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学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学案-陈红

二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学案-陈红

主备教师:陈红使用班级:学生姓名:17、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自主学习提示】1、拼读课文下面生字三遍。

2、读课文三遍,第一遍,圈出生字,标出段序,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第二遍,将课文读通,读顺;第三遍,提出自己感兴趣和不理解的问题。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上拼音,写出音序和部首,并组两个词语。

【自主学习检测】一、我能组词。

无()含()庐()冷()银()吴()念()炉()岭()根()二、我知道诗中字词的意思:望:生:遥:疑:组长检查:☆☆☆☆☆【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识字,探究识字方法。

2、指名读古诗。

3、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每句诗都先请学生来说【训练反馈】(当堂检测)2、我能说出诗句的意思:(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组长检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体会布局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述的景象;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自主学习提示】1、熟读诗歌。

2、读了古诗,故事中有哪些色彩?写了哪些景物?【自主学习检测】组长检查:☆☆☆☆☆【合作探究】读诗想象,感悟体验反复诵读首联、颔联,感受景物目的:抓住始终景物,感受自然之美(1)始终景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色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黄翠白青(用相应的彩色粉笔板书中间黑板)(2)诗中的黄鹂、白鹭有多少?他们有何动作?两个一行(hang)鸣上(3)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说说这两联的诗意,比比谁说的更生动。

【训练反馈】(当堂检测)我能圈出下列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背诵古诗,完成本课“课课练”。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3第五单元(Book 3) Unit 5 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3第五单元(Book 3) Unit 5 学案含答案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Book 3)Period 1 Reading: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Class:_________ Name:_____________ Group:___________ No:_________ Learning Objectives:1. Learn th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lesson.2. Read the passage and learn the knowledge of Canada.Learning Key Points:1. Grasp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reading material.2. Learn about the knowledge of Canada.3. Get students 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Learning Difficult Points:1.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2.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some basic information and talk about Canada.Learning Procedures:I.【Pre-class homework】A.Question: What is “The True Nort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Match the main idea.Para 1.____ A. The train rushed towards Toronto.Para 2.____ B. Li Daiyu and her cousin were on a trip to Canada.Para 3.____ C. Canada’s border, population, agriculture and lake.Para 4.____ D. Talking something about Vancouver-its population, scenery.Para 5.____ E. Calgary is famous for the Calgary Stampede.C.Draw out the route of their trip.Vancouver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Ex. 1, P35. (Please write down the answers on your textbook.)II. While-classStep 1. Lead-inStep 2. Group DiscussionStep 3. Reading ComprehensionA.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Canada distance 1.____________ kilometers from coast to coast scenery Going eastward, you’ll pass 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Population slightly over5.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source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ancouver four most: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amous sports: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imate: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Rocky Mountains catch sight of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lgary famous for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nder Bay Ocean ships can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nada has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ronto ….B.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Li Daiyu and liu Qian went traveling in Canada. Their cousin’s friend, Danny Lin, took them to the train station to catch “The True North” .They went 1.________ Canada from west to east. Most Canadians live 2.____________ 320 kilometers of the USA border. As they went 3.________________(east), they saw beautiful scenery as well as cities and tall trees. Vancouver is 4.___________ (surround) by mountains on the north and east.5._____________(settle) down in the seats, they managed to catch sight of some mountain goats and even a grizzly bear.6. ___________ next stop Calgary is famous for the Calgary Stampede. The cowboys, 7__________ have a gift 8.____________ working with animals will attend the competition. After two day’s travel, the girls began to realize that Canada is quite empty. The girls were surprised at the fact 9._____________ ocean ships can sail up the Great Lakes. In fact, Canada has one -third of the world’s total fresh water, much of 10.___________ is in the Great Lake.Keys:I.【Pre-class homework】A. Question: What is “The True North”?The name of the train that goes across Canada.B. Match the main idea.BDECAC.Draw out the route of their trip.Vancouver→the Rocky Mountains →Calgary →Thunder Bay→Toronto D. Ex. 1, P35. (Please write down the answers on your textbook.)(见教参)Step 3. Reading ComprehensionA.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1. 55002. mountains3. lakes and forests4. rivers and large cities5. thirty million6. fresh water and wood7. warmest part8. most beautiful city9.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ities10. the oldest and most beautiful forests11. skiing and sailing12. wet13. mountain goats, grizzly bear, eagle14. the Calgary Stampede15. sail up the Great Lakes16. more fresh waterB.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1. across2. within3. eastward4. surrounded5. Having settled6. The7. who8. for9. that 10.which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Book 3)Period 2 Language focus in Reading 1Class:_________ Name:_____________ Group:___________ No:_________ Learning Objectives:1. Learn and grasp the important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2. Learn the important useful sentences and patterns.3. Make sentences after the useful expressions.Learning Key Points:Grasp the usages of the important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Learning Difficult Points: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and long sentences.Learning Procedures:I. Pre-class homeworkMake sentences using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1.chat2.surround3.measure4.aboard5.settle down6.manage to do7.catch sight of8.have a gift forII. While-classStep1 DiscussionSs discuss their pre-class homework in group.Step2 Consolidation1. Rather than take the aeroplane all the way, they decided to fly to Vancouver and then takethe train from west to east coast Canada.翻译:仿写:我愿意坐火车而不是乘飞机去那儿。

