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1 比例的意义
国旗长5m,宽������������
������
m。国旗长60cm,宽国40旗cm长。2.4m,宽1.6m。
探究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算一算:这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操场上:国旗长2.4m,宽1.6m。
教室里:国旗长60cm,宽40cm。
操场上的国旗: 3 2.4 ∶ 1.6 = 2
教室里的国旗: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4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
复习导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说一说求比值的方法。先求比值, 再比较这三个比值是什么关系?
18∶12= 3
2
27∶18=
3 2
2.4∶1.6=
3 2
比值都相等。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探究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3cm 1.5cm
可以组成8个比例。
3∶1.5=4∶2 3∶4=1.5∶2 2∶1.5=4∶3 2∶4=1.5∶3 1.5∶2=3∶4 4∶2=3∶1.5
4cm 2cm
1.5∶3=2∶4 4∶3=2∶1.5
课堂练习 小红说得对吗?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的心脏45秒跳54次。
探究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试一试。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3∶2 和 15∶10
因为
3 ∶2 = ������
������
15∶10 = ������
������
������ = ������
������ ������
所以能组成比例。
4.1.1《比的意义》(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1.1《比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2.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3. 比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比的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意义。
例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2.新课导入通过讲解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比的定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叫做比。
3.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
1)比与除法的关系比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除法运算,比的两个数相除,就是它们的比。
例如:a:b = a÷b2)比与分数的关系比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比的两个数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
例如:a:b = a/b4. 比的应用通过讲解比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
1)比的性质比的两个数相乘或相除,比的大小不变。
例如:a:b = (a×c):(b×c) = (a÷c):(b÷c)2)比的应用比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比的概念的理解。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清楚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同时,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比例的意义
标题: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比例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比是否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用分数、小数、整数等不同形式表示比例。
3. 让学生学会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如,如果有两个比$\frac{a}{b}=\frac{c}{d}$,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比成比例,记作$a:b::c:d$ 或者 $\frac{a}{b}::\frac{c}{d}$。
2. 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等不同形式表示。
比如,比例 $3:4::9:12$ 可以表示为分数 $\frac{3}{4}::\frac{9}{12}$,也可以表示为小数 0.75::0.75,还可以表示为整数 3:4::9:12。
3.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比例的四个数中,任何三个数都确定第四个数。
(2)比例的四个数中,任何两个相邻的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两个相邻的数的乘积。
(3)比例的四个数中,任何两个相邻的数的比值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比如身高与体重的比例,速度与时间的比例等。
2. 讲解比例的概念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3. 讲解比例的表示方法讲解比例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比例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等不同形式表示。
4.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学会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例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比例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1.1 比例的意义》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1.1 比例的意义》7-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1 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组成,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
2.让学生学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
2.难点:比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意义。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比例的图形和实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意义。
2.新课导入:介绍比例的概念,讲解比例的组成。
3.实例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比例的实例,让学生直观理解比例的意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对比例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比例的概念和组成。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组成: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小组讨论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比例的应用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1.1 比例的意义》2-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1.1 比例的意义》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的《4.1.1 比例的意义》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并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基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等数学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比例的判断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感知比例的存在。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性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认识比例。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比例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比例。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否存在着某种数学关系?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概念。
引导学生知道,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1.1 比例的意义》2-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1.1 比例的意义》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1 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示和实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在比例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知道比例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比例的组成,能够正确写出比例。
3.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组成,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的实际应用,比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例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比例的实例和图示。
2.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包括问题设计和解决方案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例的概念。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问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找出比例的组成要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基础的练习题,巩固对比例的理解。
例如,写出以下比例的组成要素:3:4=6:8。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题,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概念。
例如,已知两个数的比例是2:3,求这两个数。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1-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比例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比例的意义及其与分数、小数的关系。
2. 解决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例的意义。
2. 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如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家庭成员年龄的比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引导学生探究比例与分数、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设计一些与比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与比例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与比例相关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程度。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1.1 比例的意义》-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1.1 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1 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内涵,从而达到理解比例的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比例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比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比例的组成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知道比例的组成。
2.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组成。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意义。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1.5元,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比例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和组成。
解释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举例说明比例的组成,如2:3=4:6。
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关于比例的问题。
如:已知比例2:3=4:6,求这个比例的第五个数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7-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的《4.1.1 比例的意义》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对图形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组成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
2.让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组成。
2.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
例如:“某商店一件衣服原价100元,现在打8折出售,现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比例的定义和组成。
解释比例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比例的理解。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判断和填写。
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总共行驶了多少公里?”让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比例的性质。
例如:“已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是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发现比例的性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18-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18-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1 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奥秘,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例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知道比例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比例的基本性质。
3.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感受比例的存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实例和图示。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打折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比例,感受比例的存在。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比例的实例和图示,如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否相等?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的表示方法,如a:b或a/b。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尝试用比例表示出来。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1 比例的意义》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定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比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比例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定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体验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定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比例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2.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购物场景、烹饪场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提问:“在这些场景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例的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1 比例的意义14-人教版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国旗长60cm,宽40cm。
教室里的国旗:
60:40=
3 2
数学
探究新知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想一想,在上图的两面国旗的尺寸中, 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数学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比
比例
意义 两数相除叫做两 个数的比
不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 30:2=120:8
不能组成比例
数学
能组成比例 100:5=200:10
分享交流: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成年人
脚长与身高的比 约为1:7
黄金比例
数学
谢谢
比例的意义
1
3
2
3
长:6cm 宽:4cm 长:18cm 宽:12cm
探究新知
你知道国旗的长和宽吗?
