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 说课稿 舟过安仁 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4篇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4篇《舟过安仁》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借助图画及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及图画中两个小孩的聪慧、顽皮,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把古诗编成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小黑板板书:小练笔要求及《稚子弄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牧童》,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回顾。
(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过度:童年捕蝉的经历是那样的有趣,也勾起了老师对另一首描写儿童生活诗的回忆。
(教师背诵:《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伟大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有关儿童生活的诗作。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童心不泯的诗人,他的诗以写田园生活为主,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尤袤、陆游、范成大)。
今天他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做了一首诗,是什么情景呢?我们一起看图画。
二、学习古诗1、看图,说图意。
打开书,看到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生自由汇报,教师梳理学生一两个关键问题,留在理解诗意时解决)2、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出示《舟过安仁》,要求自由练习朗读——抽生读(2个)——男、女读——齐读(重点指导“篙”、“棹”的读音及“遮”的写法)3、学习古诗: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
2、借助插图。
3、发挥想象)(1)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a、理解诗题、词语、诗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舟过安仁》 说课稿(精品)
《舟过安仁》说课稿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舟过安仁》。
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1、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舟过安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
本组课文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这首诗所写的就是作者杨万里乘舟路过安仁县时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童趣的情景。
此诗有作者的所见:水面上,两个孩童驶着一艘很小的渔船,他们放下撑船的竹竿和船桨,坐在船上。
也有作者的感悟: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童趣,短短的16个字却展示了孩童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从他们的行为中所透出的只有孩童所具有的奇思妙想。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想象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学生在五年级之前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诗歌的知识,对于诗歌的朗读、节奏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且学生已经接触过杨万里所写的诗歌,对诗人并不陌生,因此对于理解诗歌的含义不会过于困难。
3、教学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是新课标对五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以及教材的内容特点,并结合学情,我设计了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并制定了如下目标:(1)认识“篙、棹”2个生字,会写“遮”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并能边读边想象诗歌所呈现的情境。
(3)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
4、教学重难点其中,“理解诗歌的含义,能够边读边想象诗歌所呈现的情境,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是本课的重难点。
2、说教法与学法现在的学生的学习大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因此要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古诗,首先要多吟诵,再根据诗词与吟诵去理解诗意。
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合作交流法和诵读法,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且多次的诵读,从而初步理解诗意。
《舟过安仁》语文教案
《舟过安仁》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过安仁》。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2. 诗歌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杨万里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哪些?(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小舟”、“浪花”等。
(2)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引导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6. 朗读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舟过安仁》。
(2)写一篇关于《舟过安仁》的读后感。
9. 板书设计《舟过安仁》杨万里小舟浪花便捷斗笠10.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六、教学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情况。
2.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舟过安仁说课
这样做,既夯实了学生 的基础,又为下一个环节做 了铺垫。
突出重点说流程
(三)咬文嚼字品诗情, 想象漫游叹诗境。
读出味道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小、轻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无雨都张伞
怪生无雨都张伞
新课标第十条: 学生要学会使 用常用的语文 工具书。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我真的好想用心歌唱童年!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gāo zhào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怪生无雨都张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不是遮头是使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板书:童年美好)
天真单纯 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
因材施教说方法 之读悟教学法
叶圣陶说:“语文是读的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 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 读中体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 陶冶情操。
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
因材施教说方法 之引导想象法
恩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挖掘教材的空白 开启想象的闸门 发表独立的见解 抒发内心的情怀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字传神
哦! 呀! 啊! ……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读诗传情(板书:童心不泯)
怪生无雨都张伞啊!
