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课本部分插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课件15张 (共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课件15张 (共15张PPT)

1、粒子;
1、是粒子的总称;
2、既讲种类,又讲个 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数;
3、从宏观角度描述
3、微观角度描述分子 物质的组成
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 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 多的金属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
思考
家里用的食盐都用“加碘食盐” 这里的“碘”指的是什么?广 告宣传中经常听到的“含有人 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这里 “元素”是指什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知道地壳与生物细胞中各元素的含量 3、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元素符号所
表示的意义 4、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
生物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 最多的金属元素
二、元素符号的写法: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 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例:找出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一项 CA ag Na mG 钙 银 钠镁
三、元素符号的含义
氢元素
氧元素
H
O
Fe
表示一个氢原子
包括三个要素: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2、同一类原子 3、总称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 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H2O
O2
CO2
三个分子中都含有氧 原子,且氧原子的核 电荷数(质子数)都 为8,我们就把它统称 为氧元素。
注意: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讨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一、选择题

初中化学教科书插图比较

初中化学教科书插图比较

湖南教育出版 社(仁爱) 2004年6月第1 版
在本专题中我们将会知道: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植被、用途的 化学,是一门迷人的、与我们生活密切 商代青铜 相关的并能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观察、 大鼎-神五 市堰、思考和联系实际是学习化学的好 发射升空 方法。
大家都来学化 学——生活与 科学出版社广 化学、物质的 东教育出版社 变化、物质性 2004年2月第1 质的探究、化 版 学与社会发展
认识空气、保 护空气——空 气的主要成分 科学出版社广 、探究空气中 东教育出版社 物质构成的奥 2004年2月第1 秘、保护空气 青藏高原 版 的洁净清新 草原山景 我们身边的物 质——多种物 质组成的空气 上海教育出版 、性质活泼的 社2001年第1 氧气、奇妙的 版2002年第3 二氧化碳、自 然界中的水 湖光山色 次印刷
新版初中化学教材插图比较分析
第 1 页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世 界变得更加绚 丽多彩、化学 人民教育出版 是以门一实验 社2001年6月 为基础的科学 第1版03年2月 、走进化学实 验室 第4次印刷
一直可爱 的金丝猫 坐在有机 高分子材 料上下方 式高温热 焰的烧 烤,而小 猫却安然 无恙且充 满惊奇地 凝望着远 方
第一单元(专题或章) 版本 主题 化学造福人类 ——造福人类 的化学、迷人 的化学、走进 化学殿堂 图 文 内容插图 1-1生活离不开化学图组,1-2无处不在的化学变化图组,1-3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图组,1-4化学在 智力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组,1-5利用化学研制加工的材料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图组,1-6化学为人类利用 开发能源提供帮助,1-7物质的变化图组,1-8试管中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1-9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各种物质图组,1-10汽车尾 气处理催化剂,1-11纳米碳管模型,1-12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分析仪器图组,1-13镁带的燃烧,1-14蜡烛的燃烧,1-15化 学实验室,1-16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组,1-17比较酒精灯内外焰温度的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2单元教材插图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2单元教材插图复习

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
程式:


•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
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



图6-1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以上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3、长颈漏斗为什么要插入液面下
1、现象 2、结论
图6-13 倾倒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一:
1.方案及步骤: 向图示的烧杯里倾倒CO2。
实验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然后是上层的 现象 蜡烛也熄灭
分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燃烧, 析 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
现象 塑料瓶被压扁了
结 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 论 碳溶于水
图6-14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及的化学方程式: H2O+CO2=H2CO3

