母,但是当家庭不能满足青少年的物质欲望时,就会刺激青少年产生误解。
当这种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受到同龄人或罪犯的鼓励,再加上自身的心理不成熟、心理不稳定,这就导致青少年有可能通过盗窃、抢劫、偷窃、欺骗等犯罪手段获取财产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2.认知能力差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和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不成熟,但思维更活跃,尤其是那些做事冲动、做事不多的青少年。
所以他们很容易被情绪激动所驱使。
显得固执或咄咄逼人。
而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所做的事,而是盲目地跟随其他犯罪分子,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对自身犯罪后的犯罪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对犯罪嫌疑人没有深刻的理解。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思考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存在着一些尤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社会治安差,青少年犯罪频发并恶性反复。
其中,青少年犯罪一直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现象,这不仅是来源于青少年本身,更是社会给他们贴上了相关的标签,从而让他们消极地承认自己的相关行为,并走上了一条永不能回头的犯罪道路。
贴标签这样的方式就是标定理论的一个方面,所以了解标定理论的一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青少年的犯罪历程。
标签:转型期;青少年;犯罪问题;标定理论一、青少年犯罪的相关调查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家庭方面的因素、青少年心理影响,而且还有社会上其他成员对待犯罪青少年的态度。
青少年的犯罪不仅比较普遍,而且还经常反复,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犯罪,而是会在犯罪之后继续重复之前的犯罪行为,这样的行为源于他们自身对自己的标签认定,同时也是来自于社会上其他人对该犯罪人的认定。
关于家庭方面和心里的影响研究已经十分深入,所以我想谈一谈社会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态度。
经过调查研究,很多青少年在犯罪之后,不管是拘役管制,还是单纯的收容教养,等到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中,总是会受到社会上的歧视与偏见。
不管这个青少年的过错如何,他都会受到来自社会成员的消极否定与差别对待。
大家会自动统一战线,认为破坏了当下的社会秩序的那个犯罪分子一直都会选择重复之前的犯罪行为,从而达到其不法的目的。
一旦个人被贴上标签,大众会用所贴上的标签来看待这个人,这个人也可能开始把标签当成自我同一性,从而逐渐的迷失在犯罪的道路上。
青少年作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不应该过早地被社会贴上标签,他们以后是祖国建设的主心骨,一旦认同了社会给予的标签,他们的认知就会过早停留在犯罪阶段,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标定理论的相关内容标定理论,又称为贴标签论、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的理论为起初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青少年犯罪问题与解决演讲稿
青少年犯罪问题与解决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青少年犯罪问题与解决。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损害了青少年自身的未来,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如何有效地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如果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和教育,就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学校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爱,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走上正轨。
总之,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爱,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而努力奋斗吧!谢谢大家!。
关于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思考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这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在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中的出现,并呈快速增长态势决非偶然。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各种原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标签]大学生犯罪教育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且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和快速增长等特点,一些所谓的“学习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这与国家提出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
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下面试分析之。
一、大学生犯罪行为的现状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犯罪类型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刑法根据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把形形色色的犯罪归纳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十种类型。
除了某些对犯罪主体有特殊要求的犯罪类型。
如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等以外,大学生犯罪涵盖了几乎我国刑法规定的全部犯罪种类,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
具体涉及的罪名有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杀人罪、走私罪、组织介绍卖淫罪,以及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新的犯罪种类如贩毒、走私、组织介绍卖淫等也开始在大学生犯罪中被发现,虽然这些犯罪数量较少,但危害极大。
吸毒、嫖娼、卖淫等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已严重腐蚀了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犯罪手段和方法的智能化大学生犯罪中除专科生、本科生外,硕士生、博士生也不乏其人,他们把自己学到或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犯罪活动中,为其实施犯罪制造便利条件。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即计算机和网络犯罪。
例如,他们利用和制造计算机病毒侵害银行金融系统,透支窃取金融机构资金等。
由于大学生具有专业方面的知识,有些还是某些方面的专家,如医学、化学博士研制冰毒,计算机硕士进行软件盗用等,正是这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犯罪之中,使得大学生犯罪带有智能化的特点。
当前农村青少年犯法分析及控制
当前农村青少年犯法分析及控制改革开放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法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国家对此实施了综合治理,快速增加的势头取得了有效控制,但从整体上看,违法犯法人数仍然逐年增加。
在我国青少年犯法比例不断升高这一大体事实中,一个“异军突起”的现象即农村青少年犯法的迅猛增加。
据2007年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上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犯法率为2%左右,占整个刑事犯法的40%以上,而在青少年犯法中,农村青少年和其他无业人员占%。
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农村青少年犯法的迅速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进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1]一、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农村青少年犯罪既有青少年犯罪的一般特征,又有其自身特点。
全国各地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农村青少年不仅犯罪类型增多,且呈现出向低龄化、团伙帮派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案更具暴力倾向。
