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T 指导抗生素治疗方法
如果已经使用了抗生素:
• 在第3, 5, 7天的时候重新测量PCT值;
• 使用上述相同的界点值停止抗生素;
• 如果一开始PCT水平>10 μg/l,那么当PCT峰值下降80-90%后 停止抗生素;
• 如果PCT持续较高水平,考虑治疗失败
• 门诊病人:根据上次PCT结果决定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3, 5, 7天后重新测量: •测量PCT值 •使用上述相同的界点值 停止抗生素
➢对于临床评价认为需要抗生素治疗但其 PCT值较低(<0.25ng/ml)的患者,建议不 应使用抗生素
➢对于有极低PCT值(<0.1ng/ml)的患者 ,应强烈禁止抗生素治疗
3, 5, 7天后重新测量: •测量PCT值 •使用上述相同的界点值, 小于界点值停止抗生素 •如果PCT持续较高水平, 那么当PCT峰值下降80 -90%后停止抗生素
高的患者其水平下降80%~90%,则停用抗生素。
Haubitz S, et al. Expert Rev. Respir. Med. 7(2), 145–157 (2013)
中国:降钙素原(PCT) 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PCT质量浓 度(ng/ml)
<0.05 <0.5
0.5-2
2-10பைடு நூலகம்
≥10
PCT质量浓度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见表1
降钙素原合成途径在不同的炎症状态中有所不同
在没有全身性炎症的情况下,PCT合成仅限于甲状 腺神经内分泌细胞,当全身性炎症由细菌感染引起 时,除甲状腺外,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 、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分泌 PCT,此时血清PCT水平会明显升高。 在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 症反应早期(2~4 h)即可升高, 感染后24~48 h内达到高峰,且 随感染进展或控制而持续在高 水平或逐渐下降。
PCT在指南推荐中用于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PCT血清水平升高可以鉴别重度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2004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儿童胸膜感染:PCT鉴别儿童胸膜感染为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2013 B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leural infection in chjldren)
谢谢!!!
n CRP(mg/L) PCT(ng/ml) SOFA WBC(×106/ml) T(℃)
细菌性败血症
16 190[115-316] 12.9[2.6-81.2] 8[7-13] 14.3[10.6-16.4] 38.0[37.0-38.4]
念珠菌败血症
17 94[66-129] 0.71[0.5-1.1] 5[3-8] 11.6[8.4-15.7] 37.8[37.0-38.3]
P值
0.002 0.001 0.010 0.336 0.493
➢ 念珠菌引起的脓毒症PCT水平显著低于菌血症
➢ 逆向思维: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PCT长期在灰色浓度间起伏、 血培养阴性、但又存在炎性症状,可考虑真菌感染可能性较大
Martini A, et al. J Infect. 2010 Jun;60(6):425-30
建议每日复查PCT。如果PCT持续 水平(>4d):重新考虑脓毒症治疗
方案
几乎均为严重细菌性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常伴有器 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度死亡风险
建议每日监测PCT以评价治疗效果
注:PCT水平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判读,应避免脱离患者具体病情,并应考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年9月第21卷第9期
感染相关的COPD:PCT用于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
成人CAP细菌性感染:PCT水平升高(2011 Dutch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 有可疑的重度脓毒症和白细胞增多症或白细胞减少症患者:PCT>2.0ng/ml,其 原因是细菌的可能性大于病毒(在医院急症科对重症脓毒症初期的多学科诊断治 疗的建议的共识文件SEMES-SEMICYUC) 成人重症患者新出现发热症状:血清水平与内毒素活性检测可以用作鉴别感染是 否发热或脓毒症表现的原因的一种辅助诊断工具(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new fever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2008 update )
PCT 指导抗生素治疗方法
<0.1μg/L 无细菌感染
0.1-0.25μg/L 无细菌感染
0.25-0. 5μg/L 可能细菌感染
>0.5μg/L 很可能细菌感染
不使用抗生素!
