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第七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PT课件
38
7.2.3 定位误差
定义:一批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因定位不准确 而引起的尺寸或位置的最大变动量。
调整法 -- 按试切好的工件或标准样件或对刀 装置等,调整刀具相对于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 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一位置,从而获得零件 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调整法多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组成:基准不重合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基准位置误差)
17
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主轴径向回转误差可以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 和圆柱度误差;
18
③角度摆动 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于平均回转轴线倾斜 一个角度作摆动
产生角度摆动的原因
角度摆动可视为径向圆跳动与轴向窜动的综合。 凡引起径向圆跳动与轴向窜动的因素均会影
响主轴的角度摆动。
19
角度摆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车削加工时工件每一横截面内的圆度误差很小,但轴平面有圆柱度误差(锥度)。 车外圆:得到圆形工件,但产生圆柱度误差(锥体) 车端面:产生平面度误差 镗孔时,由于主轴的纯角度摆动 使得主轴回转轴线与工作台导轨不平行,使镗出 的孔呈椭圆形
➢成形刀具(如成形车刀、成形铣刀、盘形齿 轮铣刀等)
—刀具的形状误差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误差
➢展成法刀具(如齿轮滚刀、插齿刀等) —刀刃的几何形状及有关尺寸精度会直接 影响齿轮加工精度
36
刀具的磨损影响加工精度 ➢刀具磨损影响加工尺寸误差或形状误差
图例 车刀的尺寸磨损
图例 车刀磨损过程
37
提高措施 提高制造精度,正确刃磨刀具; 正确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 削用量; 采用冷却润滑液; 采用误差补偿装置。
△R≈△Z2/ D
设:△Z=△Y=0. 1mm ,D=40mm ,
则由于水平面内原始误差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R= △Y =0.1mm,
7.2.3 定位误差
定义:一批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因定位不准确 而引起的尺寸或位置的最大变动量。
调整法 -- 按试切好的工件或标准样件或对刀 装置等,调整刀具相对于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 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一位置,从而获得零件 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调整法多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组成:基准不重合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基准位置误差)
17
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主轴径向回转误差可以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 和圆柱度误差;
18
③角度摆动 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于平均回转轴线倾斜 一个角度作摆动
产生角度摆动的原因
角度摆动可视为径向圆跳动与轴向窜动的综合。 凡引起径向圆跳动与轴向窜动的因素均会影
响主轴的角度摆动。
19
角度摆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车削加工时工件每一横截面内的圆度误差很小,但轴平面有圆柱度误差(锥度)。 车外圆:得到圆形工件,但产生圆柱度误差(锥体) 车端面:产生平面度误差 镗孔时,由于主轴的纯角度摆动 使得主轴回转轴线与工作台导轨不平行,使镗出 的孔呈椭圆形
➢成形刀具(如成形车刀、成形铣刀、盘形齿 轮铣刀等)
—刀具的形状误差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误差
➢展成法刀具(如齿轮滚刀、插齿刀等) —刀刃的几何形状及有关尺寸精度会直接 影响齿轮加工精度
36
刀具的磨损影响加工精度 ➢刀具磨损影响加工尺寸误差或形状误差
图例 车刀的尺寸磨损
图例 车刀磨损过程
37
提高措施 提高制造精度,正确刃磨刀具; 正确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 削用量; 采用冷却润滑液; 采用误差补偿装置。
△R≈△Z2/ D
设:△Z=△Y=0. 1mm ,D=40mm ,
则由于水平面内原始误差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R= △Y =0.1mm,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全)
孔的加工工艺
1、位置度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孔加工工艺 钻、铰 钻、扩、铰 2、位置度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孔加工工艺 钻、镗 钻、扩、镗、(铰)。 3、直径较大孔(D>50 mm)变化分类
传统成形方法
传统成形加工
塑性加工方法
加温加压成型加工
机械加工方法
锻压、轧压、冷挤、 热挤等加工
铸造、粉末冶金等
切削加工:车、铣、钻、 镗等 磨削加工:磨、研磨、 抛光等
特种成形方法
特种成形方法
高能加工
电及化学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三束(离子、 电子、激光束)等加工
特点
1、成形运动:砂轮旋转;工件旋转或移动。 2、加工过程平稳。 3、磨削效率低。 4、易加工脆、硬材料。 5、磨削时产生大量热。
加工精度
一般磨削加工:精度—IT6~IT4;表面粗糙度—Ra1.25~0.01um。 精磨时:表面粗糙度—Ra0.1~0.008um.
