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10.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案 理 新人教A版
【全套解析】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7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新人教A
•1、高纪律三是集总体的复面貌习,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人,集教体的A表版情,集·数体的学信念(。 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72022/1/172022/1/172022/1/17
[例 4] (2010·山东高考)如右图,在五棱锥 P-ABCDE 中, PA⊥平面 ABCDE,AB∥CD,AC∥ED,AE∥BC,∠ABC=45°, AB=2 2,BC=2AE=4,三角形 PAB 是等腰三角形.
(1)求证:平面 PCD⊥平面 PAC; (2)求直线 PB 与平面 PCD 所成角的大小; (3)求四棱锥 P-ACDE 的体积.
∴BC⊥平面APC, ∴BC⊥AP, 又CH∩BC=C, ∴AP⊥平面BHC, ∴AP⊥BH, ∴∠CHB就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
在 Rt△PAC 中,CH=PCA·PAC=255,
在 Rt△BHC 中,tan∠CHB=CBHC= 25,
故二面角
B-AP-C
的正切值为
5 2.
即时训练 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 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 的正弦值等于( )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案(新人教必修)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一、教学设计目标1、知识与技术(1)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断定理;(2)使学生掌握判断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3)培育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归纳结论。
2、过程与方法(1)经过教学设计活动,使学生认识,感觉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的形成过程;(2)研究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3、神态与价值培育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
二、教学设计要点、难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断定理的研究。
三、教学设计设计(一)创建情况,揭露课题1、教师第一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现象,例如:“旗杆与地面,大桥的桥柱和水面等的地点关系”,你能举出一些近似的例子吗?然后让学生回想、思虑、议论、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赐予评论。
2、接着教师指出: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意义是什么?并经过剖析旗杆与它在地面上的射影的地点关系引出课题内容。
(二)研探新知1、为使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可再借滋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感知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而后教师指引学生用“平面化”的思想来思虑问题:从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平行等的定义过程获取启迪,可否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直线来定义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呢?并组织学生沟通议论,归纳其定义。
假如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随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相互垂直,记作 L⊥ α,直线 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如图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 它们独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并对画示表示进行说明。
Lpα图 2-3-12、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虑:(1)问题:固然能够依据定义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但这类方法实质上难以实行。
有没有比较方即可行的方法来判断直线和平面垂直呢?( 2)师生活动:请同学们准备一块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同来做如图实验:过△ABC的极点 A 翻折纸片,获取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搁置在桌面上(BD、 DC与桌面接触),问如何翻折才能保证折痕AD与桌面所在平面垂直?AB D C图(3)归纳结论:指引学生依据直观感知及已有经验(两条订交直线确立一个平面),进行合情推理,获取判断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订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课件理
考向1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方法技巧 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b,a⊥c,b∩c=M,b⊂α,c⊂α⇒a⊥α);
(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l,a⊂β⇒a⊥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
(4)a∥b,a⊥α⇒b⊥α.
(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
考向1
解析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
故B1C1⊥BE.(线面垂直的性质的应用)
又BE⊥EC1,B1C1∩EC1=C1,B1C1⊂平面EB1C1,EC1⊂平面EB1C1,所以BE⊥平面
2
,平面B1DC分三棱柱
2
考向1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1)∵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BB1⊥平面ABC,
又BC⊂平面ABC,∴BB1⊥B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线垂直)
∵平面BCC1B1⊥平面A1ABB1,平面BCC1B1∩平面A1ABB1=BB1,BC⊂平面BCC1B1,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l⊥α
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
垂直.
性质定理
同一个
垂直于________平面的
两条直线平行.
a∥b
考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规律总结
垂直关系中常用的6个结论
(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
直的一个重要方法).
(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新课程改革考点高分专用word版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ZHI SHI SHU LI 知识梳理 )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与平面垂直①定义:若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②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即:a ⊂α,b ⊂α,l ⊥a ,l ⊥b ,a ∩b =P ⇒l ⊥α. ③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a ⊥α,b ⊥α⇒a ∥b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直线与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0,若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π2.②线面角θ的范围:θ∈[0,π2].2.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①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与棱垂直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与平面垂直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②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即:a ⊂α,a ⊥β⇒α⊥β. ③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即:α⊥β,a ⊂α,α∩β=b ,a ⊥b ⇒a ⊥β.ZHONG YAO JIE LUN重要结论) 1.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SHUANG JI ZI CE双基自测)1.(2019·浙江模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C)A.m∥l B.m∥nC.n⊥l D.m⊥n[解析]由题意知α∩β=l,所以l⊂β.因为n⊥β,所以n⊥l.故选C.2.(2019·甘肃马营中学月考)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C)A.若m⊂β,α⊥β,则m⊥αB.若α∩γ=m,β∩γ=n,m∥n,则α∥βC.若m⊥β,m∥α,则α⊥βD.若α⊥γ,α⊥β,则β⊥γ[解析]若m⊂β,α⊥β,则m与α的关系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或m⊂α,则A为假命题;选项B中,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则B为假命题;选项D中β与γ也可能平行或相交(不一定垂直),则D为假命题,故选C.3.(2017·全国卷Ⅲ)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C)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解析]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1B1⊥BC1,B1C⊥BC1,所以BC1⊥平面A1B1CD,又A1E⊂平面A1B1CD,所以A1E⊥BC1,故选C.4.(2019·中原名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C)A.α⊥β且m⊂αB.α⊥β且m∥αC.m∥n且n⊥βD.m⊥n且n∥β[解析]对于选项A,α⊥β且m⊂α,可得m∥β或m与β相交或m⊂β,故A不成立;对于选项B,α⊥β且m∥α,可得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B不成立;对于选项C,m∥n 且n⊥β,则m⊥β,故C正确;对于选项D,由m⊥n且n∥β,可得m∥β或m与β相交或m⊂β,故D不成立.故选C.5.已知矩形ABCD,AB=1,BC=2,将△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B)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解析]对于AB⊥CD,因为BC⊥CD,可得CD⊥平面ACB,因此有CD⊥AC,因为AB=1,BC=2,CD=1,所以AC=1,所以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B⊥CD.6.(2019·西安一模)在四棱锥P-ABCD中,P A⊥平面ABCD,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BM⊥PC时,平面MBD⊥平面PCD.[解析]∵△P AB≌P AD,∴PB=PD,∴△PDC≌△PBC,当BM⊥PC时,有DM⊥PC,此时PC ⊥平面MBD,∴平面MBD⊥平面PCD.故填BM⊥PC.考点1空间垂直关系的基本问题——自主练透例1(1)已知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为直线,若α⊥β,α∩β=l,则(D) A.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α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αC.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D.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2)(2018·贵阳市监测考试)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B)A.AP⊥PB,AP⊥PCB.AP⊥PB,BC⊥PBC.平面BPC⊥平面APC,BC⊥PCD.AP⊥平面PBC[解析](1)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故选D.