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整理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临床)第一篇绪论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或疾病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规律或行为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的内涵: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2、研究心理行为、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1)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从生物学角度片面看待健康与疾病及其之间的转化。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恩格尔1877提出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和疾病即是说健康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轴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疾病发生和三种因素的关系;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

对任一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都应从三轴系统来考虑。

3)整体(或全息)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整体医学模式指出:健康是整体素质将抗,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含行为卫生)和社会素质(含生活方式)三者完整结合好才是健康;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主要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影响正常人和病人心身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评定量表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纵向发展和横向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由德国医生和哲学家洛采于1852年首先提出。

并在同时出版了世界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自然哲学时代标志:公元前1100年《周易》的产生。

自然哲学时代代表著作:《周易》、《黄帝内经》、《体液学说》。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我可是完全按照咱们老师勾的重点总结的哦~手打呢)来源:覃仕卿的日志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科学,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新医学模式特点:传统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原因:1 我国的疾病谱排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 我国广大的人民对医疗的需要也开始向高层次发展。

3.知觉的特性:感觉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相对、整体、理解、恒常。

4.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过程。

信息加工方式或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0.25-2s)、短时记忆(7±2创克)、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5.注意的特征: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按注意程度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6.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生理变化、行为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情感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7.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8. 需要: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存着5个层次的需要: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9.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

胆汁质: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心境变化剧烈、容易冲动。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②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对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③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康复中的租用;④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和认知思维来控制或调动自身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3.几个关键人物及作用①1852年,德国洛采为医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②1879年,德国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③1896年,美国韦特卖创立了第一个心理诊所,美国心理学之父4.医学模式:是指一定历时时期内医学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模式和发展规范的总和。

分类:①神灵主义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生物医学模式,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系统沦为框架,心身一元论为基本思想。

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⑤测验法二、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它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心理的实质:所谓想“人的心理实质”,就是从理论上弄清楚什么事心理,心理与物质是怎样的关系,心理如何发生以及人的心理有哪些主要特点等问题。

其主要内容: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称作感受性。

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前者刚刚能感受到最小刺激的能力,后者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感受性是感觉阈来衡量,二者呈反比关系。

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整理

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整理

医学心理学复习1.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了哪些内容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印象、思维心理现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为个性差异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2.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要观点。

医学心理学认为健康和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在一定原因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原因和条件可以概括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从疾病的最严重状态到健康的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化而绝非相对静止状态,并呈现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

3.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内容: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格学说;释梦学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包括正常行为、变态行为及其心身反应模式。

根据学习的基本规律,可以解释、预测和控制个体行为的获得、维持或消退。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为首要研究对象是具有经验的人;研究经过选择的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提高应成为心理学的主要涉及的范围。

此理论鼓励和指导人们称为精神健全和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治疗心理疾患和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促成了开发健康人潜能的热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包括自我实现理论人类的需要层次论和来访者中心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如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语言及情感等。

认知心理学虽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着眼于信息加工模型,把人脑与计算机作类比,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产生了人工智能新学科,这是现代科学的突破,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医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医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应激:(P69)当外部刺激程度强烈、超过个体一般的处理能力时,机体的生理与心理内稳态就会受到干扰,此时,个体内部存在的维持内稳态的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心理学将这种状态称为“应激”.2.社会支持:(P80)是指个体通过社会联系(常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所能获得的他人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

3.应对:(P80)是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地作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4.心理评估:(P96)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多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

5.心理测验:(P100)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的手段对人类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6.信度:(P103)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7.效度:(P103)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8.离差智商:(P105)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来计算,表示被试者偏离他(她)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

9.心理干预:(P80)是指在个体遭遇应激事件时所得到的有经验者或是专业人员的指点和帮助,它能够为困境中的个体指点迷津,避免更严重的应激后果。

10.感觉对比:(P21)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类。

11.双趋冲突:(P41)也称为接近-接近式冲突,是指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由于这两个动机同样强烈,售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同时实现,即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冲突,解决的方法是两者选其一。