适用范围
平面—平面磨床 内外圆柱面—内、外圆磨床 圆锥面、异形面—
一、车削加工
特点
1、成形运动:工件旋转;刀具相对工件移动。 2、易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3、切削过程平稳。 4、切削效率高。 5、刀具简单。
加工精度
普通车削加工:精度—IT8~IT7;表面粗糙度—Ra6.3~1.6um。 精车时:精度—IT6~IT5;表面粗糙度—Ra0.4~0.1um. 超精密车削:表面粗糙度—Ra0.04um
电解加工、电化学抛光等
成形方法按制造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分类
按由原材料制造成 零件的过程中,质 量M的变化分类
△M<0 (质量减少)
△M=0 (质量基本不变)
机械制造技术第7章 钻床和钻削加工
(2)几何角度
麻花钻的几何角度主要有顶角2、螺 旋角、前角、后角和横刃斜角构成。
(3)标准麻花钻的刃磨
钻头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刃磨以保持 锋利。 标准麻花钻刃磨的一般要求是:顶角 大小要符合要求,并被钻头中心线平分, 两条主刀刃长度相等。 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如图7.9所示。
图7.9
标准麻花钻刃磨方法
4.钻孔注意的问题及安全技术
表7.1
问 题 种 类
孔径偏大
钻孔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产 生 原 因
1.钻头两主切削刃长度不等,顶角不对称 2.钻头摆动 1.钻头不锋利 2.后角太大 3.走刀量太大 4.冷却润滑液选择不当,或冷却液供给不足 1.工件划线不正确 2.工件安装不当或夹紧不牢靠 3.钻头横刃太长 4.开始钻孔时,孔钻偏而没有校正 1.钻头与工件表面不垂直,钻床主轴与台面不垂直 2.横刃太长 3.钻头弯曲 4.走刀量过大,致使小直径钻头弯曲 1.钻头磨钝,仍继续钻孔 2.钻头螺旋槽被切屑堵塞,没有及时排屑 3.孔快钻通时,没有减习走刀量 4.在钻黄铜一类软金属时,钻头后角太大,前角又没修磨
1—夹头体;2、3—摩擦片;4—传动轴;5—螺母;6—螺套; 7—夹持套;8—螺母;9—锥套
图7.25
端面摩擦片式攻丝夹头
(2)锥体摩擦片式攻丝夹头。 锥体摩擦片式攻丝夹头如图7.26所示。
1—夹头体;2—螺套;3—摩擦块;4—螺母;5—螺钉;6—轴
图7.26
锥体摩擦式攻丝夹头
(1)机用铰刀
机用圆柱标准铰刀如图7.24所示。
图7.24
机用圆柱铰刀
(2)机铰孔方法
① 选择铰刀 ② 确定铰孔次数 ③ 机铰孔时切削液的选用 ④ 铰削用量
(3)机铰孔质量分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5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 精密、超精密磨削和磨料加工
超精密磨削和磨料加工是利用细粒度的磨粒和微 粉主要对黑色金属、硬脆材料等进行加工,可分为固 结磨料和游离磨料两大类加工方式。
固结磨料加工主要有:超精密砂轮磨削和超硬材 料微粉砂轮磨削、超精密砂带磨削、ELID 磨削、双 端面精密磨削以及电泳磨削等。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7.1 概述
现代制造业持续不断地致力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加
工表面质量,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改善零件的互换性,提高装配效率。超精密加工技术
是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
发展高新技术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技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游离磨料类加工是指在加工时磨粒或微粉成游离状态,如研磨时的研磨 剂、抛光时的抛光液,其中的磨粒或微粉在加工时不是固结在一起的。 游离磨料加工的典型方法是超精密研磨与抛光加工。
① 超精密研磨技术
研磨是在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置以游离磨料和润滑液,使被加工表面
和研具产生相对运动并加压,磨料产生切削、挤压作用,从而去除表面
7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② 超精密砂带磨削技术 随着砂带制作质量的迅速提高,砂带上砂粒的等高性和 微刃性较好,并采用带有一定弹性的接触轮材料,使砂 带磨削具有磨削、研磨和抛光的多重作用,从而可以达 到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值。
砂带磨削机构示意图
8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③ ELID(电解在线修整)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
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 精密、超精密磨削和磨料加工
超精密磨削和磨料加工是利用细粒度的磨粒和微 粉主要对黑色金属、硬脆材料等进行加工,可分为固 结磨料和游离磨料两大类加工方式。
固结磨料加工主要有:超精密砂轮磨削和超硬材 料微粉砂轮磨削、超精密砂带磨削、ELID 磨削、双 端面精密磨削以及电泳磨削等。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7.1 概述
现代制造业持续不断地致力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加
