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总论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总论) 宿松县中医院 熊翔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 中,我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 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 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 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 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 形阶段。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 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 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随 着医药活动的增加,进入奴隶社会,中医 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 “疾首”、“疾身”、“疾足”、“风疾 ”、“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 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 。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 、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 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本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 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 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 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 肢体病证和癌症,时行杂感列为外感病证 。研究和阐明的内容包括每一体系疾病共 同的主要证候及特征、病因病机、治疗要 点;每一病证的基本概念、认识沿革、本 病证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病证的证候特征 、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规律及方法、病证的转归预后、预防与调 摄规律及方法等内容。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 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 ;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 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 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 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 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 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 《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 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 ,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中医内科学——总论
心血 瘀阻
水饮 凌心 热陷 心包
心悸,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痛引 肩背及臂臑内侧,口唇及指甲紫绀。舌质 暗红,或见紫斑点,脉细涩,或促结
心悸,眩晕,胸闷,肢冷,尿少,下肢浮 肿,咳喘,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直视狂乱,面赤, 斑疹,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活血通脉 血府逐瘀汤 之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证候分类] 1. 虚证 脾阳虚衰 脾气不足
症 状
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 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 纳后不易消化,喜热饮,大便溏 薄,小便清长。舌苔淡白,脉来 沉细。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 泻脱肛,四肢乏力,肌肉萎瘦,脘腹 腰胯坠胀,或齿衄、吐衄、便血,妇 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漓不 尽,或尿混浊如米泔水。舌质淡,脉 濡弱等
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治法 方药
滋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 汤之类
补益肺气 补肺汤之类
益气养阴润肺 生脉饮之类
2. 实证
症状
治法
方药
风寒 束表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楚, 疏风宣肺散寒 鼻塞流涕,或咳嗽频频,气急喘促, 咳痰稀白痰粘量多。舌苔薄白,脉 浮而紧。 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声洪亮, 疏风清热肃肺 咳痰黄稠,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苔薄黄,脉浮数
一、病因学
1.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 称。 风:多动善变,“百病之长”。 寒:性主收引,易伤阳气。伤于体表-伤寒,伤于里 者-中寒。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多挟湿气,分阳 暑和阴暑。 湿:湿性重着、趋下,黏滞难化。 燥:易伤津液,分温燥和凉燥。 火:火性阳热,易生风动血。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中医内科学21世纪教材总论
病的防治,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03
慢性病管理
中医内科学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的中医药调理,通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活质量。
05
中医内科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结词
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 的作用。它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膳、养生汤粥、茶饮等,可根 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疗种类。
04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的中医内科学治疗
感冒
中医内科学治疗感冒的方 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 拔罐等,根据不同证型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咳嗽
中医内科学治疗咳嗽的方 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等,针对不同病因和 证型中医内科学概述 •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应用 • 中医内科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疾病病因、病理、病机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研究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科研人员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中医理论的内 涵,探索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成果,推动自身科学化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 探索和实践,中医内科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 床实践规范。在现代,中医内科学不断吸收和融合现代医 学的科技成果,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 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为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 医 内 科 学 总 论
五、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
学好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思维全程投入 大忌学习时西套中
结语
克怪互制奇术医 痼招补胜出道者 建药西心胆求德 奇皆中亦若歧为 功兵汇琴剑黄本
致谢
及问题解答
承瑻惉洹紛恸佬坚橹拹夾毼一 梄垳埀頊殾鴵韮越条蛾揳显岛 叛珮仍淚舡澶瑄檴黏鞫育攫撓 兵犽晥鶖鳸钶襻鞝蹡錣蝟甹輲 醔鷂拳饣樄仦萨烈飔昿儈鐬幮 骃阡搌汏璑渇茔谫鱣庣艤诳暲 炝痯髮酑隱1懎111璵111噘11蘠弹詮児顿 葌憢庀虩躎覘4浠448爟7看雒看羺犛湔鋪 簔湪欍輏獿蝢袋塨璽陗覲芒皷 槿俈儖賏炝檙緿豉谱膇圴楯鍖
传统中医内科医师 —— 老一辈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扎实的中医理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中西结合内科医师 —— 西学中或中学西 而以西为主。
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西结合以中 医为主。
四、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现代医学--西医
中西结合医
世界医学
中西结合
具重要意义 。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宗金鉴》 《临证指南医案》 《张氏医通》 《证治汇补》 《辨证录》 《医学心悟》 《医林改错》 《血证论》 《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 《温病条辨》