(2)A中,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能证明AP⊥BC;C中,因为平面BPC⊥平面APC,BC⊥PC,所以BC ⊥平面APC,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能证明AP⊥BC;由A知D能证明AP ⊥BC;B中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故选B.名师点拨☞解决空间中线面、面面垂直的问题有以下三种方法:(1)依据相关定理得出结论;(2)结合符合题意的模型(如构造正方体、长方体)作出判断;(3)否定命题时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考点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维探究角度1线面垂直的判定例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 A=PB=PC=AC=4,O为AC的中点.(1)证明:PO⊥平面ABC;(2)若点M在棱BC上,且MC=2MB,求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解析](1)因为AP=CP=AC=4,O为AC的中点,所以OP⊥AC,且OP=2 3.连接OB,因为AB=BC=22AC,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 =12AC =2.由OP 2+OB 2=PB 2知,OP ⊥OB . 由OP ⊥OB ,OP ⊥AC 知PO ⊥平面ABC . (2)作CH ⊥OM ,垂足为H .又由(1)可得OP ⊥CH ,所以CH ⊥平面POM . 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 =12AC =2,CM =23BC =423,∠ACB =45°.所以OM =253,CH =OC ·MC ·sin ∠ACB OM =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角度2 线面垂直的性质例3 (2018·山东潍坊模拟)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AA 1=DA 1,∠ABC =120°.(1)证明:AD ⊥BA 1;(2)若AD =DA 1=4,BA 1=26,求多面体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 [解析](1)证明:取AD 中点O ,连接OB ,OA 1. ∵AA 1=DA 1,∴AD ⊥OA 1. ∵在▱ABCD 中,∠ABC =120°, ∴∠BAD =60°.又∵AB =BC ,∴AB =AD ,∴△ABD 是正三角形, ∴AD ⊥OB .∵OA 1⊂平面OBA 1,OB ⊂平面OBA 1,OA 1∩OB =O , ∴AD ⊥平面OBA 1.又A 1B ⊂平面OBA 1. ∴AD ⊥BA 1.(2)由题设△A 1AD 与△BAD 都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 ∴A 1O =OB =2 3.∵A 1B =26,∴A 1O 2+OB 2=A 1B 2,∴A 1O ⊥OB . ∵A 1O ⊥AD ,OB ,AD ⊂平面ABCD ,OB ∩AD =O , ∴A 1O ⊥平面ABCD ,∴A 1O 是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的高. 又S ABCD =AD ·OB =4×23=83,∴V =VABCD -A 1B 1C 1D 1=S ABCD ·A 1O =83×23=48, V 1=VA 1-ABD =13S △ABD ·A 1O =13×12×4×23×23=8.∴VBCD -A 1B 1C 1D 1=V -V 1=40,即多面体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40.名师点拨 ☞(1)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问题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④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⑤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 (2)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问题难点的技巧所在. 〔变式训练1〕(1)(角度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平面P AB ⊥平面ABC ,AB =6,BC =23,AC =26,D 为线段AB 上的点,且AD =2DB ,PD ⊥AC .①求证:PD ⊥平面ABC ;②若∠P AB =π4,求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2)(角度2)(2019·新疆乌鲁木齐诊断)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2,AB =AA 1=2,E 是棱CC 1的中点.(1)求证:A 1B ⊥AE ;(2)求点A 1到平面ABE 的距离.[解析] (1)①连接CD ,据题知AD =4,BD =2,AC 2+BC 2=AB 2, ∴∠ACB =90°,∴cos ∠ABC =236=33, ∴CD 2=22+(23)2-2×2×23cos ∠ABC =8,∴CD =22, ∴CD 2+AD 2=AC 2,则CD ⊥AB . ∵平面P AB ⊥平面ABC , ∴CD ⊥平面P AB ,∴CD ⊥PD , ∵PD ⊥AC ,AC ∩CD =C , ∴PD ⊥平面ABC . ②由①知PD ⊥AB ,∵∠P AB =π4,∴PD =AD =4,P A =42,在Rt △PCD 中,PC =PD 2+CD 2=26,∴△P AC 是等腰三角形,∴可求得S △P AC =8 2. 设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为d ,由V B -P AC =V P -ABC ,得13S △P AC ×d =13S △ABC ×PD ,∴d =S △ABC ×PDS △P AC=3.故点B 到平面P AC 的距离为3.(2)①证明:如图,取A 1B 的中点F ,连接AF ,EF .∵三棱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 ∴CC 1⊥A 1C 1,CC 1⊥CB ,又∵E 是CC 1的中点,且A 1C 1=BC , ∴A 1E =BE ,∴A 1B ⊥EF . 又∵AB =AA 1,∴A 1B ⊥AF . 又AF ∩EF =F ,∴A 1B ⊥平面AEF . 又AE ⊂平面AEF ,∴A 1B ⊥AE .②V 三棱锥A 1-ABE =V 三棱锥B -A 1AE =13×12×2×2×2=23,设A 1到平面ABE 的距离为h , 则13S △ABE ·h =23, 由已知得AE =BE =3,∴S △ABE =12×2×2=2,∴h = 2.考点3 证明空间两个平面垂直——师生共研例4 (2019·黑龙江模拟)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与底面垂直,∠ABC =90°,AB =BC =BB 1=2,M ,N 分别是AB ,A 1C 的中点.(1)求证:MN∥平面BCC1B1;(2)求证:平面MAC1⊥平面A1B1C.[证明](1)连接BC1,AC1.由题意,在三棱柱ABC-A1B1C1中,N是A1C的中点,∴N是AC1的中点.在△ABC1中,∵M,N是AB,AC1的中点,∴MN∥BC1.又∵MN⊄平面BCC1B1,BC1⊂平面BCC1B1,∴MN∥平面BCC1B1.(2)∵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与底面垂直,∴四边形BCC1B1是正方形,∴BC1⊥B1C,∴MN⊥B1C.连接A1M,CM,则△AMA1≌△BMC,∴A1M=CM.∵N是A1C的中点,∴MN⊥A1C.∵A1C∩B1C=C,∴MN⊥平面A1B1C.∵MN⊂平面MAC1,∴平面MAC1⊥平面A1B1C.名师点拨☞(1)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②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从现有直线中(或作辅助线)寻找平面的垂线,即证明线面垂直.(2)两个平面垂直问题,通常是通过“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过程来实现的.〔变式训练2〕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是边长为2且∠CBB1=60°的菱形,AB=AC1.(1)证明:平面AB1C⊥平面BB1C1C;(2)若AB⊥B1C,AB=BC,求点B到平面A1B1C1的距离.[解析](1)如图,连接BC1交B1C于点O,连接AO.∵侧面BB1C1C为菱形,∴B1C⊥BC1,∵AB=AC1,O为BC1的中点,∴AO⊥BC1,又B1C∩AO=O,∴BC1⊥平面AB1C,又BC1⊂平面BB1C1C,∴平面AB1C⊥平面BB1C1C.(2)∵AB⊥B1C,BO⊥B1C,AB∩BO=B,∴B1C⊥平面ABO,又AO⊂平面ABO,∴AO⊥B1C,又AO⊥BC1,BC1∩B1C=O,∵AO⊥平面BB1C1C.∵菱形BB1C1C的边长为2且∠CBB1=60°,∴BO=3,∵AB=BC=2,∴AO=1.又CO=1,∴AC=2,S△ABC=S△A1B1C1=72.连接A1B,设点B到平面A1B1C1的距离为h,由V三棱锥B-A1B1C1=V三棱锥A1-BB1C1=V三棱锥A-BB1C1,得1 3×72×h=13×12×2×2×32×1,∴h=2217,即点B到平面A1B1C1的距离为2217.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例5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C =90°,AB ∥CD ,AD =CD =12AB =2,E 为AC 的中点,将△ACD 沿AC 折起,使折起后的平面ACD 与平面ABC 垂直,如图2.在图2所示的几何体D -ABC 中:(1)求证:BC ⊥平面ACD ;(2)点F 在棱CD 上,且满足AD ∥平面BEF ,求几何体F -BCE 的体积.[解析] (1)∵AC =AD 2+CD 2=22,∠BAC =∠ACD =45°,AB =4,∴在△ABC 中,BC 2=AC 2+AB 2-2AC ×AB ×cos45°=8,∴AB 2=AC 2+BC 2=16,∴AC ⊥BC ,∵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AC ,∴BC ⊥平面ACD .(2)∵AD ∥平面BEF ,AD ⊂平面ACD ,平面ACD ∩平面BEF =EF ,∴AD ∥EF ,∵E 为AC 的中点,∴EF 为△ACD 的中位线,由(1)知,V F -BCE =V B -CEF =13×S △CEF ×BC , S △CEF =14S △ACD =14×12×2×2=12, ∴V F -BCE =13×12×22=23.名师点拨 ☞证明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键是分清折叠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一般地,折叠前位于“折痕”同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折叠后不变,而折叠前位于“折痕”两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关系折叠后会发生变化.对于不变的关系可在平面图形中处理,而对于变化的关系则要在立体图形中解决.〔变式训练3〕(2018·湖北八市联考)如图,在Rt△ABC中,AB=BC=3,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且EF∥BC,将△AEF沿EF折起到△PEF的位置,使得二面角P-EF-B的大小为60°.(1)求证:EF⊥PB;(2)当点E为线段AB靠近B点的三等分点时,求四棱锥P-EBCF的侧面积.[解析](1)证明:由题意知BC⊥AB.∵EF∥BC,∴EF⊥AB,翻折后垂直关系没变,仍有EF⊥PE,EF⊥BE.又PE∩BE=E,∴EF⊥平面PBE.又PB⊂平面PBE,∴EF⊥PB.(2)∵EF⊥AE,EF⊥BE,∴∠PEB是二面角P-EF-B的平面角,∴∠PEB=60°.在△PBE中,PE=2,BE=1,由余弦定理得PB=PE2+BE2-2PE·BE cos60°=3,∴PB2+EB2=PE2,∴PB⊥EB,∴PB,BC,EB两两垂直.又EF⊥PE,EF⊥BE,∴△PBE,△PBC,△PEF均为直角三角形.由△AEF∽△ABC可得,EF=23BC=2,S△PBC =12BC·PB=332,S△PBE=12PB·BE=32,S△PEF=12EF·PE=2.如图,在四边形BCFE 中,过点F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H , 则FC 2=FH 2+HC 2=BE 2+(BC -EF )2=2,所以FC = 2.在△PFC 中,FC =2,PC =BC 2+PB 2=23, PF =PE 2+EF 2=2 2.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PFC =PF 2+FC 2-PC 22PF ·FC =-14,则sin ∠PFC =154, S △PFC =12PF ·FC ·sin ∠PFC =152. 所以四棱锥P -EBCF 的侧面积为S △PBC +S △PBE +S △PEF +S △PFC =2+23+15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解题训练)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能否忆起]一、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推论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b⊂αa∩b=Ol⊥al⊥b⇒l⊥α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这个平面⎭⎪⎬⎪⎫a∥ba⊥α⇒b⊥α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二、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βl⊥α⇒α⊥β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α⊥βl⊂βα∩β=al⊥a⇒l⊥α[小题能否全取]1.(教材习题改编)已知平面α,β,直线l,若α⊥β,α∩β=l,则()A.