不使用抗生素?
建议使用抗生素?
建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原则
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 • 局部感染(脓肿, 积脓) • 宿主防御免疫不全(例 如:使用非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 慢性潜伏感染(心内膜炎)
>0.25-0.5 μg/l: 3天
>0.5 - 1.0 μg/l:
5天
>1.0 μg/l: 7天
PCT指导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推荐
指
指
导
导
抗
抗
生
生
素
素
启
停
用
用
➢ PCT水平低的高风险患者应考虑抗生素治疗(e.g,COPD GOLD Ⅲ/Ⅳ); ➢ 如不使用抗生素治疗,应在6-24 h后再次检测PCT水平; ➢ 抗生素治疗时,应反复检测PCT水平( e.g., 每2天一次);一旦PCT水平降至停用界值,或者PCT水平
入院胸部CT
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CT
患者有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病原学、 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都支持肺部感染的诊断,抗感 染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缓解,复查胸部CT感染病 灶吸收,作为感染性指标的PCT,明明有感染,可 它有时升高,有时正常……
WHY?
什么是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肽,一种无激素活 性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生理情况下,甲 状腺C细胞可产生极少量的PCT,健康人的血浆PCT 质量浓度低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 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浆PCT质量浓度高于0.05 ng/ml,最高可达0.1 ng/ml,但一般不超过0.3 ng/ml。
PCT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 者的质量浓度依次增高,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与 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CT质量浓度从0.5 ng/ml上升超过2 ng/ml时, 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的发生率将明显增加。
PCT水平超过2 ng/ml甚至大于10 ng/ml时,脓 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可能性非常大(超 过90%)。PCT升高不明显, 也可能是局部感染或菌血症 病情不够严重。
降钙素原(PCT)的应用
病例回顾
患者韩素华,女,63岁 主诉:受凉后咳嗽、咳痰2天。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0年,冠心病病史10余年,糖尿病病史1年,脑梗死
病史1年。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体征:双肺呼吸音粗,左中肺及右下肺闻及细湿性啰音,部位固定。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0.32 ×10*9/L,N:84.8%,CRP:112mg/L PCT:0.16ng/ml(多次检查均小于0.2ng/ml) 痰液细菌培养: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意义
处置建议
正常值
————
无或轻度全身炎症反应 可能为局部炎症或局部感染
建议查找感染或者其他导致PCT增 高的病因
中度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存在感染,也可能是其他情 建议查找可能的感染因素,如果发
况,如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心源性休克
现感染、建议6-24h后复查PCT
很可能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具有高 度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PCT鉴别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PCT鉴别病毒感染性疾病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 、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
近期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多种生物标记物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能 力,包括PCT、IL-1β、IL-6、IL-8、IL-10、IL-12、TNF-α等,结果发现 PCT对于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细菌感染的PCT中位数为1.84 ng/ml,而病毒感染的PCT中位数为0.05 ng/ml。
建议对患者检测PCT来协助判断病原体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从而使初始的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PCT鉴别重症脓毒症患者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
➢ICU重症脓毒症患者, 革兰氏阴性菌PCT水平 较革兰氏阳性菌高
➢PCT > 16.0 ng/mL 提示革兰氏阴性菌感
染
PCT
PCT *
念珠菌感染脓毒症 vs 细菌感染脓毒症
结语
PCT是目前临床常用且参考意义较大的重要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但仅用 PCT来鉴别感染与否并不可靠。目前主要用于全身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 也可根据其动态变化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并指导抗 菌药物治疗的启动及停用。PCT在局灶性感染中往往正常或仅有轻度增高 ,因此不能作为细菌感染的唯一判断标准。PCT在一些非细菌感染引起的 发热中往往不会增高,因此可以作为发热的病原学及病因学判断的辅助指 标。与其他标志物同样,在应用中也要注意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联合其他 生物标志物一起进行动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