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

合集下载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除了强调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外,还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

应用古诗词来辅助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用古诗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现代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接受往往倾向于动手实验和理论计算,容易忽略化学的魅力和美感。

然而,古诗词作为精美的文学艺术形式,能引发学生美感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对化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通过引用《长恨歌》中“旦辞父母彩虹巾,暮守孤村绿水荒”来形容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不仅让学生能找到化学知识与古诗词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在美妙的古文中感悟化学的神奇与奥妙。

其次,应用古诗词能增强化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古诗词具有高度概括、简洁明了的特点,与化学中的原理、规律相似,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通过词语、表述等方式表达化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引用唐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描述离子半径越来越大,化学价越来越小的规律,既让学生明确了离子在周期表中的规律,又增添了学科的人文气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综上所述,应用古诗词来辅助化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化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还能拓展化学教育的领域,丰富学生的思想与文化层面。

在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育需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文化传承,引用古诗词将是一个优秀的选择。

浅析古诗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古诗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借古诗韵巧记化学知识点李成栋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们内容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客串一点儿古诗句或者借古诗之韵巧计化学知识,使古诗文与化学知识互相渗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帮组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点。

一箭双雕,其乐融融。

在此方面,笔者多年尝试,觉得效果不错。

特举几例,愿与同行共勉。

一、借用古诗句示例1: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一节教学中,可引用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讲述“CaCO3 →CaO→Ca(OH)2→CaCO3”的变化。

示例2:讲“分子在不断的地运动”一节时,可引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诗句。

示例3:介绍冰晶体可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示例4:讲醇及酯香味时可联系李白的《将进酒》及“百年沉酿十里香”等名句。

示例5:碘的升华实验可引用“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

二、借鉴古诗韵示例1:四言诗.糖类糖类一家,葡果是娃,蔗糖是妈。

要想生娃,需水参加。

淀纤麦芽,酸酶催化,亦能生娃。

娃是葡糖,再无其他。

示例2:焰色反应口歌钠黄铜绿锂紫红,元素焰色不相同;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紫色定钾铷。

洋红锶,砖红钙;黄绿焰色便是钡。

示例3:离子方程式书写口诀化学方程要配平,离子符号示可溶。

难溶难离挥发物,保留式子莫变动。

两边相同去掉它,离子方程便写成。

若问要领是什么,熟记物质溶解性。

示例4:物质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硫酸盐难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示例5:常见弱酸由强到弱顺序碘草亚硫磷氢氟,亚硝甲酸苯甲酸。

醋碳氢硫次氯酸,氢氰硅酸石炭酸。

示例6:元素周期表口诀周期表,七行十八列。

行为周期列为族。

周期有七,三短三长一不全。

十六个族十八列,七主七副8和零。

长短为主,长为副。

1到8,电子排布重复现。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也越发显现。

古诗词融入化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增强记忆和理解。

古诗词的优美语言和形象意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古诗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情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教学、古诗词、理解、兴趣、人文素养、情感、教学质量、热情、动力1. 引言1.1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技能培养,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找到一席之地。

通过古诗词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古诗词的融入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古诗词可以融入化学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通过古诗词的引入,化学知识可以得到生动形象的表达,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

学生通过古诗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提升学习效果。

古诗词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学生在品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会激发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重要考试。

在新高考体系下,高中化学教学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挑战。

与此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逐渐融入到了高中教育的课堂中。

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应用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隐喻,常常对自然界中的物质现象和化学规律进行了极其细腻的描绘。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萧条两月馀,芳菲已尽,独有暮崖招魂风”一诗,可以引发学生对季节更替、植物生长和凋零的思考和联想。

将这些古诗词与具体的化学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实例解释和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和生动,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

应用古诗词可以拓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思考。

古诗词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更有对社会风貌的描绘,涉及到了自然、人文、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将这些古诗词中蕴含的物质变化、物质结构、物质运动、物质合成等化学知识进行梳理和解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进行思索和联想,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

应用古诗词可以促进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古诗词既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又有科学性和启发性,可以架起不同学科间的桥梁,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引用舒婷的《游崇山」とnkless一诗,与地质学中的岩石构造、矿物形成等知识相结合,也可以引用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与环境科学中的水质净化、生态平衡等内容相结合。

通过这些联接和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应用古诗词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学生的认识和思考,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1. 引言1.1 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在应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缺乏足够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元素。