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南(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南(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南(优质教案)目标本研究指南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有效研究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应用本单元的关键词汇和常用表达;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角色;3. 进行口头表达,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和复述课文;4. 提高写作能力,能正确书写本单元所学的汉字;5. 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活动下面是几个有助于学生有效研究本单元内容的研究活动:1. 词汇练使用研究资料中的词汇表,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本单元的关键词汇。

可通过游戏、拼字和复卡片等方式进行。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可以提问相关的细节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口语表达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帮助他们练正确的语音语调。

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和复述课文等活动。

4. 汉字书写通过练本单元的汉字,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可以进行听写、填空和写作练等活动。

5. 思维训练通过一些趣味的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进行谜语、猜谜和问题解答等活动。

研究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使用以下评估方法:1. 词汇测试:测试学生对本单元关键词汇的掌握情况;2. 阅读理解测试: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口语测试:测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 汉字书写测试:测试学生的书写能力;5. 思维能力测试: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通过本研究指南的研究活动和评估方法,学生将能够有效研究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并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

祝研究顺利!。

学案1: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学案1: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了解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

3. 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

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贡献,感受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

高效课堂史料研析史料阅读: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

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说“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问题设置:此说法对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

但和当代大学生真正探讨这一主题时,他们中有人就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无知,甚至误解和偏见。

——摘自2011年6月《社会纵横》材料二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也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第五单元课题1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1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现象。

【导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回顾一下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化学反应,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来的用文字表达式写下来。

(个人思考,组内交流)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90页至91页,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友情提示:白磷燃烧的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只有40℃2.找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加以记忆。

[思考交流]1.方案一中,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2.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3.如果天平在反应后不平衡,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4.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观察与思考]课本第93页讨论中的三个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3页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因为,重新组合,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讨论下列各项,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原子的质量⑧分子的种类⑨分子的质量[知识拓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比原镁带的质量增加了”,“蜡烛越烧越小,最后消失”怎样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这些现象。

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物质的组成。

如: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SO2和H2O,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S、H两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阅读并交流讨论]阅读课本93—94页化学方程式,讨论以下问题:1.找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并了解。

2.以碳和氧气反应的为例,思考一下,通过化学方程式能得到哪些信息?3.C + O2 CO212∶16×2∶12+16×212 ∶ 32 ∶ 44以上化学方程式我们读作:我们还知道: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学案2 6和7的加减法

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学案2 6和7的加减法

预习指南: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温故知新1.口kǒu算suàn。

2+3=1+2=3+1=2+2= 4+1=1+4=5+0=3+2=新课先知2.教材第42页主题图上。

(1)从小女孩儿的位置看,左边有( )个圆片,右边有( )个圆片,写出加法算式是( );从小男孩儿的位置看,左边有( )个圆片,右边有( )个圆片,写出加法算式是( )。

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写出( )道加法算式。

(2)一共有( )个圆片,去掉1个后,还剩( )个圆片,写出减法算式是( )。

(3)一共有( )个圆片,去掉5个后,还剩( )个圆片,写出减法算式是( ),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写出( )道减法算式。

3.教材第42页主题图下。

(1)左边有( )个红色的笑脸,右边有( )个粉色的笑脸,求一共有多少个笑脸,用( )法计算,写出加法算式是( )或( )。

(2)一共有( )个笑脸,去掉( )个红色的笑脸,剩下( )个粉色的笑脸,写出减法算式是( );去掉( )个粉色的笑脸,剩下( )个红色的笑脸,写出减法算式是( )。