探究新知
国旗长5m,宽10 m。 3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上图中的三面国旗长和宽 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
5: =
国旗长2.4m,宽1.6m。 操场上的国旗:
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
构成 两个数
四个数
智慧城堡
加油啊!
知识应用
(一)做一做
1.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 1 :1 23
和6:4
(3)0.6:0.2和 3 : 1 44
20:5=4 1:4=0.25 4 ≠0.25
所以,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数学
知识应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1 比例的意义24-人教版
课堂小结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2、3、4题
谢谢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 5
B.
8:10
C. 15 : 12
1、填空
1.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 这两个比就( 能组)成比例.
2. 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 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相等
)的.
2、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2.4 : 1.6
=
60 :40还可以写成2.4
()
1.6
=
60
40√
3、0.1:0.3与2:6能组成比例。( )√
比例的意义
情景导入
我们都在哪些地方见过中国国旗?
探索新知
国旗长5m,宽 10 m。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3
三这幅图都是什么地方的场景? 有什么共同点?
探索新知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上图中操场上和教室里的两面国旗 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典题精讲
(3)
1 2
:
13和6:4
(4)0.6:0.2和
3: 1 44
1: 1 23 6:4
= =
3 2 3
2
0.6:0.2=3
3 4
:
1 4
=3
所以,
1 2
:=31
例。
可6以:4组成比 所以,0.6:0.2= 3 :1 可以组成比例。 4 4
学以致用
1、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1)20 :5 = 1 :4
国旗长60cm,宽40cm。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4-人教版
1.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2.通过实践活动具体情境,对概念进行解析,巩固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用字母表示是a:b=c:d或 = 。四项,比例是一个等式。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六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 1《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课,但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在学习比的基础上学习比例,易混淆,如何准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比例的意义、比和比例之间的区别,不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6:10和9:15 (2)20:5和1:4
(3) : 和6:4 (4)0.6:0.2和 :
7.用12、4、15、5组成一个比例是( ),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项,比是一个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教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那我请同学来说一说,两个比指的是哪两个比?相等指的是什么相等?式子有什么特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1 比例的意义9-人教版
一定相等。( √)
3、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 ×)
知识应用
三、写出比值是 5 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看谁一分钟写得多。
5︰1=10︰2 5︰1=15︰3 5︰1=20︰4 5︰1=2.5︰0.5
……
比和比例的区别:
意义
构成 举例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 10 :由6 两项组成
3:2
做两个数的比。
比 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做比例。
有两个比, 5:10 =2.4:1.6
由四项组成
3
生活小百科
人体中有趣的比例
拳头滚一周的长度 :脚底长度= 1:1 身高 :双臂平伸= 1 :1 腿长 :头长= 4:1 脚长 :身高= 1:7 成年男子肩宽 :头长= 2:1
黄金比例
a:b=0.618: 1
知识应用
用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3:1.5=4:2 2:1.5=4:3 1.5:3=2:4 4:3=2:1.5
3:4=1.5:2 2:4=1.5:3 1.5:2=3:4 4:2=3:1.5
谢谢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6:10和9:15
6:10=0.6 9:15=0.6
(2)20:5和1:4
20:5=4 1:4=0.25
所以,6:10=9:15可以组成比例。 所以,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 等。
知识应用
二、明辨是非
1、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比例的意义
(1)
(2)
(3)
7 厘 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本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花了4元,那么买1个苹果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 比例的概念- 介绍比例的定义: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 通过实例解释比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花了4元,那么买1个苹果需要多少元?”答案是2元,这里的比例是2:4=1:2。
2. 比例的意义- 介绍比例的三个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其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等。
- 通过实例解释比例的意义,例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花了4元,那么买1个苹果需要多少元?”答案是2元,这里的比例是2:4=1:2,表示买1个苹果需要2元。
3. 比例的应用- 介绍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分配等。
-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花了4元,那么买1个苹果需要多少元?”答案是2元,这里的比例是2:4=1:2,表示买1个苹果需要2元。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比例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分配等。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等。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购物、分配等。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一些关于比例的练习题,巩固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2. 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1.1 比例的意义》18-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1.1 比例的意义》18-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1 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并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初步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比例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于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比例与分数、除法等概念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概念间的区分和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写出比例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2.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例与分数、除法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总结比例的表示方法;3.巩固新知:通过数学练习,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6.布置作业:设计富有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 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推进新课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3 1 ∶ 4 8
10∶6
4.5∶2.7
=
10∶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 一些式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叫做比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 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 内容呢?
(4)0.6:0.2和
0.6:0.2=3 3 1 : =3 4 4
3 1 : 4 4
3 1 所以,0.6:0.2= : 4 4 可以组成比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想?
随堂练习
比一比,谁写得多。
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
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并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
6:10=0.6 9:15=0.6 所以,6:10=9:15可以 组成比例。
(2)20:5和1:4
20:5=4
1:4=0.25 所以,20:5和1:4不能组 成比例。
1 1 (3) : 和6:4 3 2 1 1 3 : 2 3= 2 3 6:4 = 2 1 : 1 = 6:4 所以, 2 3 可以组成比例。
比例
比例的意义(1)
执教者:贺明明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 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 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 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学习难点 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示例:1:2=2:4 3:6=4:8
比的意义,学比例有 什么用?比例有什么 特点?
获取新知
10 国旗长5m,宽 3
m
国旗长2.4m 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①找出每面红旗长与宽的比。 ②求出每个比的比值。
③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
做一做
1.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 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