感叹(童年短暂)
读诗悟情
喂…… ( )们
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过安仁》,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其含义和作用,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4.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创作一幅描绘自然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诗词接龙”游戏。我先背诵一首与安仁镇相关的古诗词,然后邀请学生接着背诵,通过这种方式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舟过安仁》。
3.邀请一位擅长古筝的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演奏古筝曲。让学生在优雅的古风氛围中,更好地融入到诗词的学习中。
(二)讲授新知
1.我逐句解读《舟过安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在解读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场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我给出一些讨论话题,如:“诗中的安仁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为何对百姓的生活感到同情?”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例如:“诗中的安仁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为何对百姓的生活感到同情?”“你觉得这首诗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问题。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说课稿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趣味故事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和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童年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可以理解和感悟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形成,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古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布置的作业包括:1.背诵三首古诗,要求准确无误地背诵并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2.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解读,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并写一篇简短的解析文章;3.创作一首古诗,可以是以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灵感,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要求有一定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我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具备一定的前置知识。但他们在理解古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以及古诗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朗读、背诵和创作方面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自己创作古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4.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公开课教学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公开课教学设《舟过安仁》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舟过安仁》是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其中一首。
本诗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一幕:诗人闲来一瞥,被“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的情景所吸引,为什么?因为他们虽无忧无虑的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也收了起来,船桨也停在那儿,这不是很奇怪吗?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作者疑窦顿解,恍然大悟后,不禁为小童子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啧啧称赞,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全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生动描写了儿童的稚气行为。
既展现了两个小渔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流露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心灵对话的过程,古诗教学也是如此。
要结合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的方法,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改变古诗逐诗逐词逐句的教学方法。
注重诗中句与句间的整合,同体诗与诗内涵的延伸拓展。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尝试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深入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领略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这首诗歌的教学,我觉得:①首先要注意对诗歌整体意思的把握;②要指导学生在一次次“创境想象”、“涵咏诵读”中,进入诗境,感受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孩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感悟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品味童年生活的情趣;③最后通过“品味精妙诗句”、“整合品读”其他优秀的描写童真童趣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喜欢,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七言律诗积累,知道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和基本方法。
舟过安仁的诗意-最新范文
舟过安仁的诗意篇一:《舟过安仁》公开课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2014.3.4 上午第三节课授课人:武敏敏授课班级:五(1)班一.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之一《舟过安仁》二.备课时间:2月27日三.授课时间:3月4日四.学习目标:1.会写“遮”这个生字,会读“篙、棹”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舟过安仁》。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全诗。
六.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七.教学方法:七步教学法八.学习过程:1.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有什么感受呢?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一次发现,一个玩具……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
我们中国乃诗歌的国度,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儿童有怎样的快乐。
2.出示学习目标。
3.初读感童趣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再试着画出古诗的节奏,3分钟后指名朗读古诗,看谁读得有节奏感。
1.生自学3分钟。
2.师巡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诗的节奏了,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本诗生字。
gāozhào篙棹这两个生字反复读。
遮字的笔顺重点讲解。
4.品读享童趣自学指导2默读全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思考每行诗的意思,在练习本写一写,3分钟后指名回答,看谁回答得准确。
1.生自学3分钟。
2.师巡视。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板书:江上所见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板书:张风使伞5.再读悟童趣自学指导3再次朗读全诗,展开想象,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用笔写一写。
舟过安仁说课稿
《舟过安仁》说课稿崇义中心小学武境境一、说教学内容《舟过安仁》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它是三首古诗中的一首,《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全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生动描写了儿童的稚气行为。
既展现了两个小渔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流露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结合本单元“永远的童年”的主题,学习本首诗,一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感知诗词大意,从而体会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二、说课时安排本课共3首古诗,三课时,每首古诗一课时。
三、说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两个生字,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这一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
