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中语文精美课件 游褒禅山记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二3.10《游褒禅山记》 (共23张PPT)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记游者甚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4)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 “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阅读思考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 用是什么? 为后文的说理议论作铺垫。
第3自然段
对于这 种情况 感慨
课文研读
取独 观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下本文。 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069年,他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的观点,不顾保守派反对,他积极推行农田、
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因遭
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
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
京)。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 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 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 进伟大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 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一些改革部 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 少薄弱环节…… 实现中国梦,还要把眼光放远,向世界学习:向日本学习危 机意识、环保意识;向美国学习安全意识,公德意识;向德 国学习民主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走出去引进来……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整理ppt
三、课堂延伸(14 分) 阅读下文,完成 9~12 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
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 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 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
(2 分)
()
A.其 自.外 其.伯 修父 竹殿 森中 然君 以高
B.作以.兰为皋陂之池亭以.养其亲
C.处 所以 者.安 为其 于子 故孙 而之 难计 出虑者.远且周
D. 三 始宿 家而 灵.壁 至, 其下 而.为此园
整理ppt
解析 D 项都是表示承接的连词,随后,而后;A 项 第一个是代词,那;第二个是代词,他,他的;B 项 第一个是介词,把;第二个是目的连词,来;C 项第 一个是助词,“……的人”;第二个是句子中间表示 停顿语气的助词,不译。 答案 D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
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 A 项褒 bāo,瑰ɡuī;C 项骀 dài,相 xiànɡ;
D 项观ɡuàn,仆 pū。
整理ppt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B )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终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件(共39张PPT)
(四)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 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 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 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寻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 “仆碑”,为后面的议论“寻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 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 严谨,逻辑周密。
句
③省略句
式
有碑仆道 省略介词“于”
一词多义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
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何也(竟,竟然,竟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 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 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 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 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寻思而慎取” 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 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中途折回介绍前 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 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 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 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中途退出 作铺垫。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一洗五代旧习”。
第4页/共28页
读文赏景游褒禅
曾因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而名扬天下的含山县褒禅 山,正按照王安石文中的记载和描述重修景点,以重现当年风貌,迎接天下游客。
为了突出褒禅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品位,景区正在褒禅寺后兴建了一座占地近700平 方米的大雄宝殿,并对当年王安石半途而废的华阳洞也进行了改造。游客可以在千年 古刹褒禅山寺,领教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还可以顺着当年王安石的足迹,重温《游 褒禅山记》中描述的华阳洞险、奇、美、绝的意境,“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 感觉,会油然而生。另外,在景区内的农家饭店,吃上一顿经济实惠的农家饭,再买
第9页/共28页
代词
副词 连词 助词
他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称代 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自己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代 那(些)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推测、反诘 难道 等语气 快要
其孰能讥之乎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诗经)
表选择 假设
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如果
其济,君之灵也(左传)
第18页/共28页
炼字的典范
第19页/共28页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20页/共28页
全文从褒禅山写起,说山,识碑,记 游,感事,补记。三个部分,重点在第 二部分,即事见理。
东行2-3里
翻过一座小山
后洞
慧空禅院
前洞
第21页/共28页
说山识碑 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考据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奇观(悔随) 践行
从中获利2万余元。
第5页/共28页
第4页/共28页
读文赏景游褒禅
曾因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而名扬天下的含山县褒禅 山,正按照王安石文中的记载和描述重修景点,以重现当年风貌,迎接天下游客。
为了突出褒禅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品位,景区正在褒禅寺后兴建了一座占地近700平 方米的大雄宝殿,并对当年王安石半途而废的华阳洞也进行了改造。游客可以在千年 古刹褒禅山寺,领教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还可以顺着当年王安石的足迹,重温《游 褒禅山记》中描述的华阳洞险、奇、美、绝的意境,“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 感觉,会油然而生。另外,在景区内的农家饭店,吃上一顿经济实惠的农家饭,再买
第9页/共28页
代词
副词 连词 助词
他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称代 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自己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代 那(些)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推测、反诘 难道 等语气 快要
其孰能讥之乎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诗经)
表选择 假设
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如果
其济,君之灵也(左传)
第18页/共28页
炼字的典范
第19页/共28页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20页/共28页
全文从褒禅山写起,说山,识碑,记 游,感事,补记。三个部分,重点在第 二部分,即事见理。
东行2-3里
翻过一座小山
后洞
慧空禅院
前洞
第21页/共28页
说山识碑 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考据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奇观(悔随) 践行
从中获利2万余元。
第5页/共2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 课件(共20张PPT)
明确:“尽吾 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 矣”。
3.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 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 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4.作者提出到达“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境界 必备的三个条件,具体是什么?
