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5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专题复习题: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4含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三轮专题复习题: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4含参考答案

专题跟踪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

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安石《字说》,招诸生..训之,次升作而曰:“丞相岂秦学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为李斯解事,非秦学而何?”坐屏斥。

既而第进士,知安丘县。

转运使吴居厚以聚敛进,檄尉罔征税于远郊,得农家败絮,捕送县,次升纵遣之。

居厚怒,将被以文法..,会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

哲宗立,使察访江、湖。

先是,蹇周辅父子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次升举劾之。

绍圣中,复为御史,转殿中。

论章惇、蔡卞植党为奸,乞收还威福之柄。

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

掖庭鞫厌魅狱,次升言:“事关中宫,宜付外参治。

今属于阉寺之手,万一有冤滥,贻后世讥。

”济阳郡王宗景请以妾为妻,论其以宗藩废礼,为圣朝累。

宣仁有追废之议,次升密言:“先太后保佑圣躬,始终无间,愿勿听小人销骨之谤。

”帝曰:“卿安所闻?”对曰:“臣职许风闻,陛下毋诘其所从来可也。

”吕升卿察访广南,次升言:“陛下无杀流人之意,而遣升卿出使。

升卿资性惨刻,喜求人过,今使逞志释憾,则亦何所不至哉?”乃止不遣。

次升累章劾章惇,皆留中。

帝尝谓曰:“章惇文字勿令绝。

”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居数日,复入见,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

帝曰:“然。

顾未有代之者尔。

”讫不克去。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

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窜惇于雷,居卞于池,出京于江宁..。

迁右谏议大夫。

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落修撰,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皆以论京、卞故。

政和中,用赦恩复旧职。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陈次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B.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C.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D.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考生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弄懂语句的大意,如由“何以耳目为”可知,“耳”在这里不是语气词,“耳目”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六文言文阅读提分点17关注细节,依文索意(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六文言文阅读提分点17关注细节,依文索意(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

-10-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全面读文,关注细节 概括分析题是涉及全篇内容的题目,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是准确解 答的前提。对文本的阅读,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把握材料,紧 扣人物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评价;然后对人 物的官职变化、言行事迹、品质性情、他人评价等内容,做好圈点 勾画,为解题做好准备。 在阅读选项时,一是筛选关键信息,如文章主旨、结论、见解、感 悟等;二是遴选核心信息,如人物生平、性格节操、政绩才干、品 德性情等;三是提取主体信息,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布局谋篇 等。要有足够的耐心,关注细节,以应付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因 为在选项的分析部分,命题人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 曲解等方式作细微的改动来设置错误,所以再细微的情节,都不能 忽略,都要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
宗善之。
比对 结果
选项有两处错误:“他入仕不久”在文中无依据,从前文看,在出使 契丹之前,先后“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而不是 “入仕不久”;其二“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返回”无依据。
-24-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2017 全国Ⅱ卷,T12-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
比对结 果
A项比对结果:概括与分析照应,分析在原文中有依据。
-17-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选 项


弘微简言服
B 项
众,此举受到
重视。
原 文
分析
比对 结果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
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
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题点六 文言文阅读 题点对点练15 含答案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题点六 文言文阅读 题点对点练15 含答案

题点对点练15瞻前顾后,意标结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

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

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

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俱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

道遇寇钞,路等皆悉散走。

贼欲斫棺取钉,招垂泪请赦。

贼义之,乃释而去。

由此显名。

东诣太祖。

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

太祖遣诣柳城。

到,值峭王严,以五千骑当遣诣谭。

又辽东太守公孙康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

峭王大会群长,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

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宁静四海,汝君臣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

峭王惊怖,左右失色。

招为峭王等说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

太祖灭谭,署招军谋掾。

文帝践阼,出为雁门太守,寇钞不断。

招既教民战陈,又表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

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

又构间离散,使虏大结怨仇。

招出,大破之。

寇贼静息。

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庠序大兴。

郡井水咸苦,民远汲流水,往返七里。

招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其治边之称,百姓追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二十六》,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B.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C.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D.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印绶,旧时称印信(以作凭证)和系印的丝带。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3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3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跟踪训练(十三)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也。

洙少方雅好学,不妄交游。

治《三礼》《春秋左氏传》。

精识强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

梁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限内参军。

大同中,学者多涉解巾..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朱异、会稽贺琛甚嘉之。

及高祖入辅,除国子博士,与沈文阿同掌仪礼。

..,加员外散骑常侍。

有司奏前宁远将军、建康令沈孝轨高祖受禅..门生陈三儿牒称主人翁灵柩在周,主人弟息见在此者,为至月末除灵,内外即吉,为待主人还情礼申竟?以事咨洙,洙议曰:“礼有变正,又有从宜。