同理,可以根据另外两幅图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预习检验4.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每日口算5+1=6-1=4+2=7-4=6-4= 6-5=7-0=2+4=7-2=3+3=参考答案1.534455552.(1)515+1=6151+5=62(2)656-1=5(3)616-5=123.(1)42加4+2=62+4=6(2)6426-4=2246-2=44.3+4=74+3=77-3=47-4=35.7-2=57-5=2每日口算:6563217656。

17课时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17课时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17课时7.5第五单元 《青春的脚步,青春的气息》复习学案张海云一、复习目标:【知 识】1、了解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2、知道青春期基本的心理卫生常识。

3、知道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基本的方式和方法。

【能 力】1、体察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发展自我观察、体验的能力,增强与异性同学交往和沟通能力。

2、发展对青春期烦恼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对心理冲动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复习过程: (一)、独立完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整体感本单元知识(二)、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找出问题答案,按题后要求完成任务,并在题后标出页码 第十一课《人们说我长大了》一、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1、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三个主要表现?(记住)2、熟读以下四题,并识记重点词语: ①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②怎样消除青春期的生理烦恼,树立自信? ③我们怎样使自己更具青春魅力?④总结:我们应怎样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二、 消除心里烦恼 快乐成长1、怎样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烦恼?(记住青春期的三大心理矛盾。

) (熟读并识记重点词语)2、怎样消除青春期的心理烦恼?(熟读并识记重点词语):3、:怎样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冲动? (熟读)第十二课《花季中的男孩女孩》一、 不可缺少的交往男女交往的必要性?重要作用?(熟读并识记重点词语)二、荡起友谊的双桨1、了解与异性交往交往自然、适度的要求。

2、在男女交往中,怎样做到尊重?3、如何做到与异性同学的广泛交往?4、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记忆)(三)小结巩固,回扣目标,学生谈困惑。

四、达标测试: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的脚步 青春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正确认识,坦然接受②羞于启齿,想办法遮掩③在同学面前拿别人的生理变化开玩笑④以积极的心态面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体内机能迅速健全③性机能的成熟④情绪波动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许多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因此要()①在装扮上追求标新立异②故作姿态③加强内在修养④有摆脱依赖、勇于负责的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心理冲动,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①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②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防止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③解决心理冲动时,要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④解决心理冲动的方法有许多,只要对自己有利即可,不必考虑对别人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青春期美丽又危险,男女同学应()A、避免交往B、亲密交往C、适度交往D、断绝交往6、男女同学之间应该并且可以建立真挚的友谊,这是因为:()①当今社会,男女平等,交往是正常的事。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五单元5.7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五单元5.7

集安市大路学校“先学后教导教合学”两模块教学实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姓名:第五单元:百分数第7 课时纳税和利率教学内容:98-100页
【学习目标】
1、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
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探究新知】
1、应纳税额:
2、税率:
3、解例5
4、本金:
5、利息:
6、利率:
7、利息=
8、解例6
【归纳总结】
1、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自主评价】简单□较难□困惑□。

【组长评价】优秀□良好□一般□。

【课内达标】。

第五单元第一课学案第二张

第五单元第一课学案第二张
A印度B中国C德国D巴西
个案补充
堂堂清
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共24分)得分:批阅日期:
1、图中人口较稠密的是(填序号),图中人口较稀疏的是
(填序号)。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填序号),名称是,它是人口区,原因是。
3、世界上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填序号),原因是。
4、世界上最大是沙漠是(填序号),名称是它是人口区,原因是。
三、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2、人口停止增长甚至负增长带来的问题:。
课后作业
基训
课后思索
5、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填序号),名称是,它是人口区,原因是。
6、回答下列气候名称:
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一、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的快慢是由与决定的,通常用
来度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公式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洲,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第。
B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D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农村迁移很普遍
5、某地区人口为10万,土地面积为200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为()
A 5人∕平方千米B 50人∕平方千米C 500人∕平方千米
D 5000人∕平方千米
6、下列目前,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且人口稠密的大洲是()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
2、下列地区中,人口较稠密的是()
A亚马孙平原B南极大陆C长江中下游平原D撒哈拉沙漠
3、人口自然增长率取决于()
A发达程度B生活水平C出生率和死亡率D医疗水平

