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11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2.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民贵君轻观念 B.“天人感应”观念 C.“君权神授”观念 D.“大一统”观念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最可能出自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4.下表是有关孔子诞辰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论是记载出处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十月一日庚子,孔子生《春秋·公羊传》,成书于西汉景帝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字中(仲)尼,姓孔,子氏……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

(据此推算孔子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前566年)《史记·孔子世家》,成书于西汉武帝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葬文物穿衣镜上的记载,2015年出土A.《公羊传》成书最早,故说法最可信 B.《史记》记载最详细,故说法最可信C.海昏侯墓葬文物是地下最新发现,故说法最可信 D.“纸上之材料”应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5.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但在宗教方面,他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又相当依赖法家。

精通黄老思想的汲黯曾说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这说明A. 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B. 统治者儒表法里的治国策略C. 汉武帝时期诸子思想的融合D. 封建统治者都善于施展权术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内蒙古包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内蒙古包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C B C D D A B D D C B D C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18分)(1)国家观:把“亡国”与“亡天下”进行了区分(认为“亡国”仅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则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沦亡);(2分)提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将维护一家一姓的王朝利益的愚忠与保卫祖国、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义严格区分)(2分)历史背景:明末清初朝代更替,社会剧烈动荡(1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2分);市民工商阶层兴起(2分)。

(2)国家观: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2分)影响: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挽救民族危亡;促进了新三民主义的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等。

(每点2分,共6分)32.(10分)示例:论题:火车、轮船的发明推动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2分)论述:火车、轮船等高效运输工具的出现,带动了冶铁、采矿、工业制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密切了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间接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火车、轮船等运输工具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了平等意识的形成。

(每点2分,共6分。

任意三个史实即可)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了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2分)33.(12分)(1)特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适应国家生产建设的需要;突出扫盲教育,体现大众化;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每点2分,共8分)(2)意义:为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1、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 “兼相爱,交相利”2、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材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正统思想B.儒家思想主流地位被替代C.中国人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D.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3、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可见,唐甄()A. 提倡君臣共治天下B. 反对传统君臣之道C.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D. 肯定社会平等观念4、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A. 打倒封建阶级B. 加速社会流动C. 推动士阶层兴起D. 保障社会平等5、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对于古人来说,亲亲不仅是一般血缘群体的基本准则,而且成为遍及宇宙的普遍法则。

换言之这是()①在血缘关系维系下的体现②亲亲自然原则的体现③西周分封制下的产物④儒家仁义思想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

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

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己。

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7、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 史(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集权的加强B .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 .台谏分置的弊端D .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2.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照封不误。

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 )A.分封制度的优越B .宗法关系的存在C .专制皇权的需要D .地方势力的强大3.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

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 A .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 .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 .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 .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 4.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

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

这反映出当时( ) A .周文化的延续性B .宗法制的稳固C .神权的至高无上D .王权高度集中 5.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

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

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10月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2.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

这种施政思想符合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3.“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5.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6.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

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

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

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7.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推荐必做】内蒙古北重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推荐必做】内蒙古北重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7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

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

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

这一变化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D.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2.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3.“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这反映出分封制A.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B.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D.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4.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5.有人发现秦国与其它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这反映了秦国A.宗族势力的弱小B .庶民政治的建设C.官僚体制的探索D .等级秩序的破除6.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A. 孟子,名轲,邹人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民贵君轻D.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史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资料,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现状的都可以成为史料。

材料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当时人物的记载,属于原始史料,故本题答案选B 项。

A项是历史叙述,C项是历史解释,D项是二手史料。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原始史料【名师点睛】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

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

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历史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历史毕竟是过去久远的事情了,再现历史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这就要求史学研究要尽可能的从历史的真是出发,做出符合历史史实的研究成果来。

2.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 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 学术思想不同D. 谈论的问题不同【答案】B【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代,“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AD两项错误;孔子和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是爱的缺失,孔子站在贵族阶层角度提出仁的学说,但是爱是由等级差别的,并非一视同仁;墨子站在小生产阶级的立场,反对有等级的爱,主张真正的博爱,阶级的差别是造成思想差异的根源,思想是为本阶层服务的,故排除D,选B。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的封建时代,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父母官”。

这主要体现了A.家国同构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B.专制浓重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C.“以民为本”的为君为官情怀D.缺乏自主自立的民众政治依附2.唐代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由此可见,唐朝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丞相权力大于皇权C.门下省高于中书省D.皇权受到严重威胁3.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

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

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4.“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

”以上材料表明内阁的设立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B.协调了君相矛盾,是对抗皇权的文官代表C.名义上是皇帝的幕僚,实质上等同于宰相D.是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无实权5.“真正决定革命和保皇胜败的,不是辩论,也不是棒子,而是国内清政府的政策,如果清政府的政策一直比较对头,能够充分满足地方实力派和士绅的利益,保皇派肯定占上风,革命基本上就没戏了。