王 安 石
游 褒 禅 山 记
• 毛泽东有名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王 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也有类似的感慨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其中借 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 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 的原因的句子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 ”;指出 治学态度必须谨慎的句子是“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_______________
志
指志向,意志 个人的力量,个人的努力,个人的 天资条件 外在的客观环境,外力的帮助
力
物
本文重点阐述了志、物、力三者在人生路上及做学 问过程中的作用。三者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5.如果说“志”与“力”, 指的主观条件,那么外物 “以相之”,说的则是客 观条件。事业的成功,主 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重要, 都不可或缺,但是比较起 来,哪一个更重要?
第三段结构层次: 1、用一个“叹”字,领起全段。 2、分析了古人观景“往往有得”的原因。 3、指出三个条件“志”“力”“物”。 4、强调“尽吾志”可以“无讥”“无悔”。 5、总结。
2.古人在游记中写 感受常用一句话来 概括全文的主旨, 例如《醉翁亭记》 末段“太守之乐其 乐”“醉能同其乐” 二语便是该文的主 旨。试参照此例说 说本段的主旨可用 哪一句话来概括。
高二语文课件 游褒禅山记2
咎:责怪。 相:辅助。
词类活用
火尚足以明:形作动 “照明”。
问其深:形作名“深 度”。
一词多义
盖音谬也 错 误 谬
重点句子
(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得极夫游 之乐也。
我也后悔自己(盲目地)跟随 别人( Nhomakorabea出)因而不能尽情地享受
那游览的快乐。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也。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 思考、谨慎地取舍的原因了。
游
褒
禅
王 安
山石
记
游褒禅山记 第二课
讲读后四段
一、正字正音。 二、重点词句。 ①实词。 ②词类活用。 ③一词多义。
时
②记游洞经过 ③游洞的心得:观点1。 ④抒发感慨:观点2。 ⑤补叙同游者、署名 四、作业 ①词语积累
②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四。
正字正音
相xiàng 谬miù
窈yăo
父fŭ。
重点词语 实词
两个结论 (议论部分)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学可者以不可无以悔不矣深(思第而慎3 取 之 。(第段4)段)。。
词类活用
火尚足以明:形作动 “照明”。
问其深:形作名“深 度”。
一词多义
盖音谬也 错 误 谬
重点句子
(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得极夫游 之乐也。
我也后悔自己(盲目地)跟随 别人( Nhomakorabea出)因而不能尽情地享受
那游览的快乐。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也。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 思考、谨慎地取舍的原因了。
游
褒
禅
王 安
山石
记
游褒禅山记 第二课
讲读后四段
一、正字正音。 二、重点词句。 ①实词。 ②词类活用。 ③一词多义。
时
②记游洞经过 ③游洞的心得:观点1。 ④抒发感慨:观点2。 ⑤补叙同游者、署名 四、作业 ①词语积累
②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四。
正字正音
相xiàng 谬miù
窈yăo
父fŭ。
重点词语 实词
两个结论 (议论部分)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学可者以不可无以悔不矣深(思第而慎3 取 之 。(第段4)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课件PPT
1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 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 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 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 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 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 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 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课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
程
果。我发现在教师大会上,总会发现有教师习惯坐
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细 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都站
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课程
课
程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
结果。我发现在教师大会上,总会发现有教师习
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 细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难道
得到的东西, 心得
结构
余之 所得
古人求思之深 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
有力
尽吾志 无悔矣
有物
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议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仆 其文漫灭 碑
音谬
古书之不存 谬其传
何可 胜道 也哉
逻辑 严密
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
记叙部分
议论部分
第2段
第3段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前洞:其下平旷,而记游 者甚众。 后洞:有穴窈然……则其 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 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 奇;盖余所至……来而记 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 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课件2(39张PPT)(人教版必修2)
四人者: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 玉,长乐王回 深父, 深父,余弟安 国平父、 国平父、安上 纯父。 纯父。 至和元年 至和元年 七月某日, 七月某日,临 川王某记。 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 同游的四个人: 庐陵人萧君圭, 庐陵人萧君圭,字君 玉,长乐人王回,字 长乐人王回, 深父,我的弟弟安国, 深父,我的弟弟安国, 字平父,安上, 字平父,安上,字纯 父。 至和元年七月 至和元年七月 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词句补注(4-5)
又以悲夫古书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 并且;说明 并且; 读书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此所以学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年号纪年方式
“地+姓+名+字”的称谓方式
古今异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之观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不一般 到达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此所以学者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求学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余有叹焉 对于这
词句补注(1)
而卒葬之 并且;葬(于)之 并且; 因为;命名 因为; 表判断 表判断,作“在”解 表判断,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后名 以其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为文犹可识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指代碑文; 指代碑文;作为文字