第五单元学案(修改)

第五单元学案(修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2.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方法。

3.体会定量探究实验的乐趣,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含义以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际问题并判断物质的组成。

【自主学习】创设情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之火,使曹军百万雄师,化为灰烬。

满江的人船怎么就成了一堆灰呢?它的质量为什么减小了呢?而铁生锈后它的质量增加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在化学变化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

1.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 ________ 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没有改变。

3.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而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思考:水结冰,质量不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所给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物剩余的)。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2.熟练、正确书写1---5单元中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各物质都为纯净物)。

【重点】:1.能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2.熟练、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各物质都为纯净物)。

【难点】: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各物质都为纯净物)【导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根据课本和上课学习内容理解并熟记下列知识点,然后同桌相互检查。

1、探究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时应考虑哪些问题?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哪几点?3、如何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反应前后哪些一定不变,哪些一定变,哪些可能变?5、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哪些原则?6、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7、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8、如何读化学方程式(三种读法)?9、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什么?10、、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是什么(五步)?二、探究学习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金属镁的质量。

2、写出木炭、铁丝、硫磺、甲烷、镁条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分别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从水通电电解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和该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信息(1)读法(1)(2)(2)(3) (3)(4) (4)5、红热的炭撒少量水,炉火会会烧的更旺。

这是由于红热的炭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

这两种气体都能燃烧,写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 ____。

6、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用NH3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分饼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分饼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分饼北师大版一、引言在数学的王国里,分数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是本册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以分饼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本质。

本学案将围绕这一单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够通过具体实例,解释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等分后的部分。

3. 学会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

4.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饼问题。

三、核心概念解析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用两个整数表示的数,形式上由一个横线把这两个整数隔开,横线上面的整数叫做分子,下面的整数叫做分母。

分数表示的是将一个整体等分成若干份后,取其中的一份或多份。

2.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在于表示整体中的部分。

在分饼的例子中,一个完整的饼可以被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就是一个分数单位。

例如,如果将饼分成8等份,那么取其中的3份就可以用分数3/8来表示。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来确定。

例如,比较1/2和3/4的大小,可以将1/2转换为2/4,然后比较2/4和3/4,显然3/4更大。

4. 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减运算需要将分数转换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形式,然后对分子进行相应的加减操作。

例如,1/4 3/8,需要将1/4转换为2/8,然后2/8 3/8 = 5/8。

四、学习内容详述1. 分数的读写在学习分数的读写时,学生应首先理解分数的构成,即分子和分母。

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了多少份。

例如,分数3/4读作“四分之三”,表示整体被等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3份。

2. 分数的意义通过分饼的实例,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五单元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五单元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导学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学习记叙的详略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学习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朗读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词语,掌握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了解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感情,详略的写法。

第三课时主要任务:背诵课文,巩固练习。

第一课时授课过程:课前导学:1、查词典,掌握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

2、查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3、预习时至少读课文5遍,而且必须是朗诵,不能默读。

一、检查预习的情况。

1、写出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

2、交流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认真欣赏并作出适当的朗读评价。

(包括背景)二、自主学习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2、一词多义:复前行()不复出焉()乃大惊()乃不知有汉()便舍船()屋舍俨然()寻向所志()寻病终()处处志之()寻向所志()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3、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缘溪行——便扶向路便要还家——延至其家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三、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参照注释,逐字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通。

确有疑难,小组中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

2、掌握下面的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古义:今义:阡陌交通古义:今义: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来此绝境古义:今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遂与外人间隔古义:今义:见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屋舍俨然古义:今义:缘溪行古义:今义:3 找出出自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4、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1)本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2)本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内容?(3)写出渔人的行踪:四、课堂小结: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你也是在无意中进入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你会怎么样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一)》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一)》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学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一)预习指南:能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参考答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一) 1. x+19=51解:x+19-19=51-19x=322x=16.2解:2x÷2=16.2÷2x=8.19x+36=72解:9x+36-36=72-369x÷9=36÷9x=42.(2)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3)4.15不写(4)4.154.21x=4.15 3.(1)黑白(2)2x 1212(3)①未知数x ②数量等量方程③解方程检验4.解:设一共装了x筒。

5x+3=1428x=285答:一共装了285筒。

每日口算:440.881.088522002.02实际问题与方程(二)预习指南: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体验化归方法,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