《礼小记》云:‘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

’”世祖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

梁代旧律,测囚之法,,尽于二更。

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日一上,起自晡鼓..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

都官尚书周弘正曰:“未知狱所测人,有几人款?几人不款?须前责取人名及数并其罪目,然后更集。

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①依准五听②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起自晡鼓,迄于二更,岂是常人所能堪忍?”洙议曰:“夜中测立,缓急易欺,兼用昼漏,于事为允。

但漏刻赊促,今古不同,伏承命旨,刻同勒令,检一日之刻乃同,去夜测之昧,从昼漏之明,斟酌今古之间,参会二漏之义。

庶罪人不以漏短而为捍,狱囚无以在夜而致诬,窃谓允合。

”高宗曰:“沈长史议得中,宜更博议。

”洙以太建元年卒,时年五十二。

(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七》,有删改) [注]①正言: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上书言事。

②五听:指辞、色、气、耳、目五种审查案情的方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B.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C.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D.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解析]根据注释,“正言”是官职名,属于一个完整词语,不可断开,因此A项错误;“全恣”的宾语是“考掠”,不能断开,因此C项错误;“且”是况且之意,后面“测人时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且”不能与前面“刑罪”相连,因此D项错误。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押题2-6《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押题2-6《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2019年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杜 五 郎 传沈 括颖昌阳翟县有一杜生者,不知其名,邑人但谓之杜五郎,所居去.县三十余里,唯有屋两间,其一间自居,一间其子居之。

室之前有空地丈余,即是篱门,杜生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见其人颇潇洒,自陈:“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之因,其人笑曰:“以告者过.也。

”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至此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

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其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亩,与兄同耕。

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

偶有乡人借此屋,遂居之。

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以俱饘粥。

亦有时不继。

后子能耕,乡人见怜,与田三十亩,令子耕之,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

乡人贫,以.医卜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自尔择日卖药,一切不为。

”又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无可为也。

”问:“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亦曾观书。

”问:“观何书?”曰:“曾有人惠一书册,无题号。

其间多说《净名经》,亦不知《净名经》何书也。

当时极爱其议论,今亦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久矣。

” 气韵闲旷,言词清简,有道之士也。

盛寒,但布袍草履。

室中枵然,一榻而已。

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质性甚淳厚,未尝妄言,未尝嬉游。

唯买盐酪,则一至邑中,可数其行迹,以待其归。

径.往径还,未尝傍游一步也.。

” 予时方有军事,至夜半未卧,疲甚,与官属闲话,轸遂及此,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居去.县三十余里 去:距离。

B .以告者过.也 过:言过其实。

C .度所耕不足赡.赡:充裕。

D .径.往径还 径:直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黎阳尉孙轸曾往访之.惑之.不解 B.⎩⎪⎨⎪⎧ 唯与.人择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以.医卜自给者甚多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 未尝傍游一步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文言文翻译因省略不补、语意不清而失分(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编冲刺模拟卷二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编冲刺模拟卷二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编冲刺模拟卷二(考时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8·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

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

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

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

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

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

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

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

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含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含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一.小试身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记归有光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

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

祖宗,父母之本也。

族人,兄弟之分也。

不可以不思也。

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

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

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

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

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

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 居常不自释.释:宽解B. 贫穷而不知恤.恤:救济C. 以仁孝之道责.之也责:责备D. 不录于.有司于:表被动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跟踪测试: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0题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衰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心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肖:贤贤于长安君:超过B.窃爱怜之:宠爱则为之计深远:打算C.妇人异甚:厉害愿令得补黑衣之数:得到D.祭祀必祝之:祈祷必勿使反:同“返”10.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触龙说太后,最关键的是寻出“爱子”话题,引起太后的兴趣,拉近相互的感情距离。

B.触龙明知太后更爱幼子,却故意正话反说,说她更疼爱女儿,逼得太后赶紧声明:“不若长安君之甚”C.左师公年老体迈,担心儿子舒祺年少不肖,难以找到好工作,请太后安排工作以解除后顾之忧。

D.太后上钩而不自觉,关键在于左师公摸透太后心理,用父亲疼爱小儿子的心情翻转来引起了太后的关注和同情,使得太后将左师公视为知音。

二、阅读曾巩《墨池记》,完成第13—16题。

(12分)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日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

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跟踪训练(十五)文言文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波罗观日记(清)王拯往读屈氏翁山《粤东新语》,中言波罗观日最奇,有云泰山、之罘观日皆以高,而波罗独以下。