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α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αC.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D.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2.(2012·厦门模拟)如图,O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的中心,则下列直线中与B1O 垂直的是()A.A1D B.AA1C.A1D1D.A1C13.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α,α∩β=n,则m∥nB.若m⊥α,m⊥n,则n∥αC.若m⊥α,n⊥β,α⊥β,则m⊥nD.若α⊥β,α∩β=n,m⊥n,则m⊥β.4.如图,已知P 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5.(教材习题改编)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 =2AB.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________.①P A⊥AD;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 AE;④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角为30°.1.在证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时,一定要注意判定定理成立的条件.同时抓住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转化关系,即: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3.几个常用的结论:(1)过空间任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2)过空间任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直关系的基本问题典题导入[例1](2012·襄州模拟)若m,n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n都平行于平面α,则m,n一定不是相交直线;②若m 、n 都垂直于平面α,则m ,n 一定是平行直线;③已知α,β互相垂直,m ,n 互相垂直,若m ⊥α,则n ⊥β;④m ,n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m ,n 互相垂直.其中的假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由题悟法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①依据定理条件才能得出结论的,可结合符合题意的图形作出判断;②否定命题时只需举一个反例.③寻找恰当的特殊模型(如构造长方体)进行筛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题导入[例2](2012·广东高考)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平面P AD ,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DC 上的点且DF =12AB ,PH 为△P AD 中AD 边上的高.(1)证明:PH ⊥平面ABCD ; (3)证明:EF ⊥平面P AB .由题悟法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 (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a ∥b ,a ⊥α⇒b ⊥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 (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以题试法2.(2012·启东模拟)如图所示,已知P 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 ⊥CD ;(2)若∠PDA =45°,求证:MN ⊥平面PCD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题导入[例3](2012·江苏高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1C1中,A1B1=A1C1,D,E分别是棱BC,CC1上的点(点D不同于点C),且AD⊥DE ,F为B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平面BCC1B1;(2)直线A1F∥平面ADE..由题悟法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转化为线面垂直或线线垂直.转化方法: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以题试法3.(2012·泸州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60°,Q为AD 的中点.(1)若P A=PD,求证:平面PQB⊥平面P AD;(2)若点M在线段PC上,且PM=tPC(t>0),试确定实数t的值,使得P A∥平面MQB.1.(2012·杭州模拟)设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a⊥b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a⊥c,b⊥c B.α⊥β,a⊂α,b⊂βC.a⊥α,b∥αD.a⊥α,b⊥α.2.设α,β,γ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l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β⊥γ,则α⊥γ;②若l上两点到α的距离相等,则l∥α;③若l⊥α,l∥β,则α⊥β;④若α∥β,l⊄β,且l∥α,则l∥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给出命题:(1)在空间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2)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l ⊥α,l∥m,则m⊥α;(3)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β”的充要条件;(4)a,b是两条异面直线,P为空间一点,过P 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a,b之一垂直,与另一个平行.其中正确命题个数是()A.0 B.1C.2 D.34.(2013·济南模拟)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5.(2012·曲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所示,直线P A 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内接于⊙O,且AB 为⊙O的直径,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PC;②OM∥平面APC;③点B到平面P AC 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D.②③6.(2012·济南名校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面命题正确的是()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8.(2012·忻州一中月考)正四棱锥S-ABCD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2,E是BC的中点,动点P在四棱锥的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AC,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为________.10. 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且△PMB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求证:平面ABC⊥平面APC.11.(2012·北京海淀二模)如图所示,P A⊥平面ABC,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CBA=30°,P A=AB=2,点E为线段PB的中点,点M在AB上,且OM∥AC.(1)求证:平面MOE∥平面P AC;(2)求证:平面P AC⊥平面PCB.。
最新高三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0.5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
10.5 直线与平面垂直【知识网络】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2、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3、直线与平面的所成角及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典型例题】例1:(1)平面α过△ABC 的重心,B 、C 在α的同侧,A 在α的另一侧,若A 、B 、C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a 、b 、c ,则a 、b 、c 间的关系为 ( )(A )2a=b+c ;(B )a=b+c ;(C )2a=3(b+c);(D )3a=2(b+c). 答案:B 解析:B 、C 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2b c +,∴22a b c+= 即a b c =+(2) 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334,则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为1的平面有 ( )(A )1个;(B )3个;(C )5个;(D )7个.答案:C 解析:三点在同一侧的有2个,过两边的中点且垂直第三边上的中线的平面有3个,共5个。
(3)设a ,b ,c 表示三条直线,βα,表示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 、α⊥c ,若β⊥c ,则βα//B 、α⊂b ,c α⊄,若α//c ,则c b //C 、b β⊂,若b β⊥,则βα⊥D 、b β⊂,c 是α在β内的射影,若b c ⊥,则b α⊥答案:C 解析:C 的逆命题是β⊂b ,若αβ⊥,则a b ⊥显然不成立。
(4)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答案:菱形 解析:显然AC BD ⊥,即平行四边形ABCD 一定是菱形 (5)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O 是P 点在平面α上的射影.若P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则O 是△ABC 的 心;若P 到△ABC 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O 是△ABC 的 心;若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则O 是△ABC 的 心.答案:内心、外心、垂心;解析:由内心、外心、垂心的性质可知。
例2: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答案:证明:90ACB ∠= BC AC ∴⊥又SA ⊥面ABC SA BC ∴⊥ BC ∴⊥面SAC BC AD ∴⊥ , 又,SC AD SCBC C ⊥=, AD ∴⊥面SBC例3.如图,已知CD 是异面直线CA 、DB 的公垂线,CA ⊥α于A ,DB ⊥β于B ,α∩β=EF .求证:CD ∥EF .答案:证明:设CD 、CA 确定平面γ,γ∩α=AA 1.∵CA ⊥α于A ,∴CA ⊥AA 1.又∵CA ⊥CD ,CA 、CD 、AA 1都在平面γ内,∴CD ∥AA 1.设CD 、DB 确定平面δ,δ∩β=BB 1.同理有CD ∥BB 1,∴BB 1∥CD ∥AA 1.AA 1⊂α,BB 1⊄α,∴BB 1∥α. ∵BB 1 ⊂ β,α∩β=EF ,∴EF ∥CD .SDCB Aδ γβαF EDC BA B 1A 1例4:如图,PA 、PB 、PC 两两垂直,PA=PB=PC ,G 是△PAB 的重心,E 是BC 上的一点,且BE=31BC ,F 是PB 上的一点,且PF=31PB .求证:(1)GF ⊥平面PBC ;(2)FE ⊥BC ;(3)GE 是异面直线PG 与BC 的公垂线. 证明:(1)连结BG 和PG ,并延长分别交PA 、AB 于M 和D ,在△PBM 中,∵PF=31PB ,G 是△PAB的重心,∴MG=31BM ,∴GF ∥PM .又PA ⊥PB,PA ⊥PC ,∴PA ⊥平面PBC ,则GF ⊥平面PBC .(2)在EC 上取一点Q 使CQ=31BC ,连结FQ ,又PF=31PB ,∴FQ ∥PC .∵PB=PC ,∴FB=FQ .∵BE=31BC ,∴E 是BQ 的中点,∴FE ⊥BQ ,即FE ⊥BC .(3)连结GE .∵GF ⊥平面PBC ,∴易得GE ⊥BC .取BF 中点N ,连结EN ,则EN ∥FQ ∥PC .∵PC ⊥平面PAB ,∴EN ⊥平面PAB .又∵NG ∥DB ,∴NG ⊥PD ,易EG ⊥PD ,∴GE 是异面直线PG 与BC 的公垂线. 【课内练习】1.如果平面α外一条直线l 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那么l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 .l ⊥B .l ∥C .l 与相交且不垂直 D .不能确定答案:D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理新人教A版
触类旁通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 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 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有时需借助线面 垂直的性质.