参考答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二) 1. 3x+4×2.5=46解:3x+10-10=46-103x÷3=36÷3x+2.5x=17.5解: 3.5x=17.53.5x÷3.5=17.5÷3.5x=59x+11x=100解:20x=100x=52.(1)苹果梨2x+5.6=10.42x+5.6-5.6=10.4-5.62x÷2=4.8÷2x=2.4答:苹果每千克2.4元。

(2)(2.8+x)×2÷2=10.4÷22.8+x=5.22.8+x-2.8=5.2-2.8x=2.4答:苹果每千克2.4元。

3.(1)陆地海洋(2)陆地海洋乘法分配1.51.53.61.53.61.53.6 4.(1)解:设下午要运x次才能运完。

5(3+x)=35答:下午要运4次才能运完。

(2)解:设小明今年x岁,则妈妈今年3x岁。

3x-x=24x=123x=36答:小明今年12岁,妈妈今年36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己亥杂诗》优秀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己亥杂诗》优秀学案

《己亥杂诗》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学习知其人—读其文—通其意—悟其情—赞其心,由浅入深地学习诗歌;
3.体会诗人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赤诚的爱国之情。

学习过程:
一. 知其人
龚自珍,字,号,代家、家。

所作诗文,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爱国热情。

《病梅馆记》、《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文,皆为其代表作。

著有。

二. 读其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准句读 3.读出情感
三. 通其意
吟鞭:
诗歌内容:
四. 悟其情
1.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
2.辞官的龚自珍产生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3.是否诗人从此不再关心国家命运?
五. 赞其心
名句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原野放歌9 敕勒歌………北朝民歌10 静默草原………………鲍尔吉.原野比较.探究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王之涣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使至塞上…王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草原散章………楚楚拓展阅读高原,我的中国色……………乔良悟沙…………刘元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情感之美语文趣谈诗韵解密《敕勒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尝试赏析诗歌。

4、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穹庐:苍苍:茫茫: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2、运用学到的诗歌赏析方法,自选角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比较阅读:《凉州词》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

晚年出任文安县,卒于官舍。

王之涣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

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

《全唐诗》存绝句六首,为历代所传诵。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运用学到的诗歌赏析方法,自选角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本诗旨在写凉州之荒凉,偏僻,险峻,进而烘托边塞条件之艰苦以及戍边将士们无尽的思乡愁绪,还有无以寄托情思的无奈。

开篇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首先就显示了诗人于众不同的视角选择。

王之涣的立足点与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们两人诗句的不同点一方面在于:李白的目光是由远而近,写的是来势迅猛而又无法拦留的一种动感流逝;而王之涣的目光是自近及远,故而展现了黄河扶摇远上的一种壮美奇观。

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们在诗作中渗透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上下句贯穿起来看,李白的诗句流露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在个人心智上的是放弃,有以酒消愁的颓废;而王之涣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则是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烘托边地的荒凉、偏僻、险峻和戍边条件之艰苦,表现的是企盼早日结束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是在为国、为百姓、为戍边将士抒情言志。

因此,诗人在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和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之后,紧接着便由景及人,重笔渲染边塞将士思乡之情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吹不到“玉门关”,杨柳就不能返青吐绿,就抽出新枝,就不能折杨柳新枝以寄托情思,羌笛还有必要吹奏那悲凉伤感的曲子吗?诗人在此不说戍边将士思家怀乡,而以“怨杨柳”喻之,实在是绝妙无比。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将生怨恨,眼下“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

然而,“怨”也罢,愁也罢,皆为枉然,因而作“何须怨”,意味根本就没有必要“怨”。

虽说只不过是一句宽慰,然而这种宽慰着实含蓄而又委婉,深沉而又炽灼,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堪称边塞诗之绝唱。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比较阅读:《从军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尝试赏析诗歌。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1、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2、《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

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3、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找出诗中体现边塞风光的景物,思考:这些景物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2、抓住“暗”“孤城”体会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戌边将士的思想情感。

讨论:这样的场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3、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将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4、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与后面有什么关系呢?(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赏析提示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

“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

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蔽,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

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附1:古诗鉴赏六看古典诗歌的鉴赏,一看类型(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战争或边塞类,爱情类,民生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二找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三定感情,四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五下结论(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六品风格。

附2:王昌龄诗作《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