扶胥之口,蕞然一小山,适当南海之冲.。

虎门诸山皆在其南,而东面皆大海。

极望渺漫,若与天际。

日出海中,能望见之,凌空若倒景。

然余至广州,即从人问,罕识之者。

或曰:“百余年间,海滨积淤为田,居民围之。

田日众,则淤日高,今波罗弥望多海田。

屈氏之云,盖当时则然,而今不复能尔矣。

”余虽疑之,而其言颇理道。

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客从而游者曰:“此非日出者耶?”众星皆沈,而天正墨。

俄一线下,金紫出数道,甚奇。

忽有白气若烟若云,状若车盖,冒一线而上者,渐上渐高,极天半。

而其下金紫散乱,色转微。

回视海旁,诸山已朦胧可辨,而波罗一山草木乃悉见。

盖日出海矣!独是日天微阴,日出后乃不见。

归舟,亭午..始晴见归。

方余之来,盖终疑或言而姑验之也,而所见若此。

然则屈氏之言未诬,而或言固臆为耶?天下事未尝身亲见之,而顾可执一说而据以为信也哉?山在南海神庙前,庙西百武有亭曰“浴日”者可游。

庙春秋有典祀,闻春祀时游人独众。

彼夫达官贵人奉令来行故事..唯谨,固不暇能深夜登山以得此奇;而游人盛时又仕女杂沓,乌知求有所谓浴日之胜,此其所以识者罕欤!惜余之来,犹未得值.清明之朝以尽睹,夫鸿蒙翕辟之奇,必更有异焉者。

虽自信其所见执以破惑之说,犹恐不足服之,而又乌责夫人之未来之或执一说而据以为信者哉?地曰波罗坑者,或言昔西洋夷官达奚司空始植波罗之树于此,故名。

达奚死,庙前今亦有祀云。

(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当南海之冲.冲:要道B.亭午..始晴见归亭午:正午C.彼夫达官贵人奉令来行故事..唯谨故事:以往的事情D.犹未得值.清明之朝以尽睹值:遇到[解析] 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A项的“冲”,文中是“要道”的意思,C项的“故事”,文中是“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的意思。

②根据具体语境解释词义,如D项的“值”,根据其后“清明之朝”这一表时间的短语,可判断其应是“遇到”的意思。

③实词的一些少见的意思,平时要多加记忆。

如B项的“亭午”中的“亭”,是“正值”的意思,故“亭午”应解释为“正午”。

[答案] C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B.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C.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D.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解析] “道光丁未三月”是“将游惠州”的时间状语,“丁未”与“三月”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然”在这里是形容词词尾,不是转折连词,其前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笼火”是“登山东望”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答案] B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翁山曾记载了在波罗山观看日出的情景,但是当地人却说屈氏当年看到的情景,现在应该已经不存在了。

B.文章具体描述了日出之前的光芒、太阳初升的形态及阳光照射山川、草木、大海的瑰丽景象。

C.波罗山日出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或无心观赏,或无暇览奇;“浴日亭”说明亭子曾是观日之处。

D.文章先说别人的观点,再写作者的亲见之景,并对草率否定未曾亲见之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解析] 读懂原文,是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的前提,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议论部分,看选项中前人的观点、作者对前人观点的看法等与原文是否相符;二是注意叙述、描写部分,看选项中叙述事件的阶段、涉及的细节、描写对象的特征等与原文是否相符。

B项,“阳光照射山川、草木、大海的瑰丽景象”错误,作者具体描写的是日出的过程,而不是日出后的景象。

[答案] 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海旁,诸山已朦胧可辨,而波罗一山草木乃悉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事未尝身亲见之,而顾可执一说而据以为信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回视”,回头看;“诸”,众;“辨”,分辨;“乃”,就;“悉”,都。

第(2)题,“未尝”,不曾;“身亲”,亲自;“顾”,难道;“据”,依据;“信”,真实。

同时这个句子是反问句,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答案] (1)回头看海边,众山已经模模糊糊地可以分辨出来,而整个波罗山上的草木就都清晰可见。