学生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化学这门学科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很难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可以为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将古诗词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诗词的美感和情感,激发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古诗词来辅助教学的方法。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内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词中常常包含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类情感的感悟,与化学知识中的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古诗词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让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欣赏古诗词中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意境,学生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古诗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对于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拓展作用,具有以下意义。

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化学知识本身往往比较抽象,高中生学习化学时往往需要象征性的语言和图像来辅助理解,而古诗词恰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教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时,可以通过白居易《琵琶行》中“余音袅袅”来引导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回旋对映体的认识,使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有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与化学学科存在紧密的联系。

古诗词描写自然景物时往往使用了很多科学术语,这些术语与化学学科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相对应。

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通过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草木深知春,报之以君情” 来引出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

通过应用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中的科学内容和化学学科的学习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古诗词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供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丰富化学知识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用古诗词,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内涵的理解。

例谈古诗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艺术

例谈古诗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艺术

的 古 诗 词 并 应 用 于 课 堂 , 过 “ 物 细 无 声 ” 教 学 熏 通 润 的
陶 , 学 生 感 悟 诗 词 中所 蕴 含 的 化 学 美 学 价 值 , 能 激 让 既
发 学 生学 习 兴趣 , 跃 课 堂 气 氛 , 能 使 学 生 认 识 美 , 活 又 感 受 美 , 养 学 生 审 美 情 趣 。由 于 学 生 在 情 感 、 品 、 培 人 审
经 过 千 锤 万 凿 将 石 灰 石 敲 碎 然 后 再 石 灰 窑 里 烧 制
俗话 说 “ 良好 的开 端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因 此 , 位 教 每 师 都 非 常 重 视 新 课 的 导 入 环 节 。如 果 一 堂 课 一 开 始 便 索 然 无 味 , 同嚼 蜡 , 就 很 难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如 那 吸 引 学 生 注 意 力 。通 过 诗 词 的 意 境 导 人 新 课 , 能 激 起 学 就
朱 熹 诗 中 佳 句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
春。”

利 用 古 诗 词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冶 情 操 陶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布 鲁 纳 指 出 : 学 习 的 最 好 刺 激 乃 是 “ 对所 学 材料 的兴趣 。” 化 学课 堂 教 学 中引 用古 诗 词 , 在 既 可 言 简 意 赅 地 表 达 想 要 表 达 的 意 境 ,又 可 使 教 学 增 辉 , 牢 的吸 引住 学 生 的注 意 力 , 学 生 的 学 习变枯 燥 牢 使
( . 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1 天水 甘肃
2陇 南市 文县 城关 "/ , . -J 甘肃 \

天水
7 10 ; 40 1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高中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阶段。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感培养。

应用古诗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古诗词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融汇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情感表达和审美意境。

将古诗词引入化学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喜欢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应用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

古诗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往往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原理。

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与热力学中的焓变和反应速率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火化的原理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应用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品味文学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为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应用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现代高中生面临着课业繁重、考试压力大以及社会竞争激烈等问题,他们的心灵往往会变得狭窄和单一。

而古诗词所蕴含的美感和人文思想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文价值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这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古诗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理论,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古诗词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获得更全面的人文教育。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充满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将古诗词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的目的。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不可忽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目的说明本文旨在探讨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将古诗词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古诗词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分析古诗词与高中化学的契合点,探讨如何借助古诗词的魅力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也将探讨古诗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致力于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更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路径和思路。

2. 正文2.1 古诗词与高中化学的结合古诗词与高中化学的结合,既是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碰撞,也是跨领域学科的融合。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通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维度的思考和理解。

在学习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时,可以引用李白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间的周期性规律,激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

古诗词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原理。

通过引用唐诗宋词中的比喻和象征,可以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形象和生动。

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引用杜牧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让学生联想到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速率规律。