即时训练 3.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菱形,∠BAD=60°, PA=PD=AD=2,点 M 在线段 PC 上,且 PM=2MC,N 为 AD 的中点.
答案
∠ACB=45°.
在△OCM 中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 OM=235,CH=OC·MCO·sMin∠ACB=
45 5.
所以点
C
到平面
POM
的距离为4
5
5 .
答案
(2)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BC=BB1,AB1∩A1B=E, D 为 AC 上的点,B1C∥平面 A1BD.
答案
设点 E 到平面 ABD′的距离为 d, 由 VE-ABD′=VD′-ABE,得31×2 3d=13× 2×4, ∴d=2 3 6.
答案
(2) (2019·江苏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C=90°, AB=AA1,M,N 分别是 AC,B1C1 的中点.
求证:①MN∥平面 ABB1A1; ②AN⊥A1B.
答案
解析
4.(2017·全国卷Ⅲ)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棱 CD 的中点, 则( )
A.A1E⊥DC1 B.A1E⊥BD C.A1E⊥BC1 D.A1E⊥AC 答案 C 解析 如图,∵A1E 在平面 ABCD 上的投影为 AE,而 AE 不与 AC,BD 垂直,∴B,D 错误;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相交
•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直
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3.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
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平个行平面.
• 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任意
平行
•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
.
• 二、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 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 图形叫作二面角.
• 1.(2014年保定调研)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A -BPC中, AC⊥BC,AP⊥P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 且△PMB为正三角形的.
• (1)求证:BC⊥平面APC; • (2)若BC=3,AB=10,求点B到平面DCM的距离.
• 解析:(1)∵△PMB为正三角形, • 且D为PB的中点,∴MD⊥PB. • 又∵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 • ∴MD∥AP,∴AP⊥PB. • 又已知AP⊥PC,∴AP⊥平面PBC, • ∴AP⊥BC,又∵AC⊥BC,AC∩AP=A, • ∴BC⊥平面APC.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 例 1 如图,在直棱柱 ABC -A1B1C1 中,∠BAC=90°,AB=AC= 2, AA1=3,D 是 BC 的中点,点 E 在棱 BB1 上运动.
• (1)求证:AD⊥C1E; • (2)当异面直线AC,C1E所成的角为60°时,求三棱锥
C1 -A1B1E的体积.
• 2.若平行直线中一条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 该平面.
•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 6.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是两个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形.
新人教A版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教学案理解析版
[考纲传真]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错误!⇒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错误!⇒a∥b(1)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当直线与平面垂直和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时,规定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90°和0°.(3)范围:错误!.3.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范围:[0,π].4.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错误!⇒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错误!⇒l⊥α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线线垂直错误!线面垂直错误!面面垂直[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直线a⊥α,b⊥α,则a∥b.()(4)若α⊥β,a⊥β⇒a∥α.()[答案] (1)×(2)×(3)√(4)×2.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则“l⊥α”是“l⊥m且l⊥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l⊥α⇒l⊥m,l⊥n;反之,不一定成立,因为m,n不一定相交,故选A.]3.(教材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A [A错误,l与β可能平行或相交,其余选项均正确.]4.(教材改编)如图所示,已知P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4[∵PA⊥平面ABC,∴PA⊥AB,PA⊥AC,PA⊥BC,则△PAB,△PAC为直角三角形.由BC⊥AC,且AC∩PA=A,∴BC⊥平面PAC,从而BC⊥PC.因此△ABC,△PBC也是直角三角形.]5.(教材改编)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1)外(2)垂[(1)如图,∵PO⊥平面ABC,连接OA,OB,OC,在Rt△POA 中,OA2=PA2—PO2,同理OB2=PB2—PO2,OC2=PC2—PO2.又PA=PB=PC,故OA=OB=OC,∴O是△ABC的外心.(2)由PA⊥PB,PA⊥PC可知PA⊥平面PBC,∴PA⊥BC,又PO⊥BC,∴BC⊥平面PAO,∴AO⊥BC,同理BO⊥AC,CO⊥AB.故O是△ABC的垂心.]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证明] (1)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又∵AC⊥CD,PA∩AC=A,PA,AC⊂平面PAC,∴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2)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PC,CD⊂平面PCD,∴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AB⊂平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又∵AB∩AE=A,AB,AE⊂平面ABE,∴PD⊥平面ABE.[规律方法] 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a∥b,a⊥α⇒b⊥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重视平面几何知识,特别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如图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错误!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错误!AC,PD⊥平面ABC,PD=DB.求证:PA⊥CD.[证明] 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CB,在Rt△ACB中,由错误!AC=BC,得∠ABC=30°.设AD=1,由3AD=DB,得DB=3,BC=2错误!,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 cos 30°=3,所以CD2+DB2=BC2,即CD⊥AB.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所以PD⊥CD,由PD∩AB=D,得CD⊥平面PAB,又PA⊂平面PAB,所以PA⊥CD.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8·北京高考节选)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是AD的中点.求证:(1)PE⊥BC;(2)平面PAB⊥平面PCD.[证明] (1)∵PA=PD,E是AD的中点,∴PE⊥AD.又ABCD为矩形,∴AD∥BC,∴PE⊥BC.(2)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AD,所以AB⊥PD.又PA⊥PD,所以PD⊥平面PAB.又PD⊂平面PCD,所以平面PAB⊥平面PCD.[规律方法]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面面垂直的定义;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点,BE⊥平面ABCD.(1)证明:平面AEC⊥平面BED;(2)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错误!,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解] (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C⊥BD.因为BE⊥平面ABCD,所以AC⊥BE.故AC⊥平面BED.又AC⊂平面AEC,所以平面AEC⊥平面BED.(2)设AB=x,在菱形ABCD中,由∠ABC=120°,可得AG=GC=错误!x,GB=GD=错误!.因为AE⊥EC,所以在Rt△AEC中,可得EG=错误!x.由BE⊥平面ABCD,知△EBG为直角三角形,可得BE=错误!x.