2、通过看注释,边读诗边想象诗中情景,能感知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意思。
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五、说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力和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也更为广泛,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他们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有点欠缺,对课外延伸、扩展、深化方面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在难度较大的地方加于点拨,以启发、开拓他们的思维六、说理论依据本课的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童真、童趣,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人教版小学语文书上所有古诗!要快!!问:好的,快的,加分!!!!答:【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分类问:谁有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分类,就是比如说明文呀记叙文呀谢谢类答:老舍《猫》、《母鸡》、《草原》、《北京的春节》、《养花》、《林海》、《趵突泉》鲁迅《少年闰土》萧红《火烧云》、《祖父的园子》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林海音《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叶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图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图5)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图8)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图10)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图12)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人教课标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说课材料(图14)《舟过安仁》这一课,是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
《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
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
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结合教材、教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新课标与人教版有什么区别答:新课标的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人教版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古诗词三首之《舟过安仁》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2.激发好奇心: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让学生猜测诗中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互动交流: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习信心。
3.合作学习: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古诗词教材、卡片、黑板等。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诗词的结构、修辞手法等,便于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2.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诗词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其他古诗词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的角色,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再现诗人在创作《舟过安仁》时的情境。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舟过安仁》的诗意、诗境和诗情;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如朗读、品味、感悟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舟过安仁》的诗意、诗境和诗情。
(2)通过学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舟过安仁》,并背诵全诗。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进行针对性辅导。
2.组织课后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创作能力。
舟过安仁说课稿课件
舟过安仁说课稿课件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会说课稿的编写,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内容提炼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舟过安仁说课稿课件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舟过安仁说课稿课件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会读、会写本课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进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换等进程,借助注释,结合相干资料,知道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幼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称赞、爱好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幼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遭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进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这首诗中描写了两个十分顽皮可爱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顽皮可爱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诵,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教师范读,为学生正音划分节奏,便于更好的掌控诗词。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词中的大意以及其中包蕴的情感。
明确:强调学生个性化解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幼童“天真幼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1)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画一下脑海中显现的画面呢?明确: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本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2)能说说此时此刻,孩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明确: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形象。
(3)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配乐读,代表读)2.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会作者对儿童的称赞、爱好之情,及不泯童心:(1)为何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孩童的非常之举让诗人疑问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明确: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之《舟过安仁》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之《舟过安仁》人教新课标【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艺〔1〕看法〝篙〞、〝棹〞,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2〕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味。
〔3〕用画的方式自在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形,或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上去。
2、进程与方法〔1〕经过有感情地朗诵,感悟、体会诗句意境。
〔2〕经过想象,加深对诗意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童年生活的情味。
【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味。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说话导入,激起兴味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明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让我们共同看看这两个孩子的身上能否有你们的影子。
〔出示课题——舟过安仁〕二、初读古诗,全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舟过安仁»,要求:读正确,读迟滞。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留意〝篙〞、〝棹〞的读音。
3、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经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了解的中央勾勒出来。