(2)天下的事情不曾亲自见到,难道可以以一种说法作为依据而认为它是真实的吗?[参考译文]从前读屈翁山的《粤东新语》的时候,书中说在波罗山观看日出最为壮美。

有人说泰山、之罘山观看日出都在高处,而唯独在波罗山观看日出却在平地。

波罗山在扶胥口,是很小的一个山丘,正是南海的要道。

虎门众山都在它的南面,而东面都是大海。

极目远望,水面宽广浩渺,好像与天际相接。

太阳从海上升起,能够清楚地看到,凌空悬挂好像水中的影子。

但是,我到广州后,随时请教别人,极少有人知道。

有人说:“百余年间,海滨堆积泥沙成为田地,都是居民围垦的。

田地一天比一天多,那么泥沙堆积得一天比一天高,如今在波罗山上远望,能看到的多为海田。

屈氏所说的,大概是当时的情况,而现在再也看不到(日出)了。

”我虽然怀疑这种说法,但觉得他们说的话很有道理。

道光丁未年三月,我打算到惠州游玩,船经过波罗山下,停靠时已是半夜,星光灿烂。

点上灯笼登上山向东望去,有一线白光。

一起游览的客人说:“这难道不是日出吗?”这时,星星都已西沉,而天空一片漆黑。

过了一会儿,在一线白光的下面,射出几道金紫色的光芒,非常瑰丽。

忽然,有白色雾气如烟似云,形状如同车盖,从一线白光中冒出来,越来越高,达到了半边天。

而下面那道金紫色光芒渐渐散乱,颜色也渐渐淡去。

回头看海边,众山已经模模糊糊地可以分辨出来,而整个波罗山上的草木就都清晰可见。

这是太阳从海上升起来了!只是那天天气微阴,太阳升起来后就不见了。

到了正午,船回来时,天开始放晴,才见到了太阳。

我刚到这里,始终怀疑有人对我所说的话并想要检验它,而所看到的却是这样。

然而,屈氏的话没有虚假,这是讲那些话的人的推测吗?天下的事情不曾亲自见到,难道可以以一种说法作为依据而认为它是真实的吗?波罗山在南海神庙前,庙西不远有一座“浴日亭”可以游览。

这座神庙在春秋二季时有祭祀活动,据说春祭时游人特别多。

那些达官贵人奉命来,只是小心谨慎地按旧日的典章制度行事,所以没有时间能在深夜登山看到日出这样的奇观;而游人多的时候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又是纷乱的,哪里知道太阳刚从水面升起的景象的优美,这就是见过波罗山日出奇观的人极少的原因!可惜我这次来,没有遇见晴朗天气以尽情饱览日出奇观,而那种混沌的、又聚又开的奇景,一定更不一样。

虽然自信所见的足以识破迷惑人的言论,依然担心不足以说服他人,而又怎能责备那些没有来过这里的人,以及那些以一种说法作为依据并认为它是真实的人呢?这地方叫波罗坑,有人说西方的外国官员达奚司空当初在这里种波罗树,故有此名。

达奚死后,到现在还有人在庙前祭祀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臣等恭睹陛下特发.英断,进讨京东,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

臣等获侍清光,亲奉睿旨,不胜欣抃,然亦有惓惓之愚,不敢隐默者。

窃见传闻之言,多谓虏兵困于西北,不复能保京东,加之苛虐相承,民不堪命,王师若至,可不劳而取。

若审如此说,则吊伐之兵,本不在众,偏师出境,百城自下,不世之功,何患不成。

万一未至尽如所传,虏人尚敢旅拒,遗民未能自拔,则我师虽众,功亦难必。

而宿师于外,守备先虚,我犹知出兵京东以牵制川陕,彼独不知侵犯两淮、荆、襄以牵制京东耶?为今之计,莫若戒敕宣抚司以大兵及舟师十分之九固守江淮,控扼要害,为不可动之计;以十分之一,遴选骁勇有纪律之将,使之更出迭入,以奇制胜。

俟徐、郓、宋、亳等处抚定之后,两淮受敌处少,然后渐次那大兵前进。

如此,则进有辟国拓土之功,退无劳师失备之患,实天下至.计也。

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此臣所以夙夜忧惧,寝不能瞑,而为陛下力陈.其愚也。

且富家巨室,未尝不欲利也,然其徒欲贾于远者率不肯以多赀付之,其意以为山行海宿,要不可保,若倾囊而付一人,或一有得失,悔其可及哉!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愿陛下留神察焉。

臣等误蒙圣慈,待罪枢管,攻守大计,实任其责。

伏惟陛下照其愚忠。

臣等不胜幸甚,取进止。

(选自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有删改)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等恭睹陛下特发.英断发:启发B.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谋:计谋C.实天下至.计也至:极,最D.而为陛下力陈.其愚也陈:陈述[解析] A项,考生可通过语境和前后搭配来判断,这句话中“发”的主语是陛下,宾语是“英断”(意思是“英明的决断”),显然“启发”与“英断”不搭配,应将“发”翻译为“发布”或“做出”。

B项,“以为……”的意思是“把……作为……”,所以这句话中“谋”应充当宾语,且“谋”字前有结构助词“之”,故“谋”应为名词,翻译成“计谋”符合语意。

C项,“至计”是个偏正结构,“至”作“计”的定语,意思是“极,最”。

D项,“陈”是“陈述”的意思。

[答案] A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B.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C.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D.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解析] “盖京东去虏巢万里”中“万里”是补语,其前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

“两淮近在畿甸”是完整的短句,而“一城被寇”中“一城”是主语,因此“一城”前应断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