为实施犯罪行为,一些青少年犯罪分子往往自制和购买火枪、刀具等凶器,作案时不顾一切,疯狂施暴,手段残忍。
有的在作案后还公然开枪示威,伤害无辜,不计后果。
近年来,在农村的刑事犯罪中,凶杀、抢劫、强奸、伤害及爆炸等恶性犯罪案件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过去少见的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灭迹等一案多罪的混合暴力型案件,在农村青少年刑事案件中的比例明显增大。
(二)作案成员具有群体化倾向。
农村青少年犯罪由单独作案向结伙犯罪发展,使犯罪的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有的还形成了独霸一方的恶势力。
这是当前农村青少年刑事犯罪变化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少数地方社会治安状况混乱的主要原因。
其特点:一是随机性强,产生快、作案快、解体快。
这种随机性表现在产生时往往是偶然相遇,一拍即合,马上行动,作案时往往没有固定目标,随意流窜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机可乘,便协作犯罪;在组织上一般没有头目、没有分工,谁发现的目标由谁组织,得逞后就地分赃,然后各奔东西。
二是这些团伙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他们主要是从事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聚众斗殴、持械伤人、流氓滋扰、侮辱强奸妇女、拐卖妇女儿童、开设赌场、倒卖黑枪等犯罪,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有向黑社会、流氓恶势力团伙发展的趋势。
社会工作视角下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成因
社会工作视角下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成因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案件的频发使其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犯罪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面对此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和预防措施来应对问题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本文拟从社会工作视角来探讨青少年犯罪相关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1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划分是以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的。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犯罪的社会负面问题点并不奇怪。
所以我们在面对青少年犯罪这一问题上也应当一视同仁。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及特点(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就近10年来的案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年龄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其中14到16周岁的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与逐步增多。
并且犯罪性质表现的愈加恶劣。
2019年1月15日,湖南娄底涟源市桥头河镇株木中学一名13岁学生用刀将同班一12岁男孩捅死。
同年,4月23日下午,甘肃陇西县渭河初级中学一学生被5名学生强行殴打致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中,社会影响力大的“李天一”案也能突出青少年犯罪的低龄趋势。
(二)青少年犯罪暴力化的趋势当今社会网络社交平台的高速发展,利用科技产品在网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网络上一些暴力信息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例如:观看暴力视频、暴力影视剧、恶性案件新闻、血腥类型的游戏等,对于一些存在潜性暴力心理的青少年,无疑是一种助推的力量,提供了犯案的模板。
这类青少年犯罪的作案工具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以往的言语暴力和肢体冲突发展成利用更具杀伤力的管制刀具来实施犯罪行为,从普通的抢劫、盗窃与抢夺财物发展为更为严重且精心谋划的故意杀人和入室强奸等性质恶劣的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问题与“社会边缘群体”间的联系中国社会的变迁,使得教育、文化、身份等资源分布出现了新的分层趋势。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管理
学校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 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 干预。
近年来,学校暴力事件频 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 预防和干预学校暴力事件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 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管 理,完善安全制度,加强 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师 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紧张
一些家庭由于父母关系不好,经 常吵架或离异,导致孩子缺乏安 全感,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家庭教育缺失
一些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或放任, 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使孩子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满足 孩子的正常需求,孩子可能产生不 满和抵触情绪,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 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 为的发生。
改善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和保护,改善社会环境,减 少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的机会,为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分析和思 考
汇报人: 2023-11-28
目 录
• 引言 •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成因分析 •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普遍性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 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青少年犯罪率都在逐年上升,且涉及的犯罪类型也日益多 样化。
毕业论文-浅谈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摘要在犯罪率不断升高的过程中以青少年犯罪为主要,其中又以青少年暴力犯罪最为突出,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变故,也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使得社会、国家不仅关注青少年犯罪,更从实际行动过程中积极参与治理青少年犯罪。
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法制教育已不能有效的治理,需要采取新的教育方式与宣传模式健全他们的法制理念,法律意识,从小给他们灌输道德观念等等,要完善法制的不健全带来的问题,就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传统的治理过程中寻求创新与突破,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治理青少年暴力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法律机制法律教育ABSTRACTIn juvenile crime in the process of rising crime rate as the main,with youth violence crime and among them the most outstanding,cause the harmful consequences of not only give family bring heavy accident,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society,which makes the society,not only focused on the juvenile crime,more from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actio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management of juvenile delinquency.From a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education