东行5里
后洞 前洞
行文脉络
山
游
院 洞 碑
前:夷以近 游者众 后:险以远 至者少 其文漫灭 志 力 物 尽志无悔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课件
结构
古人求思之深 余之所得
有志
奇观常在险远Leabharlann 有力有物尽吾志 无悔矣
重点字词
非常:古今异义。这里指不平常。今作程度副词, 很,十分。
至于:古今异义。至,到。于,介词,引出到达 的场所。今义:①达到某种程度;②行文中另 提起一事。
之:助词,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也:句中语气词。
其: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 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2、了解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3、掌握“乃”、“道”、“盖”、 “文”、“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 杂记。
分为四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1.介绍褒禅山概况
山→ 略 碑→ 详
→
第一部分
略
前洞和后洞概况
前洞 → 略
→
记游
详
↑
2.记华山洞经过
华山洞的心得
后洞 → 详
略
详
经过 → 略
↑
游后洞经过 补叙经过、
议志 → 详 写心情
详
→
第二部分
详
议力
议论
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10《游褒禅山记》参考课件2
6.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 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 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 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 是“有何厌”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有什 么满足的呢”。
“变”,即变通。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 有关文字。“下江陵”《赤壁赋》中的“下”译为 “攻占”。
翻译下列句子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
到尽头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
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
游 褒 禅 山 记 北
宋 王 安 石
——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或 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改革家和文学家。其政治变法虽以失 败告终,但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 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 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 改革家”。
所谓意译,则是尽量符合原文地进行翻译,文字可 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 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 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 落实。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 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 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 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 是“有何厌”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有什 么满足的呢”。
“变”,即变通。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 有关文字。“下江陵”《赤壁赋》中的“下”译为 “攻占”。
翻译下列句子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
到尽头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
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
游 褒 禅 山 记 北
宋 王 安 石
——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或 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改革家和文学家。其政治变法虽以失 败告终,但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 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 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 改革家”。
所谓意译,则是尽量符合原文地进行翻译,文字可 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 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 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 落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课件PPT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
非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 险远: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
僻远的地方。
至于: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
另提一事的连词。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
叫人迷乱的地方。
• 思考题: 1 、第三段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述
的呢?
“志”、“力”、“物” 2 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
11、余弟安国平父 (fǔ,对男子的美称)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
的籍贯、姓名。
褒
褒禅山(华山)
禅
山
华山洞
示
意
慧空禅院
石碑
图
‖课文串讲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名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 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连词,无义,或“而”
火尚足以明也 介词,用来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表并列,而
无物以相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连词,用来
因为
于的用法
始舍于其址 于人为可讥 于是余有叹焉
余于仆碑 师不必贤于弟子
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 细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
洞名(前洞、后洞) 游后洞
记游
音谬
议论
怠而出
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
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 “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 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非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 险远: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
僻远的地方。
至于: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
另提一事的连词。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
叫人迷乱的地方。
• 思考题: 1 、第三段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述
的呢?
