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教生物必修3:阶段性综合检测(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

1.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解析:选C。生来就有、不学就会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经学习形成的反射叫条件反射,其中枢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一个人的手触到裸露的电线,而反射性地紧握电线,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以后再看见电线把手缩回则是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2.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b处要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解析:选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当刺激a处时,b处要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因为兴奋传递至c处时,还要经过一个突触。由此可见,刺激a处,b、c处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b处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刺激b处,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而a处无反应;刺激c处,a处没有反应,b处有反应。

3.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D。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例如①判断方向;②运动协调;③渗透压或体温调节;④参与呼吸调节;⑤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灰质的中间外侧柱及相当于中间外侧柱的部位,因此脊髓可以成为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脊髓中枢可以完成基本的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4.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解析:选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可以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活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线粒体或叶绿体中也有DNA,也可以发生转录、翻译过程;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5.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左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

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图右图所示。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解析:选C。适宜的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向两侧传递。将电极均臵于细胞外,当兴奋传至A时,AB之间就有电势差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B时,AB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6.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能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解析:选C。考查反射弧的组成。效应器为图中的内分泌腺,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甲状腺激素增加可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④减少,即反馈调节。

7.如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②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下而上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等结构过少,脑重量过轻,造成智力缺陷

解析:选C。图①是一个神经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所以含有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细胞器。图②是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由①细胞轴突所包含的前膜向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传递,方向为自上而下。若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会使构成细胞结构的物质缺少,影响神经发育,进而影响智力。

8.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选B。①为体液调节,②为神经—体液调节,③为神经调节。①和②的调节都与激素的分泌有关,速度较慢,③神经调节的传递迅速,故A项正确;③神经调节过程中,释放的神经递质先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再被突触后膜接受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故B 项错误;体温调节既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也需要激素调节,可能涉及图中三种传递方式,故C项正确;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需要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激素调节为反馈调节,故D项正确。

9.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驰、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驰

C.肌肉松驰、肌肉松驰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解析:选A。分析题干,可获得以下信息:α-银环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肌肉不能收缩。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分解,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肌肉连续收缩。

10.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溶液,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解析:选D。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造成K+外流,而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的产生则是由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导致Na+内流。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降低,会导致内流的Na+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1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在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