现代
1.中医内科学 ; 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 3.现代中医内科学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 队伍构成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李东垣重脾胃;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四)形成(明清) 明代
(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 (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
外感法仲景 热病用完素 内伤法东垣 杂病用丹溪
中医内科学总论
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至次、轻重缓急,而采取 “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 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表病 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 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 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 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 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 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 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外感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邪气正盛,正气未衰,病较轻浅,可急发散祛邪; 中期阶段——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更当着重祛邪减其病势; 后期阶段——邪气渐衰,正气未复,既要继续祛除余邪,又要 扶正以祛邪, 使邪去正复。 把握动态变化治疗原则,在内伤方面的应用: 初期阶段——一般不宜用峻猛药物 中期阶段——大多正气渐虚,治当轻补;或有因气、 血、痰、 火、郁结而成实须用峻剂而治者,亦只亦暂 用; 末期阶段 ——久虚成损,则宜条调气血,养五脏,兼 顾其实。
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附:《内经》与《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中医内科学总论
,预防疾病。
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四 季气候的变化,保持身
体健康。
节制饮食
控制饮食,不过饱过饥 ,不食生冷辛辣油腻食 物,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
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促进气血流通。
心态平和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 绪波动,减少心理压力
。
05
中医内科疾病案例分析
心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心悸、失眠、多梦、心烦、胸闷等症状 。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病因
脏腑疾病
总结词
脏腑疾病是指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邪侵袭 、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脏腑疾病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经络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对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 值。
详细描述
注意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患者症状逐渐消失。
脾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慢性胃炎出现食 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 证,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消食为主,选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瘥后防复
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四 季气候的变化,保持身
体健康。
节制饮食
控制饮食,不过饱过饥 ,不食生冷辛辣油腻食 物,保持脾胃功能正常
。
适度运动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促进气血流通。
心态平和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 绪波动,减少心理压力
。
05
中医内科疾病案例分析
心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心悸、失眠、多梦、心烦、胸闷等症状 。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病因
脏腑疾病
总结词
脏腑疾病是指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关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外邪侵袭 、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脏腑疾病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经络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对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 值。
详细描述
注意调节情志,避免劳累,患者症状逐渐消失。
脾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慢性胃炎出现食 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 证,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消食为主,选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患 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系疾病案例
总结词
瘥后防复
中医内科学总论
辨证 ——
疾病某一阶段的横向认识 特定(个体、条件)主要矛盾 同一疾病求个性(同病异治)
不同疾病求共性(异病同治)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
1。治病宜早 2。标本缓急
① 早期治疗 ② 疾病防变,治未病 ① 急则治其标
② 缓则治其本
③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3。扶正祛邪
4。脏腑补泻
5。异法方宜
三因制宜
总 论
中医内科学辩证论治的程序
辩证
1。四诊 3。辨性 5。求因 2。识病 4。定位 6。明本 8。选方
论治
7。立法
9。遣药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中医内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华侨崇圣大学
总 论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
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 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以脏腑、经络、气 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 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 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 好的一门专业课。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病”、“证”、 “症”
病 —— 是由一组具有临床特征的症状构成,并各
有不同的演变规律
证 —— 证候,是根据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归
纳而得出的证据
症 —— 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辨病”向认识,
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矛盾) 同一疾病求共性,不同疾病求个性
总 论
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外感病
内伤病
总 论
伤寒六经病证
外感病
温病卫气营血证 三焦病证
中医内科疾病
脏腑经络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辨证 脑系经络病证
中医内科学总论
李东垣:重脾胃,多用补脾升阳法。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 法。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
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
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 “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
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 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 性质:临床学科。 • 范围:
中 医 内 科 疾 病
外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 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 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 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 下。”
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
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 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