工表面质量,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改善零件的互换性,提高装配效率。超精密加工技术
是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
发展高新技术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技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游离磨料类加工是指在加工时磨粒或微粉成游离状态,如研磨时的研磨 剂、抛光时的抛光液,其中的磨粒或微粉在加工时不是固结在一起的。 游离磨料加工的典型方法是超精密研磨与抛光加工。
① 超精密研磨技术
研磨是在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置以游离磨料和润滑液,使被加工表面
和研具产生相对运动并加压,磨料产生切削、挤压作用,从而去除表面
7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② 超精密砂带磨削技术 随着砂带制作质量的迅速提高,砂带上砂粒的等高性和 微刃性较好,并采用带有一定弹性的接触轮材料,使砂 带磨削具有磨削、研磨和抛光的多重作用,从而可以达 到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值。
砂带磨削机构示意图
8
第7章 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工艺
③ ELID(电解在线修整)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
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装配基础
轨间隙、齿轮齿条间隙等的调整。
配作是指配钻、配铰、配刮、配磨等在装配过程 中所附加的一些钳工和机加工工作。如连接两零件的 销钉孔,就必须待两零件的相互位置找正后再一起钻 铰销钉孔,然后打入定位销钉,这样才能确保其相互 位置正确。
(4)平衡 对于转速高、运动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如精密磨
3.画出尺寸链图 画尺寸链图时,应以封闭环为基准,从其尺寸的一端 出发,一一把组成环的尺寸连接起来,直到封闭环尺寸的 另一端为止,这就是封闭的原则。 画出尺寸链图后,便可容易地判断出哪些组成环是增 环,哪些组成环是减环。增、减环的判别原则是;当其它 组成环尺寸不变时,该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封闭的尺寸也 增加为增环;该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封闭环的尺寸减小为 减环。
对旋转体的不平衡量可采用下述方法纠正:①用钻、 铣、磨、锉、刮等方法去除质量;②用补焊、铆接、胶 接、喷涂、螺纹连接等方式加配质量;③在预设的平衡 槽内改变平衡块的位置和数量(如砂轮的静平衡)。
(5)验收试验 产品装配好后应根据其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全面的
验收试验,各项验收指标合格后才能涂装、包装、出 厂。产品不同,其验收技术标准也不同,验收试验的 方法也就不同。除上述装配工作外,油漆、包装等也 属于装配工作。
习题
7.1 机械装配概述
1. 装配的概念 任何机器都是由若干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按规定的
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接合,使之成为半成品
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
程称为部件装配,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为最终产品的过
程称为总装配。 2.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1)清洗 机械产品一般都比较精细,其精度要求都在毫米以下。
任何微小的脏物、杂质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对于轴 承、密封件、精密偶件、相互接触或相互配合的表面以及有 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稍有杂物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 装配前对零件进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配作是指配钻、配铰、配刮、配磨等在装配过程 中所附加的一些钳工和机加工工作。如连接两零件的 销钉孔,就必须待两零件的相互位置找正后再一起钻 铰销钉孔,然后打入定位销钉,这样才能确保其相互 位置正确。
(4)平衡 对于转速高、运动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如精密磨
3.画出尺寸链图 画尺寸链图时,应以封闭环为基准,从其尺寸的一端 出发,一一把组成环的尺寸连接起来,直到封闭环尺寸的 另一端为止,这就是封闭的原则。 画出尺寸链图后,便可容易地判断出哪些组成环是增 环,哪些组成环是减环。增、减环的判别原则是;当其它 组成环尺寸不变时,该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封闭的尺寸也 增加为增环;该组成环的尺寸增加使封闭环的尺寸减小为 减环。
对旋转体的不平衡量可采用下述方法纠正:①用钻、 铣、磨、锉、刮等方法去除质量;②用补焊、铆接、胶 接、喷涂、螺纹连接等方式加配质量;③在预设的平衡 槽内改变平衡块的位置和数量(如砂轮的静平衡)。