”作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B.地方割据削弱清政府的力量C.晚清政府变革迟缓引发革命D.晩清派系林立政局复杂动荡6.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B.传统社会解体,道德观念滑坡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D.民主氛围浓厚,社会环境宽松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word版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word版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2日满分:60分时长:5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A. 内外服制度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3.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4.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这表明荀子强调A. 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B.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5.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其法禁,必其赏罚”的思想流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6.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 ②③①⑤B. ②①⑤⑥C. ①③⑤④D. ④③⑤⑥7.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D. “书同文”的推行8.下面是汉初某区域的行政区划分布图。

图中所示的行政区划布局。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为维护分封、宗法所形成的等级体系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A. 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 促使社会风俗习惯趋向同一D.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实行礼乐制度能够实现社会关系中的“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说明礼乐制度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故A项正确;等级制度只是礼乐制度的一部分,材料突出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异则相敬”,反映出社会风俗的差异是存在的,并没有实现同一化,故C项错误。

分封制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故D项错误。

2.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候国被称为“甥舅之国”。

“甥舅之国”的出现A. 推动“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B.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C. 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D. 加强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答案】C【解析】材料“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形成了“甥舅之国”说明了宗法关系的扩大,巩固了统治,所以正确答案为C。

“禹传子,家天下”局面最终形成于夏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

周朝已经是奴隶社会的第二个朝代,当时没有部落贵族统治,所以B错误。

君主专制开始于秦始皇,周天子时期尚未形成专制权力,D错误。

3.钱穆先生曾对西周分封制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

”其主要含义是A.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B.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C.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D.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分封同姓及功臣的同时,也分封了先代及殷商的贵族,如宋国。

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7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

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

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

这一变化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D.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2.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3.“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这反映出分封制A.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B.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D.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4.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5.有人发现秦国与其它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这反映了秦国A.宗族势力的弱小B .庶民政治的建设C.官僚体制的探索D .等级秩序的破除6.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2018年11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 诸子百家争鸣B。

商人地位提高C. 士的兴起D。

“学在民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而宽容主要指诸子百家争鸣,文化方面宽容的政策,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已经开始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故B项错误;士的兴起属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故C项错误;“学在民间”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概况2。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

民贵君轻观念B。

“天人感应”观念C. “君权神授”观念D。

“大一统”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强调的是国家的统一,故D项儒学中的“大一统"观念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ABC三项也是儒家文化的内容,但与材料强调“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的主旨无关,故排除ABC三项。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最可能出自A。

儒家 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解析】【详解】“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故选B;儒家关注政治和人事,并非“不争”,排除A;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并非“不争",排除C;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改革变法,并非“不争”,排除D。

包头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包头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24.周初分封都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领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中之居民叫“国人",“野"中之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正确的是()A.“国”在西周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25.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来何.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京官周渭对符彦關轻视B.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C.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 D.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26.观察图,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27.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

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28.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这些学者()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29.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2018年10月12日满分:50分考试时长:33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井田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认祖归宗”可知,该制度与血缘和亲情有关,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应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故答案为A项。

BC项,分封制、郡县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与“认祖归宗”无关,排除;D项,井田制是土地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2.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適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主要论证了A. 宗法制的作用B. 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C. 分封制的作用D.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当中“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从正面论证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適孽无别,则宗族乱”这是从反面论证了,如果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故此资料主要叙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故此题应选B 项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的特点。

①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③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3.《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10月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

贵族文化的下移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 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3.十八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The laziest (最懒惰的)government is the best government”,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A.以德治国的文化人学派 B.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C.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D.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4.孔子曾说:“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这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A. 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 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 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 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5.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

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

”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A.儒家B.道家C.墨家 D.法家6.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权利7.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谏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C.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8.《墨子》一书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这体现出墨子的主张是A.非攻 B.尚贤 C.非乐 D.节用9.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A.外儒内法,大一统 B.无为而无不为 C.仁为本,为政以德 D.礼法并施10.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以下的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12.《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

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道家辩证法思想 B.汉武帝时,儒家“天人合一”思想C.西汉初年,黄老“无为”学说 D.战国时期,法家“以法治国”思想13.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

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14.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

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15.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据此可知,南宋时期A.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B.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16.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 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B.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C.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17.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

”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

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18.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19.史学家侯外庐等认为,中国启蒙思想开始于十六七世纪之间(明清之际),这正是“天崩地解”的时代。

当时出现“思想启蒙”的根本原因是A.程朱理学的衰落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市民工商业阶层扩大 D.商品经济的发展20.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封建私有制B.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22.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

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

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

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23.“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

”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24.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25.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君主专制 D.提倡法治和众治26.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27.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

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这说明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28.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评价中国古代某作品时说,该作品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这部作品应该是A.《诗经》 B.《离骚》 C.《子虚赋》 D.《三国演义》29.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

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A.诗经 B.楚辞 C.唐诗 D.宋词30.南宋时期,词体渐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音乐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独立文学样式,占据了宋代文学的主导地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教育的发展,民众素养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诗词受到重视C.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D.印刷技术进步,文化广泛传播31.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作了一定贡献的。

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

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A.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 B.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D.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32.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3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34.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