12.气质:(P43)人的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如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的特征.13.行为学习理论:(P55)是一组学习理论的总称,他们都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以及各种心身反应形式,都可能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转化: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适应和调节的观点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选取机组在某些方面匹配的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定纵向研究:对同一个货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长度内进行追踪研究回顾研究:是由现在看过去,将现在同过去联系起来前瞻研究:是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观察法:一般指在完全自然或不加控制的条件下,对人的可观察道德行为进行观测和记录调查法:借助于会见货问卷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测试法:利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和评定个体能力的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法:对某现象的一个特例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格:分为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并随之深化而发展,认识过程受到情感和意志的影响,情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着意志,意志又丰富着情感,表现于个性倾向渗透于心理特点之中,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通过心理过程表达出来,个性积极影响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带着个性色彩动物心理的发展: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实质:脑对客观事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脑的重量:动物越高级,脑重占体重比例越大大脑皮质的发展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脑科学的研究:毁损与生化研究、割裂脑的研究第二章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的一般特性:感受性和特殊性: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可以用阈值度量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

第一章绪论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

3.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增加,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4.主要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亚里士多德.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为指导)生物医学模式(法国巴斯德创立微生物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

感受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感受的特征:感受性,适应性,对比性2.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⒈选择性⒉整体性⒊理解性⒋恒常性⒌定势,即心向3.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4.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和重现(回忆)的心理过程。

德国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注意基本特性:指向性与集中性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思维重要特性:间接性与概括性分类:1.思维方式:动作思维(1-3岁)、形象思维(3-6岁)、抽象思维(核心模式)2。

探索答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3.独立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情绪和情感5.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

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08临乙《医学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名解4分*6题、填空1分*10题、简答6分*6题、论述15分*2题注:(标题前有加“#”表示不知道会不会考大题,在周五询问老师后会给大家补充或者修改,在此之前大家先复习其他题目)第一章绪论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P1: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研究范围P1:从医学的分支学科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包括各种病人的心理或行为特点、各种疾病或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等;从心理学分支学科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如何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在疾病过程中如何应用有关心理科学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医学问题。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人格的概念P28: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人格的特征P28: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30: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4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P32: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5挫折的定义P32: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都称为挫折6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P32:1)经过自己加倍努力,提高克服障碍的能力,达到目标2)改变自己的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

7气质的概念P34: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8气质的特征P35:1)感受性2)耐受性3)反应的敏捷性4)行为的可塑性5)情绪兴奋性6)外倾性与内倾性9气质的类型P35: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10性格的概念P36: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11性格的特征P36:1)对现实态度方面的性格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1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P37: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1、心身疾病的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P117)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的特征:1.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都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3.都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你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一定的躯体损害。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

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的认识所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3、心理的实质(P15)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4、感觉(P16)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P16)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P19)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6、心理咨询(P168)又称心理辅导,是通过对话对来访者予心理上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7、心理治疗(P152)也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8、人的心理或心理现象分别分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医学心理学 复习重点

08救援第一章绪论(注意把概念与例子之间的对应)1。

(定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⑵研究深信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⑷研究各类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变化规律;⑸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治疗。

3。

(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像医学工作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注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理解P5)身心分离观是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观念.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

5。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第二章心理学基础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人格倾向性人格(个性) 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第一节认知过程1。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2.感觉的特征(注意与例子的对应):⑴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其间成反比关系;⑵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停留现象,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⑶感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现象最强,听觉和痛觉的适应现象较为少见,痛觉无适应现象;⑷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⑸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如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

3。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看到红红的苹果、听见动人的歌曲等。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醫學心理學第一章绪论【考纲要求】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地位: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②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③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②心理生理学理论;③行为主义理论④人本主义理论;⑤认知学派理论。

【考点纵览】1.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符合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实验室方法、个案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方法与评定量表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①精神分析基本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童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②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心身是统一的;神经系统、内分系统、免疫系统是三大生理中介。

③行为主义理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④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本性是善的、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