of legal system is not effective governance,need to take a new mode of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 patterns and improve their legal concept,legal consciousness,from small to inculcate moral ideas,and so on,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sound problems,you need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to seek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governance,thus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youth violence crime. KeyWord:Violent crime;Combined with animation;Legal mechanism is not sound目录序言 (1)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特点 (2)(一)由愚昧向高智能型的转变 (2)(二)冲动、偶发型向预谋型团伙作案 (2)(三)天生的模仿性缺乏正确的指引 (2)(四)三观缺乏的病态心理具有严重的报复性 (2)二、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 (3)(一)治标不治本的家庭教育是其主要原因 (3)(二)脱节的学校教育是次要原因 (4)三、法律机制的不健全起到催化剂作用 (5)四、如何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 (5)(一)标本兼治的方式代替传统教育 (5)(二)新型的法制宣传让催化剂转变为稀释剂 (7)(三)完善法制是降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保障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序言在犯罪率不断升高的过程中以青少年犯罪为主要,其中又以青少年暴力犯罪最为突出,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变故,也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使得社会、国家不仅关注青少年犯罪,更从实际行动过程中积极参与治理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辩论辩题
青少年犯罪辩论辩题
正方,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我们不能采取漠视的态度,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首先,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据统计,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青少年犯罪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比如家庭环境不稳定、教育资源匮乏等。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青少年犯罪归咎于个人行为,而应该从社会和家庭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他们走上正轨。
最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名人名句,孟子曰,“教者之道,贵以专。
”。
反方,青少年犯罪是个别案例,不应该过分夸大。
青少年犯罪的确存在,但是它只是个别案例,并不应该过分夸大。
首先,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并不高,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健康的成长。
其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往往是个别的家庭和个人问题,而不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将青少年犯罪一概而论,而应该分析具体的案例,找出问题的根源。
最后,过分夸大青少年犯罪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青少年犯罪问题,不要过分夸大。
经典案例,某市一名未成年人因为盗窃被抓,但经调查发现,他是因为家庭贫困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这个案例表明,青少年犯罪并非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与法制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苍南县为例
立, 失业、 教育产业化、 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 比较突出, 社会矛盾 会 就 显 得 十分 必 要 。
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 已经成 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 出矛盾之
一
三 、 考 与建 议 思 减 少未 成 年 人 犯 罪 的根 本 在 预 防 。 预防 末 成 年 人 犯 罪是 一项 系
2 0什 至 4 0件 之 间 的法 律 援 助 案 中 。刑事 案 件 占 多 数 , 刑 事 案件 0 0 而
中青少年 占绝对多数 。2 0 0 7年受理刑事法律援助案 13件, 中未 9 其
成 年 人 14件 , 9 . 6 7 占 0 1% 2 0 0 8年 受 理 刑事 援 助 案 12件 , 中未 9 其
L g l y t m A dS c t e aS se n o i y o
2009.5 ( ) 中
{ 占▲ I 车会 ; I
青少年犯罪与法制教 育问题 的思考
I 南 县 为 人 1
陈一 雯
摘 要 近年 来青 少年 犯罪现 象 E 严重 , l 趋 已经成 为一个严 重 的社会 问题.本 文 以浙江省苍 南县 为例 , 当前的青 少年 犯 对 罪的特 点和原 因进行 了剖新 , 并提 出了相 关的解决措 施和 建议 。 关键 词 青 少年 犯 罪 苍 南县 法治 建设
一
占6 0— 7 % 间。这几类是社会危害较大 的严重刑事犯罪。青少 力度, 0之 加强在校生与社会青年的法制教育, 努力以“ 学校 、 家庭、 社会”
三 结合方式, 充分利用 与发挥社会有效力量与资源 , 同做好青少年 共 的法 治教育引导。 全社会要多管齐下 , 教育部门要把在校青少年法制
教育方 面年年有措施, 年年有重点, 每年都开展 了~系列侧重青少年 的法制教 育活动, 但是青少年犯罪仍居高不下 口} 牛 别是从近年来的法
对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思考
对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思考汇报人:2023-12-19•引言•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社会因素目录•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心理因素•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生理因素•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预防措施•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应对策略目录01引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的案件类型也日益多样化。
犯罪数量增加犯罪手段智能化社会影响恶劣青少年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犯罪,如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等。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家庭破裂、经济损失等。
030201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现状思考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原因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法律制度不完善当前法律制度在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犯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如社会压力增大、网络普及等,也可能促使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一些学校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02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的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
社会转型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贫富差距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使一些青少年产生迷茫和困惑,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文化冲击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过分溺爱或忽视孩子的成长需求,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
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环境不良,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其犯罪的风险。