古诗词与高中化学的结合不仅是知识间的融合,更是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培养。

古诗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烧 ”是 指 高 温 煅 烧 石 灰 石 ,发 生 反 应 CaCO, i ^ C a O + C〇2 T “粉身碎骨”指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CaO + H20 := Ca(OH)2;“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 发生反应最终又生成碳酸钙Ca(OH)2 + C0 2 = CaC0 3 丄+ H20 。整首诗对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以及三者间 的 相 互 转 化 均 有 提 及 ,而 这 些 知 识 都 是 初 中 化 学 所 要 学
香 扑 鼻 说 明 分 子 的 无 规 则 运 动 加 快 ,分 子 运 动 变 剧 烈 的 原因是温度升高,即 温 度 越 高 分 子 运 动 越 剧 烈 。同 样 , 在许多诗词中都有关于分子运动的内容,如 “遥知不是 雪 ,为有暗香来”(王 安 石 《梅 花 》)、“水 晶 帘 动 微 风 起 , 满 架 蔷 薇 一 院 香 ”(高 骈 《山 亭 夏 日 》)等 ,都 体 现 出 了 宏 观现象中隐含的微观粒子的性质。教师在分子和原子 的 教 学 中 引 入 这 一 类 诗 词 ,能 够 加 深 学 生 对 概 念 的 理 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在讲解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 相 互 转 化 问 题 时 ,教 师 可 以 先 结 合 诗 句 “神 功 巧 穿 凿 ,石 壁生孔罅”(戴 复 古 《玉 华 洞 》)使学生感受钟乳石的神 奇之 处 ,接着引导学生探讨钟乳石的成因,B卩,石灰岩的 主 要 成 分 碳 酸 钙 遇 到 溶 有 二 氧 化 碳 的 水 时 ,反 应 生 成 溶 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0 3 + H20 + C0 2 = Ca(HC0 3)2; 溶 有 碳 酸 氢 钙 的 水 遇 热 时 碳 酸 氢 钙 会 分 解 ,重新生 成 碳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古诗词作为文言文教材,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意象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诗词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存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古诗词为中心,以解析、记忆为主,缺乏创新性,且教学效果不佳,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不过,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开始被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

其中,利用古诗词材料结合化学知识,不仅可以从科学角度深入理解古诗词,更可以有效地将化学知识融入古诗词中,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首先,古诗词的大量出现的物理现象,为学生认识和探索科学知识提供了便利。

例如,“秋风起兮云横空,直待碧血下地中”,有云横空如水,空中出现多彩的虹,这些现象都与化学相关,如雨水中落下的碧血可以理解为溶度和溶液浓度概念,可以借助古诗词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这些概念。

古代诗人也喜欢用各种化学元素和其特性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好,比如“赴宴芳草天,自此无烟火”,芳草天指的是一个不被烟火熏染的自然地带,可以与化学元素中的毒性有关,用此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神奇的化学知识。

此外,古诗词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技术性用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同时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例如,“大汤滔滔兮清清,威仪曜曜兮娇
娥”,其中“滔滔”和“曜曜”两个词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从而深入了解关于溶解的一些技术性的知识。

总之,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教师应注重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古诗词来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古诗中的化学美

古诗中的化学美

诗歌中的化学杜甫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他的事迹家喻户晓,各位对他一定很熟悉。

他在一首诗中,记述了一件他十分迷惑不解和懊恼的事情:客从南溟来,遣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衰今征敛无。

诗的大意是说,从南方来了一位客人,他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以乎有花纹或字迹,诗人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他打开箱子,却发现珍珠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了一些红色的液体。

大家知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质聚积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有机质。

碳酸钙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变为酸式盐而溶解:CaCO3+CO2+H2=Ca(HCO3)2杜甫住的房子漏雨潮湿,竹箱没有防潮的性能,遇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后,珍珠就发生了化学变化,成了红色液体,杜甫当时不知道这些化学知识,所以会迷惑不解。

另外,古今中外,诗歌中有化学的诗歌还有很多,舍友也举了好多例子,这边没有他的课件,就不能进行一一介绍。

只能谈谈自己对这个设计的一点感想。

本设计主要是注意到了化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培养中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说这个过程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本身的魅力,是很好的探究课题。

后来,我仔细思想了下,我们现在信息如此丰富,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网文中也有化学的知识在里头。

下文提供一二以供大家分享:《化学系男生写的情书》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就像你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氧气。