(4) 烧杯D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
实验现象是 低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证明
CO2具有 不能燃烧和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
图6-17 二氧化碳的用途
(三). 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用途 性质 体决←→现定 用途
CO2能促进光合作用, 可用于温室肥料(气肥)
图2-11硫在氧气里燃烧
1、现象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 放一些湿沙
图3-1 水的电解实验
1、现象: 2、化学方程式: 3、气体的检验 4、实验结论:
1、现象: 2、结论:
图3-8 A、B烧杯中的溶液会 发生变化吗
图3-12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教材核心图片解读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教材核心图片解读课件(共54张PPT)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7 教材图8-14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P11) 图片解读:将洁净的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根 据铜丝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慢慢变 成蓝色的现象得出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 命题角度: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比较 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20 教材图9 - 13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P37) 图片解读: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命题角度:判断氢氧化钙溶液的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的转化方 法。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21 教材图9-14 汽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P38) 图片解读: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越小气体的 溶解度越小。 命题角度: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或旋紧瓶盖气泡不再冒出的 原因分析。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11 教材图8-23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P18)
图片解读: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与 水、氧气接触)和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对比,证明铁生锈的 条件之一是氧气;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和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 触)对比,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命题角度:用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29 教材图10-7 酸与指示剂作用(P54) 图片解读: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变色。 命题角度:指示剂遇酸的变色情况及利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 优点。
必备二 本册教材核心图片解读
30 教材图10-8 树木上涂刷石灰浆(P56) 图片解读: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 粉等的石灰浆,可保护树木。石灰 浆还可以用于粉刷墙壁,在农业上, 熟石灰可用来配制农药、改良酸性 土壤等。 命题角度:氢氧化钙的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1.元素的概念 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 称为元素。 关于元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元素常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 . 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4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5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3.元素符号 2H表示什么? 2H只表示两个氢原子,只具有微观意义。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 表示几个该元素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1.元素的概念
按要求填空: (1)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 (2)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 和 一个氧原子 构 成的; (3)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按要求填空: (1)过氧化氢是由 过氧化氢分子 构成; (2)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 和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 (3)过氧化氢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3.元素符号 3.1.来历
道尔顿的元素符号
国际规定: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 表示该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元素(共18 张PPT)p 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3.元素符号
3.2.书写原则 一大二小
例:找出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一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2 氧气 课件(31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2 氧气 课件(31张PPT)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硅 + 氧气 高温 二氧化硅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人教版初中化学 九上 2.2 氧气 课件(31张PPT) 免费下载课件下载PPT下载
现象
①火星四射 ②放热 ③产生黑色的固体
结论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引燃铁丝。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 不能顺利燃烧。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
细沙: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4.与磷的反应 现 象:
(1)放出热量 (2) 产生大量白烟
结论:
点燃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氧气的化学性质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石蜡跟氧气反应
)
①发出白光
现象
②放热 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④集气瓶内壁有小水滴
结论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小结
1.能在空气燃烧的物质 ——碳、硫、磷、镁能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酒精、天然气(主要成分 是甲烷)能在氧气中燃烧 2.一些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 ——铁、铜等也能在氧气中燃烧

初中化学第二册插图

初中化学第二册插图

图10-1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图10-14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图10-16pH和溶液的酸碱性
图10-15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
图10-17pH试纸
图10-18身边一些物质的pH
图10-19健康的头发
图10-20受损伤的头发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主题图
图11-1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
图11-2盐田
图11-3过滤食盐水
图11-12缺钾的大豆(左)、甘蓝(右) 图11-14农药在自然界中的转移
图11-15灼烧鉴别化肥
图11-16物质的分类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主题图
图12-1蛋白质类食品
图12-2丙氨酸
图12-3血红素结构图
图12-5香烟烟气中的有毒物质
图12-4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
图12-6肺癌患者的肺(左图) 与正常人的肺(右图)的比较
图10-2闻气味的方法
图10-4浓硫酸有腐蚀性
图10-3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含有酸
图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图10-6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图10-8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图10-7酸与指示剂作用
图10-9碱与指示剂作用
图10-10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图10-12自制的叶脉书签
图10-11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
图8-18常见的矿石—赤铁矿
图8-18常见的矿石—菱铁矿
图8-18常见的矿石—黄铜矿
图8-18常见的矿石—辉铜矿
图8-18常见的矿石—铝土矿
图8-18常见的矿石—黄铁矿
图8-2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
图8-21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 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图8-19我国古代炼铁图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级上册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共16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级上册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共16张PPT[可修改版ppt]

演示实验后,利用动画给学生加深印象。
点拔:水的 密度较小, 浮在浓硫酸 上面,且浓 硫酸溶于水 放出大量热, 使水沸腾。
[实验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 作。实验时水一定要缓慢滴入锥形瓶, 否则锥形瓶底会因冷、热不均而裂掉。
注意:在稀释浓硫酸 时,一定要把浓硫酸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 中,并不断搅拌。切 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
注意:不溶于水的碱,遇到指示剂不变色。
练习
1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 酚A酞)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

C(
)
A.NaCl B.NH酸
[ 实验10-2]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无现象 无气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 年级上册1常见的酸 和碱第1课时共16张
PPT
第十单元 酸 和 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变化规律。 ❖2、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及其用途。
【实验10-1】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 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组试管中加 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变红色 变红色 变蓝色 变蓝色
一、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 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 变红色 变红色
小结: 变色规律: 紫色石蕊溶液: 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 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 (2)酸能与镁、铝、锌、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 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

附录本册核心教材图片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教材图1-1水的沸腾(P6)现象:试管口有水雾生成,玻璃片上慢慢有水珠生成。

结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教材图1-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P7)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试管和烧杯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CO2+Ca(OH)2===CaCO3↓+H2O。

3.教材图1-4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P8)现象:三支试管中依次出现产生红褐色沉淀;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现象;火柴燃烧发光放热。

注意: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教材图1-5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P9)操作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注意: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5.教材图1-10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P13)现象: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先变黑。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6.教材图1-11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P13)现象:烧杯内壁蘸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7.教材图1-12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P13)现象: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聚集物。

8.教材图1-15收集呼出的气体(P15)操作方法: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槽中。

将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注意:装满水的集气瓶内不要留有气泡。

9.教材图1-17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气体(P15)现象:燃着的木条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在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

10.教材图1-18用澄清石灰水检验(P15)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整本书知识架构图

九年级化学整本书知识架构图

九年级化学整本书知识架构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