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问题教育体制问题当前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导致一些青少年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青少年个体的成长,更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案例层出不穷,这些案例不仅令人震惊,更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在某市某校,一名15岁的学生因为不满学校的纪律而聚众打架,导致多人受伤。
经过调查得知,这名学生原本成绩不错,但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父母长期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导致了他的行为问题。
这个案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犯罪背后原因的思考。
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的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导致了他的行为问题。
这说明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家庭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青少年犯罪案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社会竞争压力大,信息发达,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扰。
如果社会环境不健康,存在负面引导和诱惑,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社会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空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远离犯罪。
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发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家庭、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远离犯罪。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犯罪的思考论文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已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
青少年犯罪现状日益严重。
违法犯罪行为也随着社会急剧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例如违法犯罪的团伙化,低龄化,暴力化等。
对其违法犯罪的原因,本文将从青少年所处的三个主要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个人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提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同样以三大环境入手,通过改善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素为青少年创造出健康向上并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德育环境,以及通过完善法制体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等构筑多途社会防线减少青少年犯罪或重新犯罪。
本文分三大部分,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之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的范围、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所以会如此关注,除了犯罪造成的危害性之外,青少年作为下一代国家建设主力军他们的身心健康深远的影响着国家明天的发展。
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
因此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青少年犯罪则有碍国家发展,束缚社会进步。
另外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他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是一个信号,它在告诉我们社会内部的某些方面发展紊乱,它只是内部出现症状的一些外部表现。
首先,我们需要对青少年的范围进行确定。
我国的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即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不满14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14-16岁)和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已满16岁)。
另外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指出,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公民。
那么本文中所指的青少年既包括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包括已满18周岁但超出不多的青年人。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约占全国刑事案件总数的20%-30%。
到80年代后却突增到70%以上。
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平均以14.18%的速度逐年上升。
这些数据无不证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加重,另外出现频率最多的犯罪案件依次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聚众斗殴、故意杀人等。
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在逐渐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向。
(一)违法犯罪团体化,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数是以组织的团伙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青少年自身的条件决定的。
由于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条件尚处在较薄弱的时期,个人力量无法达到犯罪目的势必会加重其心理和身体上的承受压力,使其产生胆怯的念头。
但要是多人聚集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分工,则使其犯罪目的更易达到,从而逐渐形成一些较为稳定的团伙组织。
(二)违法犯罪年龄的低龄化。
即不满14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在逐年增多,甚至有些少年从小学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犯罪者大都是辍学的青少年。
还有的青少年片面的认为18岁以前犯罪不用负任何责任,所以才放心大胆的实施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三)违法犯罪手段的暴力化。
即实施犯罪的手段残忍,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主要表现在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上,大多数青少年在犯罪前往往没有充分的考虑和策划,只是在产生犯意或受到刺激后一时冲动,不计后果的实施犯罪,因为这样往往会造成恶性犯罪的出现。
(四)青少年违法犯罪中仍存在其他一些趋势。
A、女性犯罪数量和范围逐渐增加,其中情感问题占主要部分。
B、毒品犯罪日益严重,据国家禁毒委有关数据显示,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79.1万人,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员占70%。
C、电脑犯罪数量迅速增加,在科技进步和信息自由化得不断推动下,时代要求青少年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专业操作技能。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普及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沟通交流等生活方式出现重大改变,最易受渲染的就是青少年群体,网恋,网婚及网上传播淫秽信息,网上诈骗等新形式的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特别是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呈现出逐年增多的发展趋势,既有主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
集中起来说,主要是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式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对青少年来说家庭对孩子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家长式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习社会规范,了解社会文化与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大部分是在家长的教育和熏陶下逐步建立的。