各种心理障碍都是自我实现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的结果。

⑤认知学派理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

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历年考题点津】D 1.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的属于A.变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生理心理学C 2.研究脑和行为关系的属于A.变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生理心理学B 3.研究促进心身疾病康复和预防的属于A.变态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生理心理学D 4.在人本主义治疗中最重要的是A.表达B.分析C.指导D.倾听E.同情D 5.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被试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E.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D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A.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B.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C.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E.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考纲要求】1.心理活动:①心理学的概念;②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心理现象 :包括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健康 :WHO 把健康定义为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的状态,而健康的反面就是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 :在医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医学界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证实加推理”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因此,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心理测量法:一心里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已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认知过程 :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 :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错觉 :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高级形式。

思维方式的分类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动作解决具体直观的问题。

1~3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医学心理学提纲

医学心理学提纲

名解:医学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新兴交叉学科。

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心理应激:根据过程模型,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异常心理: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大脑的结构或功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有的信念。

心理干预: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体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心理咨询: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

心理治疗: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程序中与患者不断交流并构成密切治疗关系,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消除或缓解其身心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移情:病人将过去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情绪在与治疗者的关系里重现出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与医学模式转化。

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学科性质:学科交叉性;基础学科的性质;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生物医学模式;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关键事件。

西方: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立。

1852年,德国洛采首先以«医学心理学»命名其著作。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魏特曼建立世界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并于1907年,首次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并开设临床心理学课程。

1908年,在美国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心理卫生的保健。

二战期间及战后,临床心理学技术得到了大量运用—心理学测量和临床干预和治疗技术1957年,第一个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在美国Oregon大学医学院设立,医学院校开始开设心理学课程。

我国:1936年曾成立心理卫生协会,次年抗战爆发,活动停滞。

自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恢复活动和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起,中国医学心理学发展约为20余年。

而世界心理学发端于1879年,相差100余年。

3.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

(1)观察法:①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②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③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个案研究法:是只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交谈、测量和实验等手段。

4.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的实质。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心理现象——意志过程:意志、行为——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医学心理学 学习题纲

医学心理学 学习题纲

医学心理学学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简介一、心理学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成立。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概述一、概念1.定义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所起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2.对象正常人和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3.研究任务1)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及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情绪因素的作用3)个性因素的作用4)通过调节心理机能——改善生理机能,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作用5)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二、*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1.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的统一2.治病和治人的统一3.认知评价影响心身健康4.适应和调节影响健康第三节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概念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一、研究领域1、临床心理学2、心理生理学3、变态心理学4、健康心理学5、神经心理学6、护理心理学7、其它领域康复、缺陷药物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临床法2.实验法3.测验法第五节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3.心理防御机制理论.4.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通过环境的强化习得的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的条件学习、操作性条件学习和社会观察学习。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1 绪论心理学的发展起源,医学模式的改变
2 各种心理现象的内容(知觉、思维、情绪、情感、人格)
3 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健康问题(幼儿、青少年、成年早期)
4 着重掌握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5、心理评估:标准心理化测验的技术指标及概念,各类心理测验的类型,英文缩写及应用
6、应激的概念及心理中介机制
7、异常心理的概念,常见类型(焦虑、抑郁、恐怖、惊恐发作、强迫、人格障碍)及临床症状,诊断依据
8、病人适应不良的几种现象
9、医患关系概念及类型
10、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的异同,常见的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森田)。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2、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其本体学科是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1.防治心身疾病, 2 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3.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4.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5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病因和治疗学的研究问题 2.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3.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的医患,护患及其他人际关系. 4.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的心理问题.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心理与生理统一原则(医学心理学研究要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全面分析个体的心身状况,坚持心理与生理统一的原则.) 2.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定性对研究对象有质的认识,定量为定性提供可重复操作和检验的依据) 3.系统原则 4.客观性原则. 5.发展原则 6.伦理原则6、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心理行为规律) 2.调查法(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方式) 3.心理测验(常作为评定心理或行为变量的工具和主要定量手段) 4.实验法(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起对心理,生理,行为的影响规律) 5.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6.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7、疾病谱变化: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与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人类健康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1、医学模式:指医学中的一种主导思想,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影响着医学工作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必然受医学工作者的影响2、生物医学模式: 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种原因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 把人看成是生心社三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其特点为: 1. 指出人同时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强调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2.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4、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内部因素(遗传,自身免疫力,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外部(各种病原)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意识的特征:1)存在性,即意识的发展总是取决于每一时刻的当前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复习1.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了哪些内容?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印象、思维心理现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为个性差异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2.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要观点。