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 (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 法。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
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
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 “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
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 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 性质:临床学科。 • 范围:
中 医 内 科 疾 病
外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 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 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 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 下。”
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
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 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
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 (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医学类-中医内科学总论
01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提高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2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如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等。
03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诊疗规范,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3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现代医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 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中医内科疾病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
化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旨在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 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与药物结合、推拿与治疗结合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诊断
脏腑系统疾病
总结词
脏腑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脏腑的疾病。
详细描述
这些疾病通常与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悸、失眠、咳嗽、哮喘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疾病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 提高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2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涉及多个方面,如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等。
03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整体观念,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诊疗规范,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3
现代医学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为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现代医学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 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中医内科疾病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
化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之一,旨在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 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与药物结合、推拿与治疗结合等。
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0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与诊断
脏腑系统疾病
总结词
脏腑系统疾病是中医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心、肝、脾、肺、肾 等脏腑的疾病。
详细描述
这些疾病通常与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悸、失眠、咳嗽、哮喘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疾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两部分,共 18卷,各81篇。
基本理论可概括为: ①强调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 境有一定关系。 ②阴阳五行学说: 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 探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
③重视脏腑、经络:
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④病因学说:
对人体某一脏腑生理、病理的新的探讨, 对脏腑的代谢产物引起重视等,以及某个内 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不断有新的突破,从而使 中医学及其内科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了 迅速发展。
明代继承金元学术成就 并有所发展
薛己的《内科摘要》是中国最早用内科命 名的医书。 虞抟的《医学正传》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 的总结。 龚廷贤《寿世保元》先论基础,后涉临床, 有论有方,并附医案,适于内科临床参考的好 书。
李杲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补气升阳,称他为 “补土派”。
朱丹溪 “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 。在治疗上, 滋阴降火之法,称他为“滋阴派”。 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创立外因、 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
金元以后,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 创新的风气。
病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肺为通道, 心肾为动力,心肺胃之气已降为顺,肝脾肾 之气以升为健,如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机 升降出入,因此为病。
气 病 证 候 (1)气虚:劳伤过度,久病失养。 表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心 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小便 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 气虚易下陷,久病阳亦虚,故脱肛及子 宫脱出等,亦属气虚范畴。
附:胆
胆因寄附于肝,禀春生之气,其性 刚直,故在病理情况下,多现阳亢火旺 之证。 火热可灼津成痰,故胆病又多兼痰 证。痰火郁遏,常扰心脾,故辨证施治 时,既要泻胆化痰,又要清心安神。
脾脏发病机制如下图示意:
饮食不节 湿浊困脾 病因 外感寒湿 素体虚弱 病后失调 思虑劳倦 寒湿内停 中气不足 运化无权 脾阳虚衰 虚证 湿热内蕴 实证
地因人详加审察,细微辨证,谨慎用
药施治。
第一章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 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 《山海经》一书中,就可以看到“风”、 “疟”、“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 和症状。 《周礼· 天宫》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已分有 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 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 。
禀赋不足 病因 病后失养 劳心过度 思则气结 痹证日久 内舍于心 心气虚弱 心血亏虚 脾虚湿困 化火生痰 血 淤 心阳虚 心阴 虚 停痰留饮 痰火上扰, 血脉淤阻 心神不足 阻遏心阳 蒙蔽心包 实证 虚证
病证范围:主要有心悸、心痛、健忘、失眠、癫狂、昏迷 、舌疮、等。
附:小肠
小肠之病,多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下 传而引起。 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故心亦移热于小肠 。一旦小肠为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浊清不 分,转输障碍,症见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临床上可分为虚寒、实热、气痛三证。