家庭也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培养的场所,家庭结构残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及家长自身言行的污染都可能导致家庭教育的缺陷。
而家庭教育的缺陷又是造成子女不健全个性的主要原因,从而增加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危险性。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提高青少年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场所,青少年的身心是否能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良好的教学环境,优良的学习环境必将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
反之则可能会使学生染上不良行为习惯。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环境仍寻在很多弊端,从“云南马加爵事件”中便课件一斑。
最为主要的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没有最终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导致很多学校片面强化智力教育,忽视思想品德,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只教书不育人。
特别是学校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和法制教育与青少年所处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极不相适应。
因此学校的人生观教育和法制教育迫切需要加强,更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以求取得实效,决不能流于形式。
其次。
教师对后进生、双差生的鄙弃和疏于教育促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文化程度看,青少年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并且辍学、流失生、退学的较多。
大部分青少年犯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文盲、小学的占30.8%,初中占63.4%,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
其中,初中以上的青少年犯中绝大多数没有正式毕业。
江苏省少管所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犯中辍学的占24.5%、退学的占49.1%、被开除的占9%。
而闲在家中的青少年犯罪最为突出。
学校不管、家长不管、社会无人管造成其无所事事,一旦和坏人纠合极易犯罪。
上述一系列数字和事实,虽不应完全由学校教育负责,但是却反映了我们学校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很不得力。
再次,学校教育中缺乏青春期教育,使青少年对性有一种好奇心理、神秘感和尝试的欲望,易于接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
最后。
学校教师的某些行为方式也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例如,有些教师对金钱、权力的崇拜,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修养,对学生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比家庭和学校环境社会上的事物更是形形色色,纷繁复杂。
真善美,假恶丑交杂在一起难以分辨,随时在影响人们的思想并改变人们的行为。
在改革开放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同时,不正规的文化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显严重。
如周边的电子游戏室、网吧、卡拉OK等场所,使青少年学生陷入在暴力、恐怖、囚杀、色情、梦幻之中不能自拔,无心学习,日渐堕落。
极容易在黑社会群体的影响下参与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个人因素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犯罪动机指导的鹅鹅鹅,而犯罪动机属个人因素,青少年好奇心强,对事物接受快,冲动往往对社会产生疑问与迷惑,当这些不能得到正确及时引导,这些特点极易演变成犯罪动机。
另一方面,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道德意识薄弱,尚未把握正确的社会准则,是非观念模糊,处理事情时易感性、易冲动往往不计较后果,不知觉中走向犯罪道路。
再者,青少年抗腐蚀能力较差,如果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很容易被异化走向社会的反面。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寻求决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应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入手,即努力改善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青少年心态健康茁壮成长,使之成为国家社会发展有益之人,这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环境系统改造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及每位公民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包括学校、老师家长及青少年本人在这一问题上作出检讨与总结。
剔除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环境,并辅以完善的法制体系,构建多道社会防线。
(一)改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生活水平,家长的素质,教育方式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对青少年的情操、品德、性格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有专家认为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孩子今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见家庭教育重要之于青少年。
因此,我认为家长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首先要做到保持家庭的稳定与和睦,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成长,但试想,如果一个婚姻失败、家庭失和,让孩子整天面对无休止的争吵,对孩子的成长势必会造成很大阻碍,尤其单亲家庭更甚。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来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子女。
要做一个合格的教育责任人在教育孩子前应当自我反省,改掉自身的缺点,不良习惯这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再次,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切勿忽视,经常沟通交流,把握孩子的内心动向,并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孩子的健全人格的确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
不能因为工作而疏忽对孩子的关心教育。
孩子最需要理解与沟通的,而有些父母的关心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内心,以为给孩子吃好,穿好,要什么买什么,处处袒护着包庇着才是关爱孩子。
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养成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坏习惯。
(二)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打造健康教育心态“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无小事,事事做模范。
”从这个角度来讲,学校职能与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德育环境对未成年人今后成长与发展影响则意义深远。
因此相关教育机构应对目前的教育环境多做深思和改进,诸如以下建议:A、学校的教育思路应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让素质教育真正的走进课堂。
倡导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培养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B、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应设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程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
对未知领域的强烈求知欲往往让学生出现困惑,青春期的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