(5)验收试验 产品装配好后应根据其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全面的
验收试验,各项验收指标合格后才能涂装、包装、出 厂。产品不同,其验收技术标准也不同,验收试验的 方法也就不同。除上述装配工作外,油漆、包装等也 属于装配工作。
习题
7.1 机械装配概述
1. 装配的概念 任何机器都是由若干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按规定的
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接合,使之成为半成品
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
程称为部件装配,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为最终产品的过
程称为总装配。 2.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1)清洗 机械产品一般都比较精细,其精度要求都在毫米以下。
任何微小的脏物、杂质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对于轴 承、密封件、精密偶件、相互接触或相互配合的表面以及有 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稍有杂物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 装配前对零件进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七章PPT课件
(1)直线进给式铣床夹具 这类夹具一般安装在铣床的工作台上,加工过程中夹具同工作台一起作直线进给 运动。按一次装夹工件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件铣床夹具和多件铣床夹具。在批量不太大的生产中使用单 件夹具较多,而在大批量的中小型零件的加工中,多件夹具则得到广泛应用。图7-9即为铣削图7-8所示顶尖 套上双槽的双件铣床夹具。
图7-10所示的圆周进给式铣床夹具用于在立式铣床上连续铣削拨叉上下两端面。工件以圆孔、端面及 侧面在带凸台的定位销2和挡销4上定位,由液压缸6驱动拉杆1通过开口垫圈3将工件夹紧。夹具上同时装夹 12个工件,工作台由电动机通过蜗杆蜗轮机构带动回转。AB扇形区是切削区域,CD扇形区是装卸区域,当工 件随同回转工作台转到AB区时,液压缸6驱动拉杆1下移,夹紧工件;当工件随同回转工作台转到CD区时,液压 缸6驱动拉杆1上移,松开工件。在切削工件和装卸工件的过程中,工作台连续回转,并不停车,因此,切削加工 的机动时间和装卸工件的辅助时间相重合,生产率很高。
二、机床夹具的分类 机床夹具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即按应用范围、使用机床、夹紧动力源来分类,如图7-1所示。
图7-1 机床夹具的分类 其中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可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加工不同工件的夹具,如三爪自定心卡盘、四 爪单动卡盘、机床用平口虎钳等,这类夹具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种工件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与制造的,这类夹具一般适用于固定产品中批以上 的生产。本章主要以车、铣、钻、镗床专用夹具为例,介绍专用夹具的结构特点。
图7-2 角铁式车床夹具 1—平衡块 2—防护罩 3—钩形压板 4—夹具体
(2)花盘式夹具 图7-3为齿轮泵壳体的工序图。工件外圆D及端面A已经加工,被加工表面为两个ϕ35孔、端 面T和孔的底面B,并要求保证零件图上规定的有关技术要求。两个ϕ35孔的直径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加工 方法的正确性,而其他技术要求则由夹具保证。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第7章 插削、拉削及齿轮加工
(1)剃齿刀与工件相当于交错轴螺 旋齿轮啮合 (2)剃齿刀带动工件旋转,并对工 件施加径向压力 (3)剃齿刀齿面上小槽所形成的刃 口与工件齿面间相对滑移,切出齿形
§7—3 齿轮加工
三、齿轮轴 上1.齿分轮析的图样铣 削 圆柱齿轮模数2 mm、
齿数15。精度等级8 级,齿面表面粗糙
度值Ra1.6μm
内拉削可以加工圆孔、方孔、多边形孔、键槽、花键孔、内齿轮
外拉削可以加工平面、成形面、花键轴的齿形、蜗轮盘和叶片上的榫槽
§7—2 拉削
三、拉削的工艺特点
1.拉刀在一次行程中能切除加工表面的全部余量 2.拉刀制造精度高 3.采用液压传动,拉削过程平稳 4.拉刀适应性差 5.拉刀结构复杂,制造费用高 6.预加工孔不需要精加工,钻削或粗镗即可
二、插削的加工范围
孔内单键槽
花键孔
方孔
多边孔
扇形齿轮
§7—1 插削
三、插削的工艺特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存在冲击和空行程损失, 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工作行程受刀杆刚性的限制,槽长不宜过大 3.刀架没有抬刀机构,工作台也没有让刀机构,插 刀在回程时与工件相摩擦 4.除键槽、型孔外,还可加工圆柱齿轮、凸轮
5.安装工件
将工件右端φ(20±0.006)mm的
轴颈放入分度头三爪自定心卡盘 内夹紧,并使尾座顶尖顶紧工件
§7—3 齿轮加工
6.对刀
采用切痕对刀法, 将齿轮铣刀的轴 线对准工件中心
§7—3 齿轮加工
7.铣削齿轮