自从那天在化学楼见到你,我平静的心中泛起了涟漪:带火星的木条遇到了纯净的氧气,燃烧着的镁条刺激了氢氯混合气——都像那天上帝让我碰到你!我看着你,就像戴维看着刚面世的钾,就像诺贝尔看着金黄的火药,就像居里夫人看着发光的镭,就像侯德榜看着晶亮的纯碱……我看着你,你的微笑,像燃烧一样热烈,像果糖一样甜蜜,像光谱一样绚丽……你的腰身,像酒精喷灯上的玻璃管一样柔软,像毛细管一样纤细……你的眼神,像蒸馏水一样纯洁,像岩浆一样灼热,像原子一样深邃……啊!我以门捷列夫的名义发誓:Os At Li!你知道碳-14的半衰期有多久吗?它还不及冥冥中我等你的时间的千分之一;你知道王水的腐蚀性有多强吗?它却怎么也腐蚀不了你在我心中的地位;你知道金刚石的硬度有多大吗?它再硬也比不了我对你的决心和耐心;你知道HClO4的酸性有多强吗?它却强不过我看见你和别的男生在一起!亲爱的,我需要你,就像呼吸需要氧气;就像液化需要压力。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高考已经全面实施,高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高中化学教学作为高中学科中的一部分,也需要根据新高考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也应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认知。

本文将对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意义进行浅析,以期为化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和知识,导致学习疲态和学习动力下降。

而古诗词作为优美的语言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通过在化学教学中引用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其中很多概念和现象很难被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

而古诗词在描绘自然景物、生活情感和人生哲理时往往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这些手法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可以通过《登科后》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描述,引导学生感受“物质的基本状态”和“纯净物质的分类”等现象,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更为具体和形象。

这样的教学手法使得学生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化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在化学教学中引用古诗词,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古诗词,教给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培养他们对化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古诗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 用 这 首 诗 的 内容 , 既 使 学 生 理 解 了 物 理 变 化 和 化 学 变 化 的 知识 , 又理解 了石灰 石形 成 的系列 变化 , 即C a C O f a O _ a ( 0 H) 厂
C a CO3 。
有 的古诗词展现出 自然 与生命 、 环境 与意境的和谐 , 如“ 日出
意识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意识 , 逐 步使 学 生 树 立 污 染 防 治 、 保 护地球 的责 任 感 。
在化学教学 中 , 采撷一些 与化 学相关的佳句用 于教学 , 选择
通俗易懂 的古 诗词作为切入点 , 在教学 中实现科 此外 , 于谦 的《 咏煤 炭》 : “ 凿开混沌得乌金 , 藏蓄阳和意最深 。 那些思想健康 、 使学生在 朗朗的诵读声 中, 轻松理解 抽象的化 爝火燃 回春浩浩 , 洪炉照破夜沉沉 。 鼐彝原赖生成力 , 铁石 犹存死 技与人文 的统一 ,
古诗词是我 国文学宝库 中的明珠 , 它脍炙人 口, 代代相传 , 是 是 化 学 变 化 ? 中华文 明艺术殿堂里的至珍之宝。从 科学角度分析 , 许 多流传千
1 . 野火烧不尽 , 春 风吹又生 ; 2 夜 来 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3 . 白 古之佳作 的优美意境 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 中 , 玉 为床 , 金作 马 ; 4 . 何意百炼钢 , 化为绕指柔 ; 5 . 水声冰下 咽 , 沙路 根 据课程 内容 引入相应的诗词 , 引导学 生从化学角度 出发 , 理解 雪 中平 ; 6 . 炉火照天地 , 红星乱紫烟。 其 中诗句 2 、 3 、 5 、 所描述的 内 诗 词 中所蕴含 的化学知识 , 把化学 与诗 词巧妙结合 , 既能 活跃课 容属于物理变化 ; 诗句 1 、 4 、 6所描述 的内容属于化学变化。引导 堂气 氛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 又能陶冶学 学生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角度分析古诗词 隐含 的科学知识 , 生情 操 , 在化学教学 中渗透人文精神 , 促进学 生人文素质 与科学 进而从化学角度体验古诗词 的意境美 , 多角度欣赏祖国的文化瑰

古诗词中绽放的化学魅力

古诗词中绽放的化学魅力

古诗词中绽放的化学魅力
哇塞,你知道吗?古诗词里竟然藏着那么多化学的奥秘呢!就像李
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紫烟”不就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奇妙景象嘛!想想看,那紫色的烟雾缭绕,多美啊!这不就跟我
们在实验室里看到的某些化学反应产生的奇特现象一样嘛。