由已知得,三棱锥EACD的体积V EACD=错误!×错误!AC·GD·BE=错误!x3=错误!,故x=2.从而可得AE=EC=ED=错误!.所以△EAC的面积为3,△EAD的面积与△ECD的面积均为错误!.故三棱锥EACD的侧面积为3+2错误!.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例3】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AB=2CD,DE⊥AB,沿DE将△AED 折起到△A1ED的位置,连接A1B,A1C,M,N分别为A1C,BE的中点,如图2.图1图2(1)求证:DE⊥A1B;(2)求证:MN∥平面A1ED;(3)在棱A1B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EG⊥平面A1BC?若存在,求出错误!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AB=2CD,DE⊥AB,沿DE将△AED折起到△A1ED的位置,∴DE⊥A1E,DE⊥BE,∵A1E∩BE=E,∴DE⊥平面A1BE,∵A1B⊂平面A1BE,∴DE⊥A1B.(2)证明:取CD中点F,连接NF,MF,∵M,N分别为A1C,BE的中点,∴MF∥A1D,NF∥DE,又DE∩A1D=D,NF∩MF=F,DE⊂平面A1DE,A1D⊂平面A1DE,NF⊂平面MNF,MF⊂平面MNF.∴平面A1DE∥平面MNF,∴MN∥平面A1ED.(3)取A1B的中点G,连接EG,∵A1E=BE,∴EG⊥A1B,由(1)知DE⊥平面A1BE,∵DE∥BC,∴BC⊥平面A1BE,∴EG⊥BC,又A1B∩BC=B,∴EG⊥平面A1BC.故棱A1B上存在中点G,使得EG⊥平面A1BC,此时错误!=1.[规律方法] 证明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键是分清折叠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一般地,折叠前位于“折痕”同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折叠后不变,而折叠前位于“折痕”两侧的点、线间的位置关系折叠后会发生变化.对于不变的关系可在平面图形中处理,而对于变化的关系则要在立体图形中解决.延长AE交BC于点F,将△ABD沿BD折起,得到三棱锥A1BCD,如图2所示.图1图2(1)若M是FC的中点,求证:直线DM∥平面A1EF;(2)求证:BD⊥A1F;(3)若平面A1BD⊥平面BCD,试判断直线A1B与直线CD能否垂直?请说明理由.[解] (1)证明:因为D,M分别为AC,FC的中点,所以DM∥EF.又EF⊂平面A1EF,DM⊄平面A1EF,所以DM∥平面A1EF.(2)证明:因为A1E⊥BD,EF⊥BD,且A1E∩EF=E,所以BD⊥平面A1EF.又A1F⊂平面A1EF,故BD⊥A1F.(3)A1B与CD不能垂直.因为平面A1BD⊥平面BCD,平面A1BD∩平面BCD=BD,EF⊥BD,EF⊂平面BCD,∴EF⊥平面A1BD.∴EF⊥A1B,又EF∥DM,∴A1B⊥DM.若A1B⊥CD,则A1B⊥平面BCD.所以A1B⊥BD,这与∠A1BD为锐角矛盾.所以A1B与CD不能垂直.1如果m⊥n,m⊥α,n∥β,那么α⊥β.2如果m⊥α,n∥α,那么m⊥n.3如果α∥β,m⊂α,那么m∥β.4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234[根据相关知识,对四个命题逐个判断.对于1,α,β可以平行,可以相交也可以垂直,故错误.对于2,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存在直线l⊂α,n∥l,又m⊥α,所以m⊥l,所以m⊥n,故正确.对于3,因为α∥β,所以α,β没有公共点.又m⊂α,所以m,β没有公共点,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知m∥β,故正确.对于4,因为m∥n,所以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因为α∥β,所以n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所以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故正确.]2.(2018·全国卷Ⅲ)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错误!所在平面垂直,M是错误!上异于C,D的点.(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2)当三棱锥MABC体积最大时,求面MAB与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解] (1)证明:由题设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线为CD.因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所以BC⊥DM.因为M为错误!上异于C,D的点,且DC为直径,所以DM⊥CM.又BC∩CM=C,所以DM⊥平面BMC.而DM⊂平面AMD,故平面AMD⊥平面BMC.(2)以D为坐标原点,错误!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当三棱锥MABC体积最大时,M为错误!的中点.由题设得D(0,0,0),A(2,0,0),B(2,2,0),C(0,2,0),M(0,1,1),错误!=(—2,1,1),错误!=(0,2,0),错误!=(2,0,0).设n=(x,y,z)是平面MAB的法向量,则错误!即错误!可取n=(1,0,2).错误!是平面MCD的法向量,因此cos〈n,错误!〉=错误!=错误!,sin〈n,错误!〉=错误!.所以面MAB与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错误!.。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5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教案 文 新人教A版-新人教A
第5讲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b⊂αa∩b=Ol⊥al⊥b⇒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βl⊥α⇒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l⊂βα∩β=al⊥a⇒l⊥α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如图,∠PAO就是斜线AP与平面α所成的角.(2)线面角θ的X 围:θ∈⎣⎢⎡⎦⎥⎤0,π2.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③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它们所成的角是锐角. 常用结论1.与线面垂直相关的两个常用结论:(1)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2)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线线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垂直二、习题改编1.(必修2P72探究改编)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 .m ∥lB .m ∥nC .n ⊥lD .m ⊥n解析:选C.由题意知,α∩β=l ,所以l ⊂β,因为n ⊥β,所以n ⊥l . 2.(必修2P67练习T2改编)在三棱锥P ABC 中,点P 在平面ABC 中的射影为点O . (1)若PA =PB =PC ,则点O 是△ABC 的心;(2)若PA ⊥PB ,PB ⊥PC ,PC ⊥PA ,则点O 是△ABC 的心.解析:(1)如图,连接OA ,OB ,OC ,OP ,在Rt △POA ,Rt △POB 和Rt △POC 中,PA =PB =PC ,所以OA =OB =OC ,即O 为△ABC 的外心.(2)如图,延长AO ,BO ,CO 分别交BC ,AC ,AB 于点H ,D ,G .因为PC ⊥PA ,PB ⊥PC ,PA ∩PB =P ,所以PC⊥平面PAB,又AB⊂平面PAB,所以PC⊥AB,因为AB⊥PO,PO∩PC=P,所以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所以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答案:(1)外(2)垂一、思考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 )(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m∥n,m⊥α,则n⊥α.( )(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答案:(1)×(2)×(3)√(4)×(5)×二、易错纠偏常见误区(1)证明线面垂直时,易忽视平面内两条直线为相交直线这一条件;(2)面面垂直的判定中找不到哪个面和哪条线垂直.1.(2020·某某江南十校联考)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A.α⊥β且m⊂αB.m⊥n且n∥βC.m∥n且n⊥βD.m⊥n且α∥β解析:选C.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C正确.2.(2020·某某某某第一次(3月)双基测试)已知直线l和平面α,β,且l⊂α,则“l⊥β”是“α⊥β”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若l⊂α,l⊥β,则α⊥β,充分性成立;若l⊥β,α⊥β,则l⊂α或l∥α,必要性不成立,所以若l⊂α,则“l⊥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1)(2018·高考全国卷Ⅱ节选)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22,PA =PB=PC =AC =4,O 为AC 的中点.证明:PO ⊥平面ABC .(2)(2020·某某市七校联合考试)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是2,D ,E 分别是AC ,CC 1的中点.求证:AE ⊥平面A 1BD .【证明】 (1)因为AP =CP =AC =4,O 为AC 的中点, 所以OP ⊥AC ,且OP =2 3. 连接OB .因为AB =BC =22AC ,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OB ⊥AC ,OB =12AC =2.由OP 2+OB 2=PB 2知,PO ⊥OB . 由OP ⊥OB ,OP ⊥AC 知PO ⊥平面ABC .(2)因为AB =BC =CA ,D 是AC 的中点,所以BD ⊥AC ,因为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平面ABC ,所以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 所以BD ⊥平面AA 1C 1C ,所以BD ⊥AE .