采用分层铣削法, 铣削齿面至尺寸要求
8.去毛刺,检测工件
用锉刀将齿面上毛 刺去除后,综合检 验各项技术要求
§7—3 齿轮加工 2.选择铣床、铣刀、装夹方法
按单件、小批生产,选用X6132型卧式铣床、模数为2 mm的2号齿轮铣刀、分度头、尾座,一夹一顶装夹
§7—3 齿轮加工
三、齿轮轴 上1.齿分轮析的图样铣 削 圆柱齿轮模数2 mm、
齿数15。精度等级8 级,齿面表面粗糙
度值Ra1.6μm
内拉削可以加工圆孔、方孔、多边形孔、键槽、花键孔、内齿轮
外拉削可以加工平面、成形面、花键轴的齿形、蜗轮盘和叶片上的榫槽
§7—2 拉削
三、拉削的工艺特点
1.拉刀在一次行程中能切除加工表面的全部余量 2.拉刀制造精度高 3.采用液压传动,拉削过程平稳 4.拉刀适应性差 5.拉刀结构复杂,制造费用高 6.预加工孔不需要精加工,钻削或粗镗即可
二、插削的加工范围
孔内单键槽
花键孔
方孔
多边孔
扇形齿轮
§7—1 插削
三、插削的工艺特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存在冲击和空行程损失, 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工作行程受刀杆刚性的限制,槽长不宜过大 3.刀架没有抬刀机构,工作台也没有让刀机构,插 刀在回程时与工件相摩擦 4.除键槽、型孔外,还可加工圆柱齿轮、凸轮
5.安装工件
将工件右端φ(20±0.006)mm的
轴颈放入分度头三爪自定心卡盘 内夹紧,并使尾座顶尖顶紧工件
§7—3 齿轮加工
6.对刀
采用切痕对刀法, 将齿轮铣刀的轴 线对准工件中心
§7—3 齿轮加工
7.铣削齿轮
采用分层铣削法, 铣削齿面至尺寸要求
8.去毛刺,检测工件
用锉刀将齿面上毛 刺去除后,综合检 验各项技术要求
§7—3 齿轮加工 2.选择铣床、铣刀、装夹方法
按单件、小批生产,选用X6132型卧式铣床、模数为2 mm的2号齿轮铣刀、分度头、尾座,一夹一顶装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全册课件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M>0 的制造过程 △M>0 的工艺即材料累加法制造(MIM)工艺 出现 于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材料逐渐累加成型 。这一 工艺又称RP技术(Rapid Prototyping) 。其优点是: 无需编程,即可以成型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而无 需刀、夹具等生产准备活动。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刨削加工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刨床的结构形式 牛头刨床和龙门刨床。牛头刨床一般只用于单件生 产,加工中小型工件;龙门刨床主要用来加工大型 工件,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都高于牛头刨床。 加工精度 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Ra3.2~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获得零件的形状,是通过 机床利用刀具将毛坯上多余的材料切除来获得的。 根据机床运动的不同、刀具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 加工方法,主要有: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 削、镗削及特种加工等。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一、车削 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 刀具 刀具的结构和形状是基本的,“一尖二刃三刀面”。 能加工的表面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二、铣削 主运动-铣刀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工件的直线运动 铣削的不同型式 卧铣和立铣 卧铣时,平面的形成是由铣刀的外圆面上的刃形 成的;立铣时,平面是由铣刀的端面刃形成的。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铣削加工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顺铣和逆铣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顺铣和逆铣
第一章 机械加工方法
1
刀具 铣刀的结构较复杂,属于多刃刀具。 能加工的表面 平面、曲面(成形铣刀铣削齿轮、球头铣刀加工复 杂型面)。 加工精度 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Ra6.3~0.8μm。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七章PPT课件
二、机床夹具的分类 机床夹具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即按应用范围、使用机床、夹紧动力源来分类,如图7-1所示。