4、指名交流,师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小同伴协作学习。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抓场景,解诗意〔1〕引导: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诗人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课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述说〕〔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设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收回怎样的疑问?师:诗人也和我们一样大惑不解,冥思苦想,愣是想不明白。
大白昼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
突然,他明白了,他——〔豁然开朗〕,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行进。
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豁然开朗?——怪生〔了解〝怪生〞〕。
《舟过安仁》公开课教案(完整版)资料
《舟过安仁》公开课教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古诗词三首永登县大同镇贾家场小学任生平授课时间:上午第三节课授课班级:五年级一.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之一《舟过安仁》二.备课时间:3月19日三.授课时间:3月23日四.学习目标:1.会写“遮”这个生字,会读“篙、棹”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舟过安仁》。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学习重点:朗读并背诵全诗。
六.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七.教学方法:七步教学法八.学习过程:1.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有什么感受呢?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一次发现,一个玩具……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
我们中国乃诗歌的国度,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儿童有怎样的快乐。
2.出示学习目标。
3.初读感童趣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再试着画出古诗的节奏,3分钟后指名朗读古诗,看谁读得有节奏感。
1.生自学3分钟。
2.师巡视。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诗的节奏了,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本诗生字。
gāo zhào篙棹这两个生字反复读。
遮字的笔顺重点讲解。
4.品读享童趣自学指导2默读全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思考每行诗的意思,在练习本写一写,3分钟后指名回答,看谁回答得准确。
1.生自学3分钟。
2.师巡视。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
板书:江上所见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板书:张风使伞5.再读悟童趣自学指导3再次朗读全诗,展开想象,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用笔写一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课教学设计5
《舟过安仁》教课方案一、学情剖析:《舟过安仁》是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
《舟过安仁》这首诗,以奇特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开朗的情景。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当是不陌生的。
因此,教课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望,调换起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必定的律诗累积,知道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和基本方法。
学生对于小组活动的展现也充满了学习兴趣,而怎样适应这类学情则是教师所应当掌握的。
在《舟过安仁》这首诗的学习从前,学生已经学过一首对于童趣的《牧童》,对于这类浅白易懂,充满情味的诗歌兴趣浓重。
二、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2、能借助说明,联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境界,感觉小孩形象,领会作者对小孩的欣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觉童年生活的情味。
三、教课要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境界,感觉小孩形象,领会诗中感情,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课难点:领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遇到美的熏陶。
五、教课课时:一课时。
六、课型:新讲课。
七、教课过程:(一)、导入引出诗题1、导入:图片导入:童年游戏的图片(跳格子、跳皮筋、过家家)2、发问学生:同学们下学后的课余活动有哪些?3、老师总结:童年的生活的确像一支支悦耳的歌,像一幅漂亮的画,更像一首首美好的诗,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那么我们的前辈们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在古时候,那些和你们一般大的小孩子会做些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中的童年。
让我们一同走进八百多年前那个春季。
4、老师朗诵引出古诗:波光粼粼的小河中,一叶小舟轻轻驶来。
诗人正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季的美景:碧草含露,杨柳依依;阳光明朗,柔风拂面,怎不令人神清气爽?空暇之余,不经一瞥,看到了风趣的一幕。
他于是提笔挥毫写下一首诗。
(配有背景音乐)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人写下什么诗呢?5、写诗题,全班齐读古诗6、介绍诗人:杨万里善于七言绝句,无论农家生活,仍是自然光景,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开朗,兴趣横生,特别难得的是,他喜爱描绘小孩形象,所写的田园诗,特别善于利用小孩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舟过安仁说课稿
《舟过安仁》这一课,是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
《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
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
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结合教材、教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点: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生:杨万里师:很好!你们猜对了,他就是杨万里,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板书课题:舟过安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游戏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而这样的猜诗人,也是对诗人了解的一个过程,在学生倾听竞猜的时候,她或多或少的都会记住一点,我想这要比学生说或是老师介绍,学生记忆要深刻些。
而与此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划节奏、读诗文
这一部分,让学生自主读诗,然后教师泛读,根据老师的读,根据自
己的理解画出诗的节奏,然后自由朗读,这是第一次读诗,目的是让学生对诗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抓重点、明诗意
这是整节课的第二次,读诗文,读后引导学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懂与不懂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诗文的意思,对诗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4、想诗境、悟诗情
这是整节课的第三次读文,学生自由读,读中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当时的情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读,然后指生朗读,在这做到学生自评、师评、生生评,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朗读后,教师再一次的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闭眼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诗文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环节是重点,要让学生多说。
5、吟诗句、诵诗篇
这首诗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有充满了童真童趣,引导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也是整节课的第四次读,同样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指生朗读,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背诵时采用不同形式的背,前后两个人互背,男女生对诗句等不同形式,最后指生背诵,争取达到当堂背诵。
6、拓展、延童趣
童年是一个个美妙的梦,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曲,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童年时一首首美妙的诗。
引入杨
万里的又一首儿童诗《稚子弄冰》,引导学生读一读。
我们看到的师儿童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如果我们把诗中的镜头在放大一点,就会成为一幅流动的画,也可以变成一个美丽的小故事。
设计一个小练笔,做到课内与课外的延伸。
以读为基础,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读中品味,这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可能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