血的功能主要是充润营养全身。目之视, 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皮肤的感觉,五脏 六腑功能之协调,无不赖血之营养。
血液所以能循行脉中,气的功能亦密切相 关。因血属阴,赖阳气以运行,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气脱则血失,故有“血随气行, 气为血帅”之说。
第二节 病 机 学
“六经辨伤寒,脏腑辨杂病”的方法,开 创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先导。
温病学说的发展,提出和完善了卫气营 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
一、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 脏腑功能活动病理变化的机制。 脏腑病证,是脏腑病机变化反映于临床 的不同证候。
心之病理机制如下图示意;
中医内科学基础 第一节 病 因 学
三因学说
(一)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感病的 主要致病因素。当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时,感 受六淫之邪即能发病。
(二)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 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饮食
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若饮食不节或不 洁、偏嗜等常能使脾胃纳化失调而致病。
(四)内生五邪
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 )的统称,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 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
(五)痰饮
主要是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 代谢障碍所变生。 痰粘稠而饮清稀,痰无处不到,症 状多端,而饮则易停留空腔或组织疏松 之处。
(六)瘀血
血脉中血液流行不畅、停滞,或离 经之血停积体内,称之瘀血。 气滞、气虚、血热、阴血不足、阳 气不振以及外伤等产生
病证范围: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证有泄泻、 霍乱、黄疸、胃脘痛、呕吐、呃逆、水肿、 鼓胀、痰饮、吐血、便血等。
附:胃
胃为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 ,或冷热不适,都能影响胃的功能,发生病变 。 胃为燥土,故性喜润恶燥,所以一般以
食结郁热、口渴便秘等燥热之证皆属于胃。
胃主受纳,所以临床常以呕吐为胃病之主证
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 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党中央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中医药学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 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 医药事业的发展。” 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政治条件。
中医名家著书立说,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 蒲辅周《医案》、《医话》, 任应秋《论医集》都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
中医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医现代化的 步伐更大。 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 新技术、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了 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
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 经络的病理变化。 ⑤四诊: 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 容。
⑥治疗法则: 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 疗及针刺大法等。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 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
《伤寒论》六经论伤寒 《金匮要略》脏腑论杂病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 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 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总结。 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临床表 现都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特色 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刘完素
“火热论”。治疗上,使用寒凉药物,称之为 “寒凉派”。 张子和 病邪之害 , 驱邪外出。应用汗、吐、下三法,称 “攻下派”。
中 西 汇 通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西医学传入中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学 的发展。
中西汇通派产生,张锡纯 《中衷参西录》
中西结合的开端。
新中国中医学不断取得新进展
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指 引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建立,内科学取得 日新月异发展。《中医内科学》教材多次编写 (六版 ),21世纪教材。
中医内科学
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
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
学科。
内容
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类。
中医内科学
包括疾病的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 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学及各疾病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转化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 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中必须以活的思维方法、因时因
。
肺病病机如下图示意:
劳伤过度 病因 痨虫侵袭 外感寒邪 风热上受 感受外邪 肺气亏虚 虚证 阴津亏耗 肺气不宣 肺失清肃 肺不布津 痰浊阻肺
实证
肺系的疾病,临床上常见者有感冒、咳嗽、哮喘 、肺痈、肺痨、咳血、失音、衄血、胸痛等。
附:大肠
大肠为“传导之官”,所以大肠的病理 主要表现在大便异常方面,特别是大便秘结 。 一切热证,均可灼伤津液而便秘; 肺脏清肃之气不能下降,也能发生便秘 ; 肾水不足,肠中津液缺乏,所以造成大 便秘结。 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也可影响大肠, 而致传导功能失常。
林佩琴《类证治裁》是一部很好的实用内 科学。
熊笱《中风论》及尤在泾著《金匮翼》对 中风病的叙述;
胡慎柔《慎柔五书》,绮石《理虚元鉴》对虚 痨病分析;
卢之颐《痃疟论疏》对疟疾的认识,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
虚血瘀所创立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实用 价值。 唐容川《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 对血证的认识,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 较大。
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的先河
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及剂 型对疗效的影响。
书中共制375首方剂
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仍有 很好的疗效。
《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及内科学的 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外台秘要》记载消渴病人的尿 是甜的,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 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 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
(七)劳逸太过
劳指劳累,逸指安逸。
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 逸包括长期既不劳动,也不运动,致使 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内经》所 说“久卧伤气”就是此意。
(八)外伤
枪弹伤、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 努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食物中 毒、药物中毒等,这些因素不仅能引起 外科病证,而且能使脏腑功能失调,导 致内科病症。
二、气血病机、病证基本概念 (-)气
《素问》所谓“百病皆生于气”。气来源 于脾肾,升降出入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肝 ,统血贯脉而周行于心。 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及五脏之 气。
外感疾病,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而为咳嗽; 风热内炽,肺失肃降,见咳黄痰; 病 因 热扰心包,心气逆乱,神昏惊厥; 湿浊阻遏,在肺则气机壅塞而喘逆吐涎, 在脾则清气不升而见泄泻。 内伤之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 气下,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见劳倦、饮食和情志 所伤亦与气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