图7-1 机床夹具的分类 其中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可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加工不同工件的夹具,如三爪自定心卡盘、四 爪单动卡盘、机床用平口虎钳等,这类夹具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种工件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与制造的,这类夹具一般适用于固定产品中批以上 的生产。本章主要以车、铣、钻、镗床专用夹具为例,介绍专用夹具的结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应用最为广泛的安装在车床主轴上的夹具。
2.车床专用夹具的典型实例 生产中常遇到在车床上加工壳体、支座、杠杆、接头等类零件的圆柱表面及端面的情况。这些零件形
状往往比较复杂,直接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设计车床专用夹具。下面介 绍几种典型的车床夹具。
(1)角铁式夹具 图7-2所示为角铁式车床夹具。工件以一面两孔为定位基准在夹具倾斜的定位支承板和一 个圆柱销及一个菱形销上定位,用两个钩形压板夹紧。被加工表面是孔和端面,为了便于在加工过程中检验 所加工端面的尺寸和被加工孔与定位基准面的角度,靠近加工面处设计有测量基准面及工艺孔。夹具体4上 的基准圆A是找正圆。
4—薄壁定位套 5—工件
(4)组合夹具 组合夹具是采用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夹具元件,根据设计好的定位夹紧方案组装而成的专用夹 具,它既有专用夹具的优点,又具有标准化、通用化的优点。产品变换后,夹具的组成元件可以拆开清洗入库, 不会造成浪费,适用于新产品试制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在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应用CAD/CAM/CAPP技术 的现代企业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图7-6 所示是一个典型的车床组合夹具,工件用已加工的 底面和两个定位孔定位,用两个压板夹紧,图中夹具体、定位销、压板、底座等均为通用元件。
图7-1 机床夹具的分类 其中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可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加工不同工件的夹具,如三爪自定心卡盘、四 爪单动卡盘、机床用平口虎钳等,这类夹具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种工件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与制造的,这类夹具一般适用于固定产品中批以上 的生产。本章主要以车、铣、钻、镗床专用夹具为例,介绍专用夹具的结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应用最为广泛的安装在车床主轴上的夹具。
2.车床专用夹具的典型实例 生产中常遇到在车床上加工壳体、支座、杠杆、接头等类零件的圆柱表面及端面的情况。这些零件形
状往往比较复杂,直接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设计车床专用夹具。下面介 绍几种典型的车床夹具。
(1)角铁式夹具 图7-2所示为角铁式车床夹具。工件以一面两孔为定位基准在夹具倾斜的定位支承板和一 个圆柱销及一个菱形销上定位,用两个钩形压板夹紧。被加工表面是孔和端面,为了便于在加工过程中检验 所加工端面的尺寸和被加工孔与定位基准面的角度,靠近加工面处设计有测量基准面及工艺孔。夹具体4上 的基准圆A是找正圆。
4—薄壁定位套 5—工件
(4)组合夹具 组合夹具是采用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夹具元件,根据设计好的定位夹紧方案组装而成的专用夹 具,它既有专用夹具的优点,又具有标准化、通用化的优点。产品变换后,夹具的组成元件可以拆开清洗入库, 不会造成浪费,适用于新产品试制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在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应用CAD/CAM/CAPP技术 的现代企业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图7-6 所示是一个典型的车床组合夹具,工件用已加工的 底面和两个定位孔定位,用两个压板夹紧,图中夹具体、定位销、压板、底座等均为通用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在一起的自激振动机理称振型耦合自激振动机
理。
右下图给出了车床刀架的振型耦合模型。
把车床刀架振动系统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系统, 并假设加工系统中只有刀架振动,其等效质量m
用相互垂直的等
效刚度分别为k1、
k2的两组弹簧支
持着。弹簧轴线 x1、x2称刚度主
轴,分别表示系
统的两个自由度
方向。
3) 负摩擦原理 在切削某些材料时,会出现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力 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使得切削力随之减 小。这时刀具的切入、切出运动(如图6-80(c)), 刀架受到偶然干扰在y方向振动,切入时刀具与工件的 相对滑动速度增加,而切出时,刀具与工件的相对滑 动速度减小。由于在振动区域存在着切削力随切削速 度增加而减小,即所谓“负摩擦”特性,此时的摩擦 力不是阻碍运动,而是帮助运动。于是在切入时,切 削力小, E- 小;切出时,切削力大, E+ 大;故产生了 持续的颤振。被称之为摩擦型颤振。
2) 振型耦合原理
当纵车方牙螺纹表面时,刀具