又在正方形AA 1C 1C 中,D ,E 分别是AC ,CC 1的中点, 所以A 1D ⊥AE .又A 1D ∩BD =D , 所以AE ⊥平面A 1BD .判定线面垂直的四种方法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正三角形,M,N分别是AB,AA1的中点,且A1M⊥B1N.求证:B1N⊥A1C.证明:连接CM,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CM⊂平面ABC,所以AA1⊥CM.在△ABC中,AC=BC,AM=BM,所以CM⊥AB.又AA1∩AB=A,所以CM⊥平面ABB1A1.因为B1N⊂平面ABB1A1,所以CM⊥B1N.又A1M⊥B1N,A1M∩CM=M,所以B1N⊥平面A1CM.因为A1C⊂平面A1CM,所以B1N⊥A1C.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师生共研)(2019·高考卷节选)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E为CD的中点.(1)求证:BD⊥平面PAC;(2)若∠ABC=60°,求证:平面PAB⊥平面PAE.【证明】(1)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BD.因为底面ABCD为菱形,所以BD⊥AC.又PA∩AC=A,所以BD⊥平面PAC.(2)因为PA⊥平面ABCD,AE⊂平面ABCD,所以PA⊥AE.因为底面ABCD为菱形,∠ABC=60°,且E为CD的中点,所以AE⊥CD.所以AB⊥AE.又AB∩PA=A,所以AE⊥平面PAB.因为AE⊂平面PAE,所以平面PAB⊥平面PAE.(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②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进而把问题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C是等边三角形,∠BAD=∠BCD=90°,点P是AC的中点,连接BP,DP.证明:平面ACD⊥平面BDP.证明: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BAD=∠BCD=90°,所以Rt△ABD≌Rt△CBD,可得AD=CD.因为点P是AC的中点,所以PD⊥AC,PB⊥AC,因为PD∩PB=P,PD⊂平面PBD,PB⊂平面PBD,所以AC⊥平面PBD.因为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P.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师生共研)(2020·某某六盘山高级中学二模)空间四边形PABC中,PA⊥平面ABC,AC⊥BC,AC =BC =2,PA =4,则PC 和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解析】 取AB 的中点O , 连接CO ,PO ,易知CO ⊥平面PAB ,则∠CPO 为PC 和平面PAB 所成的角.易得CO =2,PO =32,所以tan ∠CPO =CO PO =13,所以PC 和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3.【答案】 13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步骤(1)寻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2)连接垂足和斜足得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斜线与其射影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即为所求的角.(3)把该角归结在某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1.(2018·高考全国卷Ⅰ)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C 1与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A .8B .6 2C .8 2D .8 3解析:选C.连接BC 1,因为AB ⊥平面BB 1C 1C ,所以∠AC 1B =30°,AB ⊥BC 1,所以△ABC 1为直角三角形.又AB =2,所以BC 1=2 3.又B 1C 1=2,所以BB 1=(23)2-22=22,故该长方体的体积V =2×2×22=8 2.2.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球O 的体积V 球=1605π3,则O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解析:如图,过点O 作OM ⊥平面ABCD ,垂足为点M ,则点M 为正方形ABCD 的中点.因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所以AC =22,所以AM = 2.因为V 球=43πr 3=1605π3,所以球O 的半径OA =r =25,O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cos ∠OAM =AM OA =225=1010.答案:1010核心素养系列16 逻辑推理——空间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AD ⊥底面ABCD ,PA ⊥AD ,E 和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1)PA ⊥底面ABCD ; (2)BE ∥平面PAD ; (3)平面BEF ⊥平面PCD .【证明】 (1)因为平面PAD ⊥底面ABCD , 且PA 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 ,PA ⊂平面PAD , 所以PA ⊥底面ABCD .(2)因为AB ∥CD ,CD =2AB ,E 为CD 的中点, 所以AB ∥DE ,且AB =DE , 所以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 ∥AD .又因为BE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BE ∥平面PAD .(3)因为AB ⊥AD ,而且ABE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 ⊥CD ,AD ⊥CD ,由(1)知PA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所以PA ⊥CD ,且PA ∩AD =A ,PA ,AD ⊂平面PAD , 所以CD ⊥平面PAD ,又PD ⊂平面PAD , 所以CD ⊥PD .因为E 和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 所以PD ∥EF .所以CD ⊥EF ,又BE ⊥CD 且EF ∩BE =E , 所以CD ⊥平面BEF ,又CD ⊂平面PCD , 所以平面BEF ⊥平面PCD .本题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及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2020·某某市模拟试题(一))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 =60°,PA =PD =AD =2,点M 在线段PC 上,且PM =2MC ,N 为AD 的中点.(1)求证:AD ⊥平面PNB ;(2)若平面PAD ⊥平面ABCD ,求三棱锥P NBM 的体积. 解:(1)证明:连接BD . 因为PA =PD ,N 为AD 的中点, 所以PN ⊥AD .又底面ABCD 是菱形,∠BAD =60°, 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BN ⊥AD .又PN ∩BN =N , 所以AD ⊥平面PNB . (2)因为PA =PD =AD =2, 所以PN =NB = 3.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N ⊥AD , 所以PN ⊥平面ABCD .所以PN ⊥NB ,所以S △PNB =12×3×3=32.因为AD ⊥平面PNB ,AD ∥BC ,所以BC ⊥平面PNB . 又PM =2MC ,所以V P NBM =V M PNB =23V C PNB =23×13×32×2=23.[基础题组练]1.设α为平面,a ,b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 ∥α,b ∥α,则a ∥b B .若a ⊥α,a ∥b ,则b ⊥α C .若a ⊥α,a ⊥b ,则b ∥α D .若a ∥α,a ⊥b ,则b ⊥α解析:选B.若a ∥α,b ∥α,则a 与b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易知B 正确;若a ⊥α,a ⊥b ,则b ∥α或b ⊂α,故C 错误;若a ∥α,a ⊥b ,则b ∥α或b ⊂α,或b 与α相交,故D 错误.故选B.2.(2020·某某一模)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α⊥β,m ∥α,n ∥β,则m ⊥nB .若m ⊥α,m ∥n ,n ∥β,则α⊥β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α∥β,m ⊂α,n ⊂β,则m ∥n解析:选B.若α⊥β,m ∥α,n ∥β,则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 因为m ⊥α,m ∥n ,所以n ⊥α, 又因为n ∥β,所以α⊥β,故B 正确;若m ⊥n ,m ⊂α,n ⊂β,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C 错误; 若α∥β,m ⊂α,n ⊂β,则m ∥n 或m ,n 异面, 故D 错误.3.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 )A .BC ∥平面PDFB .DF ⊥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PAED.平面PDE⊥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 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DF∥BC,所以BC⊥平面PAE,则DF⊥平面PAE,从而平面PDF⊥平面P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4.(2020·某某某某一模)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AB=AC,∠BAC=∠PAC,点D,E分别为棱BC,P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直线DE⊥直线AD B.直线DE⊥直线PAC.直线DE⊥直线AB D.