还有啊,“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说的不就是石灰
石的烧制过程嘛。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再经过烈火的焚烧,才能变成有用的石灰,这多神奇呀!就好像我们努力去追求梦想,经过重重困难,最终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你看“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不也是一个化学变化嘛,蜡慢慢
变成灰烬,同时还流泪呢!这不就像我们的人生,有燃烧放光的时候,也会有悲伤流泪的时候。

古诗词和化学,一个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一个充满了神秘和奇妙,
它们竟然能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难道不令人惊叹吗?不就像是
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却能碰撞出绚烂的火花一样。

化学就像是一个隐藏在古诗词背后的魔法师,让那些优美的诗句变
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化学的魅力。

它让我们看到,原来科学也可以如此富有诗意,如此让人着迷。

所以呀,古诗词中绽放的化学魅力真的是太独特、太奇妙啦!我们应该多多去发现,去感受,让这种魅力丰富我们的生活,激发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从诗词宝库中采撷化学教学的“珍珠”

从诗词宝库中采撷化学教学的“珍珠”

从诗词宝库中采撷化学教学的“珍珠”《珍珠》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以珍珠为比喻,描写了化学教学的美妙和智慧。

诗中的珍珠象征着知识的宝藏,而化学教学则是开启这个宝藏的钥匙。

诗中写道:“课如珍珠泛月光,用心熔炉制铁汤。

学多自是宝缸里,掌上明珠化腐朽。

”这几句诗表达了化学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课如珍珠泛月光”,这句诗形象地比喻了化学课堂的魅力和光芒。

珍珠泛月光,美丽而耀眼,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

化学课堂也如此,通过丰富的实验和生动的讲解,给学生带来了知识的光芒和启示。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验,观察变化,从而领略化学的神奇之处。

“用心熔炉制铁汤”,这句诗表达了化学教学需要用心去倾注,就像熔炉中制造铁汤一样。

化学教学需要老师用心准备、用心讲解,学生也需要用心学习、用心思考。

只有用心才能理解化学的奥秘,只有用心才能掌握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学多自是宝缸里”,这句诗表达了化学学习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化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学习化学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让人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

“掌上明珠化腐朽”,这句诗象征了科学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学习化学可以让人获得知识的明珠,这些知识可以让人们对世界的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化学的知识和技巧,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甚至可以用化学来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

化学是一门真正能够将“腐朽”变为“明珠”的学科。

李贺的《珍珠》诗描绘了化学教学的美妙和智慧。

化学教学就像一颗珍珠,它闪烁着光芒,带给人们无尽的智慧和启示。

通过用心倾听和思考,学习化学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

化学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让我们掌握一种宝贵的能力。

在化学的世界里,我们拥有无尽的可能性,化腐朽为神奇。

古诗词里的化学

古诗词里的化学

古诗词里的化学古诗词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化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与古诗词似乎毫不相关。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一些经典古诗词,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许多关于化学的隐喻和意象。

本文将以3000字篇幅,探讨古诗词中化学为题的瑰丽之美。

古代诗人善于以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与化学的关系也不例外。

有一首词叫做《满江红·登黄鹤楼》的,其中写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里的“万紫千红”就是对春天花朵繁盛的描绘,而其中的颜色恰恰也是因为化学中的一些化合物而产生的。

例如,“万紫千红”中的紫色,是因为植物中存在着名为花青素的化合物。

花青素是一类含氮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紫色、红色和蓝色。

这些紫色的花青素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紫色花朵,如牵牛花、紫罗兰等。

而千红则是指红色花朵。

红色花朵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其含有红色素,比如花青素中的一个成分叫做苋素。

苋素是一种紫红色的二萜化合物,能够吸收绿光而反射红光,使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古诗词中的“万紫千红”,实际上反映了化学成分对于植物花色的影响。

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把化学的领域与诗词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除了花色,古代诗词中还有一些关于化学变化的描绘。

比如,王昌龄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里,黄河入海的形象,实际上是在描述物质的溶解和混合。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流,它蜿蜒流经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其中的土壤中富含了丰富的矿物质。

当黄河水流进入大海时,其中的溶解物质将与海水中的其他离子发生反应和混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化学体系。

这种变化描绘了物质的转化和交流,也寓意着人们应与世界共融、交融。

此外,关于火焰的描绘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化学意象。

大家都熟悉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万里河阳归去。

”这里的“河阳”实际上指的是“火焰”的一种比喻。

从诗词宝库中采撷化学教学的“珍珠”