“志”、“力”、“物” 2 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
11、余弟安国平父 (fǔ,对男子的美称)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
的籍贯、姓名。
褒
褒禅山(华山)
禅
山
华山洞
示
意
慧空禅院
石碑
图
‖课文串讲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名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 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连词,无义,或“而”
火尚足以明也 介词,用来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表并列,而
无物以相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连词,用来
因为
于的用法
始舍于其址 于人为可讥 于是余有叹焉
余于仆碑 师不必贤于弟子
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呆在同样的地方呢?仔 细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
洞名(前洞、后洞) 游后洞
记游
音谬
议论
怠而出
学者不可以不 深思而慎取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
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 “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 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 (2)ppt课件
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 古人观察天地、…的时候,往往有心得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 的选择的缘故了。
盖:大概 不能:不及 十一:十分之一
然;然而
盖其又深,则其 至 又加少矣。方是时,余 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 以明也。既其出,则或 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 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乐也。
盖:大概
至:名词,到达那里的人
加:更加
方:正当
尚:还
明:照明
既:已经
或:有人 咎:责怪
其:自己
极:尽情享受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侧:从旁边 。 名-状 记游:题诗文留念。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深:深度
穷:走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 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遂与 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 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 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拥火:拿着火把 见:见到的景物
怠:懈怠,懒惰 且:将要 俱:一起
于:对于 以:因此
悲:感叹
谬:v,弄错 莫:没有谁 名: v,弄明白
胜:尽,完
道:说
所以:……的原因
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议
仆 碑
逻辑 严密
其文漫灭 音谬
古书之不存 谬其传
何可 胜道 也哉
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2.以故其后名之名曰“褒禅” 名作动,取名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
名作动,命名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代碑文;作为文字
字词注解(2)
有泉侧出
从侧面,名作状
不出,火且尽 将要,副词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但是;并且
则其至又加少矣
那么;到达的人,动作名
而予亦悔其随之
而且;指代自己
字词注解(3)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常在于险远
取消句子独立性
险远的地方,形作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 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 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 人,政治家、文学家。他 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 “权时之变”,反对因循 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 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作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 书》、《读孟尝君传》等。 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 集》、《临川集拾遗》。
连词,表选择,译“还是”。 代词,代“鲲”译作 “它”。
3、其广数千里。
代词,代鱼,译“它”。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译“大概”。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代词,它(代仆碑)。
其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在;是;并且 到达;却;来
其孰能讥之乎
反问语气词,难道;谁
字词注解(4-5)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取消句子独立性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庐陵萧君圭君玉
“地+姓+名+字”的称谓方式
读书人
并且;说明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年号纪年方式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10、视其左右 11、谬其传 12、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代词,洞,洞壁。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 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 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 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 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 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 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 一观点的发展。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字音;
2、看注释,翻译全文;
3、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一、字音
舍于其址 shè 庐冢 zhǒng
谬误miu
讥jī 咎 jiù
瑰怪guī
胜道shēng 洞穴xué
窈然yǎo
字词注解(1)
而卒葬之 并且;葬(于)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表判断 因为;命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作“在”解
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 字的用 法 3、连词
放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 2、副词 诘、期望等,可译“大概、难 道、希望、还要”等或省去。
通常放在句首,表示假设,可译 “如果”;表示选择,可译“还 是”。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4、助词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
1、其翼若垂天之云。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5):补叙同游人及时间。
总 结: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 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 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 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 取得成功的道理。
1、代词
1、人称代词,多为第三人称 “他(的)、它(的)”或活 用为第一人称“我的”。 2、指示代词,表远指,可 译“那、那个”。
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
助词,无义。
字词注解(2)
有泉侧出
从侧面,名作状
不出,火且尽 将要,副词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但是;并且
则其至又加少矣
那么;到达的人,动作名
而予亦悔其随之
而且;指代自己
字词注解(3)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常在于险远
取消句子独立性
险远的地方,形作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 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 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 人,政治家、文学家。他 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 “权时之变”,反对因循 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 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作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 书》、《读孟尝君传》等。 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 集》、《临川集拾遗》。
连词,表选择,译“还是”。 代词,代“鲲”译作 “它”。
3、其广数千里。
代词,代鱼,译“它”。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译“大概”。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代词,它(代仆碑)。
其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在;是;并且 到达;却;来
其孰能讥之乎
反问语气词,难道;谁
字词注解(4-5)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取消句子独立性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庐陵萧君圭君玉
“地+姓+名+字”的称谓方式
读书人
并且;说明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年号纪年方式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10、视其左右 11、谬其传 12、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代词,洞,洞壁。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 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 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 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 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 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 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 一观点的发展。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字音;
2、看注释,翻译全文;
3、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一、字音
舍于其址 shè 庐冢 zhǒng
谬误miu
讥jī 咎 jiù
瑰怪guī
胜道shēng 洞穴xué
窈然yǎo
字词注解(1)
而卒葬之 并且;葬(于)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表判断 因为;命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作“在”解
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 字的用 法 3、连词
放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 2、副词 诘、期望等,可译“大概、难 道、希望、还要”等或省去。
通常放在句首,表示假设,可译 “如果”;表示选择,可译“还 是”。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4、助词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
1、其翼若垂天之云。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5):补叙同游人及时间。
总 结: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 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 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 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 取得成功的道理。
1、代词
1、人称代词,多为第三人称 “他(的)、它(的)”或活 用为第一人称“我的”。 2、指示代词,表远指,可 译“那、那个”。
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
助词,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