与已加工表面不存在着重叠切削,这样就排除了
产生再生振动的条件,但当切削深度加大到一定
的程度,仍然能产生自激振动。实际生产中,机 械加工系统一般是具有不同刚度和阻尼的弹簧系 统,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各弹簧系统复合在一起, 满足一定的组合条件就会产生自激振动,这种复
(3) 机械加工中自激振动振动机理 1) 再生自激振动原理 对于切断及横向进给磨削时=1;车螺纹时 =0,一般情况下 0 1。如果 0,即说明有重叠部分存在,则 工件上一转中如果留有振纹,就会引起下一转切削 厚度的周期变化,这样必然引起切削力的周期变化, 从而有可能引起工艺系统振动。这个振动又引起工 件表面产生振纹,使得切削厚度发生变化,导致切 削力作周期性地变化。这种由切削厚度的变化而使 切削力变化的效应称再生效应,由此产生的自激振 动称再生自激振动 。
7.2.2 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 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 1)表面层的硬化评定参数
H H0 H % H0
2)影响加工硬化的主要因素
① 切削用量的影响
② 切削刀具的影响
③ 被加工材料的影响
7.2.3 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及影晌因素
(1) 磨削烧伤 在切削过程中,切削所消耗的能 量绝大部分都转化为热能,传入工件的热使加 工表面局部升温,当温度达到金相组织转变临 界点时,就会产生金相组织变化。
被阻尼衰减掉。
2)不管加工系统本身的固有频率多大,强迫 振动的频率总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成 倍数关系。 3)强迫频率0的比
值,当/ 0 =1时,振幅达最大值,此现象 称“共振”。 4)强迫振动振幅的大小除了与 / 0有关外, 还与干扰力、系统刚度及阻尼系数有关。
7.2 表面质量影响因素
7.2.1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1)切削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主要有:几何因素,
物理因素及工艺系统振动等。
1) 刀具切削刃几何形状的影响 f H cot k r cot k r'
f2 H 8re
1) 刀具切削刃几何形状的影响
f H cot k r cot k r'
如图a表示前一次走刀振纹y0与后一次走刀振纹y无相 位差,即 0 ,切入和切出的半个周期内平均切削厚 度是相等的,故切出时切削力所作的正功(获得能量) 等于切入时所作负功(消耗能量),系统无能量获得。 如图b表示y0与y相位差反相 时,切入与切出的半 周期内平均切削厚度仍相等,系统仍无能量获得。如 图c表示y超前于y0 ,即0 ,此时切出半周期中的 平均切削厚度比切入半周期的小,所作正功小于负功, 系 统 也 不 会 有 能 量 获 得 。 如 图 d 中 y 滞 后 于 y0 , 即 0 ,此时切出比切入半周期中的平均切削厚度 大,正功大于负功,系统有了能量获得,便产生了自 激振动。不难看出, y 滞后于 y0 是产生再生自激振动 的必要条件。
3)磨削用量 理论分析计算与实践均表明增大磨削深度ap 时,磨削力和磨削热也急剧增加,表面层温度升高,故ap不 能选得过大,否则容易造成烧伤。增加进给量f,磨削区温度 下降,可减轻磨削烧伤。 4)冷却润滑 良好的冷却润滑条件可将磨削区的热量及时带 走,避免或减轻烧伤。
7.2.4 残余应力及影响因素
表面质量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1)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 它主要包括:表面粗 糙度;波度──介于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 (微观几何误差)度之间的周期性几何形状误差。 (2)表面层的物理及机械性能 它主要包括表面 层因塑性变形引起的加工硬化、表面层的金相组 织变化、表面层的残余应力等。
7.1.2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表面质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的破坏常常由 于表面产生疲劳裂纹所致。而疲劳裂纹与应 力集中有关。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划痕和裂 纹等缺陷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裂纹,造 成疲劳破坏。
2)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冷作硬化对疲 劳强度影响 零件表面层为残余压应力,能够部分的
抵消工作载荷施加的拉应力,从而提高零件
的疲劳强度;而残余拉应力使疲劳裂纹扩展,
加速疲劳破坏,从而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
(3)表面质量对零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金属表面逐渐被氧化或溶解而遭破坏的
现象称为腐蚀,它是由化学、电化学过程而
引起的。如钢铁与空气中的氧化合成Fe2O3;
金属与电解质液体接触,会发生微电池作用,
金属质点会变成离子状态,金属表面被破坏。