直线DE⊥直线AC解析:选D.如图,因为PA=AB=AC,∠BAC=∠PAC,所以△PAC≌△BAC,所以PC=BC,取PB的中点G,连接AG,CG,则PB⊥CG,PB⊥AG,又因为AG∩CG=G,所以PB⊥平面CAG,则PB⊥AC,因为D,E分别为棱BC,PC的中点,所以DE∥PB,则DE⊥AC.故选D.5.(2019·高考卷)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解析: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可组成3个命题.命题(1):若l⊥m,m∥α,则l⊥α,此命题不成立,可以举一个反例,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平面ABCD为平面α,A1D1和A1B1分别为l和m,满足条件,但结论不成立.命题(2):若l⊥m,l⊥α,则m∥α,此命题正确.证明:作直线m1∥m,且与l相交,故l与m1确定一个平面β,且l⊥m1,因为l⊥α,所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设α∩β=n,则l⊥n,又m1,n⊂β,所以m1∥n,又m1∥m,所以m∥n,又m在平面α外,n⊂α,故m∥α.命题(3):若m∥α,l⊥α,则l⊥m,此命题正确.证明:过直线m作一平面,且与平面α相交,交线为a,因为m∥α,所以m∥a.因为l⊥α,a⊂α,所以l⊥a,又m∥a,所以l⊥m.答案:②③⇒①或①③⇒②(答案不唯一)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与AP垂直的直线有.解析:因为PC⊥平面ABC,所以PC垂直于直线AB,BC,AC.因为AB⊥AC,AB⊥PC,AC∩PC=C,所以AB⊥平面PAC,又因为AP⊂平面PAC,所以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答案:AB,BC,ACAB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1)求证:DC⊥平面PAC;(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证明:(1)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C⊥DC.又因为AC⊥DC,且PC∩AC=C,所以DC⊥平面PAC.(2)因为AB∥CD,DC⊥AC,所以AB⊥AC.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PC⊥AB.又因为PC∩AC=C,所以AB⊥平面PAC.又AB ⊂平面PAB ,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C .8.(2020·某某部分学校调研)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AA 1=1,AC ⊥BC ,E 在AB 上,且BA =3BE ,G 在AA 1上,且AA 1=3GA 1.(1)求三棱锥A 1ABC 1的体积; (2)求证:AC 1⊥EG .解:(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 ⊥AC ,所以BC ⊥平面ACC 1A 1, 所以B 到平面ACC 1A 1的距离为1,所以VA 1ABC 1=VB AA 1C 1=13×(12×1×1)×1=16.(2)证明:如图,在AC 上取点D ,使CD =13CA ,连接ED ,DG ,因为BE =13BA ,所以DE ∥BC ,又BC ⊥平面ACC 1A 1, 所以DE ⊥平面ACC 1A 1. 又AC 1⊂平面ACC 1A 1, 所以DE ⊥AC 1. 在正方形ACC 1A 1中, 由CD =13CA ,A 1G =13A 1A ,得DG ⊥AC 1. 又DE ∩DG =D , 所以AC 1⊥平面DEG . 所以AC 1⊥EG .[综合题组练]1.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平面D 1A 1P ⊥平面A 1APB .∠APD 1的取值X 围是⎝⎛⎭⎪⎫0,π2C .三棱锥B 1D 1PC 的体积为定值 D .DC 1⊥D 1P解析:选B.在A 中,因为A 1D 1⊥平面A 1AP ,A 1D 1⊂平面D 1A 1P ,所以平面D 1A 1P ⊥平面A 1AP ,故A 正确;在B 中,当P 与A 1重合时,∠APD 1=π2,故B 错误;在C 中,因为△B 1D 1C 的面积是定值,A 1B ∥平面B 1D 1C ,所以点P 到平面B 1D 1C 的距离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 1D 1PC 的体积为定值,故C 正确;在D 中,因为DC 1⊥D 1C ,DC 1⊥BC ,D 1C ∩BC =C ,D 1C ,BC ⊂平面BCD 1A 1,所以DC 1⊥平面BCD 1A 1,所以DC 1⊥D 1P ,故D 正确.2.(2018·高考全国卷Ⅱ)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 ,母线SA ,SB 互相垂直,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30°.若△SAB 的面积为8,则该圆锥的体积为.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如图,设AC 是底面圆O 的直径,连接SO ,则SO 是圆锥的高.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 ,则由SA ⊥SB ,△SAB 的面积为8,得12l 2=8,得l Rt △ASO 中,由题意知∠SAO =30°,所以SO =12l =2,AO =32l =2 3.故该圆锥的体积V =13π×AO 2×SO =13π×(23)2×2=8π.答案:8π3.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A =AD =2,点M ,N 分别在棱PD ,PC 上,且PC ⊥平面AMN .(1)求证:AM ⊥PD ;(2)求直线CD 与平面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CD ⊥AD . 又因为PA ⊥底面ABCD ,所以PA ⊥CD ,故CD ⊥平面PAD . 又AM ⊂平面PAD ,则CD ⊥AM ,而PC ⊥平面AMN ,有PC ⊥AM ,又PC ∩CD =C ,则AM ⊥平面PCD ,故AM ⊥PD .(2)延长NM ,CD 交于点E ,因为PC ⊥平面AMN ,所以NE 为CE 在平面AMN 内的射影,故∠CEN 为CD (即CE )与平面AMN 所成的角, 又因为CD ⊥PD ,EN ⊥PN ,则有∠CEN =∠MPN , 在Rt △PMN 中,sin ∠MPN =MN PM =33, 故CD 与平面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4.(2020·某某七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A =AB =2,E 是AB 的中点,G 是PD 的中点.(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2)求证:AG ∥平面PEC ; (3)求证:平面PCD ⊥平面PEC .解:(1)易知V 四棱锥P ABCD =13S 正方形ABCD ·PA =13×2×2×2=83.(2)证明:如图,取PC 的中点F ,连接EF 和FG ,则易得AE ∥FG ,且AE =12CD =FG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AG . 因为EF ⊂平面PEC ,AG ⊄平面PEC , 所以AG ∥平面PEC .(3)证明:易知CD ⊥AD ,CD ⊥PA ,因为PA ∩AD =A ,PA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CD ⊥平面PAD .又AG ⊂平面PAD ,所以CD ⊥AG .易知PD ⊥AG ,因为PD ∩CD =D ,PD ⊂平面PCD ,CD ⊂平面PCD , 所以AG ⊥平面PCD , 所以EF ⊥平面PCD . 又EF ⊂平面PEC , 所以平面PEC ⊥平面PCD .。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10.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案 理 新人教A版
10.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典例精析题型一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 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求AB 与α,β的交线l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析】过A 、B 分别作AA′⊥l ,BB′⊥l ,垂足分别为A′、B′,则AA′⊥β,BB′⊥α.连接A′B,AB′,则∠ABA′=π6,∠BAB′=π4. 设AB =1,则AA′=12,AB′=22,BB′=22,所以A′B′=12. 过B 作BC ∥l 且BC =12,连接A′C、AC ,则∠ABC 为AB 与l 所成的角, 因为A′B′BC,且B′B⊥A′B′,所以A′B′BC 为矩形,所以A′C⊥BC.又因为AA′⊥BC ,AA′∩A′C=A′,所以BC ⊥平面AA′C,所以AC ⊥BC.在Rt △ACB 中,cos ∠ABC =BC AB =12, 所以∠ABC =π3,即AB 与l 所成的角为π3. 【点拨】此题关键是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变式训练1】如图一所示,已知四棱柱ABCD -A1B1C1D1的底面为正方形,O1、O 分别为上、下底面的中心,且A1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是O.求证:平面O1DC ⊥平面ABCD.【证明】要证明平面O1DC 与平面ABCD 垂直,考虑到图中已知平面ABCD 的垂线A1O ,因而设法在平面O1DC 中找出A1O 的平行线.如图二所示,连接AC ,BD ,A1C1,则O 为AC 、BD 的交点,O1为A1C1、B1D1的交点. 由棱柱的性质知:A1O1∥OC ,且A1O1=OC ,所以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 ∥O1C.又A1O ⊥平面ABCD ,所以O1C ⊥平面ABCD ,又O1C ⊂平面O1DC ,所以平面O1DC ⊥平面ABCD.题型二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Rt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 满足SA =SB =SC ,D 为斜边AC 的中点.(1)求证:SD ⊥平面ABC ;(2)若AB =BC ,求证:BD ⊥平面SAC.【证明】(1)设E 是AB 的中点.因为D 是AC 的中点.所以DE ∥BC ,又BC ⊥AB ,所以DE ⊥AB.因为SA =SB ,所以SE ⊥AB ,又SE∩DE=E ,所以AB ⊥平面SDE ,而SD ⊂平面SDE ,所以AB ⊥SD ,又SA=SC,D为AC的中点,所以SD⊥AC.而AB∩AC=A,所以SD⊥平面ABC.