从诗词宝库中采撷化学教学的“珍珠”

从诗词宝库中采撷化学教学的“珍珠”在诗词宝库中,有一首名为《珍珠》的诗词,它将化学的知识与文学的艺术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教学体验。

下面我将从化学的角度解析这首诗词。

《珍珠》颗颗汉珠不成珠,炼来数十变石闻。

粳秧水种复天日,雨涝风侵转瓦尘。

青钱兴替埃尘政,脱石溪香浓月新。

金不换日淘砂穴,终不变天赏白云。

这首诗词以珠子为主线,描述了珠子的形成过程。

首句“颗颗汉珠不成珠”,指出最初的珠子并不是完美的珠子,而是经过多次磨砺和改变才得到的。

这与化学实验中的反复试验和不断优化的过程相呼应,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实验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句“炼来数十变石闻,粳秧水种复天日”,描绘了珠子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珠子的原料是石头,通过炼制和处理,石头逐渐转化为珍贵的珠子。

这里的炼制过程可以理解为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过程,通过加热、溶解、结晶等操作将矿石中的有用物质提取出来,最终形成珠子的原料。

“雨涝风侵转瓦尘”,形象地描述了外界环境对珠子形成的影响。

在珠子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如雨涝和风侵,而这些干扰可能会导致珠子不完美甚至毁坏。

这也给化学实验中的过程控制提出了警示,外界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科学家们保持警觉,合理控制实验条件。

“青钱兴替埃尘政,脱石溪香浓月新”,描述了珠子形成后的变化与升华。

珠子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被视为一种财富。

珠子的精美也象征着纯净和美好。

这与化学实验的目标相符,科学家通过实验使得物质变得更加纯净和有用,进而创造出新的财富和价值。

“金不换日淘砂穴,终不变天赏白云”,表达了珠子的永恒不变和美好的期望。

珠子代表了宝贵的财富和美的象征,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追捧和喜爱。

而化学的发展也是为了不断探索和创造更好的生活。

正如珠子一样,化学的知识与实践将永远不变,并带给人们更多美好的发现和惊喜。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珠子的形成过程与化学实验的过程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作者:孙松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文\孙松【摘要】从化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古诗词中存在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际案例把化学教学与古诗词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在徜徉化学世界时同时理解古诗词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化学;课堂教学近年来,无论平时的教学还是中高考的命题中,不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以学生熟知的古诗词或文言文作为考察内容,多次出现在各地的考题中。

通过古诗词考察学生化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化学知识储备,也需要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穿插古诗词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利用古诗词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明理言志,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学习了化学知识,使教学过程体现新时代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案例】《石灰吟》这首诗是明朝政治家于谦的一首七言绝句。

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同时这首诗精辟的阐述了烧制石灰的过程,如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等化学物质变化过程。

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说明了石灰石的来源;烈火焚烧若等闲—通过高温煅烧,将敲碎的石灰石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即碳酸钙的分解:CaCO3 CaO+CO2↑诗句中甚至给出了反应的条件;粉骨碎身浑不怕—块状的生石灰与水反应变为粉末状的熟石灰:CaO+H2O=Ca(OH)2;留得清白在人间—将熟石灰作建材或粉墙后,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化为白色的碳酸钙,洁白美观:Ca(OH)2+CO2=CaCO3↓+H2O通过课堂实践发现,一首学生熟悉的诗句可以立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加深了记忆,二、利用古诗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巧构思的引课能够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的氛围当中,好的导入,可以激活听者的求知欲望,引起听者对新知识的兴趣。

初中化学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中化学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史中的璀璨明珠,它脍炙人口,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引入诗词,引导学生领会其中所寄寓的化学知识,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利用诗词中深厚的思想情感,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一、“诗”为载体,以德激趣古诗词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写下来的,他们会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诗词,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下面几首诗:《咏煤炭》(明·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鼐彝原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我国西汉已知用煤炭做燃料冶铁。

古称煤炭为乌薪、黑金等。

诗中说煤炭原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它蕴藏大量的热量。

燃起熊熊煤火可使人感到春回大地,生起洪炉能照亮漆黑的夜空。

铁鼎等物都是靠煤炭烧炼出来的,从铁器身上就看到了煤的作用。

作者借煤为喻,表达自己拯救百姓,匡时济世的竭诚之志。

《浪淘沙》(唐·刘禹锡)借助诗词的描绘,会帮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有关的化学知识。