(4)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性质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会改变实际有效过盈量和间隙量, 因此表面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零件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5)表面质量对零件接触刚度的影响 由于零件表面的粗糙轮廓,使相接触的面积仅 有理论面积较小的一部分,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凸 峰处单位压力大,因而接触表面极易产生弹塑性变 形,降低零件的接触刚疲。
7.3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
7.3.1 机械加工中的强迫振动
(1)机械加工中强迫振动的振源
(2)强迫振动的特点
1)强迫振动是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
下产生的,但振动本身并不能引起干扰力的变 化。如作用在加工系统上的干扰力是简谐激振 力 F =F0sin t,则强迫振动的稳态过程也是简 谐振动,只要这个激振力存在,该振动就不会
7.3.2 减少强迫振动的基本途径 (1) 减少或消除工艺系统中回转零件的不平衡 (2) 提高系统传动件的精度 (3) 提高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 (4) 隔振 (5) 消振
7.3.3 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
(1) 自激振动的原理 大多数情况下,自激振动频率与加工系统的固有频 率相近。由于维持振动所需的交变切削力是由加工 系统本身产生的,所以加工系统本身运动一停止, 交变切削力也就随之消失,自激振动也就停止。
7.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7.1.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概念
影响机器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除了加工精 度之外,还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它包括表面 粗糙度、波度和表面层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机 械加工后所得到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理想的光 滑表面,存在着一定的微观几何偏差和表面层 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这一表面层质量对机械 零件的可靠性、寿命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4) 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当工艺系统产生高频振动时,使刀尖相对 于工件之间的正确加工位置发生变化,产 生微幅振动,从而使粗糙度值加大。
(2) 磨削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1) 砂轮的粒度
2) 砂轮的硬度
3) 砂轮的修整
4) 磨削速度
5) 磨削径向进给量与光磨次数 6) 工件圆周进结速度与轴向进给量 7) 冷却润滑液
振动位移y(t) 电动机 机床振动系统
交变切削力F(t)
调节系统 (切削过程)
图6-75 机床自激振动闭环系统
(2)自激振动的特点: 1) 自激振动是—种不衰减的振动。振动过程 本身能引起某种力的周期变化; 2) 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系统的固有频 率,也就是说,由振动系统本身的参数所决 定; 3) 自激振动的形成和持续是由切削过程而产 生的,如若停止切削过程,即机床空运转, 自激振动也就停止了; 4)自激振动能否产生以及振幅的大小,决定 于每一振动周期内系统所获得能量与所消耗 的能量的对比惰况。
(1)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1) 热塑性变形引起 2) 冷态塑性变形引起 3) 局部金相组织变化引起
(2)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1) 腐蚀法 把加工表面层产生较大残余拉应力的淬 火钢浸在硫酸或盐酸溶液中,就可以出现裂纹。根据 其裂纹程度可以定性的了解残余应力状况。此法对 HRC55以上硬度的钢很有效,但硬质合金不能使用。 2) X射线衍射法 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残余应力是 根据原子间距的测量。因为—旦产生残余应力,则原 子间距就发生变化,可较精确、无损地测量表面层的 残余应力。 3) 变形法 该种方法是测定试件的曲率变化,根据 试件的曲率变化计算表面层的残余应力数值及分布。 通常腐蚀试件费时较多。
f H 8re
2
2)工件材料的影响 切削塑性材料时,刀具前刀面对切屑挤压严 重,产生晶格扭曲,滑移和塑性变形,强迫切屑 与工件分离时产生撕裂作用,加大了表面粗糙度。 如图所示,一般说来,韧性较大的塑性材料,加 工后表面粗糙度也大,对于同样的材料,晶粒组 织愈是粗大,加工后的粗糙度亦大。
3) 切削用量的影响
① 切削速度u的影响 切削速度高,切削过程中的 切屑和加工表面的塑性变形小。 ② 进给量fa的影响 减小进给量fa可减小粗糙度,另 外减小进给量fa还可以减小塑性变形,也可降低粗 糙度。但当fa过小,则增加刀具与工件表面的挤压 次数,使塑性变形增大,反而增大了粗糙度。 ③ 切削深度ap的影响 正常切削时ap对粗糙度影响 不大,但在精密加工中却对粗糙度有影响,过小 的将使刀刃圆弧对工件加工表面产生强烈的挤压 和摩擦,引起附件的塑性变形,增大了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