医学心理学认为健康和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在一定原因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原因和条件可以概括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从疾病的最严重状态到健康的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化而绝非相对静止状态,并呈现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

3.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内容: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格学说;释梦学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疾病的心理病理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包括正常行为、变态行为及其心身反应模式。

根据学习的基本规律,可以解释、预测和控制个体行为的获得、维持或消退。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为首要研究对象是具有经验的人;研究经过选择的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提高应成为心理学的主要涉及的范围。

此理论鼓励和指导人们称为精神健全和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治疗心理疾患和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促成了开发健康人潜能的热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包括自我实现理论人类的需要层次论和来访者中心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如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语言及情感等。

认知心理学虽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着眼于信息加工模型,把人脑与计算机作类比,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产生了人工智能新学科,这是现代科学的突破,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心理生理学理论。

认为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

心理生理学重点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尤其是心身关系、心身交互影响等,代表了心理学及疾病研究中的生理学研究方向。

4.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是以知觉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一部分存在与知觉中。

5. 知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6. 记忆的两种分类按内容进行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记忆保留的时间长短和编码方式: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7. 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反复感知事物,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保持:过去经历过的食物在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是一种内部潜在的动态过程;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知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有错误;再认和回忆:对长时记忆所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回忆: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8. 艾滨浩斯遗忘的规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遗忘规律: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变化的速度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数量最多;随后逐渐减慢,数量减少;以后虽然时间间隔很长,但所剩的记忆内容基本上不再有明显的减少而趋于稳定。

影响因素:记忆材料的数量、记忆材料的性质、学习程度、记忆材料的序位9. 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概括、间接的反应。

思维的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人们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反映。

10. 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除了受个性、情绪和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常受下列心理因素的影响:动机水平——是指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定式作用——也叫心向,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前的一种准备状态,是坚持使用原有以证明有效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知识表征方式——不同的知识表征的方式往往影响问题的解决;功能固着——人们习惯于把某种功能牢固地附于某一物体,称为功能固着。

11.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主要情绪理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

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情绪理论: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情绪是由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质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情绪智力理论——情商,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

12. 主要名词: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联觉、知觉的恒常性、错觉、记忆、视觉后像、心境、激情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错觉:知觉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对客观事物的种种歪曲。

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视觉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并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13.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与年龄发展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构成的,所以,需要是人内心世界核心的东西,一切意识和认识都受其统摄,人的需要是所有行为的根本动力。

而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

“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虽然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的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只有当刺激和个体的需要相结合时,才能产生活动的动机。

15. 动机冲突有几种表现形式?趋-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避-避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趋-避冲突(喜欢吸烟又怕有损健康)、双重和多重趋-避冲突(单身和结婚的选择)。

16. 气质和性格的概念,气质的分类,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气质:是不以活动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及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禀性和脾气。

它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个性带有个人独特的色彩。

分类: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胆汁质——兴奋型;抑郁质——抑郁型。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特征的核心,受意识倾向性的制约,能反映人的生活经历和本质属性。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抑郁型。

17.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联系:性格可制约和影响气质的改变;气质使具有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表现;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18. 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特点或行为倾向。

个性特质可以作为个性分析和个性测量的单元。

卡特尔将人的特质区分为独特特质(单个个体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群体所有成员共有的特质)、表面特质(能够直接从外部行为中观察到的特质)和根源特质(隐蔽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表面特质的特质)。

在卡特尔人格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对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区分。

艾森克认为人格是多维度的,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外倾型(内外倾差异)、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差异)、精神质(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19. 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生物因素——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遗传基因、神经系统特性、人的体态等等)环境因素——是决定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实践活动自我教育——主观因素,人在实践活动中,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在起着积极作用20. 名词解释: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粘液质需要: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禀性和脾气。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粘液质:安静型,安静沉着、注意稳定、善于忍耐、情绪反应慢、持久而不外露、容易冷淡、颓唐。

21. 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源通常包括那几项?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

应激原:社会文化性应激原、职业性应激原、环境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

22.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有哪些?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对事件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23. 常见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