比如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会区分“烟”和“雾”。

通过对下面几句诗词中“烟”和“雾”的描写的分析,学生对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南朝四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日常生活中往往把“烟”、“雾”混为一谈,实际上固体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称为烟,而小液滴分散于空气中则称为雾。

硝烟、炊烟、尘土飞扬均为名副其实的烟,白磷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产生浓厚的白烟。

清晨雾气腾腾、水壶烧开后直冒白气都是雾的作用,打开浓盐酸、浓硝酸的试剂瓶塞时即会产生白雾。

A句中的“烟”是由沙土随风卷起形成,B句中的“烟”系炊烟,C、D句中的“烟”均为雨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古诗词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之美
作者:孙松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0期
【摘要】从化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古诗词中存在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际案例把化学教学与古诗词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在徜徉化学世界时同时理解古诗词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化学;课堂教学
近年来,无论平时的教学还是中高考的命题中,不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以学生熟知的古诗词或文言文作为考察内容,多次出现在各地的考题中。

通过古诗词考察学生化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化学知识储备,也需要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穿插古诗词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利用古诗词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明理言志,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学习了化学知识,使教学过程体现新时代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案例】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朝政治家于谦的一首七言绝句。

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同时这首诗精辟的阐述了烧制石灰的过程,如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等化学物质变化过程。

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说明了石灰石的来源;烈火焚烧若等闲—通过高温煅烧,将敲碎的石灰石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即碳酸钙的分解:CaCO3; CaO+CO2↑诗句中甚至给出了反应的条件;粉骨碎身浑不怕—块状的生石灰与水反应变为粉末状的熟石灰:CaO+H2O=Ca(OH)2;留得清白在人间—将熟石灰作建材或粉墙后,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化为白色的碳酸钙,洁白美观:Ca(OH)
2+CO2=CaCO3↓+H2O
通过课堂实践发现,一首学生熟悉的诗句可以立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加深了记忆,
二、利用古诗词創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巧构思的引课能够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的氛围当中,好的导入,可以激活听者的求知欲望,引起听者对新知识的兴趣。

【案例】
白居易的《卖炭翁》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介绍碳的内容的时候,在引课的环节中通过展示一副《卖炭翁》的书法作品,用诗词引起学生的兴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引导学生分析炭的颜色和状态,可引出碳的物理性质。

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情境,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介绍炭黑时,照应开头的引课,再次引出书法作品,提出问题,古人写卖炭翁这首诗的时候采用的是笔和墨,那么墨的成分是什么?和我们今天使用的中性笔相比较,哪种保存的时间更长?教师进一步因势利导引出中国古人用炭黑来制墨,而炭黑在常温下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中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更好的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已知的实例得出未知的结论,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利用古诗词的现象描述,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
在课堂上即时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较快的体现出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利用一些古诗词中对化学现象的描写,提出问题,考察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牢固掌握,是否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

【案例】
“雨后千叠暮山绿,花落一溪春水香”出自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黄庭坚的《念奴娇》里也有“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这两首诗词中都描写了雨后的植物新绿。

为什么雨后的植物生长更加旺盛?在高中介绍氮元素及其相关化合物时,可以利用这些诗词考察学生对于氮元素的转化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电闪雷鸣时给氮气和氧气二者反应提供了条件,使N2+O2=2NO,2NO+O2=2NO2,
3NO2
+H2O=2HNO3+NO,HNO3随雨水进入土壤成硝酸盐,氮元素作为氮肥被植物吸收,促进植物茎叶的进一步生长,所以民间有“雷雨发庄稼”的说法。

这里不仅需要本堂课知识,还需要学生回忆初中学习到“氮肥壮叶”的作用。

想要解释诗词中的现象就需要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这考察了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吸收以及相关知识的迁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综合分析能力,前面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从卷帙纷繁的中国古诗词中,采撷一些诗词之花应用于化学课堂,使知识性和人文性交相辉映,不仅提高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探究新知,也使理科知识的学习中充满了文学的美感,使智育、美育和德育集于一体,增强了科学技术育人和人文教育的紧密联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裴传友.中学化学教学情景素材[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耀仁古诗词与化学教学[J]甘肃教育,2007(2):59
(西安铁一中分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