(2)若AB=BC,则BD⊥AC.又由(1)知,SD⊥平面ABC,所以SD⊥BD,而SD∩AC=D,所以BD⊥平面SAC.【点拨】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关键在于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变式训练2】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上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 )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选A.题型三折叠问题【例3】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对角线BD折起,记折起后点A的位置为P,且使平面PBD⊥平面BCD,如图所示:(1)求证:平面PBC⊥平面PDC;(2)在折叠前的四边形ABCD中,作AE⊥BD于E,过E作EF⊥BC于F,求折叠后的图形中∠PFE的正切值.【解析】(1)折叠前,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AD=90°,所以△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为∠BCD=45°,所以∠BDC=90°.折叠后,因为平面PBD⊥平面BCD,CD⊥BD,所以CD⊥平面PBD,又因为PB⊂平面PBD,所以CD⊥PB.又因为PB⊥PD,PD∩CD=D,所以PB⊥平面PDC,又PB⊂平面PBC,故平面PBC⊥平面PDC.(2)AE⊥BD,EF⊥BC,折叠后的这些位置关系不变,所以PE⊥BD,又平面PBD⊥平面BCD,所以PE⊥平面BCD,所以PE⊥EF,设AB=AD=a,则BD=2a,所以PE=22a=BE,在Rt△BEF中,EF=BE·sin 45°=22a×22=12a.在Rt△PFE中,tan∠PFE=PEEF =22a12a= 2.【点拨】翻折与展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论是翻折还是展开,均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各个对应元素的相对变化,元素间的大小与位置关系.一般而言,在翻折过程中,处在同一个半平面内的元素是不变的,弄清这一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2,AD=4.将△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BD⊥平面ABD.(1)求证:AB⊥DE;(2)求三棱锥E-ABD的侧面积.【解析】(1)证明:在△ABD 中,因为AB =2,AD =4,∠DAB =60°,所以BD =AB2+AD2-2AB·ADcos∠DAB =2 3.所以AB2+BD2=AD2,所以AB ⊥BD.又因为平面EBD ⊥平面ABD ,平面EBD∩平面ABD =BD ,AB ⊂平面ABD ,所以AB ⊥平面EBD.因为DE ⊂平面EBD ,所以AB ⊥DE.(2)由(1)知AB ⊥BD.因为CD ∥AB ,所以CD ⊥BD. 从而DE ⊥BD.在Rt △DBE 中,因为DB =23,DE =DC =AB =2,所以S △BDE =12DB ·DE =2 3. 又因为AB ⊥平面EBD ,BE ⊂平面EBD ,所以AB ⊥BE.因为BE =BC =AD =4,所以S △ABE =12AB ·BE =4. 因为DE ⊥BD ,平面EBD ⊥平面ABD ,所以ED ⊥平面ABD ,而AD ⊂平面ABD ,所以ED ⊥AD ,所以S △ADE =12AD ·DE =4. 综上,三棱锥E-ABD 的侧面积S=8+2.总结提高垂直关系是空间元素间的重要位置关系之一,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也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点.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三种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典例精析
题型一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 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求AB 与α,β的交线l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析】过A 、B 分别作AA′⊥l ,BB′⊥l ,垂足分别为A′、B′,则AA′⊥β,BB′⊥α.
连接A′B,AB′,则∠ABA′=π6,∠BAB′=π4
. 设AB =1,则AA′=12,AB′=22,BB′=22,所以A′B′=12
. 过B 作BC ∥l 且BC =12
,连接A′C、AC ,则∠ABC 为AB 与l 所成的角, 因为A′B′BC,且B′B⊥A′B′,所以A′B′BC 为矩形,所以A′C⊥BC.
又因为AA′⊥BC ,AA′∩A′C=A′,所以BC ⊥平面AA′C,所以AC ⊥BC.
在Rt △ACB 中,cos ∠ABC =BC AB =12
, 所以∠ABC =π3,即AB 与l 所成的角为π3
. 【点拨】此题关键是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
【变式训练1】如图一所示,已知四棱柱ABCD -A1B1C1D1的底面为正方形,O1、O 分别为上、下底面的中心,且A1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是O.
求证:平面O1DC ⊥平面ABCD.
【证明】要证明平面O1DC 与平面ABCD 垂直,考虑到图中已知平面ABCD 的垂线A1O ,因而设法在平面O1DC 中找出A1O 的平行线.
如图二所示,连接AC ,BD ,A1C1,则O 为AC 、BD 的交点,O1为A1C1、B1D1的交点. 由棱柱的性质知:A1O1∥OC ,且A1O1=OC ,
所以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 ∥O1C.
又A1O ⊥平面ABCD ,所以O1C ⊥平面ABCD ,
又O1C ⊂平面O1DC ,所以平面O1DC ⊥平面ABCD.
题型二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 Rt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 满足SA =SB =SC ,D 为斜边AC 的中点.
(1)求证:SD ⊥平面ABC ;
(2)若AB =BC ,求证:BD ⊥平面SAC.
【证明】(1)设E 是AB 的中点.
因为D 是AC 的中点.
所以DE ∥BC ,又BC ⊥AB ,所以DE ⊥AB.
因为SA =SB ,所以SE ⊥AB ,又SE∩DE=E ,所以AB ⊥平面SDE ,
而SD ⊂平面SDE ,所以AB ⊥SD ,
又SA=SC,D为AC的中点,所以SD⊥AC.
而AB∩AC=A,所以SD⊥平面ABC.
(2)若AB=BC,则BD⊥AC.
又由(1)知,SD⊥平面ABC,所以SD⊥BD,而SD∩AC=D,
所以BD⊥平面SAC.
【点拨】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关键在于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
【变式训练2】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上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 )
A.直线AB上
B.直线BC上
C.直线AC上
D.△ABC内部
【解析】选A.
题型三折叠问题
【例3】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对角线BD折起,记折起后点A的位置为P,且使平面PBD⊥平面BCD,如图所示:
(1)求证:平面PBC⊥平面PDC;
(2)在折叠前的四边形ABCD中,作AE⊥BD于E,过E作EF⊥BC于F,求折叠后的图形中∠PFE的正切值.
【解析】(1)折叠前,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AD=90°,所以△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因为∠BCD=45°,所以∠BDC=90°.
折叠后,因为平面PBD⊥平面BCD,CD⊥BD,
所以CD⊥平面PBD,又因为PB⊂平面PBD,所以CD⊥PB.
又因为PB⊥PD,PD∩CD=D,所以PB⊥平面PDC,
又PB⊂平面PBC,故平面PBC⊥平面PDC.
(2)AE⊥BD,EF⊥BC,折叠后的这些位置关系不变,所以PE⊥BD,
又平面PBD⊥平面BCD,所以PE⊥平面BCD,所以PE⊥EF,
设AB=AD=a,则BD=2a,所以PE=
2
2
a=BE,
在Rt△BEF中,EF=BE·sin 45°=
2
2
a×
2
2
=
1
2
a.
在Rt△PFE中,tan∠PFE=PE
EF =
2
2
a
1
2
a
= 2.
【点拨】翻折与展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论是翻折还是展开,均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各个对应元素的相对变化,元素间的大小与位置关系.一般而言,在翻折过程中,处在同一个半平面内的元素是不变的,弄清这一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2,AD=4.将△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BD⊥平面ABD.
(1)求证:AB⊥DE;
(2)求三棱锥E-ABD的侧面积.
【解析】(1)证明:在△ABD 中,
因为AB =2,AD =4,∠DAB =60°,
所以BD =AB2+AD2-2AB·ADcos∠DAB =2 3.
所以AB2+BD2=AD2,所以AB ⊥BD.
又因为平面EBD ⊥平面ABD ,平面EBD∩平面ABD =BD ,AB ⊂平面ABD ,
所以AB ⊥平面EBD.
因为DE ⊂平面EBD ,所以AB ⊥DE.
(2)由(1)知AB ⊥BD.
因为CD ∥AB ,所以CD ⊥BD. 从而DE ⊥BD.
在Rt △DBE 中,因为DB =23,DE =DC =AB =2,
所以S △BDE =12
DB ·DE =2 3. 又因为AB ⊥平面EBD ,BE ⊂平面EBD ,所以AB ⊥BE.
因为BE =BC =AD =4,所以S △ABE =12
AB ·BE =4. 因为DE ⊥BD ,平面EBD ⊥平面ABD ,所以ED ⊥平面ABD ,
而AD ⊂平面ABD ,所以ED ⊥AD ,所以S △ADE =12
AD ·DE =4. 综上,三棱锥E-ABD 的侧面积S=8+2.
总结提高
垂直关系是空间元素间的重要位置关系之一,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也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点.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三种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